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化學試題匯編月第一期G 化學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_第1頁
全國高考化學試題匯編月第一期G 化學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_第2頁
全國高考化學試題匯編月第一期G 化學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_第3頁
全國高考化學試題匯編月第一期G 化學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_第4頁
全國高考化學試題匯編月第一期G 化學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2化學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課標中必須有)【理綜卷·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擬考試(09)WORD版】28.(15分)工業上研究燃料脫硫的過程中,涉及如下反應:CaSO4(s)+CO(g)CaO(s)+SO2(g)+CO2(g),K1,△H1=218.4kJ·mol-l(反應I)CaSO4(s)+2CO(g)CaS(s)+2CO2(g),K2,△H2=-87.8kJ·mol-l(反應II)(1)反應CaO(s)+3CO(g)+SO2(g)CaS(s)+3CO2(g)的△H=;平衡常數K=(用K1,K2表示)。(2)某溫度下在一密閉容器中若只發生反應I,測得數據如下: 前100s內v(SO2)=mo1·L-1·s-l,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3)若只研究反應II,在不同條件下其反應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圖中曲線a到曲線b的措施是________,恒溫恒容時,下列說法能說明反應Ⅱ到達平衡狀態的是____。 A.體系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 B.v(CO)=v(CO2) C.CO的轉化率達到了最大限度 D.體系內氣體壓強不再發生變化(4)某科研小組研究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起始一氧化碳物質的量[用n(CO)表示]對CaO(s)+3CO(g)+SO2(g)CaS(s)+3CO2(g)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右圖所示(圖中T表示溫度):①比較在a、b、c三點所處的平衡狀態中,反應物SO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____。②圖像中T2T1(填“高于”、“低于”、“等于”或“無法確定”):判斷的理由是____?!局R點】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的移動G1G2G【答案解析】(1)-394kJ/mol(2分)(2分)(2)0.00960%(2分)(3)使用催化劑(1分),AC(2分)(4)①c(2分)②低于(1分)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O2體積分數降低,故T2低于T1(2分)解析:(1)根據蓋斯定律△H=2△H2-△H1=-87.8kJ·mol-l×2-218.4kJ·mol-l=-394kJ/mol;;前100s內v(SO2)=v(CO)=mo1·L-1·s-l,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因為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不改變平衡,△H不變,所以曲線a到曲線b的措施是使用催化劑;只要能夠證明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的說法就能說明反應到達平衡狀態。 A.假設平衡右移,體系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增大,左移體系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減小,而體系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說明平衡不再移動。 B.沒有指明正反應速率還是逆反應速率,不能證明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 C.CO的轉化率達到了最大限度,即平衡不再移動,能說明反應到達平衡狀態。 D.方程式兩邊氣體分子數相等,平衡移動時體系內氣體壓強也不變,所以體系內氣體壓強不再發生變化不能說明反應到達平衡狀態。(4)①增加一氧化碳物質的量,平衡右移,反應物SO2的轉化率增加,所以SO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C。 ②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O2體積分數降低,故T2低于T1?!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的移動,加強知識的理解靈活解答。【理綜卷·屆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學高三8月月考(08)】31.(16分)甲醇是一種可再生燃料。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O(g)+2H2(g)CH3OH(g),其他條件不變,在300℃和500℃時,物質的量n(CH3OH)-反應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1)該反應的△H0(填>、<或=)(2)300℃時,0-t1min內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為(3)若要提高甲醇的產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填字母)A.縮小容器體積 B.降低溫度 C.升高溫度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E.甲醇從混合體系中分離出來 (4)300℃時,CO、H2的起始物質的量分別為2mol和3mol,若圖中n1數據為0.5mol,試計算300工業上也可以用CO2和H2反應制得甲醇。在2×105Pa、300℃的條件下,若有440gCO2與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甲醇和水,放出495kJ的熱量,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局R點】化學平衡的移動、化學平衡的計算、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G2F2【答案解析】(1)<(2)n1/2t1mol·L-1·min-1(3)ABECO(g)+2H2(g)CH3OH起始物質的量濃度(mol·L-1)1.01.50轉化物質的量濃度(mol·L-1)0.250.50.25平衡物質的量濃度(mol·L-1)0.751.00.25(5)CO2(g)+3H2(g)=CH3OH(g)+H2O(g)△H=-49.5KJ/mol解析:(1)根據圖像500℃比300℃平衡時甲醇的物質的量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向移動,正反應是放熱反應,該反應的△H<0;(2)300℃時,0-t1min內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為:mol·L-1·min-1若要提高甲醇的產率,也就是使平衡正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壓、降溫、減小甲醇的濃度,而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甲醇的產率降低,使用催化劑平衡不移動。所以選ABE。(4)利用三段式計算平衡時反應物及生成物的濃度,代入平衡常數表達式即可。(5)根據440gCO2與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甲醇和水,放出495kJ的熱量,計算44gCO2與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甲醇和水,放出49.5kJ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2(g)+3H2(g)=CH3OH(g)+H2O(g)△H=-49.5KJ/mol【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移動、化學平衡的計算、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難度不大。【理綜卷·屆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三模擬卷(一)(05化學】28.(14分)目前“低碳減排”備受關注,CO2的產生及有效開發利用成為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1)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2CO2(g)+N2(g)。在密閉容器中發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表面積(S)和時間(I)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據此判斷:①該反應的△H_____________0(填“>”或“<”)。②在T2溫度下,0-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____________mol/(L·s)。