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次月考試卷 2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次月考試卷 2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次月考試卷 2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次月考試卷 2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次月考試卷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次月考試卷使用哪種地圖()讀指向標地圖(如圖),回答2~3題。2.甲村在乙村的()A.正北方向B.東北方向C.正南方向D.東南方向3.繪制本地圖所采用的比例尺為1:400000,在地圖上量出甲、乙兩村的距離為2厘米,那么甲、乙兩村的實地距離為()A.5千米B.8千米C.20千米D.400千米4.(1分)下面圖幅大小相同的四張地圖,比例尺最小的是()5.(1分)如圖所示圖例中,代表鐵路的是()6.(1分)東、西半球是以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所圍成的經線圈劃分的,其原理在于A.西方計數法的要求7.(1分)有一位建筑師想要建造一房,房四面的窗戶都對著北方,你認為應該建在A.北極點上B.赤道和0°經線的交叉點上C.南極點上D.赤道和180°經線的交叉點上8.(1分)下列現象由地球公轉引起的是()9.(1分)某環球旅行家從某地出發,徑直往南行(不考慮任何環境影響因素),他最終A.回到原出發點B.到達赤道10.(1分)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下列事例不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是()A.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11.(1分)如圖中表示大陸的數字序號是()A.①B.②C.③D.④12.(1分)關于世界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13.(1分)下面關于洋、海和海峽的敘述,錯誤的是()14.(1分)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現許多海螺、海蚌殼等生物化石。這記載說明()15.(1分)關于板塊運動的說法,錯誤的是()16.(1分)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電電海平面300米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200米17.(1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類型是()A.平原B.高原C.盆地D.山地18.(1分)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的地區表示()19.(1分)下列關于海底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20.(1分)當地震災害發生時,下列自救方法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④二、讀圖分析題(共30分)21.(5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河流箭頭處的流向是(3)圖中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是式。太太陽光(4)若A村莊和C村莊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則實地距離是0o比例尺:1:20000022.(6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中地軸上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2)A地的經度是,B地的緯度是,B地位于A地的方向。兩地中,距離符合“坐地日行八萬里”的緯線較近的是23.(6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大洋①,②;(2)圖中的大洲:A,B(3)圖中甲處為運河,它是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24.(6分)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提出的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形成的。(2)圖中A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洲和洲,F板塊以海洋為主,主要(3)2018年9月6日2時8分,在日本北海道地區(北緯42.6度,東經142度)發生6.9級地。試分所日本本次地震的原因。025.(7分)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要求(1)判斷圖中地形部位:甲處是,CD所在區域表示(2)圖中點A與B點的相對高度約為米.(3)小河所處地形部位是,流向是(4)沿AB線路爬到山頂和沿CD線路爬到山頂,更容易爬上去的線路是;判熊資料庫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20分。)1.【分析】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們從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解答】解: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司機能準確接送乘客由目的地去終點,通常會使用電地圖。讀指向標地圖(如圖),回答2~3題。2.【分析】(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定向;(3)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東南方向。3.【分析】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解答】解: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為1:400000,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4千米,在地圖上,甲、乙兩村的距離為2厘米,那么甲、乙兩村的實地距離為8千米。6.【分析】地球儀上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經度之和為180°),都組成一個經線圈;任何象都是地球自轉運動形成的。9.【分析】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也稱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解答】解: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指示南北方向。由此可判定,某環球旅行家從某地出發,徑直往南行(不考慮任何環境影響因素),他最終到達南10.【分析】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麥哲倫環球航行、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等;天圓地方是古代人們由于受觀察條件的限制,認為天空是圓的,大地是方的,不能正確認識地球的形狀。【解答】解:地球是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能證明地球形狀的例很多,如: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遠處駛來的帆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月食尤其是月環食時,可以看到地球擋在太陽和月球之間的影,月食就是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從形狀可以證明地球是圓的;在外太空觀察以及地球的衛星照片等等。蘋果從樹上成熟落下,只能證明地球引力的存在,故排除。島嶼是島的總稱(島的面積大,嶼的面積小),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環水、高潮時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彼此相距較近的一組島嶼稱為群島【解答】解:大陸是指面積廣大的陸地;讀圖分析可知,圖中的數字序號①表示的是大陸,②是半島,③是島嶼,④是海,故選項A符合題意。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解答】解: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上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71%,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米-100米=200米,甲、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米-200米=100米。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解答】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山地海拔較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18.【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解答】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的地區,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的地區,表示坡度越平緩。根據題意。19.【分析】海底地形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等.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為海溝,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為大洋中脊【解答】解:海底的主體部分是洋盆,海洋深處的地形是海溝,洋盆位于大洋中的中部在大洋中脊附近,火山活動比較強烈,選項ABC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20.【分析】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習一些在火災、地震、水災中逃生的科學知識,在一些突發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學知識,進行逃生。【解答】解: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特別是21世紀以來,全球多地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所以平時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識。地震來時,千萬不要驚慌,身處高樓層時,乘電梯或走樓梯危險性都較大,陽臺等處也不安全。若是在高樓層的教室上課,要就近躲在課桌旁邊,或小開間的墻角處,半蹲,并用書包等護住頭部;切不可因為恐懼從窗戶跳下。若是在高樓層的家中,則要迅速撤離到空間較小或有三角支撐的洗漱間,可用枕頭保護頭部。若是在低樓層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開闊的地方,遠離建筑物和危險品。二、讀圖分析題(共30分)(4)根據圖示數字式比例尺得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因此若A村莊和C村莊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則實地距離是2千米。故答案為:(1)自東北向西南;(2)西北;(3)數字;(4)2千米;(5)1:200000>1:的緯線(赤道)較近的是A。(1)一;(2)80°E;40°N;西北;(3)B;(4)A。(1)大西洋;太平洋;(3)巴拿馬;北美。洋板塊,以海洋為主,主要屬于太平洋。(3)由日本所處的板塊位置判定,該地地震是由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故答案為:(1)魏格納;(3)由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25.【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