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論語全文目錄xuéérdìyī學而第一wéizhèngdìèr為政第二bāyìdìsān八佾第三lǐréndìsì里仁第四gōngyěchángdìwǔ公冶長第五yōngyědìliù雍也第六shùérdìqī述而第七tàibódìbā泰伯第八zǐhǎndìjiǔ子罕第九xiāngdǎngdìshí鄉黨第十xiānjìndìshíyī先進第十一yányuāndìshíèr顏淵第十二zǐlùdìshísān子路第十三xiànwèndìshísì憲問第十四wèilínggōngdìshíwǔ衛靈公第十五jìshìdìshíliù季氏第十六yánghuòdìshíqī陽貨第十七wēizǐdìshíbā微子第十八zǐzhāngdìshíjiǔ子張第十九yáoyuēdìèrshí堯曰第二十-PAGE242-第一章論語學而篇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ùyìyuèhūyǒupéngzìyuǎnfāng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láibúyìlèhūrénbùzhīérbúyùnbúyìjūnzǐhū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咀⑨尅孔樱骸墩撜Z》中“子曰”的“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敬稱。
時:時時,經常。
習:演習,復習。
說:同“悅”,高興。
慍(yùn):惱怒,怨恨?!敬笠狻靠鬃诱f:“學了,又經常復習它,不也是高興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快樂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yǒuzǐyuēqíwéirényěxiàotìérhàofànshàngzhěxiǎnyǐ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bùhàofànshàngérhàozuòluànzhěwèizhīyǒuyějūnzǐwùběn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běnlìérdàoshēngxiàotìyězhěqíwéirénzhīběnyú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咀⑨尅坑凶樱嚎鬃拥膶W生,姓有,名若。
弟:同“悌(tì)”,弟弟尊敬、善事兄長稱為“悌”。
好(hào):喜歡。
犯:冒犯,抵觸,違反。
鮮(xiǎn):少。
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裝形式。古代語法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放在動詞前。
與:同“歟”,表示疑問的助詞?!墩撜Z》中的“歟”都寫作“與”?!敬笠狻坑凶诱f:“他的為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上級,卻愛造反,這種人是從來沒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基礎樹立了,‘道’就產生了。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這就是‘仁道’的基礎吧?!眤ǐyuēqiǎoyánlìngsèxiǎnyǐrén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咀⑨尅壳裳粤钌阂院迷捄妥龀鰜淼暮蜕泼嫔珌碛懞脛e人。
鮮(xiǎn):少?!敬笠狻靠鬃诱f:“花言巧語,偽裝得和顏悅色,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眤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érbúzhōngh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yǔpéngyǒujiāoérbúxìnhūchuánbùxíhū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注釋】曾子:孔子的學生。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他的弟子也稱曾參為“子”。
三:約數,表示多次。
?。▁ǐnɡ):反省。
信:誠實。
傳(chuán):動詞用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習:溫習,實習?!敬笠狻吭诱f:“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簽閯e人辦事是不是盡心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zǐyuēdǎoqiānshèngzhīguójìngshìérxìnjiéyòngéràirén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shǐmínyǐshí使民以時?!咀⑨尅康溃和皩А保卫?。
千乘(shènɡ)之國:就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鬃訒r代千乘之國已經算不上大國了。千乘,四匹馬拉的車稱一乘,車輛數目能表現國家的強弱。
敬事:認真對待國家大事。
人:古代人廣義指所有人群,狹義指士大夫以上階層的人。這里是狹義的用法,與下面的“民”呼應?!敬笠狻靠鬃诱f:“治理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要認真地辦理國家事務,嚴守信用,節約費用,愛護官吏,役使人民要按照農時的忙閑?!眤ǐyuēdìzǐrùzéxiàochūzétìjǐnérxìnfànàizhòng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érqīnrénxíngyǒuyúlìzéyǐxuéwén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咀⑨尅康茏樱阂环N意思是年紀幼小的人,另一種意思是學生。這里是第一種意思。
弟:同“悌”,敬重兄長。
謹:謹慎寡言。
汎:同“泛”。
仁:有仁德的人?!敬笠狻靠鬃诱f:“年輕人在家要孝順父母,離開自己家便敬重兄長,謹慎寡言,說話誠實守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眤ǐxiàyuēxiánxiányìsèshìfùmǔnéngjiéqílìshìjūnnéng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zhìqíshēnyǔpéngyǒujiāoyánéryǒuxìnsuīyuēwèixuéwúbìwèi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zhīxuéyǐ之學矣?!咀⑨尅孔酉模嚎鬃拥膶W生,姓卜(bǔ),名商。
易:交換,改變,也有輕視、簡慢的意思。
致:奉獻。【大意】子夏說:“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服事君上能奉獻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要說他已經學習過了。”zǐyuējūnzǐbúzhòngzébùwēixuézébúgùzhǔzhōngxìn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wúyǒubùrújǐzhěguòzéwùdàngǎi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咀⑨尅烤樱哼@里指的是士、大夫國君等上層人物。
固:鞏固。
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一句的解釋古人多有不同。無,同“毋”,不要。
