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密★啟用前2024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選擇性考試歷史本試卷共7頁。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2B0.5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921年,有學者在奉天(今遼寧)沙鍋屯發掘了一處穴居遺址,認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遺,與彼一河南遺址,不特時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屬于同一的民族與文化的部類,即吾所謂仰韶文化者也”。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應是該遺址出土了()A.骨制鑿刀燧石石器碳化稻粒D.彩陶殘片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內容。將軍馮邕之妻元氏母義三恪,道著二王,肅穆閨闈,見重君子。長樂長公主元瑛六行允備,四德無違,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樂安郡公主元仲英女節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該表反映了當時()A.門第觀念得到強化禮儀規范得到傳承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廣D.儒家倫理道德得到認同3.唐代宗大歷初年,國子司業歸崇敬上疏提出,明經科考試“不求其文義,及第先取于帖經”,士子為了應試,多死記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廢”“傳受義絕”。其所強調的是()A.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進士科考試內容的合理性復興儒學的緊迫性D.官學教育的重要性4.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第1共頁“錯認刑名,失行恩賞”,遂下詔“自今赦書,令刑部摹印頒行”。由此赦書“勒楷書寫本”,經勘讀后雕版“印造發遞”。此舉有助于(A.擴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圍)提高國家行政管理能力D.完善朝廷文書傳遞體系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5.元代官員對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則四方之商賈,與百工之事為多……奇貨用物,本末纖巨,莫不畢至。”下列描寫上都的詩句中,可與該描述互證的是()A.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賬房亂如云C黃鸝聲絕孤雁鳴,萬騎千車互來去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時春D.向來冰雪窟,今作帝王州6.1878所用券票,其戶民數目,漢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戶民易曉”。這一建議旨在(A.改革稅收制度改進教育方法增強國家認同D.引導社會風尚7.如圖是刊登在1909年《圖畫日報》上的系列寓意畫。)該系列寓意畫反映了()A.國人振興經濟救國強國的愿望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日益加深一戰期間民族經濟發展較快D.清政府解決財政危機的信心8.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的博弈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的碰撞)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的對立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的沖突9.1947年,河北景縣流傳著歌謠:“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為什么不去當八路。”南宮縣的新兵說:第2共頁“好日子是毛主席給的,不打老蔣是沒心肝的,所以我要堅決打老蔣。”肥鄉縣的農民說:“我得報恩,我老了,我送我兒子參軍。”這反映出(A.解放戰爭進入決戰階段)減租減息激發了革命熱情D.土地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國民政府陷入統治危機10.1950年10月22不單是侵略朝鮮,還想侵略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還想侵略正在謀求解放中的亞洲人民,我們要站起來不倒下去,就要加強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鄧小平旨在強調()A.加強亞洲國家團結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性D.加快西南地區的發展1985“搞這些大的基礎項目,準備改變過去那種分配制的辦法,采取投標和招標的辦法”,允許“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指導下的競爭”。該主張體現了(A.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D.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理念12.古姆諾帕里亞節起源于公元前7炎熱的7月舉行,歷時數天。這期間,人們吟唱頌歌以紀念眾神和斯巴達英雄,還舉行少年和成人的體育表演。據此可知,該節慶有助于斯巴達(A.維護民主政治穩定)繁榮城邦經濟D.形成多神崇拜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13.1069)A.遏制地方官員貪腐維護法律政令統一穩定封建主從關系D.加強朝廷經濟基礎14.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稱“國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義的統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經濟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時,他又對官員說:“你們絕沒有任何主動權,一切事必須直接通報我”。這種統治風格體現了(A.平民主義與貴族傳統的結合)科學精神與神權主義的融合D.激進思想與保守主義的妥協啟蒙思想與專制主義的雜糅15.如圖是某書封面使用的漫畫。第3共頁據此推斷,該書的主題最有可能是(A.