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運用》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解析物質的量是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導出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物理量,這些物理量不但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階段,而且被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因此,物質的量概念的教學歷來被認為是重點和難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節分四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第二課時:摩爾質量;第三課時:氣體摩爾體積和阿伏加德羅定律;第四課時:物質的量濃度及溶液配制。二、教學目標解析知識與技能①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了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關系;②通過對1mol物質質量的討論,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以及摩爾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之間的關系;③通過對摩爾質量概念的理解,讓學生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和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④通過對1mol物質體積的討論,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⑤通過對氣體摩爾體積概念的理解,讓學生了解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和氣體的體積之間的關系;⑥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掌握與物質的量濃度有關的計算、分析方法;⑦通過活動探究,使學生掌握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的基本要領和技巧;⑧通過交流討論,讓學生從物質的量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理解,嘗試從定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體會定量研究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②通過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體驗以實驗為基礎的實例研究方法,能獨立地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研究討論。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學生現處于初三和高一的銜接階段;在該階段學生對國際單位制中的“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對國際單位制中的“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將“物質的量”這一抽象概念與“物質的質量”相混。但學生在初中學習了原子、分子、電子等微觀粒子,學習了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對應的單位,所以教師應注意從學生認識基礎出發,加強直觀性教學,采用設問、類比啟發、重點講解并輔以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去聯想,運用遷移規律,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新知識。摩爾質量的教學是物質的量教學的延伸,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學生已經對物質的量有所認識,將這種認識方法遷移過來是本節課的主要設計思想,這樣可避免對摩爾質量概念形成過程中繁瑣的講解。教材把氣體摩爾體積的內容放在物質的量、摩爾質量之后,便于前后銜接;并為以后學習有關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方程式計算以及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作鋪墊;也為物理學中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提供基礎。物質的量濃度是在學生學習了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的概念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另一種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擴大知識面,提高計算能力,初步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技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是高中的重點內容,也是有關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本節課屬于概念教學課,主要運用講授方式、形象化的啟發式教學法、類比邏輯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靈活應用概念。對于抽象概念的突破,采用PPT展示直觀的實物圖片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并自己建構新概念。五、教學過程設計(一)教學基本流程第一課時課時目標:①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②了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設計:1、集合概念的建立問題1:現有最小刻度為0.1cm的尺子,你能想辦法用它測出一張紙的厚度嗎?問題2:現有最小刻度為0.1g的托盤天平,你能想辦法用它稱量一粒大米的質量嗎?設計意圖:學生體會,聯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其核心是一種化小為大的思想。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老師總結:一張紙,一粒米均不能用尺或托盤天平進行測量,因為它們太小。我們想的辦法是測量許多紙,許多大米的質量。我們的思想可以用幾個字來形容,即:聚少成多,聚微成宏。2、引入“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問題1:下面我們看看化學反應里面有沒有體現這些思想,例如:C+O2==CO2表示什么意義?微觀粒子數 111物質的質量12g32g44g問題2:從上面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思考,可稱量物質與原子、離子或分子這間有什么聯系?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想辦法。設計意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物質的量”概念,降低了學生在理解這一抽象概念時的難度;通過將常見物理量,及易混概念對比分析,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完成了新概念的建構過程。展示:國際單位制(SI)的7個基本單位:物理量單位名稱單位符號長度米m質量千克(公斤)kg時間秒S電流安[培]A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物質的量摩[爾]mol發光強度坎[德拉]cd板書: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一)物質的量及其單位1、定義: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符號為n;2、單位: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之一,符號為mol;注意:1、物質的量是一個專有名詞;2、物質的量所表示的是微觀粒子或微觀粒子的集合體。