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小學語文案例反思-“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人教版新課標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執教的二年級口語交際《學會轉述》,評價不一。有的人感嘆:“真是藝術享受!”也有的人戲謔地說:“逗小孩玩唄!”在我看來,說法雖然不同,但價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對他教學藝術的高度評價。美學大師朱光潛曾經說:“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兒童生活的活動方式在特征上具有游戲的性質。游戲之中含有創造的因子,游戲能使兒童蘊藏在身心內部的能量向外釋放。于老師是怎樣進行教學的呢?一、故事引路——打開交際之門我們知道兒童是最喜歡故事的,喜歡聽人講故事,也喜歡自己講故事。于老師別出心裁,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學生興奮起來,迅速進入學習的軌道。師:上課。同學們好!生:老師好!師:請坐。嗬,坐得真端正!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講個故事,喜歡聽嗎?生:喜歡!師:故事的名字叫《撲拉》。(板書)你們聽過這個故事嗎?生:沒有。師:名字叫《撲拉》,多奇怪!有一天,有個小朋友跟他爸爸到地里去鋤草。休息的時候,爸爸要抽煙,可是忘記了帶火柴。他對兒子說:“兒子,回家,給我拿一盒火柴。”小朋友高興地往家跑,嘴里不停地說:“火柴,火柴……”跑著,跑著,路旁樹林里“撲拉”一聲飛出一只鳥。小朋友就去追小鳥,可是沒追著,于是嘴里不停地念叨:“撲拉,撲拉……”回到家里,小朋友對媽媽說:“媽媽,爸爸要‘撲拉’?”媽媽莫名其妙,問:“什么叫‘撲拉’?”“就是要‘撲拉’!”“回去問你爸爸,到底要什么?”回到地里,小朋友告訴爸爸:“爸爸,媽媽不知道什么叫‘撲拉’?”“咳!我是要火柴,誰讓你要‘撲拉’?”(教室里一片笑聲)師: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于老師聽。生:有一天……(掌聲)師:好!聽了一遍,就把故事完整的講出來了,真不簡單!故事中的小朋友為什么把話說錯了?生:小朋友年齡太小了。師:可以原諒。生:小朋友光想著追小鳥了。師:一心不可二用!轉述別人的話要想不說錯應該怎么辦?生:仔細聽,記住。生:還要說清楚。新課伊始,于老師趣講《撲拉》的故事,一下子把孩子們吸引住了。“就是要‘撲拉’!”“爸爸,媽媽不知道什么叫‘撲拉’?”……童稚童語、奶聲奶氣、繪聲繪色,連我們成年人也忍俊不禁。故事的游戲精神契合了兒童的審美心理,孩子們雖然僅僅聽一遍,便能生動地講述故事。你能說清楚這是藝術,還是游戲?這是名副其實的“優效教學,高效課堂”!于老師真是一位天生的表演藝術家!一位派往兒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二、尋人敘事——鋪就交際之路要想學會轉述,必須經過轉述的歷練。對孩子來講,這種歷練必須是鮮活的、新奇的。驚奇是兒童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起點。于老師故設找人環節,出人意料。游戲又在不斷地向前發展著。吉:(有意安排,吉老師輕輕敲門,推門進來)于老師,您好!對不起,打攪一下。張老師是不是來聽課了?師:(有意問學生)張老師來沒來?生:(孩子們把目光轉向教室后面的聽課教師)沒來。師:說來聽課的,暫時沒來。請問,您找張老師有事嗎?吉:她的姑媽,今天從昆明乘坐2050次航班,中午12點鐘到南京祿口機場,請她11:30務必到機場去接她。因為她姑媽年紀比較大,帶的東西比較多,所以一定要請她去一趟。師:一會張老師來,我一定把這事告訴她。師:(看看手表)11:30來得及。如果張老師來了,誰能把剛才吉老師說的話告訴她?(學生紛紛舉手)師:誰會聽,誰會記,吉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同位的同學先說一說。誰說的好,我讓他到臺上來說。(同學們積極練說)師:小朋友練得怎么樣?練得好嗎?現在我當張老師,誰先給我說一說,試一試。哪個小朋友愿意?請你來。生:吉老師說……師:現在,我就是張老師啊。生:張老師,吉老師說,她的姑媽……師:不是“她的姑媽”,是?(笑聲)生:(恍然大悟)張老師,吉老師說,你的姑媽……師:這就對了!多機靈的孩子!生:你12點要到機場去接她……師:讓我幾點到機場去接?要聽準,還要說準。生:(糾正)11:30。師:如果12點到就晚了。姑媽見不到人,那多著急呀!師:我姑媽幾點到?坐什么航班?到什么地方接?為什么接?請同學們再練說一遍,再請同學到臺上來說。生:張老師,今天,你姑媽從昆明乘坐2050次航班,中午12點鐘到南京祿口機場,請你11:30務必到機場去接她。因為你姑媽年紀比較大,帶的東西比較多,所以你一定要去一趟。師:謝謝你!我現在就到祿口機場去!(轉身走向門口。笑聲)師:這樣轉述就完整了。同學們轉述別人的話要注意:第一要聽得準,記得住;第二要說得準,說得清楚。不然的話就會出問題。