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語文復習熱搜題速遞之名篇名句默寫(2024年7月)
一.默寫(共15小題)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中,“,”兩句概括歷代君王創業容易而守
業難的普遍規律。
(2)《念奴嬌?過洞庭》中,詞人寫招待賓客時,自己舀盡西江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句子是
(3)詩人常借“山”表達復雜心理,如唐代詩句“,二
2.補寫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蘇洵在《六國論》中以“",表達對朝廷重蹈六國覆轍的憂慮。其實早在唐代
杜牧《阿房宮賦》中就用“”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揭示了。
(2)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司馬光指責王安石“拒諫”,王安石卻認為“,"
這樣不叫“拒諫”。
(3)在旅游中,如果到山水佳處,看到水若絲帶環繞、群峰林立的景象,我們會想到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懷古》中的“,”之句。
(4)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零二四年新年賀詞中說“黃河九曲、長江奔流,總讓人心潮澎湃、豪情滿懷”,
古詩文中不乏借黃河或長江抒發情感的句子,如“,
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登岳陽樓》中“,”兩句,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闊大,
景色宏偉奇麗。
(2)在《阿房宮賦》中,杜牧用“,",告誡后世統治者如果不能
汲取歷史教訓就會重蹈覆轍,向當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
(3)古往今來,“橋”引來了無數詩人的低吟淺唱,傳達詩人對歷史、對人生的喟嘆,如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表”是一種應用文體,而李密的《陳情表》卻寫得極為感人:","兩
句,總起全文,高度概括了自己的不幸命運,是全文陳述苦情的開始。
(2)《列子?湯問》載有五色石補天的故事。李賀《李憑箜篌引》中“,”
兩句,即借此神話故事,形象地寫出樂聲的高亢激越,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3)“雁”是古代詩人鐘愛的形象,在古詩詞中具有豐富內涵,詩人或借以描繪邊塞之景,或借以表達
思鄉之情、離別之苦、興亡之嘆等,如“,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離騷》中,因統治者荒唐、不理解民間疾苦,屈原表達失望的詩句是
(2)李白“明朝拂衣去,永與海鷗群”兩句,表達了避世隱居的想法;黃庭堅在《登快閣》中也抒發
類似情感的詩句是“,
(3)菊花(黃花)具有高潔、堅貞、頑強的品格,成為中國古代詩人鐘愛的意象,如詩句
6.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由此聯想至K論語?里仁》中","
兩句,既強調榜樣的作用,又強調反思的意義。
(2)《過秦論》中,賈誼敘述秦國“致萬乘之勢”后確立霸主地位的一句是“”且在文
末用“”揭示了秦王朝滅亡的原因。
(3)“雨”是古詩中的重要意象,常成為詩人抒發情感的載體。如借“雨”來表達詩人愁緒的詩句有
“和“等。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美是人們永恒的追求。中國傳統建筑注重形式美、技藝美、意蘊美,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豐富的藝術
色彩。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就細致地描寫了阿房宮樓閣各隨地形和結構的參差精巧之美:
“,。”不負良辰美景是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也是生活之美的表現。《子路、曾
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問志,曾皙用“,”兩句描繪了美好時節
人們在沂水邊快樂游玩的情景。還有一種美,稱之為意境美。在藝術形象中,意境美是心與物、情與景、
意與境交融契合的境界美。《桂枝香?金陵懷古》“,”兩句,寫出了詩人登高
望遠時所看到的天高水闊深秋金陵江山的意境美。在人們生活的世界,美是無處不在的。
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韓非子提出“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認為《離騷》亦是如此的
觀點句是",
(2)從蘇軾的《石鐘山記》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治學做事要有嚴謹的態度,
“,”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3)意象是深入理解詩歌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分析詩歌中“門”這一意象,我們可以一窺作者豐沛深
摯的思想感情,比如“,”。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嬌?過洞庭》中與《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所描繪畫面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
(2)蘇洵在《六國論》中講述燕國敗亡的原因時說:“,",指出任用刺客
是導致國家滅亡的原因之一。
(3)古人寫詩經常用猿鳴渲染氛圍,抒發哀怨愁苦之情,如:",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勸學》以木和金經改造提升品質類比博學善思的好處,《諫太宗十思疏》也有同樣的手法,以木長
流遠類比國家治理,得出“,”的結論。
②以史為鑒知興替。《六國論》希望統治者不畏強敵,做到“”;《阿房宮賦》中得
出秦滅亡的原因“,”,并非天下。
③倚樓憑欄心潮涌,把酒臨風思緒飛。古人有登樓望遠、登樓抒懷的習慣,“樓”是古詩文中常見的意
象,如“,
1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適《燕歌行?并序》“,"兩句中,戰士的流血犧牲和主將的驕
奢淫逸形成鮮明對比。
(2)在《蘭亭集序》中,表現王羲之在蘭亭聚會上遍觀宇宙天地遼闊繁盛的句子
ZE:,。
(3)“滄海”經常出現在唐宋詩文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或展現寬闊胸襟,或寄托憂思情懷,
或抒發離情別緒等,如“,
12.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書寫規范,字跡清晰。
(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將秦統治者與百姓對舉,接著用反問句“,"
對秦始皇巧取豪奪、搜刮唯恐不盡、揮金如土的行徑,進行了辛辣的譴責。
(2)孟浩然詠嘆洞庭湖的名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歷來為人所稱頌,而杜甫在《登岳陽樓》
中也用“,”句繪出宏闊壯觀圖景,且氣魄更加宏大,境界更加高遠。
(3)《諫太宗十思疏》作者開篇就運用了排喻的手法引出觀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
者,必浚其泉源;,”設喻明理,效果突出。
(4)蘇洵在《六國論》中從反面假設角度,探索六國圖存之道:“,,并
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中,“,”兩句,用疑問語氣指出了秦在財富的搜刮與
揮霍上的反差行為。
(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歷代君王能創業卻不能守業的不變規律的句子是:
(3)蘇洵《六國論》中“,”兩句,說明燕國滅亡的原因是用刺客作為對
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禍患。
(4)《念奴嬌?過洞庭》中“,",既是在說此刻的美景與心境無可言傳,又
是在嘆息自己的人格和抱負無人可知。
(5)《答司馬諫議書》中“,”直接點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
(6)《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寫古人登臨高出,枉自感嘆興亡的榮耀和恥辱的句子:
14.(1)李密《陳情表》中“,”兩句從時間的角度表達了暫不赴命
的請求,巧妙地解決了盡忠和盡孝的矛盾。
(2)《種樹郭橐駝傳》中直接點明作者寫作意圖的句子是“
(3)《石鐘山記》中,蘇軾認為石鐘山的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除了酈道元記錄不詳細
