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練習一_第1頁
初三文言文練習一_第2頁
初三文言文練習一_第3頁
初三文言文練習一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九:課外文言文1.(2010·武漢市,9-11,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題。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后事如禮。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園。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復謂曰:“汝能管庫乎?”答曰:“得灌園,已出望外,況管庫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庫。其子頗馴謹,無他過。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復有故態,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選自《厚德錄》)()A.斥逐之追趕B.富人病且死將要C.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多么D.不復有故態原來的10.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A.張孝基信守承諾,把岳父的喪禮操辦得很風光。B.張孝基心地善良,見妻弟乞討,頓生憐憫并積極給予幫助。C.張孝基助人有方,讓妻弟灌園管庫,在勞動中促其轉化。D.張孝基為人厚道,把全部財產歸還給悔過自新的妻弟。2.(2010·江蘇省南京市,9—12,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12分)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博學有才氣。人問以會稽山川之狀,愷之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若云興霞蔚。”愷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尤善丹青①,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每圖起人形,妙絕于時。嘗圖裴楷象,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尤信小術②,以為求之必得。人嘗以一柳葉紿③之,曰:“此蟬所翳葉也,取以自蔽,人不見己。”愷之喜,引葉自蔽,信其不見己也,甚以珍之。故俗傳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注]①丹青:指繪畫。②小術:小技巧,小法術。③紿:欺騙。(選自《晉書·文苑》,有刪改)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若云興霞蔚(2)恒自梢至根(3)尤善丹青(4)故俗傳愷之有三絕10.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與“山川之狀”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C.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D.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每圖起人形,妙絕于時。翻譯:(2)以為求之必得。翻譯:12.根據文章內容,用文中詞語填空。(2分)謝安對顧愷之非常器重,是因為顧愷之的”;顧愷之竟然相信一片柳葉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視它,足以顯示他的“”。3.(2010·山東省聊城市,8-10,6分)宋人或得寶,獻諸子罕,子罕不受。獻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日:“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8.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宋人或得寶或遇其叱咄B.獻諸子罕投諸渤海之尾C.故敢獻之溫故而知新D.玉人以為寶也不足為外人道也9.翻澤下面的句子。(2分)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10.談談你時“寶”的認識。(2分)4.(2010·四川省樂山市,6-8,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記與歐公語歐陽文忠公嘗言:有患疾者,醫問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風,驚而得之。”醫取多年舵牙為舵公手汗所漬處,刮末雜丹砂茯神之流,飲之而愈。今《本草注別藥性論》云:“止汗,用麻黃根節及故竹扇為末服之。”文忠因言:“醫以意用藥多此比,初似兒戲,然或有驗,殆未易致詰也。”予因謂公曰:“以筆墨燒灰飲學者,當治昏惰耶?推此而廣之,則飲伯夷之盥水,可以療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閏八月十七日,舟行入潁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見文忠公于此,偶記一時談笑之語,聊復識之。(選自《東坡志林》)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初似兒戲,然或有驗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B.殆未易致詰也

思而不學則殆

C.用麻黃根節及故竹扇為末服之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D.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疾矣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醫以意用藥多此比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C.坐念二十年前見文忠公于此

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D.醫問其得疾之由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歐陽文忠公指歐陽修,歐陽修謚號文忠;東坡,即蘇軾。他們都是北宋文學家。B.醫生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C.作者說用相關著名人物使用過的物品可以分別“治昏惰、療貪、已佞、治怯、療惡疾”等,是仿照歐陽文忠公講的故事類比推理得出的。D.作者乘船進入潁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與歐陽文忠公的一番笑談,且把它記了下來,說明當時這番談話妙趣橫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經久不忘,言猶在耳。5.(2010·四川省眉山市B卷,23-24,5分)閱讀下列課外文言文,回答23、24題(5分)晉獻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宮之奇④諫曰:“不可。唇亡而齒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晉滅虢,明日虞必隨之亡。”虞君不聽,受其璧而假之道。晉已取⑥虢,還反滅虞。(節選自《韓非子》)【注釋】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稱,盛產玉石。②虞(yú),周朝諸侯國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諸侯國名,在今河南。④宮之奇,虞國的諫議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23.把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①假道于虞而伐虢②晉已取虢,還反滅虞①②2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1分)6.(2010·浙江省杭州市,19-23,15分)請認真閱讀下面詩文,完成19~23題。蘇世長諷諫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臺仆射蘇世長,以漢南歸順。高祖責其后服,世長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萬夫斂手。豈有獵鹿之后,忿同獵之徒,問爭肉之罪也!”高祖與之有舊,遂笑而釋之。

