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822-2021 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  _第1頁
DB34∕T 3822-2021 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  _第2頁
DB34∕T 3822-2021 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  _第3頁
DB34∕T 3822-2021 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  _第4頁
DB34∕T 3822-2021 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4省地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DB34/T3822-2021主編部門: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部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合肥6DB34/T3822-2021*安徽省工程建設標準設計辦公室組織出版發行(合肥市紫云路996號安徽省城鄉規劃建設大廈,郵編:230091)*開本:850×1168毫米1/32印張:3.5字數:92千字2021年*月第一版2021年*月第一次印刷印數:1-1000冊7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批準“集貿市場(大型超市)公平秤設置與管理規范”等121項安徽省地方標準,現予以公布。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89序號地方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代替標準號批準日期實施日期1DB34/T3822-2021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2021-01-252021-07-252DB34/T3823-2021綠色建筑設備節能控制技術標準2021-01-252021-07-253DB34/T3824-2021園林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2021-01-252021-07-254DB34/T3825-2021城鎮燃氣用戶設施安全檢查和配送服務規范2021-01-252021-07-255DB34/T3826-2021保溫板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2021-01-252021-07-256DB34/T1468-2021疊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施工及驗收規程DB34/T1468-20112021-01-252021-07-257DB34/T3827-2021復合保溫隔聲板樓屋面工程技術規程2021-01-252021-07-258DB34/T3828-2021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修繕技術規程2021-01-252021-07-259DB34/T3829-2021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設計標準2021-01-252021-07-25DB34/T3830-2021裝配式建筑評價技術規范2021-01-252021-07-25DB34/T3831-2021城市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運行技術規范2021-01-252021-07-25DB34/T3832-2021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規程2021-01-252021-07-25續上表:序號地方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代替標準號批準日期實施日期DB34/T3833-2021城鎮道路人行道及附屬設施施工技術規程2021-01-252021-07-25DB34/T3834-2021裝配式住宅統一模數標準2021-01-252021-07-25DB34/T3835-2021機制砂應用技術規程2021-01-252021-07-25DB34/T3836-2021城鎮綜合管廊施工與質量驗收規程2021-01-252021-07-25DB34/T1874-2021裝配式混凝土住宅設計標準DB34/T1874-20132021-01-252021-07-25根據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2017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及標準設計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17〕990號)和《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函》(皖市監函〔2019〕10號)的要求,規程編制組經廣泛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工程實踐,吸收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規程。本規程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4.材料;5.建筑設計;6.結構設計;7.設備與管線系統設計;8.內裝系統設計;9.構件制作與運輸;10.施工安裝;11.質量驗收。本規程由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歸口管理,由合肥工業大學負責技術內容的解釋。各單位在執行本規程時,請注意總結經驗,積累資料,并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地址:合肥市屯溪路193號;郵編:230009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程主編單位:合肥工業大學長沙遠大住宅工業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本規程參編單位: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合肥工業大學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煤遠大淮北建筑產業化有限公司金鵬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安徽新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學HAZ(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大共達工程檢測試驗有限公司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安徽晶天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安徽承宇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員:蔣慶李浩然完海鷹種迅楊皓東王珺占賢鍇葉獻國涂剛要陳杰趙沖鋒桂新輝邵葉李亞鵬王益劉亮何利徐勤劉國福郝瑋劉運林杜建偉殷建鋒翟紅偉劉飛余善文常頔馮玉龍方磊黃俊旗楊格朱海生趙鵬王瀚欽沙慧玲沈杰本規程主要審查人員:羅永峰孟少平劉敏朱兆晴胡泓一陳剛華正茂 2術語和符號 2 2 33基本規定 54材料 74.1混凝土、鋼筋和鋼材 7 7 105建筑設計 12 125.2平面、立面及外墻設計 136結構設計 15 156.2作用與作用組合 166.3結構設計和分析 166.4預制墻板設計 18 20 21 237設備與管線系統設計 248內裝系統設計 26 268.2內裝部品設計選型 26 279構件制作與運輸 28 28 28 3010施工安裝 31 31 31 32 3311質量驗收 34 34 35本規程用詞說明 38引用標準名錄 391General 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BasicRequirements 54Materials 74.1Concrete,SteelReinforcementandSteels 4.2ConnectingMaterials 74.3OtherMaterials 5ArchitecturalDesign 5.1GeneralRequirements 5.2PlanElevationandFacadeDesign 5.3WaterproofJoint 6StructuralDesign 6.1GeneralRequirements 6.2ActionsandActionCombinations 6.3StructuralDesignandAnalysis 6.4PrecastConcreteWallPanelDesign 6.5SlabDesign 206.6ConnectionDesign 216.7FoundationDesign 237PipelineDesign 