憚(dàn):害怕?!敬笠狻靠鬃诱f:“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的知識也不鞏固。要以忠、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別怕改正?!眤ēngzǐyuēshènzhōngzhuīyuǎnmíndéguīhòuyǐ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注釋】終:父母的死亡。
追遠:追念祖先。【大意】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祖先,就會使百姓道德歸于純厚了?!眤ǐqínwènyúzǐgòngyuēfūzǐzhìyúshìbāngyěbìwénqí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zhèngqiúzhīyúyìyǔzhīyúzǐgòngyuēfūzǐwēnliánggōng政;求之歟,抑與之歟?子貢曰:夫子溫、良、恭、jiǎnràngyǐdézhīfūzǐzhīqiúzhīyěqízhūyìhūrénzhīqiú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zhīyú之歟?!咀⑨尅孔忧荩盒贞悾?,字子禽。有觀點認為是孔子的學生。
子貢:孔子的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抑:表示選擇的連詞,“還是……”。
與之:給他。與:同“歟”,表示疑問的語氣詞。
其諸:表示不大肯定的語氣,或者、大概的意思。【大意】子禽向子貢問道:“老師到了一個諸侯國,必然會了解那國的政事,是他自己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遜得到的。老師獲得的方法和別人獲得的方法不同吧!”zǐyuēfùzàiguānqízhìfùmòguānqíxíngsānniánwúgǎiyú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fùzhīdàokěwèixiàoyǐ父之道,可謂孝矣?!咀⑨尅科洌褐竷鹤?。父親在世時,兒子聽從父命不能主事,所以要觀察他的志向。
沒(mò):死,去世。
三年:周禮規定父親死后,兒子要守孝三年。三,這里可以理解為虛指,指許多年。
道:表示善的、好的東西。【大意】孔子說:“他父親還活著時,要觀察他的志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動;如果他對父親的合理之處長期堅持,可以說是做到了孝?!眣ǒuzǐyuēlǐzhīyònghéwéiguìxiānwángzhīdàosīwéiměi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xiǎodàyóuzhīyǒusuǒbùxíngzhīhéérhébùyǐlǐjiézhī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yìbùkěxíngyě亦不可行也。【注釋】和:恰當,適合,恰到好處。
先王:周文王等古代賢王。
節:節制,約束?!敬笠狻坑凶诱f:“禮的應用,以遇事做得恰當為可貴。過去賢明君王治理國家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小事大事都做得恰當。如果有行不通的時候,只為恰當而求恰當,不用禮節規矩來節制,也是不可行的。yǒuzǐyuēxìnjìnyúyìyánkěfùyěgōngjìnyúlǐyuǎn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chǐrǔyěyīnbùshīqíqīnyìkězōngyě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咀⑨尅拷悍希咏?。
復:實踐,實行。
遠:用作動詞,使……遠離。
因:依靠,憑借。
宗:可靠,尊奉?!敬笠狻坑凶诱f:“約定符合義,說出來的話才能去實踐、兌現。恭敬要合于禮,這樣就能避免恥辱。依靠關系深厚的人,也就可靠了?!眤ǐyuējūnzǐshíwúqiúbǎojūwúqiúānmǐnyúshìérshèn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yúyánjiùyǒudàoérzhèngyānkěwèihàoxuéyěyǐ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咀⑨尅烤樱哼@里指的是有德行的人。
就:靠近,接近。
正:動詞,匡正,端正。【大意】孔子說:“君子吃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舒適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謹慎小心,向有道德的人看齊,來匡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zǐgòngyuēpínérwúchǎnfùérwújiāohérúzǐyuēkě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yěwèiruòpínérlèfùérhàolǐzhěyězǐgòngyuēshīyún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rúqiērúcuōrúzhuórúmóqísīzhīwèiyúzǐyuēcìy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歟?子曰:賜也,shǐkěyǔyánshīyǐyǐgàozhūwǎngérzhīláizhě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注釋】諂(chǎn):巴結,奉承,諂媚。
何如:怎么樣,表示疑問語氣。
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引申為朋友互相討論、研修的意思。這句出自《詩經·衛風·淇奧》。切,指把骨頭加工成器物。磋,加工象牙,使其更圓滑。琢,雕刻玉石。磨,磨制加工石頭使其更細致。
與:同“歟”。【大意】子貢說:“貧窮卻不去巴結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然貧窮卻樂于仁道、富裕卻愛好禮義的人?!弊迂曊f:“《詩經》說,‘要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一樣,要雕刻并加以琢磨細刻’,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與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你就可以舉一反三知道未來的事了?!眤ǐyuēbùhuànrénzhībùjǐzhīhuànbùzhīrényě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咀⑨尅坎患褐骸安恢骸钡牡寡b句式。知,理解,了解。【大意】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啊。”第二章論語為政篇zǐyuēwéizhèngyǐdépìrúběichénjūqísuǒérzhòngxīng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gǒngzhī拱之?!咀⑨尅勘背剑罕睒O星。
共:即“拱”,環繞,環抱?!敬笠狻靠鬃诱f:“用道德來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于一定的位置,群星環繞著它?!眤ǐyuēshīsānbǎiyìyányǐbìzhīyuēsīwúxié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咀⑨尅俊对姟啡伲骸对娊洝酚?05篇,人們常用“《詩》三百”這一整數的說法來指代《詩經》。
蔽(bì):概括,包蓋。【大意】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zǐyuēdǎozhīyǐzhèngqízhīyǐxíngmínmiǎnérwúchǐ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dǎozhīyǐdéqízhīyǐlǐyǒuchǐqiěgé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咀⑨尅康溃和皩А保龑?。一說,治理。
