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測試卷(B卷·提升篇)(測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其統一時間相當于()A.公元前1世紀后期 B.公元前2世紀前期C.公元前3世紀前期 D.公元前3世紀后期2.柳宗元評價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這一評價主要是基于秦朝()A.推行郡縣制 B.統一度量衡 C.允許土地買賣 D.建立丞相制3.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從咸陽附近的軍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軍事通道,全長700多公里。據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此舉()A.加強了中央對北疆的控制 B.確立了對文武百官的監察制C.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D.結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4.成語“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是()A.劉邦、項羽起義 B.義和團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 D.陳勝、吳廣起義5.秦始皇設想秦朝的江山傳至二世、三世以至千萬世,結果只傳到秦二世就滅亡了,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 B.楚漢之爭 C.巨鹿之戰 D.大澤鄉起義6.李清照曾寫道:“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椨鹪诔h之爭中被劉邦的軍隊包圍的地點是()A.巨鹿 B.垓下 C.陳 D.大澤鄉7.西漢初年,統治者面臨的首要問題是()A.消滅項羽的殘余勢力 B.加強中央集權制度C.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 D.解除朝中大將兵權8.西漢初期漢文帝與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下列不是他們在位時的舉措的是()A.開辟新的賦稅,增加朝廷收入 B.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一些嚴刑苛法C.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 D.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夸9.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睘榇宋鳚h政府采取的相應措施是()A.頒布“推恩令” B.重用人才 C.休養生息 D.嚴刑峻法10.“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這里的“推恩之令”在當時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國勢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C.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D.促進了政治上的大一統11.毛澤東《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秦始皇、漢武帝的相同點是()A.都是開國皇帝 B.都大力加強中央集權C.都把儒家學說作為正統思想 D.都采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12.瞿兌之在《秦漢史纂》中云:“中國成為一統國,自秦啟之,而漢承之,雖遇亂世,終猶心焉一統,人人皆拭目翹足以為庶幾復見太平。二千年來如一日,此秦漢之所賜也?!睋?,該學者強調秦漢時期()A.奠定了中國封建時代統一的基礎 B.大一統王朝出現具有一定合理性C.形成專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統一 D.思想嬗替是王朝取得成功的經驗13.“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原因是()①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 ②提倡節儉,減輕刑罰③釋放部分奴婢,遷都咸陽 ④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14.《后漢書》記載: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僅10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聽政。竇太后的哥哥大將軍竇憲趁機操縱朝政,“威權震朝廷”。這反映出的東漢歷史現象是()A.丞相權力膨脹 B.豪強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專權 D.宦官專權15.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與陳勝吳廣起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起義前制造輿論 B.目標是推翻舊政權C.起義前精心組織和策劃 D.充分利用佛教來壯大力量16.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反映了()A.設西域都護府 B.玄奘西行天竺 C.鄭和下西洋 D.陸上絲綢之路17.漢代東西方陸上的商路開辟后,葡萄、胡椒、古羅馬的魔術表演等經此傳入中國,中國的陶瓷、鐵器等商品傳入西方。這表明該路在當時()A.促進了西方工業文明成果在中國的傳播 B.溝通了亞非歐三大洲C.實現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18.據《漢書·西域傳》記載,西域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50多個國家,各國“自譯長、城長、君、監、吏……皆佩漢印綬”,確認是漢的官員。這段材料體現了西域都護的設置()A.加強了中央對西域的管轄 B.實現了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C.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D.開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19.《史記》的記載是我們研究黃帝的重要資料,司馬遷著《史記》時,游歷各地,搜集民間關于黃帝的傳說,考證文獻記載,辨別文獻真偽,編成黃帝的事跡列于本紀之首。這表明()A.《史記》中關于黃帝的記述具有唯一性 B.傳說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歷史真實C.口頭傳說不足以印證歷史 D.文獻記載沒有參考價值20.中國的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名醫輩出。東漢末年,為外科手術制成麻醉藥,并編創了防病健體醫療體操的名醫是()A.張仲景 B.華佗 C.孫思邈 D.李時珍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秦統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縣令或縣長?!幾苑畼渲尽秶犯乓返龋?)根據材料一,指出秦統治者在政治體制上的創新舉措。(4分)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摘編自韋政通《中國思想史》等(2)概括材料二中秦統治者創新制度所具有的歷史條件。(4分)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摘編自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所創制度的影響。