3、物質的量的適用范圍是微觀粒子(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一般使用化學式)。練習:判斷正誤,說明理由。A、1mol氫(×)沒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離子B、1molCO2(√)C、1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觀粒子設計意圖:鞏固物質的量的適用范圍是微觀粒子(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一般使用化學式)。3、微粒數與物質的量的關系問題1:從物質的量設立的目的來看,物質的量實際上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這個集體的組成者是粒子,這種集體有大有小,也就是集體內的粒子數目有多有少。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一打、一箱一樣,表示的是數量的集體。一個箱子能裝多少瓶飲料,這取決于我們做多大的箱子,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定義這個集合單位。那么1mol表示的粒子數目是多少呢?問題2:6.02×1023這個數值是以什么為依據得出的?問題3:12C原子特指什么結構的碳原子?設計意圖:高一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正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形象思維多于抽象思維,對抽象概念的學習,一般離不開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以學生熟悉的、身邊的真實現象來遷移類比,使學生從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層層遞進,使學生容易理解掌握知識。學生:思考,閱讀P11的內容總結歸納,教師小結:板書:(二)阿伏加德羅常數1、概念: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目,符號:NA2、單位:mol-13、數值:NA≈6.02×1023mol-1。課堂練習:(1)1mo1O2的分子數約為___________,2.5molSO2的分子數為___________;(2)3.01×1023個CO2的物質的量是______mol,其中碳原子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3)1.204×1023個H2O的物質的量是_____mo1,其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4)N個C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mol。課堂小結:(1)為什么要引入物質的量?(2)物質的量是什么?(3)1mol粒子數目大約是多少?(4)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與粒子數的轉換關系七、作業設計:(附后)六、教學反思:本節課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學習參與情況: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活動,吸取其它同學在該問題中正確的地方,有根據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張。自主學習情況: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第二課時課時目標:①通過對1mol物質質量的討論,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以及摩爾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之間的關系;②通過對摩爾質量概念的理解,讓學生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和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復習]什么是物質的量?什么是摩爾?什么是阿伏加德羅常數?你是如何理解這三個概念的?設計意圖:以舊引新。問題1:1mol任何物質都約含有6.02X1023個粒子,那么1mol物質的質量到底有多大呢?粒子符號物質的式量每個粒子的質量(g/個)1mol物質含有的粒子數(個)1mol物質的質量C121.993X10-23NA12Fe569.032X10-23NA56H2SO4981.628X10-22NA98H2O182.990X10-23NA18Na+233.821X10-23NA23分析以上計算結果可得出什么規律?設計意圖:使學生學會比較和歸納總結,得出1mol物質的質量到底有多大。師生共同探討得出:(1)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于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2)1mol任何分子的質量(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于這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3)1mol任何離子的質量(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于這種離子的式量。板書:(三)摩爾質量1、1mol物質的質量:1mol任何微粒或物質的質量在以克為單位時,數值上等于該微粒的相對(原子、分子)質量。2、摩爾質量(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2)符號:M(3)單位:g/mol(4)數值:(當單位為g/mol)等于物質或粒子的式量課堂練習1:寫出下列粒子的摩爾質量Cu:OH-:H2O:NaCl:N2:NH4+:問題2:你能寫出已知物質的量,計算物質的質量的計算式嗎?1molCu質量是64克2molCu質量是2×64克nmolCu質量是n·6克[結論]物質的質量與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如下: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即m=n×M[練習2](1)已知2.5mol某物質的質量是75g,其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2)已知2mol某物質的質量是142g,其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問題3:如果已知物質的質量,能否知道它的物質的量呢?能否寫出它的計算式?[例如]28克鐵的物質的量是多少?[結論]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課堂小結:作業設計:(附后)教學反思本節課在引入階段主要設置了兩個內容:先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收獲,再在此基礎上,提供一些具體的數據,讓學生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關注兩個問題:物質的量相等的物質,微粒數和質量是否相等,學生很容易得出微粒數是相等的,從而出現定勢思維,但物質的質量其實是不相等的。有了問題,學生就有了尋找問題的根源動力,這樣獲得的結論就不容易遺忘,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培養。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從數學角度來說其實并不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弄清其中的關系,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實踐的操練中發現問題、找出規律。第三課時課時目標:④通過對1mol物質體積的討論,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⑤通過對氣體摩爾體積概念的理解,讓學生了解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和氣體的體積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以問題推進的探究式教學學法指導:推理演繹、歸納總結教學用品電腦多媒體教學設計思路1.利用已有的物理公式V=m/ρ計算1mol的幾種固體、液體和氣體的體積,然后讓學生找出其中的規律并對其進行質疑。探究物質體積大小的影響因素(動畫演示)