齊:整治,統一,約束。
免:免罪,免于刑法,免禍。
無恥:做了壞事心里不知羞恥。
格:糾正?!敬笠狻靠鬃诱f:“用行政法令來治理,用刑法來處罰,人民雖然能避免犯罪,但并非認識到犯罪可恥;用道德教化來治理,用禮來約束,人民就會有羞恥心,并且會自覺改正錯誤?!眤ǐyuēwúshíyòuwǔérzhìyúxuésānshíérlìsìsh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érbúhuòwǔshíérzhītiānmìngliùshíérěrshùnqīshíércóng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xīnsuǒyùbùyújǔ心所欲,不踰矩?!咀⑨尅渴形澹杭词治澹傅氖?5歲。古人在整數和各位數字之間多用“有”字表示相加。
有:同“又”。
立:站立。
天命:含有上天旨意、自然稟賦與天性、人生的道義和職責等意義。
矩:禮法,規矩?!敬笠狻靠鬃诱f:“我十五歲時就開始立志于學問,三十歲時能自立于世,四十歲時遇事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時就能隨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越出規矩?!眒èngyìzǐwènxiàozǐyuēwúwéi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fánchíyùzǐgàozhīyuēmèngsūnwènxiàoyúwǒwǒduìyuē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wúwéi無違。fánchíyuēhéwèiyězǐyuēshēngshìzhīyǐlǐsǐzàngzhī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yǐlǐjìzhīyǐlǐ以禮,祭之以禮?!咀⑨尅棵宪玻▂ì)子:姓仲孫,名何忌,“懿”是死后的謚號,魯國大夫,與叔孫氏、季孫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他父親孟僖子臨終時囑咐他向孔子學禮。
違:古人稱違背禮法為“違”。
樊(fán)遲:姓樊,名須,字子遲??鬃拥膶W生。
御:趕車,駕車。
“生,事之以禮”五句:古代喪事、祭祀等的禮節規格是有差等的。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不相同。魯國三家權門大夫有時用諸侯、天子的禮儀等級,孔子對此不滿,文中的話就針對這個。【大意】孟懿子問孔子什么是孝道??鬃诱f:“不要違背禮節?!狈t替孔子趕馬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氏問我孝道,我回答說,不要違背禮節?!狈t說:“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時,依照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后,要按禮節規矩為他們辦喪事,按禮節祭祀他們?!眒èngwǔbówènxiàozǐyuēfùmǔwéiqíjízhīyōu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注釋】孟武伯:姓仲孫,名彘(zhì),即前面提到的孟懿子的兒子?!拔洹笔侵u號。
其:指父母,該句可解釋為擔憂他們的疾病。一說,其,指兒女,父母擔憂兒女的疾??;另一說,疾,子女品行上的毛病,父母擔心子女品行不好。這里取第一種說法。【大意】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鬃诱f:“對于父母,尤其要擔憂他們的疾病?!眤ǐyóuwènxiàozǐyuējīnzhīxiàozhěshìwèinéngyǎngzhìyú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quǎnmǎjiēnéngyǒuyǎngbújìnghéyǐbiéhū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注釋】子游:孔子的學生,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吳人,比孔子小45歲?!敬笠狻孔佑螁柨鬃釉鯓幼鍪切?,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總說能養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馬都還能得到人的飼養呢。如果對父母不是誠心誠意敬重、孝順的話,那和飼養狗馬又有什么區別呢?”zǐxiàwènxiàozǐyuēsènányǒushìdìzǐfúqíláoyǒu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jiǔshíxiānshēngzhuàncéngshìyǐwéixiàohū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注釋】色:臉色。這里指和顏悅色,從心底里敬重父母。
弟子:晚輩,這里指兒女。
先生:長輩,指父母。
饌(zhuàn):吃喝。
曾(cénɡ):副詞,難道。
是:代詞,即“此”,這個的意思。【大意】子夏問怎么做是孝??鬃诱f:“對父母和顏悅色是很難做到的。僅僅是有事情的時候,子女去為父母做;有酒飯了讓父母吃喝,難道這就可以認為是孝嗎?”zǐyuēwúyǔhuíyánzhōngrìbùwéirúyútuìérxǐngqí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sīyìzúyǐfāhuíyěbùyú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注釋】回:姓顏,名回,字子淵,也稱顏淵。是孔子早年的學生,受到器重。
?。▁ǐnɡ):觀察,考察?!敬笠狻靠鬃诱f:“我同顏回講學一整天,他也不提不同的意見,像是很愚笨。課后我觀察他私下的言行,發現他能充分發揮我講的東西,可見,顏回并不愚笨。”zǐyuēshìqísuǒyǐguānqísuǒyóucháqísuǒānrényān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sōuzāirényānsōuzāi廋哉!人焉廋哉!【注釋】以:根據,動機,原因。一說,“以”通“與”,意為結交朋友。
由:經由。
焉:表疑問的代詞,何處,哪里。
廋(sōu):隱藏,隱瞞,可以理解為掩蓋?!敬笠狻靠鬃诱f:“看一個人言行的動機,觀察他做事達到目的所用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這樣,這個人怎么能掩蓋得了他的真面目呢?”zǐyuēwēngùérzhīxīnkěyǐwéishīyǐ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咀⑨尅抗剩号f的。【大意】孔子說:“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有新的體會,獲得更進一步的知識,這樣就能為人師表了?!眤ǐyuējūnzǐbúqì子曰:君子不器。【注釋】器:器具,只有一種用途的東西。此處用來比喻人知識范圍狹窄,只能有某一種技藝。【大意】孔子說:“君子不該像器具一樣,只有一種用途?!眤ǐgòngwènjūnzǐzǐyuēxiānxíngqíyánérhòucóngzhī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注釋】君子:古代君子指的是有學問、有德行或者地位、官職高的人?!敬笠狻孔迂晢栐鯓幼霾攀蔷印?鬃诱f:“對于自己要說的話,要先做到,再講出來。”zǐyuējūnzǐzhōuérbùbǐxiǎorénbǐérbùzhōu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釋】周:團結周圍的人。
