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號、座位號、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史記》記載,秦朝“凡為吏,皆有吏書”。秦朝吏書主要包括:官吏在平時工作中所記錄下來的公文;向上級匯報工作所寫下的報告;有關國家大事和社會現象的記錄。這些均被當作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據。由此可見,秦朝()A.官吏職業素養較高 B.官員施政有章可循C.文書制度尊君抑臣 D.吏治管理比較嚴密〖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提到了秦朝官吏在工作中有記錄公文、撰寫報告以及記錄國家大事和社會現象的習慣,這些都被作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據。這表明秦朝在吏治管理方面有一套比較嚴密的制度,D項正確;“官吏職業素養較高”雖然可以從官吏的工作記錄中推斷出來,但題目中并沒有直接提到官吏的職業素養,排除A項;“官員施政有章可循”雖然也與官吏的工作記錄有關,但題目強調的是這些記錄作為考核的依據,而不是施政的規范,排除B項;材料主旨“秦朝的文書管理”,而“文書制度尊君抑臣”與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開元二十五年(737),唐代科舉考試增加了新的考試方法-口試,即“口義”。由主考官當眾進行問義(考生自己對經書的理解),應考人對其作出相應的口述,結束后立即宣布考試成績。這一創新()A.旨在選拔通經致用的人才 B.提高了官員時務應對能力C.注重對考生素質全面考查 D.體現儒學政治地位的提高〖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代(中國)??婆e中增加了新的考試方法——“口義”,說明唐朝科舉考試除了筆試方法外,還增加了口試,當眾提問,結束后立即宣布考試成績,有利于高了官員時務應對能力,B項正確;唐代科舉考試的創新,旨在擴大和強化統治基礎,選拔通經致用的人才只是手段,排除A項;“考生素質全面考查”的說法夸大化,僅僅從“口義”增加這種考試方法,不能說明注重對考生素質全面考查,排除C項;這一創新只是涉及考試方式,不能說明儒學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D項。故選B項。3.1791年9月,法國制憲議會通過憲法規定,法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并以《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為指導原則,還宣布廢除損害自由和權利平等的制度。據此可知,該憲法()A.具有封建保守色彩 B.推動了制度變革的完成C.深受啟蒙思想影響 D.基本滿足了人民的愿望〖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91年(法國)。根據材料可知,法國大革命爆發后,制憲議會頒布一系列法令,強調了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則,與啟蒙運動的內容相符,C項正確;材料強調該憲法的進步之處,無法體現封建保守色彩,排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1791年法國還處于革命進程中,并未完成制度變革,排除B項;法國大革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因此并未基本滿足人民的愿望,排除D項。故選C項。4.15-16世紀,在英國和法國,君主成為國家主權和公共利益的代表。民眾變得愿意談論君主和宮廷中的事情,人們逐漸視政府中的官僚為國家的管理者。這些現象反映出()A.民族國家逐漸形成 B.資產階級開始掌權C.各國民族意識覺醒 D.國王專制權力確立〖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近代西方。根據材料15到16世紀在英國各法國民眾認為君主代表國家和公共利益,說明民眾都認可君主代表國家,體現民族國家的逐漸形成,A項正確;資產階級開始掌權是在資產階級革命后,是在15世紀后,排除B項;民族意識強調的是反對其他國家的干涉,維護本國主權,和材料無關,排除C項;國王專制權力已經確立,排除D項。故選A項。5.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立了“黃金一美元本位制”的國際貨幣制度。35美元折合成1盎司黃金的比價非經美國政府同意不得改變,各國可隨時用美元向美國政府兌換黃金;其他各國的貨幣直接與美元掛鉤,匯率只能在上下各1%浮動,否則需獲基金組織同意。該制度()A.利于穩定國際金融秩序 B.推動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C.堅持了平等互利的原則 D.導致美元取代黃金的地位〖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世界。據材料可知,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立了“黃金一美元本位制”的國際貨幣制度,實行“雙掛鉤”,此制度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其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二戰后的國際金融秩序,A項正確;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B項;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美國實施全球霸權的表現之一,而非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排除C項;美元取代黃金的地位,與歷史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6.考古學家不僅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原核心區的嵩山周圍,不斷發現粟稻共存的現象,而且在豫西、關中和晉南的不少仰韶文化遺址處,也發現了高處種粟、低洼處種水稻的混種現象。據此可推知,當時()A.耕作方式先進 B.私有制的產生C.多元文化并存 D.