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_第1頁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_第2頁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_第3頁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_第4頁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一篇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一篇調研目的:

通過此次調研進一步了解社會大眾對于紅色文化的了解情況,了解中國普通民眾對于弘揚紅色文化的看法、對紅色文化的熱愛程度。調研意義:

通過這次調研旨在加強民眾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增大民眾對紅色文化活動的參與度。調研對象:

阜新商業街當天的不同年齡段的大眾人群調研方法:

采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在阜新商業街進行了問卷調查,樣本容量為100問卷調查時間:

8月6日調研問卷情況:

實發問卷105份,實際收回105份,有效問卷100份,問卷回收率98%,問卷有效率,無效問卷5份,問卷無效率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方法:

在得到可靠的樣本數據后,根據研究分析目的,統計各項選項的數目及所占百分比。

紅色文化從南湖嘉興的一艘畫舫上起航,從南湖“紅船”走出去的中國xxx,在與歷史風浪的搏擊中,日益堅強壯大,中國大地,風起云涌。90多年來,紅色經典通過歷史的積淀與考驗,大浪淘沙,終成正果。

當今世界,依然百舸爭流,千帆競發。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紅色經典被貼上了“過去”的標簽;面對洶涌的時代洪流,它們曾在取舍的十字路口中徘徊;面對沸反盈天的新一代媒介,它們甚至披上流行的包裝....20世紀末以來的文化藝術界,在文化市場掀起了“紅色經典”的浪潮,在不斷地涌現十分成功的影視書籍作品的同時,一些質疑“紅色經典”地位的質疑回聲不斷....對此,我們展開了有關社會大眾對于紅色文化的了解情況的調研,調研以問卷的形式展開,問卷內容及數據統計情況如下第1題:

您目前的職業是:

1私營企業員工(2%)2在校學生(23%)3高層管理者(1%)

4行政、事業單位員工(16%)5中低層管理者(8%)6自由職業者(26%)7農民(16%)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二篇很幸運能作為井岡山支隊的一員參加暑期“兩課”社會實踐。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前進,我的心越來越激動,井岡山的模樣不時地在腦海里構筑。當踏上由杭州駛往南昌的列車,我們心潮澎湃,徹夜難眠,因為無數個為什么的將在一夜之后徹底解開。

南昌古城尋槍聲

火車在南昌站還未停穩,我們的心早已飛向了八一大道、八一南昌起義紀念碑和八一起義紀念館。打點好行裝,準備接受革命的“洗禮”。盡管從中學到大學我們都在學習xxx_、中國革命史,總認為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是比較全面的,但在參觀之后才發現自己掌握的都是些只言片語,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盡管提起xxx、xxx、八一南昌起義,我們都能說上幾句,但這僅僅局限于感性認識,未能從書本課堂轉到實地實景。而在這里,我們實現了質的飛躍。當我們走在八一大道上,我們仿佛聽到了起義軍震天的號角,聽到了打響中國革命的第一槍;我們也仿佛看到了戰士們沖出戰壕、奮勇殺敵的場景,看到了奮死拼搏、前仆后繼的身影。當我們站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碑下,歷史向我們講述了一段不同尋常可歌可泣的故事。

踏著起義將士們在大炮、槍支下留下的血的足跡,我們總有一種想穿越時間的隧道與革命運動面對面的沖動,因為我們已經好久沒有這樣親近過歷史了。當我們走進八一起義紀念館,我們仿佛聽到了朱老總在天心坪軍人大會上的講話:“同志們……,大革命是失敗了,我們的起義軍也失敗了,但是,我們還是要革命的,……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黑暗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像俄國一樣的‘一九一七年’的,只要能保證有實力,革命就有辦法,你們應該相信這一點”!回到“大本營”,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總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煙雨蒙蒙上井岡

次日,我們特地起了個大早,盡管下著蒙蒙細雨,但我們的心跟著車在飛奔,只為趕往那綿延五百里井岡。從南昌奔波了近八個小時,我們終于到達了歇腳地——井岡山市,并以此為根據地,四處“打游擊”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學習。xxx舊居內,人頭攢動,卻大都比較安靜,不像在別的旅游景點,喧嘩不止。到了此地,似乎人人都懷著一種崇敬、景仰,甚至是頂禮膜拜的心情。繼而參觀的革命博物館,記載著年代末至年代初這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大大小小的七個展廳講述著同樣一個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影片《重上井岡山》不禁讓人思緒萬千;看著陳列在博物館內的件件遺物,讓人真正體味到了xxx“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話語。