比:原義指并列,這里指的是因共同利害而勾結?!敬笠狻靠鬃诱f:“君子是用道義來團結人,而不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小人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而不是用道義來團結人?!眤ǐyuēxuéérbùsīzéwǎngsīérbùxuézédài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咀⑨尅控瑁和般╳ǎnɡ)”,迷惑。
殆(dài):危險。一說疑惑;另一說沒有信心?!敬笠狻靠鬃诱f:“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是空想卻不學習,就會有誤入歧途的危險?!眤ǐyuēgōnghūyìduānsīhàiyěyǐ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咀⑨尅抗ィ汗?。另一說為鉆研學問,整句釋為,鉆研邪說就有害了。
異端:不正確的結論。
斯:連詞,這就。
已:停止。這句也作“斯害也已矣”?!敬笠狻靠鬃诱f:“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zǐyuēyóuhuìrǔzhīzhīhūzhīzhīwéizhīzhībùzhīwéi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bùzhīshìzhīyě不知,是知也?!咀⑨尅坑桑嚎鬃拥膶W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誨(huì):教導,教育。
女:同“汝”,你。【大意】孔子說:“由,教給你的知識都知道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zǐzhāngxuégānlùzǐyuēduōwénquēyíshènyánqíyúzé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guǎyóuduōjiànquèdàishènxíngqíyúzéguǎhuǐyánguǎyóuxíng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guǎhuǐlùzàiqízhōngyǐ寡悔,祿在其中矣?!咀⑨尅孔訌垼嚎鬃拥膶W生,姓顓(zhuān)孫,名師,字子張。
干:求,謀。
祿:古時官吏的俸祿,這里指的是官職。
闕(quē):缺,空,有所保留,暫時放在一邊。
寡:少。
尤:過失,錯誤。【大意】子張向孔子學習謀求做官的方法??鬃诱f:“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謹慎地說出其余有把握的部分,就能減少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就能減少錯誤,謹慎地去做其余有把握的事,就能行事少有懊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懊悔,求官職的機會就在這其中了。”āigōngwènyuēhéwéizémínfúkǒngzǐduìyuējǔzhícuòzhū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wǎngzémínfújǔwǎngcuòzhūzhízémínbùfú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咀⑨尅堪Ч呼攪鴩?,姓姬,名蔣,定公的兒子?!鞍А笔撬篮蟮闹u號。
何為:怎么做。
對曰:《論語》中臣對君的回答用“對曰”??鬃踊卮痿攪鴩膯栴},因此用“對曰”。
舉:選拔,提拔,推舉。
直:正直的人。
錯:放置。
諸:“之于”的合音?!敬笠狻眶敯Ч珕枺骸霸趺醋霾拍苁谷嗣穹哪??”孔子回答說:“提拔正直的人,將其位置安排在邪惡的人之上,百姓就服從了;而提拔邪惡的人,將其位置安排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眏ìkāngzǐwènshǐmínjìngzhōngyǐquànrúzhīhézǐyuēlín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zhīyǐzhuāngzéjìngxiàocízézhōngjǔshànérjiáobùnéngzéquàn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咀⑨尅考究底樱盒占緦O,名肥。在魯哀公時候任正卿。“康”是謚號?!白印笔亲鸱Q。
以:連詞,而,和。
臨:對待。
莊:莊重,嚴肅。【大意】季康子問:“要使人民對我尊敬、忠實又努力勤勉,該怎么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嚴肅的態度來對待人民,人民就會尊敬你;你遵守孝道,慈愛民眾,人民就會忠實于你;你提拔優秀的人,教育那些能力弱的人,人民也就會勤勉了?!県uòwèikǒngzǐyuēzǐxībùwèizhèngzǐyuēshūyúnxiàohū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wéixiàoyǒuyúxiōngdìshīyúyǒuzhèngshìyìwéizhèngxīqíwéi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wéizhèng為政?【注釋】或:代詞,有人。
奚(xī):疑問詞,何,怎么,為什么。
書:指《尚書》,是商周時期政治文告和歷史資料的匯編。
施:延及,推廣,影響。
有:無實在意義。
其:代詞,指做官。
為:是。
為政:參與政治。當時孔子沒有出來做官,所以有人這樣問他?!敬笠狻坑腥藢鬃诱f:“您為什么不參與政治?”孔子說:“《尚書》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種道理推廣到政治上去?!@也是參與了政治,為什么非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zǐyuērénérwúxìnbùzhīqíkěyědàchēwúní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xiǎochēwúyuèqíhéyǐxíngzhīzāi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咀⑨尅啃牛菏匦庞?。
輗(ní):古代大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大車指的是牛拉的車。
軏(yuè):古代小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小車指的是馬拉的車。沒有輗和軏,車就不能走。
何以:即“以何”,靠什么?!敬笠狻靠鬃诱f:“作為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那怎么能行呢?如同大車沒有安橫木的,小車沒有安橫木的,靠什么走呢?”zǐzhāngwènshíshìkězhīyězǐyuēyīnyīnyúxiàlǐsuǒ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sǔnyìkězhīyězhōuyīnyúyīnlǐsuǒsǔnyìkězhīyěqí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huòjìzhōuzhěsuībǎishìkězhīyě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咀⑨尅渴溃汗糯Q30年為一世,10世為一代。也有人認為朝代改換為一代。
殷(yīn):商朝。商朝至盤庚將都城從奄(yǎn)(山東曲阜)遷到殷(河南安陽一帶),所以又被稱為殷朝。
因:沿襲,因襲。
禮:指整個禮儀制度,用來規范社會行為的法則、規范、儀式的總稱。
