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緒論(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1.研究背景(1)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問題目前農村小學生因貧困而上不起學的情況極少,然而農村小學生的教育問題卻日益突出,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方法不恰當,學習的毅力和獨立性較差,對學習感到焦慮困難,甚至產生了厭學棄學的心理。小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好,學習態度積極,能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反之,如果小學生學習適應不良,則會影響自身的學習效果。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時期,對未來學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適應是兒童心理素質的關鍵一環,其提升不僅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更能確保兒童在快樂中健康成長。(2)手機使用與農村小學生學習適應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手機已深刻改變了人們的信息獲取與生活方式,并進而重塑了整體社會的信息生態。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近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攀升至10.76億,相較于2022年12月的數據,新增用戶數量達到了1109萬。同時,手機上網的普及程度也達到了驚人的99.8%,顯示出我國手機網民數量的持續增長和普及率的顯著提升。這樣的數據變化不僅反映了我國互聯網發展的迅猛勢頭,也揭示了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在網民的年齡構成中,10歲以下和10-19歲的青少年網民分別占比3.80%和13.90%,整體未成年網民的占比已逼近17.70%。圖1-1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社會心理學中,媒體被視作兒童社會化進程的五大影響因素之一。在學習方面,多媒體應用十分普遍,而且在疫情期間,線上網課實現了遠距離的教學,在線教育蓬勃發展,我們可以體會到網絡的便利。放學回家,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通常會在手機上發布提交。所以說兒童的學習適應與網絡的使用是息息相關的。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學習適應的現狀影響,基于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實施建議,旨在更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以促進農村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二)文獻綜述1.核心概念界定(1)學習適應周步成等人認為:學習適應,即個體在面對學習挑戰時,展現出的積極應對與優秀學習成效的趨向。其核心要素涵蓋學習熱情、規劃性學習、課堂聽講技巧、閱讀與筆記方法、記憶與思維策略、應試技巧,以及學習環境、個性特征與身心健康等多方面REF_Ref26711\r\h[1]。羅杰等人認為學習適應是自身不斷適應變化,進行學習生活的一種過程REF_Ref11210\r\h[2]。同樣,馮廷勇等也持有類似觀點,他們指出學習適應即個體通過轉變學習態度、習慣及方法,對不斷演進的學習環境作出相應反應,進而與教學模式及環境達成和諧平衡的過程REF_Ref11533\r\h[3]。本文認同聶衍剛等人的觀點,學習適應是指學生能夠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種趨勢REF_Ref13205\r\h[4]。2.研究現狀(1)小學生學習適應研究現狀針對農村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的研究,其中指出:大部分農村兒童學習適應處于平常水平REF_Ref3332\r\h[5]。還有研究指出:農村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適應困難,許多表現差強人意REF_Ref17349\r\h[6]。①不同學段小學生學習適應現狀調查相關調查主要聚焦于小學低學段與中高學段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研究。在眾多調研中,低年級新生入學階段的學習適應性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張瑋的研究從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毅力以及獨立性這四個維度出發,深入剖析了新生在學習適應性上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獨立性、毅力、學習自覺性以及聽課策略等方面,新生表現出了顯著的問題REF_Ref14282\r\h[7]。鄭青青強調,鑒于小學新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征,他們普遍面臨著學習適應困難的問題。這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學習習慣尚未完善、學習動力不足、自我調整能力欠缺,以及對學習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REF_Ref14305\r\h[8]。針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現狀調研,由于樣本涉及不同地域與學校的學生,因此其學習適應水平呈現出多樣性。舉例來說,王斌對江蘇三所小學的四五年級學生進行調研時,發現該階段學生的學習適應狀況總體良好REF_Ref16150\r\h[9];而田瀾、張大均在對重慶某小學四五年級學生的調研中,則發現約30%~40%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適應問題,主要涉及學習環境、學習策略以及個人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適應REF_Ref16222\r\h[10]。兩項研究均揭示了一個現象:在學習適應性方面,女生普遍表現出比男生更強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這種基于性別的學習適應性差異似乎在逐漸縮小。這意味著,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時間的推移,男生和女生在學習適應性上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②影響學習適應的因素的研究從學生角度看,王思瑤的研究發現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會顯著影響學習適應性REF_Ref6160\r\h[11]。