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昌江縣礦區中學新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海南省昌江縣礦區中學新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海南省昌江縣礦區中學新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海南省昌江縣礦區中學新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海南省昌江縣礦區中學新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新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造成下列歐洲政治版圖前后變化的是A.普法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C.美蘇冷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2.《論十大關系》集中體現了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進行的有益探索。下列項中,關于《論十大關系》的說法有誤的是A.提出要更多的發展農業、輕工業B.討論的是經濟問題而非國家政治生活問題C.標志著毛澤東開始形成一個初步的比較系統的思路D.事實上提出了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問題3.雍正皇帝有詩曰:“巧制符天律,陰陽一彈包。弦輪旋密運,針表恰相交。晷刻毫無爽,晨昏定不淆。應時清響報,疑是有人敲。”據此,下列最適合作為詩題的是A.《詠利瑪竇》B.《詠崇禎歷書》C.《詠自鳴鐘》D.《詠泰西水法》4.墾殖公司是清末出現的新型農業企業,其土地主要來自包買官荒,部分則是租買民田。在墾殖過程中,公司召雇人工,修堤筑閘,引水灌溉。到民國元年,全國墾殖公司共計171家,就連不發達地區云南也有5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清末民初A.重農抑商的政策開始扭轉 B.新興的社會力量發展迅速C.土地兼并現象進一步加劇 D.農業普遍實現集約化經營5.張載所開創的“關學”以“躬行禮教”為宗旨,為宋代重新解釋儒家禮教中關于天命、鬼神的經典,構建儒學宗教觀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張載的思想A.與傳統儒學背道而馳 B.推動儒學的唯物傾向C.以闡釋經書字句為主 D.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6.晚明某歷史文獻中記載:“今諸夷進貢方物,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賜繒、帛、靴、帽之屬,尤極不堪,一著即破碎矣……且近來物值則工匠侵沒(侵吞)于外,供億(供應)則廚役克減于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責罵);誶語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遠之道也。”該材料可以用來說明朝貢貿易A.包含一定的商業利益 B.遵循“厚往薄來”的原則C.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D.導致中央與地方矛盾尖銳7.表所列內容為中國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據此推斷該朝代是A.漢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8.1969年3月,勃列日涅夫表示要“竭盡全力”致力于“鞏固歐洲和平與安全”,建議就建立包括兩大軍事集團在內的“集體安全體系”盡快“開始對話”,并就召開“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問題舉行會晤。同年11月,蘇聯同美國開始了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談判。這反映出A.蘇聯謀求與美國關系的緩和 B.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結束C.歐洲崛起沖擊美蘇兩極世界 D.工業停滯導致蘇聯態度軟化9.商至秦漢,現有文獻記錄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僅記錄到河南2次;周代記錄到陜西5次,山東、河北各1次;秦漢記錄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東、江蘇、江西、山西、湖南、貴州、廣東、內蒙各1次。對大瘟疫的記錄情況表明,商至秦漢A.統一多民族國家逐漸形成 B.大瘟疫從中原向南方擴散C.大瘟疫發生頻率逐漸加快 D.中原人口不斷向周邊遷移10.《全球通史》中提到,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工業化,首先重視重工業的生產,然后才是消費品的生產,這意味著推遲了公民對工業化感到滿意的時間。如人們獲得諸如冰箱、收音機和汽車等消費品之前,政府建設了鋼鐵工廠和水力發電站。材料主要說明斯大林模式A.是以犧牲人民利益為代價的工業化 B.消弭了人民對消費品的迫切需求C.設定了過高的遠離現實的生產目標 D.開創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11.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第70屆代表大會決定,將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承辦權授予中國的武漢市。武漢市獲得該運動會主辦權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中國洋務運動的重要中心之一B.武昌起義推動了中國社會轉型C.武漢是國民大革命的中心地區D.武漢會戰彰顯了反法西斯精神12.《史記》記載“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其最有可能出自A.《五帝本紀》 B.《夏本紀》 C.《殷本紀》 D.《周本紀》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787年憲法》及修正案材料二1870年2月,美國第15條憲法修正案在國會獲批準。廢奴主義者威廉·格里森贊美它說:“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次行動,能與這個了不起的、靜悄悄的、突然將四百萬人從拍賣場轉移到投票箱前的修正案相比。”但共和黨激進派亨利·亞當斯評論說,第15條憲法修正案“更突出的特點在于它過大于功”。——摘編自梅祖蓉《公民權與政治權利的伸張與妥協》(1)根據材料一,與1787年憲法相比,指出美國第15條憲法修正案的進步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得以通過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第15條憲法修正案的影響。14.(20分)積水潭地區(今什剎海一帶)是古都北京的靈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元代在建設大都時,著名水利學家郭守敬奉命設計大都的水系。積水潭是北京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點碼頭,南方的糧食、木材經漕運水道源源不斷進入大都城。“川陜豪商,吳楚大賈,飛帆一葦,徑抵輦下。”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帽子市、鵝鴨市、珠子市、珍寶市、柴炭市、鐵器市,皆在這一帶。元末《析津志》描述其地盛況云:“鐘樓之東南轉角街市俱是針鋪。西斜街臨海子,率多歌臺酒館,有望湖亭,昔日皆貴官游賞之地。樓之左右俱有果木餅面柴炭器用之屬。”根據上述歷史材料,概括促進元代積水潭地區商業繁榮的因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由地圖中德意志、波蘭、奧匈帝國等國家的疆域變化可知,這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對德國的處置有關,故B正確;普法戰爭開始于1871年,美蘇冷戰開始于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在1945年,都不符合材料的時間信息,故ACD錯誤。2、B【解析】

