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_第1頁
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_第2頁
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_第3頁
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_第4頁
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TOC\o"1-2"\h\u18886第一章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概述 4186991.1應急預案的目的與意義 4292311.1.1應急預案的目的 4262701.1.2應急預案的意義 4193751.1.3預案適用對象 4244681.1.4預案適用事件 4317511.1.5預案適用區域 5312211.1.6預案適用時間 513127第二章組織結構與職責 5100271.1.7應急組織架構 5961.1建立以為主導的應急組織架構,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協作關系,保證應急工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指揮。 5227351.2建立以企業為實施主體的應急組織架構,明確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職責和協作關系,保證應急響應的快速、有序、高效。 5233711.2.1應急組織體系構成 5186072.1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是應急組織體系的最高領導機構,負責應急工作的總體決策、指揮和協調。 565092.2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是應急指揮部的常設機構,負責應急日常管理工作,組織編制應急預案,協調應急資源,指導應急演練等。 5138582.3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隊伍是應急組織體系中的實施力量,負責具體應急響應和救援任務。 5261492.4應急專家庫:應急專家庫是應急組織體系中的技術支持機構,為應急響應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 5273702.5應急志愿者隊伍:應急志愿者隊伍是應急組織體系中的輔助力量,參與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 5267812.5.1應急職責 6113131.1制定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架構、應急響應流程和應急資源保障。 6187771.2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682951.3負責應急信息的收集、報告和發布。 674531.4統一指揮協調應急響應工作,保證應急資源的合理調配。 6145981.5組織開展調查和處理。 6102711.5.1企業應急職責 6265042.1貫徹落實應急預案,制定企業內部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架構和應急響應流程。 6173102.2建立應急隊伍,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 6243482.3負責企業內部應急資源的保障和管理。 6167212.4負責現場的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 6288832.5及時向上級報告情況,協助開展調查和處理。 6172402.5.1部門應急職責 6159643.1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公共交通設施的應急管理和處理。 6298323.2公安部門:負責現場的安全保衛和交通疏導。 680773.3衛生部門:負責現場傷員的救治和衛生保障。 6113433.4消防部門:負責現場的火災撲救和救援工作。 6146663.5氣象部門:提供氣象信息,為應急響應提供決策依據。 688353.5.1個人應急職責 6308584.1遵守應急法律法規,積極參與應急演練和培訓。 6150614.2發覺隱患,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6313614.3在發生后,服從應急指揮,積極參與救援工作。 6278484.4關注應急信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629507第三章預警與預防 6133924.4.1系統架構 6282534.4.2系統功能 762854.4.3加強設施設備檢查與維護 7248734.4.4提高駕駛員素質 73174.4.5優化運營管理 712714.4.6開展宣傳教育 763604.4.7建立應急預案 8243774.4.8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作戰 810357第四章突發事件應急響應 8205664.4.9等級劃分原則 89984.4.10等級劃分標準 814894.4.11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 840154.4.12公司應急指揮部根據突發事件等級,迅速成立應急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應急處置。 8212194.4.13應急指揮部應立即向部門報告事件情況,并根據需要請求支援。 8306664.4.14應急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以下工作: 8191384.4.15現場救援結束后,應急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以下工作: 995434.4.16應急指揮部應在事件結束后,向部門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并提交總結報告。 94638第五章人員疏散與救援 9128864.4.17疏散原則 9188544.4.18疏散措施 9223344.4.19救援隊伍組成 10167844.4.20救援隊伍職責 10246384.4.21救援隊伍協調 1026228第六章信息報告與溝通 10316174.4.22信息收集 1066561.1事發單位應當立即啟動信息收集機制,對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包括發生時間、地點、涉及人員、車輛、設施設備等信息。 