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標準StandardforurbanroadtrafficsafetyauditDG/TJ08—2407—2022主編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批準部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施行日期:2023年4月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文件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主編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標準》,經我委審核,現批準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統一編號為DG/TJ起實施。本標準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解釋。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2022年11月9日—2—根據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2020年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建筑標準設計編制計劃>的通知》(滬建標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組成編制組,面向城市交通安全發展需求,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近年來國內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實踐經驗,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本標準編制。本標準的主要內容有: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總體評價;安全要素評價;評價結論。各單位及相關人員在執行本標準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反饋至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地址:上海市世博村路300號;郵),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號;郵),上海市建筑建材業),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建筑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1—1總則 1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2.2符號 23基本規定 34總體評價 45安全要素評價 55.1道路線形 55.2速度協調性與視距 65.3路側 75.4平面交叉 75.5立體交叉 75.6行人和非機動車系統 85.7公共交通設施 85.8路面 95.9橋梁 95.10隧道 95.11交通設施 105.12排水 125.13綠化 125.14照明 136評價結論 14附錄A安全檢查清單 15附錄B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評級方法 26—2—附錄C運行速度計算方法 44本標準用詞說明 49引用標準名錄 50條文說明 51—3—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23Basicrequirements 34Generalaudit 45Safetyfactorsaudit 55.1Roadalignment 55.2Consistencyofspeedandsightdistance 65.3Roadside 75.4At-gradeintersection 75.5Gradeseparationandinterchange 75.6Pedestrianandbicyclesystem 85.7Publictransportfacility 85.8Pavement 95.9Bridge 95.10Tunnel 95.11Trafficfacility 105.12Drainage 125.13Planting 125.14Lighting 136Auditconclusion 14AppendixASafetyauditchecklist 15AppendixBTrafficsafetyriskratingmethodforurbanroad 26—4—AppendixCCalculationmethodofoperatingspeed 44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49Listofquotedstandards 50Explanationofprovisions 511總則1.0.1為適應本市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本市城市道路建設和運營階段的交通安全評價。1.0.3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之外,尚—2—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urbanroadtrafficsafetyaudit從道路使用者的角度對城市道路設施、交通環境進行交通安全影響的分析和評價。2.1.2運行速度operatingspeed中等技術水平的駕駛員根據實際道路條件、交通條件、良好氣候條件等能保持的安全速度。通常采用路面平整、潮濕狀態下,行駛速度累計分布曲線上對應于85%分位值的速度。2.1.3安全檢查清單safetyauditchecklist根據事故預防原理、設計標準及城市道路安全設計與管理經驗等編制的安全檢查表。2.1.4運行速度協調性consistencyofoperatingspeed評價線形設計一致性的指標。采用相鄰路段運行速度差值、運行速度梯度絕對值以及同一路段運行速度與設計速度差值進行評價。2.2符號|Δv85|—相鄰路段運行速度差值的絕對值;vin—運行速度預測路段的起點速度;vout—運行速度預測路段的終點速度;vmiddle—曲線路段中點速度;|ΔIv|—運行速度梯度絕對值;R—安全風險值?!?