和漁工水師不能用文字記載以外,還在于“”,從而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
(4)《歸去來兮辭》中",”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悔和對未來的期待。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離騷》文中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語句
7H:,。
(2)《氓》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的句子是:,o
(3)李白《蜀道難》中,“,”兩句詩使用夸張手法,正面描寫山之高
峻、崖之陡峭,以此表現蜀道之難。
2025年高考語文復習熱搜題速遞之名篇名句默寫(2024年7月)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默寫(共15小題)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中,“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兩句概括歷代君王創業容
易而守業難的普遍規律。
(2)《念奴嬌?過洞庭》中,詞人寫招待賓客時,自己舀盡西江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句子是“盡挹
西江,細斟北斗
(3)詩人常借“山”表達復雜心理,如唐代詩句“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2)盡挹西江細斟北斗
(3)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曾
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寫題一般都涉及正確理解文意及句子內涵,
因此平時積累時要加強理解性記憶,弄清文章內容及句子內涵,切不可死記硬背。
【解答】故答案為:
(1)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重點字:繁)
(2)盡挹西江細斟北斗(重點字:挹)
(3)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曾
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重點字:戎)
【點評】《諫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寫:
1.《諫太宗十思疏》中用對比的手法來說明竭誠待人和輕視他人而帶來不同結果的句子是:竭誠則吳越
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2.《諫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謂取天下易守天下難的緣由是: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3.《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說“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內容是: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
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
4.《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結論。
5.《諫太宗十思疏》開篇作者運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舉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
必浚其泉源”兩組比喻,從而引出了中心論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補寫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蘇洵在《六國論》中以“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表達對朝廷重蹈六國覆轍的憂慮。其實早
在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中就用“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揭示了。
(2)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司馬光指責王安石“拒諫”,王安石卻認為“辟邪說,難壬人”
這樣不叫“拒諫”。
(3)在旅游中,如果到山水佳處,看到水若絲帶環繞、群峰林立的景象,我們會想到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懷古》中的“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之句。
(4)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零二四年新年賀詞中說“黃河九曲、長江奔流,總讓人心潮澎湃、豪情滿懷”,
古詩文中不乏借黃河或長江抒發情感的句子,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2)辟邪說難壬人
(3)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寫題一般都涉及正確理解文意及句子內涵,
因此平時積累時要加強理解性記憶,弄清文章內容及句子內涵,切不可死記硬背。
【解答】故答案為:
(1)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重點字:鑒)
(2)辟邪說難壬人(重點字:壬)
(3)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重點字:簇)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重點字:蕭)
【點評】《阿房宮賦》名句輯錄:
(1)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繩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2)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
候不齊。
(3)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
間。
(4)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跡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5)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成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圻,乾坤日夜浮”兩句,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
闊大,景色宏偉奇麗。
(2)在《阿房宮賦》中,杜牧用“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告誡后世統
治者如果不能汲取歷史教訓就會重蹈覆轍,向當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
(3)古往今來,“橋”引來了無數詩人的低吟淺唱,傳達詩人對歷史、對人生的喟嘆,如“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
(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3)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寫題一般都涉及正確理解文意及句子內涵,
因此平時積累時要加強理解性記憶,弄清文章內容及句子內涵,切不可死記硬背。
【解答】故答案為:
(1)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重點字:拆)
(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重點字:鑒)
(3)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重點字:幕)
【點評】《阿房宮賦》名句輯錄:
(1)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繩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2)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
候不齊。
