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安全生產技術基礎新增考點歸納總結第二章電氣安全技術第五節電氣裝置安全技術一、低壓電氣設備(三)手持電動工具和移動式電氣設備單相設備的相線和中性線上都應該裝有熔斷器,并裝有雙極開關。修改:單相設備的相線和中性線應裝設雙極開關,中性線上不應裝有熔斷器。二、高壓電氣設備(一)變、配電站的安全要求長度大于8m的配電裝置室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若兩個出口之間的距離超過60m,還應增加出口。修改:配電裝置的長度大于6m時,其柜(屏)后通道應設兩個出口,當低壓配電裝置兩個出口間的距離超過15m時應增加出口。長度大于7m的配電室應設兩個安全出口,并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當配電室的長度大于60m時,宜增加一個安全出口,相鄰安全出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40m。四、電氣安全檢測儀器(五)可燃氣體檢測儀(4)可燃氣體比空氣輕時,探頭應安裝在設備上方;離屋頂距離視建筑特征、建筑。物內設備安裝等因素確定,通常1m左右。(5)可燃氣體比空氣重時,探頭應安裝在設備下方;離地面高度不應太大,通常不超過1.5~2m。修改:(4)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距地坪(或樓地板)0.3~0.6m。(5)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上方2m內。(6)檢測比空氣略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下方0.5~1.0m。(7)檢測比空氣略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高出釋放源0.5~1.0m。第三章特種設備安全技術第四節氣瓶安全技術二、氣瓶充裝刪除:(三)充裝檢查與記錄、(五)充裝壓力新增:(三)氣瓶充裝前的準備、(四)氣瓶的充裝、(五)氣瓶充裝后的檢查、(七)氣瓶充裝站及充裝的安全控制措施三、充裝站對氣瓶的日常管理新增:(4)橫放時,瓶端應朝向一方,高不得超過5層且不得超過車廂。(5)運輸可燃性、助燃性永久氣體的氣瓶容量超過300m3,毒性氣體的氣瓶容量超過100m3,必須有押運人員押運。(6)運輸可燃性、助燃性或毒性氣體氣瓶的運輸里程超過400km時,要有兩名司機輪換駕駛,防止疲勞駕駛。第五節壓力容器安全技術二、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新增:(2)年度檢查。使用單位每年對所使用的壓力容器至少進行一次年度檢查。年度檢查項目至少包括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情況、壓力容器本體及其運行狀況和壓力容器安全附件檢查等。年度檢查工作完成后,應當進行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狀況分析,并且對年度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及時消除。年度檢查工作可以由壓力容器使用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組織經過專業培訓的作業人員進行,也可以委托有資質的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進行。第七節起重機械安全技術(變動內容多,但只考察一分,做補充了解)三、起重機械安全裝置“軌道清掃器”、“風速儀”、“防護罩、防護欄、隔熱裝置”、“報警裝置”、“電纜卷筒終端限位裝置”、“防墜安全器”的內容已刪除。(一)制動器修改:在運行機構、回轉機構的傳動裝置中有自鎖環節的特殊場合,倘若確保不會發生超額定應力或運動,則可以不用制動器。起升機構每一套獨立的驅動裝置應當至少裝設一個工作制動器。而吊運熔融金屬、易燃易爆化學品或者危險品的起升機構,每套驅動系統應當至少裝設兩套獨立的工作制動器。需要控制下降制動距離的起重機械,其制動距離一般可控制為不大于1min內穩定起升距離的1/65。(七)緩沖器和端部止擋新增:施工升降機應當在吊籠和對重運行通道的最下方安裝緩沖器,緩沖器停止吊籠的減速度等應當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應當由電氣安全開關監控液壓緩沖器的動作,當液壓緩沖器被壓縮時,運載裝置不能通過正常操作啟動;簡易升降機應當在貨廂和對重行程底部的極限位置設置緩沖器;如果采用耗能型緩沖器,應當設置檢查緩沖器是否正常復位的電氣裝置;機械式停車設備的升降平臺、對重和搬運臺車應當在適當位置裝設緩沖器。(十一)防墜安全器新增: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按規定進行定期墜落實驗及周期檢定。防墜安全器應滿足下列要求:(1)設備正常工作時,防墜安全器不應動作。當吊籠超速運行,其速度達到防墜安全器的動作速度時,防墜安全器應立即動作,并可靠地制停吊籠。(2)在防墜安全器發生作用的同時切斷傳動裝置的電源。(3)防墜安全器不應當借助于電氣、液壓或者氣動裝置來動作。防墜安全器或者其制停裝置應當安裝在吊籠上并且由吊籠超速來直接觸發(4)防墜安全器應當能夠使載有1.3倍額定載荷的吊籠停止并且保持停止狀態(5)如果允許對重的下方設有人可以到達的空間,則對重應當配備防墜安全器。