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開學測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1920年1月,化裝成商人的陳獨秀從北京前往上海,他的行李中有一本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他打算尋找一個合適人選將其翻譯成中文。陳獨秀的密友有一本日文版《共產黨宣言》,也正找人翻譯,就讓當時《民國日報》的主筆邵力子推薦人選,邵力子脫口而出:“能擔任此任者,非陳望道莫屬!”陳望道是何許人也?1891年,陳望道出生于浙江義烏一個農民家庭,由于父親受到維新思想的影響,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陳望道兄弟都接受了良好的學校教育。陳望道先后就讀于義烏繡湖書院、金華中學、浙江之江大學,后到日本留學。陳望道留學日本期間,正值社會主義思潮在日本興起,他閱讀了幸德秋水的《社會主義神髓》、河上肇的《貧乏物語》等宣傳社會主義的讀物,對馬克思主義有了較多的了解。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陳望道回到祖國,并接受著名教育家經亨頤的邀請,前往浙江第一師范學校擔任國文教員。在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下,陳望道等人在浙江一師進行新思潮宣傳,給整個浙江帶來極大沖擊。反動當局責令一師對陳望道革職查辦,這受到全校師生的堅決反對。反動當局隨即出動警察包圍學校,從而釀成著名的浙江“一師學潮”。這一學潮得到全國的聲援,最終迫使反動當局收回成命。“一師學潮”讓陳望道認識到,倡導改良是無濟于事的,必須對舊制度進行根本的改革。因此,當他接到邀請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就毫不猶豫接受了。1920年早春,陳望道帶著兩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回到浙江義烏分水塘老宅,開始了翻譯工作。老宅已經年久失修,再加上浙江早春天氣寒冷,條件十分艱苦。陳望道不以為意,專心投入到翻譯工作中,一日三餐也都是老母親幫著打理并送到房間來。看著兒子因連續工作而身體消瘦,陳母包了些粽子,讓他蘸紅糖吃以補身體。陳母在屋外問紅糖甜不甜時,陳望道連連回答“夠甜了,夠甜了”。等陳母進來收拾碗筷時,發現兒子滿嘴墨汁。原來,陳望道全神貫注工作,竟然蘸了墨汁吃粽子,還感覺不到異味,實在是太過投入了。1920年4月底,陳望道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中文翻譯工作,于5月中旬趕往上海交稿。經過陳獨秀、李漢俊校閱,8月中旬,中譯本《共產黨宣言》1000冊公開出版,被迅速搶購一空。到1926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已印行17版。魯迅當時評價說:“把這本書譯出來,對中國做了一件好事。”(摘編自曾慶江《陳望道:千秋巨筆,首譯“宣言”》)材料二: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在語言上表現出明顯的白話文傾向,這與他的政治和文化主張有著密切關系。20世紀一二十年代,新文化運動風起云涌,而1920年前后又恰是白話文運動如火如荼的時候,曾在新文化運動陣地《新青年》任編輯的陳望道是這場運動的堅定支持者、踐行者和捍衛者,所以他的《共產黨宣言》譯本白話文風格是意料之中的。與文言相比,陳譯本句子變長,四字格變少,“之乎者也”的文言功能詞幾乎絕跡。譯文還大量使用文白過渡時期特有的助詞“底”,且呈現出“底”“的”混用的現象,譬如“各國底語言”“社會底歷史”“用自己黨底宣言發表自己的意見”等。另外,譯文偏向口語化,譬如“草了下列的宣言”“他的特色就是把階級對抗弄簡單了”。對于修辭學家陳望道而言,這未免不是一種用所謂“引車賣漿者言”的大眾語來創立新的書面語風格的努力。在當時的中國,許多西洋詞語都是直接采用日語譯名,陳望道雖然以日譯本為主要底本,但他在術語上并非全數照搬日譯本現有的譯法,而是根據當時中國的社會現實,有選擇性地修改。譬如日譯本中的“紳士”和“紳士閥”,陳望道譯作“有產者”“有產階級”;日譯本的“平民”,陳譯本中作“無產者”。