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10月自考試00245刑法學部分真題一、單項選擇題1、生產、銷售假藥罪中的假藥是______。A.一切假藥B.只限于人用藥品與非藥品C.限于非藥品冒充藥品D.不合格的藥品2、在我國適用面最廣的主刑是______。A.無期徒刑B.有期徒刑C.罰金D.死刑3、背叛國家罪的犯罪主體是______。A.一般主體B.特殊主體C.自然人單位D.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中國公民4、走私淫穢物品罪的主觀方面是犯罪故意,并且具有______。A.販賣的目的B.牟利的目的C.牟利或者傳播的目的D.傳播的目的5、我國刑法分則對犯罪進行分類的原則依據是______。A.犯罪同類法益B.犯罪的對象C.犯罪的客體D.犯罪的手段6、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的界限主要在于______。A.犯罪主體不同B.犯罪目的不同C.犯罪手段不同D.犯罪主觀方面不同7、下列關于我國刑法的任務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禁止犯罪B.保護法益C.預防犯罪D.懲罰犯罪8、二人以上共同強奸的,屬于______。A.任意共同犯罪B.必要共同犯罪C.復雜共同犯罪D.特殊共同犯罪9、下列關于刑罰目的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消滅犯罪B.懲罰犯罪C.改造罪犯D.預防犯罪10、下列不屬于主犯的是______。A.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首要分子B.在犯罪集團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D.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11、故意殺人的客觀行為方式______。A.只能是作為B.只能是直接的行為C.包括作為與不作為D.可以是間接的行為12、下列不屬于刑罰權的內容的是______。A.制刑權B.求刑權C.量刑權D.辯護權13、刑訊逼供罪的犯罪對象是指______。A.依法被關押的人員B.罪犯C.犯罪嫌疑人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14、按照我國刑法理論,下列不屬于刑法的解釋方法的是______。A.歷史解釋B.文理解釋C.學理解釋D.目的解釋15、區分一罪與數罪的標準是______。A.犯罪目的說B.犯罪構成說C.犯罪結果說D.犯罪行為說16、管制刑的最低期限是______。A.1個月B.2個月C.3個月D.6個月17、刑法分則中規定的“猥褻”屬于______。A.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B.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C.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D.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18、傳播性病罪中的性病是指______。A.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B.梅毒、淋病C.梅毒、淋病、艾滋病D.所有性病19、排除犯罪的事由不包括______。A.法令行為B.緊急避險C.義務沖突D.被害人過錯20、狹義的刑法是指______。A.特別刑法B.單行刑法C.刑法典D.附屬刑法二、多項選擇題21、刑法的解釋技巧有______。A.擴大解釋B.限制解釋C.平義解釋D.補正解釋E.反對解釋22、單位刑事責任的特點有______。A.整體性B.個體性C.雙重性D.確定性E.局限性23、下列關于我國追訴時效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5年B.法定最高刑為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0年C.法定最高刑為10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5年D.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25年E.法定最高刑為死刑的,追訴期限為35年24、犯罪未遂的特征包括______。A.已經著手實行犯罪B.犯罪未得逞C.尚未著手實行犯罪D.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E.存在于任何犯罪中25、間諜罪的客觀行為表現為______。A.參加間諜組織B.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C.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D.為境外人員提供情報E.參加恐怖組織三、名詞解釋題26、減輕處罰27、犯罪主體28、罪刑法定原則29、坦白四、判斷說明題30、只要有辨認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就表明有刑事責任能力。31、生產、銷售假藥罪中的假藥包括所有的假藥。32、對于盜竊公用電信設施數額巨大,同時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均應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六、簡答題33、根據客觀歸責理論將結果歸屬于行為的條件。七、論述題34、論述犯罪的特征。八、案例分析題35、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張某駕駛汽車因為超速行駛將行人甲撞成重傷。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李某下車察看甲的情況,發現其傷勢很重。為了逃避責任,張某、李某二人共同將甲抬上車,然后拉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將甲藏于路邊的草叢中然后離去。甲因失血過多,在12小時后死亡。問:對張某、李某二人的行為如何定罪處罰?為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B[解析]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單位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本罪屬于抽象的危險犯。生產、銷售假藥罪中的假藥只限于人用藥品與非藥品。如果生產、銷售假農藥、假獸藥則不構成本罪。2、B[解析]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是名副其實的主刑。其特點與內容如下:①有期徒刑剝奪犯罪人的自由。②有期徒刑具有一定期限。③有期徒刑的基本內容是對犯罪人實行勞動改造。3、D[解析]背叛國家罪,是指勾結外國或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行為。本罪主體是已滿16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中國公民。4、C[解析]走私淫穢物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以牟利或者傳播為目的,走私淫穢的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書刊或者其他淫穢物品的行為。本罪主觀上不僅要求故意,而且要求以牟利或者傳播為目的。5、C[解析]我國刑法分則根據犯罪的同類客體對犯罪進行分類。