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關于細胞分化和衰老的敘述,正確的是()A.端粒學說認為衰老細胞的端粒DNA序列逐漸加長B.肌細胞內與肌動蛋白合成相關的基因不表達C.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體積縮小是衰老細胞的特征D.正常分化的細胞,其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2.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形成食物網。以下有關食物網的說法正確的是()A.每種動物可以吃多種植物 B.每種生物都被多種生物捕食C.每種生物都只位于一條食物鏈上 D.一種生物可能屬于不同的營養級3.溶血性鏈球菌侵入機體后,機體內產生的抗體在攻擊病菌的同時,也會攻擊心肌細胞,從而引發心肌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心肌細胞上的某些成分可能與病菌成分相似B.心肌炎是由HIV病毒引起的疾病C.免疫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心肌炎的發生D.注射細胞因子降低免疫力能有效治療該病4.下列有關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細胞,但這些細胞也有相同的蛋白質B.衰老的細胞內多種酶活性降低,但有的基因還在表達C.癌細胞不能進行正常地分化,機體清除癌細胞與細胞凋亡有關D.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壞死對生物體均有積極的意義5.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科學發現史的敘述,錯誤的是()A.溫特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吲哚乙酸引起的B.達爾文的實驗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現向光性彎曲C.拜爾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D.詹森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6.如下圖表示免疫反應的部分過程,其中①~⑥表示相關物質或細胞,不正確的敘述是()A.①和⑤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B.圖中有2種細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時,③主要由④增殖分化而來,也可以由②增殖分化而來D.⑤有可能與機體自身物質結合,引起免疫失調7.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作雜交實驗時,需要()A.以高莖作母本,矮莖作父本B.以矮莖作母本,高莖作父本C.對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對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8.(10分)下列關于遺傳學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A.正常情況下,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的顯性和的隱性B.多對等位基因遺傳時,等位基因先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后進行C.孟德爾的一對和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都運用了“假說演繹法”D.通常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個基因二、非選擇題9.(10分)下面圖甲是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a、b、d、e、f是反射弧的組成部分,圖乙是甲圖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圖甲中的f表示的結構是________。(2)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膜外電位為________。當人體發生反射時,興奮從A到B傳遞的信號物質是________,它是由A細胞合成,經過________包裝加工,形成突觸小泡,突觸小泡再與________融合,通過A細胞的________作用進入突觸間隙。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使突觸后膜的電位________(填“改變”或“不改變”)。(3)圖乙中興奮在A和B之間的傳遞是__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夏季的草原綠草如茵,牛、馬、羊漫游在草原上,風吹草動,形成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正如北朝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如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__。有同學認為圖中的生產者是綠色植物,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并請說明理由:_________(2)圖中Z、Y1、Y2、Y3表示的能量是_______;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表示為____________×100%.通常情況下,位于第三營養級的生物個體數量一般遠遠少于第二營養級的,其主要原因是___。(3)草原上的牧民會定期對草原進行除蟲和滅鼠,這樣做的目的是___(4)下表為該生態系統中五個種群(存在著營養關系)的能量調查。請畫出它們之間的營養關系:種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8013.2012.900.28200.00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圖1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碳循環示意圖,甲~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2為該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據圖分析回答:(1)圖1中,碳元素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是_____(填序號),能量進入群落的主要途徑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2)圖2中B表示_____。(3)狼能夠依據鼠留下的氣味去捕食,鼠同樣也能夠依據狼的氣味或行為躲避獵捕,狼和鼠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定的調節機制屬于______________調節,這也體現出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12.多效唑(РP333)和縮節胺(DPC)是一種效果明顯的生長抑制劑,使用后可使植株外觀矮壯多蘗,花朵顏色鮮艷,葉片肥厚,植物體根系發育旺盛。如圖為研究小組對不同濃度PP333、DPC處理下秋麗、小美女的株高(cm)所做的研究中的部分數據?;卮鹣铝袉栴}:藥劑PP333DPC品種秋麗小美女秋麗小美女濃度(mg/L)09.593.8210.083.78406.793.236.213.14606.543.116.303.16805.872.945.523.161005.542.855.592.791205.312.735.422.65(1)植物生長調節劑是由_____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_____作用的化學物質。