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學基礎課件)_第1頁
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學基礎課件)_第2頁
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學基礎課件)_第3頁
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學基礎課件)_第4頁
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學基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授課提綱第一節:基因的概述

概念;類別;一般特性;DNA結構。第二節:人類基因組DNA

單一序列;重復序列;多基因家族,假基因。第三節:基因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的結構;基因的復制,基因表達。第四節:基因突變概念;特性;突變的結構;誘發突變的因素;突變的分子機制。

一、基因的概念:隨著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領域的進展而不斷完善。從遺傳學角度看:基因是生物的遺傳物質,是遺傳的基本單位----突變單位、重組單位和功能單位。從分子生物學角度看:基因是負載著特定遺傳信息的DNA分子片段,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表達這種遺傳信息,執行特定的生理功能。第一節基因的概述二、Gene類別依其功能分為:1、結構Gene---編碼蛋白和酶分子結構;2、調控Gene---調節結構基因表達;3、轉錄而不翻譯的Gene:

rDNAGene→rRNA→核仁形成區,核糖體組成。

tRNAGene→tRNA→轉運氨基酸。三、基因的一般特性從分子水平看,基因有以下基本特性:

1、Gene自我復制------半保留復制

2、基因決定性狀:

ProteinGene→mRNA→enzyme

淘汰

3、Gene突變生物進化保留遺傳病四、DNA的結構DNA是一種雙螺旋生物大分子。基本結構——核苷酸(nucleotide)

磷酸脫氧核糖堿基脫氧核苷堿基對:A=T,G≡C嘌呤Purines嘧啶Pyrimidines胸腺嘧啶Thymine,T胞嘧啶Cytosine,C鳥嘌呤Guanine,G腺嘌呤Adenine,ADNA為兩條多核苷酸鏈相互逆向纏繞的雙螺旋結構小溝大溝DNA的結構特征幾生物學意義-1雙螺旋結構---體現了遺傳物質的穩定性。堿基互補原則(A=T、

G≡C,%率相同),是DNA復制、轉錄和修復的分子基礎。是分子雜交識別、DNA

復性的基礎。DNA結構特征及生物學意義-2半保留復制---遺傳物質準確傳遞的分子基礎。DNA的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遺傳密碼,-----儲存遺傳信息。43×109。雙螺旋的溝,尤其是大溝為蛋白質分子結合的場所。授課提綱第一節:基因的概述

概念;類別;一般特性;DNA結構。第二節:人類基因組DNA

單一序列;重復序列;多基因家族,假基因。第三節:基因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的結構;基因的復制,基因表達。第四節:基因突變概念;特性;突變的結構;誘發突變的因素;突變的分子機制。

第二節

人類基因組DNA

從信息學角度:人類基因組是單倍體細胞所代表的遺傳信息.從細胞遺傳學角度:是指人體細胞中24條染色體,即1~22號染色體和X,Y染色體.從分子遺傳學角度:是指組成這些染色體的24個DNA分子(和MtDNA)的總合,3x109個核苷酸。

1.細胞核基因組人類基因組

2.線粒體基因組高度重復序列中度重復序列多基因家族擬基因

DNA存在的形式:根據基因組DNA的堿基排列順序重復出現的程度不同單一序列(uniquesequence)重復序列(repetitivesequence)反向重復序列一、單一序列DNA單一序列DNA(uniquesequence)占60~65%,為單拷貝/單一序列,在基因組中只出現一次或很少幾次,一般由800~1000bp組成,構成編碼蛋白和酶的基因,稱為結構基因(strcturegene)。人類基因組約含有3.5~4萬個結構基因。其中一部分可以形成有幾個或幾十個拷貝的基因家族。單一序列常常被重復序列分割開來。二、重復序列DNA

重復序列(repetitivesequence)指在基因組中有多個拷貝的DNA序列,>30%,有些與染色體結構有關,如:端粒(TAAGGG)n,但大多數生物學功能有待研究。1.高度重復序列:(2~200bp,106~108,10-30%)

2.中度重復序列:

短分散元件(shortinterspersingelement,SINE)