③當固體催化劑的質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增大化學反應速率。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在答題卡相應圖中畫出c(CO2)在T1、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④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號)。(2)直接排放煤燃燒產生的煙氣會引起嚴重的環境問題。①煤燃燒產生的煙氣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還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2NO2(g)=N2O4(g)△H=-867kJ/mol寫出CH4(g)催化還原N2O4(g)生成N2(g)、CO2(g)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將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達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如圖是通過人工光合作用,以CO2(g)和H2O(g)為原料制備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圖。催化劑b表面發生的電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③常溫下0.1mol/L的HCOONa溶液pH為10,則HCOOH的電離常數Ka=_______________mol·L-1(填寫最終計算結果)?!局R點】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原電池原理G1G2F【答案解析】(1)①<(2分)②0.025(2分)③如圖(合理即可)(2分)④bd(2分)(2)①CH4(g)+N2O4(g)=N2(g)+CO2(g)+2H2O(g)△H=-810.1kJ/mol(2分)②CO2+2H++2e-=HCOOH(2分)③10-7解析:(1)①T1溫度下先達平衡,則T1比T2溫度高,通過溫度高時二氧化碳的濃度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H<0;②v(N2)=1/2v(CO2)==0.025mol/(L·s);③根據固體催化劑的質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平衡狀態,平衡時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濃度與原來相同,據此畫圖即可。④a、到達平衡后正、逆速率相等,不再變化,t1時刻V正最大,之后隨反應進行速率發生變化,未到達平衡,故a錯誤;b、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隨反應進行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常數減小,到達平衡后,溫度為定值,達最高,平衡常數不變,為最小,圖象與實際符合,故b正確;c、t1時刻后二氧化碳、NO的物質的量發生變化,t1時刻未到達平衡狀態,故c錯誤;d、NO的質量分數為定值,t1時刻處于平衡狀態,故d正確;選bd;(2)(2)①已知:Ⅰ、CH4(g)+2NO2(g)═N2(g)+CO2(g)+2H2O(g)△H1=-867kJ/molⅡ、2NO2(g)?N2O4(g)△H2=-56.9kJ/mol根據蓋斯定律,Ⅰ-Ⅱ得CH4(g)+N2O4(g)=N2(g)+CO2(g)+2H2O(g),故△H=-867kJ/mol-(-56.9kJ/mol)=-810.1kJ/mol,即CH4(g)+N2O4(g)=N2(g)+CO2(g)+2H2O(g),△H=-810.1kJ/mol;②由圖可知,左室投入水,生成氧氣與氫離子,催化劑a表面發生氧化反應,為負極,右室通入二氧化碳,酸性條件下生成HCOOH,電極反應式為CO2+2H++2e-=HCOOH;③常溫下,0.1mol/L的HCOONa溶液pH為10,溶液中存在HCOO-水解HCOO-+H2O?HCOOH+OH-,,【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圖象、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原電池、知識覆蓋面廣,平時要重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理綜卷·屆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三模擬卷(一)(05化學】11.下列關于各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表示H2與O2發生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則H2的標準然燒熱為△H=-241.8kJ·mol-1B.乙表示恒溫恒容條件下發生的可逆反應2NO2(g)N2O4(g)中,各物質的濃度與其消耗速率之間的關系,其中交點A對應的狀態為化學平衡狀態C.丙表示A、B兩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將t1℃時A、B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2D.丁表示常溫下,稀釋HA、HB兩種酸的稀溶液時,溶液pH隨加水量的變化,則NaA溶液的pH小于同濃度的NaB濃液的pH【知識點】燃燒熱、化學平衡、溶解度以及酸性的比較F1G2H1H3【答案解析】D解析:A、圖中生成物水的狀態是氣態,不能據此得到氫氣的燃燒熱數據,故A錯誤;B、如果達到平衡狀態,則二者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即應該等于2:1,故B錯誤;C、t1℃時A、B的質量分數相等,將t1℃時A、B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2D、常溫下,稀釋HA、HB兩種酸的稀溶液時,溶液pH隨加水量的變化可知酸性HA大于HB,NaB溶液中B水解程度大,產生OH-濃度大,pH大,故D正確;故答案選D【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燃燒熱、化學平衡、溶解度以及酸性的比較等問題,屬于易錯題,注意燃燒熱指1摩爾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定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理綜卷·屆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05)】28.(14分)偏二甲肼與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進劑,二者發生如下化學反應:(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l)(Ⅰ)(1)若將反應(Ⅰ)設計成原電池,則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酸性電解質)。(2)火箭殘骸中?,F紅棕色氣體,原因為:N2O4(g)2NO2(g)(Ⅱ)當溫度升高時,氣體顏色變深,則反應(Ⅱ)為(填“吸熱”或“放熱”)反應。(3)一定溫度下,反應(Ⅱ)的焓變為ΔH?,F將1molN2O4充入一恒壓密閉容器中,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若在相同溫度下,上述反應改在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平衡常數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反應3s后NO2的物質的量為0.6mol,則0~3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O4)=________mol·L-1·s-1。(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時,將amolNH4NO3溶于水,溶液顯酸性,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向該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則滴加氨水的過程中的水的電離平衡將______(填“正向”“不”“逆向”)移動,所滴加氨水的濃度為_______mol·L-1。(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Kb=2×10—5mol·L-1)【知識點】原電池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F3G2H1【答案解析】(1)N2O4+8e-+8H+=N2+4H2O;(2)吸熱(3)a,d;不變;0.1(4)NH4++H2ONH3.H2O+H+逆向;解析:(1)根據原電池得正極發生還原反應,結合酸性電解質,得到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2O4+8e-+8H+=N2+4H2O;溫度升高時,氣體顏色變深,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反應(Ⅱ)為吸熱反應。(3)恒壓密閉容器中,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大,容器體積增大,密度減小,當氣體密度不變時意味著平衡不再移動,a圖正確,;b.ΔH不變不能作為平衡狀態的標志;c.速率減小,c圖錯誤;d.