而在修辭方面,與日譯本相比,陳譯本在用詞上更注重韻律節奏以及語言的生動性和表現力,如“革命要素”變換為“革命種子”,“農業的革命”變成了“土地革命”,兩種階級對立狀態的“相敵視”轉換為“對壘”,將資產階級的發展從“沒落”變換為“傾覆”。簡言之,中譯本在措辭上更為激烈,有著明顯的“尖銳化”傾向,這可以理解為陳望道基于自己的信仰,為強調《共產黨宣言》的立場、提高革命號召力、鼓動人們的斗志而來取的一種翻譯策略。(摘編自林風、馮傾城《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首譯本》)材料三:從文本研究方面看,中國人對《共產黨宣言》的解讀主要有三種模式,即翻譯性解讀、注釋性解讀和考據性解讀。所謂翻譯性解讀,是指為了更好地翻譯《共產黨宣言》文本所進行的各種理解,如對人名、地名、術語的理解。其中,包括對已有中文術語的選擇運用和新術語的創造。我國學者的翻譯性解讀從翻譯《共產黨宣言》片段文字時就開始了。由于《共產黨宣言》原文是德文,對不懂德文的人來說,要理解它的思想,首先就有一個翻譯的問題。恩格斯說過,翻譯馬克思的著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是真正老老實實的科學工作”。中國人要準確翻譯《共產黨宣言》,就更加困難,要做好這件事情,不僅要懂得外文,還需要了解當時歐洲的社會歷史、思想文化背景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經歷和語言風格等。早期對《共產黨宣言》的翻譯性解讀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譯詞的隨機性。如對馬克思、恩格斯中文名字的翻譯就有十多種。1899年在上海《萬國公報》發表的《大同學》一文中,他們的名字被譯為“馬克思”“恩格思”;后來又有人譯作“馬克司”“嫣及爾”等;直到1938年,成仿吾、徐冰譯的《共產黨宣言》才把他們的名字譯為“馬克思”“恩格斯”,此后固定下來。又如“資產階級”一詞,1899年譯為“糾股辦事之人”;1920年陳望道譯為“有產階級”;到1938年成仿吾、徐冰譯本才確定為“資產階級”,并沿用至今。(摘編自楊金海《<共產黨宣言>在我國的文本解讀史及啟示》)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望道接受翻譯《共產黨宣言》邀請的重要原因是其思想認識發生了轉變。B.陳望道采用白話文翻譯《共產黨宣言》是其順應時代發展選用的翻譯策略。C.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是以日譯本為主要底本同時參照英譯本完成。D.陳望道首次將《共產黨宣言》的全文翻譯為中文的行為不屬于翻譯性解讀。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以陳望道日本留學的經歷,說明他具有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思想基礎。B.材料一用陳望道蘸著墨水吃粽子的故事來表現人物精神,文章選材具有典型性。C.材料二的主旨是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在語言的選用上具有白話文傾向。D.材料三中對《共產黨宣言》翻譯難度說明也可佐證陳望道翻譯此書時的艱辛。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發行具有社會基礎,順應當時社會需求。B.翻譯《共產黨宣言》,譯者要忠于原著,不能自創新術語,以防違背原著精神。C.閱讀《共產黨宣言》在我國的文本解讀史,有助于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的研究。D.隨著時代發展,翻譯《共產黨宣言》用詞隨機性越來越小,科學性越來越強。4.材料二與材料三中兩處畫橫線句子都提及陳望道對“有產階級”一詞的翻譯,請分別分析其在材料中的作用。5.假如你是《共產黨宣言》陳列館的解說員,如何向參觀者介紹館藏的中文首譯本《共產黨宣言》?請根據材料相關內容,列出解說詞的提綱。(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文本一:孑孓李路平①開會始終是一件無聊的事情。②地點總是那間辦公室,座位也是固定的。灰色的窗簾時而拉緊,時而打開,打開的時候,可以看見外面的一排老單元樓。房頂為了裝飾,建有一些梁柱,橫擺或斜靠在一起,貼著顏色不一的瓷磚。正對窗口的部分,遠遠看去,很像一張小人的臉,臉上的眼睛直愣愣地看向這里,好像很好奇會議的內容。