民族解放與殖民帝國瓦解霸權主義與非洲地區沖突)種族歧視與民權運動D.南北差距與泛非主義16.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不到4萬輛,2022年突破1000萬輛;2020年電動汽車占新車銷量比例不足%,2022年達到14%。這反映了()①低碳經濟成為發展趨勢②世界大國能源競爭愈演愈烈③清潔能源日益受到重視④交通出行方式發生重大變革A.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06—152114871566今之用紙,非表白錄羅紋箋,則大紅銷金紙,長有五尺,闊過五寸,更用一綿紙封袋遞送,上下通行,否則謂之不敬……可謂暴殄天物,奢亦極矣!”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門生”等,“必兼親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實有可據,斷斷不輕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際活動日益活躍,“視其爵、齒及交誼以為斟酌”的風氣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現“渺渺小學生”“通家治下牛馬走”“門下沐恩小的”等自稱,原本親戚間使用的“眷”字亦開始濫用。——摘編自(日)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明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等1)根據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朝名帖變化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數次東巡,“群臣誦功,請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銘。這些銘文敘述了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禽滅六王”“平一宇內”,實行了“器械第4共頁一量,同書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專隆教誨”“憂恤黔首”,官員“各知所的景象。——據《史記》等材料二14年羅馬帝國首位皇帝奧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銘刻于陵墓入口處,主要內容為:奧古斯都“恢復了為派系勢力主宰的共和國的自由”,平定高盧、西班牙等地戰亂;多次為羅馬平民發放金錢和糧食,“舉辦角斗表演”;復興羅馬傳統,“修復了八十二座諸神之廟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盜威脅”,“將羅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邊界擴大了。銘文強調奧古斯都的最高權力源于元老院和羅馬公民的授予。該銘文后被諸行省傳抄。——摘編自張楠、張強《<奧古斯都功德碑>譯注》1)根據材料,分別概括秦始皇刻石與奧古斯都功德碑呈現的帝王形象。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始皇刻石與奧古斯都功德碑出現的共性原因并說明兩者共同的史料價值。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文學旅游興起并成為一門產業。民眾仿效16世紀以來貴族“歐陸游學”傳統,參觀英國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訪文學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地處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亞出生地而成為旅游勝地。1847年出版的《英國最杰出詩人的故居和常去之處》配以版畫介紹英國作家故居,深受讀者歡迎。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喬叟、斯賓塞等眾多作家的墓碑或紀念碑,備受游客青睞。人們還將文學作品視為“旅游指南”,前往倫敦、羅切斯特等地,與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隨哈代想象出來的人物的活動軌跡游覽他們的故土”,領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蘇格蘭高地風光,尋找歷史記憶。“莎士比亞之鄉”“哈代之鄉”“司各特之鄉”等英國文學之鄉成為一道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摘編自(法)馬克?布瓦耶《—21世紀西方旅游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文學旅游興起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文學旅游的影響。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百年歷史中,有許多東北地區的革命事件、奮進精神等東北元素。某課題組擬建立“黨史中的東北元素資料庫”,特向社會征集黨史中具有重大意義的東北元素。請圍繞“黨史中的東北元素”,結合所學知識,向該課題組推薦一個專題,自擬專題題目,并闡明推薦理由。(要求:題目明確且包含時間尺度,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第5共頁機密★啟用前2024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選擇性考試歷史本試卷共7頁。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2B0.5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921年,有學者在奉天(今遼寧)沙鍋屯發掘了一處穴居遺址,認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遺,與彼一河南遺址,不特時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屬于同一的民族與文化的部類,即吾所謂仰韶文化者也”。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應是該遺址出土了()A.骨制鑿刀【答案】D【解析】燧石石器碳化稻粒D.彩陶殘片【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流域仰韶文化屬于同一文化類型,根據所學可知,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5000年前,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繪A項;中國境內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明確的燧石取火遺跡,排除B項;碳化稻粒是南方河姆渡文化遺址的典型代表,排除C項。