①粒子的數目
②粒子的大小
③粒子間的平均距離(實驗探究)相同條件下,1mol固體或液體的體積不同的主要原因(動畫演示)粒子的數目相同,粒子間的平均距離大小相對于粒子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計的前提下,固體或液體的體積主要決定于粒子的大小;不同的固體或液體的粒子大小不同,因此,1mol固體或液體的體積不同。相同條件下,1mol氣體的體積基本相同的主要原因(動畫演示)粒子的數目相同,粒子的大小相對于粒子間的平均距離可以忽略不計,而相同條件下,不同的氣體的粒子間的平均距離(統計的結果)基本相同,因此,1mol氣體的體積基本相同5.探究氣體的粒子間的距離的影響因素(動畫模擬)
①溫度對氣體粒子間的距離的影響
②壓強對氣體粒子間的距離的影響納總結,導出氣體摩爾體積概念、表達式、單位等。指出: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7.隨堂檢測
結合適當的練習,及時反饋并總結出使用22.4L/mol時的注意事項教學設計:【問題1】我們上節課學習了物質的量,請大家一起回憶我們所學的知識,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都相等都約是多少?什么叫摩爾質量?1摩爾物質的質量是多少?那么1mol物質的體積,我們如何求算?V=m/ρ設計意圖:從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相同條件下,1摩爾不同固體或液體物質的體積相同嗎?請大家一起填寫下面的表格,來看看固體、液體物質它們的體積有什么規律?【PPT呈現表格】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計算,在思考中“從個別到一般”總結規律,充分體現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學生歸納、回答】相同條件下,1mol不同固體或液體物質的體積是不相同的……【問題2】物質的量都是1mol的不同固體和液體物質,為什么它們的體積各不相同呢?是什么因素決定了物質體積的大小呢?請同學們繼續思考。【多媒體投影】決定物質體積的大小因素設計意圖:應用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理論更加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接受,讓學生了解原因。【教師歸納、總結、板書】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有三個:(1)物質的粒子數目(2)粒子的大小(3)粒子間的距離【多媒體投影】①構成固態結構微粒間距離的示意圖②構成液態結構微粒間距離的示意圖【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得出結論】組成固態物質的微粒之間間距很小,組成液態物質的微粒間距也很小,故他們的體積取決于微粒的大小.【問題3】剛才我們探討了1mol固體、液體物質的體積,那么,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是否相同呢?請同學們填寫下表(附錄二)【多媒體投影】構成氣態結構微粒間距離的示意圖(氣體分子間的距離很大)【多媒體投影】氣體分子平均距離與分子直徑的比較。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計算,在思考中“從個別到一般”總結規律,充分體現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應用直觀教使抽象的理論更加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接受。【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既然氣體的體積主要受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影響,那么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受哪些條件的影響呢?是怎樣影響的?【多媒體投影】溫度對氣體體積的影響【多媒體投影】壓強對氣體體積的影響【教師提問】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兩個表格,大家一起計算,分析,我們對比1mol固體、液體物質與1mol氣體物質(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教師歸納、總結】1.在相同條件下,1mol氣體所占的體積比1mol固體或液體所占的體積大得多;2.在相同條件下,1mol固體或液體的體積各不相同,而1mol氣體的體積卻幾乎相同。現在我們就以此為基礎來學習今天的重點內容——氣體摩爾體積。【教師講解、板書、多媒體投影】二、氣體摩爾體積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2、符號:Vm3、公式:Vm=V/n常用單位有L/mol和m3/mol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L。【練習】請大家根據我們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物質的體積都約是22.4L。2.1mol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3.標準狀況下,1molO2和N2混合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4.22.4L氣體所含分子數一定大于5.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都是22.4L。6.只有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才可能約為22.4L/mol。[問題4]同溫同壓下,如果氣體的體積相同則氣體的物質的量是否也相同呢?所含的分子數呢?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Vm=V/n推導出阿伏加德羅定律。[總結]因為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隨著溫度、壓強的變化而改變,各種氣體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是相等的。所以,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所含的分子個數也相等。這一結論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發現的,并被許多的科學實驗所證實,成為定律,叫阿伏加德羅定律。[板書]4、阿伏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在定律中有四同:“同溫”、“同壓”、“同體積”、“同分子數目”,三同就可定為一同。[投影小結]1、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兩種氣體必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2、同T、P下,同分子數目的兩種氣體體積必然相同4、阿伏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作業設計:(附后)教學反思:這節課我們通過計算和比較不同狀態的常見物質在1mol時的體積,發現相同條件下的不同物質的體積特點,并從微觀角度分析了物質體積大小不同的原因,理解了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通過課堂練習,進一步明確了氣體摩爾體積應用時的注意事項。第四課時課時目標①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掌握與物質的量濃度有關的計算、分析方法;②通過活動探究,使學生掌握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的基本要領和技巧;教學設計:問題1:我們知道溶液有濃、稀之分,那么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濃稀程度呢?設計意圖:復習初中知識。學生回憶:用濃度,在初中學過用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溶液的濃度。