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098-2021 起重機 安全 起重吊具_第1頁
GB∕T 41098-2021 起重機 安全 起重吊具_第2頁
GB∕T 41098-2021 起重機 安全 起重吊具_第3頁
GB∕T 41098-2021 起重機 安全 起重吊具_第4頁
GB∕T 41098-2021 起重機 安全 起重吊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 1 1 24安全要求和/或措施 74.1一般要求 7 8 5.1通則 5.2通過試驗驗證疲勞強度 5.3最小分級 6使用信息 6.1使用手冊 6.2標識 20附錄A(規范性)一般驗證法 22附錄B(規范性)鋼板夾鉗驗證方法 24附錄C(規范性)真空吸盤驗證方法 28附錄D(規范性)起重磁鐵驗證方法 34附錄E(規范性)掛梁驗證方法 38附錄F(規范性)起重叉驗證方法 40附錄G(規范性)夾鉗驗證方法 41I本文件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17096:2015《起重機安全起重吊具》。——GB/T1251.1—2008人類工效學公共場所和工作區域的險情信號險情聽覺信號——GB/T1251.2—2006人類工效學險情視覺信號一般要求、設計和檢驗(ISO11428:——GB/T5226.32—2017機械電氣安全機械電氣設備第32部分:起重機械技術條件——GB/T5972—2016起重機鋼絲繩保養、維護、檢驗和報廢(ISO4309:2010,IDT);——GB/T6974.1—2008起重機術語第1部分:通用術語(ISO4306-1:2007,IDT);——GB/T15706—2012機械安全設計通則風險評估與風險減小(ISO12100:2010,IDT);——GB/T20652—2006M(4)、S(6)和T(8)級焊接吊鏈(IS -GB/T22437.2—2010起重機載荷與載荷組合的設計原則第2部分:流動式起重機 -GB/T22437.3—2018起重機載荷與載荷組合的設計原則第3部分:塔式起重機—GB/T22437.4—2010起重機載荷與載荷組合的設計原則第4部分:臂架起重機 —GB/T22437.5—2008起重機載荷與載荷組合的設計原則第5部分:橋式和門式起重機——GB/T25853—20108級非焊接吊鏈(ISO7593:1986,IDT);Ⅱ——D.1.1.1增加引導語“該裝置的布置是為了驗證起重磁鐵的拉脫力(見圖D.1),應滿足如下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1ISO4306-1起重機術語第1部分:通用術語(Cranes—Vocabulary—Part1:General)ISO4309起重機鋼絲繩保養、維護、檢驗和報廢(Cranes—Wireropes—Careandmainte-2ISO7731人類工效學公共場所和工作區域的險情信號險情聽覺信號(Ergonomics—DangerISO11428人類工效學險情視覺信號一般要求、設計和檢驗(Ergonomics—VisualdangerISO11429人類工效學險情和信息的視聽信號體系(Ergonomics—SystemofauditoryandISO12100機械安全設計通則風險評估與風險減小(Safetyofmachinery—Generalavoidcrushingofpartsofthehumanbody)ISO20332起重機金屬結構能力驗證(Cranes—Proofofcompetenceofsteelstructures)IEC60204-32機械電氣安全機械電氣設備第32部分:起重機械技術條件(Safetyofmachnery—Electricalequipmentofmachines—Part32:RequirementsforhoistiEN1492-1編織吊索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纖維扁平吊裝帶(Textileslings—Safe-ty—Part1:Flatwovenwebty—Part2:Roundslingsmadeofman-madefibresforgeneC型鉤C-hook3405禁區no-goarea輔助直接保持裝置secondarypositiveholdingdevice將載荷從接通電源的磁鐵上分離所需要的垂直于磁極a)兩個獨立的握持運行控制裝置的操作;6GB/T41098—2021/ISb)一個控制裝置的兩個運動的順序操作;動力式真空吸盤non-self-primingvacuumlifter額定載荷workingloadlimit;WLL784.2.1.4鋼板夾鉗的最小工作載荷不應大于額定載荷的5%。