10264911.2事發單位應當指定專人負責信息收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10323371.2.1信息報告 1034382.1事發單位應當在發生后15分鐘內,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情況,并按照上級管理部門的要求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11125222.2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生時間、地點、涉及人員、車輛、設施設備、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 11125262.3事發單位應按照級別,分別向相應級別的部門報告情況。 1168252.3.1信息更新與續報 11257483.1事發單位應當根據處理進展,及時更新信息,并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 11256453.2在處理過程中,如發生重大變化,事發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 11136383.2.1信息歸檔 11231674.1事發單位應當在處理結束后,將相關信息整理歸檔,以備查閱。 11186184.2歸檔信息應包括:報告、調查報告、處理結果等。 11117804.2.1內部溝通 11207711.1事發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溝通機制,保證信息在單位內部及時、準確傳遞。 1115371.2事發單位應設立信息專報制度,明確信息報告的途徑、時限、責任人等。 1118271.2.1外部溝通 11300072.1事發單位應與上級管理部門、部門、相關部門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 1193392.2事發單位應按照級別,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情況,并協助開展調查和處理。 11279212.2.1信息發布 11116673.1事發單位應在發生后,及時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發布信息,回應社會關切。 113183.2事發單位應保證發布的信息準確、權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誤解。 1130383.2.1信息反饋 11193364.1事發單位應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對處理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為預防和改進工作提供依據。 12237034.2事發單位應定期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處理情況,并接受上級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1211573第七章資源保障 1251614.2.1人力資源調配 12267084.2.2物資資源調配 12221284.2.3建立健全資源保障體系 12315364.2.4加強資源保障能力建設 12294154.2.5優化資源保障流程 1378第八章培訓與演練 13182164.2.6培訓目標 13326084.2.7培訓對象 13252344.2.8培訓內容 13160904.2.9培訓方式 13235784.2.10培訓時間 14253464.2.11培訓效果評估 1449984.2.12演練目的 14201484.2.13演練類型 1486174.2.14演練內容 1469734.2.15演練步驟 1459764.2.16演練頻次 15266054.2.17演練效果評估 1526929第九章應急預案的修訂與更新 1518704.2.18預案評估 1557384.2.19修訂啟動 15325604.2.20修訂內容 15192624.2.21修訂流程 15148184.2.22定期更新 169564.2.23不定期更新 16313064.2.24更新流程 166652第十章應急預案的監督與評估 16291234.2.25監督原則 16171574.2.26監督主體 1735614.2.27監督內容 17225114.2.28評估指標 1714634.2.29評估流程 17第一章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概述1.1應急預案的目的與意義1.1.1應急預案的目的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的制定,旨在保證在公共交通領域發生意外事件時,能夠迅速、有序、高效地組織應對和救援工作,降低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1.1.2應急預案的意義(1)明確應對措施:應急預案明確了公共交通意外事件發生時的應對措施,為相關部門和人員提供了清晰的行動指南,有利于提高應對效率。(2)提高協同作戰能力:應急預案將各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任務明確劃分,有利于形成合力,提高協同作戰能力。(3)減少損失:應急預案通過事先預測和預防,有利于減少公共交通意外造成的損失,降低影響。(4)提升應急管理水平: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實施,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領域的應急管理水平,為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撐。第二節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1.1.3預案適用對象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適用于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包括公交、地鐵、出租車、共享單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及設施。1.1.4預案適用事件(1)公共交通工具發生火災、爆炸、出軌、翻車等意外。(2)公共交通設施發生故障、損壞,影響正常運營。(3)公共交通領域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4)公共交通領域發生恐怖襲擊、暴力襲擊等安全事件。1.1.5預案適用區域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適用于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區域,包括城市主城區、郊區、新區等。1.1.6預案適用時間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生效,直至修訂或廢止。