248InteriorDecorationSystemDesign 268.1GeneralRequirements 268.2DesignandSelectionofInteriorDecorationParts 268.3InterfaceandConnection 279ManufacturingandTransportation 289.1GeneralRequirements 289.2Manufacturing 289.3TransportationandStorage 3010ConstructionandInstallation 3110.1GeneralRequirements 3110.2ErectionPreparation 3210.3ComponentErection 3310.4ConstructionSafety 3311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 3411.1GeneralRequirements 3411.2ErectionandConnection 3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38ListofQuotedStandards 3911.0.1為規范安徽省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的應用,做到安全適用、質量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和保護環境,促進我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安徽省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和8度(0.2g)抗震設計的多層民用建筑。1.0.3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的設計、構件制作與運輸、施工安裝和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安徽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術語和符號2.1.1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boxbasedbolt由預制混凝土墻板作為豎向承重及抗側力構件,預制混凝土空心樓板作為樓蓋,預制構件之間均采用盒式螺栓連接,在現場裝配而成的多層墻-板結構。簡稱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預制外墻板宜采用預制混凝土夾心保溫外墻板,預制內墻板宜采用預制混凝土空心墻板。螺栓桿一端擰入預埋于預制構件內的套筒或直接預埋于預制構件內,另一端插入連接盒,通過墊圈和螺母緊固實現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預埋在預制構件中用于實現構件之間螺栓連接的盒式金屬部件。2.1.4預埋套筒embeddedsleeve預埋在預制構件中用于傳遞螺栓的軸向拉力或壓力的連接用鋼套管。2.1.5預制混凝土夾心保溫外墻板precastconcretesandwichfacadepanel由內葉板、保溫材料、外葉板和拉結件組成的預制混凝土外墻板。簡稱夾心保溫外墻板。僅內葉板承重。由兩側混凝土葉板、減重材料或保溫材料和混凝土肋組成的預制混凝土墻板。簡稱空心墻板。兩側混凝土葉板共同承重。由混凝土頂板、減重材料或保溫材料、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肋組3成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樓板。簡稱空心樓板。相鄰兩肋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設計中,通過建筑、結構、設備與管線、內裝等專業相互配合,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滿足設計、制作與運輸及施工安裝等要求的一體化設計。將設備管線布置在結構系統之外的方式。2.2.1材料性能C30——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為30N/mm2的混凝土強度等級;HPB300——強度級別為300MPa的熱軋光圓鋼筋;M10——強度等級為10MPa的普通砂漿;Q235B——屈服強度為235MPa的B級碳素結構鋼。2.2.2作用、作用效應及承載力N——與墻肢水平剪力設計值V相應的垂直于結合面的軸向力設計值;R——結構構件承載力;S——結構構件內力組合的設計值;V——墻肢水平剪力設計值;Vj——預制墻板豎向接縫的剪力設計值;Vjd——持久設計狀況下接縫剪力設計值;VjdE——地震設計狀況下接縫剪力設計值;Vu——持久設計狀況下墻板底部接縫受剪承載力設計值;VuE——地震設計狀況下墻板底部接縫受剪承載力設計值;Vu1E單個高強度螺栓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42.2.3幾何參數B——墻肢寬度;H——墻肢高度。2.2.4計算系數及其他RP0.2——非比例延伸強度;N——螺栓數量;γRE——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γ0——結構重要性系數。53基本規定3.0.1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宜進行協同設計,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3.0.2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應符合“模塊化”的設計理念,遵循“少規格、多組合”的設計原則,設計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和相關模數協調規定。3.0.3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應滿足承載能力、剛度和延性要求,應避免因部分構件或連接的破壞而導致整個結構喪失承受重力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能力。3.0.4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不適用于特別不規則的建筑。3.0.5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房屋的層數和總高度限值應符合表的規定,層高不應超過4m。高度(m)9653注:1房屋的總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頂或檐室從地下室室內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條件好的半地3乙類的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房屋仍按本地區設防烈度查表,其層數應減少一層且總高度應降低3m。3.0.6抗震設防烈度為6、7、8度時,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的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房屋的抗震等級應分別按四、四、三級采用,抗震6設防類別為乙類的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房屋的抗震等級應分別按四、三、二級采用。3.0.7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房屋的最大高寬比不宜超過表3.0.7的規定。3.0.8預制混凝土構件深化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符合模數協調原則,優化預制構件的尺寸,減少預制構件的種類和拼裝次數;2應滿足制作、堆放、運輸以及施工吊裝要求,并應便于施工安裝和進行質量控制及驗收;3應滿足建筑、結構、設備與管線、內裝等各專業對設計、制作和施工安裝等環節的要求;4應對構件的脫模、吊裝、運輸、堆放、施工等環節的受力狀況進行核算。3.0.9內裝設計宜采用工業化生產的集成內裝部品部件,應減少施工現場的濕作業。3.0.10二次裝修時不應損壞樓板、墻板等結構構件及構件之間的連接。4材料4.1混凝土、鋼筋和鋼材4.1.1混凝土、鋼筋和鋼材的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和《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有關規定。4.1.2空心墻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其它預制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空心樓板拼縫后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空心樓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4.1.3鋼筋焊接網的鋼筋性能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14的有關規定,焊接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有關規定。