“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李吉林語)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于老師抓住兒童感情坦白、直露以及樂于助人的特點,設計找人環節,讓學生在“有所為”的情況下學會傾聽,學會轉述。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復述容易,轉述難,難就難在人稱的轉述上。于老師在這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三、直面轉述——完成交際使命口語交際課貴在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真實、有效的交際取決于有趣的教學情境和真實的交際內容。當事人的出現更是出奇制勝。游戲又在進一步推進。(張老師輕輕敲門,推門進來)師:張老師剛才吉老師來找你。張:有事嗎?師:小朋友,這就是剛才吉老師要找的張老師。誰能把吉老師說的話說給張老師聽。(學生紛紛舉手)生1:……(說得不完全)生2:……(作了補充)張:謝謝小朋友!師:(看看手表)張老師,時間來不及了,我的課你就別聽了。張:于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教學藝術的迷人氣質和內涵是由精彩的課堂呈現的。有一句諺語說得好:“明確就是力量。”張老師的到來,學生的交際目標就十分明確了。學生直面當事人,真實的交際情境,真實的交際話題,這一切讓孩子完成了真實的交際任務。成功的教學必然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學會轉述》一課成功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精于選——以精選教學內容為基點,讓交際成為兒童的一種需要在新課改語境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不要‘教教材’,而應當‘用教材教’”的呼喚,可是踐行者寥若星辰。于老師努力追求“使我的每一節語文課生活化、藝術化”。他不囿于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創生。《學會轉述》的教材內容是這樣的:“二(1)班老師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級舉行樹葉貼花比賽,要求同學帶齊彩筆、膠水、剪刀、白紙和采集來的樹葉。李響請假了,沒有到校。如果老師請你把上面的通知內容轉告給他,你見到他該怎樣說。”應該說這個交際話題貼近兒童的生活,學生轉述起來比較容易,但不足之處是缺少趣味因子。如果照本宣科,很難調動學生聽與說的積極性。于老師另辟蹊徑,讓交際成為兒童的一種需要,選材做到了“三真”:(1)選材有真趣,讓兒童感覺到好玩。《撲拉》的故事多有意思呀!孩子們聽了一遍故事,便能生動地講述出來。(2)選材有真情。“兒子替父親跑回家拿火柴”折射的是孝道,“侄女到機場去接姑媽”傳達的是親情,這樣的對話主題能觸及孩子們的心靈,教會兒童做人做事。(3)選材有真意。聽故事,講故事,練轉述,既是游戲,又是藝術。清人鄭板橋指出:“作詩非難,命題為難。題高則意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其實,選擇交際話題與寫詩是一樣的道理,關鍵是讓交際成為兒童的一種需要。二、融于境——以創設生活情境為支點,激發兒童的交際熱情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成功的交際應該有一個生活化的交際場,在這個交際場中交際雙方或多方才能各自以真我的心理完成交際過程。口語交際活動與人的心理認知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于老師十分關注了兒童的學習心理,積極創設適合兒童學習的交際情境,面向兒童生活世界,讓教學與孩子們的生活融為一體。首先通過“故事引路”,打開兒童的交際之門,激起表達的情緒。小朋友有了積極反應,于老師抓住這個機會,“順水推舟”,通過“尋人敘事”,鋪就交際之路;再通過“直面轉述”,使兒童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順利地完成交際任務。于老師創設交際情境并不單純的是為了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更多的是讓他們在具體的、現實的情境中體會到轉述的價值和必要性,從而激發交際熱情。正如臺灣著名兒童文學教授楊茂秀所言:“現在我們要建議的方式是,不要把所要講的故事做為主要目標。而是以兒童的反應做為主要目標。”三、巧于練——以交際活動為力點,培養兒童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心理語言學家做過粗略統計,兒童從呱呱墜地到十五歲,甚至二十歲,平均每年約1000小時接觸語言。人的口語交際的能力是在生活實踐中逐漸習得的。事實表明,那些口語交際水平高、能力強、效果好的人,大多都是勇于參加、樂于參加交際且“久經沙場”;反之,大都是很少參加交際活動的。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的言語活動,其核心是交際,其特點是互動。