的轉化率先增大,不變時說明反應達最大限度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正確;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所以不變;3s后NO2的物質的量為0.6mol,則0~3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O2=0.6mol/(1L·3s)=0.2mol·L-1·s-1則0~3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O4)=0.1mol·L-1·s-1。(4)將amolNH4NO3溶于水,溶液顯酸性,原因是銨根離子水解:NH4++H2ONH3.H2O+H+原溶液是鹽溶液,鹽水解促進水的電離,向該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則滴加氨水的過程中的水的電離平衡將逆向移動,根據電荷守恒式:C(NH4+)+C(H+)=C(OH-)+C(NO3-),溶液呈中性C(NH4+)=C(NO3-),結合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得到所滴加氨水的濃度?!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了原電池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等知識,理解化學平衡狀態是關鍵?!纠砭C卷·屆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05)】36.【化學——選修2:化學與技術】(15分)工業合成氨與制備硝酸一般可連續生產,流程如下:(1)簡述原料氣N2、H2的。(2)下列可以代替硝酸鎂加入到蒸餾塔中的是:A.濃硫酸B.氯化鈣C.氯化鎂D.生石灰(3)氨氣和氧氣145℃4NH3+5O24NO+6H2OK1=1×1053(900℃)4NH3+3O22N2+6H2OK2=1×1067(900℃)溫度較低時以生成為主,溫度高于900℃時,NO產率下降的原因。吸收塔中需要補充空氣的原因。(4)尾氣處理時小型化工廠常用尿素作為氮氧化物的吸收劑,此法運行費用低,吸收效果好,不產生二次污染,吸收后尾氣中NO和NO2的去除率高達99.95%。其主要的反應為氮氧化物混合氣與水反應生成亞硝酸,亞硝酸再與尿素[CO(NH2)2]反應生成CO2和N2,請寫出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局R點】工業合成氨與制備硝酸化學平衡O1G2【答案解析】(1)N2來源于空氣,H2來源于焦炭與水蒸氣的反應(3)N2生成NO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轉化率下降;提高氨氣的轉化率,進一步與NO反應生成硝酸(4)NO+NO2+H2O=2HNO2;CO(NH2)2+2HNO2=CO2↑+2N2↑+3H2O解析:(1)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氮氣,所以生成氨氣的原料N2來源于空氣,H2來源于焦炭與水蒸氣的反應產物水煤氣,C+H2OCO+H2(2)硝酸鎂加入到蒸餾塔中作吸水劑,濃硫酸能吸水,而且難揮發,所以選用濃硫酸;(3)由圖可知低溫主要產物為氮氣N2,生成NO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NO的轉化率下降,合成塔反應過程中產生NO,為充分利用,補充空氣會進一步與NO反應生成硝酸,;(4)由題目信息可知,NO、NO2二者混合物與水反應生成亞硝酸,反應方程式為NO+NO2+H2O=2HNO2;亞硝酸再與尿素反應生成CO2和N2,反應方程式為CO(NH2)2+2HNO2═CO2↑+2N2↑+3H2O,【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工業合成氨與制備硝酸,同時考查了化學平衡,綜合性較強.【理綜卷·屆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05)】26、(14分)磷酸燃料電池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燃料電池,其基本組成和反應原理如下。(1)在改質器中主要發生的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移位反應器中CO(g)+H2O(g)CO2(g)+H2(g),在一定溫度下,在1L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如下表:t/minCOmol/L)H2O(mol/L)CO2(mol/L)H2(mol/L)00.20.3002n1n2n30.13n1n2n30.140.090.190.110.11①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②反應在3~4min之間,氫氣的物質的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填代號)A.充入水蒸汽B.升高溫度C.使用催化劑D.充入氫氣(3)磷酸燃料電池負極排出的氣體主要是_____,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為____。(4)磷酸燃料電池的電極上鍍了鉑粉,這樣做的目的,除了起到更好的導電作用外,還具備的作用是。(5)總體看來,整個體系中能量來自與CxHy與空氣的反應,假設CxHy為辛烷,且已知辛烷的燃燒熱為5518kJ·mol-1,請寫出辛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局R點】燃料電池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熱化學方程式F1F3G2【答案解析】(1)CxHy+XH2OXCO+(X+Y/2)H2(2)①0.5②B(3)CO2O2+4H++4e--=2H2O(4)增大電極單位面積吸附H2、O2分子數,加快反應速率(5)C8H18(l)+eq\f(25,2)O2(g)=8CO2(g)+9H2O(l);ΔH=-5518kJ·mol-1解析:(1)改質器中進入的物質是烴和水,反應溫度是800℃,出來的氣體是水、氫氣和一氧化碳,所以發生的化學反應:CxHy+XH2OXCO+(X+Y/2)H2(2)①根據氫氣濃度增加了0.1mol/L,n1、n2、n3分別為0.1mol/L、0.2mol/L、0.1mol/L,k=;②反應物的濃度都減小了0.1mol/L,生成物的濃度都增大了0.1mol/L,排除ADC,選B;(3)燃料電池中,負極上燃料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二氧化碳是廢氣,所以排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正極上氧化劑得電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水,電極反應式為O2+4H++4e-=2H2O(4)磷酸燃料電池的電極上鍍了鉑粉,這樣做的目的,除了起到更好的導電作用外,還具備的作用是增大電極單位面積吸附H2、O2分子數,加快反應速率,(5)根據燃燒熱的定義及熱化學方程式的要求得:C8H18(l)+eq\f(25,2)O2(g)=8CO2(g)+9H2O(l);ΔH=-5518kJ·mol-1注意辛烷為液態,放熱反應的ΔH為負?!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了燃料電池的基本原理,難度不大,注意電極反應式的書寫要結合電解質溶液的酸堿性,電解質溶液的酸堿性不同,電極反應式可能不同。注意辛烷為液態,放熱反應的ΔH為負?!净瘜W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24.(共14分)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是氮肥工業、有機合成工業以及制造硝酸、銨鹽和純堿等的原料。(1)以氨為燃料可以設計制造氨燃料電池,因產物無污染,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若電極材料均為惰性電極,KOH溶液作電解質溶液,則該電池負極電極反應式為。(2)在一定溫度下,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N2+3H22NH3。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A.3v(H2)正=2v(NH3)逆B.單位時間生成mmolN2的同時消耗3mmolH2C.容器內的總壓強不再隨時間而變化D.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隨時間變化E.amolN≡N鍵斷裂的同時,有6amolN—H鍵斷裂F.N2、H2、NH3的分子數之比為1∶3∶2(3)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模擬工業合成氨的反應。