(6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那時候,到處是殘破荒涼的景象,牲畜奇缺,連皇帝出門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樣的馬來拉車,有些將相出行只能乘牛車。材料二:國家糧倉豐滿,新谷子壓著陳谷子;府庫里的銅錢多年不用,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材料三: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臧(藏),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徭)役……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注:同“債”)者矣。——晁錯《論貴粟疏》(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為什么在短短幾十年間,就出現了材料二中的繁榮局面?(8分)(2)依據材料三,概括晁錯對“文景之治”時的太平盛世有何不同看法。(不得摘抄原文)(4分)(3)對同一歷史事件,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記載?你認為應如何正確認識歷史事件?(4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一位偉大使者肩負和平友好的使命,兩次出使中亞,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習近平主席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材料二: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國絲綢和養蠶技術、鐵器、造紙術等都陸續西傳,中亞的特產如胡桃、石榴、芝麻、胡豆等也先后傳到中國。大宛的“汗血馬”、非洲的舵鳥以及西方的寶石、香料等也由西域等國貢獻而來。——趙毅、趙軼峰《中國古代史》材料三:海上絲綢之路把絲綢遠銷海外,古代南亞、東南亞各地人民都喜歡穿中國絲綢制成的簡裙,在中國文獻中,東南亞人民“以帛纏首”的記載比比皆是。日本出現了仿制“唐綾”(中國絲綢)而發展起來的“博多織”紡織法。海上絲綢之路遠遠不只是向外傳布絲綢,還把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如指南針、火藥、造紙、活字印刷術、瓷器、醫學、中草藥等傳布到世界各地?!獡愌住逗I辖z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1)材料一中的偉大使者是誰?東漢派誰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這條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中國古代的哪個城市?(6分)(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古代絲綢之路的作用。(4分)(3)漢代開辟了多條海上航線。其中,從山東出發的船只穿過黃海,可到達哪里?(4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發掘了一座建于西漢文景時期的漢墓,在棺內的死者胸部,發現一幅紙質地圖,……這幅地圖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紙張實物。材料二:東漢時期,蔡倫在總結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將他改進的紙稱為“蔡侯紙”。材料三:美國作家邁克爾?H?哈特寫了《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一書,書中將世界100位名人按他們對人類歷史和人們日常生活影響的大小排列順序,蔡倫排在第一位。(1)根據材料一,指出我國古代哪一時期已發明了可以書寫的紙?(2分)(2)材料二所說的“蔡侯紙”用什么做原料?(6分)(3)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材料三中蔡倫被排在世界最有影響的100位名人之首的理由。(8分)
《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測試卷(B卷·提升篇)(測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其統一時間相當于()A.公元前1世紀后期 B.公元前2世紀前期C.公元前3世紀前期 D.公元前3世紀后期【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具體年份與世紀換算公式為千百位數加1,十位數不變。公元前221年為公元前3世紀后期。時間為公元前的十位和個位數值越小年代越晚,數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時間正好相反,十位和個位數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故D正確。故選D。2.柳宗元評價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這一評價主要是基于秦朝()A.推行郡縣制 B.統一度量衡 C.允許土地買賣 D.建立丞相制【答案】A【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秦朝推行郡縣制的理解與運用。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大致意思是:用推行郡縣制來作為制度,是公正的。“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的大致意思是:整個國家為君主所有,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因此這一評價主要是基于秦朝推行郡縣制,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從咸陽附近的軍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軍事通道,全長700多公里。據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此舉()A.加強了中央對北疆的控制 B.確立了對文武百官的監察制C.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D.結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答案】A【解析】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從咸陽附近的軍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軍事通道,全長700多公里。據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此舉加強了中央對北疆的控制。題干材料強調了“秦始皇下令修建從咸陽附近的軍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軍事通道”,而且特別說明了“據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這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對北疆的控制。故選A。4.成語“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是()A.劉邦、項羽起義 B.義和團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 D.陳勝、吳廣起義【答案】D【解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大澤鄉起義,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成語“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故選D。