4.2連接材料4.2.1用于連接預制混凝土構件的連接盒和預埋件的材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和《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規定。4.2.2預埋套筒材料及實測力學性能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接套筒》JG/T163的有關規定。4.2.3連接用焊接材料、螺栓、套筒等緊固件的材料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鋼結構焊接規范》GB50661和《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等的規定。4.2.4連接夾心保溫外墻板內、外葉板的拉結件宜采用纖維增強塑料(FRP)拉結件或不銹鋼拉結件,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采用纖維增強塑料(FRP)拉結件時:1)纖維增強塑料(FRP)拉結件在保溫層中的橫截面積不應小于50mm2,橫截面任一方向尺寸(邊長或直徑)不宜8小于3mm;2)纖維增強塑料(FRP)拉結件的抗拔承載力和抗剪承載力應符合表4.2.4-1的規定;表4.2.4-1纖維增強塑料(FRP)拉結件材料力學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拉伸強度標準值(MPa)《預制保溫墻體用纖維增強塑料(FRP)連接件》JG/T561拉伸彈性模量(GPa)層間剪切強度標準值(MPa)注:表中各項強度應為具有95%保證率的標準值,彈性模量為平均值。3)纖維增強塑料(FRP)拉結件的纖維體積含量不宜低于60%。當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時,應選用高強型、含堿量小于0.8%的無堿玻璃纖維或耐堿型玻璃纖維,不得使用中堿玻璃纖維及高堿玻璃纖維;4)纖維增強塑料(FRP)拉結件尚應符合《預制保溫墻體用纖維增強塑料連接件》JG/T561的相關規定。2當采用不銹鋼拉結件時:1)不銹鋼拉結件用不銹鋼宜采用統一數字代號為S316XX系列的奧氏體型不銹鋼,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不銹鋼棒》GB/T1220、《不銹鋼冷加工鋼棒》GB/T4226、《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GB/T3280和《不銹鋼熱軋鋼板和鋼帶》GB/T4237的有關規定;2)不銹鋼拉結件的抗拉、抗壓強度標準值應取其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RP0.2,不銹鋼材料的抗力分項系數取1.165,抗剪強度設計值可按其抗拉強度設計值的58%采用,彈性模量、泊松比和線膨脹系數可按表4.2.4-2采用。9表4.2.4-2不銹鋼拉結件材料力學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彈性模量(MPa)泊松比4.2.5螺栓孔中的灌漿料應采用水泥基灌漿料,灌漿料的性能應滿表4.2.5灌漿料性能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泌水率(%)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流動度(mm)初始《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5044830min保留值抗壓強度《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5044828d豎向膨脹率(%)《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50448膨脹率之差氯離子含量(%)《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80774.2.6連接用坐漿料的性能要求應滿足表4.2.6要求。表4.2.6坐漿料性能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膠砂流動度(mm)初始《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GB/T241930min泌水率(%)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初凝時間(h)《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抗壓強度(MPa)《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1767128d氯離子含量(%)《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80774.3其他材料4.3.1預制構件脫模、翻轉、吊裝用內埋式螺母或內埋式吊釘及配套的吊具,應根據相應的產品標準和應用技術規定選用;當采用吊環時,應采用未經冷加工的HPB300鋼筋或Q235B圓鋼制作。4.3.2夾心保溫外墻板接縫處密封材料應與預制混凝土具有適應性,并具有低模量、高彈性、防霉、防水、耐候等性能,除應滿足設計要求外,其性能應滿足國家現行及行業標準《建筑密封膠分級和要求》GB/T22083、《混凝土接縫用建筑密封膠》JC/T881及相關規定。4.3.3接縫中的防火封堵材料和背襯材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建筑防火封堵應用技術標準》GB/T51410和《防火封堵材料》GB23864的有關規定,并結合防火封堵部位的特點、防火封堵材料及封堵方式選用。4.3.4夾心保溫外墻板和空心墻板中保溫材料的耐火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4/1466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4/5076的規定。燃燒性能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中B1級的規定。4.3.5夾心保溫外墻板和空心墻板中的保溫材料應采用低導熱系數、低吸水率、抗壓強度較高的輕質保溫材料,其熱物理性能計算參數如干密度、導熱系數、蓄熱系數應符合相關國家現行標準,尚應符合《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4/1466的有關規定,可選用巖棉板、石墨EPS勻質保溫板、模塑聚苯板、石墨模塑聚苯板、擠塑聚苯板等。4.3.6建筑內裝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和難燃材料,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要求。5建筑設計5.1一般規定5.1.1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設計應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采用模數協調和模塊組合的標準化設計,將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和內裝系統進行集成。5.1.2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設計應滿足建筑全壽命周期的使用維護要求,宜采用管線分離的方式。5.1.3建筑的圍護結構和樓梯、陽臺、空調板、隔墻、管道井等配套構件及室內裝修材料宜采用工業化、標準化產品。5.1.4建筑的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等,應符合節能規范要求,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節能措施。5.1.5建筑防火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及國家和安徽省其他標準的相關防火要求。5.1.6建筑設計應考慮建筑材料及部品的規格尺寸,減少材料浪費。5.2平面、立面及外墻設計5.2.1建筑宜選用大開間、大進深,簡單、規則的平面布置;平面布局應根據使用性質、功能、工藝要求合理布局。5.2.2承重墻應上、下連續,門窗洞口宜上下對齊、成列布置,其平面位置和尺寸大小應滿足結構受力及預制構件設計要求。5.2.3建筑設計可結合房間功能、凈高、樓板跨度、設備管線等因素,在需要降板的區域可通過板厚設計滿足室內高差要求。5.2.4建筑設計宜滿足標準化部品部件的設置要求。5.2.5建筑內樓梯可采用鋼樓梯、木樓梯、混凝土或混合式預制樓梯。5.2.6外墻設計應滿足建筑外立面安全、經濟、美觀的要求。外墻宜采用工廠預制成型的飾面一體化外墻,飾面材料可采用石材、面磚和藝術混凝土等,其規格尺寸、材質類別、連接構造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和《建筑涂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T29的要求。5.2.7夾心保溫外墻板和空心墻板中保溫材料兩側的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50mm。5.2.8外墻接縫應考慮建筑外立面設計效果,并應滿足防水、保溫、防火、隔聲和耐候等要求,保證墻體物理性能要求。5.2.9預制墻板開門窗洞口時,門窗頂到樓板(屋面板)底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門窗間墻寬度不宜小于300mm,門窗邊距不宜小于400mm。