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墩臺及蓋梁施工講課教案_第1頁
.2墩臺及蓋梁施工講課教案_第2頁
.2墩臺及蓋梁施工講課教案_第3頁
.2墩臺及蓋梁施工講課教案_第4頁
.2墩臺及蓋梁施工講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墩臺及蓋梁施工第三篇橋梁下部施工技術一、明挖基礎施工二、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三、沉井施工四、承臺和系梁施工基礎施工上節內容回顧2、蓋梁施工1、墩、臺身施工墩臺及蓋梁施工本節主要內容橋墩、橋臺橋臺:橋兩端的支撐結構。橋墩:多跨橋梁中間的支撐結構。橋墩、橋臺都是由臺(墩)帽、臺(墩)身和基礎組成。1、實體重力式橋墩實體重力式橋墩是一實體圬工墩,主要靠自身的重量(包括橋跨結構重力)平衡外力,從而保證橋墩的強度和穩定。此種橋墩自身剛度大,具有較強的防撞能力,但同時存在阻水面積大的缺陷,比較適合于修建在地基承載力較高、覆蓋層較薄、基巖埋深較淺的地基上。重力式橋墩墩帽采用20號以上的混凝土,加配構造鋼筋。重力式橋墩的墩身用15號或大于15號片石混凝土澆筑,或用漿砌塊石和料石,也可以用混凝土預制塊砌筑。橋墩基礎一般采用15號混凝土,起平面尺寸較墩身底面尺寸略大(四周各放大20cm)。基礎多做成單層的,其高度一般為50cm上下2、空心橋墩部分鏤空實體橋墩:保持實體橋墩的基本特點,如較大的輪廊體形,較大的圬工結構,少量的鋼筋等。在截面強度和剛度足以承擔和平衡外力的前提條件下,減少圬工數量,使結構更經濟。薄壁空心橋墩:基本結構形式與部分鏤空實體橋墩相似,但一般采用強度高、墩身壁較薄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混凝土標號一般為20~30號混凝土。3、柱式橋墩柱式橋墩是目前公路橋梁中廣泛采用的橋墩型式。它具有線條簡捷、明快、美觀,既節省材料數量又施工方便的特點,特別適用于橋梁寬度較大的城市橋梁和立交橋。柱式橋墩一般可分為獨柱、雙柱和多柱等形式,它可以根據橋寬的需要以及地物地貌條件任意組合。柱式橋墩由承臺、柱式墩身和蓋梁組成,對于上部結構為大懸臂箱形截面,墩身可以直接與梁相接。柱式墩一般用混凝土標號為20~30號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組成。4、柔性墩(1)主要特點:減少單個柔性墩所受到的水平力,減小樁墩截面。(2)柔性墩的布置:柔性墩一般布設在兩端具有剛性較大橋臺的多跨橋中,同時,在全橋除一個中墩上設置活動支座外,其余墩臺均采用固定支座。(3)多跨柔性墩:多跨長橋采用柔性墩時宜分成若干聯。(4)連續-剛構橋:薄壁柔性橋墩和上部結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在支點處固結組成連續一剛構橋,它既能支承上部結構重量,保持橋墩穩定,避免連續梁橋施工中的體系轉化;又有一定柔性,適應上部結構位移的需要。5、框架式橋墩(1)構造形式:一般構造,V形墩、X形墩及Y形墩。(2)V形墩、X形墩及Y形墩的特點:美觀,但結構構造比較復雜、施工比較麻煩。雙柱式墩Y型、雙柱式墩V型橋墩Y型、雙柱式墩元江世界第一高橋,全橋長801米,為58+182+265+194+70米五不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水面至橋面高度163米。橋下部結構均采用雙柱式薄壁墩身法國米約高架橋——這座大橋雖然長2460米,卻只有7座橋墩,其中的第2、3號橋墩分別高達245米和22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兩個橋墩。青藏鐵路拉薩河特大橋下“牦牛腿”造型的橋墩橋臺橋臺承受上部結構傳來的豎向力和水平力還要承受擋土護岸等土的壓力。類型

①實體式:以U字、八字較常見。②埋置式:臺身大部分埋入錐體護坡中。第一節墩、臺身施工一、整體式墩臺施工要點1.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墩、臺施工要求

混凝土墩臺施工要點:(1)墩臺施工前應在基礎頂面放出墩、臺中線和墩、臺內、外輪廓線的準確位置。(2)現澆混凝土墩、臺鋼筋的綁扎應和混凝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