故選D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內容。將軍馮邕之妻元氏母義三恪,道著二王,肅穆閨闈,見重君子。長樂長公主元瑛六行允備,四德無違,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第7共頁樂安郡公主元仲英女節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該表反映了當時(A.門第觀念得到強化禮儀規范得到傳承【答案】D)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廣D.儒家倫理道德得到認同【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知,墓志撰寫者對北魏皇族女性道德形象的刻畫反映出儒家知識分子對女性道德倫理的期許,共同塑造符合社會期許的女性道德形象:德、孝、賢、儀等。結合所學北魏孝文帝自上而下的進行封建化改革,推廣A項;因俗而治政策即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進行治理,材料所述與此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禮儀規范的傳承和延續,排除C項。故選D3.唐代宗大歷初年,國子司業歸崇敬上疏提出,明經科考試“不求其文義,及第先取于帖經”,士子為了應試,多死記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廢”“傳受義絕”。其所強調的是()A.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進士科考試內容的合理性【答案】A復興儒學的緊迫性D.官學教育的重要性【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廢’‘傳受義絕’。”并結合所學可知,所謂帖文,又稱帖經,主要考經文的記憶,及第是指科舉考試考中。明經科考試,側重考查識記背默的內容,這不利于對學問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機械默寫使得學問逐漸走向僵化,故材料所述強調的是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A項正確;明經科考試內容依然屬于儒家思想的范疇,并非復興儒學,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在闡述明經科考試的弊端,并沒有提到進士科考試的內容,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官學教育和民間教育的內容,D項。故選A4.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錯認刑名,失行恩賞”,遂下詔“自今赦書,令刑部摹印頒行”。由此赦書“勒楷書寫本”,經勘讀后雕版“印造發遞”。此舉有助于()第8共頁A.擴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圍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答案】B提高國家行政管理能力D.完善朝廷文書傳遞體系【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員在落實敕書詔令時,存在失當的現象,故令刑部摹印頒行,敕書更加規范化和準確化,有利于政令的傳規劃化,其推行范圍并未因此擴大,排除A項;材料未提及民眾法律意識的高低,敕令的規范有利于地方官員的落實和管理,排除C項;“完善”的表述太過絕對,且材料并非強調敕書的傳遞程序,而是內容的規范,排除D項。故選B5.元代官員對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則四方之商賈,與百工之事為多……奇貨用物,本末纖巨,莫不畢至。”下列描寫上都的詩句中,可與該描述互證的是()A.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賬房亂如云黃鸝聲絕孤雁鳴,萬騎千車互來去【答案】A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時春D.向來冰雪窟,今作帝王州【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這反映出元代商品貿易較為發達。元人“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賬房亂如云”的詩句,反映其商業區繁華態城市的繁榮,排除B項;“黃鸝聲絕孤雁鳴,萬騎千車互來去”和“向來冰雪窟,今作帝王州”描寫的是自然風景,與商品經濟的發展無關,排除CD項。故選A6.1878所用券票,其戶民數目,漢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戶民易曉”。這一建議旨在()A.改革稅收制度【答案】C改進教育方法增強國家認同D.引導社會風尚【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8第9共頁文,使民眾‘略識字義’,‘征收所用券票,其戶民數目,漢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戶民易曉’。”并結合所學,為了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交融,保證政令暢通,左宗棠充分信任和使用各民族、各階層已有的各類人才,主張在少數民族青少年中推行漢語教育,提倡民族語言文字與漢語漢文并行使用,把培育通曉漢、維、回文化的少數民族人才,促進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作為民族團結的重要手段。故這一建議的A改進教育方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維護統治,排除B項;漢文和回字并用并非當時的社會風尚,該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7.如圖是刊登在1909年《圖畫日報》上系列寓意畫。該系列寓意畫反映了()A.國人振興經濟救國強國的愿望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日益加深【答案】A一戰期間民族經濟發展較快D.清政府解決財政危機的信心【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笑,現在的農工商界像猛獸一樣剛剛覺醒,待到將來的農工商界會像猛獸一樣,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抖擻精神,展翅高飛,屹立于世,表現出固有的強大能力,漫畫以沉睡的猛獸為例,表達了對中國經濟振興、B是中國農工商界,并非強調帝國主義侵略,排除C項;刊登在《圖畫日報》上的漫畫,表達了部分國人的愿望,并不能代表清政府的意圖,排除D項。