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工程施工測量作業指導書[工藝標準適用范圍]適用于新建、改擴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橋梁、涵洞的施工測量放線作業。[作業條件]工程項目明確。工程位置、工程類型、等級確定,方案明確。[操作步驟]1、(控制網點)的測設控制網點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線(測區范圍內)先選測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點。連接各點組成測區的測量骨干。在施工準備期間,必須對控制網點進行識別、確定。1.1控制網點的布置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網點的方法有兩種,即三角網測量和導線測量。四邊形網(c)三角形(a)三角網,即在地面上選擇一些控制點,組成互相連接的三角形網狀,稱為三角網。適用于山區、丘陵地帶測量距離較困難的地區,其測角任務重,量距工作量較小,一般應用在小型橋梁及隧道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布置形式有以下幾種:四邊形網(c)三角形(a)三角網三角網(b)其必須有一條基線(即勘設測定的基線)為基礎進行布設。其計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學及簡易平差方法進行成果計算。導線,即在地面上選定的控制點,組成連續的折線或多邊形,構成導線。其適用于加密控制點和小范圍的獨立施工測量,特別是分布較復雜的建筑地區和障礙物較多的帶狀地區,減少測角和平差的工作量,更適用于全站儀的測量工作,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導線、閉合導線和支導線三種形式。附合導線:從一條高級導線出發,經過一系列轉折點,最后附合到另一個高級導線,呈伸展狀為附合導線,它適用于帶狀建筑物的測量、控制,公路工程一般采用這種形式(見下圖)。閉合導線:從一個高級導線出發,經過一些轉折點,最后又回到這一高級導線,整個形成一個閉合多邊形叫閉合導線。它適用于局部地區的測量,象工廠、車站、學校等建筑區(見下圖)。支導線:當導線點的數量不足時,不能滿足某局部地區測量要求時,作為輔助導線。但布設時不能超過兩個導線點,一般適用于涵洞、連接線的工程(見下圖)。2控制點的實地選點與埋設在實地選點時應便于長期保護和不易丟損,網(導線)點間應通視良好,便于測角和量距。并應使視線高于地面障礙物表面0.5米。為長期保存且堅固穩定,對一級導線應埋設基石或現場澆灌砼樁,對二級以下線點應選擇長100cm 直徑20cm的木樁,埋深外露10cm,樁頂訂釘作為標記。3編號和點志記編號:可分線不分區進行編號。例:Ⅰ-4-3,表示一級導線第四條線的第3號導線點,Ⅱ-2-5.表示二級導線第2條線的第5號導線點。點標記:公路工程一般線路較長,導線點埋設后應繪點志記。在實地應量取不少于三個護樁,并注明導線點的編號和護距,標識類型(建筑物、或樹木名稱)。必須登記到施工測量記錄。1.4經偉儀測量公路工程的控制點布設根據已有建筑物或勘設確定的位置來確定。1.4.1道路工程:用經偉儀測量道路工程時因導線布設的控制點量距較困難,道路等級較低(無全站儀要求)。因此控制點一般為道路的彎道交點、中線里程樁(直線段較長時,在通視情況下,加設里程控制樁),一般有三角控制、直線控制(見下圖a、圖b、圖c)。1.4.2涵洞的控制點(直線法、延長線法)直線段涵洞布置控制點同道路布置法(見圖1)。在曲線道路設涵洞控制點應布設涵洞與道路交叉中心點和曲線的起終點,在施工前中樁恢復時予以控制(見圖2)。1.4.3橋梁控制樁應在恢復中線時的里程樁和有關橋梁控制樁聯結呈三角網,進行控制(見圖3)。2.導線的測量導線測量工作是測定各導線點間的相互關系,即測定導線點的水平角,導線邊長及測定導線超始邊的方向。