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國旅游景觀_第1頁
第三章-中國旅游景觀_第2頁
第三章-中國旅游景觀_第3頁
第三章-中國旅游景觀_第4頁
第三章-中國旅游景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中國旅游景觀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大綱要求:熟悉中國旅游地理相關知識;掌握中國地貌類型及代表性地貌景觀;掌握山、水、動物、植物、天象等自然景觀知識;熟悉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旅游度假區等。第一節旅游景觀概述中國旅游景觀的類型

按照旅游資源的屬性,中國旅游景觀主要分為自然旅游景觀和人文旅游景觀兩大類。自然旅游景觀是由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組成的,如地貌、水體、動植物、氣象氣候、天象等,常被稱為旅游的第一環境。人文旅游景觀是自人類出現之日起,由人類活動所產生,經過開發達到引起旅游者興趣和滯留目的一切景物。第二節地貌旅游景觀地貌旅游景觀地貌類型特點代表景觀花崗巖地貌丹霞地貌巖溶地貌流紋巖地貌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海岸地貌荒漠地貌冰川地貌巖漿巖中的深層侵入巖,巖性堅硬;垂直節理發育,名山常有群峰簇擁、峭拔危立、雄偉險峻的特點。易發生球狀風化,形成巨大的“石蛋”造型或渾圓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態。山東泰山、嶗山;安徽黃山、九華山;陜西華山,江西三清山;浙江普陀山,福建鼓浪嶼等。花崗巖地貌著名的花崗巖地貌景觀有:丹霞地貌紅色沙礫巖層以廣東丹霞山最為典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中國丹霞: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及龜峰、浙江江郎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福建武夷山、安徽齊云山、甘肅張掖分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兩種。巖溶地貌中國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廣泛、發育最充分、類型最齊全的國家,以廣西、云貴高原最為集中。代表性景觀有廣西桂林山水,云南石林;貴州織金洞、貴州荔波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重慶金佛山、重慶奉節天坑—地縫景觀;四川九寨溝、黃龍;湖南張家界黃龍洞,北京石花洞等。步移景遷流紋巖地貌著名的流紋巖地貌景觀有:浙江雁蕩山、神仙居、仙都峰,杭州西湖寶石山等。海岸地帶受波浪、潮汐、海流以及生物等作用而形成的地貌。著名的海岸地貌景觀有:臺灣野柳、海南東寨港紅樹林、山東成山頭、河北昌黎黃金海岸等。分為冰川侵蝕地貌景觀和冰川堆積地貌景觀。冰川侵蝕地貌景觀一般分布在雪線以上位置,包括冰斗、角峰、羊背石等;冰川堆積地貌景觀則大多分布在雪線以下,包括冰瀑、冰塔林等。冰川地貌

(一)五岳東岳泰山(岱山、岱宗)山東泰安主峰:玉皇頂雄偉著稱1987年雙重遺產二、山地旅游景觀(二)旅游名山

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秦——黟山唐——黃山相傳軒轅黃帝曾來此煉丹,唐玄宗敕改黟山為黃山。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其中蓮花峰最高,海拔1864.8米。武夷山懸棺廬山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又稱匡山、匡廬。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主峰大漢陽峰。“匡廬奇秀甲天下”三清山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境內,因有三峰如道教三清神列坐其巔,故名。武陵源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張家界市境內,由各具特色的四大風景區組成,分別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楊家界自然保護區。九寨溝因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位于四川省九寨溝縣境內,黃龍黃龍風景區位于四川省松潘縣境內,地表鈣華是黃龍景觀的最大特色。天然鈣華博物館桂林山水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至陽朔的漓江兩岸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優美的巖溶風景區。天山天山是位于中亞東部的一條大山脈,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同時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區最大的山系,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43米。長白山長白山位于吉林省東南部,為東北山地最高部分。雁蕩山雁蕩山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蒼山蒼山位于云南洱海之西,是云嶺山脈南端的主峰。阿里山阿里山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北。第三節水體旅游景觀一、海濱藍天、陽光、沙灘、海水(4S,即Sky、Sun、Sand、Sea)被稱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我國海岸線總長度約3.2萬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北起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口,南到中越邊境的北侖河口,全長1.8萬公里;島嶼海岸線1.4萬公里。二、河流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全長6300多公里。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干流所經省級行政區總共有11個,自西至東依次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注入東海。長江黃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全長5464公里。其干流貫穿9省、自治區,自西向東依次是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三江并流三江并流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內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在崇山峻嶺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并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錢塘江錢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境內,流經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河流全長688公里。珠江又名粵江,是一個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匯聚而成的復合水系,發源于云貴高原烏蒙山系馬雄山,流經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六省(區)和越南的北部,在下游從8個入海口注入南海。三、湖泊是指陸地表面洼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我國是一個多湖泊的國家,分布以青藏高原和東部平原最為密集。潟湖(海跡湖)潟湖:古海灣被沙嘴、沙壩圍閉而成。

