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1頁
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2頁
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3頁
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4頁
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陰市華亞化工有限公司搬遷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附件清單江蘇麗天石化碼頭有限公司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江蘇麗天石化碼頭有限公司評價單位:南京源恒環境研究所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七月江蘇蘇利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調整產品結構年產1000噸五氯苯腈項目…………………1前言部件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1概述第圖6.5-6)。根據室內彌散試驗以及我們在其它地區(江蘇徐州、靖江等地)的現場試驗結果,對本次評價范圍潛水含水層,縱向彌散度取50m,橫向彌散度取5m。參考李國敏、陳崇希等人關于縱向彌散度與觀測尺度關系的理論,根據本次污染場地的研究尺度,模型計算中縱向彌散度選用50m。由此計算,評價區含水層中的縱向彌散系數:DL=αL×u;橫向y方向的彌散系數DT:根據經驗一般DT/DL=0.1。圖6.5-6不同巖性的縱向彌散度與研究區域尺度的關系(9)含水層厚度確定孔隙潛水含水層(組)在區內普遍分布,由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湖積、沖湖積相灰色、黃褐色粘土、粉質粘土、粉質砂土組成。(10)瞬時注入污染物質量本次預測選取最不利情況,即假設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且地面防滲層損壞,地下水污染10天后被監測到,隨即采取應急補救措施,參考同類項目的泄漏情況,考慮有10%的廢水量(油水分離廢水為72m3)直接進入地下水環境。因此,本次對非正常狀況發現并采取補救措施后的時間里污染物自然遷移情況進行預測,并且假設滲漏的污染物全部通過包氣帶進入含水層。顯然,這樣概化,計算結果更為保守。油水分離廢水石油類濃度為1000mg/L,按照泄漏量72m3進行考慮,則石油類滲漏量為72kg。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評價(1)預測方法因項目周邊水文地質條件較為簡單,本次地下水污染預測采用解析法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在正常情況下基本不產生地下水污染,主要的考慮因素是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后地面防滲層損壞,污水滲漏對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響。因此將污染源視為瞬時釋放的點源,通過對污染物源強的分析,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進行正向推算。(2)水文地質概念模型評價區地下水位動態穩定,因此污染物在潛水含水層中的遷移,可概化為瞬時注入示蹤劑(平面瞬時點源)的一維穩定流動二維水動力彌散問題,當取平行地下水流動的方向為x軸正方向時,則污染物濃度分布模型如下:C式中:x,y—計算點處的位置坐標;t—時間,d;C(x,y,t)—t時刻x,y處的示蹤劑濃度,g/L;M—含水層的厚度,m;mM—注入的示蹤劑質量,kg;u—水流速度,m/d;n—有效孔隙度,無量綱;DL—縱向彌散系數,m2/d;DT—橫向(y方向)彌散系數,m2/d;π—圓周率。營運期計算工況按計劃進度,項目主要分為施工期和營運期,其中施工時間短,主要以生活污水和施工機械用水為主,一般不會對地下水環境造成影響。因此本專題主要考慮營運期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對地下水水質的影響。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已依據GB16889、GB18597-2001、GB18598、GB18599、GB/T50934設計地下水污染防滲措施的建設項目,可不進行正常狀況情境下的預測,本項目已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地下水污染防滲措施的設計,因此模型計算僅考慮非正常工況。非正常狀況下,防滲失效,此時廢水下滲到地下水的流量增大,預測時間為20年,預測時段為100天、1000天、5年、10年和20年。營運期對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采用標準指數法對建設項目地下水水質影響進行評價,參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Ⅳ類水標準。項目考慮對地下水產生影響的廢水主要為油水分離廢水中石油類。若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且地面防滲失效等非正常工況時,污水將會發生滲漏,最壞情況是污水保持進水濃度持續排出,從而污染地下水。項目地污染物的遷移主要考慮了油水分離廢水中石油類作為預測因子。