5.2.1門窗應采用標準化部件,宜采用預埋副框、預埋窗框或后裝法與墻體可靠連接。5.3防水構造5.3.1夾心保溫外墻板底部接縫應有可靠的防水措施,并滿足室內外高差和防水要求。5.3.2夾心保溫外墻板接縫及門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構造防水相結合的做法,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夾心保溫外墻板水平接縫宜采用高低縫或企口縫等構造;2夾心保溫外墻板豎縫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構造;3夾心保溫外墻板豎向拼縫處應采用建筑密封膠嵌縫防水;4在夾心保溫外墻板與空心樓板連接處坐漿,在外側應采用建筑密封膠嵌縫防水。5.3.3屋面應進行系統完整的防水和排水設計,宜設置有組織排水系統,宜采用構造防水與材料防水相結合的方式。5.3.4窗洞口下部內側應預制防水擋邊,窗洞口上部、陽臺、空調板應預制滴水槽。5.3.5陽臺、衛生間等處應有可靠的防水措施,衛生間等有水房間宜通過板厚設計滿足室內高差。5.3.6穿過廚房、衛生間、陽臺、露臺、屋頂、外墻等部位的管道應采取可靠防水措施。6結構設計6.1一般規定6.1.1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構件及節點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等的有關規定。6.1.2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作用效應分析可采用彈性方法。6.1.3按彈性方法計算的風荷載或多遇地震標準值作用下的樓層層間最大位移Δue與層高h之比不應大于1/1000。6.1.4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的承重墻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平面布置宜簡單、規則,應沿兩個主軸方向或其他方向雙向布置;2應自下而上連續布置,避免側向剛度突變;3門窗洞口宜上下對齊、成列布置;建筑全高不宜采用錯洞墻。6.1.5承重墻的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7度時,間距不應大于11m;2當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間距不應大于9m。6.1.6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的伸縮縫、抗震縫和沉降縫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規定。6.1.7預埋吊件應符合下列要求:1設置預埋件、吊環、吊裝孔及各種內埋式預留吊具時,應對構件在該處承受的吊裝作用效應進行承載力驗算,并應采取構造措施避免吊點處混凝土局部破壞;2內埋式螺母或內埋式吊桿的設計與構造,應滿足起吊方便和吊裝安全的要求。專用內埋式螺母或內埋式吊桿及配套的吊具,應根據相應的技術規程選用;3采用HPB300鋼筋或Q235B圓鋼制作的吊環錨入混凝土的深度應符合相關要求并不小于30d,且應焊接或綁扎在鋼筋骨架上,d為吊環鋼筋的直徑。在構件的自重標準值作用下,每個吊環按2個截面計算的吊環應力不應大于65N/mm2;當在一個構件上設有4個吊環時,應按3個吊環進行計算。6.2作用與作用組合6.2.1作用及作用組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的有關規定。6.2.2預制構件在進行翻轉、吊裝、運輸、安裝等施工驗算時,應將構件自重標準值乘以動力系數后作為等效靜力荷載標準值。構件運輸、吊裝時,動力系數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并不宜小于1.5;構件翻轉及安裝過程中就位、臨時固定時,動力系數可取1.2,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6.2.3預制構件進行脫模驗算時,等效靜力荷載標準值應取構件自重標準值乘以動力系數與脫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構件自重標準值的1.5倍。動力系數不宜小于1.2;脫模吸附力應根據構件和模具的實際情況取用,且不宜小于1.5kN/m2。6.2.4預制構件施工階段驗算時,施工活荷載可根據施工時的實際情況確定,且不宜小于1.5kN/m2。6.3結構設計和分析6.3.1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構件以及連接節點,根據受力狀態的不同,應分別進行使用階段和施工階段計算。6.3.2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構件及連接節點,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驗算: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包括:構件和連接的強度破壞和因過度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載,結構和構件喪失穩定,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和結構傾覆;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包括:影響結構、構件和非結構構件正常使用或外觀的變形,影響正常使用的振動,影響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6.3.3預制構件應進行施工階段的驗算,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6.3.4結構構件及接縫的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應按表6.3.4采用。當僅考慮豎向地震作用組合時,抗震調整系數應取為1.0。表6.3.4結構構件及接縫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γRE構件及接縫類型及受力性質墻板受壓、受彎受拉受拉、受剪6.3.5在進行地震作用下抗震計算時,可只選從屬面積較大或豎向應力較小的墻段進行截面抗震承載力驗算。預制墻板的計算簡圖可考慮為嵌固于基礎上的懸臂結構,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作用。結構構件截面抗震驗算,應采用下列設計表達式:S≤R/γRE式中:S——結構構件內力組合的設計值;R——結構構件承載力設計值。6.3.6當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作用時,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計算要求。6.3.7當進行預制墻板平面外設計時,其計算簡圖可考慮為預制墻板和樓板、基礎為鉸接連接。6.3.8抗震等級為二級和三級時,預制墻板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設計軸壓比不應大于0.4,四級時不應大于0.5。6.4預制墻板設計6.4.1當房屋高度不大于10m且不超過3層時,夾心保溫外墻板的內葉板和空心墻板截面厚度不宜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層高的1/25;當房屋高度大于10m或超過3層時,截面厚度不應小于140mm,且不應6.4.2空心墻板平面內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有關規定驗算,截面計算厚度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受壓區高度位于實心區域時,截面計算厚度取空心板截面總厚度;2當受壓區高度超過實心區域時,截面計算厚度取兩側混凝土葉板厚度之和。6.4.3空心墻板平面內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有關規定驗算,截面計算厚度取兩側混凝土葉板厚度之和。6.4.4夾心保溫外墻板的內葉板和空心墻板應配置雙層雙向分布鋼筋網,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的最小配筋率不應小于0.20%;鋼筋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應大于300mm。6.4.5當采用空心墻板時,應滿足下列要求:1混凝土葉板厚度不應小于50mm;2空心墻板的連接區域宜為實心截面,墻板四周的實心截面區域高度不宜小于400mm;實心區域配筋應滿足表6.4.5的要求;3板肋寬不宜小于150mm,肋間距不宜大于950mm。678最小豎向、水平鋼筋箍筋最小直徑(mm)688箍筋最大間距(mm)3外葉板內宜單層雙向配筋,宜采用鋼筋網片或冷拔低碳鋼絲6.4.7夾心保溫外墻板上開有邊長不大于800mm的小洞口、且在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截面面積分別不小于被截斷的水平分布不應小于(如圖6.4.7)。