長分散元件(Longinterspersingelement,LINE)3.反向重復序列:(invertedrepeatsequence)1.高度重復序列:衛星DNA(satelliteDNA)

是指DNA在氯化銫(CsCl)密度梯度離心中,當重復序列的GC與AT的比例有差異,GC的含量少于AT時,可在DNA主峰旁形成一個伴隨峰,即衛星DNA。

小衛星(6-25bp,串聯重復)

微衛星(2-6bp,串聯重復)作用:構成染色體的著絲粒、端粒、Y染色體長臂上的異染色質區;高度重復序列不能轉錄,形成結構基因的間隔;參與維持染色體的結構,與減數分裂聯會有關。短分散元件:Alu家族長分散元件:Kpn家族2.中度重復序列中度重復序列:由長度300bp~7000bp的序列重復而成,重復次數102~105。3.反向重復序列

反向重復序列(invetedrepeatsequence)是兩個順序相同的互補拷貝在同一條DNA鏈上反向排列而成的,兩個互補拷貝可以形成鏈內堿基互補配對,形成十字狀結構,這是兩個互補序列之間有一段間隔序列所致。如果兩個互補序列之間沒有間隔,而是串聯,稱為回文結構(palindrome)占5%。長約300bp,間隔12kb功能:構成終止子,參與結構基因的調控。GTCCTGACCGTGTCAGGATCAGGACTGGCACAGTCCTAGTCCTGACGTCAGGATCAGGACTGCAGTCCTA反向重復序列回文序列多基因家族(multigenefamily):由一個祖先基因經過重復和變異形成的一組來源相同、結構相似、功能相關的基因。由一個基因產生多次拷貝,具有幾乎相同的順序,成簇地排列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形成一個基因簇(genecluster)。它們同時發揮作用,合成某些蛋白質。一個多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員成簇地分布在幾條染色體上,成員間序列有所不同,編碼一組關系密切的蛋白質。兩種類型:三、多基因家族基因簇(Genecluster)

一個基因產生多次拷貝,順序幾乎相同,成簇地排列在一條染色體上,形成一個基因簇。同時發揮作用,合成某些蛋白。如人HLA系統,7個連鎖基因座位分布于6p。

A—B—C—D—DR—DQ—DP

分布于幾條不同的染色體上

一個多基因家族中不同成員成簇分布于幾條不同的染色體上,編碼一組關系密切的蛋白。如:α珠蛋白基因簇,5個相關基因,長800bp。16chr。

5’—ζ—ψζ—ψα1—α2—α1—3’β珠蛋白基因簇,6個相關基因,1700bp。11chr。

5‘—ε—Aγ/Gγ—ψβ1—δ--β—3‘授課提綱第一節:基因的概述

概念;類別;一般特性;DNA結構。第二節:人類基因組DNA

單一序列;重復序列;多基因家族,假基因。第三節:基因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的結構;基因的復制,基因表達。第四節:基因突變概念;特性;突變的結構;誘發突變的因素;突變的分子機制。

exonintronTATAboxCAATboxGCboxAATAAA第三節、基因的結構特征和功能

enhancerTATAAATATHognessboxGT—AGlawGCboxGGCGGGCAATboxGGCAATCACT一、基因的結構1、外顯子和內含子在結構基因中,編碼序列稱為外顯子(exon),表達多肽鏈部分。非編碼序列稱為內含子(Intron),又稱插入序列。β珠蛋白基因(1700bp)=3個外顯子+2個內含子。DMD基因(2300kb)=79個外顯子+78個內含子。(迄今認識的最大的基因)外顯子和內含子真核生物內含子和外顯子不是完全固定不變的,有時同一DNA鏈上的某一段DNA序列,當它作為編碼某一多肽鏈的基因時是外顯子,而作為編碼另一多肽鏈時,則是內含子。這樣,同一基因卻可以轉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mRNA。真核生物某些結構Gene沒有內含子,如組蛋白Gene,干擾素Gene等。它們多以基因簇形式存在,大多數的酵母結構Gene也沒有內含子。

