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2古代詩歌閱讀預測幫_第1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2古代詩歌閱讀預測幫_第2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2古代詩歌閱讀預測幫_第3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2古代詩歌閱讀預測幫_第4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2古代詩歌閱讀預測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務群二預測幫

預測1主觀題引入文學評論,創設探究情境

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共同命制的4套高考語文試卷,其中3套試卷的古代詩

歌閱讀的主觀題在考查時創設了命題情境,分別是2023年新課標Ⅰ卷第16題、2023年

新課標Ⅱ卷第16題、2023年全國甲卷第15題。這三道題展現了兩種命題情境:①評

語+解釋。即引入“評論”關鍵詞,設置一個情境,答題方向仍在詩歌中。②評語

+印證。即引入“評論”,要求用詩歌內容去“印證”解讀,答題方向在題干中。

這兩種命題設計體現了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關鍵詞——“情境”。引入文學評論來命

制題目,并不是古代詩歌閱讀所特有的,但是作為一個新的詩歌命題方向,在未來

的高考中將會是一個“熱點”。解答這類試題,思路如下:

[結合評論分析風格、情感、手法]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9分)沁園春戴復古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說盡一生。費十年燈火,讀書讀史,四方奔走,求利求

名。蹭蹬歸來,閉門獨坐,贏得窮吟詩句清。夫詩者,皆吾儂平日,愁嘆之聲。空余豪氣崢嶸。安得良田二頃耕。向臨邛滌器,可憐司馬①,成都賣卜,

誰識君平②。分則宜然,吾何敢怨,螻蟻逍遙戴粒行。開懷抱,有青梅薦酒,

綠樹啼鶯。【注】

①司馬:司馬相如。②君平:嚴光,字君平。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作者漂泊多年,經歷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感慨頗深。本詞是作者一生行藏的概

括總結,也是作者精神情感的記錄與反省。B.作者用“十年燈火”“四方奔走”,時空并舉,諷刺了自己汲汲營營、“求利求

名”的過往,自滿于當下“窮吟詩句清”的生活。C.下闋作者自我開解,借司馬相如臨邛滌器和嚴光成都賣卜的典故,認為自己際遇

未到,理當困厄如此,“何敢怨”隱含憤激自嘲之意。D.最后“開懷抱,有青梅薦酒,綠樹啼鶯”,勸自己放開懷抱品美酒賞美景,故作

瀟灑,自我寬解,細品之下蘊含萬千感慨,余韻無限。B【解題思路】B項,“自滿于當下‘窮吟詩句清’的生活”,對作者的情感分析

有誤。“贏得窮吟詩句清”是作者“四方奔走”但壯志難酬的無奈之舉,“贏得”

帶有自嘲之意。12342.戴復古曾在《望江南》中點評“壺山宋謙父”的詩詞創作“詩律變成長慶體(長慶

體即唐詩人元稹、白居易的詩體,其語言特點是直白淺近),歌詞漸有稼軒風。最會

說窮通”。本詞也具有這些特點,請分析本詞哪些地方體現了這些特點。(6分)

?

?

?

?

?

?

①語言上直白淺近,有元稹、白居易“長慶體”的風格,如“說盡一生”“費十

年燈火”“安得”“可憐”“吾何敢怨”等,均淺切質實。②情感上抒發壯志難酬

的憤懣,有辛棄疾詞作豪放沉郁的特點,如“四方奔走”,卻“蹭蹬”落魄,“空

余豪氣”等,都與辛棄疾渴望建功立業卻壯志難酬的詞風一致。③手法(或內容)上

采用對比來“說窮通”,將少年時的奔走努力、“豪氣崢嶸”與年老時的“閉門獨

坐”“愁嘆之聲”進行對比,凸顯對“窮通”的感慨。(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234【解題思路】“詩律變成長慶體”指的是語言上直白淺近,有元稹、白居易“長

