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汕頭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
(一)現代文閱讀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天人合一”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十大理念之一,是貫通中國傳統哲學的根
本思想,也是中西文化差異的木本水源。
從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不違農時”的日常勞作,到修齊治平“以德配天”的治國
理政,天人合一都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日用倫常。同時,天人是否合一也是中西哲學
差異化的邏輯起點。在中國傳統思想史上“天”和“人”的意蘊都十分豐富,“天”既指自
然世界還指倫常義理,“人”對天的主動性既指自然主動也指道德主動。
“自然之天”視角下的天人關系屬于宇宙論范疇,主要探討人與自然如何相處,是二十
大報告中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來源。無論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還是孔子所說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或是莊子提出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
一”(《莊子?齊物論》),都是指人與天地萬物是相互聯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機整
體,倡導順應自然、清靜無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這些保護自然的理念在傳統
社會也都得到了實踐。
“義理之天”視角下的天人關系屬于倫理學范疇,主要探討人與社會如何相處,與象征
社會文明的倫理道德共同發展。天道與人道并行不悖、合二為一的天人合一理念以成熟的理
論體系與可實踐的修養路徑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特質。
要回答中國傳統社會為什么會產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綠色環保思想,需要還原到
歷史的客觀情境中尋找K答案?!吨芤住分姓f,“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薄懊褚允碁樘臁钡闹袊堑湫偷霓r業社會,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觀察天地之道的基
礎上發現、總結、掌握自然時令的變化規律,所以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天文歷法在中國古代格
外先進,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發現了大量天文現象記載。而且,當下仍廣泛使
用的二十四節氣也是農業文明的產物。因此,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理念不僅對應著當代
的綠色發展觀,還是實現傳統文化創新的必然選擇,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十大報告定義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
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
道路的現代化。其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與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從天人合一
的自然宇宙層面與社會倫理交往層而衍化而來的具體指向。作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
要求就是走綠色持續可協調的發展道路,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義理之天”,天人
合一又演變為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和倫理要求,體現在國際關系上就明確為了中國的外交方針,
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都是對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延續、繼承及發展。
(摘編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當今21世紀開始之際,人類在享受現代工業革命帶來的文明發展的同時,也切身感
受到現代工業革命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特別是生態的急劇惡化和環境的嚴重破壞給我們
帶來深重災難。因此,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從現代的工業文明迅速過渡到后工業的生態文
明已經成為全世界絕大多數人的共識。而要實現這種文明形態的過渡,最重要的是要改變我
們的文化觀念,迅速地從工業文明的人類中心主義、唯科技主義、唯工具理性與主客二分的
思維模式轉變到有機整體的生態思維觀念之上。這樣的轉變當然應主要立足于當代,并從各
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但借鑒古代的生態智慧則是十分必要的。我國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
易于為廣大人民接受的生態與環境理念,就要借鑒我國古代文化資源,從中汲取營養,建設
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當代中國生態理論。
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態智慧早就引起國際哲學界與生態學界的重視。美國
研究環境問題的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布朗指出:“我們只應當追求維持生活的最低限度的財
富,我們的主要目標應當是精神文化的。如果我們把追求物質財富作為我們的最高目標,那
就會導致災難。老子提倡無私和博愛,并認為這是人類事業中取得幸福和成功的關鍵。”羅
馬俱樂部中國分部對此評價道:“這恰與老子幾千年前所提‘無欲''天人合一'相對應,