辦公室狹小,但總還是有點樣子,除辦公桌外,靠邊擺著書櫥,中間是茶幾和簡易沙發,幾個人面對面坐在一起,像一家人,又全然是同事關系。茶幾上有時候放著雜志或稿子,大多時候只有綠植。枯燥的辦公生活,似乎只有綠色能夠帶來安慰。綠蘿都帶水,裝水的玻璃瓶,就是平時喝完牛奶的瓶子,圓潤小巧,很容易就沖洗干凈。綠蘿的根系不發達,透明的水里只有幾根白色的根芽,其余的地方空空如也。③開會時看著對面人的臉,是最尷尬的。每個人都試圖找到自己最舒適的動作,靠背,低頭,看,假裝記筆記,需要議論時,才會抬起頭。但總有人的目光游移不定,在房間里的各個角落掃視著:輕風拂動的窗簾,桌上積蓄經年的灰塵,米色沙發的弧形把手,一小盒從未開封的普洱。④透明的瓶身被掃視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見一個小黑點,在窗戶反射過來的陽光前,曲著身子,一閃而過。細看起來,卻不止一只,好幾個黑點在清澈的水中無規律地浮沉。⑤會議還在繼續,枯燥的內容令人意欲逃離。瓶中的黑點似乎不想錯過這些高光時刻,被一雙或無數雙眼睛注視。沒有一只愿隨著微小的重力,漸漸沉至瓶底。每一只攪動成的凌亂弧線,都透露著與自然的對抗,它們把掙扎表現得如此明顯,仿佛是一面微縮的極簡生活史。⑥由于距離太遠(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們的身形太小),它們幾乎喪失了所有的外部特征,除了細瘦、黝黑。更像是被截斷的蚯蚓,由于疼痛扭動著身子,想要擺脫敵手,擺脫死亡的命運。⑦但它們的扭動并非疼痛造成的。它們在掠取、追逐和吞噬著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碩大的瓶身猶如一個巨大的腹腔,它們悠游其中。充沛的水源就是營養豐富的汁液,這個亞熱帶的城市里的辦公室,溫暖適宜,無人攪擾,它們在寄宿的腹腔中生長,然后繁殖。⑧遵從生命蛻變的基因,不久之后,它們將從水里探出頭來,然后舒展細小濕潤的翅羽,在某個不為人知的時刻,從水面上一躍而起,變成一只令人生厭的蚊子。它們的嗡嗡聲很容易讓人確定它們的方位,雙手一拍,或將電蚊拍輕輕揮舞過去,就讓它們的一生急遽停止。⑨作為孑孓,它們看起來舒適安全,人畜無害,被水囚禁,水又被瓶身所囚禁。沒有誰會刻意地注視瓶中透明的水,除非它已無法覆蓋綠蘿的根系,或因植物的死亡,造成水體的渾濁與惡臭。但它們仍然是隱秘的,很少有眼睛,會把眼前的所見當作看見,仿若有些記憶,會被脆弱的大腦悄悄過濾。它們隱身,或被當作某種無關緊要的未知的物種,或者是水中柔軟的垃圾,因為水的流動而靈活曲直,看似擁有生命。⑩這雙無聊的眼睛始終注視著它們,在油漆的桌面反射過來的銀色光線中,在圓形瓶身的放大下,它們猶如一些散落的音符,從水面沉落水底,又從水底輕輕泛起。伴隨著會議令人昏昏欲睡的語音,它們賦予了這雙眼睛超常的寧靜。?耳畔安寧,目光潮濕,注視它們的人好像也沉入了瓶中。也許他就想潛入進去,用雙手鉗住它們,就像鉗住一匹暴烈的海馬,在另一個世界中搏斗與僵持。(選自《散文》2020年第7期)文本二:散文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議的神器;現代散文所表達的,是感性的世界,也是理性的世界;是抒情的世界,也是說理的世界。可以說,現代散文的世界正像現代生活一樣廣闊,從中可以接觸到一整個的運用現代漢語表達的現代中國,包括其已知的和未知的部分,已充分揭示的和有待挖掘的部分,已經成就的和有待建構的部分……所有這些,正像我們注視、思考和想象中的“現代中國”本身一樣,令人著迷。總之,與在中小學階段習得的或一般社會印象可能有別的是,現代散文絕不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文章,而是現代中國人生命記憶和生命擴張的產物,也是現代中國的壯闊歷史和未來畫卷的鋪展,注視和打開它,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注視和打開我們自身。(摘編自張業松《何謂“中國現代散文”》)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一第②段和第③段的環境描寫,對辦公室周圍環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渲染了開會者內心的空虛和無聊。B.文本一的抒寫聚焦于“它們”,表現出豐富的情感體驗,不僅是在體察外在世界,也是在觀照內心世界。C.文本一恰如文本二所說的,“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議的神器”。