將全站儀架立至基線點,按基線的兩點的座標算出全站儀的方位角。校核全站儀測距的精度,要進行左右盤兩測回測算。即:2.1附合導線:從基線測起,經一系列轉折點,最后附合到另一條基線(見下圖)。基較核方法:(n為折轉角個數,架立儀器點)2.2閉合導線:從基線測起,經一系列轉折點,最后又回到基線其校核方法:(閉合導線的轉折角數)2.3導線點的坐標計算.計算導線角度閉合差及允許角度閉合差并調整之,如果是附合導線還要先求算導線起、終邊(基線)的坐標方位角。根據導線起始邊的方位角和調整后的角度,計算導線各邊的坐標方位角Rb1。計算導線坐標增量及增量閉合差并并調整之;△Xb1=Db1COSRb1△Yb1=Db1SinRb1計算各導線點坐標。即坐標計算:x1=xb+Db1cosRb1 y1=yb+Db1sinRb13.工程水準測量3.1在項目工程中,水準測量應從該工程區內等級最高的水準點開始測起,工程中各水準點附合在等水準點時,其附合線路的閉合差均不應大于圖根水準測量規定,相鄰工程水準點均應進行往返觀測。若局部區域有重點工程建設時,可提高相鄰水準點的精度。3.2水準點的布設水準點應易于保留以便長期使用,不應設在施工干擾范圍內,需點位堅實牢固,避免各種外界影響。水準點應便于使用,點位應便于立尺,視線開闊且控制范圍大。對測區內各待測細部點,均能直接按后視施測,而不設轉點,在建筑區內水準點密度應較大,一般相鄰水準點間的距離不應大于300米。道路路基路面施測中,在交叉跨越處、起終點及有附屬構筑物,均應設水準點,特別在涵洞、大橋的端部確立應設水準點,如便于施工校核,還應設水準點副點。一級水準點一般均附在導線點位,二級或二級以下水準點,均應澆灌砼樁或長100cm、直徑20cm的木樁訂釘。經過行統一編號,編號應于一級水準點相輔,以防混亂或便于使用。例:GPS401-Ⅱ-Ⅰ:即為一級水準點GPS401下延第一個二級水準點。要標計水準點的位置及測量成果,以便施測使用方便無誤。例:GPS401-Ⅱ-I:1145.825,在K25+050里程左側25米砼樁。3.3水準測量的方法往、返測法,即從一水準點測量到另一水準點,再從另一水準點測回到這一水準點。往返測量時,轉點可設在不同線路上,獨立進行,如果往返測間的閉合差大于容許閉合差時,則應重新測量。直至往返閉合差小于等于允許閉合差。兩組單程測法(正、負水準儀測量)。在人力、儀器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用兩架儀器同時單向往測進行,不須返測。兩架儀器精度應一樣。如果兩組獨立觀測的成果,其閉合差小于允許閉合差時,應取其平均值作為最后成果,否則重測。閉合測法,即在工程范圍內,僅有一個較高級的已知水準點,從這一水準引起,測設若干個支水準點,最后原回到這一已知水準點。附合測法:即從這一個已知高程水準點出發,沿線測出若干點,最后連測到另一已知水準點上。以上幾種測量方法,均應在允許閉合差內進行(圖根級),即允許閉合差:Fh=±20 L為水準點距Km Fh=±6 n為測站數進行水準點布設測量時,必須在轉點處加設尺墊,尺墊在前視觀察到后視觀察,應不得有絲毫移動;細部測量時,必須時常進行高程閉合,以防差錯。必要時,水準等級按四等水準測量進行。4.道路工程測量,4.1恢復中線,在道路工程從設計階段所測的中線樁到交付施工階段,中間均有被碰動、丟失現象或設計單位有誤測的點樁現象。為保證中線位置準確可靠,施工前均應根據原設計和定線條件復核,并將丟失的交點樁、中點樁恢復和校正好,并將附屬構筑物(涵洞、排水、橋梁)的位置一并復核,并定出,確定有無斷鏈及處理方法。(放線方法見后)。4.2縱、橫斷面復測從設計到施工前一段時間內,線路上可能出現局部的變化(如挖土、推土、誤測等),需進行原縱、橫斷面(必要時要加密)的復測,進行土方工程量的核實。如有不實,報告項目經理部予以追加或復核。4.3工程用地測量根據設計圖上設計的道路占地界、工程施工所需的臨時占地,按樁號和用地寬度在實地釘出工程用地邊界樁,必要時編制用地劃界表并附文字說明,并報至項目經理部,作為向當地政府及有關單位申請征用土地、辦理拆遷工作的依據。