5.秦始皇設想秦朝的江山傳至二世、三世以至千萬世,結果只傳到秦二世就滅亡了,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 B.楚漢之爭 C.巨鹿之戰 D.大澤鄉起義【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由于秦的暴政,使人民陷入無法生活的境地,決心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殘暴統治。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秦朝滅亡。故A正確。秦朝滅亡后,擁有重兵的項羽自封為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雙方為爭奪帝位,展開戰爭,史稱“楚漢之爭”。故B錯誤。公元前207年,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劉邦抓住時機,進軍咸陽,秦朝統治者投降。巨鹿之戰是秦滅亡的直接原因。故C錯誤。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決心反抗秦朝的殘暴統治,但最終在秦軍的強大攻勢下,起義以失敗告終。故D錯誤。故選A。6.李清照曾寫道:“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椨鹪诔h之爭中被劉邦的軍隊包圍的地點是()A.巨鹿 B.垓下 C.陳 D.大澤鄉【答案】B【解析】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秦軍主力,而此時劉邦與百姓約法三章,得到了百姓的擁護,趁項羽決戰之際,攻取咸陽,滅掉秦朝,之后項羽與劉邦決戰與垓下,劉邦軍隊唱起楚歌,四面楚歌使項羽軍隊軍心渙散,項羽大敗,最終劉邦取得了楚漢之爭的勝利,建立了西漢。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7.西漢初年,統治者面臨的首要問題是()A.消滅項羽的殘余勢力 B.加強中央集權制度C.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 D.解除朝中大將兵權【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由于連年戰爭,西漢初年,經濟衰落,人民流離失所,為此統治者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恢復發展生產。故選C。8.西漢初期漢文帝與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下列不是他們在位時的舉措的是()A.開辟新的賦稅,增加朝廷收入 B.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一些嚴刑苛法C.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 D.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夸【答案】A【解析】西漢王朝到了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他們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要求各級官吏關心農桑,并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文帝和景帝時期,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了一些嚴刑苛法,如斷殘肢體的肉刑。他們還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文帝以身作則,在位20多年,生活簡樸,宮室、園林以至車騎都沒有增加。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當時的國力有了很大的增強,國家積累了大量的錢糧,庫存的糧食和銅錢非常充盈。這一時期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選項BCD是西漢初期漢文帝與漢景帝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排除;選項A不是西漢初期漢文帝與漢景帝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符合題意。故選A。9.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睘榇宋鳚h政府采取的相應措施是()A.頒布“推恩令” B.重用人才 C.休養生息 D.嚴刑峻法【答案】C【解析】據西漢剛建立時的“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笨芍?,為此西漢政府采取的相應措施是休養生息政策。西漢建立初年,由于長期戰爭破壞,經濟蕭條,百姓流離失所,西漢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在充分認識到“先富民,再強國”的道理后,采取休養生息政策,使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故選C。10.“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边@里的“推恩之令”在當時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國勢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C.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D.促進了政治上的大一統【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漢武帝的推恩令。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使各諸侯國越分越小,消除了地方對中央的威脅,促進了政治上的大一統。故D符合題意。A不是最大的作用,故排除A?!拔木爸巍痹缬跐h武帝時期,故B錯誤?!傲T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故排除C。故選D。11.毛澤東《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秦始皇、漢武帝的相同點是()A.都是開國皇帝 B.都大力加強中央集權C.都把儒家學說作為正統思想 D.都采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秦始皇、漢武帝的相同點。漢武帝不是西漢開國皇帝,故排除A。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通過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鞏固統治;漢武帝時期通過經濟上收回鑄幣權、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政治上實行推恩令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實現了大一統的局面。所以秦始皇、漢武帝的相同點是都大力加強中央集權,故B正確。C項只符合漢武帝,秦始皇焚書坑儒,故排除C。科舉制隋朝開始確立,故排除D。故選B。12.瞿兌之在《秦漢史纂》中云:“中國成為一統國,自秦啟之,而漢承之,雖遇亂世,終猶心焉一統,人人皆拭目翹足以為庶幾復見太平。二千年來如一日,此秦漢之所賜也。”據此,該學者強調秦漢時期()A.奠定了中國封建時代統一的基礎 B.大一統王朝出現具有一定合理性C.形成專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統一 D.思想嬗替是王朝取得成功的經驗【答案】A【解析】據題干“中國成為一統國,自秦啟之,而漢承之......二千年來如一日,此秦漢之所賜也”可知該學者強調秦漢時期“一統”政治格局的創立奠定了中國封建時代統一的基礎,故A項正確。