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份全國自考00536古代漢語真題及答案_第1頁
2018年10月份全國自考00536古代漢語真題及答案_第2頁
2018年10月份全國自考00536古代漢語真題及答案_第3頁
2018年10月份全國自考00536古代漢語真題及答案_第4頁
2018年10月份全國自考00536古代漢語真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

古代漢語試卷

(課程代碼00536)

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考生答題注意事項:

1.本卷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試卷空白處和背面均可

作草稿紙。

2.第一部分為選擇題。必須對應(yīng)試卷上的題號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的相應(yīng)

代碼涂黑。

3.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必須注明大、小題號,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簽字筆

作答。

4.合理安排答題空間,超出答題區(qū)域無效。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葷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I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

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下列各組字中,全都是形聲字的一組是

A.大明星B.弒匪舂

C.5^M?D.從^放

許慎為“象形”下的定義是

A.重成其物,B.視而可察而兄意

C.比^合gt,以見指據(jù)D.以事焉名,取譬相成

3.下列各組字中屬于分化字關(guān)系的一組是

A.輾一毋B.然一燃

C.群一搴D.脩一修

4.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字與括號中的字是異體字關(guān)系的一句是

A.遹莽著者,三湊而反(返),腹酒果然。

B.此可耦知羲輿不羲乏辮(辨)乎?

C.食桃而甘,不盛,以食半陷(啖)君。

D.魏文侯燕(宴)凱皆令舒大夫^己。

*>

5.下列對漢字結(jié)構(gòu)的分析完全正確的是

A.牧,從支從牛,指事。B.從束從負,曾意。

C.高,象臺觀之形,象形。D.牟,象磬氟優(yōu)口出,形磬.

6.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部分屬于聯(lián)綿詞的一句是

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眼。

B.ti-w,未有所決…

C.古者本本不耕,草木之宣足食也。

D.^庠序之教,申之以季像之羲。

7.下列句中的“易”與“移閩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藕貨曰盜,匿行曰酢,易言曰

B.斯季藤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C.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

D.此令臣馨背其主,而民易去其

8.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古今意義變化屬于廣度寬窄差異的一句是

A.聚世而誓之而不加同J。B.以豳事農(nóng)以我軍落

C.子焉父死亡所很。D.同心之言,其縣如菊。

9.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用引申義的是

A.楚^之,夜司兵而去。

B.昭王南年而不便,寡人是冏。

C.天柱折,地雉津。

D.藕人之即酒需之缸況食天之功以舄己力乎?

10.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于同義連用的是

A.是以人民聚而篡脛寡。B.民望之,若大旱之望季霞也。

C.且陛下春秋高,法令輾常。D.if疇王^堂前燕,來入尋簞百姓家。

11.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意義解釋正確的是

A.刖仁示民有常。(刑:刑罰)

B.^大王有意等遇之,脫身褐去,已至罩矣。(督:責(zé)問)

C.膂侯^侯之朝典屈完普而藕之。(乘:騎馬)

D.宋人有酷酒者,升橫甚平,遇客甚II。(概:大約)

12.下列句中的“夫”是語氣詞的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以睦兄弟,以和夫嫦。

C.宰夫靦熊蹬不孰,毅之,置II畚,使嫦人戴以謾朝。

D.夫寒之於衣,不待馨媛。

13.下列句中劃線部分的動賓關(guān)系屬于使動關(guān)系的一句是

A.沛公至里,立鰥亶簸像。B.不戳而屈人之兵。

C.那夏御膂侯,逢丑父舄右。D.四月秀莫,五月鳴蜩。

14.下列句中有名詞意動用法的一句是

A.HS之徙于南冥也,水擎三千里。

B.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架其俗。

C.^侯之^三:土地,人民,政事。^珠玉者,殃必及身。

D.渴、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典。

15.下列句中數(shù)字表示虛數(shù)的一句是

A.一鼓作氟,再而衰,三而竭.B.大都不遇參閾之一。

C.夫^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D.搏扶搖而上者九葛里。

16.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是謙敬副詞的一句是

A.旬日之胤謖大也;三年之彼,如隼翰焉。

B.若亡哪而有益於君,敢以娟軌事。

C.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D.建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7.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是人稱代詞的一句是

A.王如北定中原日,家祭輾忘告乃翁。

B.微斯人,吾It典gl?