這正是人類正‘道’的基本前提。并且老子的思想提供的價值觀念真正切中了以西方文化為
主體的現代文明異化的種種問題與要害,正是醫治現代文明病的良方?!碑斎唬€有包括海
德格爾等許多已經為大家熟悉的理論家都從我國“天人合一”思想中吸取諸多精華,說明我
國古代這一理論所具有的當代普世性價值,值得我們重視并加以研究。
(摘編自曾繁仁《中國古代“天人合”思想與當代生態文化建設》)
L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天人合一”是貫通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本思想,主要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B.“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得到實踐,是古人在觀察天地之道的基礎上產生的。
C.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們普遍意識到從工業文明過渡到生態文明的必要性。
D.老子無私與博愛的思想切中現代文明異化的要害,是醫治現代文明病的良方。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都圍繞“天人合一”展開論述,都強調這一思想的當代價值和普世意義。
B.堅持走綠色持續可協調的發展道路,是對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延續、繼承及發展。
C.工業文明的人類中心主義、唯科技主義、唯工具理性等觀念不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
D.只要借鑒古代生態智慧,就將工業文明的思維觀念轉變成有機整體的生態思維觀念。
3.下列能體現材料中“義理之天”視角下的“天人合一”理念的一項是()
A.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墨子?兼愛》)
B.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C.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禮記?大學》)
D.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齊民要術》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天人合一”是中西文化差異的木本水源,然而很多西方理論家都從我國“天人合一”思
想中吸取諸多精華,為什么?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K答案Ul.B2.D3.A
4.①首先提出“天人合一”是是貫通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本思想,也是中西文化差異的木本水
源。
②其次解釋中國傳統思想史上“天”和“人”的意蘊;
③然后從“自然之天”和“義理之天”視角下闡述天人關系;
④再解釋中國傳統社會為什么會產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綠色環保思想;
⑤最后得出結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5.①這一理念不僅對應著當代的綠色發展觀,還是實現傳統文化創新的必然選擇;
②提倡無私和博愛,這是人類事業中取得幸福和成功的關鍵。
③老子的思想提供的價值觀念真正切中了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文明異化的種種問題與
要害,正是醫治現代文明病的良方。
④我國古代這一理論所具有的當代普世性價值。
(解析》
【1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主要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錯誤。結合“‘義理之天’視角下的天人關系屬于倫理學
范疇,主要探討人與社會如何相處,與象征社會文明的倫理道德共同發展”可知,還強調人
與社會和諧相處。
C.“人們普遍意識到從工業文明過渡到生態文明的必要性”錯誤,曲解文意。由原文“特別
是生態的急劇惡化和環境的嚴重破壞給我們帶來深重災難。因此,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從
現代的工業文明迅速過渡到后工業的生態文明已經成為全世界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可知,原
文說的是“成為全世界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并沒有說“必要性”。
D.“老子無私與博愛的思想切中現代文明異化的要害”錯誤。由原文”并且老子的思想提供
的價值觀念真正切中了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文明異化的種種問題與要害,正是醫治現代
文明病的良方”可知,原文說的是切中了“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文明異化的種種問題與
要害”。
【2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D.“只要……就……”錯誤,過于絕對。結合“而要實現這種文明形態的過渡,最重要的是
要改變我們的文化觀念,迅速地從工業文明的人類中心主義、唯科技主義、唯工具理性與主
客二分的思維模式轉變到有機整體的生態思維觀念之上。這樣的轉變當然應主要立足于當代,
并從各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但借鑒古代的生態智慧則是十分必要的”可知,原文只是說“借
鑒古代的生態智慧則是十分必要的”。
【3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義理之天”視角下的天人關系屬于倫理學范疇,主要探討人與社會如何相處,與象征社會
文明的倫理道德共同發展。
A.天下人能彼此相愛才會太平,互相仇恨就會混亂。體現了人與社會的關系,能體現材料中
“義理之天”視角下的“天人合一”理念。
B.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探討的是人與自然如何相處,體現的是“自然
之天”視角下的“天人合一”,
C.表現的是人在自我修養方面的基本原則,沒有涉及到人與社會的關系。
D.農業生產要順應天時地利,這樣就會事半功倍,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探討的是
人與自然如何相處,體現的是“自然之天”視角下的“天人合一”。
【4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