在容積固定為2L的密閉容器內充入1molN2和3molH2,加入合適催化劑(體積可以忽略不計)后在一定溫度壓強下開始反應,并用壓力計監測容器內壓強的變化如下:反應時間/min051015202530壓強/MPa16.8014.7813.8613.2712.8512.6012.60則從反應開始到25min時,以N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4)以CO2與NH3為原料合成尿素[化學式為CO(NH2)2]的主要反應如下,已知:①2NH3(g)+CO2(g)==NH2CO2NH4(s)△H=—l59.5kJ·mol-1②NH2CO2NH4(s)CO(NH2)2(s)+H2O(g)△H=+116.5kJ·mol-1③H2O(1)==H2O(g)△H=+44.0kJ·mol-1寫出CO2與NH3合成尿素和液態水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對于上述反應②在密閉容器中將過量NH2CO2NH4固體于300K下分解,平衡時P[H2O(g)]為aPa,若反應溫度不變,將體系的體積增加50%,則P[H2O(g)]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知識點】化學平衡G1G2G【答案解析】24、(1)2NH3—6e—+6OH—=N2+6H2O3分(2)BCE3分(3)0.01mol/(L.min)2分2.37(mol/L)-22分(4)2NH3(g)+CO2(g)==CO(NH2)2(s)+H2O(l)△H=—87.0kJ·mol-12分2a/3<P[H2O(g)]≤a2分解析:(1)燃料電池燃料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2)A、都表示的是正向速率,故A錯誤;B、正確;C、反應過程中,氣體體積變化壓強變化,故一旦不變達到平衡,C正確;D、m不變,V不變,故密度不變,不是平衡標志,故D錯誤;E、正確;F、平衡標志是各組分濃度不變,故F錯誤;選擇BCE(3)列3段式2L物質的量molN2+3H22NH3起始物質的量130變化量x3x2x平衡量1-x3-3x2x25min和0min壓強比為12.6/16.8=(4-2x)/4,x=0.5mol,故N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0.5mol÷2L÷25min=0.01mol/(L.min);平衡常數K=c2(氨氣)/c3(氫氣)×c(氮氣)=2.37(mol/L)-2(4)2NH3(g)+CO2(g)==CO(NH2)2(s)+H2O(l)△H=—l59.5kJ·mol-1+116.5kJ·mol-1-44.0kJ·mol-1=—87.0kJ·mol-1(5)將體系的體積增加50%,則P[H2O(g)]變為2a/3,且平衡向正向移動故2a/3<P[H2O(g)]≤a【思路點撥】題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蓋斯定律、化學平衡等知識點,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實質、蓋斯定律內涵、化學平衡的判斷方法等知識點來分析解答,這些知識點都是高考熱點,常常出現在大型綜合題中,注意結合守恒思想分析解答問題,題目難度中等.哈三中-學年度高三第一次測試化學答案12345678910BDACCCDDCD11121314151617181920CCDDCDACBC21、(每空2分)答案:(1)C2H2(g)+5/2O2(g)=2CO2(g)+H2O(l)H=-1294.8kJ/mol(2)C2H2+14OH—-10e-=2CO32-+8H2O(3)Ag++e-=Ag(4)Zn(OH)2+2e-=Zn+2OH-22、(Ⅰ)(1)分液漏斗1分(2)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注射器的活栓向外拉出一段距離,若一段時間后活栓能夠恢復到原位置,則裝置的氣密性好。2分(3)加快1分(4)0.31分(5)不正確1分H2O2的濃度擴大二倍(從1.5%→3.0%),但反應所需時間比其二倍小的多2分(Ⅱ)(6)—53.3kJ/mol2分(7)①量熱計的保溫瓶絕熱效果不好;②酸堿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溫度計不夠精確等2分(8)使堿稍稍過量,為了能保證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從而提高實驗的準確度。2分23、(1)吸氧(2分)O2+4e-+2H2O=4OH-(2分)(2)負(2分)2Cl-+2H2OCl2↑+2OH-+H2↑(2分)(3)正C(2分)(4)陰離子(2分)(5)56g24、(1)2NH3—6e—+6OH—=N2+6H2O3分(2)BCE3分(3)0.01mol/(L.min)2分2.37(mol/L)-22分(4)2NH3(g)+CO2(g)==CO(NH2)2(s)+H2O(l)△H=—87.0kJ·mol-12分2a/3<P[H2O(g)]≤a2分【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22.(共14分)(Ⅰ)某化學實驗小組為確定過氧化氫分解的最佳催化條件,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反應物用量和反應停止的時間數據如下表:MnO2時間H2O20.1g0.3g0.8g10mL1.5%223s67s56s10mL3.0%308s109s98s10mL4.5%395s149s116s請回答下列問題:(1)盛裝雙氧水的化學儀器名稱是。(2)如何檢驗該套裝置的氣密性。(3)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其分解速率隨著二氧化錳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4)從實驗效果和“綠色化學”的角度考慮,雙氧水的濃度相同時,加入________g的二氧化錳為較佳選擇。(5)某同學分析上述數據后認為:“當用相同質量的二氧化錳時,雙氧水的濃度越小,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亦即其反應速率越快”的結論,你認為是否正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H2O2的密度可認為近似相等)。(Ⅱ)在如圖所示的量熱計中,將100mL0.50mol·L-1CH3COOH溶液與100mL0.55mol·L-1NaOH溶液混合,溫度從25.0℃升高到27.7150.5J·℃-1生成溶液的比熱容為4.184J·g-1·℃-1,溶液的密度均近似為1g·mL-1。(1)試求CH3COOH的中和熱△H=。(2)CH3COOH的中和熱的文獻值為56.1KJ·mol-1,則請你分析在(1)中測得的實驗值偏差可能的原因。(3)實驗中NaOH過量的目的是?!局R點】化學實驗操作F1G2G【答案解析】22、(Ⅰ)(1)分液漏斗1分(2)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注射器的活栓向外拉出一段距離,若一段時間后活栓能夠恢復到原位置,則裝置的氣密性好。2分(3)加快1分(4)0.31分(5)不正確1分H2O2的濃度擴大二倍(從1.5%→3.0%),但反應所需時間比其二倍小的多2分(Ⅱ)(6)—53.3kJ/mol2分(7)①量熱計的保溫瓶絕熱效果不好;②酸堿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溫度計不夠精確等2分(8)使堿稍稍過量,為了能保證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從而提高實驗的準確度。2分解析:I、(1)??紝嶒瀮x器,分液漏斗便于控制反應發生(2)檢驗氣密性為??键c,注意書寫步驟(3)根據表格橫行可知,二氧化錳用量增加,分解速率加快(4)選擇0.3g二氧化錳,因為速率加快且催化劑量適量(5)反應速率比較的是變化量,H2O2的濃度擴大二倍(從1.5%→3.0%),但反應所需時間比其二倍小的多II、:(1)CH3COOH的中和熱Q=△H=Q=-cm△T=[150.5J·℃-1+4.184J·g-1·℃-1×1g·mL-1×200ml]×(27.7℃-25(2)實驗值偏差可能是因為①量熱計的保溫瓶絕熱效果不好;②酸堿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溫度計不夠精確等(3)酸和堿反應測中和熱時,為了保證一方全部反應,往往需要另一試劑稍稍過量,減少實驗誤差【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學生中和熱的測定知識,注意稀的強酸和強堿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熱量即為中和熱.【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20.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置于特制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使其達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的平衡數據列于下表:溫度/℃15.020.025.030.035.0平衡總壓強/kPa5.78.312.017.124.0平衡氣體總濃度/10-3mol/L2.43.44.86.89.4A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之一是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B因該反應熵變(△S)大于0,焓變(△H)大于0,所以在低溫下自發進行C根據表中數據,計算15.0℃時的分解平衡常數約為2.0×10-9(mol·L-1D達到平衡后,若在恒溫下壓縮容器體積,氨基甲酸銨固體的質量減小【知識點】化學平衡F5G2G【答案解析】C解析:A、該反應為固體分解,故M一直不變,故A錯誤;B、△G=△H-T△S,當△G<0時為自發反應,故應高溫自發,B錯誤;C、15℃是設二氧化碳濃度是xmol/L,則氨氣濃度是2xmol/L,故平衡氣體總濃度2.4×10-3mol/L=3x,故x=0.8×10-3mol/L,而K=y×4y2=2.0×10-9(mol·L-1)3【思路點撥】本題涉及化學平衡的判斷、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化學平衡的移動等知識,屬于綜合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填空題【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18.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X并發生反應:2X(g)Y(g),溫度T1、T2下X的物質的量濃度c(X)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反應進行到M點放出的熱量大于進行到W點放出的熱量B.T2下,在0~t1時間內,v(Y)=eq\f(a-b,t1)mol·L-1·min-1C.M點的正反應速率v正大于N點的逆反應速率v逆D.M點時再加入一定量Y,平衡后X體積分數與原平衡相比增大【知識點】化學平衡移動F1G2G【答案解析】C解析:A、M和N點都是平衡點,放出熱量應該是一樣的,故A錯誤;B、V(X)=eq\f(a-b,t1)mol·L-1·min-1,V(Y)=1/2V(X),故B錯誤;C、由N點到M點,c(X)逐漸減小,平衡向正向移動,故V正>V逆,故C正確;D、M點時再加入一定量Y可等效為恒壓充入Y,然后在壓縮體積,平衡向正向移動,故平衡后X體積分數與原平衡相比減小,故D錯誤;【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圖像問題,難度較大,較綜合?!