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人口容量學習目標1.理解人口對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壓力。2.理解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含義及影響因素。3.舉例說明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分,說出這兩個概念的現實意義。核心素養1.結合實例,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區分。2.結合實例,運用綜合思維,分析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因素。3.了解人口、資源、環境三者的聯系,進而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意義,分析不同國家和地區追求人口合理容量應實行的措施,培育人地協調觀。本節要點1.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保證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愛護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區域的資源環境條件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依據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時又在不阻礙將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相宜的人口數量。學問點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自主梳理·探新知1.概念在保證_資源__合理開發利用和愛護良好_生態環境__的前提下,區域的資源環境條件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2.影響因素因素影響自然資源狀況區域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是由當地的_自然資源__“短板”所確定的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了資源利用的效率,_擴大__了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均消費水平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會隨著消費水平的_提高__而降低合作探究·釋疑難問|題|探|究材料一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論”告知我們,一個木桶的容水量,不取決于桶壁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對地球上的人口發展而言,這一理論有很大的啟迪意義。材料二清朝以前,中國人口始終保持在1億之內,到乾隆年間,人口增加到3億。開發邊陲,推廣種植高產作物,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生活習慣等,都有助于極大限度地養活人口。材料三日本是亞洲東部的島國,國土總面積378000km2,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積狹小,且多火山、地震,可居住面積110000km2,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7.5倍。日本資源極其匱乏。日本人口約1.26億(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3位(僅次于美國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23位。依據以上材料,探究下列問題:(1)據材料一,假設各桶板代表不同的資源,木桶裝的水代表資源環境承載力,那么該圖揭示了什么道理?提示:揭示了資源是影響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因素,而資源的“最短板”干脆確定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2)在我國西北地區,短桶板代表什么資源?為什么?提示:水資源。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3)中國人若以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為主,乾隆年間的3億人口可能會怎樣改變?這說明白什么?提示:可能會不斷削減。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有重要影響,呈負相關。(4)日本的資源嚴峻匱乏,但日本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較高,為什么?提示:影響環境人口承載力的主要因素不僅包括資源,還有其他因素,如科技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等。日本雖然資源短缺,但是其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對外開放其程度較高。歸|納|拓|展1.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1)影響因素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資源數量和質量、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人均消費水同等,這些因素與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系如下表所示:因素相關性影響自然資源數量和質量正相關是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因素。自然資源越豐富,承載的人口越多;自然資源越貧乏,承載的人口越少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正相關科技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科技水平越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正相關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反之越小人均消費水平負相關人均消費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人均消費水平越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經濟發達程度正相關經濟更加達,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經濟越不發達,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人口受教化水平正相關受教化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受教化水平越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2)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2.對地球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估計由于假設條件不同,不同的人對地球資源環境承載力有不同的估計結果。觀點估計依據主要論點樂觀論科學技術具有極大的潛力,可以幫助人類找到新的資源,解決種種難題將來世界的人口不會達到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極限值悲觀論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增長太快,資源利用速度加快,由此引發了很多問題世界人口已經超過地球的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若進一步增長,后果將不行思議中間論介于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認為地球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在100億左右典|例|剖|析例題1讀圖,回答(1)~(2)題。(1)下列與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關的有(D)①環境質量②資源數量③科技發展水平④文化消費水平A.①③ B.③④C.②④ D.②③(2)制約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是(C)A.科技發展水平B.人口的文化水平C.資源狀況D.人口的生活消費水平[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資源數量和科技發展水平與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關,環境質量和文化消費水平與人口合理容量呈負相關,所以②③符合題意。第(2)題,讀圖可知,制約環境承載力的因素有很多,如科技發展水平、資源、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環境質量等,其中資源狀況是首要因素,一個地區的資源總量越豐富,所能持續供給的人口數量越多。對點訓練?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能持續供給的最大人口數量,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圖為某省區資源環境承載力“木桶效應”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1)該省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取決于(B)A.礦產資源 B.水資源C.土地資源 D.生物資源(2)推斷該省區最可能是(C)A.新疆 B.湖北C.山東 D.廣東(3)提高該省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可行性措施是(C)A.