南北物種交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的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據題干中粟稻在不同地區的共存和混種現象,這明顯體現了南北物種的交流融合,D項正確;題干信息更多涉及作物種類的分布而非耕作方式的技術水平,排除A項;“私有制的產生”與題干內容無直接聯系,題干未提及私有制的產生信息,而是作物種植情況,排除B項?!岸嘣幕⒋妗迸c題干信息不符,題干描述的是作物種植情況而非文化多樣性,排除C項。故選D項。7.1865年,李鴻章收購美商旗記鐵廠的全部機器設備,建立江南制造總局。旗記鐵廠原班人馬成為各級技術主管人員和教練工匠,鐵廠若干管理制度和生產組織形式亦隨之移入。這()A.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B.有利于中國工業近代化起步C.推動了晚清的政治變革 D.促進了洋務民用企業的發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65年(中國)。據本題材料“旗記鐵廠原班人馬成為各級技術主管人員和教練工匠,鐵廠若干管理制度和生產組織形式亦隨之移入”概括得出結論是:1865年,李鴻章收購美商旗記鐵廠的時候不僅僅收購了全部機器設備還有原班人馬和技術管理人員、教練工匠,甚至于管理制度和生產形式,這些近代事物的引進,有利于中國工業近代化起步,B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政府財政收入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中內容僅僅涉及到經濟領域,并沒有提及政治變革,排除C項;材料中李鴻章收購美商旗記鐵廠,建立了江南制造總局,其目的是為了發展軍事工業,并不是為了促進洋務民用企業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8.1600年,由于荷蘭人在香料貿易上的壟斷,倫敦市場上的胡椒價格翻倍。這直接迫使伊麗莎白女王首肯成立特許貿易公司-倫敦官商東印度貿易公司,并頒布特許狀,授予其自好望角以東直至麥哲倫海峽的整個東方地區貿易專營權,為期15年。由此可知,當時()A.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變化 B.國際貿易中心逐漸轉移C.英國殖民霸主地位確立 D.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盛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近代西方。根據材料,由于荷蘭在香料貿易上的壟斷,迫使英國成立特許貿易公司,可知當時的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變化,即出現特權貿易公司,A項正確;貿易中心轉移指的是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和材料無關,排除B項;英國殖民霸權確立是在18世紀,排除C項;自由主義盛行是在工業革命后,排除D項。故選A項。9.據《元史·兵志》記載,全國共有驛站1383處。馬可·波羅稱全國共有驛邸逾萬所,“此種驛站備馬逾三十萬匹”。正如元人所言:“四海為家……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無闐域藩籬之間也”。這有利于()A.加強領土的控制與管理 B.擴大統治區域C.密切對外經濟文化交流 D.緩和社會矛盾〖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必有一驛。無人居之地,全無道路可通,此類驛站,亦必設立”可知,驛站制度便利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與地方間的聯系,有利于元朝加強對領土的控制與管理,A項正確;元朝設立驛站的目的是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擴大統治區域,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且這也不是元朝設立驛站的主要目的,排除C項;驛站制度與緩和社會矛盾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0.有資料顯示,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沿海通商口岸,西醫院門前摩肩接踵、門庭若市,排在大街上候診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邊”,“每天清晨從四面八方涌來的車馬轎子”,“把整條街擠得水泄不通的”。由此可見,當時()A.國人對西醫有一定認可 B.沿海中西文化融合加快C.傳統中醫遭到人們質疑 D.西方對華侵略不斷加深〖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據材料可知,西醫院門前如此熱鬧的景象,表明當時國人對西醫是有一定程度認可的,不然不會有這么多人前往就醫,A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國人對西醫的態度,對于中西文化融合加快體現不明顯,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對傳統中醫的態度,不能得出傳統中醫遭到質疑的結論,排除C項;西方對華侵略不斷加深與西醫院人多的現象并無直接關聯,排除D項。故選A項。11.墨子在《兼愛下》中說:“兼(愛)即仁矣,義矣。”據統計,《墨子》講“仁”共116次。西晉魯勝在《墨辯注序》說:“孟子非墨子,其辯言正辭則與墨同。”這表明戰國時期()A.儒家學派不斷壯大 B.學術文化交流頻繁C.仁義成為爭霸借口 D.儒墨學派交互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兼(愛)即仁矣,義矣”與“孟子非墨子,其辯言正辭則與墨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墨子的思想中有儒家的元素,而孟子的辯論方式與墨子相似,這可能意味著他們的思想相互影響,D項正確;儒家學派的影響力和規模在戰國時期發展是有限的,“儒家學派不斷壯大”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戰國時期,不同的學術思想和文化之間的交流非常頻繁,但是材料只是提及墨子與孟子在學術與思想上的相似性,排除B項;材料主旨“儒墨學派交互影響”,而“仁義成為爭霸借口”與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2.