净瘜W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16.對于可逆反應2AB3(g)A2(g)+3B2(g);ΔH>0,下列圖像正確的是AB3%5AB3%5時間1BCυυ逆υ正溫度AD【知識點】化學平衡圖像G1G2G【答案解析】D解析:A、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向移動,故V正>V逆,故A錯誤;B、溫度高時先達到平衡,且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向移動,AB3%應降低,故B錯誤;C、當溫度相同時,壓強減小,平衡向正向移動,AB3%應降低,故C錯誤;D、當壓強相同時,溫度降低,平衡向逆向移動,AB3%應升高,故D正確;【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圖像,難度不大,注意橫縱坐標。【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15.FeCl3(aq)與KSCN(aq)混合時存在下列平衡:Fe3+(aq)+SCN-(aq)Fe(SCN)2+(aq)。已知平衡時,物質的量濃度c[Fe(SCN)2+]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eCl3(aq)與KSCN(aq)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e3+(aq)+SCN—(aq)Fe(SCN)2+(aq)ΔH>0B.溫度為T1、T2時,反應的平衡常數分別為K1、K2,則K1<K2C.反應處于D點時,一定有υ正>υ逆D.A點與B點相比,A點的c(Fe3+)大【知識點】化學平衡G1G2G【答案解析】C解析:A、從圖示可得隨溫度升高,Fe(SCN)2+的濃度逐漸降低,平衡向逆向移動,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錯誤;B、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動,K值減小,故K1>K2,故B錯誤;C、D點到平衡點A,Fe(SCN)2+的濃度升高,平衡向正向移動,故υ正>υ逆,故C正確;D、A到BFe(SCN)2+的濃度逐漸降低平衡向逆向移動,A點的c(Fe3+)小,故D錯誤;【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移動圖象,明確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來分析解答,易錯點是C,會根據濃度與平衡濃度相對大小確定移動方向,為易錯點.【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13.COCl2(g)CO(g)+Cl2(g)Δ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改變一種反應條件,下列示意圖正確的是COCOV%t1TtV惰性氣體n(Cl2)Kυ轉化率①②③④A.①表示隨溫度升高,平衡常數的變化B.②表示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C.③表示恒壓條件下,反應物的轉化率隨充入惰性氣體體積的變化D.④表示CO的體積分數隨充入Cl2量的變化【知識點】化學平衡圖像G2G3【答案解析】D解析: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向移動,K值變大,故A錯誤;B、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應瞬時增大不變,故B錯誤;C、恒壓下通入惰性氣體,V增大濃度降低,平衡向正向移動,故反應物轉化率增大,故C錯誤;D、通入氯氣平衡向逆向移動,CO體積分數降低,故D正確;【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圖像題,做題時注意橫縱坐標表示?!净瘜W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12.一定條件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CO和H2反應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如圖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CO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T1>T2 B.該反應的△H>0 C.T1時的平衡常數K1>T2時的平衡常數K2D.T1時的平衡常數K1<T2時的平衡常數K2【知識點】化學平衡圖像G2G3【答案解析】C解析:A、T2溫度下先達到平衡故溫度T2>T1,故A錯誤;B、溫度降低,CO的轉化率升高即平衡向正向移動,故正向為放熱反應,故△H<0,故B錯誤;溫度降低,CO的轉化率升高即平衡向正向移動,K增大,故T1時的平衡常數K1>T2時的平衡常數K2,故C正確,D錯誤;【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圖像問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移動與K之間的關系,難度不大?!净瘜W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10.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X(g)+3Y(g)2Z(g),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均不為零),達到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mol·L-1、0.3mol·L-1、0.08mol·L-1,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c1∶c2=3∶1B.X、Y的轉化率不相等C.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D.c1的取值范圍為0mol·L-1<c1<0.14mol·L-1【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G1G2【答案解析】D解析:濃度mol/LX(g)+3Y(g)2Z(g)起始c1c2c平衡0.10.30.08無法判斷起始濃度比故轉化率也不確定,故A、B錯誤;C、無論何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系數之比=3:2,故C錯誤;D、c1最少時為X全部反應故大于0,最大時為Z全部轉化為0.04mol/LX故小于0.14mol/L,故D正確;【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移動及化學反應速率,知道化學平衡的定義為突破點,難度中等。反應過程能量E3E2E1反應過程能量E3E2E1【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8.反應X(g)+Y(g)2Z(g)ΔH<0,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減小容器體積,平衡向右移動B.加入催化劑,Z的產率增大C.增大c(X),X的轉化率增大D.降低溫度,Y的轉化率增大【知識點】化學平衡G2【答案解析】D解析:A、體積減小,壓強增大,但前后系數相等,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B、加入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影響平衡移動,故B錯誤;C、增大c(X)平衡雖向正向移動,但X自身轉化率減小,故C錯誤;D、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向移動,Y的轉化率增大,故D正確;【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注意B加入催化劑不要和速率因素混淆,難度中等。【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7.右圖是關于反應A2(g)+3B2(g)2C(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的平衡移動圖形,影響平衡移動的原因是A.升高溫度,同時加壓B.降低溫度,同時減壓C.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使用適宜的催化劑D.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減小生成物濃度【知識點】化學平衡移動G1G2G【答案解析】D解析:A、升高溫度,同時加壓,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升高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增大壓強,使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可能不移動,可能向正反應移動,可能向逆反應移動故A錯誤;、降低溫度,同時減壓正逆反應速率都降低,降低溫度,使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減小壓強,使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平衡可能不移動,可能向正反應移動,可能向逆反應移動,故B錯誤;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使用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但正反應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C錯誤;D、增大反應物濃度,同時減小生成物濃度,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D正確;【知識點】本題考查了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的影響、平衡移動圖象,難度較大,明確溫度、壓強、濃度變化引起化學反應速率變化是解本題的關鍵.