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埇橋區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業質量檢測七年級語文試題卷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1.默寫。漫步古詩苑,可以領略無限風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館》),這里有明月相伴、并不孤獨的美好生活的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這里有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暮春生命的本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蘭詩》),這里有邊塞軍營艱苦環境特有的夜景。漫步古詩苑,可以觸摸古人的高尚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聞笛》),這是詩人聽到傷離惜別的曲調,對家鄉無盡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這是詩人對親人思念又不愿意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情感。【答案】①.深林人不知②.明月來相照③.草樹知春不久歸④.百般紅紫斗芳菲⑤.朔氣傳金柝⑥.寒光照鐵衣⑦.此夜曲中聞折柳⑧.何人不起故園情⑨.馬上相逢無紙筆⑩.憑君傳語報平安【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芳菲、朔、柝、憑”等字詞容易寫錯。2.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完成小題。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chóu,像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huī章。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可是在這種璇轉之中,他的眼并沒有花,心并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像自己的手腳的那么一輛車。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報chóu()陀螺()huī()章敷()衍(2)語段中有錯別字的詞語是“______”,其正確寫法是“______”。(3)這段文字出自______的小說《______》。(4)請結合整本書,談談在當今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仍可以從主人公身上學習到哪些精神(至少寫出兩種精神)。【答案】(1)①.酬②.徽③.luó④.fū(2)①.璇轉②.旋轉(3)①.老舍(或舒慶春)②.《駱駝祥子》(4)(思想積極向上、傳遞正能量的)【解析】【分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給漢字注音和根據拼音寫漢字的能力。報chóu——報酬:辛苦工作后所得到的物品或錢財。陀螺(luó):兒童玩具。huī章——徽章:戴在身上表示身分、職業的標志。敷衍(fū):表面上應付。【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辨析和修改字形的能力。依據“像被人家抽著轉陀螺”中的“璇轉”可知,其中“璇”應為“旋”。【小問3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依據“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像自己的手腳的那么一輛車”可知,語段出自老舍的《駱駝祥子》一書。《駱駝祥子》的主要內容:祥子來自農村,他老實,健壯,堅忍,如同駱駝一般。他選擇了當時城市底層老百姓很普通的行業——拉洋車。他最大的夢想不過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小問4詳解】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能力。依據“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可以概括為:他具有淳樸善良、憨厚能干、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3.班級開展“天下國家”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1)活動一:愛國詩詞大家寫請寫出一句完整(上下句)愛國古詩詞。(2)活動二:愛國英雄大家選請寫出一位令你難忘的古今英雄,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他的主要英雄事跡。(3)活動三:愛國事情大家做為了更好地宣傳本次活動,校學生會決定向全校師生征集有關“天下家國”的宣傳語。請你擬寫一則宣傳語投稿。(要求:內容明確,句式整齊,不超過25字)(4)同學們想邀請政治老師陳老師參加本次活動,下面是校學生會擬寫的一份邀請函,請你根據提示修改。邀請函尊敬的陳老師:您好!我班擬定于4月23日下午5:00在教室開展以《傳承愛國精神,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同學們想邀請您參加,請您給我們上一節愛國主義教育課。屆時,懇請您蒞臨到來并對我們加以指導。不勝感謝!2024年4月20日七年級×班班委會①邀請函中有一處標點使用有誤,請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邀請函中有一處有語病,請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邀請函中有一處格式有誤,請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示例:文天祥,南宋末年,文天祥散盡家財,組織軍隊抵抗元軍,在兵敗被俘后,他拒絕了元軍的勸降,以死明志,表現出堅貞的民族氣節。