在施測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認真、過細、實際調查來進行。4.4道路中線測量:在定線的基礎上進行,從道路的起、終和轉角點實地測設后,進一步釘里程樁和加樁、以及測設曲線,即規劃、設計意圖的實地體現,又是施工放樣的依據。4.4.1全站儀(解析坐標定位法)測設中線樁根據已布設好的導線點和三角網點的坐標與線路中線設計的里程樁坐標,按坐標反算原理進行逐點測設中線樁。其原理為:(見下圖)在GPS401處架立儀器,后視D40,按坐標反算得GPS401——D40導線的方位角,全站儀瞄準D40,并將水平度盤讀數調整為計算方位角,則中線里程先后樁的各碎步點按坐標反算的方位角、兩點間距離來測定各點。可測定直線段各樁、曲線段各樁,附屬建筑物的部分固定樁和控制樁。4.4.2經偉儀測設中線樁4.4.2.1直線段測設:選線與量距,從道路起點開始,向終點方向丈量,且以后尺對零、前尺讀數為準,逐個進行量測。量測時要保持尺身平拉,精度要求較高時,要注意尺長改正和溫度改正,量距時用力要一致;精度不高時待量距者拔釬后釘樁。在起點中線的控制樁架立經偉儀,后視中線直線段中間控制樁或后視交點,按20米釘一整里程樁(一般平地段50米)。如遇地形變化較大,應釘地形加樁,當路線穿越各種建筑物時,應加釘地物加樁。中線斷鏈及處理,中線里程不連續稱為中線斷鏈。斷鏈是由于測量分段、局部改線或者量距錯誤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如有斷鏈,應在測量成果和有關設計文件中注明,并在實地釘斷鏈樁。一般斷鏈樁不要設在曲線內或構筑物上;斷鏈樁上注明路線來、去的里程和應增、減的長度。一般里程樁(中線樁)在等號前注來向里程,等號后注去向里程。4.4.2.2曲線測量4.4.2.2.1角度觀察,在道路轉彎處,公路一般設曲線走向。應先按設計文件實測其轉角。一般以施測線路前進方向的左夾角為準,設左角為β,轉角為I,當β大于180o時為右折,小于180o時為左折。測角時,前后方視線應盡量照準相鄰轉角點(見下圖)。一般為I=β-180°(右折)I=180°-β(左折)當轉角點間不能直接通視時,可以照準直線上的轉點,但在其轉點上應驗測180°角,并記錄以備查考。4.4.2.2.2曲線設放, 在道路工程中,等級較高一些的工程一般用緩和曲線,等級低一些的一般為圓曲線。在施測中,必須按設計文件的設計要求來進行施測。A 圓曲線:一般R、I已知,在道路施工中,圓曲線各要素點在設計文件中均已告知,為了將設計圖中的曲線設放到實地,定測曲線加樁和計算里程是主要工作,其放線方法一般有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和解析坐標定位法(全站儀測法)。公路工程中,曲線較長、地形通視,一般經偉儀測量放線用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兩種。直角坐標法:最基本的方法為切線支距法,此法以曲線起點或終點為坐標原點,以切線方向為x軸,過原點的半徑為y軸(見圖)。曲線上任一點P點的XP、YP、、、LP即可按下列公式計算確定: XP=RSinPYP=R(1—CosP)LP=(π/180)×P×R則各要素點的里程計算為ZY=JD-T(即交點樁號減切線長)QZ=ZY+L/2YZ=ZY+L=QZ+L/2P點的里程為:P=ZY+LP、(P=YZ-LP)(即直圓點樁號+P點曲線長)測量方法是經偉儀架設到交點或直圓點(圓直點)上,從直圓點(圓直點)向交點量距(XP)(按曲線加樁要求確定),沿切線方向,再從切線上的該點向圓心方向垂直量一距離YP,即可得曲線上的一點P。b.偏角法:在曲線上任一點加樁,一般是以弦長代替分段曲線長,常規測法為將弧長等分為若干段L/N,按每段長進行設點。其中每一點弧長均以弦長量距,當曲線半徑R較小或選用分段曲線較長時,應扣除弦弧差d,(d=L-2Rsin(P1/2),即將經偉儀安置在ZY點(或YZ點)并整平后視JD置零。