【化學卷·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測試(09)】5.一定溫度下,反應N2(g)+O2(g)==2NO(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措施不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是A.降低體系溫度 B.恒容,充入N2C.恒容,充入He D.恒壓,充入He【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G2【答案解析】C解析:A、降低體系溫度,化學反應速率降低,故A錯誤;B、恒容,充入N2,反應物濃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B錯誤;C恒容充入He,壓強變大,但濃度不變,故選擇C;D、恒壓充入He,V變大,濃度降低,速率減慢,故D錯誤;【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是常規題,難度不大。【化學卷·屆甘肅省蘭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09)】24、工業廢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eq\o\al(2-,7)和CrOeq\o\al(2-,4),它們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損害,其中還原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種處理方法。流程如下:CrOeq\o\al(2-,4)eq\o(→,\s\up7(H+),\s\do5(①轉化))Cr2Oeq\o\al(2-,7)eq\o(→,\s\up7(Fe2+),\s\do5(②還原))Cr3+eq\o(→,\s\up7(沉淀劑a),\s\do5(③沉淀))Cr(OH)3↓其中第①步中存在平衡:2CrOeq\o\al(2-,4)(黃色)+2H+Cr2Oeq\o\al(2-,7)(橙色)+H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第①步當2v(Cr2Oeq\o\al(2-,7))=v(CrOeq\o\al(2-,4))時,達到了平衡狀態B、對于上述平衡,加入適量稀硫酸后,溶液顏色變黃色,則有利于CrOeq\o\al(2-,4)的生成C、常溫下,Cr(OH)3的溶度積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應調至9D、第②步中,還原0.1molCr2Oeq\o\al(2-,7)需要91.2gFeSO4【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平衡沉淀溶解平衡B3G2H5【答案解析】D解析:沒有說明v(Cr2Oeq\o\al(2-,7))、v(CrOeq\o\al(2-,4))表示的方向,所以無法判斷是否平衡,A錯誤;加酸后,平衡正向移動,顏色將會變成橙色,有利于Cr2O72-的生成,B錯誤;c(Cr3+)c3(OH-)=10-32,c(OH-)=10-9,c(H+)=105,溶液的pH應調至5,C錯誤;還原0.1molCr2Oeq\o\al(2-,7),則FeSO4失去電子:0.1×2×(6-3)=0.6mol,需要0.6molFeSO4,所以需要91.2g

FeSO4,D正確?!舅悸伏c撥】平衡狀態中的v(正)=v(逆)指同種物質的正向速率與逆向速率相等?!净瘜W卷·屆甘肅省蘭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09)】19、某溫度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X(g)+Y(g)Z(g)+W(s):△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B、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C、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應的△H增大【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G2G1【答案解析】B解析:W是固體,加入少量W,反應速率不變,A錯誤;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則容器中氣體物質的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B正確;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即正向移動,C錯誤;△H不因平衡的移動而改變,只與方程式的寫法有關,D錯誤。【思路點撥】化學平衡狀態的“等”的含義:“等”即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其意義是針對反應體系中同一反應物(或生成物)而言的,而不是同一反應中的不同物質。若用同一反應中不同物質來表示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必須要求兩速率反向(切忌單向速率)且兩速率之比等于其對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⑴同一物質的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如υA(消耗)=υA(生成)或υD(消耗)=υD(生成)。⑵某反應物的正反應速率與另一反應物的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如υA(消耗):υB(生成)=m:n,或υC(消耗):υD(生成)=p:q。⑶某反應物的正反應速率與某生成物的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如υA(消耗):υC(消耗)=m:p,或υB(生成):υD(生成)=n:q。⑷對同一物質而言,斷裂化學鍵的物質的量與形成化學鍵的物質的量相等?!净瘜W卷·屆浙江省紹興一中高三上學期回頭考試(09)】28.(I)在一個容積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X(g)+Y(g)2Z(g)若把2molX和1molY充入該容器時,處于狀態I,達到平衡時處于狀態II(如圖1),則該反應的△H0;(填:“<,>,=”)。該反應在(填:高溫或低溫)條件下能自發進行。(II)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mA(g)+nB(g)pC(g),在一定溫度和不同壓強下達到平衡時,分別得到A的物質的量濃度如下表壓強p/Pa2×1055×1051×106c(A)/mol·L-10.080.200.44⑴當壓強從2×105Pa增加到5×105Pa時,平衡移動(填:向左,向右,不)⑵維持壓強為2×105Pa,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體系中共有amol氣體,再向體系中加入bmolB,當重新達到平衡時,體系中氣體總物質的量是mol.⑶當壓強為1×106Pa時,此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⑷其他條件相同時,在上述三個壓強下分別發生該反應。2×105Pa時,A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如下圖,請在圖中補充畫出壓強分別為5×105Pa和1×106Pa時,A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在圖線上標出壓強)?!局R點】平衡常數、平衡移動、平衡圖象G2G2G【答案解析】(I)⑴<低溫(II)⑴不⑵a+b⑶k=⑷解析::(Ⅰ)(1)由圖可知狀態Ⅱ的壓強大于狀態Ⅰ壓強的2倍,所以平衡逆向移動,反應在絕熱條件下進行,逆向進行,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已知2X(g)+Y(g)?2Z(g),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少,所以混亂度減小,△S<0,(Ⅱ)(1)由表格數據可知當壓強從2×105Pa增大為5×105Pa時,壓強增大2.5倍,體積變為0.4倍,濃度由0.08增大為0.20mol?L-1,也增大2.5倍,所以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2)由(1)可知,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所以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所以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體系中共有amol氣體,再向體系中加入bmolB,當重新達到平衡時,體系中氣體總物質的量是a+b;(3)由表格數據可知當壓強從5×105Pa增大為1×106Pa時,壓強增大2倍,體積變為1/2倍,濃度應該由0.20增大為0.40mol?L-1,但是實際上A的濃度為0.44,說明平衡逆移,則反應前氣體的物質的量小于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則反應物B不再是氣態,所以此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4)2×105與5×105Pa時A的轉化率不變,反應時間縮短,1×106Pa時,平衡逆移,A的轉化率減小,反應速率增大,時間縮短,據此作圖即可?!