(3)示例:天下家國心中系,愛國精神永傳承(4)①.《傳承愛國精神,共創美好未來》中書名號改為雙引號②.可刪去“懇請您蒞臨到來并對我們加以指導”句中的“到來”③.落款處的“2024年4月20日”和“七年級×班班委會”位置互換【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愛國詩詞的擬寫。寫出一句完整的(上下句)愛國古詩詞即可。示例: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愛國古今英雄及英雄事跡的列舉。寫出你所了解的愛國古今英雄,并簡要概括他們的英雄事跡即可。示例: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多次擊敗倭寇,保衛了國家的沿海地區。鄭成功,明末清初軍事家,率領軍隊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鄧稼先,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小問3詳解】本題考查宣傳標語的擬寫。擬寫宣傳標語,內容要具體、緊扣主題,語言簡潔、通俗易懂,巧用修辭、妙達情意,也可以利用諧音、熟語等,使標語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本題圍繞著“天下家國”的主題,句式整齊,語言簡潔,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心懷天下家國,共筑美好未來/家國在心中,未來共創造小問4詳解】(1)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運用。書名號主要用于標明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名、歌曲名、圖畫名等,亦用于歌曲、電影、電視劇等與書面媒介緊密相關的文藝作品。此外,書名號還用于表示公告、聲明、法律、決議、通知等作為一個完整的名稱出現;雙引號的作用則包括引用、強調、否定、特殊含義、特定稱謂。材料中“傳承愛國精神,共創美好未來”并不是一本正式的書籍或書刊等的名稱,而是這次活動的主題。使用雙引號可以更準確地表示這是一個特定的、有具體含義的標題或名稱。(2)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懇請您蒞臨到來并對我們加以指導”句中,“蒞臨到來”語義重復,可刪去“到來”。(3)本題考查邀請函的格式。邀請函的一般結構,由標題、稱謂、正文、落款組成。標題可以直接書寫為“邀請函”三個字,或者是“活動名稱+邀請函”,位置居中。稱呼頂格寫,“敬語+稱呼”,如“尊敬的王老師”“尊敬的王校長”“敬愛的王女士”等。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動的背景、目的,然后注明活動時間、地點、名稱等具體內容,然后寫邀請語,如“特此邀請您參加”“期待您的光臨”等。如果寫“此致”“敬禮”要分兩行,“此致”前面空兩格,“敬禮”要項格寫。最后是落款,位置靠右,上一行寫邀請人或邀請單位,下一行寫明具體的邀請時間。故該邀請函落款處,應將時間“2024年4月20日”與署名“七年級×班班委會”位置互換。二、閱讀理解(35分)(一)(17分)母親留給我的“遺產”(1)母親留給我的“遺產”,是她在世時親手裝訂的厚厚一疊報紙裝訂本和一本剪報。我一直把它整齊地擺放在家中書柜顯眼的位置上,倍感珍惜。即使是過去了21年,我的腦海里依然縈繞著母親的微笑。(2)母親退休后也沒閑著,除了幫我們帶小孩外,我和妻子的一日三餐,母親全給包了。整天忙里忙外,她總說不累,看到的總是臉上帶著的微笑。(3)那年,我所在的地方停辦多年的報紙復刊了,我被選調到報社工作。有時到母親那吃飯時,我都會把當天出版的報紙帶去看。久而久之,我也就把看過的報紙隨手丟在母親那兒。有一天,因為寫稿子耽誤了些時間,我去時飯菜已擺好在桌上,全家在等我,而母親卻靜靜地坐在一旁的凳上看報紙。母親念過幾年私塾,勉強能夠讀書看報。看到母親對閱讀報紙有興趣,我立即有了給母親訂份報紙的念頭。母親同意了。(4)后來我的工作發生了變動。地方廣播電視臺成立后,我就調到此單位負責編播,工作也就越來越忙,去母親那吃飯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5)然而,多年以后的一天,母親在對著鏡子梳頭的時候,我窺見她那滿頭的白發和爬上皺紋的臉龐,突然意識到,母親已經老了,老得是那樣的快。我想多回去陪陪母親,可總被工作上的一些瑣事纏身,不僅如此,有些事情似乎又來得太突然。母親70歲那年,我接到借調到省級電視臺工作的通知。我本不想告訴母親,可離開的時間越來越近,要走的頭天晚上,我把這事跟母親講了。母親看著我一聲不吭,我知道母親是舍不得我離開。(6)“我會經常回來看你的!”我不由自主地去觸碰母親那筋筋巴巴的雙手。(7)母親笑了,揮揮手說:“去吧,到了省里好好工作,媽用不著牽掛。”母親說完掀開床罩,低頭從鋪下面拉出一只紅木箱,我一眼就認出這是母親原來的衣服箱,雖說不裝衣服了,母親卻一直珍藏著。母親用一塊濕巾,細細擦拭著,擦拭著……(8)“這個木箱子你帶走吧!”母親和氣地說。(9)我驚詫地看著母親說:“這木箱,我不需要,都過時啦!”(10)母親沒吭聲。她打開箱蓋,箱里裝著的全是報紙裝訂本。我一本本拿出來,都是我原來帶回來隨手丟在母親這里的地方報紙,母親卻把它們一份份裝訂成冊。最后在箱底拿出來的是一本剪報,里面貼著的全是我被省級報刊采用過的新聞稿件。看著厚厚的一疊報紙裝訂本和那本剪報,我的眼眶一下子濕潤了。(11)母親慈祥地掃了我一眼,微微一笑說:“你要到新單位去工作了,帶著它,讓他們看看這些都是你編輯過的報紙和發表過的文章。”(12)我知道,這些東西對于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可是母親做這些事情我是知道的。(13)每天操持完家務活,母親就著手裝訂報紙或看報了。母親做裝訂本全靠手工操作,得費很大的勁。先用木錐子在厚厚的本子上戳眼,然后再一針一線扎牢,手指、手掌常常被針或木錐子劃傷。