板書:溶質的質量分數(說明此處的書寫注意和物質的量濃度形成對比關系,以表格形式出現)定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表達式:問題2:在生活中對溶液中溶質的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其含義是什么?(課前讓學生留意超市生活用品的商標或醫院化驗單對物質的含量的多少有哪些表示方法)設計意圖:從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講述:在使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時有不便之處。例如:在科學實驗和工農業生產中,人們在使用溶液時,一般都量取溶液的體積,而較少去稱量其質量。此外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間有一定的比例關系,比質量關系要簡單多了。所以有必要學習另外一種表示濃度的方法。是用溶液的體積和物質的量表示的。本節就學習這種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物質的量濃度。板書:三、物質的量濃度(一)物質的量濃度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的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用符號cB表示,單位mol/L或mol/m32、表達式:講解:注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對比。溶液體積的單位是L或m3。課堂練習: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mol/L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mol/L3.標準狀況下,22.4LHCl配成0.5L鹽酸,其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mol/L4.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mol(參考答案:0.5mol/L;2mol/L;2mol/L;49g)設計意圖:鞏固公式的應用。討論:1.將342gC12H22O11(蔗糖)溶解在1L水中,其物質的量濃度是1mol/L嗎?2.從1L濃度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這100mL溶液的濃度是多少?取出的溶液與原溶液相比,哪些量變化了,哪些量沒變?(1.不正確。因為物質的量濃度是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的組成,而不是單位體積的溶劑里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2.所取溶液的濃度不變。例如:日常生活中從一大杯鹽水中倒出一小杯,鹽水的濃度不變。對比取出液和原溶液,濃度沒變,溶質的物質的量變小了,溶質的質量變了。溶液的體積變小了。就象大杯中的鹽多,小杯中的鹽少。)提出:若兩種不同溶質的溶液,體積相同,濃度也相同,溶質的物質的量如何?質量如何?例如:1L1mol/L的氯化鈉溶液與同體積同濃度的鹽酸(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而質量不同。)過渡: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溶質的微粒數目如何計算呢?問題3: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溶質的微粒個數相同嗎?由于體積和濃度相同,因此酒精和蔗糖的物質的量相同,它們在溶液中只存在分子,因此分子個數相同。追問:那么對于易電離的物質呢?例如:1mol/L的氯化鈉和氯化鎂溶液各1L,溶質的物質的量相等嗎?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數目是多少,相同嗎?如:NaCl=Na+
+
Cl-1mol
1mol
1molMgCl2=Mg2+
+2Cl-1mol
1mol
2mol分析: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都是1mol,由于它們溶于水會全部電離成離子。其中鈉離子和鎂離子的數目相同,而氯離子數目不同。小結:對于難電離的物質,同體積同濃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質的分子數目相同;對于易電離的物質,同體積同濃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質離子的數目不一定相同。課堂練習:1.0.1molAl2(SO4)3溶液中Al3+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__。2.有5瓶溶液分別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醋酸水溶液,⑤50m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分子、離子總數的大小順序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0.2mol/L,0.3mol/L
2.⑤>④>③>②>①。問題4:那么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板書]3、c=[過]在初三時我們已經學過如何來稀釋溶液,在稀釋的過程中,保證前后溶質的質量應該是不變的,也就有了m(濃溶液)×ψ(濃溶液)=m(稀溶液)×ψ(稀溶液),那么將溶液用水稀釋或去水濃縮的時候,溶液體積發生變化,但溶質質量不變,即溶液稀釋或濃縮前后,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是相等的。對此,可用怎樣的公式來表示呢?[板書]4、稀釋定律: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講]在稀釋濃溶液時,溶液的體積發生了變化,但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即在溶液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相等。我們若知道上述四個量中的三個量,就可以解決稀釋問題[過]我們學習了物質的量濃度,下面就讓我們來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實驗1-5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講]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本實驗所需的儀器。[板書](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1、儀器(1)天平[投]天平的使用方法:1、稱量前先把游碼撥到標尺的零刻度處,檢查天平左右擺動是否平衡。若未達到平衡,可調節左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左物右碼。藥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盤里。砝碼用鑷子夾取。[講]下面讓我們來介紹一下主要的容量瓶:[板](2)容量瓶[講]容量瓶是配制準確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儀器。容量瓶有各種不同規格,常用的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幾種。容量瓶頸部有標線、瓶上標有溫度和容量。容量瓶只能配對應體積的溶液。因此,在選擇時,要使容量瓶的容積等于或略大于所需的體積。容量瓶的使用要有一定溫度限制,容量瓶不能作為盛放液體的容器或反應容器使用,也不能加熱)[投影小結]容量瓶使用前a、檢查是否漏水方法:往瓶內加水,塞好瓶塞。用手指頂住瓶塞。另一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旋轉180°,仍把瓶倒立過來,再檢驗是否漏水。b、用蒸餾水洗滌容量瓶[思考]為什么檢查后要將瓶塞旋轉180°后再檢查一次?(為防止容量瓶的瓶塞,瓶口內部不規則而造成誤判。)[講]容量瓶要注意它的拿法,為防止因受熱而使容積變大或液體體積膨脹,不能用手掌握容量瓶,振蕩或倒轉容量瓶時,要用一只手指頂住瓶塞。[投影小結]注意事項:1、向容量瓶轉移溶液或加入水,用玻璃棒引流并且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刻度線以下的內壁上,棒身要在容量瓶中央位置。2、加水到刻度線1-2㎝處改用膠頭滴管。3、視線與刻度線平行。當液體凹液面與容量瓶的刻度線恰好相切時,停止加水。