(3)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
間。
(4)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逋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5)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成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表”是一種應用文體,而李密的《陳情表》卻寫得極為感人:“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兩句,總起全文,高度概括了自己的不幸命運,是全文陳述苦情的開始。
(2)《列子?湯問》載有五色石補天的故事。李賀《李憑箜篌引》中“女蝸煉石補天處,石破天
驚逗秋雨”兩句,即借此神話故事,形象地寫出樂聲的高亢激越,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3)“雁”是古代詩人鐘愛的形象,在古詩詞中具有豐富內涵,詩人或借以描繪邊塞之景,或借以表達
思鄉之情、離別之苦、興亡之嘆等,如“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2)女婿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3)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千里黃云白日瑛北風吹雁雪紛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
龍潛躍水成文)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寫題一般都涉及正確理解文意及句子內涵,
因此平時積累時要加強理解性記憶,弄清文章內容及句子內涵,切不可死記硬背。
【解答】故答案為:
(1)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重點字:閔)
(2)女婿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重點字:煉)
(3)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千里黃云白日璃北風吹雁雪紛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
龍潛躍水成文)(重點字:雁)
【點評】《陳情表》名句默寫
1.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3.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4.臣欲奉詔奔馳,則以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5.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離騷》中,因統治者荒唐、不理解民間疾苦,屈原表達失望的詩句是“怨靈修之浩蕩兮,
終不察夫民心
(2)李白“明朝拂衣去,永與海鷗群”兩句,表達了避世隱居的想法;黃庭堅在《登快閣》中也抒發
類似情感的詩句是“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3)菊花(黃花)具有高潔、堅貞、頑強的品格,成為中國古代詩人鐘愛的意象,如詩句“待到重
陽日,還來就菊花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2)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采菊東籬下悠然
見南山/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
相關名句。
【解答】故答案為:
(1)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重點字:蕩)
(2)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重點字:笛)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采菊東籬下悠然
見南山/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重點字:待)
【點評】《離騷》名句輯錄:
1.屈原在《離騷》中借前賢能夠堅守正道來勉勵自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離騷》中表現詩人怨恨君王過分荒唐,始終不能明了自己心跡的句子是: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
夫民心。
3.《離騷》中表現詩人忍受委屈壓抑意志,忍受責罵和侮辱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4.《離騷》中寫作者向古圣先賢學習,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
厚。
5.《離騷》中表現詩人寧愿突然死去,隨著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樣的句子是:寧淹死以
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6.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由此聯想到《論語哩仁》中“見賢思齊焉,見不
賢而內自省也“兩句,既強調榜樣的作用,又強調反思的意義。
(2)《過秦論》中,賈誼敘述秦國“致萬乘之勢”后確立霸主地位的一句是“序八州而朝同列”且
在文末用“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揭示了秦王朝滅亡的原因。
(3)“雨”是古詩中的重要意象,常成為詩人抒發情感的載體。如借“雨”來表達詩人愁緒的詩句有“」
樓一夜聽春雨和“夜闌臥聽風吹雨等。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序八州而朝同列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小樓一夜聽春雨夜闌臥聽風吹雨(巴山夜雨漲秋池/昨夜雨疏風驟/梧桐更兼細雨)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
相關名句。
【解答】故答案為: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重點字:焉)
(2)序八州而朝同列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重點字:施)
(3)小樓一夜聽春雨夜闌臥聽風吹雨(巴山夜雨漲秋池/昨夜雨疏風驟/梧桐更兼細雨)(重點字:
闌)
【點評】《過秦論》名句輯錄:
1.賈誼在《過秦論》中用排比句式描寫秦始皇用武力統一并統治天下的語句是: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
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2.《過秦論》中最能表現秦始皇統一天下勢不可擋的句子是: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
尊而制六合。
3.最能揭示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后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來反抗的一句是: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4.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對外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武攻之舉措。在南方: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在
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5.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獲得勝利,使得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擊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兩句就是對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美是人們永恒的追求。中國傳統建筑注重形式美、技藝美、意蘊美,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豐富的藝術
色彩。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就細致地描寫了阿房宮樓閣各隨地形和結構的參差精巧之美:“各抱