希羅多德曾在作品中探討尼羅河泛濫成因,比較埃及人與希臘人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修昔底德在撰寫《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時,嚴肅地將推動歷史事件發展的動力歸結為人類自身的活動而非諸神的干預。這反映出古希臘文化()A.擺脫了宗教的束縛 B.成為歐洲文化源頭C.蘊含一定理性精神 D.影響了埃及的發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據本題材料“探討尼羅河泛濫的成因”“將推動歷史事件發展的動力歸結為人類自身的活動而非諸神的干預”概括得出結論是: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作品中蘊含著一定的人文主義思想,體現了古希臘文化中的理性精神,C項正確;古希臘文化擺脫了宗教的束縛,夸大了兩者言論的作用,排除A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古希臘文化中的理性精神,沒有體現古希臘文化與歐洲文化之間的關系,排除B項;材料內容只是對古希臘和埃及人的文化進行對比,沒有體現古希臘文化對埃及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13.下表為19世紀初拉丁美洲人口構成情況的統計。這可以用來佐證當時拉美地區()西班牙移民后裔即土生白人歐印混血種人黑白混血種人印黑混血種人、印第安人和黑人300萬人500多萬人近100萬人約占當時拉美總人口的60%A.遭到歐美列強瓜分 B.獨立運動規模大C.經濟長期發展緩慢 D.文化呈現多元性〖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初(世界)。根據材料信息“拉丁美洲人口的構成情況表”可知拉美地區的人口多元,文化呈現多元性,D項正確;19世紀初拉美地區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與材料人口構成無關,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拉美地區人口的變化,與獨立運動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拉美經濟的發展,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4.近年來,流媒體平臺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觀影習慣,電子書和有聲讀物的普及則重新定義了閱讀。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流媒體市場規模達到約50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增長至超過1000億美元。這反映出()A.全球文化產業發展趨于平衡 B.傳統媒體已經被完全取代C.科技進步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D.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沖擊〖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年來(全球)。據題干“流媒體平臺興起改變觀影習慣,電子書和有聲讀物普及重新定義閱讀,以及全球流媒體市場規模的增長情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了科技的進步給文化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發展,C項正確;題干并未提及全球文化產業發展是否趨于平衡,排除A項;傳統媒體并沒有被完全取代,排除B項;題干主要強調的是科技對文化產業的影響,而非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沖擊,排除D項。故選C項。15.五四運動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部分著作的中譯本陸續出版,其中陳望道譯的《宣言》、李季譯的《社會主義史》、惲代英譯的《階級爭斗》,被編入1921年5月文化書社發行編印的《文化書社銷書目錄》中。這反映出當時()A.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 B.先進中國人籌建新型革命政黨C.知識分子對十月革命的向往 D.工人階級接受進步思想的洗禮〖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1年(中國)。據材料可知,這些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的中譯本陸續出版并被編入書社的銷書目錄,這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在更大范圍內傳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A項正確;材料重點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傳播,而非直接體現籌建新型革命政黨,排除B項;材料突出的是馬克思主義相關著作,而非單純對十月革命的向往,排除C項;材料主要說的是著作的出版和傳播,沒有明確表明工人階級接受思想洗禮的狀況,排除D項。故選A項。16.1898年6月11日,光緒頒布《定國是詔》,強調“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7月,光緒帝批準了由梁啟超起草的《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該章程明確規定要培養“中西并用,觀其會通”的新型人才。這些舉措()A.目的是適應維新變法的需要 B.實現了近代教育體制的改革C.屬于洋務運動的深化和發展 D.有助于君主立憲政體的確立〖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98年(中國)。根據材料,光緒帝支持維新變法,其批準成立的京師大學堂章程由維新派領導人物梁啟超起草,還規定學堂培養“新型人才”,教學內容應“中西并重”,可知,該學堂的建立有利于維新思想的傳播,為維新運動培養變法人才,目的是適應維新變法的需要,A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并未實現近代教育體制的改革,排除B項;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破產,排除C項;材料強調戊戌變法期間人才培養方面的改革,而君主立憲政體屬于政治方面,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出處廣州蕃坊,海外諸國人聚居。