[講]容量瓶使用時,要將燒杯中的液體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不要讓溶液灑在容量瓶外,也不要讓溶液在刻度線上面沿瓶壁流下。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過程:[板書]2、步驟[投影實驗]實驗1-5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1)計算:需要固體NaCl的質量______(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質量或量筒量體積。(3)溶解或稀釋:在小燒杯中溶解固體,用適量蒸餾水溶解或稀釋,冷卻至室溫。[思考]溶液注入容量瓶前為什么要冷卻?(稀釋或溶解總有一定的熱效應。容量瓶在使用前有一定的溫度指數,只標明一定溫度下的正確體積(20℃[投影實驗](4)移液:將小燒杯中液體沿玻璃棒小心轉入一定體積的容量瓶中,若不慎灑出,必須重新配制;溶液轉移容量瓶時,必須用蒸餾水將燒杯內壁及玻璃棒洗滌2-3次,并將洗滌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學與問]1、為什么要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并將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后,燒杯的內壁上還沾有少量溶液,若不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容量瓶中的溶質就會減少,即容量瓶內容質的物質的量減少,導致所配溶液中溶質的濃度會偏低。為了減少溶質的損失,應用蒸餾水洗滌燒杯2-3次,并將洗滌后的溶液也轉移到容量瓶中。)2、若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時不慎灑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質的濃度比所要求的大?(配成的溶液中溶質的實際濃度比要求小)[投影實驗](5)輕微振蕩搖勻:[思考]為什么在容量瓶中尚未定容前,就搖勻?(兩種性質不同的溶液混合后,體積不再有加合性,若加到標線再搖勻,就可能超過標線)[投影實驗](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離刻度線1-2㎝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刻度線,塞好瓶塞,搖勻,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支手托住瓶底,倒轉過來,搖動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勻。[思考]定容后,反復振蕩,液面低于刻度線,為什么?能否再加水?(容量瓶屬容納式玻璃儀器。振蕩后液面低,是因為極少量溶液在潤濕磨口處損耗了。刻度是以容納量為依據,所以不再加水至刻度,否則,溶液濃度偏低)[投影實驗](7)裝瓶并貼標簽。[板書]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誤差分析誤差分析依據的原理:c(B)=由m、V決定實驗誤差[投影總結](1)稱量時所引起的誤差若砝碼銹蝕、試劑砝碼左右顛倒、游碼放在右端、量筒量取液體時仰視讀數所讀體積偏大時,c(B)變大。若砝碼有殘缺或俯視讀數,使體積偏小,c(B)變小。(2)用于溶解固體或稀釋溶液的燒杯和玻璃棒未用蒸餾水洗滌,使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致使液體濃度偏低。(3)轉移或攪拌時有部分濺出,致使濃度偏小。(4)定容時,仰視體積變大,濃度偏低,俯視則相反。課堂練習:有下列化學儀器:①托盤天平;②玻璃棒;③藥匙;④燒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膠頭滴管;⑧細口試劑瓶;⑨標簽紙。(1)現需要配制500mL1mol/L硫酸溶液,需用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g/㎝3的濃硫酸______mL。(2)從上述儀器中,按實驗使用的先后順序,其編號排列是________(3)容量瓶使用前檢驗漏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4)若實驗遇到下列情況,對所配制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不變”)?①用以稀釋硫酸的燒杯未洗滌__________②未經冷卻趨熱將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__________③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_____________④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_____________⑤定容時俯視觀察液面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7.2;①③④⑤②⑥⑦⑧⑨;往容量瓶里加適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支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如不漏水,把瓶塞180°旋轉后塞緊,再把瓶倒立過來,若不漏水,才能使用。偏低;偏高;偏低;不變;偏高;教學反思:本節課一實驗探究、與問題探究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及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理解物質的量濃度概念引入的必要性,例如通過醫院的化驗單讓學生自己總結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體會用溶液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濃度的方便。總之,本節課以實驗為重點,通過小組實驗、對比等方式來落實基本知識點,并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之處: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容量瓶,對實驗的過程比較陌生,所以實驗的步驟和實驗的注意事項教師講解較多,學生自主設計的內容偏少。本單元作業設計:§1.2化學計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物質的量A組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摩爾是()A.物質的數量單位B.表示物質的質量單位C.表示物質的量的單位D.既是物質的數量單位又是物質的質量單位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1mol任何物質都含有約6.02×1023個原子B.0.012kg12C含有約6.02×10C.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的單位時,應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D.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3.下列關于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說法正確的是()A.阿伏加德羅常數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數B.阿伏加德羅常數是0.012g12C.阿伏加德羅常數是6.02×1023mol-1D.阿伏加德羅常數的符號為NA,近似值為6.02×1023mol-14.0.5molNa2SO4中所含的Na+離子數為()A.3.01×1023B.6.02×1023C5.對于0.1mol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有6.02×1023個H2O分子B.含0.1molH原子C.含0.1molO原子D.含原子總數為0.36.下列關于摩爾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氯氣的摩爾質量是71克B.氯化氫的摩爾質量為36.5g/moC.1摩氫氣的質量為1克D.O2的摩爾質量為16g/mol7.在一定量CH4中,碳原子與氫原子的物質的量比為()A.1∶1B.1∶2C.1∶3D.18.0.8g某物質中含有3.01×10A.16g/molB.16gC.32D.32g9.