題干僅涉及到“一統”政治格局創立的影響,并未涉及其合理性,故排除B項。題干涉及到“一統”即中央集權的加強,并非“專制制度”,故排除C項。據題干“二千年來如一日,此秦漢之所賜也”可知其強調“一統”思想不變,并非“思想嬗替”,故排除D項。故選A。13.“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原因是()①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 ②提倡節儉,減輕刑罰③釋放部分奴婢,遷都咸陽 ④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西漢王朝到了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他們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要求各級官吏關心農桑,并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文帝和景帝時期,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了一些嚴刑苛法,如斷殘肢體的肉刑。他們還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文帝以身作則,在位20多年,生活簡樸,宮室、園林以至車騎都沒有增加。光武帝劉秀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法;還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又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綜上,②④是“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的局面出現的共同原因,故②④符合題意。①符合光武帝;③是干擾項。故排除①③。故選C。14.《后漢書》記載: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僅10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聽政。竇太后的哥哥大將軍竇憲趁機操縱朝政,“威權震朝廷”。這反映出的東漢歷史現象是()A.丞相權力膨脹 B.豪強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專權 D.宦官專權【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外戚專權?!罢潞投辏ü?8年)章帝死,年僅10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聽政。竇太后的哥哥大將軍竇憲趁機操縱朝政,‘威權震朝廷’”這反映的是東漢時期外戚專權。東漢中期以后,由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動搖了東漢的統治,東漢王朝走向了衰亡。外戚者,皇親國戚也。皇帝的妻子,皇后娘家兄弟。與皇族宗親沒有絲毫關系。最有名的是太后的兄弟,也就是國舅。故選C。15.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與陳勝吳廣起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起義前制造輿論 B.目標是推翻舊政權C.起義前精心組織和策劃 D.充分利用佛教來壯大力量【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張角創立了太平道,通過在社會下層的傳教,形成較大的規模。他以此為基礎,經過精心的策劃、組織,發動了黃巾起義。而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有突發因素(大雨延誤了行程,有被殺頭的危險,因此在大澤鄉起義)。故C正確。AB均不是黃巾起義的特點,故排除AB。黃巾起義利用的是道教,而不是佛教,故D錯誤。故選C。16.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反映了()A.設西域都護府 B.玄奘西行天竺 C.鄭和下西洋 D.陸上絲綢之路【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絲綢之路。從題干中的波斯、流沙、東國等信息,可以看出,這是指在絲綢之路上進行貿易的人所經歷過的地方,體現了元朝時期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和貿易的繁榮。故D正確。ABC題干無體現。故選D。17.漢代東西方陸上的商路開辟后,葡萄、胡椒、古羅馬的魔術表演等經此傳入中國,中國的陶瓷、鐵器等商品傳入西方。這表明該路在當時()A.促進了西方工業文明成果在中國的傳播 B.溝通了亞非歐三大洲C.實現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答案】D【解析】該題考查絲綢之路。往返于古“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是真正的東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把中國的古代發明輾轉傳入西亞和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了西亞文化,這條著名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故選D。18.據《漢書·西域傳》記載,西域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50多個國家,各國“自譯長、城長、君、監、吏……皆佩漢印綬”,確認是漢的官員。這段材料體現了西域都護的設置()A.加強了中央對西域的管轄 B.實現了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C.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D.開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答案】A【解析】據題干信息及所學可知,西漢設置的西域都護統管西域眾多國家,各國設置的管理被確認為漢朝官員,可見西域都護的設置加強了中央對西域的管轄,故A正確。B項不符合兩漢的史實,C項題干信息無體現,故BC錯誤。與張騫通西域相關,故D錯誤。故選A。19.《史記》的記載是我們研究黃帝的重要資料,司馬遷著《史記》時,游歷各地,搜集民間關于黃帝的傳說,考證文獻記載,辨別文獻真偽,編成黃帝的事跡列于本紀之首。這表明()A.《史記》中關于黃帝的記述具有唯一性 B.傳說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歷史真實C.口頭傳說不足以印證歷史 D.文獻記載沒有參考價值【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傳說與歷史事實的關系。在文字發明以前,存在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司馬遷著《史記》時,游歷各地,搜集民間關于黃帝的傳說,考證文獻記載,辨別文獻真偽,所以黃帝的事跡含有真實或神話的成分,其中也蘊含著某些比較可靠的歷史資料,不能全部信以為真,只有考證過的才是真實的歷史,所以傳說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歷史真實,故B是符合題意的選項。ACD三項說法錯誤,故排除ACD。故選B。20.中國的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名醫輩出。東漢末年,為外科手術制成麻醉藥,并編創了防病健體醫療體操的名醫是()A.張仲景 B.華佗 C.孫思邈 D.李時珍【答案】B【解析】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不僅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而且能實施外科手術。他發明了“麻沸散”,讓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覺,然后進行各種手術。