計劃選定一弧長LP1,從ZY點(或YZ點)量距LP1-dP1(dP1=LP1-2Rsin(P1/2))。轉動經偉儀水平度盤,使水平度盤讀數為P1/2(偏角αP1=)。后一點距離為LP1-dP1,偏角為P1/2,下一點P2從P1點開始量起,距離為L2,總偏角為P2/2=逐個放點,即可測出圓曲線到QZ點,偏角為I/4、距離為L/2,到YZ點時總偏角為I/2。B.緩和曲線ZH為直緩點、HZ緩直點、HY為緩圓點、YH為圓緩點切線長T=(R+p)tan+M,內移距p=L2/24R外距E=,切垂距m=L/2-L3/240R2曲線長L=緩和曲線角β=(度)切曲線q=2T-L緩和曲線長半徑變更率C=緩圓點和圓緩點的設置一般用直角坐標法進行。x0=-(3/40R2)y0=2/6R(式中L=)L為緩和曲線上任一點距離,主點的測設步驟如下:將經緯儀安置在交點上,先沿切線方向量出T—XO,分別打木樁得XC點從XC點向曲線起點或終點方向量取XO,打木樁可得直緩點和緩有點,(量距往返兩次,精度應達1/2000)將經緯儀水平度盤歸零,并瞄準切線方向,轉動經緯儀水平度盤,度盤讀數轉到(180-а)/2角,沿視線方向量取E(外距)打木樁即可得曲線中點(QZ),(應取左右盤讀數)。將經偉儀移至XC樁,使水平度盤歸零,瞄準切線方向,轉動照準部使讀數為90o,從XC沿視線方向量Y0值,即可得圓緩點和緩圓點。當曲線的主點設置完畢時,即可進行加樁設置,設置方法很多,現介紹切線支距法和偏角法。切線支距法: 方法同圓曲線支距法相同,以切線為x軸以切線垂線為y軸,原點在起點和終點處。 緩和段 XL-0=L–L5/40C2 YL-0=L3/6C圓曲線段: X1=Rsina+m Y1=R(1-cosa)+P α=180(L1-)/лR+β(L1為從直緩點到圓曲線上某點的弧長)各點坐標求出后,按主點設置方法(圓曲線切線支距法)進行,一般Y值較大時影響精度,整個曲線分四段進行。以QE做輔助切線(見圖)。為丈量方便,表中應將(L-X)或(L1-X)值代替X坐標。偏角法:it=L2/6RL(弧度)為緩和曲線基本角io=/6R(弧度)β=/2R(弧度)i0=β將緩和曲線L分成幾等分,每段長為/n,則各終點的總偏角第一點的偏角 i1=i0/n2=L2/6R第二點的偏角 i2=L2i1第n點的偏角 in=n2i1設置圓曲線部分,儀器從直緩點搬到緩圓點,先找出圓緩點的切線方向,可用該點的切線與緩和曲線上的弦所夾的角度,(β—i0或2i)來設置,在圓曲線上,總偏角算法與無緩和曲線的圓曲線總偏角標法相同。注意的是儀器在HY或YH對QE的偏角應為E=(α-2β)/4。設置方法:儀器安置在曲線起點或終點設置緩和曲線在ZH(HZ)點,安置經偉儀,瞄準交點(JD),使水平度盤歸零,轉動照準部,使水平度盤讀數分別對到各點的偏角數;按偏角法設置無緩圓曲線方法一直到HY(或YH)點的校核。圓曲線設置將經偉儀搬至HY(YH)點,使水平度盤歸零,先瞄準HZ(或ZH)點,然后轉動照準部使水平度盤讀數為2i0,并固定照準部,使其再歸零,再按無緩和圓曲線偏角法設放圓曲線。對于復曲線、反向曲線、回頭曲線的設放方法,只要找準交點和各曲線的起、終點,即可用單曲線方法設放。4、5路基放線4、5、1路堤放線圖1圖2圖1為路堤放線情況。路基上口b和邊坡1:m均為設計數值,填方高度h可由縱斷圖上查得。則路基寬即落坡角A、P的間距: B=b+2mh B/2=b/2+mh當B/2算出后,可由路中心樁沿橫斷面方向向兩側各量B/2釘樁即得坡腳A和P,在中心樁兩側各量b/2處立小木桿,用水準儀測出設計高程。對于自然地面起伏變化多樣的,路堤放線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上述方法,若遇圖2中斜坡做路堤的情況,由于坡腳A、P距中心樁的距離B1、B2與A、P處地面高低有關,利用坡度尺定點法先做一個符合邊坡1:m的坡度尺,在b/2處立坡度尺,(在設計高程處)并使垂球鉛垂地面,坡度尺斜面的延長線與地面的交點即為坡角(見圖)。