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220CCSC801501IDB1501/T0057—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隊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隊、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內蒙古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楊、劉丹宇、劉珠峰、傅強、巴晶、樊倩、張東光、賈峰、米麗。1DB1501/T0057—2024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范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文物建筑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消防組織、消防安全制度和管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和演練。本文件適用于文物建筑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筑或仿古建筑單位可參照本文件。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5506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5009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30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T38315社會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及實施導則GB/T40248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GA27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XF/T1463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3術語和定義件。3.1文物建筑culturalrelicbuilding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普查登記的建筑物或構筑物。3.2消防設施操作員firefacilityoperator2DB1501/T0057—2024從事建(構)筑物消防設施運行、操作和維修、保養、檢測等工作的人員。4總則4.1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應遵守消防法律法規、規章,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提高自身預防和控制火災的能力,保障消防安全。4.2文物建筑的使(占)用單位或者承包、租賃、委托經營單位及個人應明確消防安全責任,建立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4.3文物建筑應當符合文物保護和消防法律法規及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應按相關消防技術標準設置、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定期開展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和消防安全評估,采取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先進的消防技術手段,確保具備可靠的消防安全條件。4.4文物建筑改造、修繕時應同步進行消防設計,按照文物保護級別上報審批,并由文物建筑單位制定消防安全措施,明確責任。改造應選用不燃、難燃材料,不損壞原有消防設施,原有消防設施確需變更的應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文物建筑室內外增設的消防管線(設備應確保不影響疏散和火災事故救援,且便于日后維修、保養和使用。5消防安全職責5.1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員、保安人員應履行GB/T40248中的消防安全職責。5.2消防設施操作員應經過消防職業技能鑒定持證上崗,并履行下列職責:a)值守消防控制室;b)操作、維修保養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等消防設施;c)檢測火災自動報警器、自動滅火系統等消防設施。5.3電氣焊工、電工操作人員應履行下列職責:a)持證上崗,執行有關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履行審批手續;b)落實作業現場的消防安全措施,保障消防安全;c)熟練掌握防火、滅火方法,會使用滅火器材;d)發生火災后應立即報火警,并實施撲救。5.4志愿消防隊隊員應履行下列職責:a)熟悉本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以及本人在消防組織中的職責分工;b)參加消防業務培訓與演練,了解防火知識,掌握滅火、疏散、救護技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及消防設施,掌握文物(建筑)火災撲救的專業要求;c)發生火災后,按照確定的任務分工,積極參加火災報警、火災撲救、人員疏散、傷患救助、現場保護等工作。6消防組織6.1距離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較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單位應建立單位專職消防隊。其他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建立與本單位規模相適應的志愿消防隊伍,同一建筑物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使用的,可聯合建立。人員、裝備配置應與保護單位的規模相匹配。3DB1501/T0057—20246.2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的建設單位應加強隊伍建設,定期組織訓練演練,加強消防裝備配備,積極參與區域聯防聯控。6.3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應當制定并落實崗位培訓、隊伍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聯動、考核評價等管理制度,合理配備人員,建立值班備勤制度,做好應急出動準備。7消防安全制度和管理7.1一般規定文物建筑單位應建立消防安全例會,消防組織,防火巡查、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消防(控制室)值班,燃氣、電氣設備和用火、用電安全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等消防安全制度,并予以公布,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修訂。