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數據記錄、作圖規范及excel使用介紹_第1頁
物理實驗數據記錄、作圖規范及excel使用介紹_第2頁
物理實驗數據記錄、作圖規范及excel使用介紹_第3頁
物理實驗數據記錄、作圖規范及excel使用介紹_第4頁
物理實驗數據記錄、作圖規范及excel使用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物理實驗數據記錄、作圖規范及Excel使用方法簡單介紹一、數據記錄規范物理實驗要求采用表格記錄數據,其中記錄數據必須包括“表頭”、“物理量”、“單位”、“數據”四部分,缺一不可。以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為例:1、1、表頭2、物理量量3、單位4、實驗所得數據表一:擺長為70cm時不同測量次數n測得的周期T測量次數n(次)1234567測量周期T(s)49.5049.5149.5249.5049.5349.4949.48注意:1、表頭,即表格的名字,要放在表格的正上方!2、數據記錄時請仔細檢查有效數字位數是否正確!二、常見作圖規范物理實驗很多時候要求依據記錄的數據作出相應的圖形,在作圖時,圖中應包括“圖的名稱”、“縱、橫坐標物理量和單位”、“縱、橫坐標軸標度值”、“數據點和擬合的趨勢線”、“擬合趨勢線的方程表達式和R值”和“圖例”六部分,缺一不可。以電阻應變式傳感器實驗作圖為例說明: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物理量和單位合適的坐標標度數據點及擬合的曲線圖例擬合曲線表達式及R2物理量和單位合適的坐標標度數據點及擬合的曲線圖例擬合曲線表達式及R2因子圖的名稱圖的名稱Excel(以2010版本為例)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利用Excel作圖并求出擬合曲線操作方法:(1)、將所測數據輸入到Excel表格中,最好保證第一列為自變量,即x軸數據:如圖所示: 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2)、選中需要作圖的數據,如圖所示:選中x和y1列(3)、在選中數據的基礎上,點擊菜單欄的“插入”,找到“散點圖”,點擊如圖所示的散點圖。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結果: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4)、選中上一步得到的圖形,在菜單欄找到“布局”選項,可以看到在布局選項卡下邊有“圖表標題”、“坐標軸標題”、“圖例”、“數據標簽”、“坐標軸”等選項。每一個選項均可以設置相應的內容其中“圖標標題”請選用圖標上方,然后單擊圖上生成的標題,拖到圖的下方,同時將圖本身拖到適當的位置,如下第二、三幅圖所示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 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5)、設置“坐標軸標題”包括橫坐標和縱坐標,橫坐標選擇“坐標軸下方標題”縱坐標選擇“旋轉過的標題”經過上述步驟后可以得到下圖所示效果: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6)、單擊選中圖中的數據點,同時再選中的狀態下右鍵單擊并選擇“添加趨勢線”在打開的選項卡中選擇合適的趨勢線:本次選擇“線性”,如下圖所示,同時必須注意,下圖中的底部紅圈標示,需將“顯示公式”和“顯示R平方值”選中,此時得到的效果如第二幅圖所示: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7)、圖例的修改,如果是單獨的一幅圖可以不要圖例,如果是兩條曲線,必須要圖例,而且兩個圖的數據點效果顯示應不同,如:一個用方塊形狀,另一個用菱形形狀,如上圖所示,選中“線性(系列1)”然后刪除,僅剩下“系列1”,此時需要將“系列1”字樣修改成我們需要的字樣,比如修改成“單橋時”,修改方法為:選中“系列1”字樣,右鍵點擊,選擇“選擇數據”再跳出的選項卡中紅色標出部分,點擊編輯,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在跳出的窗口中輸入“系列名稱”為“單橋時”即可經過上述步驟就可以將實驗數據對應的圖形作出來,為了美觀的考慮,圖行上的每一塊都是可以單獨調節的,只要選中就可以拖動或者修改其格式,請自行操作!最終可以形成如圖所示的效果: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插入柱狀圖方法:選中數據列,如圖所示:選則“插入”-“柱形圖”-二維柱形圖得到下圖: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選中圖中的柱形圖,然后右鍵選擇“設置數據系列格式”在跳出的對話窗口中選擇分類間距為0,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得到如圖所示:同樣,調整“設置數據系列格式”中的“填充”為無填充,“邊框顏色”為實線,顏色自己選擇,“邊框樣式”寬度為1.5磅。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得到如圖所示效果:通過公式求得各中點值,繪制在圖上,并連線,繪制出正態分布圖Excel中常用的公式使用方法:(1)、求一列數據的總和sum()函數點擊菜單欄上的“公式”,找到“自動求和”,點擊“求和”按鈕,接下來選中需要求和的數據,回車即可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或者在要顯示求和的單元格中輸入=sum(A:B)回車,其中A代表第一個數字所在單元格的位置,比如上圖中顯示20在第C列,第7行,于是A代表C7,以此類推。(2)、求一列數據的平均值average()函數與步驟一類似,在“自動求和”中選擇“”平均值即可,也可以手動輸入=average(A:B)(3)、求一列數據的標準差STDEVA()函數在菜單欄中選擇“公式”,然后選擇“其他函數”-“統計”-選擇“STDEVA”函數,注意只有這個函數是我們要的測量列的標準差,其他函數不是,計算出測量列的標準差后,再除以,即可得到測量列的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差uA,,也即:測量列的A類標準不確定度。可編輯可編輯精品精品可編輯精品 提醒:如有任何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