也可將各橫斷面地形測繪列方格紙上,根據設計要求,按頂寬、高程、坡度來確定坡角距中心線寬度,再到實地與中心線垂直方向量放坡角A、P點即可。每層填方,b/2+mh-mh1(h1為填方厚度)進行縮小寬度,但必須在理論基礎上要寬出路堤寬度30cm—50cm,做為土方壓實的密實附加寬度。4、5、2路塹放線計算坡頂寬度B、應考慮排水邊溝(平臺)寬度b0(見圖1) B=b+2(b0+mh) B/2=b/2+b0+mh路塹放線一般采用圖解法進行放線,即將各斷面地形測繪到圖紙(方格紙)上,按設計要求的寬度、開挖深度、邊溝(平臺)寬度、邊坡進行放坡,釘邊樁A、P或利用坡度尺(同路堤放法)控制邊坡。在修筑山區道路時,為減少土方量,路基有半填半挖形式(見圖2)放線時,除定出填方坡角A和挖方坡角P外,有時還要定出不填不挖的零點O′,其方法是用水準儀直接在橫斷面方向上找出等于路基設計高程的地面點,兩坡角放法同路基放法。應注意,給定的道路設計高程,一般都包括面層結構層厚度,在路基測量時,應在填方減出結構層厚,挖方減結構層厚度,即少填多挖,路基寬度也要相應變寬即b基=b+2mh結。4、5、3路基高程測量,正、負順坡高程測量:將水準儀架立在與高程均高的地面上,位置要適中,距后視水準點和前視待測點中間。后視水準點,測得儀器視線高程,讀得待測點塔尺讀數,可得填挖高度h。±h=H1(水準點高程)+h1(后視讀數)-h1(前視讀數)±H設(設計高程)頂點高程H2K2(號)P設=H1(H2)±[KP±K1(K2)]×(±i頂點高程H2K2(號)樁樁PKP+i%PKP+i%頂點高程H1K頂點高程H1K1(號)樁樁堅曲線測量道路工程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在坡度變化處以曲線連接,這種曲線為堅曲線,堅曲線有凸形和凹形兩種(見下圖)。測設堅曲線是根據路線縱斷面設計中給定的半徑R和坡道的兩坡度i1和i2進行的,在測設加樁前應先計算出各元素,即曲線長L切線長T和外距E,一般各元素值在縱斷面設計中都已知。 L=R(i2-i1) 由于R較大、Q值較小、故切線 T=R(i2-i1) E=T2/2R 如為凸曲線時、E為正值、凹曲線時E為負值,T計算出后,可在J點向兩邊量T值,即可定出起、終點位置。設計高程計算: H①=HJ+(T-X1)×i1+X12/2RH②=HJ+(T-X2)×i1+X22/2R4、5、4路面工程測量根據路基成形情況和設計文件要求,測設路肩邊樁,路拱曲線大樣和路緣石位置,并釘出控制標志。測設路肩邊樁及路拱大樣:由路兩側的施工邊樁向中線量出邊線距離,邊線距離為B1=b+2(H設-h結)×M結。(h結為結構層厚度,M結為結構層邊坡)在邊線釘小木樁并將相鄰小木樁用小線(灰線)連接即為邊線。邊線的高程在路中心高程減(路面半寬×橫坡)的值用水準儀即可得邊線高程,路面路拱即可出現。 將路面結構層施工至面層底高程時,所得的邊線位置即為路緣石位置。路中心線標高和路邊線標高用水準儀按結構層施工的松鋪系數×結構層厚度,設計高程,用標高臺控制。底基層標高=設計標高-所夾基層厚度-路半幅寬×橫坡基層和面層同上。曲線部分測量曲線部分測量應根據設計圖紙的設計做好內側路面加寬和外側路拱超底超高的放線和高程測量。加寬與超高均以公路中心線為準進行施測。方法同路堤的放線與高程測量方法。5、涵洞施工測量涵洞工程是道路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主要測量任務是控制涵洞的中心位置、涵底的高程與坡度。5.1涵洞中心樁和中心線的測設涵洞中心樁一般均根據設計給定的涵洞位置(樁號),以其相鄰近的里程樁為準測設。在直線上設置涵洞,是用經偉儀定路線中心方向。根據涵洞與其鄰近的里程樁的關系,用鋼尺測設相應距離,即可釘出涵洞中心樁,將經偉儀安置在涵洞中心樁上,以路中線為后視方向,測設900(斜涵應按設計角度測設)即為涵中線方向。在曲線上設置涵洞,即可用曲線加樁的方法測設。無緩和曲線的圓曲線,涵洞中線應垂直于曲線的切線,測設方法與在曲線上測定橫斷面方法相同,當精度要求較高時應用經偉儀施測。如遇圓曲線上,可用相鄰等距離法即:用大于整弧長度為半徑在實地畫弧兩交點即可為涵洞中心。