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1.反映如圖歷史的資料,我們可能在下列哪一本著作中看到?()A.《明太祖傳》 B.《明惠帝傳》C.《明成祖傳》 D.《明神宗傳》解析:選A材料中的人物被人諷刺當和尚和廢除宰相制度,可知是明太祖朱元璋,故A項正確。2.據記載:“時上念機務殷,欲廣聰慧,措天下于理也,乃開內閣于東門,簡諸臣為耳目?!边@里的“上”是()A.明太祖 B.明成祖C.乾隆帝 D.雍正帝解析:選B材料反映的是設置內閣,明成祖時起先設立內閣,故B項正確。3.明朝中期以后,內閣首輔多隨俗浮沉以求免禍,甚至不惜取媚宦官以鞏固權力,于政事則無所主見。這反映出明代()A.內閣地位超越六部 B.皇帝昏庸依靠于內閣C.官僚運行機制成熟 D.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解析:選D明代內閣始終不是中心一級正式機構,所以地位不行能超越六部,故解除A項;B、C兩項在材料中無從體現,解除;依據“內閣首輔多隨俗浮沉以求免禍,甚至不惜取媚宦官以鞏固權力”并結合所學可知內閣首輔并沒有法定權力,而是要依靠于皇權,所以才會出現取媚宦官的狀況,反映了君主專制的進一步強化,故選D項。4.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公開處死后,朱元璋編撰了一系列皇諭欽訓:《臣誠錄》記錄了212名違反君命的親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鑒》記錄了歷史上82名“賢”相和26名“奸”相。朱元璋實行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震懾官員 B.整治朝綱C.罷除丞相 D.強化君權解析:選D。朱元璋實行的措施的確有震懾官員的作用,但其根本目的是鞏固君主的統治,故A項錯誤;朱元璋的這些措施都屬于整治朝綱的內容,是他為了達到根本目的的手段,故B項錯誤;罷除丞相是這些措施的其中一項,不是根本目的,故C項錯誤;朱元璋廢除丞相及編撰一系列皇諭欽訓的根本目的是加強君權,故D項正確。5.《明史》載:“(內閣)地居近密,而綸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閣權之重,儼然漢唐宰輔,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內閣()A.與唐代宰輔具有相同權力B.具有最高決策權C.擔當了宰相的職能D.屬于六部的下屬機構解析:選C。材料“儼然漢唐宰輔”說明明代內閣擔當了宰相的職能,但是明代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級的機構,不享有決策權,不屬于六部的下屬機構,故選C項。6.自嘉靖至萬歷初,內閣權勢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權力之爭中占了上風。于是內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這一變更表明()A.內閣完全取代了六部B.君主專制的不斷加強C.內閣是皇帝內侍機構D.內閣首輔的權力失控解析:選B。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內閣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故A項錯誤;內閣原來就是皇帝的內侍機構,故C項錯誤;內閣首輔權力雖然大,但仍舊受皇權制約,故D項錯誤;內閣權力來自皇帝的授權,內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本質上說明君主專制不斷加強,故B項正確。7.明太祖朱元璋鑄了一塊“內臣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掛于宮門里,可后來明代政治敗壞的時期,司禮監太監卻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緣由是()A.政治腐敗 B.宦官專政C.君主專制 D.中心集權解析:選C。由材料“內臣不許干預政事”可知,宦官不具備干預政治的職能,司禮監是幫助皇帝駕馭御筆朱批權力的機構,司禮監太監權力膨脹的根本緣由是君主專制,故C項正確;政治腐敗是司禮監太監干政的緣由,不是根本緣由,故A項錯誤;材料“司禮監太監卻成了真‘宰相’”是宦官專政的表現,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宦官和皇權的關系而不是中心和地方的關系,故D項錯誤。8.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始終沿用,直到六部干脆對皇帝負責,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中心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皦劢K正寢”的標記性事務是()A.漢代設“中朝”B.唐代設三省C.宋代設副相D.明代廢丞相D解析:“壽終正寢”即這項政治制度完全的消亡,“六部干脆對皇帝負責”,此前六部由三省管理,干脆向三省負責。而三省的長官皆為宰相,因此宰相制度被廢除后,六部就干脆向皇帝負責了,D項正確;漢代設“中朝”是為減弱宰相領導的“外朝”;唐朝設三省后有了三個宰相,分散了相權;宋代設副相,為了分割宰相的權力,但這些都僅僅意味著宰相受到了打擊,并未徹底地消亡,解除A、B、C三項。9.“今各部之事,皆聽命于閣下,所不待言,雖選曹(吏部)有員缺,亦送揭帖與閣,然后注選。此不知胡汪當國時有此事否。夫威權日盛,則謗議日積,謗議日積,則禍害日深?!辈牧险f明當時()A.內閣成為中心決策機構B.六部權力已被內閣剝奪C.內閣權勢日盛帶來禍害D.