具有_____、_____、效果穩定等優點。植物生長調節劑往往都具有長效性,原因可能是_____。(2)本實驗中自變量為_____,除自變量外其他條件應保持一致,體現了實驗設計的_____原則。(3)由表分析可知,隨著生長調節劑PP333,DPC濃度的升高,秋麗和小美女的株高將_____。調節劑PP333,DPC在調節_____的株高上效果更佳。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細胞分化形成了形態、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衰老的特征包括:水分減少,酶活性降低,細胞呼吸速率降低;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細胞核體積增大;細胞膜透性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驹斀狻緼、端粒學說認為衰老細胞的端粒DNA序列逐漸縮短,A錯誤;B、肌細胞內含有肌動蛋白,與肌動蛋白合成相關的基因表達,B錯誤;C、衰老細胞的細胞核體積增大,C錯誤;D、正常分化的細胞,其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正確。故選D。2、D【解析】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是指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構成了食物網,一種生物可能捕食多種生物,也可能被多種生物所捕食?!驹斀狻緼、動物可能是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也可能是分解者,A錯誤;B、食物鏈中頂級消費者沒有捕食者,B錯誤;C、一種生物可能捕食多種生物,也可能被多種生物所捕食,可能位于多條食物鏈上,C錯誤;D、一種動物由于食性不同,可以捕食不同的生物,因此不一定屬于一個特定營養級,D正確。故選D。3、A【解析】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1、過敏反應: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做過敏原.如花粉、油漆、魚蝦等海鮮、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因人而異);2、自身免疫?。菏侵笝C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舉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類是由于遺傳而使機體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一類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詳解】A、由題干信息“溶血性鏈球菌侵入機體后,機體內產生抗體在攻擊病菌的同時,也會攻擊心肌細胞”可知,心肌細胞上的某些成分可能與病菌成分相似,所以會被抗體錯誤的攻擊,A正確;B、HIV病毒引起的疾病是免疫缺陷病,本題的心肌炎是自身免疫病,B錯誤;C、免疫接種可以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而心肌炎不是傳染病,因此免疫接種無法預防心肌炎的發生,C錯誤;D、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統反應過強引起的,因此注射細胞因子增強免疫力可能對自身免疫病有加重的作用,D錯誤;故選A。4、D【解析】A、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導致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進而形成不同功能的細胞,但這些細胞內的蛋白質種類不完全相同,即也有相同的蛋白質,A正確;B、衰老的細胞內多種酶活性降低,但仍有蛋白質的合成,說明衰老的細胞內有的基因還在表達,B正確;C、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不能進行正常地分化,癌細胞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的過程屬于細胞凋亡,C正確;D、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是機體細胞所經歷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均有積極的意義,而細胞壞死是非正常死亡,對正常生命活動不利,D錯誤。故選D5、A【解析】生長素的發現:(1)達爾文的實驗:實驗過程:①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向光性;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長;③不透光的錫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長;④不透光的錫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實驗結論為:單側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產生某種刺激,當這種刺激傳遞到下部的伸長區時,會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出現向光性彎曲。(2)詹森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塊傳遞給下部。(3)拜爾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4)溫特的實驗:實驗過程:接觸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未接觸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胚芽鞘不生長,命名為生長素。(5)郭葛的試驗:分離出該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確定是吲哚乙酸?!驹斀狻緼、溫特的實驗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并命名為生長素,但沒有證實該物質為吲哚乙酸,A錯誤;B、達爾文根據實驗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就會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現向光性彎曲,B正確;C、拜爾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將尖端放回切面的一側,在黑暗中生長一段時間,發現胚芽鞘彎向放尖端的對側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正確;D、詹森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個瓊脂片,再將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給予單側光照射,植物彎向光源生長,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D正確。故選A。6、B【解析】題圖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部分過程,其中①表示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②表示B細胞,③表示漿細胞,④表示記憶B細胞,⑤表示抗體,⑥表示細胞毒性T細胞。詳解】A、①細胞因子和⑤抗體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A正確;B、圖中的⑥細胞毒性T細胞、②B細胞、④記憶B細胞等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不止2種細胞,B錯誤;C、二次免疫時,③漿細胞主要由④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而來,也可以由②B細胞增殖分化而來,C正確;D、⑤抗體有可能與機體自身物質結合,引起免疫失調,從而患自身免疫病,D正確。