黃洋界上謁先烈

早已聽說過xxx曾經詩興如潮對黃洋界發出的“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感慨。菲菲細雨中,我們一睹了黃洋界的“芳容”,陰霾的天氣使五百里井岡籠罩在薄薄的霧氣之中,但我們依稀可見當年紅軍構筑的工事。繚繞升騰的云霧似昔日鏖戰的硝煙;陣陣松濤,似當年兩軍激戰時的隆隆炮聲。在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下,我們高唱《國際歌》,體會當年紅軍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感受紅軍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內涵。黃洋界哨口,地勢險要,防守森嚴,當年紅軍在這兒以不足一個營擊潰敵軍兩個團。如今的黃洋界,再也看不見飄動的戰旗,聽不見震天的吶喊聲,但心目中的黃洋界,還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滄桑。我們在當年毛委員朱老總挑糧上山時曾歇息過的樹旁休息了片刻,追尋毛委員那濃濃的湖南鄉音和朱老總那根三尺長的青竹扁擔。正是那根扁擔,挑起了中國革命的前途,挑起了全國人民的命運。

八角樓里上黨課

從黃洋界下來,我們開始朝其他的革命遺址“進軍”。在茅坪八角樓里,我們輕撫著紅軍將領們用過的簡陋的桌椅板凳、蓑衣斗笠,聆聽著年代久遠的紅軍歌曲,思考著一個又一個的為什么:為什么在艱苦卓絕、歷經坎坷的歲月里,xxx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信中國革命必定勝利,對中國革命作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判斷?為什么

紅軍在四面白色恐怖包圍的環境中,仍然保持著英雄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敵人的進攻和“圍剿”。章越松老師的一堂生動的黨課解開了我們心中的結。雖然僅僅講了一個多小時,但我們的收獲頗大。為緬懷先烈,黨員、預備黨員們在中國紅軍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的會場重溫了入黨宣誓。當我們舉起右手時,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的眼睛早已被激動的淚水浸濕了,心靈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黨員們紛紛表示,一定將用井岡山精神鞭策自己,向入黨誓詞中所說的那樣,做一名合格的黨員,以積極的姿態迎接黨的“xxx”。

烈士陵園祭英雄

井岡之行只剩下最后一天了,我們不能留下任何遺憾,于是冒雨去了烈士陵園。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距我們住的旅館不遠,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這里是一座山,郁郁蔥蔥;雨滴松林,發出了細微的聲響。“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灑淚多”,井岡山的雨莫非也是為烈士灑的。陵園以階梯修筑,走進園門,便是幾十級臺階,高聳而凝重,我們急促的心情隨之放慢。英烈堂前上書的“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四個醒目的大字,讓人頓生浩然正氣凜然涌動、陽剛之力震懾靈肉之感。堂內懸掛著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犧牲的英烈照片,擺放著xxx、xxx等黨和xxx敬獻的花圈……置身其中,一種心眼濕潤的感覺油然在心底升起。我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將花圈獻給在井岡山斗爭中犧牲的名革命先烈和那些未能留下名字便匆匆離開這個世界的無名英雄,并默哀三分鐘,深深緬懷他們在艱難困苦的革命年代,為了締造“共和國第一塊奠基石”而獻身的精神。井岡山的松柏為什么四季常青?一定是先烈的身軀所化成!井岡山的杜鵑花為什么這樣紅,一定是先烈的鮮血所染紅!黨魂浩然,英魂長存,死難烈士猶如火中的鳳凰,得到永生。

當汽車爬上高高的盤山公路即將離開這座英雄的小城,我們的井岡之行也隨之結束。此次“紅色之旅”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我為能去過井岡山而感到一生光榮,終生難忘。這也是思想的一次沖洗,我以后會更擁戴我們的軍人,會更珍惜他們為我們打下的天下。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三篇“學_,強信念,跟黨走”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活動于4月14日上午舉辦,金奧國際社區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參觀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

黨員們來到紀念館內聆聽了"運動""運動"等革命事跡,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天津學生在中國xxx領導下,以西青區李七莊街王蘭莊村為基地,在天津市郊和周邊地區開展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義務教育運動,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干,建立了津郊最早的xxx支部——王蘭莊黨支部,推動了津郊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

