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進階篇)2023-2024學年下學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4.7.3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一.選擇題(共18小題)1.如圖,是一種新型“桑基魚塘”生態農業示意圖。該生態農業中人們用桑葉喂蠶,將蠶沙、人畜糞便、秸稈等投入沼氣池內發酵,制成沼氣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氣渣喂魚,塘泥肥桑。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桑→蠶→蠶沙→魚可構成一條食物鏈 B.生產沼氣所利用的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角色 C.該生態系統的直接能量來源是由桑樹固定的太陽能 D.塘泥中富含有機質,能為桑樹生長提供有機物2.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農業實現了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 B.生態農業使廢物資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減少了環境污染 C.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 D.“桑基魚塘”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原理3.關于農作物秸稈利用,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A.在田間就地焚燒,灰分還田經濟劃算 B.可以作為造紙、纖維板的原材料 C.鍘碎掩入田中,有機物緩慢分解 D.沼氣發酵或飼喂牲畜后再作肥料還田4.發展生態農業在實現鄉村振興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屬于發展生態農業的是()A.核桃樹下養殖林下雞 B.為草莓噴灑大量農藥 C.信息化手段節水灌溉 D.農作物施用農家糞肥5.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家居環境要求的是()A.打開房間窗戶通風透氣 B.在房前屋后栽花種草 C.晚上在房間擺放大量花卉 D.每天打掃房間衛生6.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因為生態農業()A.浪費自然資源 B.沒有傳統農業有優勢 C.危害生態環境 D.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7.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能量多級利用。下列關于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不符合生態農業模式的是()A.在農田就地焚燒,灰分還田經濟劃算 B.可以作為造紙、纖維板的原材料 C.鍘碎掩入田中,有機物緩慢分解 D.用于沼氣發酵或飼養牲畜后再作為肥料還田8.要了解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學方法是()A.比較法 B.模擬實驗法 C.調查法 D.科學推測9.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農業實現了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 B.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威脅時,容易得到恢復 C.生態農業使廢物資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減少了環境污染 D.“桑基魚塘”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原理10.下列改善家居環境、維護人體健康的辦法,合理的是()①經常打開門窗②充足日照殺菌③家中飼養寵物④家中放置大量植物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1.為保護好生物圈,下列措施中不恰當的是()A.制定環境保護法規 B.建立自然保護區 C.植樹種草,提高森林覆蓋率 D.禁止開發,利用森林12.某生物小組運用“建設生態家園”的知識,分析下列幾種生態模式,其中不屬于生態農業的是()A.林下養雞的果林場 B.稻鴨共生的水稻田 C.多施化肥的麥子田 D.蠶沙養魚的桑基魚塘13.我國南方某些地區建立的“桑基魚塘”模式,是現代農業的典型,該模式獲得了魚、蠶、桑、氣的全面豐收。據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桑樹 B.該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較,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較弱 C.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歸根結底來自于土壤 D.如果桑葉被農藥污染,該生態系統內農藥這種有害物質的含量最高的是魚14.三峽大壩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為了挽救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項措施?()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將受到威脅的生物易地保護 C.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 D.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15.“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說明農村發展生態農業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以下觀點你認為最合理的是()A.在生態農業中,糞便要經過沼氣池發酵后再施給莊稼 B.生態農業不會改變太陽能的利用率 C.農田生態系統是比較穩定的,原因在于人們的精細管理 D.大面積種植速生樹檸檬桉并不會損害農村的生態環境16.生態農業的特點是()A.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 B.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 C.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率 D.以上幾點都是17.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A.擴大種糧面積,使農民增產增收 B.防止農村環境污染 C.大力發展養殖業 D.發展生態農業18.某中學生實踐基地利用基地屋頂建設“空中菜園”,并形成生態循環模式(如圖),實現能量多級利用。學生農耕社團利用該基地開展研究,在空中菜園采用腐熟廚余垃圾作為主要肥料,與施用化肥的普通菜地比較同種蔬菜鉛含量,結果如表。不正確的是()蔬菜鉛含量比較表種類采樣地鮮重鉛含量/(mg?kg﹣1)葉菜類空中菜園0.028普通菜地0.137*茄果類空中菜園未檢出普通菜地0.021*(注意:*表示差異較大)A.在“空中菜園”生態循環模式中,豬起到了促進物質循環的作用 B.據蔬菜鉛含量比較表顯示,空中菜園模式種植的蔬菜鉛含量更多 C.據蔬菜鉛含量比較表顯示,種植茄果類的蔬菜鉛含量更少 D.據農耕社團研究和實踐結果,建議采用腐熟廚余垃圾作為主要肥料二.解答題(共2小題)19.珠江三角洲的農業聞名于全國,他們將豬的糞尿用于種果、種菜、肥田;魚塘之水用于清洗豬欄;魚塘水面用于養鴨;鴨糞喂魚;蔬菜又用于養豬、養鴨。