5`GT——AG3`法則

在每個外顯子和內含子的接頭區都是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內含子的5`端是GT,3端是AG,這種接頭方式稱為GT-AG法則,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RNA剪接的識別信號,轉錄后的前體RAN中的內含子剪接位點。2、側翼序列與調控序列

每個結構基因的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外顯子的外側,都有一段不被轉錄的非編碼區,稱為側翼序列(Flankingsequence)。它是基因的調控序列,對基因的有效表達起調控作用,包括:啟動子、增強子、終止子等。1.復制子(replicon)2.半保留復制(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3.半不連續復制二、基因復制DNAReplication

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逆轉錄三、基因表達DNARNA蛋白質復制轉錄翻譯復制基因表達:DNA序列所攜帶的遺傳信息,通過轉錄和翻譯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過程。對于任一個特定的基因,DNA雙鏈分子中只有一條鏈帶有遺傳信息,稱為編碼鏈(codingstrand),與之互補的稱為反編碼鏈(anticodingstrand)。轉錄(transcription):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的反編碼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以dNTPs為原料合成RNA的過程。1、轉錄編碼鏈:5'-ATGAAACGAGTCTTATGA-3'反編碼鏈:mRNA:3'-TACTTTGCTCAGAATACT-5'5'-AUGAAACGAGUCUUAUGA

-3'DNA的初始轉錄產物是mRNA的前體,比成熟的mRNA大4~5倍,稱為核內異質RNA(hnRNA)。hnRNA需要經過轉錄后加工才能成為成熟的mRNA。1.戴帽轉錄1.有效地封閉RNA5'端,使之不再接加核苷酸,也不受磷酸酶和水解酶的消化,增強了mRNA的穩定性。戴帽戴帽:在hnRNA的5'端接上一個甲基化帽,即7-甲基鳥嘌呤核苷酸(m7'GpppX)。2.為核糖體提供識別mRNA的信號,促進mRNA和核糖體小亞基的結合。2.剪接3.加尾DNA的初始轉錄產物是mRNA的前體,比成熟的mRNA大4~5倍,稱為核內異質RNA(hnRNA)。hnRNA需要經過轉錄后加工才能成為成熟的mRNA。1.戴帽轉錄授課提綱第一節:基因的概述

概念;類別;一般特性;DNA結構。第二節:人類基因組DNA

單一序列;重復序列;多基因家族,假基因。第三節:基因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的結構;基因的復制,基因表達。第四節:基因突變概念;特性;突變的結構;誘發突變的因素;突變的分子機制。

一、基因突變(mutation)的概念第四節、基因突變基因突變(genemutation):基因在結構上發生堿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點突變(pointmutation):基因(或DNA鏈)中一個或一對堿基改變時。突變基因(mutantgene):基因突變后在原有基因座上出現的新基因。

遺傳物質的變化及其所引起的表型改變稱為突變。生殖細胞突變:發生在生殖細胞中,引起后代中遺傳性質的改變。體細胞突變:突變發生在體細胞中,在有性生殖的個體中,不引起后代的遺傳改變,而導致突變細胞在形態和功能上的改變。二、基因突變的特性1).突變的稀有性2).突變的重演性3).突變的可逆性4).突變的多方向性5).突變的有害性和有利性三、基因突變的結果1).中性突變(neutralmutation)2).造成個體化學組分的遺傳學差異3).有益突變4).有害突變——遺傳病5).致死突變(lethalmutation)四、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

在自然條件下,未經人工處理而發生的突變為自發突變(spontaneousmutation)。經人工處理而發生的突變是誘發突變(inducedmutaion)。能誘發基因突變的各種內外環境因素統稱為誘變劑(mutagen)。

物理因素

紫外線

紫外線的照射可使DNA順序中相鄰的嘧啶類堿基結合成嘧啶二聚體,最常見的為胸腺嘧啶二聚體(TT)。在復制或轉錄進行時,該處堿基配對發生錯誤,從而引起新合成的DNA或RNA鏈的堿基改變。