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實施,將為我國公共交通領域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保證人民群眾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第二章組織結構與職責第一節應急組織體系1.1.7應急組織架構1.1建立以為主導的應急組織架構,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協作關系,保證應急工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指揮。1.2建立以企業為實施主體的應急組織架構,明確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職責和協作關系,保證應急響應的快速、有序、高效。1.2.1應急組織體系構成2.1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是應急組織體系的最高領導機構,負責應急工作的總體決策、指揮和協調。2.2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是應急指揮部的常設機構,負責應急日常管理工作,組織編制應急預案,協調應急資源,指導應急演練等。2.3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隊伍是應急組織體系中的實施力量,負責具體應急響應和救援任務。2.4應急專家庫:應急專家庫是應急組織體系中的技術支持機構,為應急響應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2.5應急志愿者隊伍:應急志愿者隊伍是應急組織體系中的輔助力量,參與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第二節應急職責劃分2.5.1應急職責1.1制定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架構、應急響應流程和應急資源保障。1.2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1.3負責應急信息的收集、報告和發布。1.4統一指揮協調應急響應工作,保證應急資源的合理調配。1.5組織開展調查和處理。1.5.1企業應急職責2.1貫徹落實應急預案,制定企業內部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架構和應急響應流程。2.2建立應急隊伍,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2.3負責企業內部應急資源的保障和管理。2.4負責現場的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2.5及時向上級報告情況,協助開展調查和處理。2.5.1部門應急職責3.1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公共交通設施的應急管理和處理。3.2公安部門:負責現場的安全保衛和交通疏導。3.3衛生部門:負責現場傷員的救治和衛生保障。3.4消防部門:負責現場的火災撲救和救援工作。3.5氣象部門:提供氣象信息,為應急響應提供決策依據。3.5.1個人應急職責4.1遵守應急法律法規,積極參與應急演練和培訓。4.2發覺隱患,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4.3在發生后,服從應急指揮,積極參與救援工作。4.4關注應急信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第三章預警與預防第一節預警系統建設4.4.1系統架構為保證公共交通運行安全,預警系統建設需遵循科學、合理、高效的原則,形成涵蓋信息收集、分析處理、預警發布、應急響應等環節的完整架構。(1)信息收集:通過傳感器、視頻監控、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實時收集公共交通運行中的各項數據,包括車輛運行狀態、客流信息、設施設備狀況等。(2)分析處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實時分析,發覺潛在的安全隱患,為預警發布提供依據。(3)預警發布:根據分析結果,通過短信、APP、廣播、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渠道,向相關部門和公眾發布預警信息。(4)應急響應:根據預警級別,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進行應急處置。4.4.2系統功能(1)實時監控:對公共交通運行中的關鍵參數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及時發覺異常情況。(2)預警預測:結合歷史數據和實時信息,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預測,為預防措施提供依據。(3)信息共享:實現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提高應急響應效率。(4)指揮調度:根據預警信息,對公共交通運行進行指揮調度,保證安全有序。第二節預防措施4.4.3加強設施設備檢查與維護(1)定期對公共交通設施設備進行檢查,保證其正常運行。(2)對發覺的問題及時進行維修,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發生。4.4.4提高駕駛員素質(1)加強駕駛員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2)建立駕駛員心理健康檔案,定期進行心理疏導,降低心理壓力。4.4.5優化運營管理(1)合理調整公共交通運行班次、路線,降低客流壓力。(2)加強客流監控,保證高峰期客流的有效疏導。4.4.6開展宣傳教育(1)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公共交通安全知識,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2)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公眾的應急處置能力。4.4.7建立應急預案(1)制定針對不同類型的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保證應對措施的針對性。(2)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保證其與實際情況相符。4.4.8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作戰(1)建立與公安、消防、醫療等相關部門的協同作戰機制。(2)定期開展聯合演練,提高協同作戰能力。