請回答:(括號內填備選答案的代號)(1)和傳統農業不同的是,這種農業屬于。A.生態農業B.設施農業(2)在這種農業模式中,生產者是,消費者是,非生物成分是。(3)豬的糞尿中的有機物,需要經過的分解才能被農作物利用。20.如圖為一個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在該農業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中,家禽、家畜、人屬于,沼氣池中的甲烷細菌、食用菌屬于。(2)如果該農業生態系統的土壤和水被某種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質污染,過一段時間,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應該是。(3)農作物秸稈的碎屑、沼氣池中的沼渣都含有豐富的,可以作為培養蘑菇、木耳等食用菌的培養基。(4)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農業生態系統的成分比較簡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比較少,因此其能力弱于森林生態系統。(5)在該農業生態系統中,農作物通過將太陽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多途徑地利用農作物可使更多地被人類利用。該生態系統能提高經濟效益,其原因就是充分利用了各(填“生產者”或“消費者”或“營養級”)中的能量。
(進階篇)2023-2024學年下學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4.7.3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8小題)1.如圖,是一種新型“桑基魚塘”生態農業示意圖。該生態農業中人們用桑葉喂蠶,將蠶沙、人畜糞便、秸稈等投入沼氣池內發酵,制成沼氣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氣渣喂魚,塘泥肥桑。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桑→蠶→蠶沙→魚可構成一條食物鏈 B.生產沼氣所利用的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角色 C.該生態系統的直接能量來源是由桑樹固定的太陽能 D.塘泥中富含有機質,能為桑樹生長提供有機物【分析】1、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2、食物鏈書寫的原則是: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級結束;食物鏈中的箭頭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3、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一般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解答】解:A、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蠶沙屬于非生物部分,所以桑→蠶→蠶沙→魚不能構成一條食物鏈,A錯誤。B、生產沼氣所利用的微生物能夠分解有機物,產生水、無機鹽及甲烷氣體,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B錯誤。C、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一般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C正確。D、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塘泥中富含有機質,其為桑樹生長提供的是無機鹽,D錯誤。故選:C。【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生態系統的知識。2.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農業實現了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 B.生態農業使廢物資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減少了環境污染 C.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 D.“桑基魚塘”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原理【分析】生態農業: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態系統,因此生態農業生態系統中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具有良好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內部良性循環,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解答】解:A、生態農業使廢物資源化,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轉化效率,減少了環境污染,A正確。B、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再生和能量多級利用,B正確。C、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強。生態農業是建立在傳統農業生產經驗的基礎上的一種典型的人工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弱,受到威脅時,不容易得到恢復,C錯誤。D、“桑基魚塘”是一種立體生態農業,魚塘中的塘泥富含有機質,塘泥中的有機物可被分解者分解,產生水和無機鹽可用于桑樹的光合作用,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原理,D正確。故選:C。【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生態農業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其對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3.關于農作物秸稈利用,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A.在田間就地焚燒,灰分還田經濟劃算 B.可以作為造紙、纖維板的原材料 C.鍘碎掩入田中,有機物緩慢分解 D.沼氣發酵或飼喂牲畜后再作肥料還田【分析】秸稈可以作飼料,發酵能夠生成甲烷,也可用作造紙的原料;秸稈燃燒能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顆粒物,能夠污染環境。【解答】解:A、秸稈燃燒產生的大量煙塵增加了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觀點錯誤。B、秸稈可作造紙、纖維板的原料,觀點正確。C、鍘碎掩入田中,有機物緩慢分解,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但仍有不少浪費,觀點正確。D、沼氣發酵產生沼氣,可以用于燒飯和照明,或飼喂牲畜后再作肥料,觀點正確。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要掌握廢物的再利用和環境污染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4.發展生態農業在實現鄉村振興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屬于發展生態農業的是()A.核桃樹下養殖林下雞 B.為草莓噴灑大量農藥 C.信息化手段節水灌溉 D.