—3基本規定3.0.1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為60km/h的主干路、特大橋梁、中長隧道應進行交通安全評價,交通安全隱患較大的道路和高架3.0.2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適用于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的內容應符合本標準附錄A的相關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道路交通安全評價重點應為總體和路線方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2初步設計階段道路交通安全評價重點應為路線方案和其3施工圖設計階段道路交通安全評價重點應為沿線交通設施的安全性。4運營階段道路交通安全評價重點應為道路交通設施、交3.0.3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應包括總體評價和安全要素評價。3.0.4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宜根據安全檢查清單,采用速度協調交通事故統計分析和經驗分析等方法進行評價。3.0.5線形復雜和交織強度大的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可利用駕駛模擬或交通仿真技術對線形設計、交通安全設施布設與交通組織方案等進行評價。3.0.6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可進行安全風險評級,評級方法應符合本標準附錄B的相關規定?!?—4總體評價4.0.1總體評價應包含下列內容:和交通組成等因素,評價道路項目對交通安全的影響。2改擴建道路利用既有道路的路段,應在交通運行情況、交通事故分析的基礎上,運用現行技術標準對利用路段進行道路交通安全評價。4.0.2應對上一階段批復和評價結論中與交通安全有關意見的執行情況進行核查?!?—5安全要素評價5.1道路線形5.1.1道路橫斷面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要求等對道路橫斷面布局進行評價?;瘯r,應對過渡漸變段的設置位置、長度等進行評價。5.1.2平面線形要素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結合運行速度、視距要求對陡下坡盡頭的平曲線路段、采用接近最小圓曲線半徑極限值平曲線路段的安全性進行評價。2對于已建成道路,應根據實地駕駛狀況,對平面線形的連續性及協調性進行評價。5.1.3縱斷面線形要素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根據地形條件、道路等級、設計速度和運行速度等,結合非機動車通行需求,對縱坡坡度和坡長進行評價。2宜根據運行速度對采用接近最小半徑或最小長度極限值豎曲線路段的安全性進行評價。5.1.4平縱線形組合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對平曲線和豎曲線的設計參數組合和相對位置進行評價。2應結合交通組成,對急彎和陡坡組合路段的安全性進行評價。3應對超高緩和段的合成坡度進行評價?!?—5.2速度協調性與視距5.2.1應采用速度協調性對快速路線形一致性進行評價,包括相鄰路段線形一致性和同一路段設計速度與運行速度協調性,并應符合下列規定:2運營階段的線形一致性應采用實測斷面運行速度進行評價。運行速度梯度的絕對值為評價指標,并應符合表5.2.1的規定。表5.2.1相鄰路段線形一致性評價標準相鄰路段運行速度協調性評價標準對策與建議好|Δv85|<10km/h且|ΔIv|≤10km/(h·—較好10km/h≤|Δv85|<20km/h且|ΔIv|≤10km/(h·相鄰路段為減速時,宜對相鄰路段平縱面線形進行優化,或采取安全改善措施不良|Δv85|≥20km/h或|ΔIv|>10km/(h·相鄰路段為減速時,應調整相鄰路段平縱面設計;當調整困難時,應采取安全改善措施4運行速度與設計速度協調性應采用同一路段運行速度與設計速度的差值進行評價;當差值不小于20km/h時,應根據運行速度對該路段的相關技術指標進行檢驗。5改擴建道路應整體評價新建路段與利用既有路段的線形一致性。5.2.2視距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7—視距進行評價。2大型車比例較高的道路,應評價貨車的停車視距。3宜對立體交叉路段的識別視距進行評價。等對視距的影響進行評價。5.3路側5.3.1應對路側障礙物的移除、防護等處理措施進行評價。5.3.2應對路側出入口的位置、接入方式、視距和交通沖突情況進行評價。5.3.3應根據沖出路側歷史事故數據對運營道路進行路側安全性評價。5.4平面交叉5.4.1應根據地形、路網布局、平縱線形及交叉道路狀況等評價平面交叉位置及間距。5.4.2應根據交通量、交叉道路等級和分布情況,對平面交叉口5.4.3應根據交通控制方式對平面交叉口視距三角形的通視情5.4.4應對大型車比例較高的平面交叉口右轉彎區域的交通設施進行評價。5.5立體交叉等因素對立體交叉位置及形式進行評價。—8—5.5.2應結合運行速度對相鄰立體交叉間、相鄰出入口間的距離進行評價。5.5.3應根據相交道路等級、交通流量、地形地物條件,對立體交叉出入口位置進行評價。5.5.4應結合運行速度對立體交叉分合流鼻端的通視情況進行評價。5.5.5應對立體交叉范圍內加減速車道、輔助車道、集散車道等車道的設計參數進行評價。5.6行人和非機動車系統5.6.1應對行人與非機動車系統的連續性進行評價。5.6.2應根據道路類型、交通組成、設計速度和交通流量對下列要素進行評價:1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的設置位置、縱坡坡度、坡長與寬度。2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間的分隔方式。和交通組織方式。5.7公共交通設施5.7.1應對公交專用車道設置位置與道路橫斷面布局的協調性進行評價。5.7.2應對公交停靠站區域的交通沖突情況進行評價。5.7.3應對行人過街設施與公交??空军c設置的協調性進行評價。5.7.4應對公交專用道和公交??空鞠嚓P的標志、標線進行評價?!?—5.8路面5.8.1應對不同路面材料銜接或路面抗滑性能過渡路段的過渡措施進行評價。5.8.2應對路面平整度、抗滑能力、管線檢查井蓋等對行車安全的影響進行評價。5.9橋梁5.9.1應根據運行速度對橋梁主線和引道的線形一致性和視距進行評價。5.9.2應對上跨橋梁墩臺和上部結構對視距的影響進行評價。5.9.3當上跨橋梁墩臺鄰近道路建筑限界時,應對其防護設施進行評價。5.9.4對運營階段道路,宜對橋頭搭板處、橋梁伸縮縫處的跳車情況進行評價。5.10隧道5.10.2應對隧道內部曲線段的視距進行評價。5.10.3應對隧道相鄰出入口間、隧道洞口與相鄰匝道出入口間的間距進行評價。5.10.4應對隧道出口接地點與平面交叉的間距進行評價。5.10.5應對隧道照明及隧道出入口亮度過渡對交通安全的影響進行評價。5.10.6應對隧道內救援疏散設施的設置位置、間距及空間尺寸進行評價。