如遇緩和曲線,在曲線上任一點即可找到曲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曲線起點和切線的夾角等于2倍的基本角),即可找到涵洞中心線。5.2施工控制樁的測設 按上圖,涵洞中心樁1+640和中線C1、C2定出后,即可按涵洞長度(如16米)定涵洞兩端點C1、C2(外皮中心),為了在基礎開挖后控制各點位置,還應加釘施工控制樁①1①2和②1②2;①1①2、②1②2均垂直于C1C2,其相距可為一整米數,以控制各端墻施工,其它八字墻、墻身均按設計圖釘出。先用經偉儀在交點處測出涵洞中心線,計算開挖線寬度,待開挖完畢壓實后,即可依次釘出各端點位置、八字墻、墻身控制樁。5.3涵洞坡度釘的測設基礎開挖后,為控制開挖深度,基礎厚度及涵洞的高程與坡度,需在涵洞中線樁C1及C2上測設涵洞坡度釘,使兩釘的連線恰與涵洞流水面的設計位置一致。測設方法一般是在釘中線樁C1C2時,使C1c1=C2c2=整米數,然后按測設高程釘樁(高程樁)的方法,在木樁側面釘出坡度釘;坡度釘的高程,可由涵洞兩端的設計高程與涵洞坡度推算。為控制端邊基礎高程,在①1①2和②1②2等端墻控制樁上,應測設端墻基礎高程釘。6.梁工程測量在公路工程建設中,跨越河道和主體交叉橋的修建,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橋梁的種類多,結構又較復雜,故一般精度要求也較高,對于跨度大和在水中作業的橋梁工程要求更嚴。一般我們在承的建工程中,涉及的僅為中小型橋梁施工測量:測量中,必須遵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進行。6.1小型橋梁的施工測量:在河道不寬、跨度較小的小型橋梁施工時,一般多在枯水季節或采取導流的方法,以便于墩臺的定位和施工。橋中線和控制樁的測設根據設計文件中的橋位樁號在路中線上準確地釘出橋臺和橋墩的中心樁①②③,開在河兩岸定出中心線位控制樁F1F2F3F4(見上圖)。然后分別在①②③點設站,測設橋臺和橋墩控制①1①2①3①4……③3③4,一般每測釘兩個控制樁,開確定錐坡、翼墻和導流物間的建筑物位置。量距(尤其在測設跨度時)要用檢驗過的鋼尺加彈簧秤,并應加溫度、尺長、傾斜等改正。丈量時返往測均交錯尺讀尺數六次,并取其平均值。要求往返丈量較差ΔL與橋長L之比ΔL/L≤1/5000。水準測量,布必需的水準點,測定原地面高程,檢測設計文件中的部分建筑物位置及標高。水準點布設應根據單位測定的水準點測出。高程偏差Δh=±20mm。基礎施工測量根據橋臺和橋墩的中線定出基坑開挖邊界線,基坑上口尺寸應根據挖深、坡度、土質情況和施工方法而定。施測方法與路塹放線基本相同,基坑挖至一定深度后,應根據水準點高程在坑壁上(預留)測設距基底設計面為一定高差的水平樁,作為控制深及基礎施工中掌握高程的依據。基礎完工后,應根據橋位控制樁F2F3和墩、臺控制樁①1①2①3①4……③3③4,用經偉儀在基礎面上測設出橋臺、橋墩中心線幾何尺寸和主線道路中心線,并彈墨線作為施工橋臺、橋墩的依據。墩、臺頂部的施工測量橋墩、橋臺砌筑至一定高度時,應酬根據水準點在墩身、臺身每測設一條距頂部為一定高差的水平線,以控制砌筑高度。墩帽、臺帽施工時,應根據水準點用水準儀控制其高程(偏差應在10毫米以內),再依中線樁用經偉儀控制兩個方向的中線位置(偏差應在左右10mm以內),墩臺間距(跨度)要用鋼尺檢查,精度應高于1/5000。當墩、臺上定出兩個方向的中心線并經校對后,應根據墩、臺中心線在墩臺上測設出梁支座鋼墊板的位置(有在支座底預留防震檔塊構件)。如設有蓋梁的應在墩臺上測出蓋梁中心線、路走向線,以便控制蓋梁幾何尺寸(見圖)。先根據路中線F2F3和B′B″、C′C″線,定出路中線上的相應的兩塊鋼墊板的中心位置B1和C1,然后根據設計圖上的相應尺寸用鋼尺分別自B1和C1沿B′B″和C′C″方向量出T型梁間距,即可得到B2、B3、B4、B5和C2、C3、C4、C5等墊板中心位置。