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頁共4頁2024年醫院污水處理站管理制度例文為了切實保護環境、遏制環境污染,并有效防止醫院污水的流失與擴散,進而阻斷疾病傳播途徑,確保公眾健康安全,特制定此制度。一、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實行專人專崗制度,所有操作人員均須經過專業培訓及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以確保操作的規范性與專業性。二、醫院污水處理采用二級處理結合氯消毒的工藝流程。嚴格依據加氯池的實際水容量,精確計算并投加氯量,確保氯與水充分接觸足夠時間后,每日至少抽取兩次水樣進行檢測,直至化驗結果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方可進行排放。三、強化日常監測工作,每月至少抽取一次處理后的污水水樣,送至醫院檢驗科進行糞大腸菌群等關鍵指標的檢測,以確保水質安全。四、積極響應并主動配合衛計局、環保局等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與抽樣檢測工作,每季度至少接受一次全面檢測,確保所有檢測項目均達標排放。五、高度重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管理,提供充足的清洗設施(如洗手液、溫水等),并定期開展個人衛生知識培訓,提升整體衛生水平。六、實施嚴格的設備檢修與維護保養制度,定期對消毒設備進行檢修,每年至少對污水池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洗與消毒工作,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穩定運行與安全可靠。七、針對自檢及上級部門監督檢測中發現的超標問題,立即向上級主管領導報告,并迅速采取應急措施,加強對設備運行、消毒藥物投放及污水池清潔等環節的監督與管理,確保水質達標排放。如遇特殊情況,應及時向上級監督部門報告并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整改。八、因設備檢修或其他原因需暫停運行的,必須提前向上級部門(如市衛計局、市衛監所)報備并加強對排出污水的監督檢測工作。九、一旦發生意外事故,立即啟動《醫院環境、污水意外事件應急預案》并嚴格按照預案要求執行相關措施。污水處理站管理制度總則一、為全面提升污水處理設備的管理水平、優化工藝流程并強化水質管理,確保污水處理工作的安全穩定運行,實現水質凈化、污泥處理與環境保護的多重目標,特制定本規程。二、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及其安全管理應遵循本規程及國家現行的相關標準與規定。一般要求一、運行管理要求1.運行管理人員需全面掌握本廠污水處理工藝及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2.操作人員應深入了解處理工藝并熟悉本崗位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3.各崗位應懸掛工藝系統網絡圖與安全操作規程等必要文件并確保其清晰可見。4.運行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需定時巡視檢查構筑物、設備、電器及儀表的運行狀況并做好記錄。5.操作人員應準確填寫運行記錄并確保數據的真實無誤。6.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以避免事態擴大。7.各類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無漏水漏氣現象。8.水處理構筑物的堰口與池壁應定期清潔并保持完好狀態。9.根據不同機電設備的實際需求定時檢查并添加或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二、安全操作要求1.所有崗位的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均須經過技術培訓與生產實踐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2.啟動設備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并確保安全無誤后方可進行。3.當電源電壓偏離額定電壓范圍____%時應避免啟動電機以防止損壞設備。4.操作人員在啟閉電器開關時應嚴格遵守電工操作規程以確保人身安全。5.設備維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并在開關處懸掛維修標牌后方可進行作業以防止意外發生。6.雨天或冰雪天氣下在構筑物上巡視或操作時應注意防滑以防跌倒受傷。7.清潔機電設備及周圍環境時嚴禁擦拭設備運轉部位且沖洗水不得濺到電纜頭、電機帶電部位及潤滑部位以防觸電或損壞設備。8.各崗位操作人員應穿戴齊全勞保用品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9.在構筑物的顯眼位置應配備必要的防護救生設施及用品以備不時之需。10.嚴禁非崗位人員擅自啟閉本崗位的機電設備以防止誤操作導致事故發生。三、維護保養要求1.運行管理人員與維修人員應熟悉機電設備的維修規定與操作流程。2.定期對構筑物的結構及各種閘閥、電機、護欄、管道等進行檢查、維修及防腐處理并及時更換損壞的設備以確保其正常運行與使用壽命。3.經常檢查并緊固各種設備的連接件以防止松動脫落并定期更換聯軸器的易損件以提高設備的運行穩定性與可靠性。4.定期對各種管道閘閥進行啟閉試驗以確保其靈活可靠并防止卡死或漏水現象的發生。5.定期檢查并清掃電器控制柜并測試其各項技術性能以確保其正常工作并防止故障發生。6.定期檢查電動閘閥的限位開關及手動與電動的聯鎖裝置2024年醫院污水處理站管理制度例文(二)工作人員職責1.全體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嚴禁擅離職守。