農作物施用農家糞肥【分析】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解答】解:生態農業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核桃樹下養殖林下雞、信息化手段節水灌溉、農作物施用農家糞肥符合生態農業的要求;為草莓噴灑大量農藥破壞了環境,造成了環境污染,不符合生態農業的要求。故選:B。【點評】掌握生態農業的要求是解題的關鍵。5.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家居環境要求的是()A.打開房間窗戶通風透氣 B.在房前屋后栽花種草 C.晚上在房間擺放大量花卉 D.每天打掃房間衛生【分析】空氣中的污染物能嚴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減輕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積植樹造林是防治空氣污染的有效措施。【解答】解:ABD、打開房間窗戶通風透氣、在房前屋后栽花種草、每天打掃房間衛生,有利于空氣流通,符合健康家居環境要求,ABD正確;C、晚上把花盆搬到房間內,植物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與人競爭呼吸氧氣,對人體呼吸不利,不符合健康家居環境要求,C錯誤。故選:C。【點評】關于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關鍵是知道各種措施的原理。6.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因為生態農業()A.浪費自然資源 B.沒有傳統農業有優勢 C.危害生態環境 D.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態農業的特點。解答時可以從生態農業的特點、生態系統的組成、自動調節能力方面來切入。【解答】解:生態農業: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態系統,因此生態農業生態系統中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具有良好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內部良性循環,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生態農業生態系統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人。7.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能量多級利用。下列關于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不符合生態農業模式的是()A.在農田就地焚燒,灰分還田經濟劃算 B.可以作為造紙、纖維板的原材料 C.鍘碎掩入田中,有機物緩慢分解 D.用于沼氣發酵或飼養牲畜后再作為肥料還田【分析】秸稈可以作飼料,發酵能夠生成甲烷,也可用作造紙的原料;秸稈燃燒能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顆粒物,能夠污染環境。【解答】解:A、秸稈燃燒產生的大量煙塵增加了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符合題意。B、秸稈可作造紙、纖維板的原料,不符合題意。C、鍘碎掩入田中,有機物緩慢分解,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但仍有不少浪費,不符合題意。D、沼氣發酵產生沼氣,可以用于燒飯和照明,或飼喂牲畜后再作肥料,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要掌握廢物的再利用和環境污染方面的知識。8.要了解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學方法是()A.比較法 B.模擬實驗法 C.調查法 D.科學推測【分析】此題考查對科學探究方法的認識.調查法科學探究常用方法之一,比較法、模擬實驗法和科學的推測等是生物研究常用的方法.【解答】解:A、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對各個事物特征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B、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叫模擬實驗。C、調查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座談、問卷、測驗和查閱書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對象的材料。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D、科學的推測需要有確鑿的證據,憑空想象是站不住腳的;還需要有嚴密的邏輯;也需要有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故選:C。【點評】在科學探究中,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是基礎;觀察、實驗、調查是獲得事實和證據的多種途徑;推理、判斷是得出結論.9.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農業實現了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 B.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威脅時,容易得到恢復 C.生態農業使廢物資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減少了環境污染 D.“桑基魚塘”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原理【分析】生態農業: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態系統,因此生態農業生態系統中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具有良好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內部良性循環,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解答】解:A、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再生和能量多級利用,A正確。B、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強。生態農業是建立在傳統農業生產經驗的基礎上的一種典型的人工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弱,受到威脅時,不容易得到恢復,B錯誤。C、生態農業使廢物資源化,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轉化效率,減少了環境污染,C正確。D、“桑基魚塘”是一種立體生態農業,魚塘中的塘泥富含有機質,塘泥中的有機物可被分解者分解,產生水和無機鹽可用于桑樹的光合作用,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原理,D正確。故選:B。【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生態農業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其對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10.