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機床安全 鏈進給式封邊機 征求意見稿_第1頁
木工機床安全 鏈進給式封邊機 征求意見稿_第2頁
木工機床安全 鏈進給式封邊機 征求意見稿_第3頁
木工機床安全 鏈進給式封邊機 征求意見稿_第4頁
木工機床安全 鏈進給式封邊機 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木工機床安全鏈進給式封邊機本文件給出了由鏈條或皮帶進給,手動上下料且最大加工工件高度為100mm,能連續加工使用的封邊機的安全要求和措施(以下簡稱機床)。本文件涉及機床在按照制造商預期操作、調整和維護情況下,附錄A(危險一覽表)列出的與機床相關的所有重大危險、危險情況和事件,也包括合理可預見的誤用。此外,還考慮了運輸、組裝、拆卸、停用和報廢階段的危險。機床設計用于一次性加工以下板材的一面(單端機床)或兩面(雙端機床):—具有與木材相似物理特性的材料(見ISO19085-1:2021,3.2),甚至是鋁輕合金芯板;—石膏板。機床使用的封邊可由以下材料制成:—紙;—三聚氰胺;—塑料;—鋁;—單板;—實木。本文件也適用于帶有以下一個或多個裝置/工作單元的機床,前提是它們附帶的危險已得到處理:—熱風封邊單元;—激光封邊單元;—紅外封邊單元;—動態加工單元;—砂光帶單元;—銑削單元,安裝在單端機床板材一側的整體外殼外;—銑削單元,安裝在雙端機床中兩個機床半體之間的整體外殼外;—沿進給方向附加的固定或可移動工件支架;—附加的進給工件支架;—附加的出料工件支架;—單端機床板材橫向上料的進給裝置;—雙端機床中間位置的工件支架;—單端機床板材自動回轉裝置;—自動換刀;—快速換刀系統;—自動多邊進給裝置;—工件加熱器。本文件不涉及以下與之相關的任何危險:a)除板材自動回轉裝置以及進料和出料工件支架外,用于將工件裝載和卸載到單個機床上的系統(如機器手);b)單個機床與其他機床一起使用的組合(作為生產線的一部分);c)安裝在整體外殼外和/或其刀具伸出整體外殼外的工件分割單元;d)等離子封邊單元。本文件不適用于在潛在爆炸性環境及在公布日期之前制造的機床。5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00.2—2020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線性尺寸公差ISO代號體系第2部分:標準公差帶代號和孔、軸的極限偏差表(ISO286-2:2010,IDT)GB/T15706—2012機械安全設計通則風險評估與風險減小(ISO12100:2010,IDT)GB/T16855.1—2018機械安全控制系統有關安全部件第1部分:設計通則(ISO13849-1:2015,IDT)GB/T17454.2—2017機械安全壓敏保護裝置第2部分∶壓敏邊和壓敏棒的設計和試驗通則(ISO13856-2:2013,IDT)GB/T18209.1—2010機械電氣安全指示、標志和操作第1部分:關于視覺、聽覺和觸覺信號的要求(IEC61310-1:2007,IDT)GB/T18490.1—2017機械安全激光加工機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ISO11553-1:2005,IDT)GB/T17454.2—2017機械安全壓敏保護裝置第2部分:壓敏邊和壓敏棒的設計和試驗通則(ISO13856-2:2013,IDT)GB/T26118—2010(系列標準)機械安全機械輻射產生的風險的評價與減小(EN12598,IDT)GB/T××××—××××木工機床安全共同性要求(ISO19085-1:2021,IDT)ISO7010圖形符號-安全顏色和安全標志-注冊的安全標志ISO13732-1:2006熱環境人類工效學—評估人體與表面接觸反應的方法—第1部分:熱表面IEC60825-1:2014激光產品的安全第1部分:設備分類、要求(Safetyoflaserproducts—Part1:Equipmentclassificationandrequirements)注2:GB7247.1—2012激光產品的安全第1部分:設備分類、要求(IEC60825EN847-1:2017木工刀具安全第1部分:銑刀、圓鋸片Toolsforwoodworking—Safetyrequirements—Part1:Millingtools,circularsawblades注3:GB18955—2003木工刀具安全銑EN847-2:2017木工刀具安全第2部分:柄銑刀柄部的要求(Toolsforwoodworking—Safetyrequirements—Part2:Requirementsfortheshankofshankmountedmillingtools/circularsawblades)3術語和定義GB/T16855.1—2018、GB/T15706—2012、GB/T×××××—××××及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封邊機edgebandingmachine設計用于一次性對工件的一面(單端封邊機)或兩面(雙端封邊機)進行封邊的機床,包括帶有各種單元的封邊區(例如,用于加熱邊、封邊、壓邊等),用于附加操作的區域(例如,切削、修整、銑削、砂光、拋光、倒角等),以及可位于封邊區之前的粉碎/仿形銑區域。61526374圖1單端機床示例3.2機床半體machinehalf<雙端機床>機床的一部分,由框架、鏈條/皮帶梁、頂部壓梁和工作單元組成。注1:兩個機床半體同步加工工件的相對兩側。一個或兩個機床半體可被移動以滿足不同尺寸工件的加工。12345圖2雙端機床示例3.3整體外殼integralenclosure設計為緊密貼合單端機床或者雙端機床中每個機床半體(3.2)的防護裝置,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噪音衰減,并可在外殼外部進行某些設置的調整。3.4涂膠單元gluingunit使用任意技術將封邊帶粘合到板材上的單元。注1:熱熔封邊單元(3.5)、熱風封邊單元(3.6)、激光封邊單元(3.7)、紅外封邊單元(3.8)是涂膠單元的不同種類,它們可以在機床中彼此替代或附加。