相權日盛嚴峻威逼君權C解析:本題考查了內閣。依據所學內容可知,明代內閣始終不是中心一級正式機構,沒有決策權,故解除A、B兩項;內閣的設立是由于宰相制度的廢除,相權已經不再存在,故解除D項;依據“威權日盛,則謗議日積,謗議日積,則禍害日深”可知內閣權勢日盛帶來禍害,C項正確。10.比較而言,宦官比內閣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宦官專權的是()①內廷宦官機構司禮監獲得了幫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②宦官可以擔當內閣首輔③宦官負責提督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④宦官魏忠賢一度主宰朝政,被稱為“九千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D解析:內廷宦官機構司禮監獲得了幫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和宦官負責提督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使宦官能夠駕馭大權,導致了宦官專權,①③正確;明朝宦官不行以擔當內閣高校士,更不能擔當內閣首輔,②錯誤;宦官魏忠賢一度主宰朝政,被稱為“九千歲”是宦官專權的表現,不是緣由,④錯誤,D項正確。11.內閣高校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閱讀百官奏章,草擬處理看法,稱為“票擬”?;实墼凇捌睌M”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明朝中期,有的高校士深得皇帝信任,權力很大,被比方為宰相。由此可知()A.“票擬”使內閣擁有了決策權B.明中期復原了丞相制度C.宦官權力擴大制約了內閣D.實質上反映了君主專制的加強D解析:內閣高校士權力很大,被比方為宰相,是因為皇帝的信任,這正說明內閣的權力來自皇帝,這是君主專制強化的體現,D項正確;內閣只是皇帝的詢問顧問機構,沒有決策權,A項錯誤;“被比方為宰相”說明不是宰相,明代也沒有復原丞相制度,B項錯誤;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解除。12.“洪武皇帝(明太祖)……希望牢牢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試圖獨自處理國家大事。但是這樣的工作負擔被證明是無法擔當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誠的中級官員組成了一個特殊的政府部門……”材料中“中級官員”的主要職能是()A.協理政務 B.參加決策C.執行政令 D.監察百官解析:A依據材料中明太祖廢除宰相獨攬大權后,“試圖獨自處理國家大事”,但感覺“負擔”過重,“無法擔當”,須要“一個特殊的政府部門”去幫助他處理“無法擔當”的工作,所以題干中的“中級官員”是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故答案為A項。13.以下是某同學做的歷史課堂筆記,該筆記的主題應是()措施目的廢中書省和宰相、權分六部皇帝獨攬大權設內閣幫助皇帝決策設特務機構嚴密限制臣民、法外行事…………A.明太祖加強皇權 B.明朝的君相關系C.明成祖加強皇權 D.明朝的皇權強化解析:D從表格內容看,廢宰相,設內閣、特務機構等措施均服務于加強皇權,故D項正確。廢宰相是明太祖的舉措,設內閣是明成祖的舉措,A、C均錯誤,B項也不符合表格整體內容,解除。14.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想出關打獵游樂,在居庸關被巡關御史張欽杖劍擋駕,無奈悻悻而還。后來武宗乘張欽巡察他處之機,黑夜微服偷偷出關,一路都生怕張欽追攔。這一史事表明()A.君主專制空前加強 B.監察制度走向成熟C.官僚體制制約皇權 D.北方邊防體系嚴密解析:選C從材料中的“在居庸關被巡關御史張欽杖劍擋駕,無奈悻悻而還”來看,皇帝也不能輕易打破已經形成的規章制度,說明皇權受到官僚體制的制約,故答案為C項;材料反映的是皇權受到制約,解除A項;材料未涉及監察制度,解除B項;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15.“海者,閩人之田”“潮漳以番舶為利”。宋朝以來,出海貿易被視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國沿海平民一度成為倭寇的主體。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緣由是()A.朝貢貿易的弊端 B.外貿無利可圖C.倭寇日益猖獗 D.“海禁”政策的惡果解析:D“海者,閩人之田”,明朝海禁令無情地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飯碗跟著也砸了。在廣東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區一向是通商出海的發舶口,“潮漳以番舶為利”,不許貿易等于斷了當地人民的生計。從材料中“倭寇成患,甚至中國沿海平民一度成為倭寇的主體”可以看出是海禁政策造成的惡果,所以選D。本題沒有涉及朝貢貿易,解除A;從“出海貿易被視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可以看出B項錯誤,故解除;材料的重點是中國沿海平民一度成為倭寇的主體,體現的是對國家政策的不滿,故C項錯誤,解除。16.國家郵政局曾發行《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郵票一套三枚:鄭和像、睦鄰友好、科學航海。其意在紀念鄭和下西洋()A.