表6.5-8非正常狀況下不同污染物運移特征表污染物項目100天1000天5年10年20年油水分離廢水管道10m1.839E+001.776E+021.371E+028.398E+014.607E+0120m2.264E-101.984E+014.315E+014.953E+013.720E+0130m6.448E-274.808E-015.880E+001.922E+012.436E+0140m4.252E-502.529E-033.469E-014.909E+001.294E+0150m6.489E-802.887E-068.862E-038.248E-015.576E+0060m2.292E-1167.151E-109.800E-059.118E-021.949E+0070m1.874E-1593.843E-144.692E-076.632E-035.526E-0180m3.548E-2094.482E-199.724E-103.174E-041.271E-0190m1.554E-2651.134E-248.725E-139.996E-062.371E-02100m0.000E+006.229E-313.389E-162.071E-073.588E-03最遠影響距離(m)90300400550800下游最大濃度(g/L)3.459E+033.449E+021.885E+029.368E+014.628E+01最大濃度出現距離(m)00000從預測結果看,非正常狀況時,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且地面防滲失效,石油類100天最遠影響距離約90m,1000天最遠影響距離約300m。非正常狀況條件下地下水中污染物在很短的時間內擴散的范圍較小,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中要求建設對污水處理區地面進行基礎防滲,并定期檢查管道等完整性和地面防滲情況,避免發生泄漏后,污染地下水。6.6環境風險預測與評價根據4.4節環境風險識別情況,本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I,只做簡單分析。建設項目名稱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建設地點江陰市利港街道潤華路9號地理坐標經度:120.09514緯度:31.93552主要危險物質及分布風險物質:廢礦物油、廢水、危險廢物等分布:危廢堆場、儲罐區、廢水處理設施環境影響途徑及危害后果(大氣、地下水、地表水等)(1)大氣:泄漏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通過蒸發等形式成為氣體,火災、爆炸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未燃燒完全或產生的廢氣,造成大氣環境事故,從而造成對廠外環境敏感點和人群的影響。(2)地表水:有毒有害物質發生泄漏、火災、爆炸過程中,通過雨水管網、污水管網流入區域地表水體,造成區域地表水的污染事故。(3)土壤和地下水:有毒有害物質發生泄漏、火災、爆炸過程中,污染物拋灑在地面,造成土壤的污染;或由于防滲、防漏設施不完善,滲入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事故。(4)伴生/次生風險事故:本項目生產所使用的原料具有潛在的危害,在貯存、運輸等過程中可能發生泄漏和火災爆炸,火災爆炸過程中可能產生伴生和次生的危害。風險防范措施要求(1)設置安全環保部門,負責全公司的環保安全工作,制定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的生產操作規則和完善的事故應急計劃及相應的應急處理手段和設施。(2)嚴禁煙火,嚴格操作規范,制定一系列的防火規章制度,廠內應在進口處的明顯位置設有醒目的嚴禁煙火的標志。(3)危險廢物貯存于密閉容器內,定期對容器進行安全檢查,并做好檢驗記錄。(4)危廢倉庫做好防火、防雨、防滲、防流失等措施。(5)加強職工安全環保教育,增強操作人員的責任心,防止和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6)結合消防等專業制定事故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事故后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科學處置,將事故破壞降至最低限度,同時考慮各種處置方案的科學合理性及有效性。填表說明:本項目風險評價等級為簡單分析,但建設單位必須嚴格做好風險防范措施,并建立事故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事故,要及時采取應急措施,以免對人員健康及環境造成影響。在此前提下,本項目環境風險處于可接受水平。本項目具有潛在的事故風險,盡管其最大可信事故概率較小,事故風險水平可以接受,但要從建設、生產、貯運等各方面積極采取防護措施,并制定事故應急措施,做到在發生事故時能迅速作出處理措施,確保廠區內和周邊人民生命安全。6.7土壤預測與評價6.7.1評價范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HJ964-2018),本項目土壤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一級,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為項目占地范圍內及占地范圍外1km范圍。6.7.2土壤環境影響類型與影響途徑識別本項目新建儲罐進行生產,不涉及廠房新建,在采取相應措施的基礎上,建設期基本不會對項目區土壤環境造成影響。本項目主要針對運營期對土壤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不同時段污染影響型生態影響型大氣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滲其他鹽化堿化酸化其他建設期運營期√√√6.7.3土壤環境影響源及影響因子識別污染源工藝流程/節點污染途徑全部污染指標特征因子備注6.7.4土壤環境影響預測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污染影響型建設項目,評價等級為一級的,預測方法可參見附錄E或進行類比分析,從大氣沉降、地面漫流和垂直入滲三個影響途徑,分析項目運營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垂直入滲對土壤環境影響預測本項目垂直入滲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中附錄E方法一。(1)預測時段根據環境影響識別結果,確定本項目重點預測時段為營運期。