圖6.4.7補強鋼筋示意1—補強鋼筋6.4.8空心墻板上開有邊長不大于800mm的小洞口、且在結構整體計算中不考慮其影響時,應在洞口周邊設置寬度不宜小于150mm的肋,并配置補強鋼筋;補強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截面面積分別不小于被截斷的水平分布鋼筋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面積;該鋼筋自孔洞邊角算起伸入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E。6.5樓蓋設計6.5.1空心樓板應符合下列規定:1總厚度宜按跨度的1/30取值,且頂板和底板厚度均不應小于50mm;2在墻上的擱置長度應根據承重墻體的厚度確定,最小擱置長度不應小于100mm,當墻厚不能滿足擱置長度要求時可設置牛腿;3連接區域宜采用實心截面,樓板四周的實心截面區域寬度不小于250mm,實心區域內宜配置不少于4根直徑10mm的鋼筋,箍筋直徑不宜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4空心樓板受力肋寬不宜小于150mm,肋間距不宜大于750mm;5當空心樓板三邊或四邊擱置在承重墻體上,且僅在一個方向設置受力肋時,宜在端部實心區域和第二根受力肋之間設置構造肋。構造肋寬不宜小于100mm,肋間距宜為受力肋間距的1.5~2倍。6.5.2空心樓板和預制屋面板可按每個房間一塊預制板設計,并與四周墻體可靠連接。當構件重量較大時,可采用多塊預制板,預制板之間連接應采用現澆帶接縫或摩擦型高強螺栓連接。拼縫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采用現澆帶接縫時,拼縫寬度不宜小于200mm,拼縫后澆部分可作為預制板的一道受力肋;2當采用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時,應滿足樓板傳遞地震作用及風荷載要求,螺栓間距不宜大于1500mm,并在頂板和底板交錯連接。6.5.3空心樓板的分析方法和構件計算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規程》JGJ/T268的相關規定。6.5.4陽臺、挑檐等懸挑結構宜與空心樓板、預制屋面板設計成整體構件。獨立的懸挑構件與整體結構應可靠連接,并應滿足抗傾覆的要求。6.6連接設計6.6.1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宜采用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連接件包括連接盒、預埋套筒及螺栓等;預制墻板和預制樓板之間應采用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6.6.2螺栓孔采用灌漿料填實,連接盒內可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M10的砂漿封閉。6.6.3預制構件接縫處后澆混凝土、灌漿料、坐漿料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預制構件的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6.6.4夾心保溫外墻板、空心墻板連接中,預埋連接螺桿和預埋套筒應滿足以下要求:1連接螺桿在預制墻板中的錨固長度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2預埋套筒的受拉承載力和連接承載力應不小于連接螺栓的受拉承載力;3預埋套筒應在預制墻板中可靠錨固;4夾心保溫外墻板預埋連接螺桿或預埋套筒宜在內葉板中心處;5空心墻板預埋連接螺桿或預埋套筒宜根據連接盒尺寸偏心布置;當采用偏心布置時,應在墻長和墻高方向交錯布置。6.6.5螺栓連接設計應滿足結構承載力要求,并應保證結構整體性。6.6.6螺栓連接設計宜構造簡單、受力明確,施工方便,防水或保溫的構造不宜減少墻板接縫中傳遞內力的接觸面積。6.6.7預制墻板和預制墻板接縫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6.6.8預制墻板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要求:1持久設計狀況:2地震設計狀況:式中:γ0——結構重要性系數,安全等級為一級時不應小于1.1,安全等級為二級時不應小于1.0;Vjd——持久設計狀況下水平接縫剪力設計值;VjdE——地震設計狀況下水平接縫剪力設計值;Vu——持久設計狀況下墻板底部接縫受剪承載力設計值;VuE——地震設計狀況下墻板底部接縫受剪承載力設計值;γRE——接縫受剪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0.85。6.6.9預制墻板豎向接縫的剪力設計值Vj可按公式6.6.9計算。式中:V——墻肢水平剪力設計值;h——墻肢層高;b——墻肢寬度。6.6.10在地震設計狀況下,預制墻板接縫的螺栓個數和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公式6.6.10進行計算:N式中:n——螺栓數量;V1uEV1N——與墻肢水平剪力設計值V相應的垂直于結合面的軸向力設計值,壓力時取正,拉力時取負。豎向接縫計算時,軸向力設計值N可取零。6.6.11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中構件連接的水平接縫應符合下列要求:1接縫處宜用坐漿料填實,厚度宜為20mm;2接縫處應設置螺栓連接,螺栓間距不宜大于1000mm,直徑不宜小于16mm。6.6.12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中構件的連接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1樓層內相鄰預制墻板間的豎向接縫連接螺栓個數不應少于3個,螺栓距預制墻板頂部和底部的距離不宜大于500mm,螺栓之間的間距宜相等,且不宜大于1000mm,直徑不宜小于16mm。2預制墻板與空心樓板之間的水平接縫連接螺栓間距不宜大于1000mm,每片預制墻板連接螺栓個數不應少于2個;螺栓距預制墻板端部的距離不宜小于150mm,且不宜大于450mm;螺栓直徑不宜小于16mm。6.6.13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開間進深較大、層高較高時,在建筑角部連接部位應采用連接鋼板、連接螺桿、雙桿連接盒、連接盒加密布置等加強措施。6.6.14拉結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拉結件應能夠承受內、外葉板間傳遞的荷載和作用;2拉結件應能夠滿足承載力需求,當采用安全系數法時,其承載力安全系數不宜小于4.0;3拉結件的耐久性應滿足使用年限要求。6.7基礎設計6.7.1應根據地質情況、上部結構體系、墻體間距、荷載大小、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條件等因素,合理選擇基礎形式。6.7.2首層預制墻板與基礎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水平接縫宜設置在室內地面標高處。7設備與管線系統設計7.0.1設備的管線宜與主體結構相分離,應方便維修更換,應不影響結構主體安全。宜采用集成化技術進行綜合設計。7.0.2設備和管線設計應與建筑設計同步進行,預留預埋應滿足結構專業相關要求,不得在安裝完成后的預制構件上剔鑿溝槽、打孔開洞等。穿越樓板管線較多且集中的區域可采用現澆樓板。7.0.3設備與管線穿越樓板和墻體時,應采取防水、防火、隔聲、密封等措施。防火封堵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有關規定。7.0.4設備與管線的抗震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981的有關規定。7.0.5線管、線槽宜明裝,可通過裝修進行裝飾。當線管采用暗敷時,在水平與豎向對接處應加接線盒或用軟管連接,并且做好標記。7.0.6給水管宜明裝,可通過裝修進行裝飾。當水管采用暗敷時,宜在預制墻板上預留管槽,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做好標記。7.0.7排水管應明裝,可通過裝修進行裝飾,并應采取消音措施。7.0.8給排水管穿越樓板、墻板處應設套管,套管預埋宜與空心樓板或預制墻板一次成型,并應做好保護措施。7.0.9暖通空調、防排煙設備及管線系統應協同設計,并應可靠連接。7.0.10室內通風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和《建筑通風效果測試與評價標準》JGJ/T309的有關規定。7.0.11燃氣系統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的有關規定。7.0.12電氣和智能化設備與管線的設計,應滿足預制構件工廠化生產、施工安裝及使用維護的要求。7.0.13電氣和智能化系統豎向主干線不宜安裝在預制構件上,設置在預制構件上的接線盒、連接管等應做預留,出線口和接線盒應準確定位。水平、豎向電氣管線布置應保持安全間距。7.0.14不應在預制構件受力部位和節點連接區域設置孔洞及接線盒,隔墻兩側的電氣和智能化設備不應直接連通設置。插座、開關、燈具不應設在預制構件接縫處。7.0.15墻板、樓板管線入管線盒宜采用端接頭與內鎖母連接,并一管一孔。防雷引下線宜設專線,應沿建筑物外墻表面明敷,并應經最短路徑接地;建筑外觀要求較高時可暗敷,但其圓鋼直徑不應小于10mm,扁鋼截面面積不應小于80mm2。連接部位應有永久性明顯標記。8內裝系統設計8.1一般規定8.1.1內裝系統設計應遵循標準化設計和模數協調的原則,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與建筑、結構、設備管線系統進行一體化設計。