損益:廢除和增加?!敬笠狻孔訌垎枺骸敖窈笫亩Y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說:“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了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將來如果有承繼周朝的人,其禮儀制度也會是或增或減,即使下去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眤ǐyuēfēiqíguǐérjìzhīchǎnyějiànyìbùwéiwúyǒngyě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注釋】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
祭:是吉祭。兇祭叫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諂(chǎn):諂媚,阿諛,巴結?!敬笠狻靠鬃诱f:“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它,是諂媚。遇到符合正義的事情卻不去做,就是怯懦。”第三章論語八佾篇kǒngzǐwèijìshìbāyìwǔyútíngshìkěrěnyěshúbùkě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rěnyě忍也?!咀⑨尅考臼希呼攪浼緦O氏,這里指季平子,即季孫意如。
八佾(yì):佾,行、列。古代樂舞禮儀中,一佾(一行)有八個人。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這是天子舉行樂舞的規格。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只有用四佾的資格,但他卻用了天子規格的樂舞,是越軌的行為?!敬笠狻靠鬃诱務摷臼险f:“在家廟庭院里用八佾的樂舞,這都可以忍心做出來,還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做呢?”sānjiāzhěyǐyōngchèzǐyuēxiàngwéipìgōngtiānzǐmùmù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xīqǔyúsānjiāzhītáng奚取于三家之堂。【注釋】三家:春秋后期魯國當政的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貴族。季孫氏勢力最大。他們憑強有力的政治經濟實力,常僭越周禮。這種行為受到孔子的批判。
雍(yōnɡ):《詩經·周頌》中的一篇,用于天子祭祀宗廟之禮完畢。
徹:同“撤”,撤掉,拿掉。
相(xiànɡ):助祭者。
維: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辟(bì)公:指諸侯。辟,指君王。
穆穆:莊嚴靜穆。【大意】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在祭祀祖先完畢的時候,讓樂工唱著《雍》詩來撤除祭品??鬃诱f:“《雍》詩里說到:‘協助祭祀的人是諸侯,天子莊嚴靜穆地主祭?!癁槭裁慈壹雷娴膹d堂上竟用唱《雍》詩的儀式?”zǐyuērénérbùrénrúlǐhérénérbùrénrúyuèhé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注釋】如禮何:“如……何”句式,指對禮怎么樣。
樂:音樂是構成古代禮制的重要部分,所以“禮樂制度”指的是包括音樂在內的古代禮儀制度,并非今天我們說的單純用來欣賞的音樂?!敬笠狻靠鬃诱f:“作為一個人不講仁德,怎么對待禮儀制度呢?一個人不講仁德,怎么對待樂呢?”línfàngwènlǐzhīběnzǐyuēdàzāiwènlǐyǔqíshēyě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nìngjiǎnsāngyǔqíyìyěnìngqī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咀⑨尅苛址牛盒樟?,名放,字子上。有人認為是孔子的學生。
易:本義指把土地整理平坦。此處指周到地辦理喪葬的禮儀。
戚:悲哀?!敬笠狻苛址艈柺裁词嵌Y的根本。孔子說:“你提的問題意義重大??!禮節儀式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喪葬儀式,與其儀式完備周到,寧可在心里真正悲哀來悼念?!眤ǐyuēyídízhīyǒujūnbùrúzhūxiàzhīwūyě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咀⑨尅恳模汗糯笘|方的少數民族。
狄:指北方的少數民族。
夏:在中原黃河流域居住的華夏民族的諸侯國。
亡:同“無”?!敬笠狻靠鬃诱f:“夷狄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國家沒有君主卻保留禮儀?!眏ìshìlǚyútàishānzǐwèirǎnyǒuyuērǔfúnéngjiùyú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汝弗能救歟?duìyuēbùnéngzǐyuēwūhūcéngwèitàishānbùrúlínfànghū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注釋】旅:古代指祭山。當時只有天子、諸侯有資格祭祀名山大川。季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去祭祀泰山是違背禮法的。
冉(rǎn)有:孔子的學生,姓冉,名求,字子有。當時冉有做季康子的家臣。
曾:難道,竟然。【大意】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勸阻他嗎?”冉有回答說:“不能?!笨鬃诱f:“哎呀!難道說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得禮節嗎?會接受這種祭祀嗎?”zǐyuējūnzǐwúsuǒzhēngbìyěshèhūyīràngérshēng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xiàéryǐnqízhēngyějūnzǐ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咀⑨尅可洌荷浼@里是指射禮,是周禮中規定的射箭比賽。
揖(yī):作揖,指拱手行禮?!敬笠狻靠鬃诱f:“君子沒有什么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那一定是射箭比賽吧!比賽時,互相作揖謙讓,再登堂射箭,射完走下堂來又互相敬酒。即使是競爭也是有君子的禮貌?!眤ǐxiàwènyuēqiǎoxiàoqiànxīměimùpànxīsùyǐwéixuànxī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héwèiyězǐyuēhuìshìhòusùyuēlǐhòuhūzǐyuēqǐyǔ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zhěshāngyěshǐkěyǔyánshīyǐyǐ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注釋】倩(qiàn):容貌美好。
兮:助詞,相當于“啊、呀”。
盼:眼珠黑白分明,轉動靈巧。
絢(xuàn):有文彩。
繪事后素:畫畫需先有白地兒再畫。繪事,畫畫。后,在……之后。素,白地兒。另一說,在審美上絢麗不如素淡。
起:啟發。
商:卜商,也就是子夏?!敬笠狻孔酉膯柕溃骸啊郧傻男θ菡婷利愌剑诎追置鞯难垌鬓D嬌美呀,潔白的地兒上畫得絢麗多彩呀’,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畫畫需先有白地兒再畫圖案。”子夏說:“那么,是不是禮節儀式產生于仁德之后呢?”孔子說:“商啊,你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開始和你談論《詩經》了?!眤ǐyuēxiàlǐwúnéngyánzhīqǐbùzúzhēngyěyīnlǐwúnéng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yánzhīsòngbùzúzhēngyěwénxiànbùzúgùyězúzéwúnéng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zhēngzhīyǐ征之矣。【注釋】杞(qǐ):古國名,在今天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是夏朝禹的后代。