大力開采地下水 B.加快礦產資源開發C.跨流域調水 D.快速擴大耕地面積[解析]第(1)題,圖示木桶代表水資源的木板最短,說明其數量最少,因此該省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取決于水資源。第(2)題,由圖可知,該省區水資源短缺,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豐富,結合選項可知最可能是山東;新疆水資源短缺,礦產資源豐富,但生物資源不豐富;湖北和廣東水資源豐富。第(3)題,大力開采地下水易導致地面沉降等問題;加快礦產資源開發會造成資源枯竭等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快速擴大耕地面積并不符合發展實際;跨流域調水可增加本地區的水資源量,從而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學問點二人口合理容量自主梳理·探新知1.概念依據合理的_生活方式__,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時又在不阻礙將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_最相宜__的人口數量。2.意義eq\b\lc\{\rc\(\a\vs4\al\co1(影響人口戰略,影響人口政策,影響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區域詳細措施世界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限制在_合理__的規模之內建立_公允的國際秩序__,保證人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同等權利各國、各地區敬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_因地制宜__制定本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合作探究·釋疑難問|題|探|究材料一從土地資源的生產實力估測,全國耕地面積保持在1.23×108hm2,播種面積1.93×108hm2,糧食總產量8.3×108t,若以人均500kg測算,我國耕地面積可承載的人口為16億左右。材料二一些專家依據我國的資源、人體養分和文化教化等條件進行分析,認為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為8億~9億。假如依據美國的消費水平,我國人口大致應限制在7億之內。依據以上材料,探究下列問題:(1)如何理解兩則材料中“16億”與“7億”的區分?提示:材料一中的“16億”指我國的環境承載力,是我國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材料二中的“7億”指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我國最相宜的人口數量。(2)材料二說明,為滿意人類更高級的須要,人口合理容量是如何改變的?因此,為了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類應如何做?提示:人口合理容量減小。應提倡適度消費。歸|納|拓|展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分與聯系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分的概念,詳細表解如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大小關系某一地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共同點由于制約因素不確定,所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造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但肯定歷史階段,制約因素相對穩定的狀況下,可對人口容量進行相對定量估計,即具有相對確定性[方法技巧]圖析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關系。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允許的最大人口數量(極限人口),即能養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數量(最佳人口),即最適合養活多少人。資源、科技、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響。典|例|剖|析例題2(2024·全國高一課時練習)20世紀90年頭以來,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我國人口數量、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進行了預料,表中內容為一些學者的預料數據。讀表,據此完成(1)~(2)題。2050年人口數量14億~15億依農業資源最大供給的人口數量15億~16億依糧食生產實力最多供給的人口數量15.1億或16.6億依小康消費水平最相宜供給的人口數量8億~9億(1)表中反映的我國人口合理容量是(C)A.15億~16億 B.15.1億或16.6億C.8億~9億 D.14億~15億(2)下列不屬于影響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因素的是(D)A.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B.地區開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費水平D.國家的人口政策[解析]第(1)題,讀表格可知,14億~15億是預料的2050年我國的人口數量,D錯誤;15億~16億、15.1億或16.6億是依據不同標準預料的資源環境承載力,A、B錯誤;8億~9億是依小康消費水平最相宜供給的人口數量,即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C正確。所以選C。第(2)題,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地區開放程度是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因素,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與資源環境承載力呈正相關,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資源環境承載力呈負相關,A、B、C正確,國家的人口政策不屬于影響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D錯誤。本題選擇不屬于的影響因素,所以選D。對點訓練?讀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青海、西藏地區土地生產潛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1)~(2)題。年生物量/萬噸可承載人口/萬最大人口密度/(人/km2)長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1)青海、西藏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遠遠低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要緣由是(D)①地勢高、氣候寒冷②生態環境脆弱③自然資源豐富④土地生產潛力小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2)據探討分析,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減小,其緣由可能是(A)①消費水平快速上升②生產活動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③青藏鐵路的開通,便利了西藏與外界之間的聯系④自然災難的增多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第(1)題,青海、西藏地區位于青藏高原,這里地勢高、氣候寒冷,生態環境脆弱,土地生產潛力小,所以環境承載力小,①②④正確;自然資源越豐富,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所以青海、西藏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遠遠低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要緣由不包括這一項,③錯誤。第(2)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西藏的消費水平快速上升,由于消費水平與人口合理容量呈負相關,所以人口合理容量削減,①正確;生產活動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削減了當地的資源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削減,②正確;青藏鐵路的開通,加強了西藏與外界的聯系,提高了西藏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利于提高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③錯誤;生態環境破壞,誘發的自然災難增多,削減當地的資源總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削減,④正確。策略指導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曲線圖的判讀1.人口數與資源環境承載力關系模式圖下面三幅圖反映了人口數與資源環境承載力關系的三種模式,依據人類與環境關系的友好程度由好到差為Ⅰ、Ⅱ、Ⅲ。圖Ⅰ中人口數始終低于資源環境承載力,故人類與環境關系最友好(協調);圖Ⅲ中新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原資源環境承載力顯著下降,這說明在人口增長過程中,環境受到破壞,故人類與環境關系最不友好;圖Ⅱ中有一段時期人口數高于資源環境承載力,但資源環境承載力沒有下降,故人類與環境關系較友好。2.最佳人口規模圖注:P、P′為不同條件下的最佳人口規模。(1)最佳人口規模是指人口合理容量。