(2)情景設置本項目油水分離廢水管道中特征污染物通過垂直入滲方式進入土壤,從而對項目周邊局部土壤環境質量產生影響。本次評價選取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且地面防滲失效后,其中的特征污染物通過垂直入滲的方式進入土壤后,對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源強參考項目地下水環境預測,采用油水分離廢水管道中石油類持續泄漏,泄漏量取10%,每年滲漏時間取10天。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附錄E推薦的預測方法計算廢氣對附近土壤的累計影響。a)單位質量土壤中某種物質的增量可用下式計算:?式中:?S——單位質量表層土壤中某種物質的增量,g/kgIs——預測評價范圍內單位年份表層土壤中某種物質的輸入量,g;Ls——預測評價范圍內單位年份表層土壤中某種物質經淋溶排出的量,g;本項目不考慮;Rs——預測評價范圍內單位年份表層土壤中某種物質經徑流排出的量,g;本項目不考慮;ρb——表層土壤容重,kg/m3;根據項目引用A——預測評價范圍,m2;本次預測評價范圍為廠區占地范圍內及占地范圍外1km范圍內;D——表層土壤深度;n——持續年份,a。b)單位質量土壤中某種物質的預測值可用下式計算:S=式中:Sb——單位質量土壤中某種物質的現狀值,g/kgS——單位質量土壤中某種物質的預測值,g/kg;根據計算,本項目廢氣污染物對土壤的累積影響見表6.7-3。表6.7-3大氣沉降對土壤的累積影響污染物石油類年輸入量(g)72000單位質量表層土壤中的增量?S(g/kg)n=100.000236629n=200.000473257n=300.000946514n=400.001419772n=500.000236629土壤現狀監測最大值Sb(g/kg0.057預測結果S(g/kg)n=100.057236629n=200.057473257n=300.057946514n=400.058419772n=500.057236629評價標準(g/kg)4500故本項目垂直入滲對土壤環境影響較小。地面漫流對土壤環境影響預測本項目建有完善的事故廢水、雨水、污水收集系統,儲罐區域、污水處理區域、事故池等做了防滲處理,因此,本項目地面漫流對土壤環境的影響較小。大氣沉降對土壤環境影響預測本項目廢氣主要為VOCs,屬于易揮發的氣態污染物,不易沉降于地面,因此,大氣沉降對土壤環境影響較小。6.8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新建儲罐進行生產,不涉及廠房新建,施工期主要進行生進行儲罐等的購買、安裝調試等,不涉及新增土地的占用,對周邊生態環境完整性影響較小。6.9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新建儲罐進行生產,無需新征土地,無需新建廠房,新建儲罐過程中產生的震動噪聲及廢氣、固廢。施工人員不在廠內食宿,因此無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防治措施:由于建設過程較短,且無高噪聲源,因此,只要夜間不建設,則本項目在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不大。盡量縮短施工時間,,施工期各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均按要求進行綜合利用或合理處置,不外排,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7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7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7.1廢氣治理措施評述本項目危廢倉庫貯運廢氣經集氣罩收集后,進入催化氧化裝置處理,油水分離過程廢礦物油揮發廢氣經引風機引至催化氧化裝置處理,通過一根20m排氣筒DA001排放,廢氣滿足江蘇省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中相關標準。7.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項目廢水主要為油水分離廢水、蒸汽冷凝水、儲罐區沖洗廢水、洗眼器廢水和初期雨水。油水分離廢水經現有三效蒸發后回用,不外排;蒸汽冷凝水回用,不外排;儲罐區沖洗廢水、洗眼器廢水和初期雨水經現有污水處理站1處理后,接管至江陰市利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集中處理達標后排入蘆埠港河。蒸汽冷凝水水質簡單,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24)表1標準后回用,不外排。7.3噪聲治理措施評述本項目噪聲污染源主要來源于各類泵、風機等,噪聲源強聲功率級≤80dB(A),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1)在設計和設備采購階段,盡量選用先進的低噪聲設備,從聲源上降低設備本身的噪聲。(2)對廠區進行合理布局,盡量將噪聲較高的設備遠離廠界。(3)合理設計和布置氣體管線等,設計管道時盡量選用較大管徑以降低流速,減少管道拐彎、交叉和變徑,彎頭的曲率半徑至少1.5倍于管徑,管線支承架設要牢固,靠近振源的管線處設置波紋膨脹節或其它軟接頭,隔絕固體聲傳播,在管線穿過墻體時采用彈性連接。(4)加強設備的檢修和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轉,以免由于設備故障產生較大噪聲。環境影響預測表明,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項目噪聲能夠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標準。7.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7.4.1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措施評述本項目危險廢物主要有廢桶、廢蒸發結晶、污泥、廢礦物油及實驗室化驗廢物等物質。