歷史悠久 B.和平交往C.航海創舉 D.技術先進解析:C從材料“《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鄭和像、睦鄰友好、科學航?!敝锌梢苑治龀?發行郵票意在紀念鄭和下西洋的創舉,故C項正確。A、B、D三項均不能精確反映郵票主旨,故解除。17.明代《續通考·市糴考》記載:“凡外夷貢者,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即有互市,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庇纱丝芍鞔?)A.奉行對外開放的貿易政策B.實行官方限制下的朝貢貿易C.對互市商品加以嚴格限制D.設市舶司起先管理對外貿易B解析:結合材料“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來看,明代對對外貿易實行嚴格限制,所以解除A項;由材料“凡外夷貢者,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可見明代實行官方限制下的朝貢貿易,故選B項;材料沒有體現對互市商品加以嚴格限制的信息,解除C項;結合所學,唐代設市舶司起先管理對外貿易,解除D項。18.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立遠洋船只,禁止保留超過兩根以上的桅桿帆船。從今,船員只得在內地小船上當雇工,鄭和的大船因擱置而爛掉。這表明()A.明朝激勵民間貿易B.明朝禁絕朝貢貿易C.明朝造船技術落后D.明朝實行海禁政策D解析:“禁止建立遠洋船只,禁止保留超過兩根以上的桅桿帆船”主要是明朝實行海禁政策導致的,D項正確;明朝禁止海外貿易,A項錯誤;B項中禁絕不符合史實;C項中造船技術落后不符合史實。19.明初的造船業曾居世界首列,廣東的廣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寧波),山東的登州,河北的直沽,遼寧的金州等沿海多地造船業都很發達。永樂初,命福建立海船137艘,永樂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艘。這一狀況可以說明明初()A.海外貿易不斷拓展的狀況B.朝廷激勵民間海外貿易C.實行了較寬松的“海禁”政策D.官方遠洋航海規模宏大解析:選D。題干材料說的是明初的造船業的發達,這些船只用于官方遠洋航海,規模宏大,故D項正確。A、B、C三項不符合題意,均解除。20.日本史學家井上清在《日本歷史》中談到明朝與日本的貿易時說:“和中國的往來,不只是進行和平貿易……同時也伺機變為海盜,掠奪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歐古代的海盜船以及英國中世紀末的海盜兼貿易船是一樣的?!边@則材料可以證明()A.明朝實行“海禁”政策有肯定的合理性B.明朝對外政策加劇了倭患的嚴峻性C.日本商人自古以來就是由海盜組成的D.明朝“海禁”與倭患的責任完全在政府解析:選A。據材料“和中國的往來,不只是進行和平貿易……同時也伺機變為海盜,掠奪沿海居民”可知,當時的沿海地區的確有外國侵略勢力的騷擾,故A項正確;材料說的是明朝實行“海禁”政策的緣由,而不是影響,故B項錯誤;“日本商人自古以來就是由海盜組成的”的說法是錯誤的,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項錯誤;“明朝‘海禁’與倭患的責任完全在政府”的說法不合題意,故D項錯誤。21.明朝鄭和下西洋以“開讀、封敕、賚賜、慶典、市易”為使命,而在葡萄牙,航海不管對官方還是民間,都是一項的確有利可圖的事業。導致這種不同的主要緣由是()A.政治制度的差異 B.貿易觀念的差異C.經濟政策的差異 D.綜合國力的差異解析:選B明朝鄭和下西洋注意政治目的,屬于朝貢性的貿易;新航路開拓后的西方強調航海的“有利可圖”經濟目的,故B項符合題意。22.東南沿海人民紀念戚繼光,在他戰斗過的地方刻石立碑。戚繼光抗倭最宏大的意義在于()A.掃平了浙江、福建、廣東的倭寇B.取得了抗倭斗爭的成功C.使東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家立業D.維護了朝廷的尊嚴解析:選C倭寇之患曾使百姓生命財產平安受到嚴峻威逼,百姓不能安家立業,所以平定倭寇之患的最宏大的意義是使東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家立業,故選C項。23.明成祖永樂年間,北征韃靼、瓦剌,南征交陸,派鄭和下西洋;仁宗朱高熾即位后,堅決停止北征,停罷營建工程及西洋寶船,施行“恤民之政”。這一政策變更的主要目的是()A.緩解財政壓力 B.踐行儒家仁政C.實行閉關政策 D.推動民族交融解析:A明成祖北征韃靼、瓦剌,南征交陸,派鄭和下西洋,造成了嚴峻的財政逆境,所以仁宗施行“恤民之政”的主要目的是緩解財政壓力,故A項正確。B項是表面現象,C、D兩項與題意無關,故均解除。24.明朝末年爆發了明末農夫斗爭,有關明末農夫斗爭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政治黑暗,天災流行是起義爆發的重要緣由B.農夫軍首領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滅亡C.明末農夫斗爭為清軍入關供應了有利機會D.清朝攝政王努爾哈赤統軍進入山海關,戰勝李自成解析:率軍進入山海關,戰勝李自成的是清朝攝政王多爾袞,D項錯誤,符合題意;其他三項都符合史實,正確,不合題意。答案:D25.明太祖特地留下“祖訓”,禁止子孫對朝鮮、安南等四周十二國用兵;宣德三年(1428年),明政府主動廢交趾布政使司,還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國。這表明明朝()A.起先實行“海禁”政策B.