通過展館內一幅幅故事掛圖和珍貴的親筆書信,大家緬懷先烈、致敬熱血英雄,追溯先輩豐功偉績,繼承先輩光榮傳統,弘揚先輩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伴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把大家帶回到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崢嶸歲月,廣大黨員停下腳步,仔細看展品,認真聽講解。

活動的最后金奧國際社區黨員們參觀了一九三六年天津學生抗日救亡義務教學點舊址紀念碑并合影留念。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黨員們紛紛表示,今后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記黨員的職責義務,以革命先烈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激勵自己,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務實的作風干好本職工作。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四篇_年7月11日星期日,我們青年志愿者總隊今天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地是xxx軍紀念館。我們希望通過對xxx軍紀念館的參觀和實踐,全面學習xxx軍的歷史情況以及xxx軍的紅色革命精神,同時我們將暑期社會實踐第一天對xxxxxx各方面的學習成果與的xxx軍精神融合,將兩方面聯合起來,共同學習。秉承我們團隊“將恩來精神帶出來,將xxx軍精神帶回去”的宗旨。

今天一早本團隊全體成員乘坐火車奔赴。

xxx軍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的專業性xxx軍紀念館。該館的展覽大廳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筑物。醒目的藍白相間的“n4a”臂章圖案,鑲嵌在展廳正門上方,兩側旗形的花崗石陰雕畫,藝術地再現了xxx軍與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勝利會師和皖南事變后xxx軍在重建軍部的歷史場面。

該館由主館區、建軍廣場(大銅馬)、xxx軍重建軍部舊址三部分組成。

通過今天一天對xxx軍紀念館的參觀實踐和學習,在經過我們團隊內部人員的積極探討和與導游和其他游客之間的交流。我們對xxx軍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就來向大家展示一下我們青年志愿者總隊暑期社會實踐第二天的成果。

一、xxx軍的含義和由來xxx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n4a”,即英語詞組“xxx軍”。xxx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xxx領導的人民軍隊,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xxx為了團結xxx,向xxx提出統一整編南方各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開赴華中敵后xxx的建議。經過兩黨談判達成協議。同年10月12日,xxxxxx宣布將湘、贛、閩、粵、浙、鄂、豫、皖八省邊界地區(不包括海南島)的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和紅軍二十八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二、兩淮戰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xxx軍軍部為殲滅拒絕向抗日武裝投降的日偽軍,決定以第3師主力從淮南回師蘇北,攻擊淮陰、淮安城,發起兩淮戰役。據此,第3師師長兼政治委員xxx作出部署,先以第10旅會同蘇北地方武裝攻取淮陰,然后以第7、第8旅在地方武裝配合下攻取淮安。第10旅及淮海軍分區新編第2團和師直屬特務團,于8月26日由高良澗、蔣壩一線出發,向淮陰開進;蘇北地方武裝5個團從東、北兩面配合,向淮陰逼進。8月27~31日,經過激烈戰斗,全部肅清淮陰外圍據點,并對淮陰城構成包圍態勢。第10旅等部隨即調整部署,趕筑高于城墻的多座火力點,開挖數條直通城墻底部的交通壕,迅速完成攻城準備。同時,向守城偽軍發出通牒,令其投降。偽軍拒降后,第10旅等部于9月6日下午對淮陰守軍發起總攻擊。在對城墻實施爆破成功、炸開東門城墻后,突擊部隊迅速攻入城內,猛撲偽軍師部,經1個半小時激戰,擊斃偽軍第28師師長,全殲偽軍第28師、淮陰保安團等部8600余人。淮陰戰斗結束后,第10旅主力于13日進抵淮安城下,緊縮了對淮安城的包圍。15日,xxx率第7、第8旅進至淮安城下,接替第10旅進行攻城準備。第7、第8旅及蘇北地方武裝,于22日晨開始總次。各攻擊部隊在炮火掩護下,迅速排除各種障礙,發起猛烈沖擊,相繼攻入城內,向偽軍縱深實施多路穿插分割,各個圍殲。經7小時激戰,全殲偽軍3個支隊共5000余人。

三、皖南事變皖南事變又稱為xxx軍事件,此間的“皖南”即指事變發生地區:“安徽南部”,而xxx軍則是指中國xxx轄下;由葉挺、項英分別擔任正副軍長的“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發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的該事變,是抗日戰爭時期xxx轄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部隊與xxx軍之間的一次沖突事件,事件中,xxxxxx軍所屬軍部兵力與皖南部隊遭到了嚴重的損失。一般認為,此事件原因為稍早兩黨軍隊的軍事沖突——黃橋事件。

