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點強化練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_第1頁
2025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點強化練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_第2頁
2025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點強化練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_第3頁
2025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點強化練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_第4頁
2025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點強化練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考點強化練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一、選擇題(共10小題)1.(2024·寧夏)在解放斗爭即將取得成功的背景下,毛澤東致信李濟深等民主子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會,加強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的相互合作,探討新政府的成立,擬訂新政府的施政綱領。”毛澤東與民主子士協商打算召開的會議是()A.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B.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2024·泰安)歌曲《走進新時代》唱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始于()A.中華民國成立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中國共產黨成立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3.(2024·呼和浩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實現西藏和平解放的條件包括()①中心人民政府主動提倡與西藏地方政府和談②西南地區各省實現解放③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④西藏宗教領袖班禪擁護黨和政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鹽城)毛澤東說,“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材料反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的()A.緣由 B.經過 C.結果 D.影響5.(2024·北京海淀區)如圖紀念章反映的歷史事務()A.加速了人民解放斗爭在全國的成功B.推翻了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C.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D.摧毀了我國的封建土地制度6.(2024·沈陽)彭德懷在《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指出:“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此材料最能說明抗美援朝斗爭()A.標記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復原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促進了中國的文化旺盛7.(2024·深圳)“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上,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和1949年發生的三次大革命,從根本上變更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要了解第三次“大革命”的歷史,我們可以查閱的教材是()8.(2024·赤峰)如圖是新中國成立后農村政策調整時間軸,其中①階段推動農村政策調整的法律文件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國土地法大綱》9.(2024·山西)新中國成立前,武漢市喻橋鄉貧農陳友漢家里的土地很少,沒有耕牛、農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麥皮、雜糧達8個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鹽。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畝多,農具齊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鹽。他家生活發生變更的緣由是()A.大生產運動 B.農業生產合作社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運動10.(2024·云南)新中國成立后,徹底摧毀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鞏固了人民政權的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D.抗美援朝二、材料題(共2小題)11.(2024·鎮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爛攤子,生產萎縮,物價飛漲,民生困苦。中國人民有沒有實力把生產復原起來,這是一個嚴峻考驗。新中國雖然得到蘇聯和東歐等國的承認和支持,但美國拒絕承認。中國人民能否沖破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創建有利的外部條件以建設國家,這是又一個嚴峻考驗。——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材料二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今,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擾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三工作隊深化發動群眾,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讓他們自覺地行動起來。廣闊農夫與地主階級進行面對面的斗爭,迫使地主階級在群眾威力面前屈服低頭,樹立了農夫群眾在農村中的政治優勢。……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以及耕畜、農具等,分給那些無地少地的農夫,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據材料一,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所面臨的國內外嚴峻形勢。(2)材料二中“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指的是什么事務?結合材料二和所學學問,概述“激戰”的成功所產生的主動影響。(3)據材料三,農夫群眾“行動起來”的歷史事務是什么?它是如何從兩個方面去殲滅地主階級的?(4)綜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國人民的這些斗爭在當時所起的共同作用。12.(2024·海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它(朝鮮斗爭)的發生,并不是完全沒有精神打算,因為世界范圍內的冷戰對峙局面已經形成并日趨驚慌,因為美國政府當時實行著敵視新中國的政策。——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在異樣殘酷的斗爭中,志愿軍涌現出30多萬英雄模范和功臣,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匯成強大的民族凝合力。包括美、蘇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感到必需重新估計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量。通過這場斗爭,人民軍隊建設向國防現代化方向邁出了一大步。——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1)據材料一,指出美國發動朝鮮斗爭的緣由。(2)依據材料一、二,概括抗美援朝斗爭成功的宏大意義。(3)“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列舉兩位抗美援朝戰斗英雄的代表。志愿軍戰士被譽為“最可愛的人”,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考點強化練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1.C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實行,會議的中心議題是探討新中國成立的問題。大會制定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心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心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為成立新中國做好了打算工作。故選C項。2.B解析“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指的是毛澤東帶領人民擺脫壓迫,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人民真正值家作主。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起先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記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宏大成功,標記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今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子。故選B項。3.B解析依據所學可以得出中心人民政府采納和平方式解放西藏是為了避開斗爭,避開損害民族感情。實現西藏和平解放的條件包括是中心人民政府主動提倡與西藏地方政府和談、西南地區各省實現解放、西藏宗教領袖班禪擁護黨和政府,①②④符合題意。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是和平解放的標記,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項。4.A解析“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說明美國發動的朝鮮斗爭嚴峻威逼中國平安。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故題干反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的緣由。故選A項。5.C解析1953年7月,美國侵略軍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斗爭的宏大成功。抗美援朝斗爭的成功,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極大地增加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念和凝合力,為新中國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故選C項。6.B解析據題干“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最能說明抗美援朝斗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抗美援朝斗爭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和平環境,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證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折服中國的時代過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為保衛祖國而反抗帝國主義者的決心和信念。故選B項。7.D解析第三次“大革命”是新中國成立。新中國成立標記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宏大成功,標記著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今站起來了。1949年之后的歷史,屬于中國現代史,我們可以查閱的教材是八年級下冊課本。故選D項。8.B解析1950—1952年是我國的國民經濟復原時期,這一時期在農村實行了土地改革,推動農村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故選B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于19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于1954年,《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于1947年,都與題意時間不符,解除A、C、D三項。故選B項。9.C解析據題干“新中國成立前”“1950年后”“1953年”結合所學可知,他家生活發生變更的緣由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殲滅了地主階級,農夫成為土地的主子,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走向復原和發展。故選C項。10.A解析1950年,中心人民政府依據全國解放后的新狀況,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了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全部制,實行農夫的土地全部制。土地改革運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夫耕種,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拓道路。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結束,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殲滅了地主階級,農夫翻身成為土地的主子,鞏固了人民政權,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打算了條件。故選A項。11.參考答案(1)國內:經濟瀕于崩潰。國際:帝國主義國家的孤立和封鎖。(2)事務:抗美援朝斗爭。主動影響: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3)事務:土地改革。兩方面:剝奪地主階級的政治地位;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全部制。(4)共同作用:鞏固新政權,為經濟復原與建設鋪平道路。12.參考答案(1)緣由:①美蘇冷戰對峙局面形成。②美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