3.5熱熔封邊單元hotmeltbandingunit使用熱熔膠進行封邊的單元。3.6熱風封邊單元hotairbandingunit采用高溫壓縮空氣加熱封邊帶進行封邊的單元,無需添加膠水。3.7激光封邊單元laserbandingunit采用激光輻射加熱封邊帶進行封邊的的單元,無需添加膠水。3.8紅外封邊單元infraredbandingunit采用紅外輻射加熱封邊帶進行封邊的單元,無需添加膠水。3.98工件加熱器workpieceheater在板材封邊之前對板材進行預熱的裝置。3.10動態加工單元dynamicprocessingunit在加工過程中隨工件移動并可返回到其起始位置為下一步(后續)工件做好準備的單元。注1:動態加工單元的示例如圖3。2圖3動態加工單元示例3.11外部銑削單元externalmillingunit<單端機床>銑削單元,安裝在板材一側的整體外殼外,用于沿加工板材的下表面開槽或沿與封邊面相對的板材側面開槽/銑削。注2:在單端機床中用于沿與封邊面相對的板材側面銑削的外部銑削圖4沿加工板材的下表面或與封邊面相對的板材側面開槽的單元示例212圖5沿與封邊面相對的板材側面銑削的單元示例3.12外部銑削單元externalmillingunit<雙端機床>銑削單元,安裝在機床半體之間的整體外殼之外,用于沿加工板材的下表面開槽。注1:雙端機床中的外部銑削單元示例,如圖3.13附加工件支架additionalworkpiecesupport工件支架,目的是便于操作和手動裝卸板材。3.14橫向進給裝置transversalinfeeddevice<單端機床>用于以垂直于進給方向的方式橫向上料的動力驅動裝置。注1:橫向進給裝置的示例如圖6所示。322圖6橫向進給裝置示例3.15中間工件支架intermediateworkpiecesupport<雙端機床>位于機床半體之間的可伸縮工件支架。3.16自動板材返回器automaticpanelreturner<單端機床>將板材從機床尾端帶回上料位置的動力系統。3.17點動控制jogcontrol用于瞬時激活某種功能或運動的控制裝置。3.18模式2MODE2單元手動調整模式units'manualadjustmentmode手動調整不含有SD旋轉刀具的加工單元時禁用防護裝置的狀態。3.19模式3MODE3微調模式fineadjustmentmode刀具和其他加工單元微調時禁用防護裝置的狀態。3.20模式4MODE4進給鏈潤滑模式feedchainsgreasingmode<雙端機床>潤滑工件進給鏈時禁用防護裝置的狀態。4安全要求和/或措施4.1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符合GB/T××××-××××的4.1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表B.1代替GB/T××××-××××中的表B.1。4.2控制器件除符合GB/T××××-××××的4.2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當無線控制裝置與機床失去連接時,應自動啟動緊急停止裝置。無線連接與緊急停止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保持運行控制裝置的位置應確保操作員在操作它們時能看到受控的運動。移動控制裝置上不得設置復位功能控制裝置、控制通電的裝置和模式選擇裝置。緊急停止控件應安裝在以下位置:a)在每個移動或固定的控件上;b)在每一機床半體的裝卸位置;c)距離每個保持運行裝置不超過0.5m;d)在提供模式2和/或模式3的每個機床外殼內,并且彼此之間的最大距離為2m;e)在特定外殼外部時,位于膠水和封邊帶的裝載區域。如果兩個所需緊急停止控制裝置之間的距離小于1m,可只提供一個緊急停止控制裝置,但前提是從任何其他位置可以同時看到它們的位置。作為b)的例外,工件支架最大長度為2m的單端機床不需要卸載位置的緊急停止控制。檢查方法:檢查相關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做相關功能試驗。4.3起動4.3.1直接起動GB/T××××-××××的4.3.1不適用。4.3.2通過電源開關起動按GB/T××××-××××中4.3.2的要求。4.3.3整體式進給本文件特定的子條款。在正常加工模式(模式1)下,僅當預定的刀具主軸在運轉或未參與到當前操作的所有主軸刀具均未接觸工件(刀具從主軸上移除或不旋轉的主軸退回至非切削位置)時,工件才能進給。工件進給與主軸刀具驅動器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b。作為例外,在可以排除直接彈出銑刀或其部件風險的情況下,例如:當旋轉軸是水平的且垂直于進給方向,可不需要PL。對于采用手動、手輪或電動調節的主軸單元,見7.3.2f)。對于NC或CNC控制下自動調整的主軸單元,應滿足以下要求之一,以確保未移除刀具的未旋轉主軸退回到非切削位置:a)應在非切削位置提供限位裝置;或b)PLC應開始將刀具從工作位置退回。進給啟動與主軸退回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b。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4.4安全停止4.4.1一般要求按GB/T××××-××××中4.4.1的要求。4.4.2正常停止除符合GB/T××××-××××的4.4.2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正常停止時還應禁用激光封邊單元的電源模塊和紅外封邊單元。正常停止時禁用激光封邊單元電源模塊的SRP/CS應達到PLr=c。正常停止時禁用紅外封邊單元的SRP/CS應達到PLr=c。在啟動正常停止時,以下系統可保持供電:—熱熔封邊單元的加熱系統;—熱風封邊單元的加熱/冷卻系統;—激光封邊單元的冷卻系統;—紅外封邊單元的冷卻系統。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4.4.3運行停止除符合GB/T××××-××××的4.4.3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運行停止時還應禁用激光封邊單元的電源模塊和紅外封邊單元。