D.文本一借對孑孓的描寫感悟,形成一種“納須彌于芥子”的風格,體現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一以“無聊的事情”開頭,在文中結尾處又寫到“無聊的眼睛”,前后照應,足以顯見抒情主人公在職場生活中的不得志。B.文本一第⑨段以隱喻、象征、夸張、擬人等手法描寫孑孓被囚禁于瓶身的水所囚禁,借此表現受困的生活。C.文本一寫孑孓成熟后的生命“令人生厭”,且容易在人類的打擊下“就讓它們的一生急遽停止”,流露出悲觀厭世的情感。D.文本二著意于對“中國現代散文”的探討,作為學術文章的結束段落,以比較整齊的句式營造出一種繁復恣肆的修辭效果。8.“孑孓”這一形象富含深意,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9.文本二提到,現代散文是現代中國人生命記憶和生命擴張的產物,請結合文本一的內容談談你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歐陽修,字永叔,幼敏悟過人,及冠,嶷然有聲。舉進士,試南宮第一,擢甲科。與梅堯臣游,為歌詩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范仲淹以言事貶,在廷多論救,司諫高若訥獨以為當黜。修貽書責之,謂其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若訥上其書,坐貶夷陵令。初,范仲淹之貶饒州也,修與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見逐,目之曰“黨人”。自是,朋黨之論起,修乃為《朋黨論》以進。其略曰:“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為君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修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獎其敢言,面賜立品服。奉使河東。自西方用兵,議者欲廢麟州以省饋餉。修曰:“麟州,天險,不可廢;廢之,則河內郡縣,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駐并河內諸堡,緩急得以應援,而平時可省轉輸,于策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嵐多禁地廢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將為敵有。”朝廷下其議久乃行歲得粟數百萬斛凡河東賦斂過重民所不堪者奏罷十數事。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修以風節自持,既數被污蔑,年六十,即連乞謝事,帝輒優詔弗許。及守青州,又以請止散青苗錢,為安石所詆,故求歸愈切。熙寧五年,卒,贈太子太師,謚曰文忠。(節選自《宋史·歐陽修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朝廷下其議/久乃行/歲得粟數百萬斛/凡河東賦斂過重民所不堪者/奏罷十數事B.朝廷下其議久/乃行/歲得粟數百萬斛/凡河東賦斂過重/民所不堪者奏罷十數事C.朝廷下其議久/乃行/歲得粟數百萬斛/凡河東賦斂過重民所不堪者/奏罷十數事D.朝廷下其議/久乃行/歲得粟數百萬斛/凡河東賦斂過重/民所不堪者奏罷十數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進士,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參加在京城舉行的殿試,中試者被稱為進士。B.河東,古指黃河以東地區。黃河自北而南流經山西省境,故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為河東。C.品服,有品級的官吏所穿的官服,品官等級不同,其品服的顏色、形制、質地也不同,以示尊卑。D.謝事,辭職,免除俗事。同義詞還有“告老”“解褐”“乞身”“致仕”等。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陽修穎悟超群,文章冠天下。歐陽修幼年聰敏過人,剛成年時就享有極高聲譽;參加科舉榮登甲科,與梅堯臣作詩酬答,文章天下聞名。B.歐陽修譴責權貴,而遭不幸。歐陽修著文指陳時弊,高若訥認為應當貶黜他,歐陽修就此事寫信譴責高若訥,因此歐陽修被貶官為夷陵令。