地勢,鉤心斗角心不負良辰美景是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也是生活之美的表現。《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問志,曾皙用“浴乎沂,風乎舞雪”兩句描繪了美好時節人們在
沂水邊快樂游玩的情景。還有一種美,稱之為意境美。在藝術形象中,意境美是心與物、情與景、意與境
交融契合的境界美。《桂枝香?金陵懷古》“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兩句,寫出了詩人登高望
遠時所看到的天高水闊深秋金陵江山的意境美。在人們生活的世界,美是無處不在的。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浴乎沂風乎舞雪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
相關名句。
【解答】故答案為:
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浴乎沂風乎舞零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重點字:鉤、
零、簇)
【點評】《阿房宮賦》名句輯錄:
1.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杜牧《阿房宮賦》:“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
下也。”借秦滅亡的教訓批評唐敬宗廣建宮室。
2.通過阿房宮的興毀提示秦王歷史教訓,文中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3.不吸取經驗教訓讓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宮賦》中說:“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
也。”
4.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兩句寫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對人民的掠奪之
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將剝削來的錢財像泥沙一樣的浪費掉。
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韓非子提出“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認為《離騷》亦是如此的
觀點句是“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2)從蘇軾的《石鐘山記》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治學做事要有嚴謹的態度,”事不目見耳聞,
而臆斷其有無”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3)意象是深入理解詩歌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分析詩歌中“門”這一意象,我們可以一窺作者豐沛深
摯的思想感情,比如“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3)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
相關名句。
【解答】故答案為:
(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重點字:指)
(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重點字:臆)
(3)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重點字:蓬)
【點評】《屈原列傳》名句輯錄:
1.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屈原的《離騷》評價極高,其中認為其文字練、用辭精到的兩句是:其文
約,其辭微。
2.在《屈原列傳節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文章的內容雖然細小但含義卻極弘大,所舉的事例雖
然淺近但意義卻很深遠的兩句是: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3.我們讀屈原的《離騷》發現屈原在文章中經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屈原列傳》
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4.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屈原的為人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其中認為他志向遠大即使與日月對照,光
輝也毫不遜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嬌?過洞庭》中與《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所描繪畫面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2)蘇洵在《六國論》中講述燕國敗亡的原因時說:“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指出任
用刺客是導致國家滅亡的原因之一。
(3)古人寫詩經常用猿鳴渲染氛圍,抒發哀怨愁苦之情,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
回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2)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3)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
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
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為:
(1)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重點字:鑒、瓊)
(2)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重點字:荊、卿)
(3)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重點字:哀、渚)
【點評】名篇名句的背誦和默寫,不應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要聯系上下文,在具體語境中分析品味和
識記一些關鍵的詞語,從而使自己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聯系“琵琶女本不愿為人彈奏,是千呼萬喚的情況下才出來”的具體語境,就會把“始”寫成“使”。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勸學》以木和金經改造提升品質類比博學善思的好處,《諫太宗十思疏》也有同樣的手法,以木長
流遠類比國家治理,得出“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結論。
②以史為鑒知興替。《六國論》希望統治者不畏強敵,做到“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阿房
宮賦》中得出秦滅亡的原因“族秦者,秦也”,并非天下。
③倚樓憑欄心潮涌,把酒臨風思緒飛。古人有登樓望遠、登樓抒懷的習慣,“樓”是古詩文中常見的意
象,如“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族秦者秦也
(3)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
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
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為:
(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重點字:德)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族秦者秦也(重點字:威、劫)
(3)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重點字:昔)
【點評】名篇名句的背誦和默寫,不應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要聯系上下文,在具體語境中分析品味和
識記一些關鍵的詞語,從而使自己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聯系“琵琶女本不愿為人彈奏,是千呼萬喚的情況下才出來”的具體語境,就會把“始”寫成“使”。