運行停止時禁用激光封邊單元電源模塊的SRP/CS應達到PLr=c。運行停止時禁用紅外封邊單元的SRP/CS應達到PLr=c。在啟動運行停止時,以下系統可保持供電:—熱熔封邊單元的加熱系統;—熱風封邊單元的加熱/冷卻系統;—激光封邊單元的冷卻系統;—紅外封邊單元的冷卻系統。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4.4.4緊急停止除符合GB/T××××-××××的4.4.4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緊急停止時還應禁用激光封邊單元的電源模塊和紅外封邊單元,以及熱熔封邊單元和熱風封邊單元的加熱系統。緊急停止時禁用激光封邊單元電源模塊的SRP/CS應達到PLr=c。緊急停止時禁用紅外封邊單元的SRP/CS應達到PLr=c。緊急停止時禁用熱熔封邊單元加熱系統的SRP/CS應達到PLr=c。緊急停止時禁用熱風封邊單元加熱系統的SRP/CS應達到PLr=c。對于配備有使用熱風、紅外輻射、功率激光的封邊單元的機床,如果提供了冷卻系統,則即使在緊急停止被觸發后,該系統也可保持運行狀態,直到封邊單元冷卻下來為止。達到安全溫度后,應關閉冷卻系統(無需PL)。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4.5刀軸的制動按GB/T××××-××××中4.5的要求。4.6模式選擇除符合GB/T××××-××××的4.6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4.6.1單元手動調整模式(模式2)當手動調整帶聯鎖打開功能活動護罩的加工單元和/或保護這些單元的有源光電保護裝置(AOPD)被禁用時,單元調整模式(模式2)應通過以下要求來實現:a)選擇模式2應停止刀具主軸和其他加工單元,包括動態加工單元,除非它們受到以下保護:1)一種帶聯鎖功能的活動護罩,帶有或不帶有護罩鎖定功能,通過一個分離式固定防護裝置進行關閉和鎖定(見圖7,圖例1),僅留下工件進給所需的開口;或2)包含5.6.4中定義的AOPD的防護裝置;b)選擇模式2應退回所有未運行的刀具主軸;c)選擇模式2和在模式2運行期間,進給運動和動力調整只能通過保持運行控制或點動控制(無需PL)結合啟用控制來實現;d)只有在所有相關主軸和運動都靜止的情況下,才能打開帶有聯鎖和護罩鎖定的活動護罩;e)應防止意外啟動刀具和其他加工單元的轉動、移動和調整。防止這些運動意外啟動的SRP/CS應達到PLr=c;f)防止雙端機床中機床半體之間接觸的AOPD(見5.6.5和圖8,圖例5)應保持有效。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4.6.2微調模式(模式3)為了在刀具和其他加工單元和進給運行和加工時進行微調,微調模式(模式3)應通過應用以下要求來實現:a)選擇模式3不得啟動任何單元調整,并應停止動態加工單元(主軸和運動),除非它們由一個帶聯鎖的活動護罩和一個單獨的固定護罩(見圖7中的圖例1)防護,該防護裝置與閉合和鎖定的防護裝置聯鎖,僅留下允許工件進給所需的開口;b)一次可以打開一扇長度不超過2.0m的門,最長時間為3min,不會導致進給和刀具停止(即,門與驅動致動器的聯鎖仍然有效,但反應延遲3min)。聯鎖延遲的SRP/CS應達到PLr=c;c)在單扇門打開的情況下,不可能到達與相鄰門相對應的運行加工單元,但允許工件進給所需的開口除外(見圖7中的圖例1);d)應安裝一個阻止/阻礙裝置,以防止從外殼內部水平接觸任何旋轉刀具的非切割部分,其材料和特性符合5.9.2。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33>33>3圖7分離固定護罩示例4.6.3進給鏈潤滑模式(模式4)對雙端機的進給鏈進行潤滑時,應按照以下要求執行進給鏈潤滑方式(模式4):a)選擇模式4應啟動停止除進給機構外的所有動力運動;b)只有在所有相關主軸和運動靜止的情況下,才能解鎖帶有聯鎖和護罩鎖定的活動護罩;c)應防止刀具和其他加工單元意外啟動的旋轉、運動和調整;防止意外啟動的旋轉、運動和調整的SRP/CS應達到PLr=c;d)只能通過保持運行控制或通過點動控制(無需PL)以及以不大于10m/min的有限速度啟用控制實現進給的移動。有限進給速度監控不需要PL;e)防止機床半體之間接觸的AOPD(見5.6.5,圖8中的圖例5和6)只能在所有主軸和運動都靜止時禁用,例如通過時間延遲或靜止檢測;所有主軸和運動都靜止時用于禁用此AOPD的SRP/CS應達到PLr=c;f)應防止意外啟動機床半體和工件中間支撐的運動。用于防止這些運動意外啟動的SRP/CS應達到PLr=c。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4.7刀軸的變速4.7.1通過皮帶輪變速GB/T××××-××××的4.7.1不適用。4.7.2通過增量變速電動機變速GB/T××××-××××的4.7.2不適用。4.7.3通過變頻器無級變速除符合GB/T××××-××××的4.7.3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GB/T××××-××××規定的速度監控要求適用于制造商為每個可安裝銑刀的主軸所設定的最大轉速。注1:關于nmax最小值的標示,另見7.2.2d)。作為一種安裝在整體外殼內刀具的例外情況,當可排除銑刀或其部件的直接拋射時,即旋轉軸水平且垂直于進給方向時,則無需進行速度監控。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4.8動力源故障按GB/T××××-××××中4.9的要求。4.9手動復位控制按GB/T××××-××××中4.9的要求。4.10停止檢測和監控按GB/T××××-××××中4.10的要求。4.11運動部件的速度監控按GB/T××××-××××中4.11的要求。4.12時間延遲按GB/T××××-××××中4.12的要求。4.13遠程服務按GB/T××××-××××中4.13的要求。5機械危險的安全要求及防護措施5.1穩定性按GB/T××××-××××中5.1的要求。