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2024版 歷史《高中全程學習方略》 選擇性必修2教師用第二單元 單元提升課_第1頁
【部編版】2024版 歷史《高中全程學習方略》 選擇性必修2教師用第二單元 單元提升課_第2頁
【部編版】2024版 歷史《高中全程學習方略》 選擇性必修2教師用第二單元 單元提升課_第3頁
【部編版】2024版 歷史《高中全程學習方略》 選擇性必修2教師用第二單元 單元提升課_第4頁
【部編版】2024版 歷史《高中全程學習方略》 選擇性必修2教師用第二單元 單元提升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溫馨提示: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第二單元單元提升課答案速填:①筒車②坯車③家庭式勞作④民營和官營作坊⑤工廠制度 ⑥城市化 ⑦人工智能技術古代生產工具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演變,生產工具的演變推動了勞作方式的發展。近代以來的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給人們的勞作方式與生活方式帶來深刻的影響,生產方式變革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圍繞“古今中外生產工具和勞作方式的演變”這一主題,完成以下問題。主題一生產工具與勞作方式的演變[任務驅動]生產工具的發展,尤其是近代以來新技術的進步對勞作方式和民眾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農耕文明時代、工業文明時代和信息文明時代生產工具(生產力)、勞作方式(生產關系)是怎樣發展演變的呢?結合所學知識完善下列表格內容。[深度思考]時代生產工具(生產力)勞作方式(生產關系)農耕文明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從集體勞動到個體勞動;出現農業家庭式勞作和莊園式勞作;手工業家庭、民營和官營作坊多種勞作方式工業文明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工場;蒸汽機、發電機、內燃機成為重要勞動工具工業革命后,手工工場被工廠制度所取代,并逐步形成壟斷組織。機械化的使用使大型農場、大型養殖場成為可能,粗放式經營轉變為集約化經營信息文明計算機網絡技術推廣,逐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電子商務等在改變傳統貿易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當代企業的生產方式,訂單式生產、遠程辦公及智能控制使現代企業迅速發展主題二三次工業革命[任務驅動]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改變世界歷史的面貌。結合所學完成下列表格。[深度思考]項目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時間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20世紀40年代至今標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人工智能、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技術等迅速發展實質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電力取代蒸汽動力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生產力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生產關系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2023·海南等級考·T12)17世紀,歐洲貴族男性穿著華美、妝容精致,且以戴假發和編發辮為時尚。從19世紀中葉開始,工業資產階級引領服裝潮流,男裝簡潔而實用。這一變化主要體現了 ()A.科技進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動政治變革C.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D.社會變遷影響流行風尚【解析】選C。17世紀,歐洲貴族引領服裝潮流,而到了19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工業資產階級實力大增,轉變為工業資產階級引領潮流,從側面反映了工業革命對經濟的促進,推動工業資產階級地位的提升,故選C。材料沒有體現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A;材料中沒有體現思想解放,也沒有體現政治變革,排除B;社會變遷影響流行風尚,是社會現象,而非本質,排除D。2.(2023·浙江6月選考·T14)歷史上的技術變革層出不窮,人類社會生活也因此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下列項中,關于技術進步與人類社會生活變化的對應關系,最為密切的是 ()A.鐵犁耕作技術——從遷徙過渡到定居B.鋼筋混凝土技術——創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C.雜交育種新技術——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生鮮食品D.移動通信技術——與外界溝通更加便捷【解析】選D。據本題時間信息可以得出準確時空是古代至現代世界。據所學可知,移動通信技術主要方便人類之間更好地交流與溝通,因此D正確;鐵犁耕作技術提高了耕作效率,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它的作用并不是讓人類從遷徙過渡到定居,據所學可知,促使人類從遷徙過渡到定居的是原始農業的出現,排除A;鋼筋混凝土技術有助于提高房屋的質量,與城市夜生活之間沒有必然關聯性,排除B;雜交育種新技術能改良作物品種,同時增加作物產量,生鮮食品涉及的技術是食物儲存技術,排除C。【補償訓練】(2023·湖南選擇考·T16)對下圖的合理解釋是 ()A.機械投入減少反映農業集約化程度降低B.農業技術變遷呈現出節約勞動力的傾向C.化學品廣泛使用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D.勞動力的減少意味著農業逐步走向衰落【解析】選B。農業生產中機械化可以節約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化學肥料的使用使得農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耕作和照管農作物,大大縮短了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故選B。機械化作業有利于農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排除A;生態環境問題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不單單是化學品造成的,排除C;美國“農業逐步走向衰落”的表述不符合史實,勞動力的減少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排除D。3.(2023·湖北選擇考·T13)19世紀后期,從希臘神廟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風格,法國都有人模仿?!八枷爰冋钡慕ㄖ焸冮L期拒絕利用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等新工業材料,認為以埃菲爾為代表的這些人“不能妄稱可以創造美”,尤其對1889年萬國博覽會之際出現的那座鐵塔感到憤慨。這說明 ()A.技術進步改變民眾生活B.工業文明孕育藝術創新C.啟蒙運動影響設計理念D.建筑風格固守歷史傳統【解析】選B。題干中“那座鐵塔”指的是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埃菲爾鐵塔使用了鋼鐵結構,其建筑風格不同于傳統的建筑風格,這體現了工業文明孕育了建筑風格的創新,故選B。題干材料沒有體現這些技術對民眾生活的影響,排除A;題干時間是19世紀后期,此時啟蒙運動早已結束,排除C;題干體現了當時法國存在不同的建筑風格,既有傳統的建筑風格,也有埃菲爾鐵塔這樣的新式風格,排除D。4.(2023·浙江1月選考·T2)生產工具的進步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河南輝縣出土的戰國鐵犁鏵,人們耕地時把它安裝在犁上,用來破土,省力易行。據此可知,戰國時期 ()A.鐵犁鏵用灌鋼法制成B.中國人率先掌握了冶鐵技術C.鐵農具已經在農業生產中使用D.鐵犁牛耕已經成為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解析】選C。據材料“戰國鐵犁鏵,人們耕地時把它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