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材料一秦國始置丞相……自秦帝國建立之初至漢武帝,丞相行事的標準:“入則參對而議政事,出則監察而董是非。”——摘編自龔延明《中國古代制度史探討》材料二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謀反為借口,罷中書省,廢丞相制,提高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干脆由皇帝指揮。——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丞相制度對中國古代政治發展的影響重大。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依據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時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職權。(6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變更,結合所學學問,簡述這一變更的干脆影響。(8分)答案:(1)時期:戰國時期。職權:參議政事(幫助皇帝處理政事),監察百官。(2)變更:廢除丞相職位,使六部干脆隸屬于皇帝。影響:皇權高度集中,皇帝政務繁雜。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代尚書令事無不統,即不預機事,亦稱政本之地。”三省的軸心在“尚書都省”,門下、內史省的長官只能作為“參掌朝政”的協助。唐制:每事先經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繳駁,又還中書,中書又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又付門下。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假如在實際過程中發生分歧異議,皇帝就成為當然的最高裁定者。——《中國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朱元璋壓縮中書省正官和掾屬編制、廢行中書省、擴充六部官制、皇太子預政,實行各種措施侵奪宰相的知情權、用人權等,進行有安排、有步驟的政治改革。胡惟庸黨案促使其下定決心,對宰相制度“斬草除根”。朱元璋廢相之后,六部尚書由正三品升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屬變為由皇帝干脆指揮。六部分理庶務,事權分散,不行能對皇權構成威逼。——《論明朝宰相的廢除與內閣制度的確立》(1)依據材料一,說明與隋代相比唐代三省體制的不同及其產生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歸納朱元璋對宰相制度的變更。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我國古代相權的發展趨勢。答案:(1)不同:隋代尚書省處于主導地位,而唐代三省相互分工,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影響:三省地位同等,相互牽制;減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2)變更:先有步驟地減弱相權,后廢除了宰相制度,進而提升了六部的地位。趨勢:相權不斷被分散和減弱,乃至最終宰相職位被取消。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制,皇帝為丞相起(立);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從之。——康有為《擬免跪拜詔》材料二藝祖(宋太祖)繼位之日,宰執范質等猶坐,藝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書來看。”質等起,進呈罷,欲復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為故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材料三(1)依據材料一、二,概括漢代至明清君臣相見禮節的演化歷程。結合所學學問,分析這一演化歷程反映的本質問題。(2)依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秦漢、唐宋、明清三個時期君權、相權的變更,概括其趨勢。答案:(1)演化歷程:漢代,君為臣起立(相迎);晉至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須跪見皇帝。反映的本質問題:皇權獨尊,專制主義政治漸漸走向極端。(2)變更:秦漢,秦始皇集大權于一身,設丞相,使其幫助處理朝政;漢代設內朝(中朝)等,意在變更相權過重的傳統;唐宋,設三省六部、參知政事等,分散相權;明清,廢丞相,設內閣、軍機處等,權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趨勢:君權漸漸強化,相權漸漸減弱直至消亡。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每位專制君主雖然都力求“乾綱獨攬”“事皆親決”,但事實上他無法也不行能真正實現一人“獨治”天下,必需“設官分職,體統相維,品式具備”。于是,在統治階級內部就出現了一個權力安排的問題。政治學家薩孟武先生說:“吾國中心官制,秦漢以后,無時不在變更之中,而其變更的特質則為天子的近臣轉變為國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權旁落,懼大臣竊命,欲收其權為己有,常用近臣以壓制大臣。歷時既久,近臣便奪取了大臣的職權,因之大臣乃退處于備員的地位,而近臣卻漸次變為大臣。近臣一旦演化為大臣,天子又欲剝奪其權,而更信任其他近臣。這樣,由近臣而大臣,演化不已,而吾國中心官制遂日益困難起來。”——摘編自李渡《中國歷代中樞權力機構沿革論略》材料二明初朱元璋鑒于歷代王朝地方權重,導致割據,尾大不掉,對中心離心離德的局面,廢除行中書省,將行省權力分別設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負責監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軍事的都指揮司,成為省一級地方行政機構,它們分別直屬于中心不同部門的領導。隨著政治形勢變更,在運轉過程中,三司出現權力協調不一,辦事實力和效率不高等問題,巡撫制度應運而生,明朝中后期,皇帝以派遣監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駐巡撫,并逐步擴大其權力。并在邊疆、軍事要地和數省交界之處增設巡撫。嘉靖年間,進一步規定:“凡徭役、里甲、錢糧、驛傳、倉廩、城池、堡隘、兵馬、軍餉,及審編大戶糧長、民壯快手等項地方之事,俱廳巡撫處置”。景泰以后,隨著巡撫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撫成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軍政長官,巡撫由臨時性差遣演化為設立衙門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同時,巡撫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權越職;中心派出鎮守總兵和鎮守太監,以對巡撫監督。——摘自李曉輝《明代督撫制度探討——以中心地方關系為視域的考察》(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中國古代中樞權力機構沿革的特點及影響。(5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三司制度與巡撫制度的異同點。(5分)(3)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明朝建立巡撫制度的作用。