全面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C.全力應對倭寇之患D.實行“以德懷遠”的對外政策解析:選D?!昂=笔敲鞒畬J逻M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統稱,主要涉及海外貿易,故A項錯誤;材料論述的是明朝政府與朝鮮、安南等四周十二國的關系問題,故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明朝應對倭寇的措施,故C項錯誤;材料“禁止子孫對朝鮮、安南等四周十二國用兵”“還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國”體現了大明對周邊國家的懷柔政策,故D項正確。26.明朝前期,在北方設立九邊重鎮防范蒙古,但蒙古軍隊多次南下擄掠,甚至俘虜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與蒙古達成協議,復原通貢,邊鎮開設互市,聽邊民自行貿易,從今蒙古基本不再構成邊疆威逼。這一變更反映出()A.中原經濟是蒙古政權的生存基礎B.諸王守邊減弱了邊地的防衛力氣C.明朝對蒙古實行堵疏并用的政策D.經貿往來利于民族之間親善和諧解析:選D。據材料從“設立九邊重鎮防范蒙古”結果“威逼北京”到“復原通貢,邊鎮開設互市”結果“不再構成邊疆威逼”的變更可知,經貿往來利于民族之間親善和諧,故D項正確;蒙古的生存基礎是游牧經濟,故A項錯誤;材料“設立九邊重鎮防范蒙古”說明諸王守邊是為了加強防衛力氣,故B項錯誤;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說明明朝每個時間段實行的政策不同,不能說明實行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項錯誤。27.明朝后期,北方出現了“邊疆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里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歲省費什七”的局面。其緣由是()A.明朝國力強盛,蒙古騎兵不敢進犯B.韃靼和瓦剌首領先后接受明朝封號C.長城的修繕阻擋了蒙古騎兵的南下D.俺答汗與明朝修好,復原封貢互市解析:選D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部邊疆的和平安定局面,其緣由是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修好,復原封貢互市,故D項正確。A項與明后期的史實不符,B項屬于明前期,C項長城的修繕并未達到阻擋蒙古騎兵南下的目的。28.如圖是17世紀法國人描繪的崇禎帝自縊圖。從歷史視角看,該圖是()A.寫實的,可作史料看待 B.想象的,沒有歷史價值C.臆測的,沒有歷史依據 D.推想的,也有歷史價值解析:D1644年明朝崇禎帝自縊為歷史事實,但當時法國人并非親眼所見,故作品為作者推想。其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因此具有肯定的歷史價值。29.澳門自1999年回來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樂彈撥樂器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多功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復合維生素市場營銷策略調研及未來經營風險預警研究報告
- 冶金礦山工程設計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五金水暖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城市應急聯動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消費需求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塊筆刷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地板護理蠟市場需求預測與市場供需形勢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固定工具鑲塊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四玻璃門冷柜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4年四川省瀘州市小升初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環保設施租約解除協議
- 宜家商業模式分析
- 《城市治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溫州市鹿城區為例》9400字(論文)
-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思辨型作文和作文的思辨性
- 陪診培訓課件
- 培訓體系亞偉中文速錄機培訓教程
- 2024-2030年中國燕窩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盈利分析報告
- 第1課時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及書寫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8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