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懸崖杜鵑本樁造型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微型懸崖杜鵑本樁造型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微型懸崖杜鵑本樁造型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微型懸崖杜鵑本樁造型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微型懸崖杜鵑本樁造型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微型懸崖杜鵑本樁造型生產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微型懸崖杜鵑本樁造型的場地與設施要求、品種選擇、扦插繁育、獨桿苗培育、造型前準備、造型、養護管理、檔案管理等環節要求。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10—2018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DB32/T1294—2008杜鵑花生產技術規程DB32/T2576—2013綠化用杜鵑栽培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懸崖杜鵑cliffazalea杜鵑花的一種造型,因其主桿傾斜向下有懸崖之韻而名。3.2本樁originalpile未經嫁接用于造型的樁木。3.3飄枝overhang懸崖杜鵑主莖桿向下傾斜的部分。4場地與設施要求選擇地勢平整、排水良好、通風透光的場地,具有噴灌、保溫和遮蔭設施。5品種選擇3選擇適應性強、萌蘗性強、小花小葉的杜鵑花品種,以東鵑和夏鵑為宜,如‘粉妝樓’、‘西塘小桃紅’、‘紫長華’、‘榮冠’等。6扦插繁育基質選擇、扦插時間、插穗選擇與處理、扦插方式以及扦插后管理按DB32/T1294—2008第4章中4.1~4.4執行。7獨桿苗培育7.1扦插苗上盆7.1.1花盆選擇選擇內口徑8cm~9cm、高7cm~8cm花盆。7.1.2基質選擇采用泥炭和珍珠巖體積比為3:1的混合基質,基質在使用前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1000倍液進行基質消毒處理。7.1.3上盆當扦插苗根系長達1cm~1.5cm及時上盆,每盆定植1株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扦插苗。7.2上盆后管理7.2.1抹芽扦插苗上盆后及時抹芽,保留兩個近垂直地面的芽,待枝條長至10cm左右,去除其中一根枝條,保留一根近垂直地面的枝條,其后無需修剪。7.2.2花盆擺放要求緊密擺放。7.2.3水分管理按DB32/T2576—2013第5章中5.1執行。7.2.4施肥每年4月至6月、9月至11月,盆土含水量為30%~40%時,用1‰~1.5‰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澆灌,每月1次,直至獨桿苗株高達30cm停止施肥。7.2.5光照用75%左右的遮陽網進行遮光處理。7.2.6溫度夜間室溫在5℃以上,白天室溫在35℃以下,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25℃。7.2.7病蟲害防治7.2.7.1防治原則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總方針,依法治理,及時防治。7.2.7.2預防措施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加強檢驗檢疫,及時清除病蟲害殘體、枯枝落葉及雜草,創造通4風透光的生長環境。7.2.7.3物理防治根據蟲害發生的時空規律,及時采用燈光誘殺、色板誘殺等措施進行治理。7.2.7.4化學防治農藥的使用應遵循GB/T8321.10—2018的規定。病蟲害多發生在春秋兩季,主要病蟲害的種類及其防治方法參見附錄A(資料性附錄)。8造型前準備8.1造型植物材料選擇選擇株高大于30cm的獨桿苗。造型前,適量控水,以盆土濕度30%~40%且葉片不萎蔫為宜。8.2花盆選擇選擇內口徑12cm~14cm、高10cm~14cm花盆。8.3基質準備8.4工具準備剪刀、鋼絲鉗、鐵絲勾。鐵絲勾的制作過程為:準備22號鐵絲(直接約為0.71mm將其剪取適當長度(5cm~8cm),并用鋼絲鉗將鐵絲兩頭彎曲成“S”型即可。9造型9.1定植在盆底填入適量的栽培基質后,將植株傾斜放入花盆中,使莖桿與水平面夾角為40°~60°,并填上基質固定(見附錄B中圖B.1)。9.2軟化捏住距離盆土3cm~5cm處的莖桿,前后小幅度彎曲1次~2次,然后將莖桿向莖傾斜的反方向緩慢彎曲,彎曲一半的幅度,松開讓其自然返回,然后再緩慢彎曲3/4的幅度,松開讓其自然返回。9.3造型在莖桿軟化的基礎上,將莖桿向莖傾斜的反方向緩慢彎曲,彎曲后的莖桿與水平面夾角為8°~25°(見附錄B中圖B.2),并用1個~2個鐵絲勾固定。9.4飄枝長度確定飄枝長度以15cm~18cm為宜,將多余的頂梢剪斷,剪口距離芽上方0.5cm~1cm。510養護管理10.1水分管理按DB32/T2576—2013第5章中5.1執行。10.2施肥10.2.1造型成型前在4月至6月、9月至11月,用1‰~1.5‰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澆灌,每月1次,修剪后側芽生長至5cm前不宜施肥。10.2.2造型成型后在上市前的秋季用1‰~1.5‰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10:30:20)噴施葉面,每15d噴施一次,噴施2次~3次。10.3光照5月初至9月底的晴天上午9點至下午5點用50%左右的遮陽網進行遮光,其他時間段不必遮光。10.4修剪10.4.1修剪時間10.4.1.1造型成型前待飄枝的側芽萌發生長至半木質化時,對其進行修剪,高溫季節不修剪,1年修剪多次。10.4.1.2造型成型后在3月至6月,待飄枝的側芽萌發生長至半木質化時,對其進行修剪,修剪2次~3次,最后一次修剪宜在6月20日前進行。10.4.2修剪方式采用輕剪的方式,修剪口要在芽眼上方0.5cm~1cm處。造型成型前,及時去除花蕾。10.5病蟲害防治見7.2.7。11檔案管理應建立完整、準確的生產管理記錄檔案,由專人管理,檔案保存2年以上。(資料性附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6A.1微型懸崖杜鵑主要病蟲害及防治見表A.1表A.1主要病蟲害及防治葉尖或葉面生橢圓形至不規則形淺100倍波爾多液與50%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混合,于發病初期主要危害花器。在花朵上產生褐色侵染根部及莖部,初呈水漬狀,地上部分癥狀不明顯。后根系全部壞主要危害嫩葉,葉片腫脹,病斑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主要于葉背主脈附近吸食汁液,造成植株小葉變小翻卷,嚴重者出現吸食葉片汁液,排泄糞便,使葉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