華佗還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活動姿態,創造出了“五禽戲”,幫助人們強健身體。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秦統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縣令或縣長?!幾苑畼渲尽秶犯乓返龋?)根據材料一,指出秦統治者在政治體制上的創新舉措。(4分)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幾皂f政通《中國思想史》等(2)概括材料二中秦統治者創新制度所具有的歷史條件。(4分)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摘編自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所創制度的影響。(6分)【答案】(1)首創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2)國家統一;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3)對秦朝:鞏固中央政權;對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窘馕觥浚?)依據材料一“秦統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縣令或縣長?!苯Y合所學可知,為了適應統一的需要,加強封建統治,秦統治者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大權,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后由皇帝決斷。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縣制的推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2)由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所具有的歷史條件是國家統一;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3)由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可知,秦統治者所創制度的影響包括對秦朝,鞏固中央政權;對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那時候,到處是殘破荒涼的景象,牲畜奇缺,連皇帝出門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樣的馬來拉車,有些將相出行只能乘牛車。材料二:國家糧倉豐滿,新谷子壓著陳谷子;府庫里的銅錢多年不用,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材料三: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臧(藏),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徭)役……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注:同“債”)者矣?!隋e《論貴粟疏》(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為什么在短短幾十年間,就出現了材料二中的繁榮局面?(8分)(2)依據材料三,概括晁錯對“文景之治”時的太平盛世有何不同看法。(不得摘抄原文)(4分)(3)對同一歷史事件,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記載?你認為應如何正確認識歷史事件?(4分)【答案】(1)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到處是殘破荒涼的景象;原因:漢初統治者注意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農業生產,還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等。(2)百姓賦役沉重,生活窮困。(3)原因:看待歷史事件的角度不同;認識:全面地、客觀地、歷史地、辯證地看待歷史事件?!窘馕觥勘绢}考查文景之治等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文景之治等相關史實。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一位偉大使者肩負和平友好的使命,兩次出使中亞,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薄暯街飨诩{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材料二: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國絲綢和養蠶技術、鐵器、造紙術等都陸續西傳,中亞的特產如胡桃、石榴、芝麻、胡豆等也先后傳到中國。大宛的“汗血馬”、非洲的舵鳥以及西方的寶石、香料等也由西域等國貢獻而來。——趙毅、趙軼峰《中國古代史》材料三:海上絲綢之路把絲綢遠銷海外,古代南亞、東南亞各地人民都喜歡穿中國絲綢制成的簡裙,在中國文獻中,東南亞人民“以帛纏首”的記載比比皆是。日本出現了仿制“唐綾”(中國絲綢)而發展起來的“博多織”紡織法。海上絲綢之路遠遠不只是向外傳布絲綢,還把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如指南針、火藥、造紙、活字印刷術、瓷器、醫學、中草藥等傳布到世界各地?!獡愌住逗I辖z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1)材料一中的偉大使者是誰?東漢派誰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這條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中國古代的哪個城市?(6分)(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古代絲綢之路的作用。(4分)(3)漢代開辟了多條海上航線。其中,從山東出發的船只穿過黃海,可到達哪里?(4分)【答案】(1)張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學消防安全疏散演練方案模板
- 2025年商場勞動節活動方案
- 汽車使用與維護 課件 1.1.3 車輪參數信息識讀
- 2025年電動叉車儀表總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生物冰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現代辦公用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照明電器設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周口理工職業學院《數學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心理b證筆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三數學第一輪復習教案統計初步教案
- 2022年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規范
- 中藥調劑處方審核考試題
- 故事派文案培訓課件(成都知了)
- 企業重組 特殊性稅務處理
- 裝修單項項目確認單
- 華為員工準則手冊
- 2020版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癡呆診療指南(全文)
- GDFJ005修改個人信息申請表
-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試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