本項目危險廢物需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轉移、運輸及處置,要求企業將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分開處理。危險廢物在收集時,應清楚廢物的類別及主要成分,以方便委托處理單位處理,根據危險廢物的性質和形態,可采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質的容器進行包裝,所有包裝容器應足夠安全,并經過周密檢查,嚴防在裝載、搬移或運輸途中出現滲漏、溢出、拋灑或揮發等情況。最后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固體廢物全過程環境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蘇環辦〔2024〕16號)、《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危險廢物貯存規范化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蘇環辦〔2019〕149號)要求,對危險廢物進行安全包裝,并在包裝的明顯位置附上危險廢物標簽。7.5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為了將項目對地下水的影響降至最低限度,建議采取以下措施:(1)源頭控制本項目所有輸水、排水、輸液管道等必需采取防滲措施,杜絕各類廢水、廢液下滲的通道。另外,應嚴格廢水、廢液的管理,強調節約用水,防止污水、廢液“跑、冒、滴、漏”,確保污水處理系統、廢液貯存系統的正常運行。廢礦物油等的轉移運輸管線敷設盡量采用“可視化”原則,即管道盡可能地上敷設或者設置透明的觀察蓋,做到污染物“早發現、早處理”,以減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并且接口處要定期檢查以免漏水。污水處理系統也要進行定期檢查,不能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污水泄漏。(2)末端控制分區防滲。按照主要包括廠內污染區地面的防滲措施和泄漏、滲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區地面進行防滲處理,防止灑落地面的污染物滲入地下,并把滯留在地面的污染物收集起來,集中處理,從而避免對地下水的污染。本項目廢礦物油儲罐區、污水處理區域、危廢倉庫均為重點防滲分區,辦公室,為一般防滲區,防滲設計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物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并嚴格按照建筑防滲設計規范進行設計。7.6風險防范措施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分析的結果,對建設項目進行風險管理,采取有關的風險防范措施以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建立事故應急預案以減輕事故的危害后果,盡最大可能地降低項目的環境風險。7.7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本項目施工期儲罐建設、設備安裝及各項適應性改造會產生報廢管道及接頭、各類包裝材料、施工噪聲等,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盡量將設備安裝工作集中安排在白天,在午休及晚上10點以后,早晨6點以前嚴禁進行高噪聲作業,以避免施工噪聲對周邊居民的影響;(2)加強車輛運輸的管理,設備、材料等運輸盡量在白天進行,并控制車輛鳴笛;(3)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分類收集,部分可回收利用,其他部分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理。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各污染物能得到有效處理,對外環境的影響較小。7.8環保措施投資一覽表建設項目“三同時”污染治理措施、效果及投資概算見表7.8-1。本項目總投資900萬元,同時考慮到項目為危險廢物治理項目,其生產設備等投資也屬于環保投資,因此本項目環保投資約900萬元,占總投資的100%。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7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項目名稱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類別污染源污染物治理措施(設施數量、規模、處理能力等處理效果、執行標準或擬達標準責任主體環保投資(萬元)完成時間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8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8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是建設項目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任何項目的建設,除了它本身取得的經濟效益和帶來的社會效益外,項目對環境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故權衡環境損益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就十分重要。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的主要任務是衡量建設項目需要投入的環保投資及所能收到的環境保護效果,通過對環境保護措施經濟合理性分析及評價,更合理的選擇環保措施,從而促進建設項目更好的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但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要將環境的損益具體定量化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本章節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項目的環境影響經濟損益進行簡要分析。