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 8 童年的水墨畫_第1頁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 8 童年的水墨畫_第2頁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 8 童年的水墨畫_第3頁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 8 童年的水墨畫_第4頁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 8 童年的水墨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18童年的水墨畫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壇城鎮羅橋小學李洪濤

【教材分析】

《童年的水墨畫》由兒童詩人張繼樓的《溪邊》《江上》《林中》三首小詩組成,攝取了

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表現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詩中洋溢著濃濃的現代氣息,讀后一組

組活生生的畫面如在目前,孩子們陣陣的歡笑如在耳邊。

《語文課程標準》曾在中年級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

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本課教學的重點意在借助詩歌這種體裁,引導

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走進課文所描繪的畫面意境之中。依據文體特征和教學重點,教學中應

以“感悟詩'境’"為核心任務,以“讀”為主要手段,引導學生“讀中正音、讀出節奏、讀

中感知、讀中悟境、讀中悟情、讀中積累”,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獲取豐富的感性畫面,

領悟童年的樂趣,獲得情感的體驗,感受兒童詩的語言美、意境美,形成豐富的語言積淀。

【學情分析】

由于這首詩歌貼近學生的生活,課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讀自悟,并發揮

想象仿寫一首詩歌,贊美童年生活。

【教學目標】

1、認識“墨、染”等6個字,會寫“墨、染”等11個字,會寫“水墨畫、垂柳”等13

個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詩句。背誦《溪邊》。

3、能說出在溪邊、江上和林中分別看到的畫面。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

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

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領悟兒童詩的寫法,引導學生發揮想象仿寫一首詩歌,贊美童年生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和課文相關的圖片及文字等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激發回憶。

1、播放歌曲《童年》,激發回憶。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每當這首歌曲響起的時候,老師就會想起

自己童年時那一段段美好的時光。同學們,在你們的美好的童年生活里,有什么難忘的趣事嗎?

(指導學生自由交流)

2、導入: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詩人張繼樓的腳步走進繽紛的童年樂園,去欣賞那一幅幅精

彩的“童年的水墨畫”吧。(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墨”,說說這個生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點。

4、猜一猜:童年的水墨畫上會“畫”些什么?

設計意圖:在歌曲的渲染下,引導學生交流童年中印象最深的趣事,勾起孩子們相似的回

憶,更容易引導學生走進課文的情景之中,引起心靈上的共鳴,為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

率,打好基礎。

二、初讀感知,掃除字詞障礙。

1.出示自讀提示:

(1)自由朗讀三首詩歌,將詩歌讀正確、讀通順,注意生字讀音。

(2)同桌之間相互交流,從這三首小詩中分別讀懂了什么。

2.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課文中的詞語:喧鬧膝蓋垂柳染綠釣竿撲騰翅膀梳妝虎牙水

墨畫水葫蘆清清爽爽

①指名朗讀,讀中正音。注意“染”是翹舌音,讀rin,“爽”是翹舌音,讀shuWg。

②齊讀。

(2)理解部分詞語:

①教師出示幾幅水墨畫,引導學生交流:知道什么是“水墨畫”嗎?(水墨畫:由水和墨

經過調配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

是中國畫的代表。)這些水墨畫上畫了哪些內容?你怎么理解課文題目“童年的水墨畫”?

②教師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課文中的“水葫蘆”加上了引號,

你知道是指什么嗎?為什么要把孩子們稱作“水葫蘆”呢?

③教師課件出示斗笠的圖片,質疑:見過“斗笠”嗎?詩歌中講誰戴著斗笠?(出示小蘑

菇圖片,對比感知比喻的恰當。)

④引導學生運用其中的幾個詞語來說一兩句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話。

3.朗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師生正音。

(2)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3)組織賽讀,不僅要讀準,而且要讀出詩歌的韻味。

4.交流對課文內容的初步了解。

(1)自由說說讀了課文后的收獲,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2)在三首詩歌的標題后分別加一個動詞短語,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板書:“溪邊釣魚”“江上戲水”“林中采蘑菇”)

設計意圖:''讀”是詩歌教學最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只有在反復的朗讀中才能引導學

生慢慢走進詩歌的意境之中,才能將詩歌獨特的音韻美、意境美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中呈現出來。

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運用實物圖片和結合課文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為理解詩

歌內容、走進詩歌意境打好基礎。在學生初讀詩歌的基礎上在標題后加一個恰當的動詞,目的

是幫助學生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說說怎樣記住這些生字,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2.組織交流并范寫,重點指導:

“染”字右上角是一個“九”,不能寫成“丸”。

“碎”左窄右寬,最后一筆“豎”不能寫到兩個“人”之間。

“撥”的右邊是“發”,要與“拔”字區分開。

“爽”的筆順是:橫、撇、點、撇、點、撇、點、撇、點、撇、捺。

“墨、蘑”的各部分要寫得扁一些,緊湊些,總體上不能寫得過長。

3.將易錯的和難寫的生字在練字紙上書寫,并組織反饋。

設計意圖:加強寫字教學,夯實讀寫基礎。

四、總結回顧。

小結本節課所學。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件上面出示的作業,交流評價。

2、抄寫本課生字詞語。

3、正確、有節奏、有韻味的朗讀三首詩,背誦《溪邊》。

設計意圖:鞏固生字詞,背誦并積累詩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詞語的掌握情況。

2、正確、流利、有節奏、有韻味的朗讀三首詩。

3、用簡短的語言概括三首詩的內容。

二、學習《溪邊》。

1.過渡:讓我們先來走進第一幅“水墨畫”,去欣賞一下在“溪邊”發生的趣事。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意。

(1)出示自學提示,引導自主學習。

默讀詩歌,思考:這首詩寫了溪邊的哪些景物?用筆將描寫的景物圈畫出來。

(2)交流自主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交流,在課件上呈現如下景物:垂柳、山溪、人影、釣竿、紅蜻蜓、魚兒。

(3)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想一想:詩歌中“人影給溪水染綠了”和“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

了”應該怎么理解?

(4)組織學生交流,明確“人影給溪水染綠了”的意思是人影倒映在溪水中,被溪水染綠

了,這句話進一步表明了溪水“綠”“清”的特點。“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意思是釣上魚

來了,平靜的水面被打破了。

3.想象詩歌畫面,走進詩歌意境。

(1)這些景物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美妙畫面呢?請同學們借助詩歌和圖片展開豐富的想象,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2)組織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學生交流時可以先交流零碎的畫面,再組織學生將零

碎的畫面整合起來。)如,一條小溪邊,高大的柳樹垂下一條條碧綠的柳枝,平靜的水面就像

一面碩大的鏡子,柳樹正對著這面鏡子在梳妝打扮呢!小溪的水碧綠碧綠的,像一條長長的綠

玉帶。小伙伴們安靜地坐在溪邊垂釣,人影倒映在溪水中,被溪水染綠了。一只紅蜻蜓飛來,

立在釣竿上。忽然,水面上傳來“撲騰”一聲響,平靜的水面被打破了,原來魚兒上鉤了!一

條閃著銀光的魚兒在草地上歡蹦亂跳,小溪邊傳來一陣陣歡笑聲。

4.感受詩情,激情誦讀。

(1)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幅童年的“水墨畫”嗎?為什么?(自由交流)

(2)是呀,平靜的溪水,高大的垂柳,立著的紅蜻蜓,釣魚的孩子,蹦跳的魚兒,歡快的

笑聲……這有動有靜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有趣,怎么不讓我們喜歡呢?請你帶著

這樣的情感讀出這首詩的趣味。(指名讀、齊讀,嘗試背誦)

5.賞析詩歌,感受語言美。

(1)畫出課文中你覺得精彩的句子,反復誦讀,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組織交流。

句1: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①說說喜歡的理由。

②體會打比方的表達效果。

(把“溪水”比作“鏡子”,突出溪水平靜、清澈的特點,把“溪水”比作“綠玉帶”既

突出了其平靜的特點,又突出了它的綠。“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把垂柳當作了人來寫,

有了人的情味,使句子更有畫面感。)

③有感情朗讀。

句2:人影給溪水染綠了,釣竿上立著一只紅蜻蜓。

①說說喜歡的理由。

②體會“染”字的表達效果。(進一步表現了溪水“綠”的特點。)

③有感情地朗讀。

句3: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①說說喜歡的理由。

②體會“碎”和“蹦跳”的表達效果。(畫面由“靜”變“動”)

③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本環節圍繞''理解詩意、想象詩境、體悟詩情、賞析詩語”等步驟展開教學。

“理解詩意”是學習詩歌的基礎,這種理解必須注重對詩歌整體意境的把握。于是教學中引導

學生借助詩歌和圖片展開豐富的想象,領略詩歌背后令人不斷回味的深遠意境,將詩歌所描寫

的人、事、景物活生生地呈現在學生思維的屏幕上,從而體悟詩歌中傳遞的童年趣味和作者的

情感。適度引導學生體悟詩歌的語言之美,讓內容與形式有效結合起來,凸顯文本的語文教學

價值。

三、學習《江上》。

1.指名朗讀詩歌。

2.這首詩描繪的是孩子們在江上戲水的場景,讀了這首詩,哪些地方最吸引你,為什么?