C.歐陽修不避黨議,光明磊落。曾被看作尹洙、余靖等同黨,他不但不避嫌反而寫出《朋黨論》進獻皇帝,來說明君子與小人的朋黨之別。D.歐陽修一心為民,百姓安居。西部用兵,主謀劃的人打算放棄麟州,歐陽修認為麟州是個險要之地,不可放棄,會直接影響百姓安居。他還奏請朝廷,減免河東地區賦稅有十幾件。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②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毀故也。14.請概括并簡析歐陽修為官從政之道。(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甲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乙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15.下列對兩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詩首聯虛實結合,蘊含強烈的今昔對比之感:早聞盛名卻暮年才見,表面寫喜悅之情,卻意含抱負難酬之意。B.“近中秋”看似平淡,卻有多重作用:交代節令時間,又便下文寫月;此時月明,又呼應下闋“孤光自照”之意。C.通過兩詩題目和詩句可知,兩詩作者觀察洞庭湖景色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登樓俯瞰,后者蕩舟平視。D.“不知今夕何夕”與《赤壁賦》里的“不知東方之既白”都寫了詩人飲醉后寵辱皆忘之狀,皆有曲終奏雅之效。16.兩詩都寫到洞庭湖的恢弘之氣,而由此抒發的詩人感情一樣嗎?請加以簡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通過研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我們看到已到天命之年的子路欲治理的是中等“千乘之國”,但他的態度讓孔子不悅,因為“________,_________”,只有年近不惑的曾皙的言談得到孔子的稱贊。(2)《諫太宗十思疏》中,強調竭誠相待而不傲物遠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3)蘇洵在《六國論》中指出,沒有賄賂秦國的國家最終也走向了滅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杜牧《阿房宮賦》意在警醒后人不應只“哀”前人,卻不肯引以為鑒,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下場。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過去五年,中國科技進步對GDP的貢獻率從2013年的52.2%升至57.5%,國家創新能力全球排名從第20位升至第17位。藍鯨一號、天眼、大飛機、國產航母,讓國人自豪,讓世界贊嘆。而這些()的成就背后,無一不體現著中國力量的獨有優勢。中國的創新機制,如同細密如織的神經網絡和血管,正不斷滋養著中國的經濟之軀。重要的是中國有制造重器的另一種重器——中國獨有的制度沃土,正()起最持久、最深層的創新力量。攜帶著小烏龜的飛行器已進入云端,全球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在飛翔藍天,一流的高壓輸電技術正爭寵世間,中國的芯片靶材制造已讓人驚嘆,年產18季蔬菜的生產線正風光無限。這一個個大國重器的精彩亮相,使中國成為全球創新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臺中央。18.下列各項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恰當的的一項是()A.支撐

舉世矚目

匯聚 B.支撐

舉世聞名

會聚C.支柱

舉世矚目

會聚 D.支柱

舉世聞名

匯聚19.下面的課文文句與文中橫線上的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A.“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B.“哦,這真是一群強盜!你是萍,——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