故選A8.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的博弈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的碰撞【答案】D)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的對立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的沖突【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1930仍然過舊歷節日,這說明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有沖突之處,D項正確;陽歷不代表科學,舊歷不代表就是迷信,排除A項;材料中街市仍分為熱鬧”表明不僅鄉村沿襲舊歷,城市中街市也在沿襲過舊歷節日,排除B項;陽歷或舊歷并不能代表工業文明或農業文明,排除C項。故選D9.1947年,河北景縣流傳著歌謠:“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為什么不去當八路。”南宮縣的新兵說:“好日子是毛主席給的,不打老蔣是沒心肝的,所以我要堅決打老蔣。”肥鄉縣的農民說:“我得報恩,我老了,我送我兒子參軍。”這反映出(A.解放戰爭進入決戰階段國民政府陷入統治危機【答案】D)減租減息激發了革命熱情D.土地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知,老百姓感恩共產黨、報恩共產黨,主要是由于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解放,這是土地改革的結果,D項正確;1948年秋陸續開始的三大戰役是國共兩黨的戰略決戰,排除A項;減租減息政策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排除B項;國民黨統治危機包括經濟、政治困局等,材料僅僅呈現的是共產黨土地改革的效果,體現了共產黨得民心,擴大群眾基礎的一面,國民陷入統治危機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10.1950年10月22不單是侵略朝鮮,還想侵略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還想侵略正在謀求解放中的亞洲人民,我們要站起來不倒下去,就要加強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鄧小平旨在強調()A.加強亞洲國家團結抗美援朝的必要性【答案】B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性D.加快西南地區的發展第共頁【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項正確;加強亞洲國家團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當時國家已經作出抗美援朝的決策,沒必要再強調抗美援朝重要性,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到要加快西南地區建設的內容,加快西南地區建設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B1985“搞這些大的基礎項目,準備改變過去那種分配制的辦法,采取投標和招標的辦法”,允許“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指導下的競爭”。該主張體現了(A.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答案】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D.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理念【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招標的辦法”“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指導下的競爭”可知,經濟建設中強調投標招標的辦法,允許競爭,這些都是引入市場,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到科學技術內容,B項;材料主要涉及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新格局形成關系不大,排除C項;1980年,我國已經建立了經濟特區,排除D項。故選A12.古姆諾帕里亞節起源于公元前7炎熱的7月舉行,歷時數天。這期間,人們吟唱頌歌以紀念眾神和斯巴達英雄,還舉行少年和成人的體育表演。據此可知,該節慶有助于斯巴達(A.維護民主政治穩定凝聚城邦公民意志【答案】C)繁榮城邦經濟D.形成多神崇拜【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還舉行少年和成人的體育表演,舉行這樣一些公共節日,塑造公民的共同經歷和情感,有利于增強公民集A一些公共節假日,并不能直接繁榮城邦經濟,排除B項;多神崇拜在斯巴達早已有之,并非通過節假日來形成多神崇拜,因果顛倒,排除D項。故選C13.1069)A.遏制地方官員貪腐維護法律政令統一【答案】D穩定封建主從關系D.加強朝廷經濟基礎【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1069書進行嚴格審查,如果莊園領主相關文書不全,其莊園將被沒收。”并結合所學,隨著莊園制的不斷發展,莊園之間以及莊園與國家各級政權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日趨突出,有實力的莊園主為保護自己的利益,甚至兼并其它莊園,將一部分農民武裝起來。整理莊園的措施將因證書不全等問題的莊園沒收為公有,這有利官員貪腐無關,且“遏制”的表述太過絕對,排除A項;材料措施是為了打擊莊園主,并為起到穩定封建主從關系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無法得出當時存在法律政令不統一的問題,且材料未涉及法律政令的內容,排除C項。故選D14.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稱“國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義的統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經濟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時,他又對官員說:“你們絕沒有任何主動權,一切事必須直接通報我”。這種統治風格體現了(A.平民主義與貴族傳統的結合啟蒙思想與專制主義的【答案】C)科學精神與神權主義的融合D.