紫外線誘發的胸腺嘧啶二聚體電離輻射

射線直接擊中DNA鏈,DNA分子吸收能量后引起DNA鏈和染色體的斷裂,片斷發生重排,引起染色體結構畸變。其它物理因素

電磁輻射高溫嚴寒化學因素羥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學成分發生改變,而不能正常地與鳥嘌呤(G)配對,而改為與腺嘌呤(A)互補。經兩次復制后,C-G堿基對就變換成T-A堿基對。羥胺引起DNA堿基對的改變亞硝酸或含亞硝基化合物

可使堿基脫去氨基(-NH2)而產生結構改變,從而引起堿基錯誤配對。亞硝酸引起DNA堿基對的改變圖中A被其脫去氨基后可變成次黃嘌呤(H),H不能再與T配對,而變為與配對,經DNA復制后,可形成T-A→C-G的轉換。烷化劑

具有高度誘變化學因素活性的烷化劑,可將烷基(CH3-、C2H5-等)引入多核苷酸鏈上的任何位置,被其烷基化的核苷酸將產生錯誤配對而引起突變。烷化劑引起的DNA堿基對的改變堿基類似物

某些堿基類似物可以取代堿基而插入DNA分子引起突變。5-BU引起的DNA堿基對的改變5-BU與腺嘌呤(A)和鳥嘌呤(G)均可配對。如果5-BU取代T以后一直保持與A配對,所產生的影響并不大;若與G配對,經一次復制后,就可以使原來的A-T對變換成G-C對。芳香族化合物

吖啶類和焦寧類等扁平分子構型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以嵌入DNA的核苷酸序列中,導致堿基插入或丟失的移碼突變。生物因素病毒風疹、麻疹、流感、皰疹等真菌和細菌毒素

五、基因突變的分子機制1.堿基替換:指一個堿基對被另一個不同的堿基對所替換,為DNA分子中單個堿基的改變,即點突變。轉換(transition):指嘌呤取代嘌呤,或嘧啶取代嘧啶。顛換(tranversion):指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堿基替換(1)同義突變(samesensemutation)(2)錯義突變(missensemutation)(3)無義突變(nonsensemutation)(4)終止密碼突變(terminationcodonmutation)同義突變(samesensemutation)堿基被替換之后,產生了新的密碼子,但新舊密碼子同義,所編碼的氨基酸種類保持不變,因此同義突變并不產生突變效應。無義突變(non-sensemutation)堿基替換使編碼氨基酸的密碼變成終止密碼UAA、UAG或UGA。錯義突變(missensemutation)

堿基替換使編碼某種氨基酸的密碼子變成編碼另一種氨基酸的密碼子,從而使多肽鏈的氨基酸種類和序列發生改變。錯義突變引發疾病——鐮刀狀紅細胞貧血終止密碼突變(terminatorcodonmutation)

DNA分子中的某一個終止密碼突變為編碼氨基酸的密碼,從而使多肽鏈的合成至此仍繼續下去,直至下一個終止密碼為止,形成超長的異常多肽鏈。

1).堿基替換2).移碼突變(frameshiftmutation)移碼突變

酪絲脯蘇谷色谷UAC

AGU

CCU

ACA

GAA

UGG

GAGUAC

AAG

UCC

UAC

AGA

AUGGGA

G

酪精絲酪精亮甘UAC

GUC

CUA

CAG

AAU

GGG

AG

酪纈亮谷酰天酰甘1).堿基替換2).移碼突變(frameshiftmutation)3).動態突變(dynamicmutation)脆性X綜合征

(CGG)nn=6~46;正常人群n=60~200;無臨床癥狀的攜帶者n=200~230;有臨床癥狀的患者隨著世代傳遞長度增加,發病年齡提前,病情加重六、基因修復修復(repairing):是指針對已發生的缺陷而進行的補救機制。1、光復活修復(photoreactivationrepair)

細胞內存在著一種光復活酶。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光復活酶被激活,從而能識別嘧啶二聚體并與之結合,形成酶-DNA復合物,然后利用可見光提供的能量,解開二聚體,此后光復活酶從復合物中釋放出來,完成修復過程,這一過程稱為光復活修復。

光修復酶光修復(lightrepairing)2、切除修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