王玉香認為小學生個體的心理素質具有可發展性,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學習投入均對學習適應性產生了影響REF_Ref6160\r\h[12]。一些研究揭示了農村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適應問題,深入剖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農村家長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存在一定偏差;其次,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師生關系不夠和諧;最后,學校層面對幼小銜接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REF_Ref17349\r\h[6]。國外學者Kagan也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影響學生學習適應的主要因素包括原生家庭教育,小學的學校教育以及學生所接受的學前教育情況REF_Ref17375\r\h[13]。③關于小學生加強學習適應策略的研究劉玥、劉紅云等人通過構建多層線性模型,分析了學習適應性對學生個體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并提出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四個方面應共同努力,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適應水平REF_Ref18400\r\h[14]。沈容、胡明輔等人認為要著重注意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形成,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要改變“分數取人”的觀念,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家校要協力合作,共同推進學生學習適應性能力的提升,加強學習適應性的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學會學習REF_Ref18430\r\h[15]。(2)小學生手機使用研究現狀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學生無疑能夠獲得諸多有益的幫助,手機的使用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互動交流形式。然而,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過度依賴手機使得部分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呈現出片面化的趨勢REF_Ref25281\r\h[16]。隨后手機逐漸普及,人們對中小學生手機使用現狀的調查隨之增加。2019年8月20日,中國兒童中心攜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一份關于兒童校外生活的藍皮書。該報告針對我國城市和農村地區共計1萬4千名年齡在3至15歲的兒童(或其家長)進行了詳盡的調研。結果顯示,在上學日,孩子們利用電子產品進行學習的時間平均為13.90分鐘,而用于視頻觀看、游戲及聊天的時間則在12至17分鐘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在周末,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相較于上學日明顯延長。部分小學生出現了手機依賴,自制力較差。陳麗喬主要研究的是小學生玩手游的情況,發現小學生玩手游缺乏自控力,34.82%小學生已經比較深入,近兩成同學表示每天都會玩1—2小時REF_Ref25493\r\h[17]。楊莉發現高年級小學生里34.90%已經出現手機依賴癥,表現出對手機的強烈渴望;時間管理自制力欠佳REF_Ref25529\r\h[18]。(3)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的影響研究現狀手機的使用確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金根竹在觀察中發現,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學生首先就是用手機去搜索答案,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和學習動機REF_Ref3025\r\h[19]。閆莎莎認為當前很多學生會利用電子設備來輔助學習。然而由于部分學生缺乏自控力,經常在使用手機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被手機上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從而做和學習無關的事,使得學習受到了嚴重的影響REF_Ref3123\r\h[20]。魏南江曾開展萬人調研,結果表明,相較于成年人,手機廣告對小學生的吸引力顯著,其中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REF_Ref3273\r\h[21]。郭夏的研究也顯示,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與手機使用時間的長短并未呈現明顯的線性關系,但手機媒體的娛樂功能卻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及其與父母的親密關系產生了影響REF_Ref14631\r\h[22]。有國外學者提出,在手機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導致學習注意力及抗干擾能力下降,面對學習問題時會體驗到更低自我效能感REF_Ref16420\r\h[23]。綜上所述,學者們多角度揭露了手機使用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可以看到手機依賴和學生學習之間是相關的,且呈現負相關,即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越高,學生在學習的各方面表現就越差,包括學習效率、學習方法、專注力等。(三)研究意義1.理論意義研究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了解手機使用如何影響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把握現代科技對農村教育的影響。研究手機使用與學習適應之間的關系,可以揭示手機使用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作用。本研究是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問題研究的簡單擴展。這一研究有助于豐富和完善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體系。通過深入研究手機使用與學習適應的內在機制,我們可以為這些學科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和思路,推動相關學科的發展。2.實踐意義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使用手機,找到學習適應不良原因所在,提高學習效率和學業成績,從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對學校和家庭而言,了解農村小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的學習適應現狀,能夠在一定程度進行改進。