第四章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第一節突發事件等級劃分4.4.9等級劃分原則為保證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根據公共交通突發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將突發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個等級。4.4.10等級劃分標準(1)特別重大事件(Ⅰ級):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事件。(2)重大事件(Ⅱ級):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事件。(3)較大事件(Ⅲ級):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事件。(4)一般事件(Ⅳ級):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的事件。第二節應急響應流程4.4.11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4.4.12公司應急指揮部根據突發事件等級,迅速成立應急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應急處置。4.4.13應急指揮部應立即向部門報告事件情況,并根據需要請求支援。4.4.14應急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以下工作:(1)確定突發事件等級,制定應急響應方案。(2)指揮協調各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保證救援力量及時到達現場。(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減輕損失。(4)及時發布事件信息,回應社會關切。(5)對受影響人員進行安撫和救助。4.4.15現場救援結束后,應急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以下工作:(1)對事件原因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2)對救援工作進行總結,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3)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4)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和處理。4.4.16應急指揮部應在事件結束后,向部門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并提交總結報告。第五章人員疏散與救援第一節人員疏散方案4.4.17疏散原則(1)保證人員安全:在疏散過程中,以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為首要原則。(2)快速、有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完成人員疏散,避免擁堵和混亂。(3)全力配合:與相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保證疏散工作順利進行。4.4.18疏散措施(1)啟動警報系統:在發生意外時,立即啟動警報系統,提醒乘客和工作人員注意安全。(2)疏散指示:通過廣播、顯示屏等渠道,明確告知乘客和工作人員疏散的方向、路線和注意事項。(3)疏散引導:安排工作人員現場引導,協助乘客有序疏散。(4)臨時集合點:設立臨時集合點,便于統計人數、安撫情緒和后續救援工作。(5)特殊群體照顧: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給予重點關注,保證他們安全、順利疏散。第二節救援隊伍組織4.4.19救援隊伍組成(1)緊急救援小組:負責現場緊急救援工作,包括傷員救治、物資調度等。(2)消防救援隊伍:負責火災、爆炸等的現場救援和火災撲救。(3)公安救援隊伍: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障救援工作順利進行。(4)醫療救援隊伍:負責傷員救治和緊急醫療救治。(5)交通運輸救援隊伍:負責道路清障、車輛調度等工作。4.4.20救援隊伍職責(1)緊急救援小組:迅速評估現場情況,制定救援方案,組織力量進行救援。(2)消防救援隊伍:及時趕到現場,開展火災撲救、人員搜救等工作。(3)公安救援隊伍:維護現場秩序,保證救援通道暢通,協助其他救援隊伍開展工作。(4)醫療救援隊伍:對傷員進行救治,保證傷員及時送往醫院。(5)交通運輸救援隊伍:保證救援物資和人員及時送達現場,協助其他救援隊伍完成任務。4.4.21救援隊伍協調(1)建立救援指揮部:設立救援指揮部,負責協調各方力量,統一指揮救援工作。(2)信息溝通:加強救援隊伍之間的信息溝通,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3)資源調度:根據現場需要,合理調度救援資源,提高救援效率。(4)后勤保障:為救援隊伍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保證救援工作持續進行。第六章信息報告與溝通第一節信息報告流程4.4.22信息收集1.1事發單位應當立即啟動信息收集機制,對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包括發生時間、地點、涉及人員、車輛、設施設備等信息。1.2事發單位應當指定專人負責信息收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1.2.1信息報告2.1事發單位應當在發生后15分鐘內,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情況,并按照上級管理部門的要求及時提供相關資料。2.2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生時間、地點、涉及人員、車輛、設施設備、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2.3事發單位應按照級別,分別向相應級別的部門報告情況。2.3.1信息更新與續報3.1事發單位應當根據處理進展,及時更新信息,并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3.2在處理過程中,如發生重大變化,事發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3.2.1信息歸檔4.1事發單位應當在處理結束后,將相關信息整理歸檔,以備查閱。4.2歸檔信息應包括:報告、調查報告、處理結果等。第二節信息溝通機制4.2.1內部溝通1.1事發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溝通機制,保證信息在單位內部及時、準確傳遞。