a)最小厚度不大于50mm時,公差為最小厚度的10%;c)最小厚度大于100mm時,公差為最小厚度的5%。少相當于2倍額定載荷的載荷。最大傾斜角的增加應符合4.1.1.1的要求。可以是光信號或聲音信號,具體取決于真空吸盤的使用環境,且應符合ISO11428、ISO11429和4.2.2.7如果出現電源故障,真空吸盤應能夠保持載荷5min,在禁止區或滿足以下全部條件的渦輪真9能在4個水平方向承載相當于50%額定載荷和垂直方向承載相當于200%額定載荷的均布載荷。4.2.7.74.2.7.5和4.2.7.6的要求不適用于僅僅將夾鉗最底部提升到小于1.8m高度的夾鉗和以下5.1通則應按照表1規定的方法和附錄A~附錄G的要求來驗證是否符合每個安全要求和/或措施(見第4章和第6章)。型式驗證控制吊索防止意外釋放防止放下時意外釋放厚度范圍的公差型式驗證控制吊索吸力載荷保持時間暴露區雙動作控制翻轉或旋轉控制蓄電池供電的控制吊索雙動作控制拉脫力GB/T41098—2021/IS表1用于驗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和/或措施的方法(續)型式驗證主電源供電的控制吊索雙動作控制拉脫力電池放電時間控制吊索雙動作控制拉脫力安全距離電控永磁鐵控制電控永磁鐵吊索雙動作控制拉脫力A.1或A.2A.1或A.3控制吊索空載狀態A.1或A.2A.1或A.3控制吊索空載狀態暴露區固定裝置的強度A.1或A.2GB/T41098—2021/IS表1用于驗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和/或措施的方法(續)型式驗證控制吊索結構上的活動部件的固定控制吊索厚度范圍雙動作控制試驗安排應產生與4.1.1.2中所述的最大和最小垂直載荷事件相對應的應力變化。這包括在各個e)可見的夾持范圍;g)被夾持零件的表面硬度;c)檢查真空連接和軟管的狀況;f)使報警設備起作用的周圍環境的最大噪聲等級。在蓄電池供電和主電源供電的起重磁鐵使用手冊中除了提供6.1.1中規定的基本信息外,還應提b)檢查電纜狀況;c)蓄電池充電狀態以及電池容量的維護和檢查的指導;d)斷電保持時間(適用情況下);e)使報警設備起作用的周圍環境的最大噪聲等級。a)掛梁的制造商應在使用手冊中提供連接載荷的方法,使用戶能確保掛梁和載荷在提升時的穩垂直距離。圖9中僅在一個平面內結合類似的圖形,對載荷懸掛點的旋轉中心以及到載荷重b)掛梁允許的最大傾斜角。232——掛梁2;4載荷2;圖9載荷和掛梁的旋轉中心(樞軸點)b)可見的夾持范圍;c)被夾持零件的表面硬度;d)防止因起重機吊鉤、底部滑輪或連接件(例如鏈條)的質量作用在夾鉗上而意外釋放載荷的a)定期維護說明; (規范性)一般驗證法A.2.1條件A.2.2步驟吊具應通過其懸掛點和載荷連接點加載,以使通過這些點的力的作用線方向如果吊具在某些工況下允許或要求傾斜使用或移動,使得通過懸掛A.2.3接受準則A.3.1條件A.3.2步驟吊具應通過其懸掛點和載荷連接點加載,以使通過這些點的力的作用線方向和吊具在工受的力情況一致。試驗力(F?±2%)應在無沖擊的情況下施加至少1min。如果吊具在某些工況下允許或要求傾斜使用或移動,使得通過懸掛A.3.3接受準則一個系列的所有單臺吊具都應能夠承受靜態力F?,其相當于2倍的額定載荷,且在此載荷下不應A.4.1步驟 A.4.2接受準則設備應符合第4章和第6章規定的相關要求。B.1.1條件B.1.2步驟B.1.3接受準則a)符合使用手冊中對載荷規定的最高條件GB/T41098—2021/ISO170圖B.1試驗裝置及作用力將垂直力F作用于支承體上,以在2和3之間產生壓力,此壓力與載荷被提升時夾鉗和載荷之間最小接觸壓力對應,在1與2的組合體及3之間應施加水平拉力T直至1與2組合體發生移動(見圖B.1)。此拉力的變化呈現的曲線通常與圖B.2一致。B.2.3接受準則用于計算的摩擦系數μ,是T,(穩定狀態下的平均水平拉力)與垂直力的比值。至少需要三次測試,摩擦系數應取最小值。B.3載荷無滑動——摩擦夾緊或刺入式夾緊B.3.1步驟T=S(μ?+μ2)…………S——夾鉗的夾緊力;p——工件。圖B.3夾緊力B.3.2接受準則保持載荷的保持力T,應為保持載荷所需要力的兩倍。無論夾緊力S是由自驅動產生的(與載荷成正比)還是由機械裝B.4夾鉗厚度范圍夾鉗應使用厚度等于厚度范圍的下限減去安全公差范圍的薄板B.4.2步驟B.4.3接受準則B.5.1條件夾鉗使用質量不超過夾鉗額定載荷的5%、厚度等于厚度范圍的下限減去安全公差范圍的薄板試B.5.2步驟B.5.3接受準則GB/T41098—2021/IS(規范性)本試驗是為了驗證壓力測量裝置的正確功能。