二、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學習適應的影響調查及其結果分析(一)調查設計1.研究對象本文針對手機使用對學習適應的影響的研究對象為農村小學生。考慮到擁有自己手機的低年級兒童數量較少,且其在理解問卷方面有一定難度,無法確保問卷的真實有效性,而高學段的小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意識增強,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后,對學習成績比較關注,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問題,容易對老師和長輩的干涉產生反抗和抵制,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容易沉迷于手機,進而對學習造成影響,需通過進一步調查了解情況及原因。所以本次調查以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的某所農村學校作為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抽取五、六年級各兩個班。2.問卷設計實施本文的問卷調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個人信息部分,主要是收集樣本的基本情況。二是農村小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本文參考了李燕的高中生智能手機給其學習帶來的影響調查REF_Ref17307\r\h[24]和許曉如的手機依賴對中職生學習影響的研究REF_Ref17313\r\h[25]。最后制定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的影響調查問卷,一共有20個問題,每個條目采用五點計分方式,計分方式為1—5分,1分表示非常不符合;2分表示比較不符合;3分表示不確定;4分表示比較符合;5分表示非常符合。分值越高就表示手機使用對該條目的影響越大。樣本大小為130人,每個年級調查兩個班,采用實地調查的形式。問卷調查完畢后,在錄入數據時剔除掉一些不真實的(全部為同一選項),剩余120份有效問卷,整體有效率為92.3%,進行數據分析,得到數據處理結果。(二)調查結果1.基本情況分析本節內容將從小學生的性別和年齡分布、學習成績以及其父母學歷等方面進行描述性分析,展示總體情況。性別和年齡分布表2-1性別表頻數百分比女5949.17%男6150.83%合計120100.0%在男女比例方面,如表2-1所示,男生占比為49.17%,女生占比50.83%,男女比例較為均衡。對學生的年齡進行交叉表格的描述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表2-2年級*年齡交叉表總計121314年級五4317060六6381660總計495516120(2)父母學歷圖2-1學生父親學歷情況圖2-2學生母親學歷情況由圖2-1和圖2-2可以看出,小學生的父親和母親的學歷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學生父母的學歷普遍較低,學歷為大專及以上的占比較低。(3)學習成績如表2-3所示,本題是學生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評價。表2-3流動兒童學習成績變量頻數百分比(%)前列2420.00中上3932.50中間2621.67中下2117.50倒數108.33合計120100.002.手機使用現狀(1)手機使用行為①有無手機通過調查發現,86.67%的學生有自己的手機,只有13.33%的學生沒有自己的手機。可見手機的使用已經十分普遍。表2-4有無自己手機選項頻數百分比(%)有10486.67沒有1613.33合計120100.00②手機由來其中104位有手機的學生對他們手機的由來做了進一步分析,如表2-5所示,大部分學生的手機是父母用過的,占比56.60%,家長主動買的占比17.92%,和父母商量后才有的占比25.47%。表2-5手機由來選項頻數百分比家長用過的6056.60%家長主動買給我的1917.92%我和父母商量好后給我的2525.47%合計104100.0%③使用時長學生周一到周五手機使用時長,如表2-6所示,絕大部分人手機使用時長普遍在半小時以上,有19.17%的人使用時長在半小時以內,僅有5.83%的學生不看手機。學生周末手機使用時長如表2-7所示,23.33%的學生使用時長超過了3小時,49.17%的學生手機使用時間為1—3小時,不看手機的學生極少。說明周末學生手機使用時間普遍比較長。表2-6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手機使用時長選項頻數百分比不看手機75.83%半小時以內2319.17%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4537.50%一個半小時以上4537.50%合計120100.00%表2-7周六日平均每天手機使用時長選項頻數百分比不看手機32.50%一小時以內3025.00%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5949.17%三個小時以上2823.33%合計120100.00%(2)手機使用動機在手機使用用途方面,如圖2-3所示,可以看到有大部分學生使用手機以娛樂為主,如打游戲、購物、看視頻、聽音樂等等,和家人朋友聯系占比18%,有關學習占比14%,學習其他技能和關注新聞占比較少。在聊天內容方面,如表2-8所示,仍是以娛樂內容為主,學習方面占比19.28%。圖2-3手機使用用途表2-8手機聊天內容選項頻數百分比(%)學習方面的事情2719.28游戲或者電視節目方面4129.28不愿和父母說的事情96.42明星八卦或班級趣聞2820.00其他3525.00合計120100.00(3)學生對手機態度本題考查學生對于使用手機的態度,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接受幾天沒有手機,說明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不是特別強,但仍有7.50%認為離不開手機。