后從獵于高陵,是日大獲,陳禽于旌門。高祖顧謂群臣曰:“今日畋,樂乎?”世長對曰:“陛下廢萬機,事畋①獵,不滿十旬,未為大樂。”高祖色變,既而笑曰:“狂態發耶?”對曰:“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

嘗設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煬帝之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諫似直,其心實詐。豈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須詭疑是煬帝?”對曰:“臣實不知。但見傾宮鹿臺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節用之所為也。若是陛下所造。誠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當陪侍,見陛下宅宇,才蔽風霜。當此時,亦以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數歸有道,而陛下得之,實謂懲其奢淫,不忘儉約;今于隋宮之內,又加雕飾,欲撥其亂,寧可得乎?(選自《唐語林》)注:①畋:打獵②傾宮鹿臺:高聳的宮殿和樓臺。鹿臺:紂王所修的臺。這里指披香殿的臺。③欲撥其亂,寧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辦得到?1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A.高祖責其后服(降服)

B.萬夫斂手(收)C.陛下廢萬機(廢除)

D.誠非所宜(應當)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4分)A.遂笑而釋之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B.今因隋之侈

無案牘之勞形C.實謂懲其奢淫

既克,公問其故D.今于隋宮之內

駢死于槽櫪之間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句話的意思。(4分)(1)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2)此殿隋煬帝之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是也!

22.從第二段蘇世長的兩句話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性格。(4分)7.(2010·浙江省東陽市,21-23,8分)漢明帝尊師上自為太子,受《尚書》于桓榮,及即帝位,猶尊榮以師禮。嘗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杖,會百官及榮門生數百人,上親自執業③;諸生或避位發難④,上謙曰:“太師在是。”既罷,悉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榮每疾病,帝輒遣使者存問,太官、太醫相望于道。及篤,上疏謝恩,讓還爵士⑤。帝幸其家問起居⑥,入街,下車,擁經而前,撫榮垂涕,賜以床茵、帷帳、刀劍、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榮卒,帝親自變服臨喪送葬,賜冢塋于首山之陽。子郁當嗣⑦,讓其兄子泛;帝不許,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與之。帝以郁為侍中。

注:①〖上〗漢明帝劉莊。②〖幸〗駕幸,到。③〖執業〗聽講。④〖避位發難〗離開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難問題。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為病情。⑦〖嗣〗繼承爵位。

21.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太師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

③擁經而前()④撫榮垂涕()

22.翻譯句子(2分)

榮每疾病,帝輒遣使者存問。23.讀了本文,然后結合《送東陽馬生序》一文,談談你得到的啟示。(2分)8.(2010·浙江省寧波市,22-25,8分)疑人竊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遂與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繆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選自《歷代寓言大觀》,作者王守仁)【注釋】①踵:到,走到。②繆:“謬”,錯誤,荒謬。22.根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義項,為下面句中加點的詞選擇恰當的解釋。(2分)①友人來過()A.走過,經過B.勝過,超越C.錯誤,過失D.訪,探望②逾年而事暴()A.暴露,顯露B.兇惡殘酷的C.突然D.欺凌,損害句式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逐與之絕。2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25.聯系全文,你認為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加以評價。(2分)9.(2010·浙江省衢州市,21-24,10分)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雖嬉戲玩耍,務令忠厚,毋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籠中養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至于發系蜻蜓,線縛螃蟹,為小兒玩具,不過一時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愛念,吾輩竟不能體天之心以為心,萬物將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兒子便是你管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為猶子③而姑縱惜也。家人④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他。凡魚飧⑤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嬉跳躍。若吾兒坐食好物,令家人子遠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齒;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⑥,呼之使去,豈非割心剜肉乎!【注釋】①刻急:苛刻嚴峻。②上帝:老天。③猶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無可如何:無可奈何。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1)務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3)若吾兒坐食好物2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的意思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A.豈有不愛之理B.驅其殘忍之性C.醉翁之意不在酒D.輟耕之壟上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⑥,呼之使去,豈非割心剜肉乎!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兒子教育成怎樣的人?(2分)10.(2010·浙江省溫州市,21-23,11分)曹公①南征表②,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馀萬,輜重④數千兩,日行十馀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