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炎癥-放線菌病(口腔科技術)_第1頁
唾液腺炎癥-放線菌病(口腔科技術)_第2頁
唾液腺炎癥-放線菌病(口腔科技術)_第3頁
唾液腺炎癥-放線菌病(口腔科技術)_第4頁
唾液腺炎癥-放線菌病(口腔科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放線菌病定義與病理1治療3臨床表現(xiàn)2定義與病理PART01放線菌病的定義與病理:1.唾液腺放線菌病是一類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較少見。2.本病主要由伊氏(Israelii)放線菌感染所致。細菌可隱藏在齲洞或扁桃體內,很多健康人口腔內可有此細菌存在。當機體抵抗力減低時,放線菌可沿唾液腺導管逆行感染,侵犯部分或整個腺體稱為原發(fā)性放線菌病。也可由唾液腺周圍組織,如腮腺咬肌區(qū)或頸部放線菌病波及唾液腺,稱為繼發(fā)性放線菌病。唾液腺疾病唾液腺炎癥臨床表現(xiàn)PART02放線菌病的臨床表現(xiàn)唾液腺放線菌病病程長,發(fā)病較慢,在腮腺或上頜部出現(xiàn)呈板結樣堅硬、周界不清的腫塊,皮膚呈暗棕紅色,全身癥狀不明顯。浸潤快可軟化、破潰,出現(xiàn)多個竇道,此起彼伏。新鮮破潰的膿液中可發(fā)現(xiàn)黃色的針尖大小的“硫磺顆粒”。唾液腺疾病唾液腺炎癥治療PART03放線菌病的治療青霉素及頭孢菌素類藥物對放線菌病有明顯療效。一般應用大劑量青霉素G治療,每次靜脈滴入400萬U,2次/d。取膿液作藥敏試驗,選用適當抗生素,可提高療效。已形成膿腫或破潰后遺留瘺孔者,常有肉芽組織增生,可采用外科手術切開排膿或刮除肉芽組織,具有加強藥物治療的效果。放線菌是厭氧菌,高壓氧治療可抑制放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