8.1.2內裝系統設計應滿足內裝部品的連接、檢修更換和設備及管線使用年限的要求,宜采用管線分離。建筑內水、暖、電、氣等設備、設施與管線的設計宜定型定位,避免后期裝修造成的結構破壞和二次裝修的材料浪費。8.1.3內裝系統設計宜采用工業化生產的集成化部品進行裝配化裝修。8.1.4內裝部品與室內管線應與預制構件的深化設計緊密配合,預留接口位置應準確到位。8.1.5內裝系統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50325、《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和《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設計規范》JGJ367等相關標準規定。8.2內裝部品設計選型8.2.1建筑設計階段應對吊頂系統、樓地面系統、墻面系統、集成式廚房、集成式衛生間、內門窗等進行部品設計選型。8.2.2內裝部品應與室內管線進行集成設計,并宜滿足干式工法的要求。8.2.3內裝部品應具有通用性和互換性。8.2.4吊頂系統設計應滿足室內凈高的需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在樓板內預留吊頂、橋架、管線等安裝所需預埋件;2應在吊頂內設備管線集中部位設置檢修口。8.2.5樓地面系統宜采用集成化部品系統。8.2.6墻面系統宜選用具有高差調平作用的部品,并應與室內管線進行集成設計。8.2.7廚房和衛生間宜采用集成式廚房和集成式衛生間設計。8.3接口與連接8.3.1內裝部品、室內設備管線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設計階段應明確主體結構的開洞尺寸及準確定位;2宜采用預留預埋的安裝方式;當采用其他安裝固定方法時,不應影響預制構件的完整性與結構安全。8.3.2內裝部品接口應做到位置固定,連接合理,拆裝方便,使用可靠。8.3.3輕質隔墻系統的墻板接縫處應進行密封處理;隔墻端部與結構系統應有可靠連接。8.3.4門窗部品收口部位宜采用工廠化門窗套。8.3.5集成式衛生間采用防水底盤時,防水底盤的固定安裝不應破壞結構防水層;防水底盤與壁板、壁板與壁板之間應有可靠連接設計,并保證水密性。9構件制作與運輸9.1一般規定9.1.1預制構件制作應在工廠進行,預制構件制作單位應具備相應的生產條件,并應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必要的試驗檢測手段。9.1.2預制構件制作前應進行技術交底和專業技術操作技能培訓,并應建立首件構件制作與驗收制度。9.1.3預制構件應設置可靠標識,并應采取措施防止標識破損或受到污染。9.2構件制作9.2.1預制構件模具除應滿足強度、剛度和整體穩定性要求外,尚應滿足預制構件預留孔、插筋、預埋吊件及其他預埋件的安裝定位要求。9.2.2預制構件模具尺寸和鋼筋成品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的規定。9.2.3預制構件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應根據產品類別和生產工藝要求確定,預制構件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設計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要求執行。9.2.4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預制構件的隱蔽工程檢查,檢查項目應包括下列內容:1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和間距,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2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搭接長度、錨固方式及錨固長度等;3預埋套筒、螺栓、連接盒以及預留管線的規格、數量、位置等。9.2.5帶外裝飾面的預制構件,應符合下列要求:1外裝飾石材、面磚和藝術混凝土等的圖案、分格、色彩、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2外裝飾石材或面磚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藝制作,外裝飾石材或面磚應與混凝土有可靠的粘結。9.2.6預制構件養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的規定。9.2.7預制構件脫模起吊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計算確定,且不宜小于15N/mm2,對于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構件尚不宜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75%。9.2.8預制構件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對出現的一般缺陷應采用專用修補材料按修補方案進行修復和表面處理,并重新檢驗。9.2.9預制構件不應存在影響結構性能、安裝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其尺寸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的規定。連接盒尺寸偏差應滿足表9.2.9的要求。表9.2.9連接盒尺寸允許偏差(mm)20,-59.2.10預制構件應按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進行結構性能檢驗。9.2.11陶瓷類裝飾面磚與預制構件基面的粘結強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JGJ/T110和《外墻面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126等的規定。9.3運輸與堆放9.3.1應根據預制構件的形狀、尺寸、重量、運輸道路及施工現場的道路情況選擇合適的運輸堆放方式及運輸工具,并制定專門的堆放與運輸方案。9.3.2預制構件運輸應符合下列要求:1夾心保溫外墻板宜采用立式運輸,外飾面層應朝外,樓板、樓梯和陽臺宜采用水平運輸;2采用靠放架立式運輸時,預制構件與地面傾斜角度宜大于80°,預制構件應對稱靠放,每側不大于2層,預制構件層間上部采用木墊塊隔離;3采用插放架直立運輸時,應采取防止預制構件傾倒措施,預制構件之間應設置隔離墊塊;4水平運輸時,空心樓板疊放不宜超過3層。9.3.3預制構件堆放應符合以下規定:1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2存放庫區宜設置在吊裝設備工作范圍內,宜實行分區管理和信息化臺賬管理;3經檢驗合格的預制構件應按安裝位置以及安裝順序存放,產品標識應明確、耐久,預埋吊件應朝上,標識應向外;堆垛應布置在吊裝設備工作范圍內,堆垛之間宜設寬度為0.8m~1.2m的通道;4預制墻板采用靠放時,靠放架應滿足剛度和承載力的需求,與地面傾斜角度宜大于80°;預制墻板宜對稱靠放且外飾面朝外,構件上部宜采用木墊塊隔離;5堆垛層數應根據預制構件與墊木或墊塊的承載能力及堆垛的穩定性確定。10施工安裝10.1.1預制構件、施工安裝用材料及配件等進場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等有關規定。10.1.2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施工安裝應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宜包括工程概況、編制依據、進度計劃、施工場地布置、預制構件運輸與存放、安裝與連接施工、綠色施工、安全管理、質量管理、信息化管理、應急預案等內容。10.1.3施工前應就施工中的不同工況進行驗算,應包括以下內容:1預制構件堆放及吊裝過程中的承載力驗算;2預制構件安裝過程中施工臨時荷載作用下構件支架系統和臨時固定裝置的承載力驗算。10.1.4預制構件在安裝過程中,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根據預制構件形狀、尺寸及重量要求選擇適宜的吊具,吊具應進行承載能力計算,滿足設計、使用安全要求,其加工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2在吊裝過程中,吊索水平夾角不宜小于60°,且不應小于45°;尺寸較大或形狀復雜的預制構件應選擇分配梁或分配桁架的吊具,并應保證每個吊點受力均勻;3應對預制構件采取成品保護措施,避免出現破損或污染。交叉作業時,應做好工序交接,不得對已完成工序的成品、半成品造成破壞。10.2安裝準備10.2.1吊裝機械就位前應根據預制構件重量、起吊距離進行起重能力驗算。10.2.2預制構件安裝前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復核已完成施工結構的混凝土強度、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2應對預制構件和配件的型號、規格和數量進行復核;3應對預制構件定位控制邊線、標高進行復核。