5.10.7應對隧道內的應急設施設置情況進行評價。5.11交通設施件等因素,對交通設施的設置原則、設置類型等與主體工程的適應性進行評價。5.11.2交通設施的評價應包括下列內容:3交通設施設置與道路建筑界限的關系。5.11.3交通標志的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評價。2應對標志信息的合理性,指路標志信息的關聯有序、有效性及信息量進行評價。3應對標志與其他交通設施傳遞信息的一致性和連續性進行評價。4應結合運行速度對標志尺寸和標志字高進行評價。5應對標志的視認性進行評價。進行評價。行評價。8宜對標志的發光亮度或逆反射等級與光線、氣候條件及運行速度的適應性進行評價。5.11.4交通標線的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評價。評價。設置的立面標記進行評價。評價。5應對縱向標線與交通組織方案的匹配性進行評價。效果等進行評價。7宜對標線在夜間和不良天氣條件下的視認性和誘導效果進行評價。8宜對設置連續實線標線的排水性能進行評價。9宜根據運行速度對路面文字標記或圖形標記尺寸、間距、方向的合理性進行評價。5.11.5防護設施的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側和中央分隔帶防撞護欄的防護等級和形式進行評價。等處防護設施對視距的影響進行評價。式進行評價。4應對橋梁、隧道等構造物與其連接線護欄的銜接過渡,以及不同類型、防護等級護欄間的銜接過渡設計進行評價。5應對中央分隔帶活動護欄的設置位置進行評價。6路中或中央分隔帶內存在墩柱等剛性固體物時,應對護欄的防護等級和設置形式進行評價。界結構防撞設施的設置進行評價。管理等,對分隔設施和人行護欄的設置進行評價。9應對防眩設施的設置情況進行評價。10應對高架道路和橋梁防落物網的設置情況進行評價。11宜對路緣石的高度及形式進行評價,應對道路路側懸空或車輛越出路外可能造成嚴重交通事故位置的路緣石處理情況進行評價。5.11.6應對交通信號燈的設置規范性、完備性、視認效果及其與交通組織方案和交叉口渠化設計的協調性進行評價。5.11.7應對車流與人流密集區、橋頭急彎、隧道洞口、互通立隧道與互通立交或平面交叉相連等危險路段的交通設施綜合設置情況進行評價。5.12排水5.12.1應對高架道路和橋梁段的路面排水情況進行評價。5.12.2應對隧道洞口及洞內的排水、隔水情況進行評價。5.12.3應對平面交叉口的排水情況進行評價。5.12.4宜根據降雨強度和道路坡度,對凹形豎曲線底部、超高與超高過渡段等易積水路段的排水設施進行評價。5.12.5應采用現場勘察的方法評價運營階段道路路面是否存在排水不暢導致的道路防滑能力或標線視認性不足。5.13綠化等位置道路綠化對視距的影響進行評價。5.13.2宜根據運行速度,評價路側或中央分隔帶喬木對路側安全的影響。5.14照明5.14.1應評價照明設施的設置位置、照明效果與眩光情況。設計的協調性,以及不同照明標準相接道路照明過渡設計的合理性。5.14.3應評價立交路段下穿道路與上跨道路照明組合效果的安全性。5.14.4應分別評價隧道內及隧道洞口白天和夜間照明的視認效果。6評價結論6.0.1評價結論應包括總體評價結論和安全要素評價結論。6.0.2總體評價結論應明確城市道路總體交通安全情況和上階段交通安全評價建議的執行情況。6.0.3安全要素評價結論應明確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重點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和對策;宜根據影響交通安全的重要程度,提出改進建議和對策的實施順序。附錄A安全檢查清單—15—表—15—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評價重點總體及路線方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路線方案及其技術指標的運用情況—★——結構物布設的合理性沿線交通設施的設置情況 ★ 道路設施交通特征、路側環境、交通組織措施等現狀條件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評價方法速度協調性分析—☆☆☆交通沖突分析—☆☆☆駕駛行為分析☆☆☆☆經驗分析☆☆☆☆事故統計分析———☆—16—16—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規范符合性檢查 ☆總體評價總體路線方案及其技術指標★★——★★——急彎陡坡和臨湖、臨河路段的交通安全性★★☆ ★—☆★起訖點與現有道路的銜接及交通組織方式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 ★道路建筑限界內是否有入侵物體★★☆☆道路全線凈高的一致性★★☆☆既有利用路段設計指標與現行技術標準的協調性☆★☆—近遠期結合的工程方案、近期方案的平縱橫設計指標對遠期方案交通安全的影響★☆——運營道路施工、養護交通組織方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前一階段交通安全評價意見的響應情況 ★★ 前一階段批復中與交通安全相關意見的執行情況 ★★ —17—17—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安全要素評價道路線形快速路應進行速度協調性分析 ★★★橫斷面道路橫斷面布局★★——橫斷面寬度變化路段過渡漸變段的位置、長度—★☆—分隔帶的開口設置位置和視距——★☆平面結合運行速度,分析接近最小半徑極限值的圓曲線半徑—★——結合運行速度,分析陡下坡盡頭平曲線路段相關指標 ★ 結合運行速度,分析平曲線參數和曲線間直線長度等平面設計指標—★——卵形曲線、復合曲線等特殊曲線相關指標☆★ 結合運行速度、交通組成,分析超高值、超高過渡方式和超高緩和段相關指標——★—根據道路等級、速度、交通組成,分析圓曲線加寬值及加寬形式 ★ 縱斷面結合運行速度,分析接近豎曲線最小半徑或長度路段的相關指標—★——結合運行速度,分析機動車道縱坡坡長與坡度—★——結合非機動車組成和雨雪天氣推行需求,分析非機動車道縱坡坡長與坡度—★—★線形組合結合運行速度、交通組成,分析平縱線形的設計參數組合和相對位置 ★ 急彎與陡坡組合路段,分析彎坡組合對大型車行駛穩定性的影響——★★超高緩和段的合成坡度——★——18—18—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道路線形視距結合運行速度分析道路的停車視距、超車視距、會車視距和識別視距 ★ ★分析大型車比例較高下坡路段的貨車停車視距 ★ ★視距 ★★路側路側障礙物的處理措施 ★☆★ ★★根據沖出路側歷史事故數據,分析路側安全情況———★道路交叉平面交叉★☆—☆短間距交叉口的協調方式☆★—★交通沖突情況—★☆★—★☆★出口道車道布置與進口道的匹配性 ★ ☆公交專用道進口道位置、寬度等設計參數 ★ ★交叉口范圍內公交站臺的布置 ★☆★交叉口的通視和速度控制情況 ★☆★大型車比例較高平面交叉口右轉彎區域交通設施 ★★—19—19—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道路交叉立體交叉立體交叉選址與形式★☆—★立體交叉相鄰出入口之間的距離★☆ ★立體交叉出入口位置—★—★匝道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 變速車道的長度、漸變率和漸變段長度☆★☆★輔助車道長度和漸變率☆★☆★集散車道的車道數,與主線車行道的分隔形式☆★☆★主線和匝道停車視距 ★ ★結合識別視距分析分合流鼻端的通視情況—★☆★靠近平面交叉口出口匝道與交叉口交通量、車道布置的匹配性 ★ ★行人機動車系統行人和非機動車道設置的連續性△★ ★行人與非機動車過街設施的設置位置和形式—★—☆行人與非機動車過街設施的照明、通視和交通組織方式——★☆雙向6車道及以上道路過街安全島設置情況 ★☆★學校、醫院、商業中心等人流集中區域人行過街設施設置的針對性—★☆★行人交通系統無障礙設施設置情況 △★★環形交叉口非機動車與行人的安全保障措施——★☆—20—20—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公共交通設施公交專用車道位置與道路橫斷面布局的匹配性 ★ ☆行人過街設施和公交??空镜膮f調情況 ★ ★公交停靠站區域公交車與社會車輛和非機動車的沖突情況——★★公交專用道和公交停靠站相關的標志標線設置情況——★★路面不同路面材料銜接或路面抗滑性能變化路段的過渡措施 ★★路面平整度和管線檢查井蓋等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側滑和追尾事故多發路段的路面平整度和抗滑能力 ★人行天橋、地道坡面鋪裝的防滑設計——★★橋梁結合運行速度分析主線和引道的線形一致性 ★ ★上跨橋梁的墩臺、上部結構對橋下道路視距的影響—★—★交叉口區域橋梁布跨對視距的影響—★—★上跨橋梁的橋梁墩柱鄰近道路建筑限界時的防護設施設置——★★橋頭搭板或伸縮縫處的跳車情況———★隧道洞口的朝向和洞門形式 ★ △隧道洞口內外的線形一致性—★—★結合運行速度分析隧道曲線段停車視距 ★☆★—21—21—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隧道出入口間距 ★△★隧道洞口與相鄰匝道出入口間距—★△★隧道洞口距交叉口距離 ★△★隧道內的照明設計——★★隧道洞口亮度及照明過渡 ★★隧道內疏散救援設施的設置情況——★★隧道內應急設施的設置情況——★★交通設施整體核查交通設施設置等級、設置類型與主體工程的適應性 ★☆★交通設施設置的規范性及與周邊道路的協調性—☆★★通立交或平面交叉相連等危險路段交通設施的綜合設置情況 ☆★★交通設施與道路建筑界限的位置關系 ★交通標志——★★標志信息的關聯有序、有效性及信息量的合理性——★★標志與標線及其他交通設施傳遞信息的一致性 ★★標志版面尺寸和文字高度——★★標志版面的反光強度等級——★★—22—22—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交通設施交通標志——★★限速標志設置位置、間距及相鄰標志限速差值 ★★指路標志版面信息排列順序及布置方式——★★實地調查分析機動車駕駛員、非機動車騎行者和行人對標志的視認情況 ★交通標線——★★車道數和道路寬度變化處的標線過渡情況——★★ ★★——★★縱向標線與交通組織方案的匹配性 ★★連續設置標線排水縫的設置情況——★★路面文字標記或圖形標記的尺寸、間距和方向 ★★——★★實地調查分析機動車駕駛員、非機動車騎行者和行人對標線的視認情況———★視線誘導設施 ★★視線誘導設施夜間和不良天氣條件下的誘導效果 ★—23—23—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交通設施設施路側和中央分隔帶防撞護欄的防護等級和形式—★★★交叉口、匝道出入口、小半徑平曲線段和路側出入口處防護設施對視距的影響 ★★防撞護欄設置的起點、終點和最小長度 ★★不同類型、防護等級護欄之間的銜接與過渡 ★★護欄的端頭處理情況——★★波形梁護欄板的搭接方向與行車方向一致性———★——★★緩沖設施、限界結構防撞設施的設置情況——★★人行護欄的形式和位置 ★★分隔設施的形式、位置和對視距的影響 ★★ ★★高架和橋梁防落物網的設置情況——★★路緣石的高度及形式——★★限高架的位置和高度——★★限高架上游路段預告標志、繞行標志的設置情況——★★聲屏障的設置位置、形式等對視距的影響——★★不同車道對交通信號燈的視認情況——★★—24—24—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排水 ★★橋梁路面排水情況 ★★平面交叉口路面排水情況——★★下穿式道路排水情況——★★綠化 ★★路側或中央分隔帶喬木對路側安全的影響———★照明照明設施的設置位置、照明效果與眩光影響——★★不同照明標準相接道路照明過渡設計的合理性——★★ ★★下穿道路的照明對上跨道路的眩光影響———★人行橫道、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照明情況 ★★人行天橋照明設施對橋下機動車駕駛員的眩光影響 ★景觀照明和道路裝飾燈具對駕駛員視認性及對眩光的影響———★續表A評價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運營改擴建道路交通組織方案—☆★★利用原有設計指標的合理性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路線線形順接、路面拼接和既有交通安全設施的再利用情況—☆★★評價結論評價結論總體交通安全問題★★★★上一階段批復、安全評價意見的執行響應情況—☆★★交通事故原因及交通安全變化趨勢 ☆滿足規范但安全風險較大路段的優化建議★★★★列出改進建議和對策采納順序☆☆☆☆—25—2若評價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未開展交通安全評價,則—25—附錄B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評級方法B.0.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等級應分為Ⅰ級(低風險)、Ⅱ級(中風險)、Ⅲ級(高風險)和Ⅳ級(極高風險)四級,見表B.0.1。表B.0.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危險等級判斷安全風險等級安全風險值0≤R<2525≤R<5050≤R<7575≤R<100注:R為安全風險值。B.0.2評價項目交通安全風險值應按式(B.0.2)計算。A=aiwi式中:A—評價項目安全風險值;ai—評價項目第i個評價指標的實際安全風險值;n—評價項目所包含的所有底層評價指標總數;wi—評價項目第i個底層評價指標的最大安全風險值,即B.0.43中所列三級指標分值。