7.2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管理7.2.1基本要求文物建筑單位應當將文物展廳、大殿、講經堂、藏經閣、燃香區、廚房及其他經常使用明火或燃氣的部位、變配電室、鍋爐房庫房、重要設備用房、消防控制室等容易發生火災或一旦發生火災可能嚴重危及人身、文物和財產安全以及對消防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部位確定為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應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配備滅火器材和個人防護裝備,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7.2.2配電室管理文物建筑內建筑消防設施設備的配電柜、配電箱應有明顯標識,配電室工作人員應能正確區分消防配電和其他民用配電線路,確保火災情況下消防配電線路正常供電。7.2.3消防控制室管理消防控制室管理及應急程序應符合GB25506的有關要求,實行每日二十四小時專人值班制度,每班不應少于2人,值班人員應持有相應等級職業資格證書。7.2.4廚房管理宜在文物建筑的保護范圍外,獨立建造廚房;不具備獨立建造條件的,在廂房、走廊、庭院等附屬建筑內集中使用,與其他區域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并按照要求配置滅火設施。定期清洗排煙罩、油煙道,定期檢測和保養爐具。7.2.5大殿、偏殿等建筑管理大殿、偏殿等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a)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標識;b)按照要求配置滅火設施;c)電氣線路、電源插座、開關不準許安裝敷設在可燃材料上;d)殿內使用的經幡、帳幔、傘蓋、地毯、錦繡等可燃織物應與電氣線路、電器產品保持安全距離;e)點燈、焚香、點蠟等明火部位應有專人看護。4DB1501/T0057—20247.2.6文物展廳及庫房文物展廳及庫房的消防安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a)文物展廳及庫房不準許與其他場所混合設置,不準許采用易燃、可燃彩鋼板搭建倉儲場所和臨時用房;b)文物庫房內不準許放置易燃可燃物;c)電氣線路應按照規范要求采取穿管保護措施;d)配電箱及開關應在庫房外單獨安裝,工作人員離開庫房應拉閘斷電;e)展廳及倉庫內不準許使用電爐、電暖器等電加熱器具。7.2.7建筑周邊及室外建筑周邊及室外的消防安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a)文物建筑之間及毗連建筑不準許私搭亂建占用防火間距,文物建筑保護范圍內不準許堆放柴草、木料等可燃易燃物;b)地處森林、郊野的文物建筑周邊應開辟防火隔離帶;c)1kV及以上的架空電力線路不應跨越可燃性建筑屋面。7.3大型活動管理7.3.1舉辦祭祀、展銷、演藝、游園、展覽、廟會等大型群眾性活動前應制訂大型活動組織方案,按規定報相關部門批準。未經批準的,不應舉辦。7.3.2舉辦大型活動前,主辦單位應進行防火檢查,配置必要的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同時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演練。7.3.3大型活動期間應明確消防安全責任,對舉辦活動的現場加強安保力量,增加巡查、檢查頻次,落實消防安全措施。7.4電氣防火管理7.4.1文物建筑應配備符合用電負荷、安全的供電設施。電氣設備的安裝和線路的敷設應符合GB電的,應配備相應的漏電保護裝置。7.4.2電氣線路、設備應定期檢查、檢測,嚴禁超負荷運行。電氣線路敷設、電氣設備安裝、維修應由具有電工資格的人員負責,嚴禁非電工人員作業。場內不應隨意亂接電線,擅自增加用電設備。7.4.3采購電氣、電熱設備,應選用合格產品,并應符合有關安全標準要求。7.4.4臨時加裝的亮化燈具、LED顯示屏、燈箱、用電設備不應超出線路荷載。7.4.5文物建筑內宜使用低壓弱電供電和冷光源照明,嚴禁使用高溫燈具、電熱器具和大功率用電器具。7.4.6按要求安裝防雷設施,并定期檢測維護確保完好有效。7.4.7電動自行車、電瓶車、電動平衡車等使用蓄電池的交通工具應在指定地點停放、充電,不應將蓄電池帶至文物保護范圍內。電動汽車停放、充電應與文物建筑保持安全距離。7.5用火用油用氣安全管理7.5.1用于宗教活動場所或者民居類文物建筑應嚴格用火管理,文物建筑的保護范圍內不應使用明火。確需使用明火時,要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并由專人看管。從事宗教活動場所的文物建筑應在指定區域內5DB1501/T0057—2024燃燈、燒紙、焚香,長明燈、蠟燭應設置由不燃材料制成的固定燈座、燈罩和燭臺等安全防護措施。7.5.2按照規定對參觀游覽人員攜帶火種及違規吸煙等行為落實檢查和監管措施。7.5.3文物建筑保護范圍內,嚴禁使用燃氣和其他易燃易爆危險品。嚴禁燃放煙花爆竹,不應堆放柴草、木料等易燃、可燃物,并應設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吸煙”“禁止煙火”等標志。保護范圍內和建設控制地帶,嚴禁生產、儲存和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7.5.4電、氣焊等明火作業前,實施動火的部門和人員應按照制度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清除易燃、可燃物,配置滅火器材,落實現場監護和防范措施,在確認無火災、爆炸危險后方可嚴格按照電、氣焊操作規程進行動火作業。未經審批,不應進行動火作業。7.5.5文物保護單位內禁止篝火、燒烤等涉及明火的經營項目。其他區域開展涉及明火活動應在劃定的場地開展,其布置不應妨礙消防車輛通行及消防水源的使用,并指定專人負責消防安全。7.6安全疏散設施管理7.6.1防火門、防火卷簾、疏散指示標志、火災應急照明、火災應急廣播、火災警報等設施應設置齊全、功能完備。7.6.2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不準許占用疏散通道,嚴禁遮擋、覆蓋疏散指示標志。開放期間不準許將安全出口上鎖,不準許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7.6.3消防車通道應在沿途實行標志和標線標識管理,消防車通道上不準許設置停車泊位、構筑物、固定隔離樁等障礙物影響滅火救援。7.6.4文物建筑毗鄰區域和保護范圍內不應擅自擴建或搭建建(構)筑物、占用防火間距和消防車通道。7.7建筑消防設施、器材管理7.7.1文物建筑應加強建筑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的配置和日常管理,并符合GB55036的要求,建立維護、管理檔案,記明類型、數量、部位和維護管理責任人,保證建筑消防設施、滅火器材配置齊全、功能完備。7.7.2建筑消防設施投入使用后應保證其處于正常運行或準工作狀態,嚴禁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因故障維修等原因需要暫時停用消防設施的應有確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并經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批準。7.7.3消防設施應使用永久性標牌實行標識化管理,并符合GB13495.1的要求。7.7.4應明確各類建筑消防設施日常巡查部位,按照規定頻次開展日常檢查、單項檢查、聯動檢查,并做好記錄。7.7.5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文物建筑,每年應自行開展或委托有維修保養能力的單位開展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7.8防火巡查、檢查7.8.1文物建筑單位應對執行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及消防設施運行的情況進行巡查和檢查。7.8.2檢查前,應確定檢查人員、部位、內容。檢查后,檢查人員、被檢查部門的負責人應在檢查記錄上簽字,存入單位消防檔案。7.8.3文物建筑單位應每日進行防火巡查,并結合實際組織夜間防火巡查。