(一)湖泊類型1.潟湖杭州西湖、太湖2.構造湖構造湖:由地殼運動產生斷裂凹陷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滇池、洱海、日月潭3.火山口湖

火山口湖:由火山噴口休眠以后積水而成,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測。4.堰塞湖

堰塞湖:由火山噴出的巖漿、地震引起的山崩或泥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積水成湖。五大連池、鏡泊湖等5.巖溶湖巖溶湖: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形成的巖溶洼地,積水成湖。貴州省威寧縣的草海6.冰川湖

冰川湖:由冰川刨蝕的洼坑或水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一類湖泊。新疆喀納斯湖風成湖:部分是風蝕洼地的底部低于潛水面而形成,部分是殘留的古湖泊,也受風蝕的影響。7.風成湖敦煌的月牙泉8.河成湖河成湖:由于河流擺動等原因而形成的湖泊。鄱陽湖、洞庭湖9.人工湖人為因素形成的湖泊。千島湖(二)風景名湖古稱“西海”,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鄱陽湖鄱陽湖位于江西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與湖南洞庭湖、江蘇和浙江相鄰的太湖、江蘇洪澤湖、安徽巢湖并稱我國五大淡水湖。杭州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瀘沽湖瀘沽湖為川滇兩省界湖,青山環抱,湖岸曲折,水清島美,有“高原明珠”的美稱。洱海洱海位于云南大理郊區,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據說因形狀像一只耳朵而取名為“洱海”。鏡泊湖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堰塞湖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巖隧道、唐代渤海國遺址五大連池這里擁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類最齊全、狀貌最典型的新老時期火山地質地貌,14座新老時期火山,噴發年代跨越200多萬年,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喀納斯湖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是有名的“變色湖”。納木錯納木錯被稱為“天湖”,位于西藏中部,為斷陷構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跡。湖面海拔4718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也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長白山天池中國和朝鮮的界湖,還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條大江的源頭。日月潭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日月潭四、瀑布從懸崖或河床縱斷面陡坡傾瀉而下的水流。黃果樹瀑布位于貴州省安順市。位于陜西省宜川縣和山西省吉縣之間的黃河之上。我國流量最大的瀑布。【壺口瀑布】九龍瀑布九龍瀑布位于云南省羅平縣,因發源于九龍河而得名。“九龍十瀑,南國一絕”之美譽。諾日朗瀑布諾日朗瀑布位于四川省九寨溝,是大型鈣華瀑布之一,瀑面最寬時達300多米,是我國最寬的瀑布。“森林瀑布”蛟龍瀑布位于臺灣省嘉義縣,是一座因斷層形成的瀑布,是臺灣省最高的瀑布,也是中國落差最大的瀑布。蛟龍瀑布高800米。德天瀑布位于中越邊境廣西大新縣,為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五、泉地下水的天然露頭稱泉。1.溫泉泉口水溫超過20℃或顯著高于當地年平均氣溫的泉稱為溫泉。福州市區溫泉群占地5平方公里,有“溫泉城”之稱。2.冷泉史上有“天下第一泉”之稱的四大名泉是:鎮江中泠泉(唐—劉伯芻)、廬山谷簾泉(唐—陸羽)、北京玉泉(清—乾隆帝)、濟南趵突泉(清—乾隆帝)。冷泉一般以水質清醇甘冽而供人們飲用或作為釀酒的水源。濟南有七十二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有“泉城”之譽。3.奇特泉奇特泉是景觀奇特、具有觀賞價值的泉。第四節氣象、氣候和天象旅游景觀我國著名的云海景觀有:黃山云海、廬山云海、峨眉云海、衡山云海。

霧凇俗稱“樹掛”,是霧氣在低于0℃時附著在物體上面直接凝華生成的白色絮狀凝結物。雨凇雨凇的產生,必須是低層空氣有逆溫現象。斷橋殘雪冰城哈爾濱江南煙雨江南煙雨是指江南地區春秋季降落的絲絲細雨。佛光景觀佛光是光線衍射作用中產生的一種特殊自然景觀。佛光一般出現于中低緯度地區及高山上茫茫云海之中。天象景觀日出日落、月色、極光、日食、月食第五節動植物旅游景觀北京香山紅葉黃櫨樹是清代乾隆年間栽植的。四川臥龍——熊貓之鄉黑龍江扎龍每年4—5月青海湖鳥島西雙版納野象谷第六節中國的世界遺產及其他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起源于埃及與蘇丹為解決根除尼羅河水患與對努比亞遺址保護的矛盾。

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分類:“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世界遺產概況中國的世界遺產概況我國自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17年5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共有50項(包括自然遺產11項,文化遺產30項,自然與文化遺產4項,文化景觀5項),在數量上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意大利(51項)。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與澳大利亞并列,均為4項)。北京是世界上擁有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7項),蘇州是中國至今唯一承辦過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城市(2004年第28屆)。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6年12月,國務院已審批的歷史文化名城共有131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