5.2運轉中的斷裂危險為減少運行過程中斷裂的概率,按5.3的要求。為減少運行期間斷裂的影響,按5.9、5.5.1和5.5.2的要求。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3刀具和刀夾的設計5.3.1一般要求除符合GB/T××××-××××的5.3.1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刀具主軸應由極限抗拉強度最小為580N/mm2的鋼制成。關于EN847-1:2017,6.2.4中所示的平衡要求,制造商應聲明每個主軸的最大速度、最大質量和可與之配合使用的刀具尺寸(另見5.3.2)。靜液壓刀具固定裝置應是主軸的組成部分或與主軸永久連接的,應具有額外的機械裝置,以防止靜液壓系統泄漏時刀具松動。在配備快速換刀系統或自動換刀的機床上,只有在主軸停止并防止重新啟動的情況下才能釋放刀具–這僅適用于操作員手動更換刀具的情況。刀具釋放和主軸靜止之間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或由2個均達到PLr=b的獨立系統組成。用于防止刀具主軸意外啟動的SRP/CS應達到PLr=c。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3.2主軸的鎖定按GB/T××××-××××中5.3.2的要求。5.3.3圓鋸片固定裝置按GB/T××××-××××中5.3.3的要求。5.3.4圓鋸片的法蘭盤尺寸所有法蘭的外徑應至少為D/6,其中D是機床設計的最大鋸片的直徑。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3.5主軸環在提供主軸環的情況下,其孔的公差應至少符合GB/T1800.2—2020中規定的H8。主軸環夾緊面平行度公差應在0.02mm的范圍內。主軸環應由極限抗拉強度至少為350N/mm2的鋼制成。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和測量。5.4制動5.4.1刀軸的制動除符合GB/T××××-××××的5.4.1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GB/T××××-××××中5.4.1規定的要求也適用于砂光帶。5.4.2最大慣性運轉時間除符合GB/T××××-××××的5.4.2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對于啟動時間超過10s的銑刀,最大慣性運轉時間應小于啟動時間,但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超過對于砂光帶單元,慣性運轉時間不應超過30s。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和測量。5.4.3制動的釋放按GB/T××××-××××中5.4.3的要求。5.5防護裝置5.5.1固定式防護裝置按GB/T××××-××××中5.5.1的要求。5.5.2活動式防護裝置的聯鎖5.5.2.1一般要求按GB/T××××-××××中5.5.2.1的要求。5.5.2.2帶聯鎖的活動式防護裝置按GB/T××××-××××中5.5.2.2的要求。5.5.2.3帶聯鎖和防護鎖定的活動式防護裝置除符合GB/T××××-××××的5.5.2.3外,還需符合下列條款。在正常加工模式(模式1)下,只有在相關部分的機床致動機構(如主軸、氣動和電動致動器、進給)安全停止并防止意外重啟后,才能釋放防護裝置鎖定。防止主軸和進給意外重啟的SRP/CS應達到PLr=c。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5.5.3保持運轉控制按GB/T××××-××××中5.5.3的要求。5.5.4雙手控制GB/T××××-××××的5.5.4不適用。5.5.5電敏保護設備(ESPE)按GB/T××××-××××中5.5.5的要求。5.5.6壓敏保護設備(PSPE)按GB/T××××-××××中5.5.6的要求。5.5.7使能控制按GB/T××××-××××中5.5.7的要求。5.6防止進入危險運動部件5.6.1安裝在整體外殼內的刀具的防護應通過一個或多個構成一個整體外殼(見7.2)的防護裝置,而不是通過鏈條梁和頂部壓梁之間的槽(此類槽見5.6.5)來防止接觸旋轉刀具,包括砂光刀具。如果為維護、調整或設置提供入口,則該入口應通過帶防護鎖定的活動式防護裝置實現。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6.2外部銑削單元的防護固定式防護裝置和/或帶聯鎖的活動式防護裝置應防止接觸刀具,但加工中涉及的刀具部分除外。在使用外部銑削單元的單端機床上,應通過以下一種或組合方式防止接觸其旋轉刀具:a)固定式和/或帶聯鎖的活動式防護裝置,位于距刀具周邊至少850mm的位置,從地面標高延伸最大180mm至最小1400mm的高度;b)一個固定式防護裝置,距刀具周邊至少850mm,最小高度為800mm,距地面最大距離為180mm,與一個AOPD組合,其中至少一根梁位于離地面標高800mm和離從固定護罩向內300mm;c)一個AOPD,至少有兩個梁位于地面標高以上400mm和900mm的高度,安裝在距刀具外圍1200mm的最小距離處。在使用外部銑削單元的雙端機床上,應通過5.6.5中所述的措施防止接觸其旋轉刀具。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6.3砂光帶防護除了為打磨工件而必須暴露的部分外,應通過搭配非互鎖鉸鏈蓋的固定防護裝置來防止接觸砂光帶。該鉸鏈蓋能夠在正常操作期間將機床鎖定在關閉位置,以便于更換或調整砂光帶、清潔或除塵。應提供固定防護裝置,以防止工件與外部砂光單元之間發生剪切和擠壓危害。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6.4封邊區的防護除通過鏈梁和頂壓梁之間的槽外(此類槽見5.6.5),應通過以下一種或多種措施來防止接觸齊頭鋸、帶刺輥和壓力輥或加載輥或軟成型設備:a)固定防護裝置;b)與相應驅動器聯鎖的可活動或可拆卸防護裝置。