同類客體,是指某一類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類法益。如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決水等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公共安全是這類犯罪的同類客體。正確認識犯罪的同類客體,有利于對犯罪進行合理分類,有利于正確區分此罪與彼罪的界限。6、D[解析]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的界限主要在于二者的犯罪主觀方面不同。過失致人死亡時,行為人主觀上既無殺人的故意,也無傷害的故意。故意傷害致死顯然以具有傷害的故意為前提,過失造成的死亡結果,則是故意傷害罪的加重情節。7、B[解析]刑法的任務為保護法益,保護的方法是禁止和懲罰侵犯法益的犯罪行為。懲罰與保護密切聯系:不使用懲罰手段抑止犯罪行為,就不可能保護法益;為了保護法益,必須有效地懲罰各種犯罪;懲罰是手段,保護是目的。8、A[解析]刑法分則規定的一人能夠單獨實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時,就是任意共同犯罪。對于任意共同犯罪,應當根據分則的有關條文以及總則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定罪量刑。二人以上共同強奸符合任意共同犯罪的條件。9、D[解析]我國刑罰的目的是預防犯罪。刑罰通過制定、適用與執行,對犯罪人本人及其周圍的一般人產生影響,從而達到預防犯罪的結果,是一種符合社會心態的普通的歷史事實。10、D[解析]根據《刑法》第26條第1款的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見,主犯包括兩類:①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②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對共同犯罪的形成、實施與完成起決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11、C[解析]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本罪的成立必須具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殺人行為,其特點是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人的肌體,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時期之前終結。剝奪他人生命的方式,既可以是作為(如刀砍、斧劈、拳擊、槍殺等),也可以是不作為(如母親故意不給嬰兒哺乳致其死亡等);既可以是物理的方式(如刺殺,毒殺),也可以是心理的方法(如以精神沖擊方法致人休克死亡)。12、D[解析]刑罰權的內容包括制刑權、求刑權、量刑權與行刑權。制刑權是國家立法機關在刑事立法中創制刑罰的權力。求刑權是指對犯罪行為提起刑事訴訟的權力。量刑權是人民法院對犯罪人決定科處刑罰的權力。行刑權是特定機關將人民法院對犯罪人判處的刑罰付諸現實執行的權力。13、D[解析]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本罪客觀上表現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14、C[解析]刑法理論一般將刑法解釋方法分為文理解釋與論理解釋。廣義的解釋方法可以分為兩類:①解釋理由,如體系解釋、歷史解釋、比較解釋、目的解釋,成為解釋理由。②解釋技巧,如平義解釋、擴大解釋、縮小解釋、反對解釋、補正解釋等。15、B[解析]關于區分一罪與數罪的標準,通常采取犯罪構成說。即行為符合一個犯罪構成的就是一罪,行為符合數個犯罪構成的就是數罪,行為數次符合同一個犯罪構成的也是數罪。16、C[解析]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實行社區矯正的刑罰方法。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17、C[解析]在解釋構成要件要素和認定是否存在符合構成要件要素的事實時,如果需要法官的規范的、評價的價值判斷才能認定,這種構成要件要素就是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例如,《刑法》第237條規定的強制猥褻、侮辱罪的客觀構成要件要素的“猥褻”“侮辱”,則需要司法者的規范的、評價的行為才能認定(如男性撫摸女性腰部的行為是否屬于“猥褻”,就需要評價,不同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猥褻”“侮辱”屬于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18、A[解析]傳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而賣淫、嫖娼的行為。本罪主體必須是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的自然人。性別不影響本罪的成立。19、D[解析]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定損害結果或危險狀態,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觀要件,但由于該行為保護的法益具有優越性,或者被害人放棄了法益的保護,因而實際上沒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我國刑法明文規定了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兩種排除犯罪的事由。此外,還存在一些非法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法令行為、正當業務行為、被害人的承諾、自救行為、義務沖突。D項,被害人過錯程度和案件的其他情況,一般可以作為對行為人進行酌情從寬處理的考量情節。20、C[解析]刑法可以分為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廣義刑法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與附屬刑法。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刑法典是國家以刑法名稱頒布的、系統規定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的法律。二、多項選擇題21、ABCDE[解析]對一個刑法概念的解釋,只能采用一種解釋技巧,但采用哪一種解釋技巧,取決于解釋理由。刑法的解釋技巧包括:平義解釋、擴大解釋、限制解釋、反對解釋、補正解釋等。22、ACE[解析]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或者由負責人決定,由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具體實施的犯罪。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的特點包括:①整體性;②雙重性;③局限性。