C.吉午子娶舄不自

D.人It蛹鼠謾而能改,善篡大焉!

18.下列句中屬于判斷句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一句是

A.兵者,兇器也。B.良庖羲更刀,割也。

C.仲尼,日月也。D.廉頗,起人。

19.古書舊注中用一個字為另一個同音字注音的方式叫

A.反切B.II若C.直音D.^如

20.《橙SB?玉藻》“大夫不得造串焉”,采用的特殊表達方式是

A.比喻B.互文C.燮文D.^^而及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二、古文背誦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

將下列文句空缺的部分補充完整。

21.端之送燕后也,(),念悲其速也,亦哀之矣。

22.徜兮福所倚,().

2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4.有閾有家者,(),不患筵而患不安。

25.毅輿龜鰲不可瞞食,材木不可膀用,()也。

26.是故學(xué)然彼知不足,().知不足,然彼能自反也。

三、釋詞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

27.成事不學(xué)事不竦,既往不咎。

遂:

28.我決起而來,揖榆楮,畤即不至,而淳於地而已矣。

控:

29.大道之行也,輿三代之英,丘未之遵也,而有志焉。

逮:

30.入而徐翅,至而自窗。

31.草木之瓢磬,蜀境之鳴。水之輾磬,凰薄之鳴。

(二)說明下列句中加著重號詞的詞性和作用。

32.敏超事而慎於言。

於:

33.及駐公即位,昌之4制.

M:

34.公子鮑美畫86。

而:

35.弼子精常君聿多出。

以:

3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地目。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37.指出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哪些用的是本字,哪些用的是通假字,并說明如何區(qū)分

本字和通假字。(6分)

(1)隨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即孔子豚。

(2)是缺即來乎!出輾隼。

(3)沛公己寺,^至竄中。

(4)武既至套上,食不至,掘野鼠去草^而食之。

38.解釋⑴⑵(3)句中“期'的意義:并在⑷(5)⑹句加著重號的詞中指出

與之對應(yīng)的同義詞。(6分)

(1)文王藪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彝:

(2)使桓公嬖:t困而SB貧第。賽

(3)王何不鬟符而擎之?釜

(4)令宣之日,里「號取而虞自渭矣。

(5)制橙作架,季度量,而天下大服。

(6)道使者黃金千斤,隼百乘,往聘孟魯君。

39.結(jié)合下列例句,說明古代漢語賓語前置的主要格式。(8分)

(1)It舄舄之?孰令醵之?

(2)茍入而賀,何彼之有?

(3)日月逝矣,羲不我輿。

(4)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五、古文翻譯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把下段文章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

舍其半。冏之。日:“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II以遣之.”使翥之,而焉

之簟食典肉,置^橐以輿之。既而典舄公介,倒戟以祟公徒而免之。冏何故。封日:“翳

桑之餓人也。”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起穿攻霞公於桃圜。宣子未出山而便。大史者曰:“趟盾弒其君。”以示于

朝。宣子曰:“不然。"封曰:“子舄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言寸賊,非子而II?”宣子

日:"扁呼!'我之懾矣,自^伊戚’,其我之需矣。”

40.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41.食之,舍其半

42.既而輿舄公介

43.倒戟以梁公徒而免之

44.亡不越竟,反不制賊,

45.其我之需矣

六'古文標點題:本大題12分。

46.請將下面文言文抄在答題卡上,并用現(xiàn)代標點符號標點下面的文言短文。

侯生虞生相輿始皇因亡去始皇^之大怒曰露生等吾尊

賜之甚厚今乃我^生在咸隨者吾使人廉冏或舄妖言以

機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冏^生^生僖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

四百六十繪人皆院之咸隔使天下知之以懋彼益^^徙造始

皇房子扶穌竦曰^生皆^法孔子今上皆重法^之臣恐天下

不安始皇怒使扶穌北盛蒙恬竄於上郡

七'古文閱讀題:本大題共11小題,共20分。

閱讀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問題。

音閾苦姿,有那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而得其情。晉侯使祝溫千百輾

遺一焉。晉侯大喜,告起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閾盜篇瑟矣,奚用多舄?”文子曰:

“吾君苛伺察而得茲不疊矣。且鄭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奉^^曰:“吾所鱷者,

鄭雍也J遂共盜而殘之.