表2-9學生對手機態度選項頻數百分比(%)很重要,我不能離開它97.50一般,可以接受幾天都沒有手機9982.50不重要,沒有也沒關系1210.00合計120100.00(4)父母監管本題是為了了解家長對于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管情況,有55.83%的家長僅是偶爾對孩子的手機使用進行限制,而5.83%的家長則完全不對孩子的手機使用進行任何限制,僅有38.34%的家長會較為嚴格地限制孩子使用手機。這些數據清晰地反映出,大部分家長在監管孩子手機使用方面,所表現出的力度確實不夠強烈。表2-10父母監管情況選項頻數百分比(%)總是1411.67經常3226.67偶爾6755.83從不75.83合計120100.03.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的影響結果分析(1)手機使用對學習的影響問卷分析本題從學生角度出發,了解手機使用對學習的影響,發現學生使用手機主要是為了學習,但有少部分人表示手機會不利于學習,并且影響身體健康,對睡眠和視力有害。圖2-4學生使用手機對學習的影響(2)手機使用對學習的影響量表分析將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的影響調查轉化為分數,每題3分以下者表示影響程度較低,3—4分者表示影響程度一般,4分以上者表示影響程度嚴重。按照這個標準將手機使用對學習的影響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影響較低、影響一般和影響嚴重。圖2-5學生使用手機對學習動機的影響情況圖2-6學生使用手機對學習態度的影響情況圖2-7學生使用手機對學習行為的影響情況圖2-8學生使用手機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情況綜上所述,由以上結果得知學生使用手機總體上對學習適應的影響較小,但仍然存在影響。4.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的差異分析(1)性別差異為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探討性別不同在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是否有影響,結果如表2-11所示,因此說明小學生手機使用對學習適應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表2-11小學生性別與學習適應差異分析?性別(平均值±標準差)tp女(n=59)男(n=61)學習動機10.69±4.0210.57±4.100.160.87學習態度8.63±3.309.10±4.32-0.670.50學習行為7.90±3.068.66±3.68-1.230.22學習效果9.80±3.7810.95±5.35-1.370.17*
p<0.05**
p<0.01(2)手機使用時長差異四個維度和總體均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由表2-12和表2-13可知小學生手機使用對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在手機使用時長上存在顯著差異,即手機使用時長對于小學生手機使用對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存在顯著影響。表2-12周一到周五手機使用時長與學習適應差異分析?周一到周五手機使用時長(平均值±標準差)Fp不看手機半小時以內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以上學習動機11.29±4.199.09±3.539.80±3.9512.16±3.964.2600.007**學習態度9.00±4.287.09±3.298.56±3.9710.07±3.623.3970.020*學習行為9.14±4.267.74±3.337.73±3.288.98±3.361.3820.252學習效果10.14±5.088.65±4.0310.40±4.2811.29±5.131.6580.18*
p<0.05**
p<0.01表2-13周六日手機使用時長與學習適應差異分析周六日手機使用時長(平均值±標準差)Fp不看手機一小時以內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三個小時以上學習動機8.33±2.319.33±3.6110.53±3.9812.50±4.203.5700.016*學習態度5.67±1.157.50±3.429.14±3.9510.11±3.753.1900.026*學習行為6.33±2.317.63±3.258.24±3.399.29±3.531.5360.209學習效果6.00±1.739.33±3.4210.47±4.8211.79±5.262.3200.079*
p<0.05**
p<0.01(3)成績差異四個維度和總體均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由表2-14可知小學生手機使用對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在成績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即學習成績對于小學生手機使用對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存在顯著影響。表2-14學習成績與學習適應差異分析?成績水平(平均值±標準差)Fp前列中上中間中下倒數動機8.88±2.749.31±3.6511.65±4.1212.24±4.1014.00±4.406.0120.000**態度8.21±4.257.95±3.559.19±4.059.48±2.9911.90±3.812.5980.040*行為7.88±3.607.92±3.168.38±3.138.19±2.9410.60±4.861.3900.242效果8.67±3.779.21±3.7110.96±4.5110.62±3.6317.10±6.478.4280.000***
p<0.05**
p<0.01(三)調查結果綜上所述,高年級學生對手機具有較高的擁有率,手機使用時長也比較長,尤其是在周末,使用手機的目的也日益多元化。手機剛開始的出現是為了方便和家人朋友聯系,現在更多的是輔助學習以及娛樂功能的使用。小學生使用手機增加了人際聯系和交往方式,擴大了交往范圍;擴寬了學習的渠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但是學習類的APP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不夠明顯,網絡上的內容錯綜復雜,良莠不齊,碎片化的信息容易對學生的閱讀思考產生副作用,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娛樂性也較強,看視頻、玩游戲、看小說等,容易使學生沉迷。此階段的大部分學生尚未形成嚴重的手機依賴,可以接受幾天沒有手機,但是仍有小部分學生出現了對手機成癮的癥狀,值得我們重視,幫助小學生合理認識使用手機。小學生使用手機總體上對學習適應的影響較小,但存在一定的影響。手機使用時長對學生學習動機及態度具有顯著影響,而學生的學習成績亦與手機使用密切相關。換言之,學生在手機上花費大量時間不僅會影響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學業表現。半數的家長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偶爾的限制,監管力度有待加強。