慶體”的風格。本詞中“說盡一生”“費十年燈火”“安得”“四方奔走”“可

憐”“吾何敢怨”等語言淺近直白,通俗易懂,有元稹、白居易“長慶體”的風

格。由此可得答案要點①。“歌詞漸有稼軒風”指的是情感上抒發壯志難酬的憤

懣,有辛棄疾詞作豪放沉郁的特點。這首詞寫作者經歷了十年苦讀、“四方奔

走”,但只能“蹭蹬歸來”,作詩也是“愁嘆之聲”,“空余豪氣”卻報國無門。

他連躬耕隴畝也不可得,徒然如司馬相如、嚴君平一樣干些活計以謀生。他只能品

酒賞景聽鶯啼,看似安閑,實則苦澀。整首詞與辛棄疾渴望建功立業卻壯志難酬的

詞風一致。由此可得答案要點②。“最會說窮通”指的是手法(或內容)上采用對比

來“說窮通”。本詞中作者少年時“費十年燈火,讀書讀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與年老時“蹭蹬歸來,閉門獨坐,贏得窮吟詩句清”“愁嘆之聲”形成對比,凸顯作者報國無門、“空余豪氣”的感慨。由此可得答案要點③。1234預測2考教銜接

“考教銜接”的命題導向早在2022年的高考語文試卷中就已顯著體現出來。如

2022年全國乙卷的古代詩歌閱讀,以王勃的一首送別詩關聯教材中《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一詩,要求分析詩人在兩首詩歌中排遣離愁方法的不同之處。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發布的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指出,2023年的高考語文試

題注重銜接教材,推進課堂改革,體現為新課標Ⅰ卷、新課標Ⅱ卷試題增強了與部編

版教材的關聯。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在用好部編版教材、重視新增內容、提高課堂質

量、夯實知識基礎、培養能力素養上下功夫。“考教銜接”的命題導向,承擔著教

育健康發展的重任,它并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未來相當重要的命題趨勢。1234

[關聯教材分析思想情感]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3—4題。(9分)寄微之三首(其三)①白居易去國日已遠,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有如河岳氣②,相合方氛氳③。狂風吹中絕,兩處成孤云。風回終有時,云合豈無因。努力各自愛,窮通我爾身。【注】

①此詩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他此時被貶為通州

司馬。②河岳氣:猶言江山之氣。③氛氳:陰陽二氣會合之狀。1234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這首詩是詩人遙寄朋友之作,寄贈的對象為微之,他和詩人是意氣相合的朋友。B.詩人與微之此時處境相似,都不得志,為此他勉勵微之并約定將來在他鄉重逢。C.第五、六句形容詩人與微之兩人如山水氣象般情投意合,相聚時格外和樂融洽。D.“狂風”和“孤云”都具有象征意味,委婉地表現出兩人因被貶而分隔千里的艱

難處境。【解題思路】B項,“為此他勉勵微之并約定將來在他鄉重逢”錯誤。詩中“風

回終有時,云合豈無因”意思是相會終有時,有勸勉之意,并不是真實的相約。B12344.本詩與《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時期抒發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本詩末

兩句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請結合

詩句簡要分析。(6分)

?

?

?

?

?【解題思路】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各自的語境,分析兩句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本詩為詩人赴任江州司馬途中所作,末兩句勉勵自己和朋友無論困窘或顯達都

當努力自愛,表現了詩人雖不得志但仍積極曠達的心態。②《琵琶行》是詩人謫居

臥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流露出同病相憐之感,表達

的是詩人對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自己被貶的憤懣之情。(每點3分,

意思對即可) 1234詩句語境句意表達的思想感情努力各自

愛,窮通我

爾身。本詩前面說自己與友人本來如

河岳之氣相合,卻被狂風吹

開,分隔兩地,但詩人相信

“風回終有時”,自己與朋友

還會再次相會的。無論是困窘還

是顯達,我們

都要各自努力

自愛,保重自

己。這既是自勉,也是

勉勵友人。傳達出

積極、樂觀、曠達

的人生態度。1234詩句語境句意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是天涯淪

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

識!詩人此時謫居臥病潯陽,郁郁

寡歡,在這種情況下他遇到了

彈奏琵琶的歌女,詩人由琵琶

女的不幸遭遇引發對自我境況

的感慨,將淪落天涯的歌女引

為知音。同是淪落天

涯的人,相

逢即是知

音,何必在

乎是否相識

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