宋:古國名,在今天河南商丘市南部,宋國是商朝湯的后代。
文:歷史文字資料。
獻:指賢人。獻臣就是德才兼備的大臣?!敬笠狻靠鬃诱f:“夏代的禮儀,我能說出來,夏的后代杞國現在的禮儀卻不足以證明夏當時的情況;殷代的禮儀我能說出來,殷的后代宋國現在的禮儀卻不足以證明殷當時的情況。這是歷史資料和知道夏、殷禮儀的賢人不夠多的原因。如果有足夠的歷史資料和賢人的話,我就能征引它們作為考證的證據了?!眤ǐyuēdìzìjìguànérwǎngzhěwúbúyùguānzhīyǐ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咀⑨尅慷E(dì):古代一種極隆重的祭祀儀式,只有天子才能舉行。
既:已經。
灌:禘祭的儀式中的一項內容。古代祭族時,讓活人坐在靈前象征接受祭祀的人,這個人叫“尸”。第一次獻酒是把用香料煮成的叫做“郁鬯”的酒獻給尸,讓他聞一聞香氣,再把酒澆在地上,這個過程叫“灌”。
不欲觀:不愿看。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禮記》記載,周公的侄子周成王姬頌為了紀念周公輔佐治國的偉大功勛,特許周公的后代舉行禘祭,這是不符合禮儀規矩的,所以孔子持批評態度?!敬笠狻靠鬃诱f:“禘祭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之后,我就不想看了。”huòwèndìzhīshuōzǐyuēbùzhīyězhīqíshuōzhězhīyútiān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xiàyěqírúshìzhūsīhūzhǐqízhǎng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咀⑨尅坎恢玻呼攪鳛橹芡醴址獾闹T侯國舉行天子的祭禮,孔子是不贊成的,因此他故意回避說不知道禘祭的道理。
示:同“置”,擺,放。
諸:“之于”的合音。【大意】有人問孔子禘祭的道理??鬃诱f:“我不知道禘祭的道理。懂得這一道理的人治理天下,會好像把東西放在這兒一樣容易吧!”孔子一面說,一面指著自己的手掌。jìrúzàijìshénrúshénzàizǐyuēwúbúyùjìrúbúj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咀⑨尅颗c(yù):參預,參加?!敬笠狻考漓胱嫦?,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的在那里??鬃诱f:“如果我自己不去參加祭祀而由別人代祭,那就和不祭祀一樣?!眞ángsūngǔwènyuēyǔqímèiyúàonìngmèiyúzàohéwèi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yězǐyuēbùránhuòzuìyútiānwúsuǒdǎoyě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咀⑨尅客鯇O賈:衛國衛靈公時任大夫。
媚(mèi):諂媚,巴結。
奧:屋里的西南角,這里指屋里西南角的神,地位較高。
灶:原義是爐灶,這里指灶神,人們認為灶神地位雖低,卻能通上天,決定人的福禍,所以灶神自古受到人們的隆重供奉?!芭c其媚于奧,寧媚于灶”是當時的俗語?!敬笠狻客鯇O賈問道:“與其巴結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話怎么講呢?”孔子說:“不是那樣的,如果得罪了天,向誰祈禱都沒用。”zǐyuēzhōujiànyúèrdàiyùyùhūwénzāiwúcóngzhōu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咀⑨尅勘O:同“鑒”。原指鏡子,引申為照,警戒,借鑒。
二代:夏、商兩朝。
郁郁:原指草木繁茂,或指香氣濃厚。這里指豐富多彩,繁盛?!敬笠狻靠鬃诱f:“周朝的政治禮儀制度,是借鑒夏、商兩代而建立的,多么豐富繁盛??!我遵從周代的禮制?!眤ǐrùtàimiàoměishìwènhuòyuēshúwèizōurénzhīzǐzhīlǐ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hūrùtàimiàoměishìwènzǐwénzhīyuēshìlǐyě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注釋】太廟: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的祖先的廟。開國君主叫太祖,祭太祖的廟叫太廟。周公是魯國最初受封的國君,所以,這個太廟指的是周公的廟。
鄹(zōu)人之子:即孔子。鄹,也作“陬”,春秋時魯國地名,現在山東曲阜一帶??鬃拥母赣H叔梁紇(hé)做過鄹大夫,古代稱某地的大夫為某人。鄹人,指叔梁紇?!敬笠狻靠鬃舆M了太廟助祭,每件事都請教。有人說:“誰說叔梁紇的兒子懂得禮呢?進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笨鬃勇犃诉@話說:“這樣做正是一種禮啊?!眤ǐyuēshèbùzhǔpíwéilìbùtóngkēgǔzhīdàoyě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咀⑨尅可洌荷浼?,即“射禮”,是為演習禮樂進行的射箭比賽。
皮:用皮做的靶子。射禮比賽時以射中目標為目的,而不像比武的“軍射”是為了用力射穿靶子。
為(wèi):因為。
同科:同等。【大意】孔子說:“射禮比賽時射箭主要不是在于射穿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zǐgòngyùqùgàoshuòzhīxìyángzǐyuēcìyěěràiqíyáng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wǒàiqílǐ我愛其禮。【注釋】告朔(shuò):朔,陰歷每月的初一。諸侯每月初一應殺一只活羊在祖廟祭祀,并到朝聽政,表示每個月的開始。到子貢時,月初一魯君不再去祖廟,也不聽政,只是殺一只活羊表示一下罷了,所以子貢認為連這個形式也不用留了,不必殺羊了??鬃訁s依然重視禮儀的形式,認為有形式畢竟比沒有好。
餼:活的牲畜。
爾:代詞,你。
愛:可惜?!敬笠狻孔迂曄胍阳攪吭鲁跻桓婕罆r用的活羊去掉不用。孔子說:“賜呀!你可惜那只羊,我卻愛惜那種禮?!眤ǐyuēshìjūnjìnlǐrényǐwéichǎnyě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咀⑨尅渴拢菏路?,服務于。
諂(chǎn):奉承,討好,諂媚。【大意】孔子說:“事奉君主一切都按照周禮的規矩去做,別人卻以為他在向君主諂媚?!眃ìnggōngwènjūnshǐchénchénshìjūnrúzhīhékǒngzǐduìyuē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jūnshǐchényǐlǐchénshìjūnyǐzhōng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咀⑨尅慷ü呼攪鴩?,姓姬,名宋,“定”是謚號。
使:使用,指使。
如之何:如何。【大意】魯定公問:“君主使用臣下,臣事奉君主,各應該怎樣做呢?”孔子說:“君主使用臣下應該以禮相待,臣事奉君主應該以忠心相待?!眤ǐyuēguānjūlèérbùyínāiérbùshāng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咀⑨尅筷P雎(jū):《詩經》第一篇的篇名。
淫:古人稱過分至于失當的地步為“淫”。這里指過于注重形式的快樂美妙,而失掉了正統的意義。可以看出孔子主張中和,反對過度。【大意】孔子說:“《關雎》這首詩,表現快樂而不放縱,憂郁而不悲傷?!报gōngwènshèyúzǎiwǒzǎiwǒduìyuēxiàhòushìyǐsōng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yīnrényǐbǎizhōurényǐlìyuēshǐmínzhànlìzǐwénzhīyuē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chéngshìbùshuōsuìshìbújiànjìwǎngbújiù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注釋】社:土神。這里指的是社主,即祭祀時立的木頭牌位,用來代表土神。
