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5107IDB5107/T120.5—2023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要求 附錄A(規范性)涪城麥冬主要施肥時間及施肥方法 3附錄B(規范性)涪城麥冬主要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方法 4附錄C(規范性)禁限用農藥名單 7參考文獻 8DB5107/T120.5—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是DB5107/T120《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的第5部分。DB5107/T120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種苗分級;——第3部分:良種繁育技術規程;——第4部分:種植技術規程;——第5部分:種植投入品使用要求;——第6部分:采收加工技術規程;——第7部分:檢驗方法;——第8部分:多效唑快速檢測操作規程;——第9部分:克百威快速檢測操作規程;——第10部分:重金屬(鎘)快速檢測操作規程。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三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綿陽大地麥冬產業技術研究院、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三臺縣麥冬產業化辦公室、三臺縣農業農村局、三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三臺縣衛生健康局、三臺縣科學技術局、三臺縣涪城麥冬產業協會、四川省川麥冬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四川代代為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敏、李紅彥、蔡曉洋、陳杰、鄧紅梅、楊瑞山、葉坤浩、戴維、李文靜、龔春梅、楊以明、陳崗福、萬兵。DB5107/T120.5—2023涪城麥冬名字的由來,是因西蜀古都涪城縣曾建于今涪江流域三臺縣境內花園河一帶,元末明初,當地人民培育野生麥冬為家麥冬,故得名“涪城麥冬”,又名“川麥冬”、“綿麥冬”,為著名川產道地藥材之一。三臺縣境內涪江沿岸的地理氣候條件十分適宜麥冬的生產,所產的麥冬品質優良,有效成分含量豐富,藥用價值極高。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2006年第73號公告批準對涪城麥冬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DB5107/T120《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相關標準旨在制定符合產品特色、能支撐產業健康發展的系列技術規范。DB5107/T120擬由10個部分組成。——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提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的通用要求。——第2部分:種苗分級。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種苗分級提供指導。——第3部分:良種繁育技術規程。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的良種繁育提供指導。——第4部分:種植技術規程。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的種植提供指導。——第5部分:種植投入品使用要求。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種植投入品的使用提供指——第6部分:采收加工技術規程。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的采收加工提供技術指導。——第7部分:檢驗方法。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的檢驗檢測提供指導。——第8部分:多效唑快速檢測操作規程。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安全性指標多效唑殘留量的快速檢測提供指導。——第9部分:克百威快速檢測操作規程。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安全性指標克百威殘留量的快速檢測提供指導。——第10部分:重金屬(鎘)快速檢測操作規程。目的在于為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安全性指標重金屬鎘含量的快速檢測提供指導。本文件對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的種植投入品使用提出要求和指導,以促成涪城麥冬種植過程中投入品的科學合理使用,避免涪城麥冬種植過程中灌溉水、肥料、農藥等的不合理使用及植物生長調節劑誤用、濫用情況,有利于保障涪城麥冬的質量安全,提升涪城麥冬的特色品質,促進涪城麥冬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1DB5107/T120.5—2023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第5部分:種植投入品使用要求本文件規定了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種植環節投入品的選擇和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種植過程中投入品的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15063復合肥料NY/T525有機肥料NY884生物有機肥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DB5107/T120.1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第1部分:通用要求DB5107/T120.2地理標志產品涪城麥冬第2部分:種苗分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3術語和定義DB5107/T120.