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自然觀和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探析2700字(論文)】_第1頁
【生態自然觀和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探析2700字(論文)】_第2頁
【生態自然觀和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探析2700字(論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態自然觀和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分析目錄TOC\o"1-2"\h\u23819生態自然觀和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分析 14311引言 1215751《自然辯證法》中的生態自然觀 163791.1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 2235081.2生態危機的消除關鍵在于制度 2265052《自然辯證法》生態自然觀的當代價值 2292562.1“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生態自然觀 217652.2“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生態治理觀 2120813結論 313779參考文獻: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取得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與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相結合,統籌兼顧,此后,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空前推向了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千年規劃的高潮,凸顯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緊迫性。因此,本文通過探討生態自然觀,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效的指導。自然辯證法;生態自然觀;生態文明建設引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由于對環境問題的不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忽視了環境保護,甚至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獲取經濟利益環境。在2017年,“祁連山生態環保事件”觸目驚心。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河西走廊的母親山,然而,保護區存在諸多管理漏洞和重大掠奪性開發問題,導致祁連山環境破壞嚴重,母親河甚至成為“垃圾填埋場”。生意。2018年,“秦嶺違建別墅拆除”也備受關注。秦嶺是中國南北之間的氣候屏障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1世紀初,秦嶺以北開始出現大量的非法別墅,久而久之,違建別墅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使秦嶺成為“私家花園”,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環境。洞庭湖,“長江之腎”,而長達17年的塞湖非法矮圍嚴重影響洪澇安全和破壞洞庭湖濕地。這一系列生態問題凸顯出來,進一步說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只會導致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如何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建立經濟社會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已成為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重大現實問題環境。在此基礎上,研究生態自然觀,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推動探索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徑。1《自然辯證法》中的生態自然觀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大自然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河湖海洋魚類生產等生態數據,而且為人們提供了生產的來源。恩格斯提出“自然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為繁榮轉化材料”,分析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態問題,分析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把握了自然對話,協調了人與大自然的關系,遵循自然規律,不破壞生態環境,否則會受到自然懲罰和報復。自然觀是實踐中形成的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總體認識,是人們認識和重建自然的本體論和方法論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古希臘的簡單唯物主義,提到了19世紀科學技術的成果。馬克思主義自然開始從辯證法的角度出發,強調自然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強調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1.1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自然界各種形式的物質運動可以“按一定規律相互轉化”。物質運動遵循對立統一的規律、物質相互變化的規律,因此,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也影響著整個自然生態。首先,人在本質上是有客觀受動性的。人是自然長期發展的產物,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由于自然界的物質和棲息地促進了人的出現和進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人不斷地干預和正確理解自然規律,按照自己的目的實施改造自然的計劃,從而促進發展。人可以在改造自然的實踐中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們是相互聯系和有限的。正是因為人與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體。因此,人類不應試圖控制和支配自然,而應與自然協調和有序發展。1.2生態危機的消除關鍵在于制度恩格斯認為,造成生態問題的原因不應歸咎于自然,人類對自然的錯誤認識和錯誤的改造方法是主要原因。本質上是人與自然關系中人與人之間不合理的社會關系的極端表現,這最終與社會制度和社會條件有關。恩格斯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生態危機的根源。在資本主義社會,“直接獲利是資本家生產和交換的目的,那就不可能看將來自己發生的長期后果。資本家對利潤的無限追求極大地促進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轉換,促使人類對自然的剝削程度也隨之增加,從而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增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2《自然辯證法》生態自然觀的當代價值通過對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在《自然辯證法》中充分吸收了生態自然觀,結合時代發展、國情和世界實際,提出了一批生態保護的新思路、新思路、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這一偉大成就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在當代中國的繼承、發展和具體體現。2.1“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生態自然觀《自然辯證法》生態自然觀形成的普遍聯系和規律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哲學基礎。因此,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這種整體生態自然形象,要用系統工程理念,以全面的視角開展環境管理工作,要綜合考慮全局、全面實施和多項措施,全面實施全方位、全區域、全過程的保護管理。只有從系統的角度,才能保持生態系統多樣性和完整性的統一,實現生態環境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從尊重自然的角度修復和利用自然。“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既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傳承和創新,也是當代中國努力克服生態困難,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具體實踐。2.2“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生態治理觀恩格斯從制度的角度尋找解決生態危機的途徑,這為我們解決生態危機提供了一條途徑。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系到生態觀念的改變,更關系到我們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要維護生態平衡,建設生態文明,沒有嚴格的制度和嚴格的法律保障,一切都是空談。習近平曾經提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建立在相關的法律體系中。只有建立和完善生態保護機制,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得到有效落實。”習近平始終強調,國家發展必須以生態穩定為基礎,生態穩定必須有法律相伴。3結論隨著世界生態環境日益嚴峻,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自然觀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認識到與全球生態危機相對應的實用價值。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生態自然觀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論。自然觀是哲學層面的,如何回歸現實,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的使命不是去尋求擺脫自然規律的約束,而是從反思中帶來發展理念的革新。我們需要嚴肅面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命題,我們自以為可以改變自然,但當自然改變我們的時候,我們卻難以承受。我們能做的是尊重自然,而非支配自然。為此,我們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在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主導地位,積極實踐馬克思主義自然觀,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發展。參考文獻:[1]宋玉坤,姚孟春.恩格斯生態自然觀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05(002):P.52-54.[2]徐靜.馬克思自然觀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