10.2.3安裝前宜選擇有代表性的單元進行預制構件試安裝,并應根據試安裝結果及時調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10.3構件安裝10.3.1預制構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預制構件支撐布置應按設計或施工方案要求進行;2預制構件安裝順序應按安裝順序圖進行;3預制構件起吊點應左右、前后對稱布置,均衡起吊;4未經設計許可,不得對空心樓板進行切割、開洞;5接縫高低差應嚴格控制。10.3.2預制墻板安裝采用臨時支撐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預制墻板臨時支撐不應少于2道,支撐點與底部的距離不宜小于構件高度的2/3,且不應小于構件高度的1/2;2預制構件吊裝就位后,應再次復核接縫寬度、構件垂直度、接縫高低差;3預制墻板臨時固定后方可脫鉤。10.3.3夾心保溫外墻板接縫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水施工前,應將板縫空腔清理干凈;2應按設計要求填塞背襯材料;3密封材料嵌填應飽滿、密實、均勻、順直、表面平滑,其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10.3.4螺栓應采用專用扭矩扳手按設計值進行擰固,螺栓的擰緊力矩值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工程機械螺栓擰緊力矩的檢驗方法》JB/T6040的有關規定。10.3.5螺栓連接完成后方可拆除支撐,并進行上部結構安裝。10.4安全施工10.4.1施工安全應按照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等安全、職業健康和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尚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規定。10.4.2預制構件安裝前,應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方案;預制構件吊裝作業時,吊裝區域內應設置警戒線。10.4.3施工單位應對從事預制構件吊裝作業及有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與技術交底,識別預制構件進場、卸車、存放、吊裝、就位各環節的作業風險,并制定防控措施。10.4.4遇到雨、雪、霧天氣,或風力大于5級時,應停止一切吊裝作業。11質量驗收11.1一般規定11.1.1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工程驗收的單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劃分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和《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DB34/T5043的有關規定。其中主體結構分部工程可按表11.1.1劃分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主體結構混凝土結構模板混凝土裝配式結構11.1.2預制構件的進場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11.1.3連接用焊接材料、螺栓等緊固件的材料進場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的有關規定。11.1.4外觀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11.1.5結構工程驗收時,除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要求提供文件和記錄外,尚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1工程設計文件、深化設計圖;2預制構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質量證明文件、進場驗收記錄、抽樣復驗報告;3預制構件安裝施工記錄;4螺栓連接形式檢驗報告、螺栓連接的施工檢驗記錄;5坐漿和灌漿施工檢驗記錄;6外墻防水、屋面防水施工質量檢驗記錄;7裝配式結構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文件;8重大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驗收記錄;9其他質量控制資料。11.2安裝與連接主控項目11.2.1預制構件臨時固定措施應符合設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及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施工方案、施工記錄或設計文件。11.2.2連接用螺栓的材質、規格、擰緊力矩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的有關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的要求進行。11.2.3預制構件施工安裝后,其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且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量測;檢查處理記錄。11.2.4螺栓連接預留孔內灌漿料強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及設計要求。檢查數量:按批檢驗,以每層為一檢驗批;每工作班組應制作1組,且每層不應少于3組40mm×40mm×160mm的長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d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檢驗方法:檢查灌漿料試驗報告及評定記錄。11.2.5構件接縫坐漿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檢查數量:按批檢驗,以每層為一檢驗批;每工作班組同一配合比應制作1組且每層不應少于3組邊長70.7mm的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d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檢驗方法:檢查坐漿料強度試驗報告及評定記錄。11.2.6預制外墻板接縫處防水應符合設計和本規程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施工和驗收記錄。一般項目11.2.7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工程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表11.2.7中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預制墻板、樓板,應檢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驗方法:見表11.2.7。表11.2.7構件安裝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構件中心線對軸線位置基礎尺量檢查豎向構件8水平構件5標高墻、板底面或頂面水準儀或尺量檢查續表11.2.7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垂直度墻5經緯儀或全站儀量測≥5m10m相鄰平整度板端面52m靠尺、塞尺量測板底面抹灰3不抹灰5墻側面外露5不外露8構件擱置板尺量檢查支座、支墊中心位置樓板、梁尺量檢查墻板接縫寬度尺量檢查11.2.8預制構件施工安裝后,其外觀質量不應有一般缺陷。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處理記錄。本規程用詞說明1為了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于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允許時首先這樣做的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引用標準名錄1《不銹鋼棒》GB/T12202《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GB/T24193《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GB/T32804《不銹鋼冷加工鋼棒》GB/T42265《不銹鋼熱軋鋼板和鋼帶》GB/T42376《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80777《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8《冷軋帶肋鋼筋》GB/T13788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1767110《建筑密封膠分級和要求》GB/T2208311《防火封堵材料》GB2386412《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2990613《擠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3059