2.嚴格遵守各類機器設備的操作規程,定期對機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其正常運轉。3.值班人員需不間斷地巡視地下室機房的機器運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4.各工作區域應保持衛生整潔,實行明確的分工負責制,并確保每日的各項記錄準確無誤。5.水源檢測工作必須嚴格遵循國家規定的余氯標準,確保水質安全。污水處理工作人員職責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時交接班,不遲到早退,堅守崗位,有事需提前請假。2.認真細致地做好各項記錄工作,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3.深入了解設備性能及操作規程,確保能夠熟練操作并處理突發情況。4.每班需進行一次水樣檢測,若水質不合格,應及時調整藥量,并在兩小時后重新檢測,直至水質達標。5.消毒液的制作必須嚴格按照配比要求進行,不得隨意更改,以確保消毒液的質量和處理后水源的達標。6.定期對電極進行清洗,保持機房的清潔衛生,確保機器設備的正常運行。污水處理站操作規程1.開機前需檢查整水箱內的鹽和水是否充足且正常。2.接通電源后,嚴禁用濕手觸碰電器開關,以防觸電事故發生。3.機器開機前,需先開啟鹽水泵3-5分鐘,再開啟電解設備,并調整鹽水流量計至40l/h。關機時,應先關閉電解設備,待數分鐘后再關閉鹽水泵。工作完畢后,應打開放液節門,放掉殘液,以防腐蝕電解槽。4.機房內嚴禁吸煙、使用明火及存放易揮發物品。污水處理站工作制度一、醫院污水處理站是保護環境、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設施,必須確保設備正常運轉,充分發揮其處理效能。二、處理站工作人員需熟悉設備性能及操作程序,能夠獨立操作、維修及排除故障。三、工作人員應嚴守工作崗位,責任心強,定時巡視設備運行情況,認真填寫值班記錄,并嚴格執行交接班手續。四、每班需測定接觸池出水余氯含量1-2次;每月檢測糞大腸菌數至少一次,以確保處理后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五、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程序,注意安全,做好防氯氣中毒的保護措施。六、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操作現場,不熟悉操作程序和設備情況的人員不得代替處理站工作人員值班。污水處理管理制度為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污染及醫院污水的流失、擴散,防止疾病傳播,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特制定本制度。一、醫院內的醫療、病房內的生活污水,必須經過醫院污水處理站進行無害化的消毒處理,并達到醫院污水預處理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市污水處理廠的管網。嚴禁將未經處理的上述污水直接排放。二、醫院污水處理站直屬后勤保障科管理,應確保設備24小時不間斷運轉,并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專業人員負責操作運行。三、污水站操作人員需對處理后的污水進行水樣檢測,每天不少于兩次,并記錄余氯、pH值等檢測結果,每月定期上報衛生局。四、每月至少抽取一次處理后的污水水樣送醫院檢驗科進行檢測,主要檢測糞大腸菌群(mpn/l)的情況。五、按照衛生局、環保局的規定,自覺配合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抽樣檢測,每季度至少一次,并確保所檢項目全部合格排放。六、定期對消毒設備進行檢修維護保養,對污水池進行清洗、消毒(每年至少一次),以確保污水處理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七、對自檢、院檢、上級部門的監督檢測等過程中發現超標指數的,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4 In the classroom(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大同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DB41∕T 1770-2019 綠色食品 寧陵酥梨生產技術規程
- 2018年河北省圍場二中第二學期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第一節 《美國》 教學設計
- 橋梁下部結構施工課件交通工程專業群74課件
- 七年級語文上冊 24寓言四則第2課時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5合同模板某汽車制造公司供應商合作合同
- 2025解除合同協議書樣本「」
- 2025新版版權許可合同
- 2025培訓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廣告公司員工勞動合同
- 【MOOC】現代養殖設施與設備-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論文后期檢查報告范文
- 汽輪機課件完整版本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教學大綱
- 醫療面試自我介紹
- 紅色家書課件背景
- 拆地磚砸壞地暖的合同(2篇)
- 2024員工質量意識培訓
-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大學筆記
- 醫療機構安全管理制度與實施細則
- 針刺傷預防與處理-2024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