8.1經濟效益分析從各項經濟指標測算結果可以看出,本項目可以以較少的投入得到較大的收益。各項經濟指標計算表明,項目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在財務上是可行的。隨著國家及江蘇省對廢棄物管理的不斷加強,以及垃圾收費制度的不斷規范化,本項目的運行經費有可靠的保證,經濟效益良好,抗風險能力較強,是可行的項目。8.2環境效益8.2.1環保投資估算根據工程分析,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所產生的污染物對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籌措足夠的資金,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以保證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滿足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要求。本項目主要環保治理設施見表7.8-1,建設項目總投資為900萬元,同時考慮到項目為危險廢物治理項目,其生產設備等投資也屬于環保投資,因此本項目環保投資約900萬元,占總投資的100%。8.2.2環境損益分析危險廢物管理和處置是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環節。危險廢物的危害具有長期性和潛伏性,一旦造成污染,必將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國內外都將危險廢物作為廢物重點來管理,采取一切措施保證危險得到妥善的處理。本項目對廢礦物油進行收集油水分離后,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避免了危廢直接排放對周圍環境和人群健康造成的有害影響,且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將不可避免地對附近的生態環境、水環境、環境空氣、聲環境、土壤環境等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在保證環保設施的建設,并對環保設施加強運行管理,嚴格有效控制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環境影響因素,則本項目將不會對其擬建址所在區域環境帶來不良影響。(1)水環境損失本項目廢水主要為油水分離廢水、蒸汽冷凝水、儲罐區沖洗廢水、洗眼器廢水和初期雨水。油水分離廢水經現有三效蒸發達回用標準后回用,不外排,主要污染物為COD、SS、氨氮、總磷、石油類;蒸汽冷凝水達回用標準后回用,不外排,主要污染物為COD、SS;儲罐區沖洗廢水、洗眼器廢水和初期雨水經現有污水處理站1處理后,接管至江陰市利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集中處理后排入蘆埠港河,主要污染物為COD、SS、石油類,不設置廢水直排口,為間接排放,排放滿足《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18)表2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一級A標準,不會對水環境產生不良影響。(2)大氣環境損失對儲罐及危廢倉庫進行整體吸風收集處理,可有效減輕本項目廢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只要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和嚴格的管理,本項目產生的廢氣不會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產生明顯不良影響。(3)聲環境損失本項目營運期新增的物料泵、冷凝機及引風機等噪聲經距離衰減后已大為降低,著重控制廠區內辦公用地以及邊界處的區域環境噪聲強度,保護廠區內的辦公用地和周邊區域聲環境質量,再經項目圍墻和綠化帶的阻隔作用,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不顯著,本項目造成的聲環境質量損失很小。(4)土壤環境損失本項目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主要為:廢氣通過大氣干沉降、濕沉降等作用進入土壤,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且地面防滲失效后,導致部分污染物通過地面漫流、垂直入滲的方式進入土壤,從而導致土壤內污染物濃度增加,通過項目土壤環境影響分析,項目運行導致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積增量較小,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基本不會對周邊土壤造成污染。(5)地下水損失本項目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且地面防滲失效后,導致部分污染物直接進入地下水環境內,通過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油水分離廢水管道破損且地面防滲失效后對地下水環境造成的影響較小。