514《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1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1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1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18《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19《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21《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23《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6《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27《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28《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2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3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5032531《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5044832《鋼結構焊接規范》GB506613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34《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35《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98136《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37《建筑防火封堵應用技術標準》GB/T5141038《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39《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40《冷拔低碳鋼絲應用技術規程》JGJ1941《建筑涂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T294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4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44《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45《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JGJ/T11046《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1447《外墻面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12648《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49《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50《住宅廚房模數協調標準》JGJ/T26251《住宅衛生間模數協調標準》JGJ/T26352《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規程》JGJ/T26853《建筑通風效果測試與評價標準》JGJ/T30954《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設計規范》JGJ36755《鋼筋機械連接套筒》JG/T16356《住宅廚房家具及廚房設備模數系列》JG/T21957《熱固復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板》JG/T53658《預制保溫墻體用纖維增強塑料連接件》JG/T56159《工程機械螺栓擰緊力矩的檢驗方法》JB/T604060《混凝土接縫用建筑密封膠》JC/T88161《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4/146662《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DB34/T50436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4/5076安徽省地方標準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DB34/T3822-2021制定說明《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DB34/T3822-2021經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1年1月27日以第1號公告批準、發布。本規程制定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建筑的調查研究,總結了安徽省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建筑工程的實踐經驗,同時參考了國外先進技術法規、技術標準,通過拉結件拉拔與抗剪性能試驗、預制夾心保溫墻板抗彎性能試驗、含拼縫全預制混凝土空心樓板受力性能試驗和螺栓連接多層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取得了重要技術參數。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的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程時能正確的理解和執行條文規定,《盒式螺栓連接多層全裝配式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編制組按章、節、條順序編制了本規程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規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規程規定的參考。2術語和符號 46 463基本規定 494材料 4.1混凝土、鋼筋和鋼材 514.2連接材料 514.3其他材料 515建筑設計 535.1一般規定 535.2平面、立面及外墻設計 535.3防水構造 546結構設計 596.1一般規定 596.3結構設計和分析 596.4預制墻板設計 596.5樓蓋設計 616.6連接設計 636.7基礎設計 687設備與管線系統設計 698內裝系統設計 708.2內裝部品設計選型 709構件制作與運輸 719.1一般規定 71 719.3運輸與堆放 7110施工安裝 72 72 72 72 7211質量驗收 74 74 742術語和符號2.1.3連接盒為定型產品,可分為單桿連接盒和雙桿連接盒,均采用Q235鋼材通過焊接組合、沖孔成型,需要進行專門設計計算,并通過試驗或相關檢驗證明其承載力,且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連接盒的構造如圖2.1.3所示。2.1.5夾心保溫外墻板構造如圖2.1.5所示2.1.6空心墻板作為承重墻時,當有保溫需求,空心部分應采用保溫材料,空心墻板構造如圖2.1.6所示。2.1.7空心樓板具有良好的隔聲效果,當有保溫需求時,空心部分可采用保溫材料,空心樓板構造如圖2.1.7所示。2.1.9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的協同設計工作是工廠化生產和裝配化施工建造的前提。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應在設計階段統籌設計、制作與運輸及施工安裝,進行建筑、結構、設備與管線、內裝等專業一體化的設計,同時要運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建立信息協同平臺,加強設計、制作與運輸及施工安裝各方之間的關系協同,并應加強建筑、結構、設備與管線、內裝等專業之間的配合。3基本規定3.0.1由于盒式螺栓連接墻-板結構自身的特點,在方案設計階段,建設、設計、制作與運輸、施工安裝各單位或部門之間應協同工作,對應用預制構配件的經濟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論證和整體策劃。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建筑、結構、設備與管線、內裝等各專業應密切配合,對預制構配件制作的可能性、經濟性、標準化以及安裝要求等作出預測。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是裝配式建筑設計建造過程的重要手段。通過信息數據平臺管理系統將設計、制作、運輸和施工安裝等各環節協同管理,對提高工程建設各階段、各單位或部門之間協同效率和一體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