三、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學習適應的影響及成因(一)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的影響1.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的積極影響(1)提供各種學習資源,輔助學習在問卷調查手機使用對學習的影響中,29%的小學生認為通過手機可以知曉老師發布的作業以及學校的一些通知,有25%的學生會利用手機解決學習困難,查詢相關資料。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科技的發展,各種學習軟件層出不窮,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智能學習需求。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會利用軟件查詢,其中作業幫、小猿搜題和猿輔導等軟件為代表,使用頻率相對較高。在疫情期間,網上在線課堂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其中以釘釘和騰訊會議為代表,極有力地幫助了教學。通過手機,學生能了解更多的知識,看到課本上看不到的東西,聽到更多有趣的東西,放松自己的心情,在潛移默化中擴充自身的知識面。在交流中得知,A同學喜歡借助手機、平板等閱讀文學作品、小說漫畫等,實現了免費閱讀,具有較高的性價比。B同學喜歡刷視頻,能看到各地的美麗風景,還能了解時事熱點,了解當地的新聞。(2)增強溝通能力,促進信息傳遞調查顯示,14%的小學生會通過手機和老師溝通交流。小學生使用手機方便與老師家長的聯系,其中以QQ和微信為主要代表。在交談中,C同學說到在手機上他可以向老師請教問題,說出他在課堂上不敢問的疑惑。此外還加強了與同學朋友間的聯系,在調查中,以游戲或者電視節目方面為聊天內容的學生占29.28%,一些學生通過與同學朋友“開黑”加強彼此間的關聯。手機的使用擴寬了人際網絡,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促進了信息的傳遞。2.手機使用對小學生學習適應的消極影響(1)容易手機沉迷,危害身心健康調查發現小學生在使用手機時,娛樂功能占據了相當一部分,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上癮的風險。問卷調研結果進一步揭示了這一現象,其中8%的學生表示他們渴望盡早完成作業以便有更多的時間玩手機,這導致了他們在學習時的注意力分散。另外,還有5%的學生坦言手機使他們沉迷于游戲、小說等娛樂活動,從而影響了學習動機。在時間分配上,雖然約60%的學生每天手機使用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符合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議,但仍有約40%的小學生每天使用手機時間過長,呈現出一定的網絡沉迷跡象。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由此可見,小學生存在一定的手機依賴,這對學習也有一定的影響。學生為了玩手機而去做作業,注重了效率卻忽視了質量,作業質量降低,學習的專注性下降。小學生好奇心重,自制力較差,手機的娛樂性較強,學生容易沉迷,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問卷結果亦反映出手機對學生視力及睡眠的影響。具體來說,有8%的學生表示長時間使用手機導致視力下降,進而在上課時難以看清黑板上的內容;另有9%的學生則提到晚上玩手機時間過長,以至于影響到了正常的睡眠。可知手機的過度使用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影響視力和睡眠。在發問卷時,發現不少學生都戴著眼鏡,這與電子設備的使用有一定的關系。小學階段是學生發育的重要時期,學生熬夜使用手機,嚴重危害了身體健康。而且網絡內容錯綜復雜,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擾,容易被誤導,尤其是黃賭毒等違法信息,危害學生價值觀建立和心理健康。(2)缺少思考,增加惰性調查發現,25%的學生表示“通過學習查詢學習資料,解決難題”。學生遇到問題就會求助于手機,這樣的做法反而不利于自身的發展。因為手機答案可以唾手可得,一些學生遇到難題就不愿意花費時間去鉆研探索,這容易使學生產生思考的懶惰性。六年級的W同學表示她的英語語法不太好,他會依靠手機去完成他的英語作業,但對其所蘊含的語法知識并不知曉,只是把答案填上應付了事。在搜索題目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題目僅提供了正確答案,而解題思路和過程并不詳盡,這導致搜索者無法獲得充分的解題引導。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思考惰性,長期下去,他們的思考鉆研能力也會逐漸降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進入了快節奏時代,手機成了人們出行的必需品,并取代了以往由書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互聯網能為我們提供海量的資訊,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確實十分驚人。但是這種碎片化的方式不一定能讓我們得到真正的知識。在頻繁切換閱讀內容和環境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難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同時,由于信息獲取的碎片化,學生可能逐漸習慣于淺層次地思考,不再愿意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導致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手機的使用有時候加重了學生學習的惰性。(二)小學生手機使用不當影響學習的成因分析1.小學生自制力差,認知不足調查發現,仍有部分學生認為離不開手機,對手機中的游戲比較沉迷。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的自制力相對較弱,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由于年齡和經驗的限制,小學生很難抵制手機中各種吸引眼球的游戲、短視頻和社交應用等。他們常常沉迷于手機,難以自拔,以至于影響學業和身心健康。同時,小學生對于手機信息的識別和判斷能力也相對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和誤導。他們可能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假,對不良信息缺乏足夠的警惕性,從而可能受到不良影響。