8.3社會效益分析本項目的實施,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首先,本項目的實施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的騰飛,為改進區域結構創造有利條件;其次,本項目建成后,經過嚴格的收集、運輸及處理,使各種的廢物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環境的改善,也有利于江陰市以及周邊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本項目的建設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8.4小結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在采取切實可行的環保措施后,可以大幅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由此說明,該項目在環境經濟上是可行的。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9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9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9.1營運期環境管理根據我國有關環保法規的規定,企業內應設置環境保護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和必要的監測儀器。其基本任務是負責企業的環境管理、環境監測和事故應急處理。并逐步完善環境管理制度,以便使環境管理工作走上正規化、科學化的軌道。主要為:(1)根據國家環保政策、標準及環境監測要求,制定項目營運期環境管理規章制度。(2)加強業務培訓。應當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全體人員對危險廢物管理的認識。確保相關管理人員和從事危險廢物收集、運送、暫存、利用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單位制定的危險廢物管理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應急預案等各項工作要求;掌握危險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提高安全防護和應急處置能力。(3)加強廢氣處理裝置及廢氣收集管道的維護和管理,確保廢氣處理裝置的正常運行,杜絕污染事故發生。加強廢水處理設施及廢水管道的維護和管理,確保廢水處理系統整廠運行,杜絕污染事故發生。(4)危險廢物的收集管理應由專人負責,分類收集,對分散布置的垃圾桶應定期清洗和消毒。(5)應具有完備的保障廢礦物油收集處理的規章制度和勞動保護措施。(6)廢礦物油接收應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現場交接時應認真核對廢礦物油的數量、種類等,并確認與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相符合。并對接收的廢物及時登記。(7)為保證企業生產活動有序進行,應建立嚴格的交接班制度,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①生產設施、設備、工具及生產輔助材料的交接;②運行記錄的交接;③上下班交接人員應在現場進行實物交接;④運行記錄交接前,交班人員應共同巡視現場;⑤交接班程序未能順利完成時,應及時向生產管理負責人報告;⑥交接班人員應對實物及運行記錄核實確認后簽字確認。(8)企業應建立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記錄薄,如實記載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性質、產生環節、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并在省級統一的危險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中進行如實規范申報,申報數據應與臺賬、管理計劃數據相一致。(9)企業生產設施運行狀況、設施維護和回收處置生產活動等記錄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①危險廢物轉移聯單記錄;②廢礦物油接收登記記錄;③廢礦物油進廠運輸車車牌號、來源、重量、進場時間、離場時間等記錄;④生產設施運行工藝控制參數記錄;⑤生產設施維修情況記錄;⑥環境監測數據記錄;⑦生產事故及處置情況記錄。(10)企業應定期對場址和設施周邊的大氣、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進行采樣監測,以判斷廢礦物油收集處理過程是否對大氣、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并定期向社會公示。企業應根據自行監測方案中的監測指標、監測頻次等要求,及時開展自行監測工作,并定期向社會公開。企業擬設置安環部,并設置1名專職經理統一負責廠區的安全和環保工作,直接向公司總經理負責,統一負責管理、組織、落實、監督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車間設置兼職環保人員,承擔各級環境管理職責,并逐級向上負責。安環部擬設置專職管理人員2~3名,負責與各車間的安全與環保工作。安環部專職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是:(1)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2)組織制定和修改企業的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并負責監督執行。(3)制定并組織實施企業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4)開展企業日常的環境監測工作、負責整理和統計企業污染源資料、日常監測資料,并及時上報地方環保部門。(5)檢查企業環境保護設施的運行情況。(6)落實企業污染物排放許可。加強對污染治理設施、治理效果以及治理后的污染物排放狀況的監測檢查。(7)組織開展企業的環保宣傳工作及環保專業技術培訓,用以提高全體員工環境保護意識及素質水平。9.2排污口設置規范化根據《江蘇省排污口設置及規范化整治管理辦法》〔蘇環控(97)122號文〕的要求設置與管理排污口(指廢水排放口、廢氣排氣筒和固廢臨時堆放場所)。