同桌之間先相互交流交流。

3.組織學生交流。

句1: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

(1)說說吸引你的理由。

(2)想象一下,孩子們會怎么“拍水戲耍”?(如:孩子們像泥縱那樣一下子鉆入水中,一

會兒又在不遠處露出一個個水淋淋的小腦袋;孩子們在水里追來逐去,又喊又叫;孩子們揮動

著雙臂,猛蹬著雙腿,正在比賽誰游得快……)

(3)這句話中說“像剛下水的鴨群”,誰像“剛下水的鴨群”?為什么把孩子們比作“剛

下水的鴨群”?(突出孩子們游泳本領高,在水中靈活。)

(4)指導朗讀。

句2:一雙雙小手撥動著浪花,你撥我濺笑哈哈。

(1)說說吸引你的理由。

(2)說說讀了這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孩子們在水中十分歡快,水面上

一雙雙小手不停地揮動著,濺起一片片浪花。他們互相追逐,互相潑水,水面上傳來一陣陣爽

朗的笑聲。)

(3)讀出歡樂。

句3: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排銀牙。

(1)說說吸引你的理由。

(2)讀了這句詩,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個男孩子忽然鉆進了水中,不見了身影。一會

兒,他從另一處鉆出了水面,露出一個水淋淋的腦袋,樂呵呵地,露出兩排白牙。)

(3)讀出樂趣。

4.嘗試將剛才想象到的畫面連起來說說。

5.指導整體朗讀,讀出江上戲水的樂趣。

設計意圖:教學中以“哪些地方最吸引你,為什么”為導讀話題,引導學生走進詩歌,并

展開想象,將簡約的文字轉化為豐富可感的畫面,真切地感受江上戲水的樂趣。

四、學習《林中》。

1.過渡:讓我們再到“林中”去看看,那里又會發生什么童年趣事?

2.指名朗讀。

3.作者在林中見到了什么?請讀讀描寫的相關句子。

(1)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針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①“松樹剛洗過澡”是什么意思?聯系下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松林里剛下過

一陣雨”呢?(相機引導學生體會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

②你們看見過“松針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嗎?(課件出示動態圖片)說說從圖片上看

到了什么。

③指導朗讀。

(2)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一頂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

①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想看看小蘑菇戴著斗笠在樹下開放的樣子嗎?(出示課件圖片)

③指導朗讀,讀出小蘑菇的可愛。

(3)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

①想象一下孩子們的樣子以及采蘑菇的情景。(一群孩子戴著斗笠,挎著籃子,唱著歌曲,

來到林中。他們在松樹根底下、草根底下、土坡上找起蘑菇來。歡聲笑語在林中回蕩。)

②指導朗讀。

③“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一頂斗笠”“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這里的兩個

“斗笠”意思一樣嗎?(不一樣。前一個“斗笠”是指蘑菇的菌蓋,好像一頂斗笠;后一個“斗

笠”是指孩子們頭上戴著的真正的斗笠。)

4.整體說說你在林中看到的畫面。

5.指導整體朗讀,讀出林中采蘑菇的樂趣。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詩中所描繪的“物象”展開想象,感受“松林、

松針、雨珠、小蘑菇、孩子們”所共同構成的林中意境,領略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五、拓展延伸,嘗試表達。

1.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這篇課文的作者用詩歌的方式回憶了童年

時在“溪邊釣魚”“江上戲水”以及“林中采蘑菇”的趣事。那么,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這樣

的童年趣事呢?(自由交流)

2.如果我們也能把這些趣事寫成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詩,那多有意思呀!請同學們學習

作者的寫法,嘗試創作一首童詩,如果能夠給它配上一幅反映童詩內容的畫則更好。

3.推薦閱讀,說說讀了下面這首小詩,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街頭

(張繼樓)

聽不見馬路上車輛喧鬧,

哪管它街頭廣播聲高。

書頁在膝蓋上輕輕地翻動,

嘴角漾著絲絲抹不掉的笑。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

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

設計意圖: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首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樊發稼說:“詩歌,和兒童有著一

種天然的默契關系,他們的想象方式、表達習慣和認知渠道,都有著詩的品質。”引導學生在

誦讀詩歌的基礎上,回憶童年里的趣事,并學著創作童詩,意在喚醒學生的習作意識,激發學

生的習作興趣,打開學生的表達之門。

六、課文小結。誦讀三首小詩。

【板書設計】

童年的水墨畫

溪邊釣魚

江上戲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