激進思想與保守主義的妥協【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稱‘國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義的統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經濟等方面推行改革,體現他深受啟蒙思想影響,主張理性、主權在民等,同時他又對官員說:‘你們絕沒有任何的意識形態,反對精英和拒絕以犧牲普通民眾的現實利益來實現歷史的進步,材料沒有體現,排除A科學精神和神權主義在材料中均沒有涉及,排除B項;普魯士國王的統治措施并非激進而是受到啟蒙思想影響,但又受到傳統專制主義影響,是二者的雜糅,排除D項。故選C15.如圖是某書封面使用的漫畫。據此推斷,該書的主題最有可能是(A.民族解放與殖民帝國瓦解霸權主義與非洲地區沖突【答案】A)種族歧視與民權運動D.南北差距與泛非主義【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非洲人民爭取民族解放,推翻殖民帝國,沒有體現民權運動,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非洲人民推翻了歐美殖民統治,不是強調帝國主義國家的霸權主義和其在非洲的沖突問題,排除C泛非主義是指全世界黑種人反對種族歧視和殖民統治的一個聲勢浩大的民族主義思潮,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非洲地區,排除D項。故選A16.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不到4萬輛,2022年突破1000萬輛;2020年電動汽車占新車銷量比例不足%,2022年達到14%。這反映了()①低碳經濟成為發展趨勢②世界大國能源競爭愈演愈烈③清潔能源日益受到重視④交通出行方式發生重大變革A.D.【答案】B【解析】界傳統油車企業加速轉型,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這說明當今世界低碳經濟成世界大國能源競爭,排除②,新能源汽車只是改變了汽車的能源消耗形式,并沒有改變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排除④,所以排除ACD項。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06—152114871566今之用紙,非表白錄羅紋箋,則大紅銷金紙,長有五尺,闊過五寸,更用一綿紙封袋遞送,上下通行,否則謂之不敬……可謂暴殄天物,奢亦極矣!”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門生”等,“必兼親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實有可據,斷斷不輕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際活動日益活躍,“視其爵、齒及交誼以為斟酌”的風氣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現“渺渺小學生”“通家治下牛馬走”“門下沐恩小的”等自稱,原本親戚間使用的“眷”字亦開始濫用。——摘編自(日)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明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等1)根據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朝名帖變化的原因。【答案】(1)變化:由普通材質尺寸到紅紙、金紙較大尺寸;名帖稱呼由普通自謙稱呼到巴結自賤;名帖作用由拜謁通報到阿附權貴、奉迎討好的工具。(2)原因:君主專制的強化;封建尊卑等級制度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際活動日益活躍;科舉制度發展,官僚政治的腐朽。【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朝中國。變化:根據材料“走其門者傾朝,名刺必紅紙”“予少年見公卿刺紙,不過今之白錄紙二寸……今之用紙,非表白錄羅紋箋,則大紅銷金紙,長有五尺,闊過五寸,更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門生’等,……至于‘通家’‘年家’,非實有可據,斷斷不輕用也。”“明朝中期以后……‘視其爵、齒及交誼以為斟酌’的風氣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現‘渺渺小學生’‘通家治下牛馬走’‘門下沐恩小的’等自稱,原本親戚間使用的‘眷’字亦開始濫用。”得出名帖稱呼由普通自謙稱呼到巴結自賤;根據所學結合材料可知,名帖作用由拜謁通報到阿附權貴、奉迎討好的工具。【小問2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朝。根據名帖的變化及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和科舉發展等角度回答。如君主專制的強化;封建尊卑等級制度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際活動日益活躍;科舉制度發展,官僚政治的腐朽。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數次東巡,“群臣誦功,請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銘。這些銘文敘述了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禽滅六王”“平一宇內”,實行了“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專隆教誨”“憂恤黔首”,官員“各知所的景象。——據《史記》等材料二14年羅馬帝國首位皇帝奧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銘刻于陵墓入口處,主要內容為:奧古斯都“恢復了為派系勢力主宰的共和國的自由”,平定高盧、西班牙等地戰亂;多次為羅馬平民發放金錢和糧食,“舉辦角斗表演”;復興羅馬傳統,“修復了八十二座諸神之廟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盜威脅”,“將羅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邊界擴大了。銘文強調奧古斯都的最高權力源于元老院和羅馬公民的授予。該銘文后被諸行省傳抄。——摘編自張楠、張強《<奧古斯都功德碑>譯注》1)根據材料,分別概括秦始皇刻石與奧古斯都功德碑呈現的帝王形象。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始皇刻石與奧古斯都功德碑出現的共性原因并說明兩者共同的史料價值。【答案】(1)秦始皇刻石呈現了結束分裂、統一國家、法制嚴明、勤政為民的帝王形象;而奧古斯都功德碑則展現了恢復自由、維護和平、關心民眾福利、尊重傳統并得到元老院和公民支持的仁慈君主形象。2)共性原因:鞏固政權合法性;強化統治權威;文化認同與宣傳。