宰我:孔子的學生,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稱宰予。
夏后氏:原為古代部落名,禹是首領,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后來夏朝人稱作夏后氏。
以:用。
遂:已完成。
諫(jiàn):規勸,使改正錯誤。
咎:責備?!敬笠狻眶敯Ч珕栐孜壹漓胪辽裼檬裁茨玖献雠莆?。宰我回答說:“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人民戰栗?!笨鬃勇犃诉@話批評宰我說:“已經做了的事不用再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不便再勸諫了,已經過去的事不要再責備了。”zǐyuēguǎnzhòngzhīqìxiǎozāihuòyuēguǎnzhòngjiǎnhūyuēguǎn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蛟唬汗苤賰€乎。曰:管shìyǒusānguīguānshìbùshèyāndéjiǎnránzéguǎnzhòngzhīlǐhū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yuēbāngjūnshùsèménguǎnshìyìshùsèménbāngjūnwéiliǎngjūnzhī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hǎoyǒufǎndiànguǎnshìyìyǒufǎndiànguǎnshìérzhīlǐshúbùzhī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lǐ禮?!咀⑨尅抗苤伲盒展?,名夷吾,字仲。做了齊桓公的宰相,使他成為春秋諸侯中第一個霸主??鬃优u了他違背禮法的做法。
器:氣量,胸襟。
有三歸:將應該歸公的市租據為己有。
攝:兼職,兼任。當時士大夫家臣多有兼職,而管仲的家臣卻是一人一職。
焉得:怎么能是。
邦君:諸侯,諸侯國的國君。
樹:立。
塞門:門口用來遮擋視線的短墻,相當于影壁。
好:友好。
反坫(diàn):宴會的禮節,諸侯王會見別國國君,獻酒后把空杯放回坫上。坫,古代廳堂中用土筑的臺子,祭祀或宴會時用來放禮器和酒具。
而:連詞,假如?!敬笠狻靠鬃诱f:“管仲的氣量小啊!”有人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管仲收取了人民的大量市租,他的家臣一人一職,并不兼任,哪里能說他節儉呢?”那人又問:“那么他懂得禮節嗎?”孔子說:“國君宮殿門前立了一個影壁,管仲也立了一個影壁,國君設宴招待別國君主,廳堂里有放酒杯的臺子,管仲家也設了這樣的臺子。要是說管仲懂得禮節,那誰不懂禮節呢?”zǐyùlǔtàishīyuèyuēyuèqíkězhīyěshǐzuòxīrúyě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zòngzhīchúnrúyějiǎorúyěyìrúyěyǐchéng縱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咀⑨尅空Z(yù):動詞,告訴,對……說。
大師:樂官的主管。大,同“太”。
翕(xī):合,和順協調;一說,興奮熱烈。
從:同“縱”,展開,放縱。
純:美好。
皦(jiǎo):清晰,明亮。
繹(yì):連綿不斷。【大意】孔子對魯國的太師談論演奏音樂,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時,和諧順暢,展開后美妙動聽,清晰明亮,連綿不絕,直至樂曲最終完成。”yífēngrénqǐngjiànyuējūnzǐzhīzhìyúsīyěwúwèichángbù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déjiànyěcóngzhějiànzhīchūyuēèrsānzǐhéhuànyúsànghū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tiānxiàzhīwúdàoyějiǔyǐtiānjiāngyǐfūzǐwéimùduó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咀⑨尅績x:衛國地名,今河南蘭考一帶。
封人:官職名,鎮守邊界的官員。封,邊界。
請見:即請求接見。見,同“現”,接見。
斯:代詞,這個地方。
二三子:尊稱孔子的弟子,各位的意思。二三,是約指。
患:擔憂。
喪:失去。此處指孔子失去官位。孔子離開魯國后一直未能實現政治抱負。
木鐸(duó):一種有木舌的銅鈴,古代用來召集民眾宣布政令等。這里比喻孔子能起到引導民眾管理國家的作用。【大意】儀這個地方的邊防官請求孔子接見他,說:“所有有德行的人來到我這個地方,我從來沒有不和他見面的?!笨鬃拥碾S行學生帶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后說:“各位為何要擔心孔子沒有官做呢?天下道義不行已經很久了,上天必將讓孔子作為人民的導師?!眤ǐwèisháojìnměiyǐyòujìnshànyěwèiwǔjìnměiyǐ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wèijìnshànyě未盡善也?!咀⑨尅可兀╯háo):上古虞舜時的樂舞名。堯禪(shàn)讓帝位給虞舜,樂舞表現一種和睦的特色,所以說“盡善”。
美:指樂舞的聲貌、形式美好。
善:指樂舞的內容意義美好。
武:周代表現武王伐紂的樂舞??鬃诱J為武王伐紂是順應民心的,但畢竟是征討了帝王,所以“未盡善”。【大意】孔子談論《韶》說:“美極了,而且好極了?!闭務摗段洹氛f:“美極了,卻還不夠好。”zǐyuējūshàngbùkuānwéilǐbújìnglínsāngbùāiwúhé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yǐguānzhīzāi以觀之哉?!咀⑨尅可希荷衔唬呶?。
寬:寬厚,寬宏大量。
敬:恭敬,鄭重?!敬笠狻靠鬃诱f:“處于上位卻待人不寬厚,舉行儀禮時卻不恭敬認真,參加喪禮時卻不哀傷,這樣的人,我還有什么可看的呢?”第四章論語里仁篇zǐyuēlǐrénwéiměizébùchǔrényāndézhì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注釋】里:鄰里。周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這里用作動詞,作居住講。
仁:仁德之風純厚的地方;一說,有仁德的人。
處:居住,相處。
焉(yān):怎么,哪里。
知:同“智”,明智。【大意】孔子說:“住在有仁德之風的地方才好。不選擇有仁德的住處,怎么能算明智呢?”zǐyuēbùrénzhěbùkěyǐjiǔchùyuēbùkěyǐchángchǔlè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rénzhěānrénzhìzhělìrén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注釋】約:窮困,儉約。
樂:富裕,安樂。
知:同“智”。【大意】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過儉約的生活,也不能長久地過富足安樂的生活。有仁德的人能安心于行仁德,有智慧的人能利用仁德?!眤ǐyuēwéirénzhěnénghàorénnéngwùrén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咀⑨尅亢茫╤ào):動詞,喜歡,喜愛。
惡(wù):厭惡,討厭?!敬笠狻靠鬃诱f:“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以正確的方式喜愛某人,厭惡某人?!眤ǐyuēgǒuzhìyúrényǐwúwùyě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咀⑨尅科垼杭偃?,如果。