母親看報刊得靠放大鏡才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能在眾多文章中找到我寫的文章實屬不易,剪報后粘貼在本子上更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會撕壞剪紙,也很需要些時間。母親做事時那么的專注,全然就像她在制作一件精致的工藝品,那樣認真、仔細。(14)一連串的回憶涌進了我的腦海。我默立在母親身旁,心中升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說不清那是悲、是喜、是安慰,還是……淚,熱辣辣地滾到了腮邊。(15)我想說句什么,但喉頭似乎有什么東西堵著,一時未能開口。(16)看我不語,母親以為我有些為難。她仔細地端詳著我,神態安詳,嘴角上掛著一抹微笑:“要是你不方便帶走,我先給你保存著,等你回來再來取。”(17)那天晚上,當我在淚眼蒙眬中提起放著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的紅木箱時,感到它是那么的沉甸甸。(18)母親給了我一種事關人生的無限喜悅。這種喜悅自她植入以后,一直浸潤于我的生命深處,直到今天。4.文章圍繞母親留給我的“遺產”寫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5.請從詞語運用或修辭手法角度對文中的畫線句進行賞析。母親做事時那么的專注,全然就像她在制作一件精致的工藝品,那樣認真、仔細。6.文中的母親是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7.結合全文,說說題目“母親留給我的‘遺產’”的作用。【答案】4.①“我”被選調到報社工作,母親對“我”帶回去的報紙有興趣,“我”給母親訂報紙。②“我”被借調到省級電視臺工作,離開的頭天晚上,母親把裝著厚厚的一疊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的木箱給“我”。③“我”回憶起母親做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的樣子,熱淚滾到了腮邊。5.①運用“專注”“認真”仔細等詞語,形象地寫出了母親為“我”做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時全神貫注的狀態,表現出母親對“我”的愛。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比作“精致的工藝品”,寫出了母親對“我”所寫文章的珍視,表現出母親對“我”的愛。(意思對即可)6.①勤勞能干,甘心付出:母親退休后仍幫“我”帶小孩、照顧“我”和妻子的一日三餐。②為孩子著想,細心體貼,關愛孩子:“我”要借調到省級電視臺工作時,母親讓“我”不要牽掛;母親手工裝訂了一疊報紙裝訂本和一本剪報,讓“我”帶到新單位。(意思對即可)7.①指母親在世時親手裝訂的厚厚一疊報紙裝訂本和一本剪報,點明文章的行文線索。②奠定了文章深沉的哀思與懷念的感情基調。③巧妙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歌頌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抒寫了“我”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解析】【分析】【4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據(3)段“那年,我所在的地方停辦多年的報紙復刊了,我被選調到報社工作。有時到母親那吃飯時,我都會把當天出版的報紙帶去看。”“有一天,因為寫稿子耽誤了些時間,我去時飯菜已擺好在桌上,全家在等我,而母親卻靜靜地坐在一旁的凳上看報紙”“看到母親對閱讀報紙有興趣,我立即有了給母親訂份報紙的念頭。母親同意了”可以概括為:“我”被選調到報社工作,母親對“我”帶回去的報紙有興趣,“我”給母親訂報紙。依據(4)段“后來我的工作發生了變動。地方廣播電視臺成立后,我就調到此單位負責編播”,(7)段“母親笑了,揮揮手說:‘去吧,到了省里好好工作,媽用不著牽掛。’母親說完掀開床罩,低頭從鋪下面拉出一只紅木箱,我一眼就認出這是母親原來的衣服箱,雖說不裝衣服了,母親卻一直珍藏著”,(10)段“母親沒吭聲。她打開箱蓋,箱里裝著的全是報紙裝訂本。我一本本拿出來,都是我原來帶回來隨手丟在母親這里的地方報紙,母親卻把它們一份份裝訂成冊。最后在箱底拿出來的是一本剪報,里面貼著的全是我被省級報刊采用過的新聞稿件”可以概括為:“我”被借調到省級電視臺工作,離開的頭天晚上,母親把裝著厚厚的一疊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的木箱給“我”。依據(14)段“一連串的回憶涌進了我的腦海。我默立在母親身旁,心中升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說不清那是悲、是喜、是安慰,還是……淚,熱辣辣地滾到了腮邊”可以概括為:“我”回憶起母親做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的樣子,熱淚滾到了腮邊。【5題詳解】本題考查賞析語句的能力。從詞語運用的角度:依據句中的“專注”“認真”和(13)段“母親做裝訂本全靠手工操作,得費很大的勁。先用木錐子在厚厚的本子上戳眼,然后再一針一線扎牢,手指、手掌常常被針或木錐子劃傷。母親看報刊得靠放大鏡才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能在眾多文章中找到我寫的文章實屬不易,剪報后粘貼在本子上更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會撕壞剪紙,也很需要些時間”可知,作者運用這些詞語,形象地寫出了母親為“我”做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時專注和聚精會神的狀態,表現出母親對“我”的關愛。從修辭角度:依據“全然就像她在制作一件精致的工藝品”客戶自,本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報紙裝訂成本和我寫的文章比作“精致的工藝品”,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母親裝訂報紙的真人和對“我”寫的文章的珍視,表現出母親對“我”的愛。