圖中橫坐標為人口規模,縱坐標為生活質量,P為較低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為較高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2)在特定的生產力條件下,人口規模過大和過小都不利于經濟發展。讀圖可知,當人口規模低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當人口規模高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考題展示讀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回答(1)~(2)題。(1)下列對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理解,錯誤的是(B)①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實力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源環境承載力在不斷變大③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從而使人口數量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④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依據人與環境關系的志向程度排列,三種模式由好到差依次是(A)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Ⅱ、Ⅰ D.Ⅰ、Ⅲ、Ⅱ[解析]第(1)題,資源環境承載力是環境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不行能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無限)變大,一個地區的人口數量不宜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第(2)題,在三種模式中,Ⅰ模式最好,因為人口數量沒有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Ⅲ模式最差,人口數量超過了資源環境承載力,導致環境惡化,資源環境承載力降低。一、選擇題(2024·全國高一課時練習)下圖為“南疆地區現代與古代城鎮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影響南疆地區城鎮分布及城鎮人口規模的關鍵因素是(D)A.交通線分布及線路等級B.地表形態及土地面積C.熱量條件及農作物產量D.水資源分布及數量2.圖示區域環境承載力較低,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C)A.礦產資源 B.政府政策C.水資源 D.科學技術[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南疆地區現代與古代城鎮均分布在河流沿岸。因南疆地區位于我國西北內陸,氣候干旱,所以影響南疆地區城鎮分布及城鎮人口規模的關鍵因素是水資源分布及數量,D對。故選D。第2題,資源是制約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自然資源越豐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某地區的環境承載力大小取決于數量最少的自然資源,圖示區域位于我國西北內陸,環境承載力較低,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水資源,C對,A、B、D錯誤。故選C。(2024·全國高一單元測試)下表是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據此完成3~4題。氣候區人口合理容量(億人)人口合理密度(人/km2)熱帶雨林氣候區28.00200亞熱帶季風氣候區9.30100地中海氣候區2.2590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及溫帶季風氣候區7.3530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測算主要考慮的是(B)A.社會因素 B.自然因素C.經濟因素 D.歷史因素4.按表格推算,下列氣候類型所在地區遠沒有達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D)A.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B.地中海氣候區C.溫帶季風氣候區 D.熱帶雨林氣候區[解析]第3題,該表反映了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說明這種測算主要考慮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氣候因素,B正確;社會因素、經濟因素、歷史因素均屬于人文因素,故A、C、D錯誤,故選B。第4題,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水熱資源極為豐富,從表中信息可知,該氣候區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最大,而目前該氣候區卻是世界上人口稀有的地區之一,故D正確;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10°N~50°N范圍內,因此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中海氣候區、溫帶季風氣候區均是世界人口稠密區,故A、B、C錯誤,故選D。下表為我國環境與人口信息表。據此完成5~6題。我國環境與人口信息最多能供給的人口數量①約16億人最相宜的人口數量溫飽型消費水平②10億之內小康型消費水平③8億~9億人富有型消費水平④7億之內5.表中代表我國人口容量的數據是(A)A.① B.②C.③ D.④6.表中②③④數據值的差異,說明人口合理容量(C)A.只受人口消費水平影響B.與人口消費水平呈正相關C.與人口消費水平呈負相關D.與人口消費水平無關[解析]第5題,分析表中供應的信息可知,①表示我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②、③、④表示在不同消費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第6題,②、③、④數值的差異,主要是由于消費水平的差異造成的,消費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說明人口合理容量與人口消費水平呈負相關。復活節島是一個孤懸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島,與最近陸地的直線距離超過1900千米。考古發覺,大約在公元600年左右,該島起先出現人類活動。下圖為“復活節島人口總量與環境承載力的關聯改變關系圖”。據此完成7~8題。7.據圖可知,復活節島(B)A.在純自然狀態下供應的物資可以養活大約6000人B.t2時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農業生產力的發展C.t3時期,整個島嶼的社會發展最為旺盛安定D.t4時期的生態環境優于t1時期8.復活節島人口數量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聯改變說明(D)A.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只與自然資源豐富程度有關B.人口數量的改變不受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制約C.人口數量只能低于資源環境承載力D.資源環境承載力是維持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底線[解析]第7題,資源環境承載力受資源、科技等因素的影響,它是在考慮了各種影響因素后估算出的數值,不是在純自然狀態下而得出的數值;t2時期,該島實際人口數量增加,資源環境承載力提高,據此推想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農業生產力的發展;t3時期,該島實際人口數量超出了資源環境承載力,生態環境惡化;t4時期,該島實際人口數量雖接近資源環境承載力,但生態環境質量較t1時期差。故B選項正確,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時練基礎作業】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十單元《期末計算能力測試》(含答案)
- 中外合資企業合作協議書
- 授權代理合同框架協議
- 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信息披露的流程與標準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領域挑戰試題及答案
- 企業財務規劃的基本步驟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中短期與長期規劃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西方民主政治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課題六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 考前沖刺資料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鐵路車輛鉗工(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跨越高原勇敢前行 課件 2025屆高考學習的高原期主題班會
- 2025年中國共青團入團團員必知知識考試題與答案
- 2024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移動業務代辦協議書
- 2025年CSCO胃癌診療指南解讀
- 2025屆廣東省高三一模生物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述職報告:崗位認知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集體備課
- 2025年中職入團考試題型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