置蕃長一人,管勾蕃坊公事,專切招邀蕃商入貢。用蕃官為之,巾袍履笏如華人?!脖彼巍持旎颉镀贾蘅烧劇肺鯇幠觊g,程師孟知廣州,“大修學校,日引諸生講解,負笈而來者相踵。諸蕃子弟,皆愿入學”。〔南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大觀三年(1108),地方學官曾言:“切見廣州蕃學漸已就緒,欲乞朝廷擇南州之純秀、練習土俗者,付以訓導之職……”《宋會要輯稿》材料二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市鼓勵外國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來廣州就業,對于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據2017年12月25日廣州市公安局公布的數據,常住廣州的外國人超過8萬(82714人),來自世界六大洲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美日韓發達國家人員(38826人)占46.9%。位居前三的是韓國、日本和美國,占在住總數超過1/4??偭课痪尤珖谌瑑H次于上海、北京,并呈穩步增長態勢。2017年,從廣州各口岸入境的外國人288萬人次,同比增加7.1%;辦理外國人住宿登記239萬人次,同比增加6.2%?!幾苑叫駯|《“遠者來”:關于外來移民問題的儒家智慧》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對待廣州外國來華人員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21世紀以來外國人不斷移民廣州原因。〖答案〗(1)劃分專門區域供外國人居??;設置官員和管理機構對外國人進行管理;修建學校供外國人子弟進行學習;選拔優秀者在中國擔任官職。(2)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鼓勵外國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來華;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人口遷移的加強?!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北宋時期的中國。北宋政府對待廣州外國來華人員的措施根據“廣州蕃坊,海外諸國人聚居。置蕃長一人,管勾蕃坊公事,專切招邀蕃商入貢。用蕃官為之”得出劃分專門區域供外國人居?。辉O置官員和管理機構對外國人進行管理;根據“大修學校,日引諸生講解,負笈而來者相踵。諸蕃子弟,皆愿入學”得出修建學校供外國人子弟進行學習;根據“欲乞朝廷擇南州之純秀、練習土俗者,付以訓導之職”得出選拔優秀者在中國擔任官職。【小問2】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當代中國。21世紀以來外國人不斷移民廣州的原因根據“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市鼓勵外國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來廣州就業,對于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得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鼓勵外國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來華;綜合所學內容可知,外國人之所以不斷移民廣州,還得益于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世界人口遷移的加強。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太平天國運動以來,清朝官方的基層治理系統逐漸失靈,以鄉紳為中心的團練組織成為應對社會動亂的重要力量,民間治理系統開始一枝獨大。晚清時期,各種社團逐漸出現,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充當了重要角色。由于內部經濟和社會的轉型,近代中國的基層社會治理對象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各種各樣的新對象涌現。外國勢力和新式武器的流入也使原有對象變得更加復雜。清末新政時期,民事開始從刑事法律中獨立出來,同時出現了專門法律,基層治理呈現法制化趨勢。在地方治理中多地出現多數人參與糾紛、矛盾、沖突的協調和解決的現象。比如1904年5月13日,《嶺東日報》報道了廣東省澄??h蓬洲所陳氏模仿“自治”的方式,召集宗族成員協商防止賭博的方法。——摘編自溫建欽《近代基層社會治理出現轉型》材料二土地革命時期,鄉村蘇維埃政權成為根據地基層政權。蘇維埃政權實行普遍選舉制度,并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規范的選舉程序和合適的選舉方法。針對農民對土地的迫切需求,領導開展了土地革命,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鄉村蘇維埃政權“是我們黨建立自己的基層政權的最初嘗試”。——摘編自李增元、伍娟《領導農村基層治理的百年探索歷程及基本邏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時期基層治理的重大變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蘇區基層社會治理?!即鸢浮剑?)變化:團練組織成為應對社會動亂的重要力量;各種社團充當了重要角色;呈現法制化趨勢;協調解決現象出現。(2)評價:實行普遍選舉制度,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權建設;開展了土地革命,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有利于得到農村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是黨建立自己的基層政權的最初嘗試,豐富了的基層管理經驗?!冀馕觥健拘?】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晚清時期(中國)。