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了平衡常數、平衡移動、平衡圖象等,綜合性較強,對圖象和表格數據的分析是解題的關鍵。【化學卷·屆浙江省紹興一中高三上學期回頭考試(09)】28.(I)在一個容積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X(g)+Y(g)2Z(g)若把2molX和1molY充入該容器時,處于狀態I,達到平衡時處于狀態II(如圖1),則該反應的△H0;(填:“<,>,=”)。該反應在(填:高溫或低溫)條件下能自發進行。(II)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mA(g)+nB(g)pC(g),在一定溫度和不同壓強下達到平衡時,分別得到A的物質的量濃度如下表壓強p/Pa2×1055×1051×106c(A)/mol·L-10.080.200.44⑴當壓強從2×105Pa增加到5×105Pa時,平衡移動(填:向左,向右,不)⑵維持壓強為2×105Pa,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體系中共有amol氣體,再向體系中加入bmolB,當重新達到平衡時,體系中氣體總物質的量是mol.⑶當壓強為1×106Pa時,此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⑷其他條件相同時,在上述三個壓強下分別發生該反應。2×105Pa時,A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如下圖,請在圖中補充畫出壓強分別為5×105Pa和1×106Pa時,A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在圖線上標出壓強)。【知識點】平衡常數、平衡移動、平衡圖象G2G2G【答案解析】(I)⑴<低溫(II)⑴不⑵a+b⑶k=⑷解析::(Ⅰ)(1)由圖可知狀態Ⅱ的壓強大于狀態Ⅰ壓強的2倍,所以平衡逆向移動,反應在絕熱條件下進行,逆向進行,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已知2X(g)+Y(g)?2Z(g),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少,所以混亂度減小,△S<0,(Ⅱ)(1)由表格數據可知當壓強從2×105Pa增大為5×105Pa時,壓強增大2.5倍,體積變為0.4倍,濃度由0.08增大為0.20mol?L-1,也增大2.5倍,所以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2)由(1)可知,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所以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所以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體系中共有amol氣體,再向體系中加入bmolB,當重新達到平衡時,體系中氣體總物質的量是a+b;(3)由表格數據可知當壓強從5×105Pa增大為1×106Pa時,壓強增大2倍,體積變為1/2倍,濃度應該由0.20增大為0.40mol?L-1,但是實際上A的濃度為0.44,說明平衡逆移,則反應前氣體的物質的量小于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則反應物B不再是氣態,所以此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4)2×105與5×105Pa時A的轉化率不變,反應時間縮短,1×106Pa時,平衡逆移,A的轉化率減小,反應速率增大,時間縮短,據此作圖即可。【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平衡常數、平衡移動、平衡圖象等,綜合性較強,對圖象和表格數據的分析是解題的關鍵?!净瘜W卷·屆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溫州中學等)高三第一次月考(10)】19、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CH3OH(g)CH3OCH3(g)+H2O(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容器編號溫度(℃)起始物質的量(mol)平衡物質的量(mol)CH3OH(g)CH3OCH3(g)H2O(g)I3870.200.0800.080Ⅱ3870.40Ⅲ2070.200.0900.090A、該反應的正方向應為吸熱反應B.達到平衡時,容器I中的CH3OH體積分數比容器Ⅱ的小C.容器I中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比容器Ⅲ中的長D.若起始時向容器I中充入CH3OH0.1mol、CH3OCH30.15mol和H2O0.10mol,則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知識點】等效平衡化學反應的方向G2G4【答案解析】D解析:A、Ⅲ到Ⅰ為升高溫度甲醇和水蒸氣的物質的量減小說明平衡向逆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的正方向應為放熱反應,故A錯誤;B、反應前后氣體分子的物質的量不變,所以ⅠⅡ為等效平衡,達到平衡時,容器I中的CH3OH體積分數與容器Ⅱ中相等,故B錯誤;C、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容器I中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比容器Ⅲ中的短,故C錯誤;D、,,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故D正確。故答案選D【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等效平衡,化學反應的方向,理解QC小于K時反應正向移動,QC大于K時反應逆向移動【化學卷·屆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學期學科基礎測試(09)】31.(本題14分)在1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X(g)和Y(g),發生反應X(g)+Y(g)M(g)+N(g)所得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編號溫度/℃起始時物質的量/mol平衡時物質的量/moln(X)n(Y)n(M)①7000.400.100.090②8000.100.400.080③8000.200.30a④9000.100.15b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①中,若5min時測得,n(M)=0.050mo1,則0至5min時間內,用N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2)實驗③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_,該正反應為___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3)能說明上述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Y)=c(N) B.平均分子量不再變化C.v正(X)=v逆(M)D.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4)實驗③中,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③、④中,達到平衡時,a與b的關系為__________(填選項),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A.a>2bB.a=2b C.b<a<2bD.a<b(6)圖是實驗①中c(M)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請在圖中畫出實驗②中c(M)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知識點】化學平衡常數和化學平衡的移動G1G2G【答案解析】(1)0.001mol·L-1·min-1(2分,數值對單位不寫扣1分)(2)1(2分)放熱(1分)(3)C(2分)(4)60%(2分)(5)A(1分)若溫度不變,則b=a/2,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b<a/2,即a>2b(2分)(6)(2分)(曲線②達平衡時間小于t1且c(M)=0.008才得分)解析:(1)實驗①中,若5min時測得n(M)=0.050mol,濃度是0.0050mol/L,則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同時生成的N的物質的量也是0.0050mol/L,因此0至5min時間內,用N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υ(N)=0.0050mol/L÷5min=0.001mol·L-1·min-1,實驗③與實驗②溫度相同,所以實驗③平衡常數與實驗②中平衡常數相同,平衡時M的濃度是0.0080mol/L,則同時生成的N的濃度是0.0080mol/L,消耗X與Y的濃度均是0.0080mol/L,因此平衡時X和Y的濃度分別為0.01mol/L-0.0080mol/L=0.002mol/L,0.04mol/L-0.0080mol/L=0.032mol/L,因此反應的平衡常數k=;相同方法計算①的平衡常數k=,可見升溫平衡常數減小,即平衡左移,正反應為放熱反應;(3)A.c(Y)=c(N)不能說明正逆速率相等,不能說明反應一定達到平衡 ;B.反應物生成物全是氣體,且反應前后物質的量不變,無論平衡是否移動平均分子量都不變化,不能說明反應一定達到平衡;C.v正(X)=v逆(M),能說明反應一定達到平衡 ;D.溫度和壓強一定時,無論平衡是否移動混合氣體的密度都不變化,不能說明反應一定達到平衡 ;只有C符合題意。