此外,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也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他們對世界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和深刻,對于某些復雜的概念和現象可能難以理解。這可能導致他們在面對問題時,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小學生的自制力培養和認知能力的提升。學校教育的滯后學校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對小學生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工具。然而,一些學校的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傳統模式上,未能及時適應這一變化。目前我們在學校學習的仍是信息技術的基本應用技能,而不是如何判斷、篩選信息。有些國家比如日本就專門為中學生開設了信息處理課,培養學生判斷、篩選、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REF_Ref31161\r\h[26]。目前學校教育更多的是應試教育,重點關注學生成績,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度不夠,缺少正確使用網絡的教育,即使有相關的活動,也只是為了應付,走個過場,很難落實到位。3.家長缺少引導和監管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小學生的父母普遍存在著學歷水平偏低的現象,其中大多數僅具備初中學歷。這種較低的學歷背景,往往導致他們在面對智能手機這一新興科技產品時,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與正確的認識。因此,他們有時無法有效地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此外,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中,部分父母過度使用手機,對孩子關心比較少,陪伴也隨之減少。與此同時,一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于高,對孩子要求嚴格,這使得孩子在家中難以體驗到應有的自由與尊重。在這種情境下,孩子可能會選擇通過智能手機來尋找精神上的寄托。這種現象不僅對孩子的學業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對其身心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
四、農村小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加強學習適應的對策建議(一)促進學生合理使用手機1.給予正確引導小學生的認知體系尚處于發展階段,尚待完善。小學生好奇心較重,對新奇內容比較有求知欲,而且分辨好壞能力較低,對錯誤信息的抵抗力較低。因此,急需加強小學生對手機使用的正確認知,以防范潛在的風險。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學校應舉辦相關的教育活動,幫助他們樹立規范使用手機的意識。具體而言,學校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向學生講解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理性看待、合理使用手機。這種主題教育活動的形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逐步培養他們正確、合理使用手機的意識和習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2.開展豐富的活動當前的應試教育壓抑了學生活潑的天性,學生缺乏豐富多彩的生活和自己的興趣愛好,現實中的娛樂需求得不到滿足,缺乏成就感。學生就會在手機上宣泄自己的情緒,長時間這樣便會手機成癮。小學生應當妥善管理時間資源,合理規劃日程安排。在專注于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亦需注重體育鍛煉、參與活動、廣交朋友、拓寬視野等多元化的生活內容。諸多有意義之事正等待著我們去探索與實踐,切莫將寶貴時光虛擲于智能手機的虛擬世界之中。我們應鼓起勇氣,摒棄“手機控”的不良習慣,真正主宰自己的生活,成為時間的主人。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中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引導他們走向健康成長道路的關鍵。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減少手機使用,我們首先需要設定明確的目標與計劃。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的手機使用時間表,并嚴格遵守。同時,我們還可以設定一些具體的目標,如每天閱讀一定數量的書籍、進行一定時間的鍛煉等,以替代過度使用手機的時間。其次,自律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石。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手機過度使用的危害,并主動抵制手機的誘惑。學會尊重自己與他人,通過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引導,及時糾正錯誤。總之,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的功能將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也將越來越離不開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減少手機使用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我們要從認識危害、設定目標、培養自律、輔助提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入手,逐步擺脫手機依賴,實現自我提升和成長。(二)提升家長教養,形成家校合作1.改進家庭教養方式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家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長應致力于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他們不僅需展現出勇敢進取的精神,更應持續保持發展的上進心,以此激勵和引導孩子走向成功之路。家長要自覺遵守家庭手機使用規則,減少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手機使用時間。通過家長的行為示范,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些規則。