橋臺的鋼墊板位置可依同法定出,最后用鋼尺校對鋼墊板的間距,偏差均在±2mm以內,并用水準儀校測鋼墊板的高程,其偏差可在-5mm以內(鋼墊板略低于設計高程,安裝支座或直安梁時可用環氧樹脂砂漿調至設計高程),上述工作測完后,即可澆筑上部砼。上部結構安裝(澆筑)測量上部結構安裝前應對墩、臺上支座鋼墊板的位置應重新檢測一次,同時對梁的兩端彈出中心線,對梁的全長和支座間距也相應進行檢查,梁就位安裝要對準鋼墊板(支座)中心,(現澆梁應對外模校對,使其對準支座中心)。水準儀檢測梁端的高程,偏差應在±5mm以內,支座的平整度應在2mm以內。在梁全部安裝(澆筑)完成后,可用經偉儀重新定出道路中心線,校核梁長。用墨斗彈出護欄邊線,并用砼塊預定好橋面鋪裝高程和護欄標定高程。6.2中型橋梁的施工測量當河面較寬的中型橋梁,不能直接丈量橋梁長度時,需布設橋梁三角網,用間接的方法精確地求橋長,并作為橋梁墩臺等定位的平面控制。橋梁三角網的布設與施測常用的橋梁三角網一般有下列幾種形式,選用哪一種形式應根據橋長、施工條件和地形來確定。布網時,各三角點應相互通視,點位要選在不被水淹、不受干擾和易于保存處,橋軸線AB應組成三角網中的一條邊線,且應于橋臺接近,便于橋臺放樣。基線的地面坡度一般不超過3%—5%為宜,基線的長度可為橋軸線AB的0.7—1.0倍,基線的方向盡可能與橋軸線近于垂直。基線丈量橋梁三角網的基線丈量和計算方法,按一二級導線(或小三角網基線)量距方法相同,丈量用的鋼尺要檢定,丈量沿線各整尺段要釘樁,樁頂應設置清晰的尺段標志,丈量結果要用尺長、溫度和傾斜改正。如用全站儀測距,應使視線距水面至少在2米以上,一般測2—4測回,測回中數量應不大于1厘米,其精度要求見下表:橋長L(米)L<200L=200——500L>500基線量距的相對誤差1/100001/250001/50000角度測量橋梁三角網中角度觀測可用方向觀察法,具體要求見下表:橋長L(米)L<200L=200——500L>500測回數J2經偉儀——24J6經偉儀46——三角形最大閉合差±20″±15″±10″橋梁三角網及軸線長度計算對于500米以下的橋梁三角網可用近似平差法,500米以上的大橋,應采用嚴密平差(一般用全站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質能源在建筑材料的研發與應用考核試卷
- 影視錄放設備的D打印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初中數學聽課記錄
-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口算綜合集錦
- 臨床肝膽胰脾影像診斷
- 上海紐約大學《亞洲地理及歷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湘南學院《錄音藝術與聲音剪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工程分析程序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學年五下數學期末經典試題含答案
- NB/T 10742-2021智能化綜采工作面設計規范
- GB/T 6320-2008杠桿齒輪比較儀
- GB/T 5538-2005動植物油脂過氧化值測定
- GB/T 5530-2005動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測定
- 二次消防改造工程合同協議書范本
- 某智慧城市政務云平臺項目建設方案
- 德勤業務管理流程優化咨詢報告課件
- 深靜脈導管維護流程
- 班級管理(第3版)教學課件匯總全套電子教案(完整版)
- TCVN-2622-越南建筑防火規范(中文版)
- 不負韶華只爭朝夕-一模考試反思 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主題班會(共17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