如果提供了可拆卸的聯鎖防護裝置,則不能以錯誤的方式重新安裝;滿足以下要求的AOPD:1)分辨率不大于40mm;2)底梁距離地面或固定防護裝置不超過40mm,防止從下方進入危險區域;3)頂梁距離地面標高至少1400mm;4)距離危險點至少550mm;5)觸發AOPD應使相關危險運動安全停止。作為例外,上述固定和活動式防護裝置可以有一個僅限于允許所有可加工封邊帶進給所需的最小尺寸的開口。應在剪斷裝置附近粘貼一個圖形符號,如GB2894—2008中2-20圖,以提示注意剪切殘余風險。應通過防止直接水平接觸危險點的阻止/阻礙裝置,將封邊帶進給造成的危險(如夾持、剪切和擠壓)降至最低。帶有可拆卸防護裝置的聯鎖刀具驅動器的SRP/CS應達到PLr=c。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6.5雙端機床上機床半體之間的接觸機床應配備兩個有源光電保護裝置(AOPD),每個裝置至少有兩個光束,一個位于進給端,另一個位于出料端。這些AOPD應:a)啟動時將激活安全停止;b)擴展到鏈條梁之間開口的整個寬度上;c)對于下部光束,應位于地面標高以上400mm的高度,對于上部光束,應位于地面標高以上900mm±100mm的高度;d)位置定位在距離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刀具(最大可安裝直徑)邊緣至少850mm,距離安裝在機床半體之間整體外殼外部的開槽刀具(最大安裝直徑)邊緣至少1200mm(見圖8)。在任何情況下,出料端AOPD都應安裝在進給軸的下游并與其平行(見圖8中的圖例6)。應通過從AOPD位置(圖8,圖例5和6)延伸至整體外殼的垂直固定防護裝置,防止從整體外殼(圖8,編號8)突出的工件支撐部分(圖8、編號9)下方的側面進入機器兩半之間。此類防護裝置下方的任何開口不得高于180mm。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尺寸(單位:mm)2002003200200322545237用于開槽的銑削單元,安裝在整體外殼外圖8AOPD位置以防止機床半體之間接觸5.6.6通過鏈條梁和頂部壓梁之間的縫隙接觸危險點在雙端機床上,按5.6.5的要求。在單端機床上,[另見7.2.2e)]鏈條梁與頂部壓梁之間的槽應符合以下要求:—如果槽的最大高度小于或等于60mm,應在頂部壓梁的進料端和出料端以及沿頂部壓梁以4m的間距粘貼圖形符號,以提示注意殘余風險;—如果槽的最大高度大于60mm,則應在頂部壓梁的進料端和出料端粘貼圖形符號,以提示注意殘余風險,并通過工件支架的阻止作用,垂直于壓梁方向沿頂部壓梁長度保持1m的安全水平距離。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6.7驅動器防護應通過固定防護裝置(見5.5.1)和帶聯鎖的活動式防護裝置(見5.5.2)的組合防止接觸驅動器(例如,刀具和進給機構)。在還有可能接觸刀具的情況下,則活動式防護裝置應與防護鎖定聯鎖。進給十字驅動軸(如果有)應位于工件下表面下方至少120mm的垂直距離處(見圖9),并且不需要固定防護裝置。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尺寸(單位:mm)圖9機床出料處的進給十字驅動軸5.6.8進給機構的防護5.6.8.1一般要求應通過5.6.1中要求的外殼防止接觸鏈條和壓力裝置,外殼外的此類部件則應使用固定防護裝置來防止接觸,但因保持和進給工件必須暴露在外的鏈條和壓力裝置部分除外。作為例外情況,在配備頂部壓力帶的機床上,應通過5.6.1中要求的外殼防止接觸頂部壓力帶及其中間壓緊裝置造成的擠壓、剪切和卷入危險點,鏈條梁和頂部壓梁之間的槽除外(此類槽見5.6.6見圖10)。應在頂部壓力帶的中間壓緊裝置附近粘貼一個圖形符號,以提示注意卷入的殘余風險。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圖10壓力帶及其中間壓緊裝置示例5.6.8.2機床進給端在外殼外部的進料端,應通過合理的鏈條設計,將鏈條閉合墊之間的擠壓危險降至最低,例如,在從上方可觸及的位置,將鏈條墊之間的開口限制在最大8mm(見圖11),或提供固定防護裝置,防止從上方直接觸及。尺寸(單位:mm)圖11合理的進給鏈設計示例應通過以下方式防止接觸每個頂部壓梁的陷阱點:a)每個頂部壓梁上都有一個固定防護裝置,隨頂部壓梁垂直移動。并應滿足以下附加要求:1)該固定防護裝置的寬度應至少超過頂部壓梁的整個寬度;2)在正常進給中,該固定防護裝置的底邊應不超過工件表面上方4mm;或b)滿足以下附加要求的機械致動脫扣裝置(PSPE,見圖12):1)每個脫扣裝置的傳感器寬度(見圖12,圖例A)應至少延伸到頂部壓梁的整個寬度;2)在正常進給中,脫扣裝置的底邊離工件表面不得超過8mm;3)關于脫扣傳感器和工件之間的間隙、脫扣傳感器到內部危險點的水平距離、脫扣裝置的響應時間和進給的停止時間–脫扣傳感器的設計和定位應確保位于工件上的測試楔前端不會到達危險點,并且仍然能夠縮回(不夾緊)。測試楔用實木制成,長200mm,寬100mm,前端高12mm,后端高40mm;4)脫扣裝置本身不應造成夾持危害。此外,如果工件有開口和/或表面不平整,應附有標簽,警告手指夾傷和剪切的殘余風險[見7.2.2,h)]。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尺寸(單位:毫米)2頂壓梁Ws傳感器寬圖12機床進給端的脫扣裝置5.6.8.3機床出料端在出料端,應使用工件支架或外殼的適當延伸件,使得支撐件或延伸件本身與鏈條或皮帶之間的間隙最大為8mm,從而減少被拉入鏈條或皮帶與機床固定部件之間的危害。此外,應提供固定護罩,以防止從上方直接進入工件和機床部件產生的擠壓和剪切點。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6.9雙端機床上機床半體運動的防護5.6.9.1閉合運動期間機床半體之間的擠壓應通過以下解決方案之一防止機床半體或機床閉合半體與中間工件支架或中間工件支架與機床固定半體之間的擠壓危險:a)以下各項的組合:1)分辨率不大于30mm的AOPD,放置在機床端部內邊緣的整個高度上(見圖14);在機床兩半關閉運動期間觸發AOPD應導致機床半體安全停止;和2)符合以下要求的PSPE(見圖13):i)其應至少延伸至機床半體的全長;ii)其應安裝在運動機床半體上,并定位為其傳感器位于機床半體最低擠壓點下方0mm至70mm之間;iii)根據GB/T17454.2—2017,其最大脫扣力為150N,測試探針為?80mm;iv)在PSPE完全壓縮之前,觸發PSPE應導致機床半體安全停止。