北師大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_第1頁
北師大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_第2頁
北師大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_第3頁
北師大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_第4頁
北師大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師大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能否有效地展開歷史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歷史教案的影響。下面

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第一課

[教學目標]隋朝的統一與大運河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繁榮,大

運河的開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實。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隋朝開通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等問題,培

養學生從特定的歷史條件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是經濟發展

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

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本課重點:隋朝大運河;暴君隋煬帝

本課難點:科舉制度的創設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提問:

(1)北周是什么時候統一北方的?(2)(展示楊堅的圖片),581年,這個人

奪取了北周政權,建立了隋朝,他是誰?

二、講授新課

1、隋朝統一南北

南北朝經濟的發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強經濟交流,結束分裂割據

局面。而廣大人民經過長期的戰亂,人心向往統一,企盼有個較為安定的

社會環境。所以隋滅陳,就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270多年的分裂割據

局面,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2、開皇之治與大運河的開鑿

1)開皇之治

教師讓學生自讀教材,歸納、總結,然后提問。最后教師總結要點:隋

完成統一,社會穩定;隋文帝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科舉制;隋文帝節儉,

提倡減輕人民負擔。

2)大運河

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強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運河能夠開通,

大運河好不好?

(多媒體演示:運河上的船只,運河邊的糧倉,運河沿線的城市。用事

實說明大運河的作用)(學生思考)運河給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起到

什么作用?

大運河的開通,改變了局部的地理環境,形成了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

大水網。運河的通航,編織起一個前所未有的物資交流網,有力地促進了

農業和手工業突破性的發展。兩岸日漸繁榮,城鎮增多,規模不斷擴大。

洛陽,是運河的中心,南北均歸于此,在全國的政治、經濟中有重要地位;

江南的揚州,城池之大,貨物之多,生活之繁華,交通之發達,當時號稱

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蘇州,處于江南運河的中心位置,航運繁忙;大運河的

起運點杭州,是當時全國最富庶的郡縣之一,城市的擴大與繁華,有力地

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后來靠運河生活的人超過百萬。

大運河的通航,使南北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

大運河的通航,大大促進了南北科學文化的交流。

大運河是一項改造祖國河山的偉大創舉,它不僅是一條南北水上大動

脈,而且在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都發生過重要

的影響。古運河哺育我國古代文明,使之

達到了經濟空前繁榮,文化空前昌盛,交通空前發達的境界。

但后人對隋朝開通大運河卻評說不一。

(引入有關評價大運河的詩。學生朗讀、教師釋讀)

例如: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

更不回。

__胡曾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

----李敬之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皮日休

3、暴君隋煬帝與隋朝的滅亡

強大的隋王朝僅經過37年就滅亡了,是大運河造成的嗎?為什么〃盡道

隋亡為此河〃?

隋煬帝曾經三次巡游江都。(多媒體顯示,教師可講述,也可以利用媒

體旁白,引導啟發學生思考)

1.605年8月,第一次從洛陽到江都。

隨從大隊嬪妃、歌舞樂隊、侍從軍士共近20萬人。整個船隊首尾相接,

前后200多里,為船隊拉纖的壯了就達8萬多人,運河兩岸還有大隊騎兵

護送。一路上鼓樂不息。船隊所過州縣,強令500里內居民貢獻珍品美味。

由于勒索品太多,每次起程前,要把許多食品倒入河里或埋到地里。船隊

如同蝗蟲一般,所到之處,地方被吃盡搜空。

2.610年3月,二次到江都。

又下令開江南河,準備東游會稽(浙江紹興)。611年2月從江都北上巡

游涿郡,為對高麗的戰爭作準備。612年一614年,隋煬帝三次進攻高麗。

為轉運軍需,男子征調完了,就征調婦女。有人為躲避繁重的徭役,把自

己四肢弄成殘廢,稱作〃福手福足〃。戰爭損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帶來無

休止的兵役、徭役。

3.616年秋,第三次巡游江都。

當時已經是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反抗隋煬帝暴政了。隋煬帝依然奢侈腐

化,橫征暴斂。當時有民謠說:〃要抗兵、要抗選(選美女),家家要把鐵

器斂。斂起鐵來做成槍,昏君贓官殺個光。〃618年隋煬帝的侍衛部隊政變,

在江都用巾帶縊死隋煬帝。繁榮一時的隋朝滅亡了。教師總結:一游江

都反映出隋煬帝的奢華和腐朽,二游江都說明了隋煬帝急功近利,國家繁

重的徭役、兵役,三游江都說明隋煬帝已是人心盡失,連他的部下都反對

他。

(學生思考隋亡的原因,教師引導可以討論國家的興衰和巨大建筑工程

的關系,和統治者的關系,民富和國富的關系,隋亡帶給我們的啟示等。)

巨大的建筑工程的修建是對國家發展有利,還是使國家走向危機,取決

于統治者對工程的使用。開通大運河已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應

該修養生息,減輕徭役賦稅。但是在隋煬帝的眼中大運河首先為他巡游享

樂、發動對外戰爭、對內鎮壓人民反抗提供了便利。通過巡游來顯威風,

鞏固統治,為發動戰爭作準備。變本加厲的剝削,兵役、徭役更加繁重,

結果隋朝被淹沒在人民的反抗中。

隋的繁盛、強大是隋文帝勵精圖治的結果,隋的滅亡是隋煬帝暴政的直

接后果。由此可見,封建時期,統治者個人的素質、統治才能對著國家的

興衰有重要作用。

小結: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在學完隋朝之后,我們會發現歷史上有一

個王朝一一秦朝和隋朝有著驚人的相似。

(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對比泰和隋之間的相同。)

參考答案:相同點: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續17年,隋持續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長城,隋建運河。建立的制度都對后世影響深

遠:秦首創中央集權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被后代沿

用。皆因暴政而亡。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神奇的遠古傳說

1、華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后來發展成華夏族,成為

漢族的前身。

2、炎帝:號神農氏,教民農耕,是農業生產的創始人。〃嘗百草〃,給

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藥。

3、黃帝一一人文初祖(后人認為黃帝是中華文明的創始者。)有許多發

明創造:做兵器,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