手機過度使用往往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減少,親子關系疏遠。當父母沉迷于手機時,他們可能會忽視孩子的需求,錯過與孩子互動的重要時刻。此外,孩子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過度依賴手機,影響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其次,改進家庭教養方式的關鍵在于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家長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活動,如外出旅游、戶外運動、讀書分享等,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系。同時,家長還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需求,關注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為他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作為小學生的家長也要不斷學習,關注時事,跟上時代的步伐,家長要不斷地對高科技有更多的認知,而且要經常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交流,互相了解,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正確地認識和引導自己孩子使用手機和網絡。此外,雖然家長要減少孩子手機的使用,但并不意味著完全禁止。家長要化被動為主動,發揮手機的積極作用,引導孩子利用手機進行有益的學習活動,如查閱學習資料、參與在線課程等。同時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如何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偽,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定期與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問題,從而更好地解決。2.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家校合作是防范小學生手機使用危害的重要途徑。學校和家庭作為教育的兩大主體,必須聯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應對這一問題。家校合作的關鍵在于雙方的共同監督和反饋。家長和學校應該定期交流孩子在手機使用方面的表現,及時發現問題并共同解決。對于孩子在手機使用上的進步和改變,家長和學校也應該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班主任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通訊工具,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交流學生在校和在家的手機使用情況。針對相關問題,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可以商量對策,建立家庭規則,規定手機使用時間,關注學生手機內容,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此外,學校可以開設專門的信息課程,提高學生的信息鑒別能力和網絡安全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學校還可以制定手機使用規定,禁止學生把手機帶入校園,限制放學后的手機使用時間。綜上所述,家校合作是防范小學生手機使用危害的有效方法。通過加強家校溝通、關注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設定適當的學習任務和目標、開設信息課程等多種方式,可以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率逐漸上升,越來越多的農村小學生開始接觸和使用手機。手機作為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和豐富的信息載體,為農村小學生提供了更多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產生的相關影響,分析其原因,提出相應的建議。本研究對某農村小學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總體情況良好,部分農村小學生存在手機過度使用的現象,且這種過度使用對他們的學習適應產生了負面影響,主要在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方面,具體表現為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減弱等。經過調查分析,進一步認識到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從積極方面來看,手機為農村小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資源和平臺。通過手機,他們可以隨時隨地查閱學習資料、觀看教學視頻、參與在線學習等,從而拓寬了學習渠道,提高了學習效率。此外,手機的使用也有助于農村小學生增強溝通能力,促進信息傳遞。然而,手機使用也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產生了消極影響。首先,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導致農村小學生沉迷于虛擬世界,忽視了現實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在手機游戲、社交軟件等應用上,導致學業成績下降,甚至產生厭學情緒。手機中的不良信息也可能對農村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他們可能接觸到暴力、色情等不良內容,影響價值觀的形成和道德觀念的培養。“圖像化”信息的接受、習慣于“碎片化”方式的思考,也可能導致學生缺少思考,增加惰性。綜上所述,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為了充分發揮手機的積極作用,避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給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引導他們正確使用手機,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其次,家長要給孩子做一個榜樣,積極幫助自己的孩子發揮手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積極作用。最后,建立家校合作機制,班主任和家長密切聯系,促進家校聯動,加強對農村小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提高他們的信息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率還將繼續上升。