相同質量的下列物質,所含分子數目最多的是() A.CH4 B.NH3 C.H2O D.10.n克的H2SO4所含氧原子的物質的量是() A.n/98mol B.7n/98molC.4n/98mol D.4n/32mol11.已知1gN2含a個分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為()A.a/14mol-1 B.a/28mol-1 C.14amol-1 D.28amol二、填空題12.填充下列表格物質指定的微粒(個)質量(m)(g)物質的量(n)(mol)摩爾質量(M)(g/mol)氦氣(He)0.2S1.204×1023Na2CO30.53C12H22O110.2513.0.1molH2SO4中含個硫原子,個氧原子,個氫原子,molO。14.2molNH4NO3與molH2SO4所含氧原子數相同。1.204×1024個Na變成Na+失去mole―(電子)。15.0.2molAl2(SO4)3中含有Al3+mol、SO42-g。16.8g氧氣為mol;0.1mol氧氣共有mol電子。17.4.5g水與g硫酸所含的分子數相等,它們所含氧原子數之比是,其中氫原子數之比是參考答案:1.C2.A3.D4.B5.C6.B7.D8.A9.A10.C11.D(1molN2為28g,28gN2中分子數等于阿伏加德羅常數)12.略13.6.02×10222.408×10231.204×10230.414.1.5215.0.4;57.6;16.0.25;1.617.24.5、1∶4、1∶1。B組一、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正確選項)1.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H2SO4的摩爾質量是98B.2molNO和2molNO2含原子數相同C.等質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個數相同D.等物質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數相等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A.28g氮氣所含有的原子數目為NAB.4g金屬鈣變成鈣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目為0.1NAC.lmol甲烷的質量與NA個甲烷分子的質量之和相等D.在常溫常壓下,1molHe含有的原子數為NA3.如果4gNH3由個分子組成,那么8gH2S所含的分子數為()A.x/2B.xC.2xD.4x4.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4g金屬鎂全部變成鎂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目為0.1 B.2g氫氣所含原子數目為NAC.17gNH3所含的電子數為10NA D.58.5gNaCl中含有NaCl分子數目為NA5.相同質量的SO2和SO3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A.所含硫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B.氧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C.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3 D.硫元素的質量比為5:46.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NA個N2分子和NA個CO分子質量比為1∶1B.1molH2O的質量等于NA個H2O質量的總和C.在任何條件下1molH2所含的原子數為NAD.1molH2SO4中所含的粒子數目一定是NA7.amolH2和2amol氦氣具有相同的A.原子數B.分子數C.質子數D.質量8.如果1g水中含有n個氫原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是()A.n/1mol-1B.2nmol-1C.9nmol-1D.n9.如果2g甲烷含有x個分子,那么22gCO2中所含分子數是()A.4xB.xC.0.5xD.3x10.0.1molKOH溶解在多少molH2O中,才能使100個H2O分子中含有1個K+離子()A.0.1molB.100molC.10molD.1mol11.3molSO2和2molSO3相比較,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它們的分子數之比為1:1B.它們的硫原子數之比為1:1C.它們的摩爾質量之比4:5D.它們的質量比1:112.下列物質中所含的氫原子數目相同的一組是()A.0.3molH2O和0.2molCH4B.0.1molNH4HCO3和0.5molNaOHC.4.5molHCl和4.5molH2OD.6.02×1023個H3PO4和0.1molH2SO413.下列各組物質中,含原子數最多的是()A.0.4molOB.4℃時5.4mL水 C.10gNe D.6.02×102314.相等物質的量的CO和CO2相比較,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它們所含的分子數目之比為1∶1 ②它們所含的O原子數目之比為1∶2③它們所含的C原子數目之比為1∶1 ④它們所含的原子總數目之比為2∶3⑤它們所含的電子數目之比為7∶11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二、填空題15.與16g氧氣所含有分子數相同的氨氣是g與16g氧氣所含原子總數相同的氨氣是g。16.19g某二價金屬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離子,ACl2的摩爾質量是,相對分子質量是,A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參考答案:1.AB2.CD3.B4.C(A:2.4g鎂的物質的量為0.1mol,每摩鎂變成鎂離子時失去2mol電子,所以,2.4g鎂應失去0.2mol電子,即0.2NA,不正確。B:氫氣是由氫分子組成的物質,氫分子是雙原子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所以,2g氫氣所含的氫分子數目為NA,氫原子數目應為2NA,不正確。C:NH3是含10個電子的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7,所以,17gNH3的物質的量為1mol,所含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0mol,電子數目為10NA,正確。D:NaCl是離子化合物,在離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只存在陰、陽離子,因此58.5gNaCl只含有NA個Na+和NA個Cl-,不正確。)5.D6.AB7.A8.C9.A10.C11.C12.B13.D(4℃時水的密度為1g/mol,故5.4mL即為5.4g,合0.3mol;10g氖氣為1mol;個硫酸分子為1mol,含H原子2mol,S原子1mol,O原子4mol,含原子數最多。)14.A(1個CO2中含1個C、2個O、3個原子、22個電子,同時擴大NA倍即1molCO2中含1molC、2molO、3mol原子、22mol電子;同理1molCO中含1molC、1molO、2mol原子、14mol電子所以①~⑤均正確。)15.8.54.2516.95gC組題1.1.2molCl2與元素A單質完全反應生成0.80molAClx,則x值為()A.1B.2C.3D.42.若一個X原子的質量為ag,一個126C原子的質量為bg,阿伏加德羅常數用NA表示,則X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可能為()A.B.C.D.a·NA3.乙醇(C2H6O)水溶液中,當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氫原子個數相等時,溶液中乙醇的質量分數為()A.20%B.50%C.46%D.32%4.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3gNa變為Na+時失去的電子數為NAB.18g水所含的電子數為NAC.8gHe所含的分子數為NAD.16gO2與16gO3所含的原子數均是NA5.在無土裁培中,配制1L內含0.5molNH4Cl、0.16molKCl、0.24molK2SO4的某營養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種固體配制,則需此三種固體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0.40mol0.50mol0.12molB.0.66mol0.50mol0.24molC.0.64mol0.50mol0.24molD.0.64mol0.02mol0.24mol6.