史料價值:兩者均為實物史料,直接反映了各自帝國的政治、文化及統治者的治理思想,對研究古代帝國制度具有重要價值。【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秦朝和羅馬帝國初期。據材料一“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秦滅六王’‘平一宇內’”“實行了‘器械一量,書文字’等政策”據材料一“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專隆教誨’‘憂恤黔首’”“‘六合之內’出現了‘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男女禮順’‘莫不受德’‘承順圣意’的景象”“奧古斯都‘恢復了為派系勢力主宰的共和國的自由’”,反映奧古斯都打著恢復共和國自由,塑造了他作為共和“”“解除了海上的海盜威脅”“‘舉辦角斗表演’”“‘修復了八十二座諸神之廟宇’”“銘文強調奧古斯都的最高權力源于元老院和羅馬公民的授予眾基礎,塑造了得到元老院和公民支持的仁慈君主形象。【小問2詳解】本題是背景類與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秦朝與羅馬帝國初期。共性原因:據材料一“群臣誦功,請刻于”和材料二“奧古斯都生前自述被銘刻于陵墓入口處”可得出兩國統治者都選擇通過石刻這一形式來記載和傳播自己的功績,這反映出鞏固政權合法性的需求,通過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強化新建立的帝國政權的正當性。據材料一“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秦滅六王’‘平一宇’”和材料二“恢復了為派系勢力主宰的共和國的自由”可得出兩國在建立帝國過程中都經歷了長期的戰亂,通過石刻銘文的形式強調新政權帶來的和平與穩定,以此強化統治權威。據材料一“實行了‘’等政策”“六合之內”出現了“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男女禮順”“莫不受”“承順圣意”的景象”和材料二“復興羅馬傳統,‘修復了八十二座諸神之廟宇’”“將羅馬人民的所限有行省”的邊界擴大了”可得出兩國在統一后都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強中央集權,推動文化與宗教的統一,促進經濟和社會秩序的恢復,石刻內容反映了對這些政策成果的宣傳,旨在增進民眾對新政權的認同感。史料價值:它們均為實物史料,一手史料,直接反映了各自帝國的政治、文化及統治者的治理思想,對研究古代帝國制度具有重要價值。從秦始皇刻石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秦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政策以及秦始皇的統治思想;從奧古斯都功德碑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羅馬帝國的政治制度、文化傳統以及奧古斯都的統治思想。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文學旅游興起并成為一門產業。民眾仿效16世紀以來貴族“歐陸游學”傳統,參觀英國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訪文學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地處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亞出生地而成為旅游勝地。1847年出版的《英國最杰出詩人的故居和常去之處》配以版畫介紹英國作家故居,深受讀者歡迎。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喬叟、斯賓塞等眾多作家的墓碑或紀念碑,備受游客青睞。人們還將文學作品視為“旅游指南”,前往倫敦、羅切斯特等地,與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隨哈代想象出來的人物的活動軌跡游覽他們的故土”,領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蘇格蘭高地風光,尋找歷史記憶。“莎士比亞之鄉”“哈代之鄉”“司各特之鄉”等英國文學之鄉成為一道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摘編自(法)馬克?布瓦耶《—21世紀西方旅游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文學旅游興起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文學旅游的影響。【答案】(1)原因:交通技術革命;思想解放,宗教的衰弱,需要尋求新的精神寄托和文化體驗;“歐陸游學”傳統;出版業的發展,相關書籍對作家故居等的介紹起到推動作用。2)促進了英國文學經典的形成和傳播;有助于民族共同體的構建;推動了性別空間觀念的重構,有利于女性地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受拉構件的配筋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課件
- 四危險源設備吊裝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84課件
- 《GB 17681-1999易燃易爆罐區安全監控預警系統驗收技術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文化課件背景
- 校園食堂承包合同書
- 《房地產基礎》課件 情境三 教你選對產品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新聞紛爭處置方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2月七校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MOOC】人力資源管理-四川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5年冀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 拍賣行業區塊鏈技術與藝術品鑒定方案
- 中學升學策略講座模板
- 公對公勞務合同范例
- 九年級化學專題復習-化學用語1-名師公開課獲獎課件百校聯賽一等獎課件
- 中小學教師家校社協同育人能力的區域調研與思考
-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蘇教版)和差倍問題專項訓練
- 掛靠裝飾公司合同模板
- 第三單元 認識立體圖形(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評分標準(2023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