因此,我們需要持續關注手機使用對農村小學生的學習適應的影響,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育策略和管理措施。同時,我們也應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技術和手段,為農村小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服務,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周步成.學習適應性測驗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1991.羅杰,周瑗,潘運等.性別在大學生學習適應與學習倦怠關系中的調節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3(6):69-73.馮廷勇,蘇緹,胡興旺等.大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6(5):762-769.聶衍剛,鄭雪,張衛.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狀況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1):23-28.鎮芹.社會工作視角下的農村兒童學習適應性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3.莊亞楠.農村小學一年級學生學校適應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張瑋.小學一年級學生入學適應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9.鄭青青.幼小銜接視角下小學一年級新生學習適應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9王斌.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習適應性情況調查與分析[J].常熟高專學報,2003(6):113-115.田瀾,張大均.重慶某小學409名學生學習適應性問題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04(1):23-24.王思瑤.高等教育大眾化后期師范生學習適應問題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20.王玉香,錢小龍.小學生在線學習的適應性研究——基于小學生在線學習績效的調查[J].教育探索,2021,(10):24-28.Kagan,Sharon,L.Readyingschoolsforyoungchildren[J].PhiDeltaKappan,1994.劉玥,劉紅云,游曉鋒.初一學生學習適應性對學業成績的調節作用: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研究[J].基礎教育,2015,12(4):93-104.沈容,胡明輔,胡富喜.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14):4-6.石昌遠.大學生手機使用狀況及對其行為的影響分析[D].沈陽:東北大學,2011.陳麗喬.小學生玩手游現狀調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楊莉.小學高年級學生手機使用現狀及改善對策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18.金根竹.高校學生手機依賴對學習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6):85-87.閆莎莎.大學生手機依賴對課堂學習的影響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1):152-153.魏南江.手機媒介傳播形態及其使用現狀的萬人調查——以江蘇省17所中小學家長?學生?教師為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116-120.郭夏.手機媒體對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及生活方式影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9.MortezaC,MohsenAA,DavoodH.Theassociationofacademicburnoutwithself-efficacyandqualityoflearningexperienceamongIranianstudents.[J].SpringerPlus,2013,2(1):677.李燕.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機對其學習影響的調查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許曉如.手機依賴對中職生學習影響的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1.彭陽.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形成原因及預防對策[J].零陵學院學報,2003,(1):132-135.
附錄問卷調查親愛的孩子們:您好!歡迎參加本次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采用匿名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山西杏花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招聘5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賬款返還合同協議
- 眼鏡訂購合同協議
- 2025萬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第二批研發人員招聘1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砂廠安全合同協議
- 社保免責協議書文本
- 食堂供銷合同協議
- 職業散打合同協議
- 軟件保密合同協議
- 違約出租合同協議
- 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
- 外研版五年級英語上冊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
- 加油站安全設施設計專篇
- 第十四章 五四時期的政治思想.課件電子教案
- 義務教育(科學)新課程標準(2022年修訂版)
- 初中數學不等式組初中數學計算題專題訓練含答案.doc
- 清算審計業務約定書.
- BIM實施策劃書(共24頁)
- 小兔子找太陽ppt課件
- 《文殊真實名經》
- 可行性報告編制服務方案(投標專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