故選B。7、C【解析】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驹斀狻緼、孟德爾遺傳實驗中,既進行了正交實驗,也進行了反交實驗,因此不一定要以高莖作母本,矮莖作父本,A錯誤;B、孟德爾遺傳實驗中,既進行了正交實驗,也進行了反交實驗,因此不一定要以高莖作父本,矮莖作母本,B錯誤;C、用豌豆做雜交實驗時,要對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C正確;D、用豌豆做雜交實驗時,應該要對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D錯誤;故選C。8、C【解析】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驹斀狻緼、正常情況下,具有一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3/4的顯性和1/4的隱性,但具有兩對或多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的顯隱性之比不是3:1,A錯誤;B、多對等位基因遺傳時,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同時進行,B錯誤;C、孟德爾的一對和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都運用了“假說演繹法”,C正確;D、通常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個成對基因中的一個,而不是只含一個基因,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9、(1).反射(2).效應器(3).負電位(4).神經遞質(5).高爾基體(6).細胞膜(突觸前膜)(7).胞吐(8).改變(9).單向(10).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解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甲表示反射弧的相關結構,根據突觸結構可知,a是感受器、b是傳入神經(有神經節)、c是神經中樞、d表示突觸、e表示傳出神經、f表示效應器;乙圖中A表示突觸小體、B表示突觸后膜,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詳解】(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圖甲的f表示的結構是效應器;(2)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后,膜外電位由正電位變為負電位,當人體發生反射時,興奮在兩個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依靠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由前一個神經細胞合成,在高爾基體包裝加工,形成突觸小泡,突觸小泡與細胞膜結合,通過胞吐作用進入突觸間隙,然后和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使突觸后膜上的電位改變,引起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3)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军c睛】本題綜合考查神經調節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理解反射弧結構、突觸結構、神經細胞膜電位的變化,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10、(1).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2).不贊同,能進行光合作用的還有光合細菌,如藍藻(3).(通過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4).X3/X2(5).營養級越高,可利用能量越少,種群數量也就越少(6).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7).【解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的能量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由圖分析可知,X1是生產者固定的能量,X2是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X3是次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Z、Y1、Y2、Y3表示的是分解者、生產者、初級消費者和次級消費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詳解】(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的能量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該同學的觀點不完全對,因為在草原上能固定太陽能的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此外還可以包括光合細菌、藍藻等自養生物。(2)圖中Z、Y1、Y2、Y3表示的是分解者、生產者、初級消費者和次級消費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X1是生產者(第一營養級)固定的能量,X2是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X3是次級消費者(第三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則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X3/X2×100%。通常情況下,位于第三營養級的生物個體數量一般遠遠少于第二營養級的,其主要原因是每一營養級的生物因呼吸作用消耗相當大一部分能量,總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營養級利用,所以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只有該營養級能量的10%~20%,能養活的生物個體數就會減少。(3)牧民定期對草原除蟲和滅鼠的目的是設法調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4)根據能量流動各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10%~20%可知,戊的能量最多為第一營養級,乙和丙的能量差不多,都為第二營養級,甲為第三營養級,丁為第四營養級。五種生物種群的營養關系為:?!军c睛】本題結合圖解,考查有關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要求學生識記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過程、特點及意義,掌握能量傳遞效率的相關計算問題,正確分析題圖,規范作答。11、(1).②③④(2).①(3).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4).(負)反饋(5).種間關系【解析】圖1中甲是無機環境大氣中二氧化碳庫、乙是生產者、丙代表消費者,丁代表分解者。①為光合作用,②③為動植物的呼吸作用,④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為生產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圖2中A表示鼠同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