等物質的量的鈉、鎂、鋁與足量稀H2SO4反應生成的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是()A.1:1:1B.1:2:3C.3:2:1D.7.高溫下用CO還原mgR2O3得ngR,已知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B.C.D.8.某混合物由NaCl、MgCl2、AlCl3組成,已知Na、Mg、Al三元素的質量之比為23:16:9,則NaCl、MgCl2和AlCl3物質的量之比為,含1.00molCl-的該混合物的質量為。9.9.75g鋅與mol的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放出molH2,在溶液中有molZn2+離子和molCl-離子,把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可以得到ZnCl2mol。參考答案:1.C2.AD3.B4.AD5.D6.B7.C8.3:2:1,49.9g9.0.3,0.15,0.15,0.3,0.15§1.2化學計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氣體摩爾體積A組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S-32Cl-35.5Fe-56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1.相同狀況下,下列氣體所占體積最大的是()A.3gH2B.16gO2C.32gH2SD.80g2.下列各物質所含原子數目,按由大到小順序排列的是()①0.5molNH3②標準狀況下22.4LHe③4℃9mL水④0.2molH3PO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含有NA個氦原子的氦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11.2L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3NAC.在常溫常壓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D.標準狀況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4.等物質的量的氫氣和氦氣一定具有相等的()A.原子數B.體積C.質子數D.質量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B.非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不可能為22.4LC.標準狀況下22.4L任何物質都含有約6.02×1023個分子D.1molH2和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L6.在相同狀況下,兩種物質的量相同的氣體必然具有()A.體積均為22.4LB.相同的體積C.相同的原子數目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1L水所含分子數為1/22.4NAB.在常溫常壓下,11.2升氯氣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C.在標準狀況下,0.5NA個氯氣分子所占體積是11.2LD.在25℃,壓強為1.01×105Pa時,11.2升氮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常溫常壓下,11.2升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AB.常溫常壓下,0.5NA甲烷所占有的體積大于11.2LC.常溫常壓下,1mol氦氣含有的核外電子數為2NAD.同溫同壓時,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單質所含的原子數目相同9.在標準狀況下①6.72LCH4②3.01×1023個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下列對這四種氣體的關系從大到小表達正確的是()a.體積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質量②>③>①>④d.氫原子個數①>③>④>②A.abcB.bcdC.cbaD.abcd10.在標準狀況下,10克CO和CO2組成的混合氣體,其體積為6.72L,則混合氣體中,CO和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A.2∶1B.1∶2C.2∶3D.3∶2二、計算題(要求規范寫出計算過程)11.計算下列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1)0.8CH4;(2)4.2gCO12.(1)求標準狀況下11.2LH2的質量;(2)求標準狀況下8.96LCO2的質量13.(1)0.672LNH3中所含的分子數;(2)1.806×1022個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14.14g鐵與足量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的氫氣的體積(標準狀況下)為多少?15.與足量氧氣反應生成1.8g參考答案:1.A2.D3.B4.C5.D6.B7.C8.B9.D10.A11.1.12L;3.36L。12.1g;17.6g13.1.806×1022;0.672L14.5.6L15.B組題一、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正確選項)1.在標準狀況下,1升N2含有mA.B.C.22.4mD.22.4m/mol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16g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NA個氧原子B.1.8g的NH4+離子中含有的電子數為1.1NAC.常溫常壓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數為NAD.46gNO2和N2O4混合氣體中含有原子數為3N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2.4g金屬鎂變為鎂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為0.1NAB.0.5mol單質鋁與足量鹽酸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C.1molMg與足量O2或N2反應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個電子D.1molNa與足量O2反應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個電子4.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B.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摩爾質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同溫同體積下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5.同溫同壓下,等質量的SO2和CO2相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密度比為16:11B.密度比為11:16C.體積比為1:16.若氣體X與氣體Y的摩爾質量之比為1∶2,則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X、Y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之比為()A.1∶2B.1∶1C.2∶1D.4∶7.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體積X2氣體與3體積Y2氣體化合生成2體積氣體化合物,則該化合物化學式為()A.XY3B.XYC.X3YD.X2Y3二、填空題8.等質量的氧氣和臭氧(O3),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比為,原子的個數比為,標準狀況下的密度之比為。9.同溫同壓下,甲容器中的氨(NH3)和乙容器中的甲烷(CH4)所含的氫原子數相等,則甲、乙兩容器的體積比為。三、計算題10.同溫同壓下,兩個相同容積的玻璃容器中分別盛滿N2和O2。