B.0.3交通安全風險評價路段不宜超過1000m或以特大橋B.0.4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值的得分宜根據安全檢查清單通過層次分析法進行確定,可根據表B.0.41~表B.0.43取值?!?7—表B.0.4—27—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計分依據評價48急彎陡坡和臨湖、臨河路段的交通安全性6防護設施設置6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安全的影響及應對方案6通管理措施6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起訖點與現有道路的銜接及交通組織方式對交通安全的影響7度、上下游車道數平衡和交通管理措施7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橋梁、隧道、互通立交等大型構造物的8交叉口的間距、線形一致性、橫斷面布置和視距8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近遠期結合的工程方案、近期方案的平縱橫設計指標對遠期方案的交通安全影響5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運營道路施工期交通組織方案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2從改擴建路段施工工期、施工工藝對交通的影響和臨時道路設置與交通量匹配2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道路建筑限界內是否有入侵物體8每增加1處入侵物且無相關管理措施計1分道路全線凈高的一致性6每增加1處不滿足道路最小凈高值且無相關管理措施計2分—28—續表B.0.4—28—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52道路線形分車帶寬度8局、車道數、車道寬度和分車帶寬度4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2分結合橋梁、隧道方案分析平縱線形對交通安全的影響16豎曲線半徑、線形組合協調性和視距8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2分道路交叉數及間距11和交通管理11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立體交叉的選址、形式與相鄰互通立交間距17線形、主線縱斷面線形和視距6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2分。②從匝道平面線形、匝道縱斷面線形、出入口形式、變速車道長度和匝道出入口與構造物之間的間距5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1分—29—表B.0.4—29—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評價——要平交路口等與路線總體布局的協調性協調性好計。分,較好計。.5分,存在一定風險計1分,存在較大風險計1.5分和存在特殊人群區域的路側干擾對交通安全的影響1管理設施完善計。分,否則計1分急彎陡坡、路側深溝、江河湖泊等危險路段對交通安全的影響較完善的標志、標線計1分,其他計1.5分改擴建道路的既有利用路段設計指標與現行技術標準的協調性1與現行指標一致計。分,基本一致計。.5分,其他計1分近遠期結合的工程方案,近期方案設計指標對遠期方案交通安全的影響1線形、拼寬銜接合理計。分,否則計1分運營道路施工期交通組織方案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1從改擴建路段施工工期、施工工藝對交通的影響和臨時道路設置與交通量匹配2個方面進行評價,每道路建筑限界內是否有入侵物體無入侵物體計。分,否則計1.5分道路全線凈高1全線凈高滿足規范要求且全線一致計。分,有局部不一致但有完善的管理措施計。.5分,否則計1分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交通安全評價意見的響應情況1。.5分,否則計1分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復中與交通安全相關意見的執行情況1全面響應批復中的相關意見計。分,部分響應計。.5分,否則計1分—30—表—30—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道路線形29快速路進行相鄰路段線形一致性和同一路段設計速度與運行速度協調性分析3根據本標準表5.2.1,運行速度協調性好計0分,較好計1.5分,不良計3分橫斷面分車帶寬度路緣帶寬度設計的合理性,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0.5分橫斷面寬度有變化路段過渡漸變段2橫斷面寬度過渡段長度與寬度比滿足40:1時計0分,滿足30:1時計0.5分,滿足25:1時計1分,滿足20:1時計1.5分,否則計2分結合運行速度分析接近最小半徑的圓曲線半徑2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不設超高最小半徑一般值計0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不設超高最小半徑一般值計1分,否則計2分結合運行速度分析陡下坡盡頭圓曲線路段相關指標2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不設緩和曲線最小半徑計0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不設緩和曲線最小半徑計1.5分,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不設超高最小半徑值計1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不設超高最小半徑計1.5分,否則計2分結合運行速度分析緩和曲線參數、曲33項指標的安全風險分值各占1分。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最小值計0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最小值的計0.5分,否則計1分卵形曲線、復合曲線等特殊曲線相關指標2不存在上述曲線的計0分,否則計2分—31—表—31—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道路線形29縱斷面結合運行速度分析豎曲線接近最小半徑或最小長度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一般值的計。