(十六)幅度限位器最大變幅速度超過40m/min的起重機在小車向外運行且當起重力矩達到額定值的80%時,應自動轉換為低于40m/min的低速運行。修改:最大變幅速度超過40m/min的塔式起重機,在小車向外運行并且當起重力矩達到額定值的80%時,強迫換速裝置應當自動轉換為低速運行。刪除:可通過改變擋塊的長度來調節限制器的作用過程。新增:(十七)鋼絲繩及卷筒的防松防脫裝置(十八)集裝箱吊具《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規則》(TSGQ7015)明確規定,檢查集裝箱吊具轉鎖裝置安全聯鎖、伸縮裝置安全聯鎖、伸縮止擋及其限位是否有效。修改:集裝箱吊具應當具有與起重機操作系統實現聯鎖的安全措施。只有當所有鎖銷全部正確插入箱孔時,才能進行鎖銷的開鎖或者閉鎖動作;當吊具吊離地面時鎖銷不能有任何動作;只有當所有鎖銷全部處于全開鎖或者全閉鎖位置時,起升機構才允許動作;當起吊集裝箱時,不允許有伸縮動作。(二十)塔式起重機專項安全保護和防護裝置刪除:2.強迫換速裝置對最大變幅速度超過40m/min的塔式起重機,在小車向外運行時,當起重力矩達到0.8倍的額定值時,檢查是否自動轉換為不高于40m/min的速度運行。新增:2.爬升防脫鎖定裝置爬升式塔式起重機應當配置直接作用于其上的預定工作位置鎖定裝置(具備爬升裝置防脫功能)。在加節、降節作業中,塔式起重機未達到穩定支撐狀態被人工解除鎖定前,即使爬升裝置有意外卡阻,爬升支撐裝置也不應當從支撐處(踏步或者爬梯)脫出。爬升式塔式起重機換步支撐裝置工作承載時,應當設有預訂工作位置保持功能裝置或者鎖定裝置。(二十一)流動式起重機專項安全保護和防護裝置刪除:4.鐵路起重機專項安全保護和防護裝置室外工作的軌道式起重機應裝設可靠的抗風防滑裝置,并應滿足規定的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抗風防滑要求。(二十二)機械式停車設備專項安全保護和防護裝置刪除:2.防止超限運行裝置、5.人車誤入檢出裝置、6.載車板上汽車位置檢測裝置、7.出入口門、圍欄門聯鎖保護裝置、8.自動門防夾裝置、10.防載車板墜落裝置、11.警示裝置。新增:5.防墜落裝置機械式停車設備應當裝設防墜落裝置,以確保在搬運器或者載車板運行到位發生鋼絲繩、鏈條等斷裂的情況下,搬運器或者載車板不墜落。人車共乘式的汽車專用升降機類停車設備可以不裝設防墜落裝置,但是應當安裝安全鉗和限速器。第八節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技術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管理整段內容大改三、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涉及安全的主要系統和部件整段內容大改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節火災爆炸事故機理二、爆炸(三)可燃氣體爆炸為防止乙炔分解爆炸,氣瓶安全技術規程中規定:不能用含銅量超過70%的銅合金制造盛乙炔的容器;在用乙炔焊接時,不能使用含銀焊條。修改:為防止乙炔分解爆炸,氣瓶安全技術規程中規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0 描述方向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下冊冀人版
- 2拉拉手 交朋友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部編版)
- 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部編版)歷史同步教學設計: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 《第四章 第1節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 13貓(教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2.2 滄海桑田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王安石變法 第1課 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3)教學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1
- 真正的禮儀課件
- 《光的反射》(教案)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 2023四年級數學上冊 5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中建項目移動式操作平臺施工方案
- 高級職稱(副高)護理學考點秘籍
- 2023年貴州省中學生生物學競賽考試(初賽)試題
- 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2024年度杭州市二手房交易合同履行監管措施3篇
- 空調水系統安裝施工方案
- 音樂療愈課件
- 《冗余度機器人》課件
- 《鹿角和鹿腿》第二課時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八項規定解讀
- 催收團隊管理經驗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