晉侯^而大琴,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那雍死矣.然取答何方?”文子

曰:“周^有言:察見湄危者不祥,智料障匿者有殃。且君欲瓢盜,莫若^^而任之,

使致明於上,化行於下,民有的心,即何盜之舄?”於是用隨曾知政,而蠢盜棄秦焉。

(-)解釋文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義.(5分)

47.情:

48.恃:

49.殘:

50.孰

51.奔:

(~)指出下列句中加著重號詞學(xué)的詞性,并說明用法或詞義。(4分)

52.千百瓢遺一厚。

53.,用多舄?

(三)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54.吾所窠者,那雍也。

55.然取答何方?

(四)56.鄭雍依靠什么辨認盜賊?效果怎么樣?請用現(xiàn)代漢語陳述。(4分)

(五)57.趙文子認為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杜絕盜賊?請用現(xiàn)代漢語陳述。(3分)

絕密★啟用前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

古代漢語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課程代碼0053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I分,共20分。

1.C2.A3.B4.C5.C

6.B7.B8.D9.A10.A

11.B12.D13.B14.C15.D

16.B17.A18.C19.C20.D

二、古文背誦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

【評分參考】本題共6分。每空1分,每錯一字扣0.5分,扣完為止。答題不要求

寫繁體字。

21.持其踵舄之泣

22.福兮祠所伏

23.吾十有五而志于阜

24.不患寡而患不均

25.是使民餐生提死輾憾

26.教然彳復(fù)知困

三、釋詞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一)【評分參考】本題共5分。每小題1分。

27.遂:成

28.控:落,掉落

29.逮:趕上

30.鼬道歉

31.攪:攪擾,吹拂

(二)【評分參考】本題共5分。每小題1分,其中說明詞性0.5分,解釋意義或語法

作用05分.

32.於:介詞,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范圍。

33.舄:介詞,介紹動作行為關(guān)聯(lián)的對象,表示動作行為為誰而發(fā)。

34.而:連詞,連接兩個謂詞性詞語,表示并列關(guān)系。

35.以: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于“而二

36.南:語氣詞,表示陳述語氣。相當于“耳”,可譯為“罷了”.

古代漢語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第1頁(共3頁)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37.【評分參考】本題共6分。指出本字、通假字,每處05分;區(qū)分本字、通假字,

每項2分。

(2)和(3)用的是本字;(1)和(4)用的是通假字。

本字是據(jù)詞義而造的,是形義統(tǒng)一的。“端”本義是“女子出嫁”,引申為歸來。

(2)中的“劍'是“歸來”義,用的是本字。“去”本義是“離開”,(3)中

的“去”是“離開”義,用的是本字。

通假字是借來記錄同音詞的字。(1)中的"端"是''饋贈”的意思,本字是“饋”。

(4)中的“去"是"藏”的意思,本字是“弄二

38.【評分參考】本題共6分.其中詞義解釋正確,每個1分,共3分;同義詞歸納

正確,每組I分,共3分。

(1)文王皎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樊:頒布.同義詞:(5)頒

(2)使桓公蟹6困而賜貧鱷。瘠打開。同義詞:(4)敢

(3)王何不簟揩而搴之?齦派遣。同義詞:(6)遣

39.【評分參考】本題共8分。每類2分,說明格式正確1分,例句歸類正確1分。

(1)在疑問句中,如果賓語是疑問代詞,一般都位于動詞或介詞前。如例(1)。

(2)賓語借助代詞的復(fù)指而前置。如例(2).

(3)在否定句中,如果賓語是代詞,常位于動詞之前。如例(3)o

(4)介詞“以”的賓語因強調(diào)而前置。如例(4).

五、古文翻譯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評分參考】本題共12分,每小題2分,譯文詞義有誤每處扣0.5分,句式錯誤每

處扣1分,扣完為止。

40.詢問他為什么如此虛弱,回答說:“已經(jīng)三天沒吃飯了

41.給他食物吃,他把食物留下一半不吃。

42.不久加入國君的甲士隊伍。

43.倒轉(zhuǎn)兵器抵御晉侯的兵士從而使趙宣子(趙盾)脫免(幸免于難)。

44.逃亡時不越過國境,返回來不討伐弒君的亂臣賊子。

45.大概說的就是我吧。

古代漢語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第2頁(共3頁)

六'古文標點題:本大題12分.

46.【評分參考】本題共12分。當斷未斷、不當斷誤斷均算1處錯。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