23、ABC[解析]根據《刑法》第87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①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②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③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④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24、ABD[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未遂具備以下特征:①已經著手實行犯罪;②犯罪未得逞;③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25、ABC[解析]間諜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三種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①參加間諜組織充當間諜。②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進行間諜活動。間諜組織代理人,是指受間諜組織或者其成員的指使、委托、資助,進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進行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活動的人。③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三、名詞解釋題26、減輕處罰是指低于法定最低刑判處刑罰。減輕處罰有兩種情況:①具有法定的減輕處罰情節時予以減輕處罰;②雖然不具有刑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需要減輕處罰時,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以減輕處罰。27、犯罪主體是指刑法規定的實施犯罪并且承擔刑事責任的人(包括自然人與單位)。事實上,犯罪主體這一概念存在兩種含義:一是指已經實施了刑法所規定的犯罪的行為人即犯罪人;二是指犯罪主體的條件,即具備何種條件才能成為犯罪主體,才可能承擔刑事責任。犯罪主體要件是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本身必須具備的條件,包含人的自然屬性(如年齡、性別等)與社會屬性(身份、單位的性質等)的條件。28、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其基本內容包括:①法律主義(成文法主義);②禁止溯及既往;③禁止類推解釋;④禁止絕對不定(期)刑;⑤明確性;⑥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⑦禁止不均衡的、殘虐的刑罰。29、坦白,是指犯罪人被動歸案后(如被司法人員當場抓獲,被群眾扭送至司法機關等不具備自動投案情節的情形)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根據《刑法》第67條第3款規定,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但同時,歸案后的綁架犯不如實供述人質所在地的,歸案后的爆炸犯不如實供述爆炸物安放地的,不成立坦白。四、判斷說明題30、錯誤。理由: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是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結合,辨認能力是控制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沒有辨認能力就談不上有控制能力。所謂具有辨認控制能力,是指同時具有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缺少其中一種能力都沒有刑事責任能力。31、錯誤。理由:生產、銷售假藥中的假藥只限于人用藥品與非藥品,而非包括所有的假藥。如果生產、銷售假農藥、假獸藥則不構成本罪。32、錯誤。理由:對于盜竊公用電信設施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的,擇一重罪定罪處罰,而非一律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六、簡答題33、客觀歸責理論將條件關系與歸責問題相區別,在與結果有條件關系的行為中,只有當行為制造了不被允許的危險,而且該危險是在符合構成要件的結果中實現(或在構成要件的保護范圍內實現)時,才能將該結果歸責于行為。根據客觀歸責理論,在具備條件關系的前提下,要將結果歸屬于行為,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行為制造了不被允許的危險。(2)行為實現了不被允許的危險。(3)結果沒有超出構成要件的范圍。七、論述題34、根據《刑法》規定,犯罪具有兩個特征:一是社會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應受刑罰處罰性。具體如下:(1)社會危害性①社會危害性,是指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法益的侵犯性。只有當某種行為對法益造成了侵害或者有造成侵害的危險時,該行為才具有社會危害性。②社會危害性是質與量的統一。并非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刑法規定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表明,一個行為只有嚴重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法益,才可能構成犯罪。③社會危害性是相對穩定性與變易性的統一。相對穩定性是指某些行為(如殺人、強奸等傳統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的有無與大小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較為穩定。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相對穩定性,決定了刑事立法應當具有相對穩定性。變易性是指同一行為在不同時間、地點條件下,其社會危害性的有無與大小在發展變化。(2)依法應受刑罰處罰性依法應受刑罰處罰性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①犯罪行為違反了刑法,具有刑事違法性;刑事違法性與社會危害性是統一的。刑事違法性是司法機關認定犯罪的法律標準。②犯罪行為是依法應當受到譴責進而應當承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惠州黨建考試題庫及答案
- 工程審計考試題庫及答案
- 集成吊頂裝修合同及注意事項
- 土木工程抗震加固與施工技術作業指導書
- 加強風險防控與管理的工作計劃
- 八年級英語上冊 Unit 1 Me and My Class Lesson 1 Back to School教學設計 (新版)冀教版
- 年度單價采購合同采購合同報價單
- 品牌管理中的危機應對策略計劃
- 年度市場推廣計劃的制定
- 培養跨部門協作能力提升效率計劃
- 博士后出站研究報告
- 急性胰腺炎護理業務學習課件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導論》完整版課件(全)
- 《槍炮、病菌與鋼鐵》-基于地理視角的歷史解釋(沐風學堂)
- 壓電陶瓷精品課件
- 教學課件·植物組織培養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8-人之初市級優質課課件
- 基于仿真的軸承動力學分析設計畢業設計說明書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二級下Eek,Spider 教學設計
- (高清正版)JJF 1908-2021 雙金屬溫度計校準規范
- 測量成果驗收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