尺寸(單位:mm)123圖13移動鏈梁上的脫扣裝置b)以下各項的組合:1)分辨率不大于30mm的AOPD,放置在機床端部內邊緣的整個高度上(見圖14);在機床半體閉合運動期間觸發AOPD應導致機床半體安全停止;和2)符合以下要求的單光束AOPD:i)其應至少延伸至機床半體的全長;ii)其應安裝在移動的機床半體上,并將其傳感器定位在機床半體最低擠壓點下方0mm至70mm之間;iii)觸發AOPD應導致機床半體安全停止;iv)AOPD觸發后機床半體的殘余運動不應大于AOPD與機床半體之間的距離。c)一種限位裝置(見GB/T15706—2012,3.26.8),防止機床半體近于500mm。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使用保持運行控制裝置或點動控制和啟用控制一起(點動控制不需要達到任何PLr才允許機床半體比500mm更近;限位裝置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d)用于閉合運動的保持運行控制或點動控制與啟用控制一起(點動控制不需要達到任何PLr)。<<<<321324圖14出料端的AOPD在a)和b)中,應提供復位控制裝置。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6.9.2打開運動期間機床半體和機床固定部件之間的擠壓機床固定部件與機床半體運動/打開之間存在的擠壓/剪切危險應通過以下解決方案之一進行預防:a)符合以下要求的機械致動脫扣裝置(PSPE):1)其應至少延伸至整個擠壓區域;2)根據GB/T17454.2—2017,其最大脫扣力應為150N,測試探針為?80mm;3)在機床半體打開運動過程中觸發PSPE,應在PSPE完全壓縮之前使機床半體安全停止;b)符合以下要求的單光束AOPD:1)其應至少延伸至整個擠壓區域;2)致動后的殘余運動量不得大于AOPD與機床半體之間的距離;3)在機床半體打開運動過程中觸發AOPD,將導致機床半體安全停止;c)一個限位裝置,防止機床半體與機床固定部分的距離小于500mm;同一方向上的進一步運動可通過保持-運行控制裝置或點動控制與啟用控制一起(點動控制不需要實現任何PLr)實現。限位裝置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d)用于機床半體打開運動的保持運行控制或點動控制與啟用控制一起(點動控制不需要實現任何在a)和b)中,應提供復位控制裝置。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7沖擊危險除符合GB/T××××-××××的5.7外,還需符合下列要求:作為例外,工件進給速度可超過25m/min。進給速度超過40m/min的機床應配備:—一個出料臺,設計用于垂直于進給方向卸料;或者—用于卸載和/或工件轉移的機械系統。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8夾緊裝置除符合GB/T××××-××××的5.8外,還需符合下列要求:GB/T××××-××××中5.8規定的要求適用于裝載板材用的橫向進料裝置的夾緊銷,并增加了以下替代選項。兩級夾緊系統,第一級夾緊裝置處的最大夾緊力為50N,第二級夾緊力為完全夾緊力,由以下方式之一致動:—與第一級相同的手動控制,至少1s后;—一個與第一級分開的控制裝置;—在保護夾緊銷的AOPD不再觸發后自動(無需手動復位)。此類AOPD的分辨率應不大于30mm,并且定位方式應防止操作員停留在AOPD和夾緊銷之間而不觸發AOPD。用于防止意外激活第二級夾緊力的SRP/CS應達到PLr=c。5.9拋射的防止5.9.1一般要求按GB/T××××-××××中5.9.1的要求。5.9.2防護裝置的材料和特性5.9.2.1防護裝置類型的選擇除符合GB/T××××-××××的5.9.2.1外,還需符合下列要求:用于防止拋射的防護裝置至少應為A級。作為例外,防止砂光帶拋射的防護裝置(與銑削刀具分開防護)可以為B級。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5.9.2.2A類防護裝置按GB/T××××-××××中5.9.2.2的要求。5.9.2.3B類防護裝置按GB/T××××-××××中5.9.2.3的要求。5.9.3減少剛性封邊帶拋射的裝置本文件特定的子條款。如果安裝在涂膠單元之后的同向切削銑削單元,用于處理木條/板條/木棒(未軋制)中厚度大于5mm的剛性封邊帶,則機床應設計為防止剛性封邊帶從機床中拋射。為了減少剛性封邊帶的拋射,應在同向切削銑削單元和機床出料口之間的位置,安裝以下任一防拋射系統:a)一個如圖15所示的壓力裝置;或者b)至少有兩個其他工作單元,帶有旋轉刀具,在進給方向上切削,當同向切削銑削單元工作時,旋轉刀具應處于工作位置并運行。同向切削銑削單元與后續運行并處于工作位置的單元之間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45圖15機床出料端的壓力裝置安裝作為例外,如果使用切口小于等于10mm的開槽刀具,且開槽深度不超過剛性封邊帶厚度的?或15mm(以較小者為準),則不需要防拋射系統。如果使用包含壓力輥的壓力裝置,其應滿足以下要求:1)其應包括兩個輥,每個輥的表面(如橡膠)不會損壞工件,并應壓靠其上下表面和實心封邊帶;2)其應包括一個具有硬表面(如鋼)的輥,該輥應水平壓靠實心封邊帶;3)1)中所述輥施加的力應至少為50N,并以直角施加到實心封邊帶的上下表面,2)中所描述的輥施加的力應至少為300N,并與實心封邊帶成直角。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9.4進給機構高度調整本文件特定的子條款。對于通過手輪或動力操作調整手動進給機構的高度,應按7.3.2g)給出說明。