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前背誦檢查: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加強國家干預的原因、內容、結果課前準備:教材、大單元學程、雙色筆、激情!19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題目

小組地點

要求思維導圖建構出戰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變化。5/6組前黑板展示同學:①迅速、簡練、規范;②明確立意,運用所學,有自己的思想最重要;③雙色筆展示。非展示同學:①組內展示成果,找到疑難點,準備點評時質疑。②落實鞏固基礎知識。1.思考資本主義國家新變化的原因。7組后黑板2.資本主義國家新變化的表現。

8組

后黑板3.結合119頁學習拓展思考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9組

后黑板4.蘇聯主義改革與中國改革開放不同結果的認識。

10組

后黑板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16001700180019001500第三次科技革命1929經濟大危機全球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國內經濟調整國際重建秩序1945二戰分散走向整體自由放任政策(1)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生死存亡教訓;(3)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沖擊與影響。1.背景:(4)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影響和羅斯福新政的成功經驗。(5)戰后急需恢復經濟,維護統治現實需要。(6)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一、

國家宏觀調控失業后的求職者日本廣島英國倫敦二戰后的歐洲蘇聯的工業化成就蘇軍的鋼鐵洪流擴大政府開支2.措施:制定發展計劃利用杠桿調控美國政府采購比重比例最高:1960年19.8%1970年22.3%1980年20.8%特點: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強化國家干預1955年《經濟自立五年計劃》1957年《新長期經濟計劃》1960年《國民收入倍增計劃》(1)各國國內經濟政策調整日本經濟騰飛信貸、利率、稅收一、

國家宏觀調控積極:取得了一定成效,經濟增長一度較快,50年代—70年代初,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進入“黃金時期”。消極:70年代,出現“滯脹”現象(表現為:經濟停滯+通貨膨脹)。應對措施:各國再次實行調整,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削減社會福利開支;出售部分國有企業;出現“混合經濟”(政府干預與市場相結合,國有制與私有制并存)國家時間(年)年均生產率增長%消費品價格變化情況%美國1974-1979-0.18.6英國1974-19790.815.7法國1974-19792.710.7通貨膨脹生產停滯“滯脹”1929193919451973198219901952經濟大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50-70黃金二十年經濟危機:滯脹低速增長自由放任國家干預減少干預調整后的狀況開始大規模壟斷資本主義的兩個階段

實質:資本主義國家不斷變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在市場主導與政府調節之間尋求平衡。(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

國家宏觀調控以美元為中心以美國為主導一個中心兩個體系三大支柱穩定國際匯率加強國際貨幣合作,提供短期貸款(救急組織)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救貧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削減關稅減少貿易壁壘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影響:①加強在金融、投資和貿易等領域的國際協調,維護經濟秩序。②世界經濟向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展,有利于經濟的發展③確立了美國的主導地位,服從于維護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2)構建國際經濟體系2.措施:一、

國家宏觀調控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背景主要成果影響三次科技革命對比表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四五十年代理論牛頓力學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

國家英國美、德美

標志蒸汽機電力和內燃機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

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

(1)產業結構的變化:農業和工業的就業人口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從事服務業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第三產業興起)(2)社會階級構成的變化:

中間階層的人數增加1.原因: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2.變化: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3.實質: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在生產關系上的反映。階級概念淡化,社會矛盾緩和

中間階層是難以準確定位的社會階層,主要指富裕階層和貧困階層之間的群體,包括技術管理人員、商務財務、行政人員及科技人員等。中間階層已經成為戰后發達國家人口比例最大的社會階層。

福利國家是指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三、“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1.福利國家的概念:三、“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4.福利政策的實質:國民收入再分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了適應生產力做出的局部調整。2.福利政策的種類3.福利政策的評價:積極作用: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存條件,擴大社會消費;消極影響:導致政府開支過大,財政不堪重負;降低人們的工作積極性;帶來社會道德危機如果自由社會不能幫助眾多的窮人,就不能保全少數富人。——肯尼迪活動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反越戰運動背景共性盡管資本主義國家在二戰后都通過加強國家干預的辦法緩解社會矛盾,但沒有觸動造成這種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個性美國在內戰時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仍廣泛存在⑴資本主義國家對婦女的歧視長期存在⑵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工作,婦女運動興起美國發動越南戰爭和戰爭升級斗爭目標爭取黑人的平等權利爭取婦女與男子平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結果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最終迫使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在婦女運動的推動下,大多數國家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一些國家建立了維護婦女權益的機構1973年,巴黎停戰協定簽署,美國停止侵越戰爭作用二戰后的社會運動形成了人民民主斗爭的高潮,迫使資本主義國家改善公民的民主權利5.社會運動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美國婦女運動反越戰運動生產力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開展,形成了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經濟”模式生產關系國家宏觀調控,國家資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發揮重要作用,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階段國際協調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國際經濟組織,加強在金融、投資和貿易等領域的國際協調,通過大國相對平等的協商,采取市場干預行動,協調利益,維護經濟秩序。社會結構第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拓寬了經濟活動領域,擴大了市場,改善了資源配置;由于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勞動方式發生了新變化,“中間階層”大量增多社會保障建立“福利國家”制度,國家干預深入到分配領域,保障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水平社會運動資本主義國家由于造成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各種類型的社會運動此起彼伏。典型的是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和反越戰運動。小結:戰后資本主義新變化的表現局限與根源材料一: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材料二:

從20世紀30年代起,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生產關系進行了一系列改良和調整,增強了自我調節能力。這些改良和調整之所以得以進行,是生產力發展的推動、工人階級長期的不懈斗爭、對社會主義建設成果的借鑒吸收和資產階級有識之士的改革精神等因素多方面作用的結果。資本主義經濟戰后高速發展的事實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并非只有對抗,還有相互適應和可能協調的一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還能容納生產力的發展。另一方面,這些調整只能暫時緩解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的矛盾。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1.資本主義在自我調節機制下,仍然有很大活力和發展空間。2.但這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