設實驗③中,達到平衡時,X減小的濃度為xX(g)+Y(g)M(g)+N(g)開始0.02mol/L0.03mol/L00xxxx平衡0.02mol/L-x0.03mol/L-xxx代入平衡常數表達式,利用k=1,解得x=0.012mol/L,X的轉化率為實驗③、④中,若溫度不變構成等效平衡,則b=a/2,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b<a/2,即a>2b。根據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實驗②中應該先達平衡,平衡時M的濃度為0.008mol/L,滿足以上兩點畫圖即可。【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和化學平衡的移動,運用同一溫度下化學平衡常數不變可以順利解決問題?!净瘜W卷·屆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學期學科基礎測試(09)】25.某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氣體A和B,一定溫度下發生反應:A(g)+xB(g)2C(g)達到平衡后,只改變反應的一個條件,測得容器中物質的濃度、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是:A.30min時降低溫度,40min時升高溫度B.30min時,向容器內再充入一定量的C,重新達到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不變C.反應方程式中的x=1,正反應為吸熱反應D.8min前,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8mol·L-1·min-1【知識點】速率平衡圖像外界條件對平衡的影響G2G3G【答案解析】B解析:根據圖像,A、B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是一條線,說明方程式中A、B計量系數相等,反應方程式中的x=1,則反應是一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A、30min時A、B、C濃度都減小,正逆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動應該是減壓,故A錯誤;B、30min時,向容器內再充入一定量的C,相當于加壓,由于加壓平衡不移動,A的體積分數不變,故B正確;C、反應方程式中的x=1正確,40min時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為吸熱反應,故C錯誤;D、8min前,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1.36mol/L/8min=0.17mol·L-1·min-1,故D錯誤。故答案選B【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外界條件對平衡的影響,難點是從圖像上得到信息,關鍵是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本題首先根據圖像,A、B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是一條線,判斷方程式中A、B計量系數相等。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共58分)【化學卷·屆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學期學科基礎測試(09)】6.適用相關化學知識進行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某吸熱反應能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S>0B.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SO2具有漂白性C.在物質分離的方法中,蒸餾、萃取、重結晶都與物質的溶解度有關D.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加快反應速率,因此用濃硫酸與鐵反應能加快生成H2的速率【知識點】物質分離的方法化學反應的方向J2G2D3【答案解析】A解析:A、吸熱、熵減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如果吸熱反應能自發進行,則該反應一定是熵增的反應,即△S>0,故A正確;B、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為SO2具有還原性,SO2使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具有漂白性,故B錯誤;C、在物質分離的方法中,蒸餾與物質的溶解度無關,利用的是各成分的沸點有較大差異,故C錯誤;D、鐵遇濃硫酸發生鈍化阻止了反應的進行,不能加快反應速率,故D錯誤。故答案選A【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物質分離的方法、化學反應的方向等,注意區別SO2使有色溶液褪色原因的不同,知道褪色并不一定是漂白作用。【化學卷·屆河南省開封高級中學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09)word版】17(9分)金屬鋁質輕且有良好的防腐蝕性,在國防工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請完成下列空白:(1)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2)在19世紀時,鋁是一種珍貴的金屬。人們最初得到的鋁粒如同珍寶,它的價格同黃金相當。1827年,德國化學家維勒用金屬鉀與無水氯化鋁反應而制得了金屬鋁。用鉀與無水氯化鋁反應制鋁而不用氯化鋁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F代工業煉鋁的原料是由鋁土礦提取而得,在提取過程中通入的氣體為____。(3)火箭和導彈表面的薄層是耐高溫物質。將石墨、鋁粉和二氧化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溫下煅燒,所得物質可作耐高溫材料,則反應過程中,每轉移1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4)硅與鋁同周期,地殼里硅鋁的含量:硅________鋁(填>,<或=)。是硅酸鹽玻璃(Na2CaSi6O14)的主要成分,Na2CaSi6O14也可寫成。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若用玻璃瓶塞容易形成粘性的硅酸鹽而無法打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長石是鋁硅鹽酸,不同類長石其氧原子的物質的量分數相同。由鈉長石化學式NaAlSi3O8可推知鈣長石的化學式為________。(5)用鋁和金屬氧化物反應制備金屬單質是工業上較常用的方法。如:利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上述方法可制取金屬B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點】化學平衡、元素化合物、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熱G2D5F2C【答案解析】(1)第三周期第ⅢA族(1分)(2)鉀先與水反應生成KOH,KOH再與氯化鋁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無法得到單質鋁。(2分,答出鉀先與水反應1分,KOH再與氯化鋁反應1分)CO2(1分)(3)98kJ(1分)(4)>(1分)SiO2+2NaOH=Na2SiO3+H2O(1分)CaAl2Si2O8

(1分)(5)利用Ba的沸點比Al的低,Ba以氣體逸出,使平衡右移。(1分)解析⑴鋁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⑵鉀與用氯化鋁溶液的水反應,最終得到的可能是氫氧化鋁,現代工業煉鋁的原料是由鋁土礦提取而得,在提取過程中氧化鋁變為偏鋁酸鈉,而后偏鋁酸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因此通入的氣體為二氧化碳。⑶根據反應知消耗4mol鋁放熱1176kJ,轉移電子12mol,則每轉移1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1176÷12=98kJ⑷地殼里硅含量處于第二位,鋁的含量為第三位,玻璃中的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鈉,反應為SiO2+2NaOH=Na2SiO3+H2O,根據不同類長石其氧原子的物質的量分數相同,結合化合價代數和是0可寫出鈣長石的化學式為CaAl2Si2O8⑸由于生成的鋇以氣體形式逸出,使平衡正向移動,反應得以發生?!舅悸伏c撥】解答⑸題時不能抓住“活潑金屬制取不活潑金屬的規律”不放?!净瘜W卷·屆河北省邯鄲市高三摸底考試(09)word版】16.下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II2(g)+H2(g)2HI(g)加壓后顏色加深白色沉淀黃色沉淀KI溶液氯化鈉溶液AgNO3溶液c(NH4Cl)mol/L0.10.01c(H+)×10-67.52.4t/℃25100Kw×10-141.055.0ABCD【知識點】化學平衡移動原理G2【答案解析】B解析:A、在氯化鈉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后生成氯化銀沉淀,在氯化銀沉淀中加入KI溶液后,氯化銀沉淀轉化為碘化銀,是沉淀的相互轉化,可以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論來解釋;B、此反應I2(g)+H2(g)2H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