在NC或CNC控制下可自動調整進給機構高度的機床上,只有在提供了檢測進入機器進給的任何工件是否通過刀具的方法的情況下,才能在刀具旋轉時向上移動進給機構。用于向上自動高度調整與工件檢測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b。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10工件的支承和導向5.10.1一般要求工件應由鏈/帶梁和頂部壓梁引導和支撐。應為懸垂工件提供支架。懸垂工件與該支架之間存在手/臂/頭剪切或擠壓危險,應通過將承載該支架的桿或結構定位在進給鏈或固定工作臺頂部下方120mm以上的間隙處,將其降至最低。當存在整體剪切或擠壓的風險時,間隙應至少為500mm。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5.10.2出料口的附加工件支架工件和安裝在出料口的附加工件支架之間存在剪切和擠壓危險,應通過以下方式防止:規定從附加出料工件支架外部可接近側到危險點的距離不低于850mm。應規定從附加出料工件支架的外部可接近側到危險點的距離不低于850mm,防止動力皮帶與裝置固定部件和皮帶輪之間的纏結點。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10.3橫向進給裝置剪切和擠壓危險,例如在橫向進給裝置返回運動期間,應至少通過以下一種解決方案來防止:a)機床固定部件和進給裝置之間的最小間隙為120mm;b)根據GB/T17454.2—2017,最大脫扣力為150N的PSPE,測試探針為?80mm;c)將橫向進給裝置朝向機床固定部件的力限制為最大150N。用于限制動力驅動運動的力的SRP/CS應達到PLr=c。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并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5.10.4自動板材返回器在配備自動板材返回器的單端機床上,按以下要求(見圖16)。尺寸(單位:mm)圖16帶有AOPD的自動板材返回器示例應防止接觸剪切和擠壓點,例如通過固定防護裝置,其最小高度為1800mm,與地板的最大距離為180mm,與剪切和壓碎點的距離至少為850mm。應防止通過工件返回器和機床之間的間隙(如有)接觸危險點,通過工件返回器外側下方的固定防護裝置(其定位方式應確保剩余間隙不超過180mm,并避免階梯效應),以及通過進給處的以下防護裝置之一:a)傾斜安裝的AOPD,滿足以下要求:1)機床進給側的外部射線應安裝在地面標高以上400mm的高度;2)機床進給側對面的外部射線安裝在離地面700mm的高度;3)外射線水平距離不小于400mm;4)在水平投影上測量的兩條連續射線之間的間距應等于或小于90mm;5)AOPD被觸發時,應停止機床進給和任何板材返回器的危險運動,并切斷相關致動器的電源。應提供用于重新激活AOPD的手動復位控制裝置;和b)帶聯鎖的活動護罩,其高度從地面標高以上最大180mm延伸至至少700mm或工件支架標高,以較小者為準。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測量和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6其他危險的安全要求和防護措施6.1火災除符合GB/T××××-××××的6.1外,還需符合以下條款。應通過將工件加熱器(如紅外線燈)、熱風封邊單元和紅外封邊單元的加熱系統與進給聯鎖,避免固定工件或機床部件以及固定邊緣材料過熱。工件加熱器與進給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或者對于紅外燈,作為例外,應達到PLr=b。熱風封邊單元加熱系統與進給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紅外封邊單元與進給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作為熱風封邊單元的替代方案,如果停止進給時熱風流量減少和/或偏離邊緣材料,則加熱系統可不與進給聯鎖。進給停止時熱風減少和/或偏差的SRP/CS應達到PLr=c。易燃物質不得噴灑在溫度高于物質閃點的區域。可燃物噴射裝置與熱源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測量和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6.2噪聲6.2.1設計階段的降噪除符合GB/T××××-××××的6.2.1外,還需符合以下條款。機床應配備隔音罩。如果該隔音罩是防護系統的一部分,聯鎖和/或帶有防護裝置鎖定的聯鎖應符合5.6.1中的要求。如果隔音罩僅對噪音危害有效,即有其他針對機械危險的防護裝置,則隔音罩無需聯鎖[另見7.3.2i)]。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和零部件制造商的確認。6.2.2噪聲的測量和聲明除符合GB/T××××-××××的6.2.2外,還需符合附錄F的要求。6.3木屑和粉塵的排放按GB/T××××-××××中6.3的要求。6.4電氣設備按GB/T××××-××××中6.4的要求。6.5人類工類學和搬運除符合GB/T××××-××××的6.5外,還需符合以下條款。工件支架的高度通常應在地面標高以上800mm至1100mm之間。如果機床配有可移動的控制面板,則該面板應配有將其移動到所需位置的設施。如果使用與致動器操作相關的圖形符號,則應符合GB/T18209.1—2010中的表A.1。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6.6照明按GB/T××××-××××中6.6的要求。6.7氣動裝置按GB/T××××-××××中6.7的要求。6.8液壓裝置按GB/T××××-××××中6.8的要求。6.9電磁兼容性按GB/T××××-××××中6.9的要求。6.10激光除符合GB/T××××-××××的6.10外,還需符合以下條款。