下列改善家居環境、維護人體健康的辦法,合理的是()①經常打開門窗②充足日照殺菌③家中飼養寵物④家中放置大量植物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習慣,如果有利于增進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解答】解:①經常打開門窗,良好的通風可以獲得新鮮的空氣,②充足的日照可以殺菌消毒,都有利于改善家居環境。做法正確;家中飼養寵物③容易傳播疾病;④多種花花草草晚上會與人爭奪氧氣;做法錯誤。故選:C。【點評】關鍵熟記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對人體健康的重要影響,可結合著具體的例子來理解掌握。11.為保護好生物圈,下列措施中不恰當的是()A.制定環境保護法規 B.建立自然保護區 C.植樹種草,提高森林覆蓋率 D.禁止開發,利用森林【分析】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在遺傳物質、物種和生態環境三個層次上制定了保護戰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解答】解:A、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是協調好人與環境的關系,自然保護要立法執法和宣傳教育并舉,使所有人都有保護環境的意識,A正確;B、保護野生生物最好的方法是就地保護,而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B正確;C、植樹種草,提高森林覆蓋率,可以增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C正確。D、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并不是禁止開放利用,而是要合理開發利用,D錯誤。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保護生物棲息環境的意義。12.某生物小組運用“建設生態家園”的知識,分析下列幾種生態模式,其中不屬于生態農業的是()A.林下養雞的果林場 B.稻鴨共生的水稻田 C.多施化肥的麥子田 D.蠶沙養魚的桑基魚塘【分析】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解答】解:ABD、林下養雞的果林場、稻鴨共生的水稻田、蠶沙養魚的桑基魚塘都符合生態農業特點,屬于生態農業,ABD不符合題意;C、多施化肥的種子田是農田人工生態系統,不屬于生態農業,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生態農業的特點。13.我國南方某些地區建立的“桑基魚塘”模式,是現代農業的典型,該模式獲得了魚、蠶、桑、氣的全面豐收。據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桑樹 B.該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較,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較弱 C.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歸根結底來自于土壤 D.如果桑葉被農藥污染,該生態系統內農藥這種有害物質的含量最高的是魚【分析】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調節能力就小。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被排出和分解,隨著食物鏈逐級積累,叫生物富集現象。【解答】解:A、由圖可知,該生態系統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和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部分,生產者﹣﹣﹣桑樹(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消費者﹣﹣﹣蠶、魚,分解者﹣﹣﹣腐生細菌、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A正確;B、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調節能力就小。該生態系統的類型屬于人工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較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較差。B正確;C、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不僅養活了植物自身,還為動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歸根結底來自光能(太陽能)。C錯誤;D、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被排出和分解,隨著食物鏈逐級積累,DDT作為一種劇毒物質,在該生態系統中,魚的營養級別最高,所以它的體內DDT的含量最多,D正確。故選:C。【點評】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富集及生態系統的調節等是關鍵。14.三峽大壩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為了挽救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項措施?()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將受到威脅的生物易地保護 C.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 D.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分析】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措施,據此答題。【解答】解:就地保護即建立自然保護區,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護是指把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又叫遷地保護,它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三峽大壩修建后,原有的生態系統就不存在了。已經不再適合建立自然保護區,進行就地保護了,這時遷地保護,即易地保護是最好的補充辦法。可見B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掌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措施,注意理解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明確易地保護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15.“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說明農村發展生態農業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以下觀點你認為最合理的是()A.在生態農業中,糞便要經過沼氣池發酵后再施給莊稼 B.生態農業不會改變太陽能的利用率 C.農田生態系統是比較穩定的,原因在于人們的精細管理 D.大面積種植速生樹檸檬桉并不會損害農村的生態環境【分析】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解答】解:A、傳統農業中,糞便一般直接施放到莊稼地里。生態農業中,糞便要經過沼氣池發酵后再施給莊稼,A正確;B、生態農業能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B錯誤;C、農田生態系統營養結構簡單,抵抗力穩定性差,需要人類進行精細管理,C錯誤;D、大面積種植速生樹檸檬桉,使植物類型變得相對單一,生態系統更容易被破壞,會損害農村的生態環境,D錯誤。