【6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依據(2)段“母親退休后也沒閑著,除了幫我們帶小孩外,我和妻子的一日三餐,母親全給包了。整天忙里忙外,她總說不累,看到的總是臉上帶著的微笑”可知,母親退休后仍幫“我”帶小孩、照顧“我”和妻子的一日三餐,這表現了母親勤勞能干,甘心付出的精神;依據(4)段“后來我的工作發生了變動。地方廣播電視臺成立后,我就調到此單位負責編播,工作也就越來越忙,去母親那吃飯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7)段“母親笑了,揮揮手說:‘去吧,到了省里好好工作,媽用不著牽掛’”可知,這表現了母親為孩子著想的性格;依據(10)段“母親沒吭聲。她打開箱蓋,箱里裝著的全是報紙裝訂本。我一本本拿出來,都是我原來帶回來隨手丟在母親這里的地方報紙,母親卻把它們一份份裝訂成冊。最后在箱底拿出來的是一本剪報,里面貼著的全是我被省級報刊采用過的新聞稿件”,(11)段“母親慈祥地掃了我一眼,微微一笑說:‘你要到新單位去工作了,帶著它,讓他們看看這些都是你編輯過的報紙和發表過的文章’”可知,母親平日里用手工裝訂了一疊報紙裝訂本和一本剪報,讓“我”帶到新單位。可見,這是一位細心體貼,關愛孩子成長的母親。【7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語段作用的能力。依據(1)段“母親留給我的‘遺產’,是她在世時親手裝訂的厚厚一疊報紙裝訂本和一本剪報”,(10)段“母親沒吭聲。她打開箱蓋,箱里裝著的全是報紙裝訂本。我一本本拿出來,都是我原來帶回來隨手丟在母親這里的地方報紙,母親卻把它們一份份裝訂成冊。最后在箱底拿出來的是一本剪報,里面貼著的全是我被省級報刊采用過的新聞稿件”,(17)段“那天晚上,當我在淚眼蒙眬中提起放著報紙裝訂本和剪報本的紅木箱時,感到它是那么的沉甸甸”可知,題目“母親留給我的‘遺產’”是指母親在世時親手裝訂的厚厚一疊報紙裝訂本和一本剪報,點明文章的行文線索。依據上述語段內容可知,題目中的”遺產“也流露出作者對母親深沉的哀思與懷念之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依據(2)段“母親退休后也沒閑著,除了幫我們帶小孩外,我和妻子的一日三餐,母親全給包了。整天忙里忙外,她總說不累,看到的總是臉上帶著的微笑”,(7)段“母親笑了,揮揮手說:“去吧,到了省里好好工作,媽用不著牽掛”,(10)段“母親沒吭聲。她打開箱蓋,箱里裝著的全是報紙裝訂本。我一本本拿出來,都是我原來帶回來隨手丟在母親這里的地方報紙,母親卻把它們一份份裝訂成冊。最后在箱底拿出來的是一本剪報,里面貼著的全是我被省級報刊采用過的新聞稿件。看著厚厚的一疊報紙裝訂本和那本剪報,我的眼眶一下子濕潤了”,(11)段“母親慈祥地掃了我一眼,微微一笑說:‘你要到新單位去工作了,帶著它,讓他們看看這些都是你編輯過的報紙和發表過的文章’”,(13)段“每天操持完家務活,母親就著手裝訂報紙或看報了。母親做裝訂本全靠手工操作,得費很大的勁……能在眾多文章中找到我寫的文章實屬不易,剪報后粘貼在本子上更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會撕壞剪紙,也很需要些時間。母親做事時那么的專注,全然就像她在制作一件精致的工藝品,那樣認真、仔細”可知,通過這些日常瑣事,歌頌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抒發了“我”對母親的懷念之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二)(18分)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8.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卿今當涂掌事當涂()(2)蒙辭以軍中多務辭()(3)但當涉獵涉獵()(4)見往事耳往事()(5)及魯肅過尋陽及()9.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0.劃分朗讀節奏。(各劃兩處)(1)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2)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11.閱讀選文,用文中原句回答以下問題文中孫權的一番話充分體現了勸說的藝術。他先一語道出呂蒙“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指出“學”的重要性,面對“軍中多務”的借口,他繼而表明自己并不期待呂蒙(1)“______”,只要呂蒙用(2)“______”的讀書方法了解歷史即可,最后他還(3)以“______”指出讀書的收獲,終于使呂蒙“乃始就學”。12.閱讀全文后,你獲得了哪些啟示?【答案】8.①.當涂:當道、掌權。②.辭:推辭。③.涉獵:粗略地閱讀。④.往事:歷史。⑤.及:到,等到。9.(1)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2)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10.(1)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2)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11.①.治經為博士②.涉獵③.現身說法12.(1)一個人只要肯學習,什么時候都不算晚,只要你肯刻苦努力,就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2)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3)不能總拿老眼光來看待人或事,要善于用新的眼光看待別人。(4)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只要用功學習,誰都能有所收獲。