《論十大關系》討論的問題不僅有經濟問題,還包括國家政治生活、外交等問題,B符合題意,故選B;ACD都是關于《論十大關系》的正確表述,不符合題意,排除。3、C【解析】

從材料中的“弦輪旋密運,針表恰相交。晷刻毫無爽,晨昏定不淆。應時清響報,疑是有人敲”等信息可以看出,雍正皇帝的詩是《詠自鳴鐘》,故答案為C項;利瑪竇是來中國傳播天主教的傳教士,《崇禎歷書》是一部中國比較全面的介紹歐洲天文學知識的著作,《泰西水法》是介紹西方水利科學的重要著作,均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項。4、B【解析】

清末民初,從事資本主義農業經營的墾殖公司從無到有,發展到百余家,說明當時新興的社會力量得到了迅速發展,B項正確;重農抑商的政策開始扭轉是在洋務運動時期,A項錯誤;墾殖公司的興起不能說明土地兼并現象進一步加劇,C項錯誤;全國墾殖公司達到171家,不能說明清末民初農業已“普遍”實現集約化經營,D項錯誤。5、D【解析】

關學以“躬行禮教”為宗旨,促進儒學宗教觀的構建,反映了張載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的思想特點,D項正確;張載等人解釋儒家禮教,構建儒學宗教觀,是對傳統儒學的繼承與發展,A項錯誤;構建“儒學宗教觀”和關學“躬行禮教”的宗旨,與唯物傾向不符,也不是對經書的字句闡釋,BC兩項錯誤。6、A【解析】

材料中主要敘述的是朝貢貿易的問題,可以看出在晚明時期朝貢貿易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商品的質量以及人們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說明當時的朝貢貿易中帶有一定的商業利益,A正確;題干未反映朝貢貿易中“厚往薄來”的內容,排除B;題干中朝貢貿易中人們的態度發生變化,更多強調的是經濟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貢貿易涉及的是藩屬國和明朝政府的關系,而非中央和地方關系,排除D。7、C【解析】可從題中材料關鍵句進行理解判斷,如“國家官僚隊伍迅速擴大”(冗官)、“文人階層膨脹”(重文)、“分割職權使軍事將領們失去了主動性”(分割軍權),即可判斷該朝代為宋朝。8、A【解析】

從材料“建議就建立包括兩大軍事集團在內的“集體安全體系”盡快“開始對話””中可以看出美蘇已經開始進行對話與談判,反映出蘇聯謀求與美國關系的緩和,A正確;B項是蘇聯解體,排除;材料沒有涉及歐洲崛起,排除C;材料并沒有體現蘇聯的工業停滯,排除D。9、A【解析】

通過商至秦漢時期對瘟疫的記錄情況來看,每個朝代所記錄的范圍比前代更加廣闊,結合古代中國發展歷程可知,這些地區是逐漸被納入中國版圖的,代表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正在逐漸形成。A正確;之前南方區域沒有記載不代表以前南方沒有瘟疫,而且內蒙古在山東、河北北方,B錯誤;因為所涉及的區域更多,因此記錄的次數不代表發生的頻率加快,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斷向周邊遷移材料信息不能體現,D錯誤。故選A。10、A【解析】

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工業化重視重工業,輕視輕工業,推遲了公民對工業化感到滿意的時間,這就意味著斯大林模式是以犧牲人民利益為代價的工業化,故A正確;該模式不可能消弭人民對消費品的迫切需求,故B錯誤;消費品的生產是基本的生產,目標不高,故C錯誤;材料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沒有關系,故D錯誤。11、D【解析】

武漢市獲得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承辦權,是基于其在世界軍事領域中的重大國際影響力,武漢會戰符合該條件,故D項正確;A強調在洋務運動中的作用,B強調武昌起義對中國社會轉型的作用,C強調在國民大革命中的影響,三者都不能體現武漢市在國際軍事領域的影響力,排除A、B、C。12、B【解析】

禹開創了夏王朝,所以關于禹的記載應該是在《夏本紀》中,故選B項;禹不是五帝之一,排除A項;禹與殷周無關,排除CD項。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進步:黑人、印第安人和以前的奴隸獲得公民身份及選舉權。原因: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美國民主政治的不斷完善;黑人運動的蓬勃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第15條憲法修正案擴大了公民選舉的范圍,推動了美國社會的進步;但它在種族、移民和信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約了美國的民主進程。【解析】

本題考查美國第15條憲法修正案的影響,主要考查學生根據材料信息并聯系所學有關內容解決問題的能力。(1)美國第15條憲法修正案的進步之處,可以根據材料中的“不得因種族、膚色、出生地、信仰或以前是奴隸而被任何一州加以拒絕和限制”分析得出。其得以通過的原因可以根據時間信息“1869年”即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并聯系所學從民主政治的不斷完善、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等方面來回答。(2)第15條憲法修正案的影響可以根據修正案的內容,以及“更突出的特點在于它過大于功”等信息,從推動美國社會的進步和存在不足制約了美國的民主進程兩方面辯證分析。14、地處大運河北端點,交通便利;各地商品薈萃,服務齊全;大都作為政治中心,達官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