1.2事發單位應設立信息專報制度,明確信息報告的途徑、時限、責任人等。1.2.1外部溝通2.1事發單位應與上級管理部門、部門、相關部門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2.2事發單位應按照級別,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情況,并協助開展調查和處理。2.2.1信息發布3.1事發單位應在發生后,及時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發布信息,回應社會關切。3.2事發單位應保證發布的信息準確、權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誤解。3.2.1信息反饋4.1事發單位應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對處理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為預防和改進工作提供依據。4.2事發單位應定期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處理情況,并接受上級部門的監督和指導。第七章資源保障第一節資源調配4.2.1人力資源調配(1)事發時,各級應急指揮部應根據性質和影響范圍,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救援。(2)啟動應急預案后,各相關部門應按照預案規定,及時調配救援隊伍、專業人員及志愿者等人力資源,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3)各級應急指揮部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分配救援任務,明確各部門職責,保證救援工作有序進行。4.2.2物資資源調配(1)事發后,各級應急指揮部應迅速啟動物資儲備調配機制,保證救援所需的物資、設備及時供應。(2)各相關部門應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提前準備好救援所需的物資、設備,保證在發生時能夠迅速投入使用。(3)救援過程中,各級應急指揮部應根據進展和救援需求,動態調整物資、設備的調配計劃。第二節資源保障措施4.2.3建立健全資源保障體系(1)完善應急預案,明確各部門、各環節的資源保障責任。(2)建立資源保障數據庫,對各類資源進行統一管理,保證資源調配的高效、準確。(3)加強資源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資源調配的時效性。4.2.4加強資源保障能力建設(1)提高救援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應急反應能力,保證在發生時能夠迅速投入救援工作。(2)加強物資、設備的儲備和管理,提高救援物資的供應能力。(3)強化救援過程中的信息溝通與協調,保證資源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4.2.5優化資源保障流程(1)簡化資源調配流程,提高資源調配效率。(2)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保證救援資源在發生時能夠迅速到達現場。(3)強化資源保障過程中的監督與評估,及時發覺和解決問題,保證資源保障工作的有效性。第八章培訓與演練第一節培訓計劃4.2.6培訓目標為保證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的有效實施,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和能力,培訓計劃旨在明確培訓目標,保證培訓內容的全面性和實用性。4.2.7培訓對象(1)公共交通企業全體員工;(2)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相關人員;(3)應急處置隊伍成員。4.2.8培訓內容(1)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2)各類突發事件的識別與應對;(3)應急處置流程及職責;(4)應急設備的使用和維護;(5)緊急救援技能;(6)溝通協調與信息報告。4.2.9培訓方式(1)集中授課;(2)現場操作演示;(3)實戰演練;(4)網絡培訓;(5)考核評估。4.2.10培訓時間(1)集中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2)現場操作演示:每季度至少一次;(3)實戰演練:每半年至少一次。4.2.11培訓效果評估(1)培訓結束后,組織閉卷考試;(2)對培訓效果進行滿意度調查;(3)對實際應急處置情況進行跟蹤評估。第二節演練方案4.2.12演練目的(1)驗證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3)鍛煉應急處置隊伍,提高協同作戰能力;(4)檢驗應急設備、物資和通信保障能力。4.2.13演練類型(1)模擬演練:模擬實際突發事件,進行應急處置;(2)桌面演練:通過討論、分析,模擬應急處置過程;(3)實戰演練: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進行應急處置演練。4.2.14演練內容(1)公共交通意外應急預案啟動;(2)各級應急組織及職責明確;(3)應急處置流程執行;(4)緊急救援與物資調配;(5)信息報告與溝通協調;(6)演練效果評估。4.2.15演練步驟(1)演練籌備:確定演練時間、地點、內容、參與人員等;(2)演練實施:按照演練方案進行應急處置;(3)演練評估:對演練過程進行總結、評估,提出改進措施;(4)演練總結:總結演練成果,完善應急預案。4.2.16演練頻次(1)模擬演練:每季度至少一次;(2)桌面演練:每半年至少一次;(3)實戰演練:每年至少一次。4.2.17演練效果評估(1)演練結束后,組織參演人員進行自我評估;(2)對演練過程進行記錄,分析存在的問題;(3)制定改進措施,完善應急預案。第九章應急預案的修訂與更新第一節修訂流程4.2.18預案評估在預案修訂前,必須進行全面的預案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預案的有效性、適應性、實施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評估結果將為修訂工作提供依據。4.2.19修訂啟動根據評估結果,相關部門應提出修訂建議,并報請單位負責人審批。審批通過后,正式啟動預案修訂工作。4.2.20修訂內容預案修訂應包括以下內容:(1)對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2)更新預案中的數據、信息和資源;(3)增加新的應對措施和策略;(4)完善預案的組織架構和職責分工;(5)優化預案的執行流程和操作步驟。4.2.21修訂流程(1)成立修訂小組,明確修訂任務和分工;(2)收集相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