(答到其中兩點即可)【解析】【8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你現在當權管事。當涂:當道、掌權。(2)句意: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辭:推辭。(3)句意: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涉獵:粗略地閱讀。(4)句意:了解歷史罷了。往事:歷史。(5)句意: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及:到,等到。9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1)句重點詞語:孤:古時王侯的自稱。豈:難道。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邪:通“耶”,語氣詞,表示反問或疑問的語氣。(2)句重點詞語: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幾”。士,讀書人。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10題詳解】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1)句意: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孤”是主語,“常讀書”是謂語,它們之間應該有一個停頓。而“自以為”和“大有所益”分別是兩個獨立的短語,前者表示自我判斷,后者表示判斷的結果,所以它們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正確劃分為: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2)句意: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離開了。肅”是主語,代表魯肅,應斷開;“而”是一個連詞,它連接了“結友”和“別”兩個動作,表明這兩個動作是相繼發生的,應斷開。正確劃分為: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11題詳解】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根據文中的“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可知孫權并不期待呂蒙為博士;根據“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可知其目的是用涉獵的方法讀書來了解歷史;根據“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可知孫權是用自身的例子,現身說法來指出讀書的收獲。【12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啟悟能力。該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孫權勸學,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呂蒙“辭以軍中多務”,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由此我們可得出啟示:不要找借口不聽從別人。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魯肅與呂蒙論議的過程可以看出: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魯肅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為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魯肅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由此可得出啟示: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并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只要發奮學習,什么時候都不算晚,只要肯刻苦努力,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此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點睛】參考譯文: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學官嗎?我只是讓你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討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軍事方面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在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你知曉事情為什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離開了。三、作文(30分)13.生活中,是什么一直陪伴著你左右?是老師、父母、伙伴,還是你喜歡的一種東西,或是一種品質或習慣?請以“與______相伴的日子”為題,寫一篇500字以上的記敘文。【答案】例文:與閱讀相伴的日子撫書扉,啟書頁,淡淡墨香盈滿懷秀。指尖掠過每一個文字,行行靈動優美的語句,在指下細細流過,流進了心田,流進了一個個與閱讀相伴的日子。孩提時,鐘愛于《西游記》中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陶醉于《水滸傳》中“魯提轄拳打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