在游覽、參觀或開放期間,應至少每2h巡查一次,閉館后應檢查并消除遺留火種。6DB1501/T0057—20247.8.4對演藝場所每天開演前進行檢查,達到要求準予開演。7.8.5防火檢查應定期開展,各崗位每天一次,各部門每周一次,單位每月一次。7.8.6防火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a)用火、用電、用氣、室內裝修、電動自行車充電等有無違章情況;b)燒香、點蠟等使用明火場所落實專人看管情況;c)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車通道標線、警示牌標識標牌是否完好;d)消防設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完好清晰;e)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方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f)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和志愿消防隊值班人員是否在崗;g)其他影響消防安全的情況。7.8.7防火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a)消防安全制度、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和落實情況;b)防火巡查、火災隱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實情況;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情況;d)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狀況;e)消防設施正常工作情況,滅火器材、消防安全標志設置和功能狀況;f)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和樓板、防火墻及豎井孔洞等重點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況;g)用火、用電、用氣、室內裝修、電動自行車充電等有無違章情況;h)重點工種人員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掌握情況;i)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j)志愿消防隊人員值班值守情況以及器材裝備完備情況。7.9火災隱患整改7.9.1發現火災隱患應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應報告上級主管人員。7.9.2消防安全管理人或部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組織對報告的火災隱患進行認定,并對整改完畢的進行確認。7.9.3在火災隱患整改期間,應采取相應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確保安全,隨時可能引發火災或者一旦發生火災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立即停業整改。7.9.4對消防救援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和重大火災隱患,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7.9.5對不能及時消除的火災隱患,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確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負責整改的部門、人員,并落實整改資金。對于涉及城市規劃布局而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應提出解決方案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或當地人民政府報告。7.10消防宣傳教育、培訓7.10.1文物建筑應結合實際對公眾開展消防宣傳,在停車場、主要出入口、重點游覽路段、休息區等醒目位置設立消防安全提示。應將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和消防安全禁止行為納入導游講解內容。7.10.2應當至少每半年對員工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員、導游、領隊、講解員等人員應為重點培訓對象,新員工上崗前、商戶入駐前應經過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上崗。7.10.3宣傳教育和培訓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7DB1501/T0057—2024a)有關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b)本單位和本崗位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c)建筑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規程;d)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及逃生自救的知識和技能以及撲救文物建筑火災的注意事項;e)本場所的安全疏散路線,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f)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內容、操作程序等。8滅火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庭護理居間合同樣本
- 教育學工作匯報
- 窒息護理操作規程
- 礦山運輸糾紛處理合同
- 膜性腎病診療規范
- 舞蹈工作室教練聘用合同范本
- 2024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溫州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清遠市清新區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高級技工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佳能相機PowerShot SX60 HS使用說明書
- GB/T 44311-2024適老環境評估導則
-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補寫語句+課件
- 人教版部編版統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9《y+w》課件
- CB-Z-211-1984船用金屬復合材料超聲波探傷工藝規程
- CJJ99-2017 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
- 澳大利亞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比賽一等獎課件
- 《職業道德與法治》開學第一課(導言)(課件)-【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課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水平垂直運輸專項方案
- SB-T 11164-2016 綠色倉庫要求與評價
- 中考物理總復習《歐姆定律》專項提升練習(帶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