該裝置的布置應能限制真空度降低帶來的風險。C.1.2步驟C.1.3接受準則本測試是為了驗證泄漏指示器的正確功能。該裝置的布置應能避免真空度降該裝置所需的條件應通過在吸盤下產生泄漏來模擬。泄漏的大小應與在使用手冊中規定的保持載荷的最短時間相一致。C.2.3接受準則試驗從真空吸盤操作者或起重機操作者的正常位置是否可以看到測量裝置作者的位置與真空吸盤的操作有關且不確定時,使用手冊應標明該起重吊具相對于起重機操作者的正C.3.3接受準則C.4.1條件測試是為了驗證設備對真空損失補償的正確功能。該裝置的布置應能避免真空度下降導致的載荷C.4.2步驟真空提升裝置應按照使用說明書注明的每個吸盤的額定載荷來裝載。測試材料和其他條件(如污保持時間應至少與使用手冊中規定的保持時間相等。保持時間應足夠長以便讓所有人撤離掉落C.5.2步驟真空提升裝置吸住負荷時,會產生少量的無補償泄漏。當此泄漏值達到真空系統的安全工作范圍C.5.3接受準則C.6.2步驟C.6.3接受準則C.7.1條件試驗載荷應被真空提升器吸住。控制裝置的布置應能夠避免因控制裝置故障帶來的風險。C.7.2步驟應檢查和操作每種設計和尺寸的代表性試樣。應按照制造商設計預計的所有組合檢查和操作控制裝置。此外,還應模擬電源故障,以檢查斷電是否會改變真空系統的狀況。C.7.3接受準則真空提升系統應符合4.2.2.9的要求。C.8能源故障報警系統的驗證測試目的是驗證自動報警裝置的正常功能。測試是在空載條件下進行的。對能源故障進行模擬。C.8.3接受準則當模擬能源故障時,裝置應符合4.2.2.6的要求。C.9對載荷位置的驗證使用的測試載荷等于額定載荷和有代表性的預期載荷。測試載荷應在最大預計傾斜角加6°,但不超過90°下提升和放下。真空度應在工作范圍的結束和下落范圍的開始。C.9.3接受準則試驗載荷不應滑脫。C.10通過計算驗證附著力吸盤與要吸持的材料之間的摩擦系數應按照C.11的要求確定,并應計算出工作范圍結束時的附著力分量。附著力分量計算公式:F.//=pPSP——真空度,單位為帕(Pa);S——S=ZS,,吸盤內部總表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p——摩擦系數,無量綱。C.10.2接受準則附著力的兩個有效分量應分別大于或等于兩倍的額定載荷相應的有效分量。F.//=pPS≥2WLLgsina見圖C.1。應按最大的設計傾斜角度加6°的工況進行計算,為垂直位置設計的真空吸盤的真空提升裝置上述計算決定了附著力的分量。為了充分驗證這一要求,還應考慮到載-F.//=μPS-F.//=μPSaa)與使用手冊中規定的最高條件的載荷相一致的載荷或材料試樣;c)用來記錄引發移動載荷所需的拉力變化的載荷傳感器。見圖C.2。圖C.2試驗裝置和作用力對吸盤施加等于工作范圍下限的壓力等級。對載荷施加垂直位移,以使其移動。測量移動載荷所必需的拉力。得到的曲線通常與圖C.3中的圖相一致。C.11.3接受準則用于計算的摩擦系數μ,是T,(穩定狀態下的平均水平拉力)加材料試樣的質量與附著力PS的1)圓形磁鐵的中間磁極直徑的一半;2)三極磁鐵的中間磁極的寬度;3)雙極磁鐵磁極寬度的兩倍。GB/T41098—2021/ISO170圖D.1起重磁鐵試驗裝置D.1.1.2步驟將磁鐵放置在測試件上,應使所有的磁極都被覆蓋,然后在最小允許電壓下完全通電。測試力(F±2%)應通過磁鐵的吸附點,且與磁鐵和測試件之間的平面成直角,無沖擊地施加。D.1.1.3接受準則D.1.2通過磁通量流量測量和計算進行驗證適用于D.1.1指定的相同條件,但沒有氣隙。磁鐵應直接放置在工件上。作為替代方案,由制造商自行決定,可以用特殊用途的磁鐵模擬設計工況來進行試驗。對圓形和三極磁鐵在中間磁極周圍,對雙極磁鐵在一個磁極周圍,測量磁鐵和工作件之間的接觸面的磁通量。該力應依據這個測量的磁通量來計算。D.1.2.3接受準則提供磁鐵能夠操作的名義載荷或測試件。控制裝置的布置應能夠避免因控制裝置故障帶來的按照制造商預計的所有功能對每種設計和尺寸的控制裝置的一個代表性試樣進行檢D.2.3接受準則D.3.1條件D.3.3接受準則將磁鐵放置在測試件上,應使所有的磁極都被覆蓋,然后完全通電。測試力F,等于工作載D.4.3接受準則D.5.1條件D.5.2步驟D.6.1條件應在電源和備用裝置的故障能夠無風險模擬的條件下,用等于磁鐵(組)最大起重能力的代表性樣D.6.2步驟將磁鐵(組)放置在載荷上并完全通電。再將負荷提升到足夠使輔助直接保持裝置就位的高度。在D.6.3接受準則D.7.1步驟D.7.2接受準則GB/T41098—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