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條件下的一般值計1分,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極限值計1.5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的極限值計2分,否則計2.5分結合運行速度分析機動車道縱坡坡長與坡度3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最小坡長和最大坡度計。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之一的最小坡長和最大坡度計1.5分,上述條件均不滿足的計3分結合非機動車組成和雨雪天氣的推行2縱坡坡度小于等于2.5%計。分,縱坡坡度小于3.5%且坡長滿足規范要求計1分,否則計2分線形組合結合運行速度、交通組成,分析平縱線形的設計參數組合和相對位置的合理性2線形組合不合理計2分,否則計。分距結合運行速度分析道路的停車視距1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貨車比例比較高的道路路段的貨車停車視距11路側2路側障礙物的處理措施2障礙物完全移除計。分,障礙物移除至影響較小區域計1分,沒有移除但設置防護設施計1.5分,否則計2分平面交叉相鄰交叉口間距2相鄰交叉口間距滿足規范要求計。分,否則計2分—32—表—32—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平面交叉2存在畸形、多路交叉的交叉口計2分短間距交叉口的協調方式1采用的交通管理措施不恰當計1分平面交叉口范圍內通視情況2不滿足設計速度停車視距計1分,不滿足交通管理速度停車視距計2分進口道車道數、車道寬度、功能劃分及展寬段設計1不滿足規范要求計1分出口道車道布置與進口道的匹配性1進出口車道布置協調性差計1分公交專用道進口道位置1公交專用道進口道位置不合理計1分交叉口范圍內公交站臺停靠站的布置公交站臺??空驹O置位置不合理計0.5分分析交通沖突情況1交通沖突情況嚴重計1分互通式立體交叉12互通式立體交叉的選址及形式選址與地形、路網布局相匹配,立交形式符合規范要求計0分,立交形式需調整時計1分,選址需調整時計1.5分結合運行速度分析立體交叉相鄰出入口之間的距離立體交叉構造長度、兩獨立立體交叉間距、匝道口最小凈距3項指標每有1項不滿足要求計0.5分靠近平面交叉口出口匝道與交叉口交通1匝道出口交通量與交叉口交通量、車道布置的匹配性不足計1分,否則計0分立交出入口位置1出口或入口位置位于跨線橋后或凸形豎曲線上坡道上,計1分立交匝道平面與縱斷面線形2匝道的平面或縱斷面線形每有1項不滿足規范要求計0.5分—33—表—33—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互通式立體交叉12變速車道的長度、漸變率、漸變段長度和車道寬度1不滿足規范要求計1分1集散車道的車道數、車道寬度、與主線車行道分隔和連接設計等參數1結合運行速度分析主線和匝道停車視距1匝道分合流鼻端的通視情況1行人機動車系統行人和非機動車道設置的連續性有中斷時計1.5分1視距不良時計1分人流集中區域人行過街設施的針對性1過街設施設置不符合行人過街的便捷性計1分1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計1分公共交通設施3公交專用車道位置與道路橫斷面布局、交叉口布局的匹配性2橫斷面少于雙向6車道計0.5分,公交專用車道布置形式與車流量、站距不匹配計1分,在交叉口對社會車輛存在較大干擾計0.5分行人過街設施和公交停靠站的協調情況1異向換乘間距大于150m或公交站??寇囕v對行人過街視距有遮擋,計1分橋梁結合運行速度分析主線和引道的線形一致性根據本標準表5.2.1,運行速度協調性好計0分,較好計1分,不良計2.5分上跨橋梁的墩臺、上部結構對道路視距的影響2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0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的視距計1分,滿足管理速度下的視距計1.5分,否則計2分—34—表—34—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橋梁交叉口區域橋梁布跨對視距的影響3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的視距計1分,滿足管理速度下的視距計2分,否則計3分2洞口的朝向、洞門形式充分考慮了洞口黑白洞效應影響和駕駛平順性計。分;當條件困難時,通過主動防護設施和照明的合理設置保證行駛安全計1分,否則計2分隧道洞口內外的線形一致性根據本標準表5.2.1,運行速度協調性好計。分,較好計1分,否則計2.5分結合運行速度分析隧道曲線段停車視距2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的視距計1分,滿足管理速度下的視距計1.5分,否則計2分隧道出入口間距1滿足規范要求計。分,否則計1分隧道洞口與相鄰匝道出入口間距1隧道出口距交叉口距離1交通設施交通設施的設置等級、設置類型等與主體工程的適應性2交通設施規范性及與周邊道路的協調性交通設施設置系統完善計。分,設置較為完善計1分,不完善計1.5分表B.0.42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交通設施互通立交、長大隧道或橋梁、隧道與互通立交或平面交叉相連等危險路段交通設施的綜合設置情況2①標志設置正確合理(版面、位置、標志間組合等);②標線設置正確合理(形式、顏色、位置等);③標志和標線材料滿足要求(逆反射系數、抗滑性等);④標志、標線相互配合、互不干擾。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0.5分路側和中央分隔帶防撞護欄的防護等級和形式2①防撞等級滿足要求;②防撞高度、長度滿足要求;③不同形式、不同防撞等級護欄間過渡處置合理;④護欄端頭、匝道三角端或固定障礙物等處設置緩沖設施。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0.5分改擴建道路2改擴建工程實施階段周邊路網交通組織方案1①交通組織方案充分考慮了改擴建路段施工工期、施工工藝對交通的影響;②臨時道路設置與交通量匹配。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0.5分利用原有設計指標的合理性及采取的安全措施1利用原有設計指標且符合現行標準計0分,通過交通管理措施使其符合現行標準計0.5分,否則計1分——35——36—表B.0.43—36—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評價8——前期安全評價意見的響應情況2全面響應了安全評價意見計。