在排污口附近醒目處按規定設置環保標志牌,排污口的設置要合理,便于采集監測樣品、便于監測計量、便于公眾參與監督管理。(1)廢水排放口:廠內規范設置廢水接管口1個,雨水排放口1個,均依托現有排放口。現有排水系統已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原則設計,雨水排放口和污水排放口采樣點滿足采樣要求,并設置符合規定的環境保護圖形標牌,實行排污口立標管理。雨水排放口前端已設置明渠(排放井)和初期雨水收集池,便于日常檢查、采樣檢測,同時雨水排放口已安裝截止閥,初期雨水進入廠內綜合廢水處理系統處理后接管至江陰市利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2)廢氣排放口:廠區內現有排氣筒DA001~DA003均已設置環保圖形標志牌,設置便于采樣監測的平臺、采樣孔,其總數目和位置須符合《固定污染物源排氣中顆粒物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996)的要求。廢氣排氣筒按要求設置永久性采樣平臺和采樣口,有凈化設施的,應在其進出口分別設置采樣口。排氣筒附近地面醒目處設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標明排氣筒高度、出口內徑、排放污染物種類。采樣位置應優先選擇垂直段,應避開煙道彎頭和斷面急劇變化的部位。采樣位置應設置在距彎頭、閥門、變徑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徑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徑處。采樣斷面的氣流速度最好在5m/s以上。必要時應設置采樣平臺,采樣平臺應有足夠的工作面積使工作人員安全、方便的操作、平臺面積應不小于1.5m,并設有1.1m高的護欄和不低于10cm的腳部擋板,采樣孔距平臺約為1.2-1.3m。(3)固體廢物貯存場所:企業固廢堆放區必須有防火、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它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并應在醒目處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4)固定噪聲源:固定噪聲源設置環境噪聲監測點,并在附近醒目處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本項目各排污口環境保護圖形標志見表9.2-1。表9.2-1各排污口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排放口名稱圖形標志形狀背景顏色圖形顏色提示圖形符號廢氣排放口提示標志長方形邊框綠色白色廢水排放口提示標志長方形邊框綠色白色噪聲排放口提示標志長方形邊框綠色白色9.3公開信息根據《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部令第24號),建設單位應依法披露環境信息,具體原則如下:(1)企業是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責任主體。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規范工作規程,明確工作職責,建立準確的環境信息管理臺賬,妥善保存相關原始記錄,科學統計歸集相關環境信息。企業披露環境信息所使用的相關數據及表述應當符合環境監測、環境統計等方面的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優先使用符合國家監測規范的污染物監測數據、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數據等。(2)企業應當依法、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環境信息,披露的環境信息應當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3)企業披露涉及國家秘密、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商業秘密的環境信息,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涉及重大環境信息披露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請示報告。企業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企業基本信息,包括企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基礎信息;(二)企業環境管理信息,包括生態環境行政許可、環境保護稅、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保信用評價等方面的信息;(三)污染物產生、治理與排放信息,包括污染防治設施,污染物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產生、貯存、流向、利用、處置,自行監測等方面的信息;(四)碳排放信息,包括排放量、排放設施等方面的信息;(五)生態環境應急信息,包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等方面的信息;(六)生態環境違法信息;(七)本年度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環境信息。企業應當于每年3月15日前披露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環境信息。