1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適《燕歌行?并序》“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兩句中,戰士的流血犧牲和
主將的驕奢淫逸形成鮮明對比。
(2)在《蘭亭集序》中,表現王羲之在蘭亭聚會上遍觀宇宙天地遼闊繁盛的句子是: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3)“滄海”經常出現在唐宋詩文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或展現寬闊胸襟,或寄托憂思情懷,
或抒發離情別緒等,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寄蜉螳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古詩文默寫能力。首先要熟悉課標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積極課外積累,根據題中情
境提示補寫詩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重點字:帳)
(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重點字:察)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重點字:滄)
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重點字:碣)
寄蜉螳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重點字:蜉、蟾)
【點評】《燕歌行》名句輯錄:
1.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推金伐鼓下榆關,旌旅逶迤碣石間”兩句通過寫漢將帶兵出征時金鼓震天,
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刻畫了一位臨戰輕敵的統帥形象,為下文的戰敗被困作反襯。
2.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兩句用戰士們在前方殺敵的出生入死
與漢將在軍帳中的輕歌曼舞作對比,控訴了漢將不懂得體恤士兵,為下文寫戰敗埋下了伏筆。
3.有戰爭就會有別離,甚至是生死離別。在高適的《燕歌行》中,“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兩句通過描寫思婦和征夫分別后對對方的思念,從側面折射出戰爭的殘酷。
4.在高適的《燕歌行》中,“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兩句一實一虛,既寫出了戰士們打仗
的辛苦,又寫出了家中妻子對遠征戰士的思念之情。
12.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書寫規范,字跡清晰。
(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將秦統治者與百姓對舉,接著用反問句“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
泥沙”對秦始皇巧取豪奪、搜刮唯恐不盡、揮金如土的行徑,進行了辛辣的譴責。
(2)孟浩然詠嘆洞庭湖的名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歷來為人所稱頌,而杜甫在《登岳陽樓》
中也用“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句繪出宏闊壯觀圖景,且氣魄更加宏大,境界更加高遠。
(3)《諫太宗十思疏》作者開篇就運用了排喻的手法引出觀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
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設喻明理,效果突出。
(4)蘇洵在《六國論》中從反面假設角度,探索六國圖存之道:“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
(2)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
(3)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4)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
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
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為:
(1)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重點字:錨、銖)
(2)吳楚東南加乾坤日夜浮(重點字:圻)
(3)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重點字:德)
(4)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重點字:秦)
【點評】名篇名句的背誦和默寫,不應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要聯系上下文,在具體語境中分析品味和
識記一些關鍵的詞語,從而使自己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聯系“琵琶女本不愿為人彈奏,是千呼萬喚的情況下才出來”的具體語境,就會把“始”寫成“使”。
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中,“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兩句,用疑問語氣指出了秦在財富的
搜刮與揮霍上的反差行為。
(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歷代君王能創業卻不能守業的不變規律的句子是:“有善始者實
繁,能克終者蓋寡
(3)蘇洵《六國論》中“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兩句,說明燕國滅亡的原因是用刺客
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禍患。
(4)《念奴嬌?過洞庭》中“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既是在說此刻的美景與心境無可言傳,
又是在嘆息自己的人格和抱負無人可知。
(5)《答司馬諫議書》中“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直接點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
原因。
(6)《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寫古人登臨高出,枉自感嘆興亡的榮耀和恥辱的句子:“千古憑高對此
謾嗟榮辱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鋼材加工安裝合同范本
- 合伙創業分紅合同范本
-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雕塑進貨出售合同范本
- 砂石土方運輸合同范本
- 豆粨采購合同范本
- 《2025租賃合同終極大典》
- 出售球拍合同范本
- 山東省日照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試題 政治 無答案
- 2024年揚州市廣陵區教育系統事業單位招聘教師真題
- 2025-2030年中國CAE軟件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銅產融社會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統)昆明市2025屆“三診一模”高三復習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含答案)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 2a-2e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5徽縣輔警考試題庫
- (一模)2025年廣東省高三高考模擬測試 (一) 卷數學試卷(含官方答案)
- 腦心健康管理師的學習匯報
- 樹木移植合同范本
- 2025年開封大學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新版
- 2025年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財政投資評審咨詢服務預算和結算評審項目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