分,部分響應計1分,否則計2分初步設計審查中與交通安全相關意見的執行情況2全面響應了批復中的相關意見計。分,部分響應計1分,否則計2分全的影響及應對方案2從路面材料、主動預警設施、被動防護設施和交通管理措施4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有1項存在缺陷計道路建筑限界內是否有入侵物體1無入侵物體計。分,否則計1分道路全線凈高的一致性1全線凈高滿足規范要求且全線一致計。分,有局部不一致但有完善的管理措施計。.5分,否則計1分安全要素評價92道路線形9快速路進行相鄰路段線形一致性和同一路段設計速度與運行速度協調性分析2根據本標準表5.2.1,運行速度協調性好計。分,較好計1分,不良計2分橫斷面分隔帶的開口設置位置和視距1分隔帶開口位置同時滿足轉彎車輛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條件下的視距計。.5分,否則計1分平面與縱斷面結合運行速度、交通組成對采用的超高值、超高過渡方式和超高緩和段相關指標進行評價1取值能平衡大型車和小型車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滑移問題時計。分,否則計1分圓曲線加寬值及加寬形式1滿足規范規定值的計。分,否則計1分超高緩和段的合成坡度1采取綜合排水措施,計。.5分;否則計1分—37—表—37—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92道路線形9平面設置超高的曲線路段與陡下坡路段組合時,評價彎坡組合對大型車行駛穩定性的影響1根據本標準表5.2.1,運行速度協調性好計0分,較好計0.5分,不良計1分視距聲屏障、防眩設施等影響視距路段的視距2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0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的視距計1分,否則計2分路側2路側障礙物的處理措施1路側障礙物距離車道邊緣線大于1m計0分,小于1m但設置了相應的防護設施計0.5分,否則計1分路側出入口的位置、接入方式、視距和交通沖突情況1出入口的設計加劇了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的交通沖突計1分平面交叉交通沖突情況1交叉口每增加1個正向或橫穿沖突點計0.5分進口道車道劃分、交通管理方式與交通流的匹配性1交叉口范圍內公交站臺的布置公交站臺停靠站設置位置不合理計0.5分結合交通組織方式和運行速度,對平面交叉口通視三角形的通視、速度控制情況進行評價1滿足設計速度停車視距計0分,滿足交通管理速度停車視距計0.5分,否則計1分大型車輛流量占比大的平面交叉口右轉彎區域交通管理設施1管理設施存在缺陷計1分立體交叉5結合運行速度對立體交叉分合流鼻端的2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0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條件下的視距計0.5分,滿足管理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1分,否則計2分—38—表—38—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92道路線形9結合運行速度評價變速車道長度、漸變1線形指標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計1分輔助車道長度、寬度和漸變率等參數1與主線車行道分隔和連接設計等參數1行人機動車照明或交通管理方式存在缺陷計0.5分二次過街安全島的設置情況1設置二次過街設施且安全島滿足規范要求計0分,設置二次過街設施但安全島設置不符合規范計0.5分,未按規范設置安全島計1分行人系統無障礙設施設置情況1未設置無障礙設施計1分1無行人過街信號控制計1分公共交通設施1公交專用道和公交??空军c的標志、標線設置情況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計0.5分公交??空緟^域,公交車與社會車輛和非機動車的沖突情況停靠站完全占用了交通流量大的非機動車或機動車車道計0.5分路基路面3不同路面材料銜接或路面抗滑性能變化明顯路段的過渡措施2抗滑性能不滿足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路面設計標準》DG/TJ08—2131相關規定計2分路面平整度和管線檢查井蓋等對行車安全的影響管線檢查井蓋未采用防沉降措施計0.5分人行天橋、地道坡面鋪裝的防滑設計未進行防滑設計分析計0.5分橋梁2當上跨橋梁的橋墩柱位于或鄰近道路建筑2設置防護等級匹配的防護設施計0分,設置較低防護等級的防護設施計1分,否則計2分—39—表—39—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927結合運行速度評價隧道曲線段視距2同時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0分,滿足運行速度和設計速度之一條件下的視距計0.5分,滿足管理速度條件下的視距計1分,否則計2分隧道內的照明設計12不能有效改善隧道洞口的黑白洞效應計2分隧道疏散救援設施的設置情況1設置位置和間距不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221相關要求時計1分隧道內緊急避險車道、逃生通道、緊急電話、消防設施等應急設施的設置情況1存在設施設置缺失和不規范計1分交通設施43整體核查交通設施的設置等級與主體工程的適應性2交通設施設置等級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50688的要求時計0分,否則計2分交通設施規范性及與周邊道路的協調性2交通設施系統設置完善計0分,設置較為完善計1分,不完善計2分車流、人流密集路段和危險路段交通設施的綜合設置情況1路段交通設施設置等級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50688的要求計1分交通標志標志的設置高度、角度和版面設計1標志設置的高度、角度、版面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51038的要求時計1分標志的設置間距及前置距離1標志的設置位置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51038的要求時計1分1標志存在信息不足、不當或過載計1分—40—表—40—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92交通設施43交通標志標志與標線及其他管理設施傳遞信息的一致性1不同交通設施存在傳遞信息不一致計1分示屏等對標志視認性的影響1影響了駕駛人員對標志的視認性計1分結合運行速度評價標志版