根據以上要求,建設單位應將環境信息上報環保部門公開,向社會披露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及污染物達標排放等相關信息,履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9.4施工期環境管理要求本項目新建儲罐進行生產,不涉及廠房新建,施工期主要進行儲罐等的購買、安裝調試等,施工期應對固廢合理處置,同時減少施工期噪聲,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意識,杜絕人為引發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9.5環境監測計劃9.5.1施工期監測計劃本項目新建儲罐進行生產,不涉及廠房新建,施工期主要進行生進行儲罐等的購買、安裝調試等;公用工程和輔助工程包括貯運工程、環保工程和其它配套工程的完善建設。施工期無相應的環境監測計劃。9.5.2營運期監測計劃污染源監測計劃本項目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有:水分離廢水、蒸汽冷凝水、儲罐區沖洗廢水、洗眼器廢水和初期雨水、廢氣和噪聲等。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是廢氣、廢水的處理以及噪聲的控制。為檢查落實國家和地方的各項環保法規、標準的執行情況,公司對工廠的廢水、廢氣、噪聲排放情況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單位定期監測,成立專門的環保部門對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將監測結果與生產情況作對照分析,為環境管理提供依據。9.6污染物排放清單及排放管理要求9.6.1污染物排放清單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9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表9.6-1污染物排放清單分類建設項目擬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運行參數污染物種類污染物排放濃度(mg/m3)污染物總量指標(t/a)污染物排放的分時段要求排污口信息執行的環境標準8000噸/年廢礦物油收集項目……………10評價結論和建議10評價結論和建議10.1結論10.1.1項目由來及概況江蘇麗天石化碼頭有限公司位于江陰市利港街道潤華路9號,前身為江陰潤華化工儲運有限公司,2005年江陰潤華化工儲運有限公司宣布破產,直至2008年經政府部門協調,進行資產重組,由江蘇省海外企業集團接管重新運行,并于2010年7月正式更名為江蘇麗天石化碼頭有限公司,現隸屬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麗天石化碼頭有限公司總占地面積241400m2,建筑面積4086.99m2。目前擁有1座液體化工品碼頭,外檔設5萬噸級和2萬噸級液體化工泊位各一個,2萬噸級液體化工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5萬噸級化學品船設計(上游或下游泊位靠泊一艘5萬噸級化學品船時,另一個泊位靠泊一艘2萬噸級以下化學品船),內檔設3個500噸級泊位,滿足長江流域液體化工品運輸各種船型的裝卸要求。碼頭后方庫區設有6座相鄰的罐組,設有各類儲罐55個,總容積約22萬m3;球罐區建有4個5000m3和4個3000m3球型儲罐;其他5個罐區設置47個不同容積的立式儲罐,儲存其他液體化工物料。另設有裝車區,共15組60個可供作業的裝卸車臺位。設有江陰市石利港區長江干線水上洗艙站,洗艙能力為600艘次/年。2023年麗天石化對現有廠區進行安全、環保提升改造,年新增船舶60000噸油污水收集上岸處理的能力。江蘇麗天石化碼頭有限公司擬利用廠內存量土地2000平方米,新建廢礦物油收集儲罐區250平方米,購置國產物料泵3臺套、引風機1臺套、冷凝機1臺套、儲油罐2臺套共7臺套。項目投產后,年收集廢礦物油8000噸/年。10.1.2環境質量現狀(1)大氣環境質量現狀:根據《江陰市生態環境狀態公報(2023年度)》,區域為不達標區。江陰市SO2、NO2、PM10和PM2.5、CO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O3年均濃度超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補充監測的非甲烷總烴達《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中的標準。(2)水環境質量根據《江陰市生態環境狀態公報(2023年度)》顯示,2023年,全市國、省考河流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100%,長江三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100%,長江干流江陰段穩定達到Ⅱ類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2023年,全市16條主要河流共設置地表水重點監測斷面22個,其中Ⅱ類水質斷面12個,Ⅲ類水質斷面10個,無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與2022年相比,總體水質變好,Ⅱ—Ⅲ類斷面比例上升2.7個百分點。補充監測的蘆埠港河各因子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3)聲環境質量本項目廠界各監測點晝、夜間環境噪聲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標準,說明項目所在地區聲環境質量良好。(4)地下水環境質量D1點質量綜合類別定為Ⅴ類,Ⅴ類指標為氨氮、錳;D2點質量綜合類別定為Ⅳ類,Ⅳ類指標為揮發酚、錳、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D3點質量綜合類別定為Ⅴ類,Ⅴ類指標為氨氮;D4點質量綜合類別定為Ⅴ類,Ⅴ類指標為氨氮;D5點質量綜合類別定為Ⅳ類,Ⅳ類指標為氨氮、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該地區地下水質量綜合類別定為Ⅴ類。(5)土壤環境質量項目所在地廠區內土壤環境質量滿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表1第二類用地篩選值。項目廠區外建設用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