志:立志,有志于。
惡(è):做壞事?!敬笠狻靠鬃诱f:“假如立志于實行仁德,就不會做壞事。”zǐyuēfùyǔguìshìrénzhīsuǒyùyěbùyǐqídàodézhī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bùchùyěpínyǔjiànshìrénzhīsuǒwùyěbùyǐqídàodézhī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bùqùyějūnzǐqùrénwùhūchéngmíngjūnzǐwúzhōngshízhījiān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wéirénzàocìbìyúshìdiānpèibìyúshì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咀⑨尅渴牵捍~,這。
處:接受,享受。
去:擺脫,避開。
惡:同“烏”,相當于“何”,如何,怎樣。
終食之間:吃一頓飯的功夫。
違:違背。
造次:倉促,匆忙。
顛沛:原指跌倒,引申為受挫,困頓流離?!敬笠狻靠鬃诱f:“發財和升官,這是人們所盼望的,若不是用正當方法得到的,君子不會接受。貧窮和卑賤,這是人們所厭惡的,若不是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君子就不會那么做。君子拋棄了仁德,怎么能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即使吃一頓飯的功夫也不能違背仁德,匆忙倉促時也一定按仁德行事,顛沛流離也一定按仁德做事?!眤ǐyuēwǒwèijiànhàorénzhěwùbùrénzhěhàorénzhěwúyǐ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shàngzhīwùbùrénzhěqíwéirényǐbùshǐbùrénzhějiāhūqí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shēnyǒunéngyírìyòngqílìyúrényǐhūwǒwèijiànlìbùzú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zhěgàiyǒuzhīyǐwǒwèizhījiànyě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咀⑨尅可校簞釉~,超過。
矣:用法同“也”,表示語氣停頓。
蓋:句首發語詞,表示揣測意。
未之見:是“未見之”的倒裝?!敬笠狻靠鬃诱f:“我沒見過愛好仁德的人和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無法超過的,厭惡不仁德的人行仁德時,不使不仁德的東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誰能一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主動實行仁德呢?我沒見過力量不夠的。大概這樣做的人有,但我沒見過?!眤ǐyuērénzhīguòyěgèyúqídǎngguānguòsīzhīrényǐ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注釋】過:過錯。
黨:這里指意氣相投的人。
仁:同“人”。【大意】孔子說:“人犯的過錯與各自那一類的人相同。觀察他犯的過錯,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了?!眤ǐyuēzhāowéndàoxīsǐkěyǐ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咀⑨尅砍▃hāo):早上。
聞:聽到,知道。
道:指某種真理,即儒家之道?!敬笠狻靠鬃诱f:“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zǐyuēshìzhìyúdàoérchǐèyīèshízhěwèizúyǔyìyě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注釋】士:讀書人,一般的小知識分子?!敬笠狻靠鬃诱f:“讀書人有志于道,卻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飯菜不好為恥,這種人不值得與他談論?!眤ǐyuējūnzǐzhīyútiānxiàyěwúshìyěwúmòyě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yìzhīyǔbǐ義之與比。【注釋】適、莫:有多種解釋。有認為人情親疏厚薄;有認為敵對、愛慕。這里解釋為可與不可。
比:挨著,靠攏,靠近。【大意】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事情的處理,沒有規定要怎樣干,也沒有規定不要怎樣干,怎樣干合理恰當就怎樣干。”zǐyuējūnzǐhuáidéxiǎorénhuáitǔjūnzǐhuáixíngxiǎorénhuáihuì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注釋】刑:法度典范,刑罰?!敬笠狻靠鬃诱f:“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關心的是田土鄉宅;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zǐyuēf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二單元 漢字輸入:第5課 詞語輸入速度快》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浙江攝影版(2020)三年級下冊
- 2024秋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5 逆命題與逆定理 3角平分線-角平分線的性質教學設計(新版)華東師大版
- 8《課余生活真豐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10方便的手輪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粵教粵科版
- 7 鹿角和鹿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3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1 Hello Part A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PEP
- 12我的環保小搭檔(教學設計)-部編版(五四制)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胃息肉術后護理診斷及措施
- 5《 煮雞蛋》(教學設計)人教版勞動三年級上冊
- 14 文言文二則 學弈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5年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應知應會知識試題及答案
- 山東2025年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招聘3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某畜禽養殖廠廢水處理工藝設計》11000字
- MSOP(測量標準作業規范)測量SOP
- 中國綠色經濟發展之路(PPT-37張)課件
- 客房控制系統——RCU系統培訓PPT通用通用課件
- 履帶式液壓挖掘機挖掘機構設計
- 川崎病診治指南最新ppt課件
- (會議紀要(2011)第29期)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會議紀要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定規程
- SBS改性瀝青供貨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