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投入品lnput涪城麥冬種植中所使用的水、肥料、農藥等物質。4要求4.1涪城麥冬種苗涪城麥冬種苗應符合DB5107/T120.2的要求。4.2灌溉水農業灌溉用水應符合GB5084的要求。4.3施肥2DB5107/T120.5—2023根據土壤肥力和植株長勢進行施肥,涪城麥冬主要施肥時間及施肥方法見附錄A,肥料應符合GB/T15063、NY/T525的要求。4.4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涪城麥冬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見附錄B。4.5農藥使用農藥使用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禁止使用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禁止使用的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以及限制在中藥材上使用的其它農藥;禁止使用多效唑、壯根靈、膨大素等生長調節劑用于涪城麥冬生產。禁限用農藥名單見附錄C。3DB5107/T120.5—2023(規范性)涪城麥冬主要施肥時間及施肥方法A.1基肥可考慮每畝使用充分腐熟的含碳有機物料(菜籽餅、禽畜糞尿等符合有機肥料生產的原料)3000kg~5000kg或商品有機肥500kg~1000kg,同時施入復合肥(N-P-K1∶1∶1)40kg/667m2,隨整地施入。A.2追肥涪城麥冬主要追肥時間及追肥種類見表A.1。表A.1涪城麥冬主要追肥時間及追肥種類腐熟后稀釋的含碳有機物料(菜籽餅、禽畜糞尿等符合有機肥料生產的原料)4DB5107/T120.5—2023(規范性)涪城麥冬主要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方法B.1防治原則樹立綠色生態栽培理念,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從涪城麥冬種植區整個生態系統出發,以涪城麥冬重要病蟲害為對象,綜合考慮影響病蟲害發生的各種因素,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優先選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輔以安全合理的化學防治措施,達到安全、有效、經濟、簡便、環保的目的。B.2防治方法B.2.1農業防治B.2.1.1田塊選擇應選用無病良種田塊,適時對田塊進行土壤深翻晾曬或輪作措施處理。B.2.1.2種前準備選擇種根未發病、葉部無病斑,顏色深綠而健壯的麥冬植株作種苗。B.2.1.3田間管理栽培中商品有機肥的選擇應符合NY/T525或NY884中的規定,自制有機肥應確保腐熟后再投入使用。B.2.1.4間作和輪作B.2.1.4.1間作涪城麥冬可與玉米、大蒜間作,降低根部病害的危害;可與生姜間作,降低根結線蟲的危害;可與大豆間作,提高土壤肥力。忌與茼蒿、魚腥草等植物間作。B.2.1.4.2輪作涪城麥冬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其中水旱輪作最佳,可有效降低病蟲害的危害。B.2.2物理防治B.2.2.1燈光誘殺在蠐螬成蟲等羽化高峰期,用頻振式殺蟲燈,每2hm2~3hm2安裝1盞,采用375nm和405nm兩個波長段可分別對兩種害蟲成蟲進行有效捕殺。B.2.2.2病殘株清除發現嚴重病株、受蟲株,應帶土移出銷毀,病穴及周圍可適當撒施石灰粉進行消毒。B.2.3生物防治B.2.3.1保護天敵5DB5107/T120.5—2023每年5月以后,應使用選擇性強的防治方法,根據各種害蟲的為害特點,進行針對性防治,選擇對天敵殺傷力低的防治方式,最大限度保護天敵,達到利用天敵控制害蟲的目的。B.2.3.2生物農藥優先使用生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選擇已登記的生物農藥預防控制病蟲害。生物農藥在使用時應比化學農藥提前2d~3d,適宜溫度20℃~30℃,以早晚或陰天種植區濕度大時用藥為宜。防治時期、防治方案詳見表B.1。表B.1涪城麥冬主要病蟲害生物防治方法劑(辣椒、八角、茴香)等等注:生防產品防治方法與化學產品防治方法有所B.2.4化學應急防治B.2.4.1安全用藥優先使低毒、低殘留農藥,控制使用中毒農藥,不能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及國家明令禁止在中草藥材上使用的農藥。涪城麥冬主要病蟲害防治時期、防治方案見表B.2。表B.2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B.2.4.2適時施藥6DB5107/T120.5—2023根據主要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適期防治。選用正規登記的農藥,藥品的施藥劑量(或濃度)、施藥次數和安全隔期應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中的規定。B.2.4.3禁止使用違禁農藥嚴格遵守《農藥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的規定,禁止使用違禁農藥。7DB5107/T120.5—2023(規范性)禁限用農藥名單C.1禁止(停止)使用的農藥(46種)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制劑、砷類、鉛類、敵枯雙、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強、氟乙酸鈉、毒鼠硅、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線磷、地蟲硫磷、甲基硫環磷、磷化鈣、磷化鎂、磷化鋅、硫線磷、蠅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殺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氟蟲胺、殺撲磷、百草枯、2,4-滴丁酯。注:氟蟲胺自2020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百草枯可溶膠劑自2020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