故選:A。【點評】認識生態農業的優勢是解答該題的關鍵。16.生態農業的特點是()A.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 B.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 C.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率 D.以上幾點都是【分析】生態農業中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具有良好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內部良性循環,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解答】解:生態農業是指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態系統,可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率。在生態農業模式中,利用沼氣池產生沼氣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D正確。故選:D。【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什么是生態農業。17.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A.擴大種糧面積,使農民增產增收 B.防止農村環境污染 C.大力發展養殖業 D.發展生態農業【分析】農業可持續發展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生產可持續發展,保證農產品穩定供給,以滿足人類社會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二是經濟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改善其生活質量;三是生態可持續發展,即人類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以及開發、保護、改善資源環境的能力。【解答】解:生態農業是指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態系統,因此生態農業生態系統中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具有良好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內部良性循環,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較為基礎,學生簡單理解即可。18.某中學生實踐基地利用基地屋頂建設“空中菜園”,并形成生態循環模式(如圖),實現能量多級利用。學生農耕社團利用該基地開展研究,在空中菜園采用腐熟廚余垃圾作為主要肥料,與施用化肥的普通菜地比較同種蔬菜鉛含量,結果如表。不正確的是()蔬菜鉛含量比較表種類采樣地鮮重鉛含量/(mg?kg﹣1)葉菜類空中菜園0.028普通菜地0.137*茄果類空中菜園未檢出普通菜地0.021*(注意:*表示差異較大)A.在“空中菜園”生態循環模式中,豬起到了促進物質循環的作用 B.據蔬菜鉛含量比較表顯示,空中菜園模式種植的蔬菜鉛含量更多 C.據蔬菜鉛含量比較表顯示,種植茄果類的蔬菜鉛含量更少 D.據農耕社團研究和實踐結果,建議采用腐熟廚余垃圾作為主要肥料【分析】生態農業,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解答】解:A、在“空中菜園”生態循環模式中,豬是消費者,起到了促進物質循環的作用,A正確;B、由圖表可知,空中菜園模式種植的蔬菜鉛含量為0.028(mg?kg﹣1),普通菜地模式種植的蔬菜鉛含量為0.137(mg?kg﹣1),所以普通菜地模式種植的蔬菜鉛含量更多。B錯誤;C、比較表中蔬菜鉛含量,可以看出種植茄果類的蔬菜鉛含量更少。C正確;D、在空中菜園采用腐熟廚余垃圾作為主要肥料,蔬菜鉛含量遠遠低于施用化肥的普通菜地。所以根據農耕社團研究和實踐結果,建議采用腐熟廚余垃圾作為主要肥料。D正確。故選:B。【點評】理解掌握生態農業對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及對環境的影響是解題的關鍵。二.解答題(共2小題)19.珠江三角洲的農業聞名于全國,他們將豬的糞尿用于種果、種菜、肥田;魚塘之水用于清洗豬欄;魚塘水面用于養鴨;鴨糞喂魚;蔬菜又用于養豬、養鴨。請回答:(括號內填備選答案的代號)(1)和傳統農業不同的是,這種農業屬于A。A.生態農業B.設施農業(2)在這種農業模式中,生產者是果、菜,消費者是魚、鴨、豬,非生物成分是陽光、溫度、水。(3)豬的糞尿中的有機物,需要經過分解者的分解才能被農作物利用。【分析】生態系統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等。它們為生物提供能量、營養和生存空間;生物部分包括生態系統中的全部生物。【解答】解:(1)生態農業是指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態系統。所以和傳統農業不同的是,珠江三角洲的農業屬于生態農業,故選A。(2)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在這種農業模式中,生產者是果、菜;消費者是魚、鴨、豬,非生物成分是陽光、溫度、水。(3)分解者是指生態系統中細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和腐食性動物。它們能把動植物殘體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無機鹽、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懷化學院《學科課程與教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昭通職業學院《外國文學I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市七校渝北中學2024-2025學年招生全國統一試題含解析
- 寧夏大學《測井資料解釋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大學《藥物研發基本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曲靖職業技術學院《伴侶動物飼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護理基礎知識培訓
- 棗莊市市中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山西大學《城市微觀環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南開區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監測試題含答案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工項目審核中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東省肇慶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及行政區劃代碼
- 緩和醫療精品課件
- 工程(產品)交付后顧客滿意度調查表
- 項目定標審批表
- 體育市場營銷(第三版)整套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課件匯總(最新)
- 弱電安裝安全安全技術交底
- SJG 05-2020 基坑支護技術標準-高清現行
- T∕CHAS 10-4-9-2019 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 第4-9部分:醫療管理危急值管理
- 動脈血氣參數解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