交際雙方或多方只有處于互動狀態之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于老師先讓吉老師到課堂尋找張老師,告訴她姑媽來南京一事,恰巧張老師又不在。怎么把這個消息告訴張老師呢?先讓學生練習“如果張老師來了,誰能把剛才吉老師說的話告訴她?誰會聽,誰會記,吉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同位的同學先說一說。誰說的好,我讓她到臺上來說”。接著,于老師扮演張老師,讓學生轉述。在學生轉述的過程中,教師借助評價,把有關轉述的方法滲透其中。之后,請張老師到現場,學生面對面轉述。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幾乎不認為自己是在完成教師分派的學習任務,而認為自己是在完成生活的任務,淡化頭腦中的課堂和學習意識,仿佛不是在學習口語交際,而是在日常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與同學、老師和其他人進行平常的交往和溝通。通過師生“不懈的拿出行動”,兒童終于能聽得真切,說得清楚。這得益于他組建了“對話協同體”,兒童在“對話協同體”中,思維、語言、情感、語境等各種因素相互協調、配合,順利成交際活動。四、成于樂——以兒童精神為原點,讓他們在游戲中完成交際任務神經語言成功學認為,成功是以一種快樂的過程達到你要達到的目標。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是小心翼翼地巧妙地塑造兒童心靈的藝術。潘新和教授說,少年兒童接受教育的心理機制,往往是建筑在娛樂和趣味的基礎之上,少年兒童易于以形象的而非理性的、以趣味的而非說教的形式接受或反映客觀世界給予的刺激。為什么有些勞心勞力的課堂是那樣的沉悶和乏味?為什么有些課堂越來越多的兒童在教學中失去了興趣和快樂?為什么有些課堂總是缺少活力和靈氣?原因是兒童缺乏學習的快樂。于老師深知,兒童按照生命的律動,可以使興奮的無規則的跳動成為舞蹈,使發之于情感的混亂的聲音組織為歌曲,使只有兒童之間可以言說的故事成為童話。于老師把教學藝術和童心(游戲)結合起來,激發了兒童追求知識的“沖動”和表現自我的欲望。兒童世界的本質就是游戲:兒童通過游戲認識生活,通過游戲學習交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數學下冊 三 生活中的大數第6課時 比一比(1)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2025年賣油翁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6.1.1《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教學設計
- 人教 版五年級美術下冊《第3課 抽象的雕塑》教學設計
- 人教版歷史八上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教學設計2份 (2份打包)
- 專題11 標點符號之問號(教案)-2024-2025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語言文
- 九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B(1a-1e)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專題四第1課一、《智能家居》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青島版(2018)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
- 人教部編九年級上冊歷史第21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教學設計
- 2025履約類保函擔保合同范本
- 2025年03月河北邯鄲武安市事業單位春季博碩人才引進55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濾波電抗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DB15-T 3967.2-2025 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范 第2部分:太陽能發電工程
- 日租房協議合同
- 2024年湖南省高等學校對口招生考試英語試卷試題真題
- 公司2025年工會工作要點
- 2025年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社會招聘2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調研報告范文
- 【9物一模】安徽合肥瑤海區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 項目管理流程與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