面尺寸、文字高度1上述設置參數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51038的要求時計1分標志版面的反光強度等級與光線、氣候條件及設計速度的適應性1限速標志的設置位置、間距和相鄰限速差值1指路標志版面信息排列順序及布置方式1交通標線標線的形式、顏色、反光性能、寬1設置參數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51038的要求時計1分車道數和道路寬度變化處的標線過渡情況1靠近道路建筑限界的橋墩、隧道洞口、實體安全島等構造物立面標記的設置情況11設置參數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51038的要求時計1分1縱向標線與交通組織渠化的匹配性不良計1分—41—表—41—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92交通設施43交通標線連續設置標線排水縫的設置情況1連續長標線沒有設置排水縫計1分突起路標的設置位置、間距、反光1設置參數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51038的要求時計1分路面文字標記或圖形標記的尺寸、1視線誘導設施輪廓標、線形誘導標等視線誘導設2輪廓標、線形誘導標的設置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51038的要求時計2分設施路側和中央分隔帶防撞護欄的等級和形式2護欄防護等級和形式選擇不合理計2分交叉口、匝道出入口、小半徑平曲線段和路側出入口處防護設施對視距的影響1防護設施的設置導致停車視距不滿足要求計1分防撞護欄設置起點、終點、最小長度等參數1防撞護欄的起點、終點設置不合理或長度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50688的要求時計1分不同類型、防護等級護欄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設計1不同類型、防護等級護欄之間沒有進行過渡處理計1分護欄端頭處理1防撞護欄的端頭沒有進行處理計1分隧道端墻、橋墩、分流鼻端等處的防護設施設置情況1靠近行車道的端墻、橋墩和分流鼻端處沒有設置防護設施計1分—42—表—42—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92交通設施43設施緩沖設施的設置1上述設施設置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50688的要求時計1分限界結構防撞設施的設置1人行護欄的設置情況11防眩設施形式和設置角度1高架和橋梁防落物網的設置情況1設置不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D81的要求時計1分限高架的位置和高度1限高架上游路段預告標志、繞行標志的設置1未對超限車輛設置預告標志和繞行標志計1分路緣石的高度及形式1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時計1分聲屏障的設置位置、形式等對視距1聲屏障的設置對駕駛員的視距造成不良影響時計1分路緣石的高度及形式1評價不同車道對交通信號燈的視認情況1各車道對信號燈的視認存在盲區計1分排水41隧道的隔水、排水設施存在缺陷計1分橋梁的路面排水情況1橋面橫坡取值偏低、排水設施不完善計1分平面交叉口的路面排水情況1平面交叉的豎向設計和排水設施存在缺陷計1分下穿式道路的排水情況1下穿道路的隔水、排水設施存在缺陷計1分綠化2曲線內側等位置綠化對視距的影響2采用植物生長預測的方式進行視距檢查,不滿足視距要求計2分表B.0.43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計分依據安全要素評價92照明4照明設施的設置位置、照明效果與眩光影響1從路面平均亮度、路面亮度總均勻度和縱向均勻度、眩光限制、環境比和誘導性方面進行評價,不滿足規范要求計1分不同照明標準相接道路照明過渡設計的協調性1平面交叉口等路段照明的誘導性1人行橫道、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照明情況1改擴建道路2改擴建過程的交通組織方案1①交通組織方案充分考慮了改擴建路段施工工期、施工工藝對交通的影響;②臨時道路的設置與交通量匹配。每有1項不滿足要求計0.5分路線線形順接、路面拼接和既有交通安全設施再利用的合理性1相關指標不符合現行標準要求計1分43——B.0.5運營階段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評級應采用現場實測的方法結合表B.0.42和表B.0.43進行評估。43——附錄C運行速度計算方法C.1一般規定C.1.1城市快速路運行速度代表車型車身長度小型車≤6mC.1.2應按行車方向計算運行速度,分析單元的起、終點作為運行速度計算的特征點,分析單元縱坡方向應與行車方向一致。C.1.3計算運行速度時,應首先確定第一個分析單元的起點初始運行速度,根據此單元對應的運行速度預測模型,計算單元末端的運行速度,并以此作為第二個分析單元的初始運行速度,以此類推。C.1.4運行速度預測模型分為基本模型和修正模型,其中基本體交叉路段模型、隧道路段模型,修正模型包括交通流量修正模C.1.5分析單元的起、終點運行速度均不大于期望速度,也不小于分析單元對應的最低運行速度。當計算結果大于期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紅薯代銷協議合同范本
- 無償贈與房屋合同范本
- 簡易送餐合同范本
- 高樓出租轉讓合同范本
- 清包工路面合同范本
- 電力改造簡易合同范本
- 產品售后合同范本格式
- 汽水代理合同范本
- 異地定制裝修合同范本
- 2025技術學院勞動合同
- 數學-河南省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湘豫二模)試題和答案
- 中央2025年中國殘聯直屬單位招聘2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含答案)
- GB/T 10810.2-2025眼鏡鏡片第2部分:漸變焦
- (2025)會計基礎考試題庫及答案(帶答案解析)
- 2025年暖通空調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鐵塔安全考試試題及答案
- AI技術在舞蹈實訓空間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 《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特點》課件
- TEE在心臟手術中的應用
- 田徑運動會各種記錄表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