四、xxx軍軍歌1939年春,xxx軍為了動員廣大官兵貫徹執行xxx中央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xxx軍作戰方針的指示,配合部隊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鼓舞士氣,軍部首長動議創作一首xxx軍軍歌。3月間,首先由xxx寫出歌詞初稿《十年》,后經葉挺、項英、袁國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體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發表在xxx軍的刊物上,署名為“集體創作,xxx執筆”。由何士德譜曲后,這首歌就在xxx軍中傳唱開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歌曲之一。這首歌以昂xxx奮的旋律,威武雄壯的氣勢,表現了xxx軍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

五、xxx軍烈士遺孀的淮安情_年(xxx軍三師二十二團團長)之子攜夫人前往淮安自己的奶媽掃墓,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六、他人對xxx軍和xxx的理解在活動的最后我們采訪了一位來自外地的游客,他向我們簡要表達了對xxx軍和xxx的理解和評價,以及對怎樣繼承和發揚紅色革命精神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對新生代傳播紅色革命精神需從小做起,從學校做起,同時培養吃苦的精神。

通過今天一天的學習,我們團隊收獲頗豐。對xxx軍的歷史和精神有了進一步深刻的理解,雖然我們不是生活在革命的年代,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無法真正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但我們通過后期的學習,同樣能過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們崇高的革命精神,因此我們會盡自己所能去繼承和發揚xxx軍精神和xxx精神以及所有的革命精神。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五篇2011紅色經濟文化暑期實踐報告

2011紅色經濟、文化暑期實踐報告

------關于對梁弄鎮橫坎頭村紅色經濟及文化的研究

一、首語

此文是星星之火團隊對這次暑期實踐的總結。我們調查的對象是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希望能過真實的反應橫坎頭村的紅色經濟、文化的狀況。能給當地帶來一些積極的建議。

二、對橫坎頭村的簡介

橫坎頭村是梁弄鎮的中心村,位于梁弄鎮區以南2公里處,總面積平方公里。氣候宜人,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是由原橫坎頭、紫溪、百丈岙等六個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農戶897戶,總人口2821人,現有耕地1546畝,山林5316畝,有35個村民小組。

它是寧波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寧波市“四型”先進村黨組織、余姚市“五好”黨組織和余姚市文明村。以橫坎頭村為中心的寧波市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被xxx、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等部門聯合命名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六篇為進一步開展好_學習教育,激勵廣大黨員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4月12日下午,董市鎮政府機關支部組織全體黨員,結合“主題黨日”到枝江市紅色教育展廳開展“尋訪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活動,接受_教育和精神洗禮。

展廳講解員分別從“稟賦枝江”“風雨如磐”“開天辟地”“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變革”“圓夢有時”等7個篇章,為全體黨員進行了詳細講解。

黨員們一邊參觀、一邊學習,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個個真實事跡,讓大家了解了枝江歷史發展和革命故事。通過此次參觀學習,進一步筑牢了信仰之基,砥礪了政治品格,加強了黨性錘煉,增強了_學習教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參觀學習結束后,全體黨員在鎮委宣傳委員、機關支部書記王芳的帶領下,在黨旗前重溫入黨誓詞,追憶入黨初心。大家紛紛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始終牢記自身工作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更要堅決聽黨話、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優良傳統,為董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七篇好范文原創投稿

2011紅色經濟、文化暑期實踐報告

------關于對梁弄鎮橫坎頭村紅色經濟及文化的研究

一、首語

此文是星星之火團隊對這次暑期實踐的總結。我們調查的對象是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希望能過真實的反應橫坎頭村的紅色經濟、文化的狀況。能給當地帶來一些積極的建議。

二、對橫坎頭

村的簡介

橫坎頭村是梁弄鎮的中心村,位于梁弄鎮區以南2公里處,總面積平方公里。氣候宜人,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是由原橫坎頭、紫溪、百丈岙等六個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農戶897戶,總人口2821人,現有耕地1546畝,山林5316畝,有35個村民小組。

它是寧波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寧波市“四型”先進村黨組織、余姚市“五好”黨組織和余姚市文明村。以橫坎頭村為中心的寧波市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被xxx、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等部門聯合命名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紅色文化實踐報告范文湖南第八篇“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這宏偉的句子,在小學時期讀來雖波瀾壯闊,氣韻十足,可不曾想象是怎樣一副氣勢翻涌的場面,當我真正站在黃河壺口邊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