變化:根據材料“自太平天國運動以來,清朝官方的基層治理系統逐漸失靈,以鄉紳為中心的團練組織成為應對社會動亂的重要力量,民間治理系統開始一枝獨大?!笨芍?,團練組織成為應對社會動亂的重要力量;根據材料“晚清時期,各種社團逐漸出現,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充當了重要角色?!笨芍鞣N社團充當了重要角色;根據材料“清末新政時期,民事開始從刑事法律中獨立出來,同時出現了專門法律,基層治理呈現法制化趨勢?!笨芍尸F法制化趨勢;根據材料“在地方治理中多地出現多數人參與糾紛、矛盾、沖突的協調和解決的現象。”可知,協調解決現象出現。【小問2】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評價:根據材料“蘇維埃政權實行普遍選舉制度,并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規范的選舉程序和合適的選舉方法。”可知,實行普遍選舉制度,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權建設;根據材料“針對農民對土地的迫切需求,領導開展了土地革命,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笨芍?,開展了土地革命,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有利于得到農村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根據材料“鄉村蘇維埃政權‘是我們黨建立自己的基層政權的最初嘗試’?!笨芍屈h建立自己的基層政權的最初嘗試,豐富了的基層管理經驗。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18世紀中期開始,英國城市化快速發展,至1851年,全國已有大小城鎮580座。從英國城市數量的急劇增加和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來看,此時的英國已基本上實現了城市化,發展成為以城鎮為主體的國家。當時,大約有360個城市居民過萬人,但也有194個城鎮人數不足3000人。此時的倫敦匯集著豪華的宮殿、宏偉的政府辦公樓、高聳的大教堂、金融機構、博物館、藝術館和俱樂部,當然也充斥著貧民屋,到處都是骯臟混亂和無序。在這些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一切均是隨著產業革命的步伐自然而然地發展的?!幾躁憘シ肌队鞘谢攸c及其社會影響》材料二在二戰的大摧毀之后,英國的城市規劃人員有意識地尋求將倫敦市中心擁擠的工業及人口向郊區轉移,并于1943年首次啟動阿伯克龍比計劃,重點強調發展“新城”,旨在擴展首都的周邊面積。倫敦周圍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擁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產階級,甚至工人階級提供了住所。1960年以后,倫敦市中心人口開始流失,而整個地區尤其城市周邊人口增長十分明顯。英格蘭南部的大部分,甚至是中部正在迅速地變成倫敦廣闊而分散的郊區,以致像肯特郡和康沃爾郡這樣的曾經距離遙遠的農村地區,也異想天開地想成為倫敦的住房供應市場。而并非所有到鄉下的人都要每天通勤,有些人一周內通勤兩到三次,平時在家里或衛星城的辦公室里工作?!幾裕勖溃輪虪枴た铺亟稹度虺鞘惺贰罚?)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化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二戰后英國城市化發展的影響。(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城市化的認識?!即鸢浮剑?)特點:英國的城市化起步早、發展迅速;由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發展具有自發性;城市發展存在地區間的不均衡性。(2)影響:減輕大城市人口過度集中、惡性膨脹的壓力;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住房水平;優化城鎮布局。(3)認識:城市化要實現地區協調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城市化過程要注重環境保護,建設綠色城市;控制城市發展規模,關注民生〖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世紀中期(英國)。據材料一“從18世紀中期開始,英國城市化快速發展,至1851年,全國已有大小城鎮580座”,可得出英國的城市化起步早、發展迅速;據材料一“在這些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一切均是隨著產業革命的步伐自然而然地發展的”,可得出由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發展具有自發性;據材料一“大約有360個城市居民過萬人,但也有194個城鎮人數不足3000人。此時的倫敦匯集著豪華的宮殿、宏偉的政府辦公樓、高聳的大教堂、金融機構、博物館、藝術館和俱樂部,當然也充斥著貧民屋,到處都是骯臟混亂和無序”,可得出城市發展存在地區間的不均衡性?!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二戰后(英國)。據材料二“倫敦周圍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擁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產階級,甚至工人階級提供了住所。1960年以后,倫敦市中心人口開始流失,而整個地區尤其城市周邊人口增長十分明顯”,可得出減輕大城市人口過度集中、惡性膨脹的壓力;據材料二“倫敦周圍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擁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產階級,甚至工人階級提供了住所”,可得出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住房水平;據材料二“英格蘭南部的大部分,甚至是中部正在迅速地變成倫敦廣闊而分散的郊區,以致像肯特郡和康沃爾郡這樣的曾經距離遙遠的農村地區,也異想天開地想成為倫敦的住房供應市場”,可得出優化城鎮布局?!拘?】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