(1)計算兩容器中N2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2)計算兩容器中N2和O2的質量比。(3)若按上述物質的量之比混合N2和O2,則1mol該混合氣體總質量為多少?1.D2.AD3.CD4.CD5.AD6.B7.A8.3∶2;3∶2;1∶1;2∶3。9.4∶310.1∶1;7∶8;30gC組題1.A氣體的摩爾質量是B氣體的n倍,同溫同壓下,B氣體的質量是同體積空氣的m倍(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A.m/nB.29m/nC.29mnD.29n/m2.同溫同壓下,某瓶充滿O2時為116g,充滿CO2時為122g,充滿氣體A時為114g,則A的式量為()A.60B.32C.44D.283.24mLH2和O2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點燃,反應后剩余3mL氣體,則原混合氣體中分子個數比為()A.1:16B.7:5C.17:7D.16:14.某狀況下,2g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是1120mL,2gA氣體的體積是770mL,試計算A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參考答案:1.C2.D3.BC4.64§1.2化學計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物質的量濃度A組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1.8g無水硫酸銅配成0.1mol/L的水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于500mL水中B.溶于1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總體積為500mLD.溶解后溶液的總體積為1L2.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對0.3mol/L硫酸鉀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1L溶液中含0.3NA個K+B.1L溶液中含0.9NA個離子C.2L溶液中K+濃度是1.2mol/LD.2L溶液中含0.6NA個離子3.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是()A.100mL0.5mol/LMgCl2溶液B.200mL0.25mol/LCaCl2溶液C.50mL1mol/LNaCl溶液D.250mL0.2mol/LHCl溶液4.按下列實驗方法能達到要求的是()A.用托盤天平稱量25.2gNaCl固體B.用100mL量筒量取2.5mL稀鹽酸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250mL容量瓶配制100mL0.lmol/L鹽酸溶液5.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對實驗結果無影響的是()A.燒杯中的洗滌液未轉移到容量瓶C.有少量NaOH溶液殘留在燒杯中C.容量瓶中原來有少量蒸餾水D.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適量水6.實驗室配制1mol·L―1鹽酸250mL,下列不需用的儀器是()A.250mL容量瓶B.托盤天平C.膠頭滴管D.燒杯7.容量瓶上需標a.溫度b.濃度c.容量d.壓強e.刻度線中的()A.a、c、eB.c、d、eC.a、b、dD.b、c、d8.下列溶液中與20mL3mol·L-1的KCl溶液的氯離子濃度不相同的是()A.30mL1mol·L―1的NaClB.20mL1.5mol·L―1的CaCl2C.15mL1mol·L―1的AlCl3D.30mL1mol·L―1的AlCl39.下列溶液中含Cl―物質的量最大的是()A.10mL0.1mol·L―1的AlCl3溶液B.20mL0.1mol·L―1的CaCl2溶液C.30mL0.2mol·L―1的KCl溶液D.10mL0.25mol·L―1的NaCl溶液10.配制250mL0.5mol/L的鹽酸溶液,需4mol/L的鹽酸()A.25mLB.31.3mLC.12.5mLD.100mL二、填空題11.用20g燒堿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從中取出1mL,其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含溶質g。若將這1mL溶液用水稀釋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其中含Na+g。12.200mL、2.00mol/L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molAl2(SO4)3,Al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SO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含Al3+的物質的量為,質量為。三、計算題13.20mL、1mol/L的鹽酸和25mL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求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濃度。參考答案:1.C2.B3.B4.A5.C6.B7.A8.A9.C10.B11.1、1、0.04、0.01、0.023g12.0.4、4mol/L、6mol/L、0.8mol、21.6g13.0.8mol/LB組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2個正確選項)1.在5LNa2SO4溶液中含有Na+離子4.6g,則溶液中SO42-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0.2mol·L-1B.0.04mol·L-1C.0.08mol·L-1D.0.02mol·L2.0.5LAlCl3溶液中Cl―為9.03×1022個,則AlCl3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0.1mol·L―1B.1mol·L―1C.3mol·L―1D.1.5mol·L―13.30mL3.1mol/LNaCl溶液和40mL0.5mol/L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A.0.5mol/LB.0.6mol/LC.1.00mol/LD.2mol/L4.ALAl2(SO4)3溶液中,含有BmolAl3+,則此鹽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B/Amol·L―1B.2A/Bmol·L―1C.A/2Bmol·L―1D.B/2Amol·L5.下列溶液中Cl―濃度與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力機械的流體動力特性分析考核試卷
- 3-9數據選擇器2電子課件教學版
- 筆的制造業國際市場拓展與貿易實務考核試卷
- 皮革物理性能測試方法與設備考核試卷
- 教案新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訓練卷
- 煤炭直接燃燒與污染控制技術考核試卷
- 一年級數學上冊《常考試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與治療 2
- 山東省平原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答案】
- 臨床骨折救治應急預案
- 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招聘事業編制教職員考試真題2024
- 2025世界防治哮喘日知識講座專題課件
- 糧食安全時政試題及答案
- 小學開展常規教育經驗交流活動方案
- 第四單元專題學習《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同步教學)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名師備課系列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農業科技中心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5團校入團培訓考試題庫(含答案)
-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餐(飲)具
- 自然辯證法(2023修訂版)課后思考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