在配備根據IEC60825-1:2014激光風險等級高于2M的激光封邊單元的機床上,IEC60825-1:2014,4.2至4.10中給出的要求以及以下內容適用。機床中的激光設備應符合GB/T18490.1—2017的要求。只有進給在運行且檢測到工件處于激光封邊單元下方時,才能激活激光封邊單元。激光封邊單元與進給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在與工件檢測聯鎖時,應達到PLr=b。作為工件檢測的替代方案,應提供和放置熱傳感器,以防止封邊帶未進給時激光束目標周圍區域過熱。激光發射與封邊帶進給和過熱檢測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b。在單端機床上,板材通道的插槽應采用簾或刷覆蓋,以防止激光工作的區域被看到。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測量和在機床上作相關功能試驗。6.11靜電按GB/T××××-××××中6.11的要求。6.12裝配錯誤按GB/T××××-××××中6.12的要求。6.13隔離按GB/T××××-××××中6.13的要求。6.14維修按GB/T××××-××××中6.14的要求。6.15其他相關危險按GB/T××××-××××中6.15的要求。6.16極端溫度如果存在手與任何熱表面接觸造成的危害,則ISO13732-1:2006,5.3的要求應適用(其中無意接觸指1s或更短,而自愿接觸,如與手柄接觸,指30s以上)。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通過適當防護裝置(如外殼或隔離)防止接觸高溫區域。在配備熱風封邊單元的機床上,應提供排氣管并將其連接到熱風封邊單元。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測量溫度。6.17物質本文件的特定條款。見6.3,此外,應在涂膠單元上方提供提取出口,以連接到專用提取系統。膠水的極限溫度,尤其是聚氨酯(PU),見7.3.2m)。應提供真空計以檢測是否存在凹陷,并應與激光源聯鎖。真空損耗檢測與激光源功率聯鎖的SRP/CS應達到PLr=c。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6.18人造光輻射本文件的特定條款。如果提供加熱燈,機床的設計應盡量減少其輻射的擴散和反射。檢查方法:檢查相關的圖紙和/或電路圖,檢查機床。7使用信息7.1警告按GB/T××××-××××中7.1的要求。7.2標識7.2.1一般要求按GB/T××××-××××中7.2.1的要求。7.2.2其他標識以下附加信息應以相同方式標記:a)在配備有手動高度調節裝置的機床中,通過手輪或動力操作,調節頂部壓梁或上部進料輥的高度,應在機床上永久粘貼圖形符號或書面警告,說明應正確調節頂部壓梁,以適應待加工工件;b)在配備多個單獨氣動隔離器的機床上(例如,每個機床半體和/或熱風封邊單元),應在每個氣動供應切斷裝置附近放置一個警告標簽,警告:其他氣動供應不通過隔離當前氣動供應斷開裝置來隔離;c)用于在一個方向上旋轉的主軸的單箭頭和用于可在兩個旋轉方向上旋轉主軸的雙箭頭;d)對于根據4.7.3要求進行速度監控的每個主軸,靠近主軸放置一個標簽,說明允許安裝的刀具的最小nmax(最大轉速)(見圖17);(三(三5圖17主軸標簽示例e)在單端機床上,應按5.6.4、5.6.6和5.6.8.1的要求粘貼一個圖形符號,提醒注意殘余風險;f)在使用PU膠情況下,不得超過其極限溫度的警告,放置在加熱系統控制裝置上;g)如果機床安裝有加熱燈,則應根據GB/T26118—2010,使用人工光輻射(AOR)警告符號;h)應在進給處貼上警告標簽:根據5.6.8.2在加工具有大于8mm開口或不平整表面的工件時,務必小心;i)靠近熱表面應貼上標簽,符合GB2894—2008中2-24圖,警告:殘余風險和穿戴個人防護設備的必要性;j)激光源外殼上的標簽,帶有符合IEC60825-1:2014的圖形符號,警告:打開護罩接觸符合IEC60825-1-2014的4級激光器;k)IEC60825-1:2014中從5.1到5.7和5.9中給出的標簽,應用于激光封邊單元。7.3使用說明書7.3.1一般要求按GB/T××××-××××中7.3.1的要求。7.3.2其他說明說明手冊中還應提供以下附加信息:a)機床不應使用的可預見方式包括:加工產生火花的金屬、錯誤選擇封邊帶材料;b)信息:待加工工件的最大長度不得超過機床出料端自由空間減去500mm;c)信息:在單端機床上,待加工工件的最大寬度不得超過工件支架側自由空間減去500mm;d)在雙端機床上的機床活動半體一側,信息:在5.6.9.2中給出的措施無法防止擠壓/剪切危險時,應確保機床活動半體和其他固定的相鄰機床、建筑物的一部分或材料庫存等之間的最小自由空間為500mm;e)說明:只能使用根據EN847-1:2017和EN847-2:2017要求制造的鋸片和銑刀;f)在相關情況下,關于如何避免手動調整的刀具與機床其他部件之間接觸的信息;g)在具有手動高度調節(通過手輪或動力操作)的機床上,有關避免在刀具旋轉且工件或其部件仍在機床中時提升進給機構的信息;h)在相關的情況下,有關如何在主軸動力調整期間避免刀具與機床其他部件接觸的信息,例如手動可調機械約束裝置的正確定位或通過驗證數控系統中相關工作程序的操作;i)指示在隔音罩打開的情況下進行微調時應佩戴聽力保護器;j)信息:在使用PU膠時,涂膠單元應連接到專用提取系統,如果熔化的膠量高于2.5kg,則應與CADES分開;k)信息:機床關閉后,涂膠單元仍會排放物質,直到冷卻;l)對于配備靜液壓刀具固定系統的機床,僅應使用帶有額外機械裝置的刀具固定裝置,以防靜液壓系統泄漏時刀具松動;m)使用PU膠時的說明:不得超過其極限溫度,因為它會產生致癌物質;n)在銑削裝置以同向切削模式運行且位于涂膠單元之后的情況下對實心封邊帶開槽時,凹槽的最大尺寸(切口、寬度和深度);o)如果相關,指示在達到安全溫度之前,不得通過電氣主開關關閉帶封邊單元冷卻系統的機床;p)信息:機床關閉后,涂膠單元和預熔單元長時間保持熱狀態;q)信息:只有合格人員才允許對激光封邊單元進行維護;r)用于正確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