(4分)答案:(1)特點:中樞權力漸漸被削奪、分散或轉移;權力運作機制缺乏恒定性;權力機構沿革呈漸進性;中樞權力機構之間彼此監督、相互制衡;皇權至上。影響:有利于保證各種政治力氣在法定的程序內活動,提高國家機器的運轉效能;皇帝執掌著統治國家的最高權力,使專制皇權得到擴張并不斷強化。(2)相同:處理地方事務,受制于中心。不同:三司制:中心部門領導,分掌地方事務。巡撫制:皇帝干脆派遣,統領地方事務。(3)作用:解決了地方三司分權下協調不一,效率不高的問題;維持分權的基礎上,通過集中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心統治的基礎,鞏固了中心集權,維護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晉代中樞機構“三省”已漸漸形成。尚書省組織比漢魏嚴密,有以大傅錄尚書事的官職,大權獨攬,成“錄公”。——《中國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二唐朝中心政府的一大特色為“三省分工”,三省權力相互制約。不論唐大宗如何的開明,他的政府無可避開為一種專制體制只不過因為儒教的紀律,促使當今日子在內部制造了些許監督方式來警惕他本身……它代表著皇帝之意志力,乃是一種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組織結構上之力氣。——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材料三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胡惟庸的專權,因為他專權,即使他沒有罪,也要把他殺掉。丞相的權力太大,殺了胡惟庸,假如再立一個丞相,仍舊不免要與皇帝共享權力。于是,朱元璋干脆一勞永逸地取消丞相制度,就不會再有丞相與皇帝分權了。——毛佩琦《胡惟腐案之謎》《光明日報》出版社(1)依據材料一、二,指出晉、唐“三省”的區分。結合所學學問,說明三省分工并沒有變更“專制體制”這一觀點。(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朱元璋廢除宰相的必定性。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君權與相權演化的相識。【答案】(1)區分:晉代三省中,尚書省大權獨攬,位高權重;唐代三省中三省之間相互制約,尚書省權力較晉代有所下降。沒有變更“專制體制”,盡管三省之間相互制約,但他們都共同對皇帝負責,沒有變更皇帝大權獨攬的本質;某個皇帝的優秀品德不能變更組織結構的固定性。(2)必定性:封建社會晚期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丞相制度的存在對君主專制構成肯定制約,廢除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制度。相識:丞相制度從一產生就對君權構成肯定威逼,因此歷代封建王朝都想方設法減弱相權,強化君權;最終君權戰勝了相權,但也表明中國的封建社會逐步走向衰落。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漢武帝為了獨攬大權,一方面實行措施減弱丞相的權力,如從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內,就罷免了衛綰、竇嬰、許昌三位丞相;剝奪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權等,另一方面,為了彌補因減弱相權而帶來的空缺,漢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華橫溢的文人、近臣,并讓他們參與朝政,從而培育出了一批緊密團結在自身四周而又能與丞相為首的官品分庭抗禮的內朝官。——摘編自郜金山《漢武帝時期朝議制度的探討》材料二明成祖永樂初年,閣臣的地位還較低,大都是些編、檢、講讀之官,沒有官署,行政上與諸司沒有從屬關系——“不得專制諸司”,閣臣主要奉皇帝旨意辦事。……自宣宗后,入職文淵閣的大臣均相繼晉尚書,且日后高校士居內閣,官必以尚書為尊,這些都標記著內閣成員地位的提高,也為閣權在其強勢時期凌駕于部權之上供應了契機。內閣依據上諭草擬詔敕,但假如內閣認為上諭有假或不妥,則可以封還上諭,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擬。——摘編自張海英《明代內閣制度的盛與衰》(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漢武帝設立內朝的緣由及其特點。(2)依據材料一、二,指出漢代內朝與明代內閣的共同點,并分析明代內閣制度的變更。【答案】(1)緣由:丞相權力嚴峻威逼了皇權專制;減弱相權導致了中樞權力的空缺。特點:內朝官員出身與職位低微;內朝官員皆是皇帝的親信近臣;內朝官員可能干脆參與國家決策;內朝官員可以制衡丞相為首的官員。(2)共同點:服務于皇權專制。變更:內閣大臣由只備皇帝顧問到可以草擬詔令;從無權管理六部到凌駕于部權之上。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李自成,原名鴻基,明末農夫起義領袖。參與農夫起義以來,李自成在各地流淌作戰,并無固定的據點和嚴密的組織,也沒有提出過明確的戰斗目標。他在河南聚眾獲勝后,軍中文士牛金星與李巖向李自成獻策,提出均田免糧的戰斗口號。均田免糧這一樸實的口號,恰好反映了農夫群眾的迫切愿望,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政治影響,極大地便利了農夫軍的發展。李自成還提出農夫軍平買平賣的口號。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不久攻占北京,取代明朝而處于四面受敵的被動地位。特殊是北面的清國和江南的明室殘余,構成了夾擊大順的嚴峻形勢。北京城內的大順政權正忙于籌備李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軍士們則競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藺草刺繡健康枕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膠合無塵紙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電焊機用整流橋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電子制冷型飲水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熱水管道離心泵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防溺水技能培訓
- 2025至2030年氣動角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榨水車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數字矩陣式觸摸屏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接觸器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調試-確定電力拖動方案和選擇電動機
- 高層住宅柱下獨立承臺樁基礎設計實例
- 《湖南省醫療保險“雙通道”管理藥品使用申請表》
- 雅思詞匯(亂序版)Word list 6
- 應急管理培訓大綱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整理與復習(一)》教學課件(共11張PPT)
- 化學入門-給小學生講化學
- 等保2.0-測評方法手冊-excel版
- 廈門衛生系統招聘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可復制版】
- GB/T 9166-2009四柱液壓機精度
- 分子模擬與藥物設計
- GB/T 34685-2017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評價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