結合材料一第一段關鍵句“‘天人合一’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十大理念之一,是
貫通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本思想,也是中西文化差異的木本水源”可知,首先提出“天人合一”
是是貫通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本思想,也是中西文化差異的木本水源。
結合第二段關鍵句”在中國傳統思想史上‘天'和'人’的意蘊都十分豐富,'天'既指自
然世界還指倫常義理,‘人'對天的主動性既指自然主動也指道德主動”可知,其次解釋中
國傳統思想史上“天”和“人”的意蘊;
結合第三段關鍵句“‘自然之天’視角下的天人關系屬于宇宙論范疇,主要探討人與自然如
何相處,是二十大報告中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來源”和第四段關鍵句
“'義理之天'視角下的天人關系屬于倫理學范疇,主要探討人與社會如何相處,與象征社
會文明的倫理道德共同發展”可知,然后從“自然之天”和“義理之天”視角下闡述天人關
系;
結合第五段關鍵句”要回答中國傳統社會為什么會產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綠色環保
思想,需要還原到歷史的客觀情境中尋找K答案X”可知,再解釋中國傳統社會為什么會
產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綠色環保思想;
結合第六段關鍵句“二十大報告定義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
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可知,最后得出結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
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5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結合“因此,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理念不僅對應著當代的綠色發展觀,還是實現傳統文
化創新的必然選擇,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可知,這一理念不僅對應著當代的綠
色發展觀,還是實現傳統文化創新的必然選擇;
結合“我們只應當追求維持生活的最低限度的財富,我們的主要目標應當是精神文化的。如
果我們把追求物質財富作為我們的最高目標,那就會導致災難。老子提倡無私和博愛,并認
為這是人類事業中取得幸福和成功的關鍵”可知,提倡無私和博愛,這是人類事業中取得幸
福和成功的關鍵。
結合“這恰與老子幾千年前所提’無欲‘‘天人合一’相對應,這正是人類正'道’的基本
前提。并且老子的思想提供的價值觀念真正切中了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文明異化的種種
問題與要害,正是醫治現代文明病的良方”可知,老子的思想提供的價值觀念真正切中了以
西方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文明異化的種種問題與要害,正是醫治現代文明病的良方。
結合“當然,還有包括海德格爾等許多已經為大家熟悉的理論家都從我國‘天人合一’思想
中吸取諸多精華,說明我國古代這一理論所具有的當代普世性價值,值得我們重視并加以研
究”可知,我國古代這一理論所具有的當代普世性價值。
(二)現代文閱讀I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云靄封鎖了雪峰之間偶爾顯露的天際遠景。陰冷徹骨的北風越刮越大。靶場上掀起少塵,
落到正在一座墓地上揮動鐵鍬、鐵鏟的幾個人身上。
來靶場之前教導員跟他講,上世紀七十年代連隊騎乘巡邏,一個戰士的馬在山口甬道的
雪崩中受驚。被甩下馬背的戰士一只腳被馬鈴掛住,拖行近一公里才掙脫,事后昏迷不醒,
等不及送下山醫治人就沒了。拾撿骨骸裝箱時,烈士的弟弟跪倒在地,放聲慟哭……
回到連隊,通訊員熱了飯菜端上桌。
“營長,來。”教導員沖他揚了下下巴。
“您是這兒的營長?“烈士的弟弟問。
“忘了介紹?!苯虒T說,“這是南疆軍區來指導工作的殷營長,他弟弟是咱們連隊的
三班長。”
“那這正好能跟兄弟見面了。”烈士的弟弟說。
“三班長現在正在總醫院住院……休養好了就回來?!苯虒T說。
“生病了?”烈士的弟弟問。
他拿起盤子里教導員掰剩下的半塊饃,沒作聲。
這兩年不知說過多少回要來阿吾斯奇,可想不到有一天在這兒了,會是幫小弟收拾放在
連隊的被褥衣物和儲藏室的行李,然后帶走。
去年阿吾斯奇的雪下得早、下得多。連隊燒鍋爐,攢的煤渣子多了沒地方放,拖拉機上
山運煤渣的時候沒油了,駕駛員給連隊打電話,說車沒油了,讓人快給送來。小弟一聽就拿
上一桶油,開著輛皮卡去給拖拉機送。路上,小弟將皮卡車停在窄道邊,跑下去找拖拉機。
送完油頂著風雪往回跑時,對面駛來一輛扛糧食的大半掛車,司機沒剎住,車頭把皮卡車推
出去十幾術遠,小弟當時就站在車斗后邊,被撞進砌在路邊的雪堆里埋住了。
小弟還活著,至少將來睜開眼是躺在一張干干凈凈的病床上。
他端起熱水瓶沖了杯茶,起身拉上窗簾。這時屋門被推開,教導員走進來。
“我跟指導員說了,下午你跟他們一塊去巡邏。到界碑看看,你弟去年剛帶人上去描的
字。”教導員說。
他點點頭。
坐在勇士車的副駕駛上向外看,而前灰暗、陰沉的天空,已經被清澈明亮、瞬息萬變的
光芒沖破,無垠無底的草野上閃耀著星星點點。
“快看,殷營長!”一個戰士抱著槍站起來,頭盔撞到車窗上。
他順著戰士手指的方向,看見幾匹棕黑色的馬佇立在山坡上。
“那是我們班長養的馬!”旁邊的戰士搖下車窗玻璃,頭伸向窗外朝著那幾匹馬吹口哨。
“那他跟你們說過,他去俄羅斯給普京表演嗎?”他苦笑道。
“班長和我說過!”二條兵大喊,“班長去看了克里姆林宮,然后走總統辦公室的特殊
通道去的紅場?!?/p>
小弟被送進少林寺那年,他正在高三復讀。二00九年,小弟在給他的一封信中說,少
林寺受邀參加第一屆俄羅斯國際軍樂節,普京總統親自接見了他們。信的后半部分,小弟提
到身邊很多師兄弟已開始尋求未來更好的出路。小弟說,他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大師兄推薦
他去曼哈頓的華人街當私人武術教練;另一份工作,是和同班一個德國同學回他在巴伐利亞
的老家支教。信的末尾小弟問他,到底是選美元還是歐元。
他那會兒已在南疆部隊當班長,深夜趴在鍋爐房的地上給小弟回信。信中寫到童年時奶
奶家的老屋,晚上到處是老鼠的叫聲,夏天雨水大,室內的積水沒到腳脖。哥倆每天吃的面
餅磨嗓子,印象中最好的一頓飯是豬油醬油熱水泡煎餅。奶奶家有兩只羊,每天奶奶都背著
筐出去打草。
他在信里拉雜說了兩頁紙才切入正題。他說,希望小弟參軍,為家庭爭得榮譽。
信寄出后的第三個月,小弟入伍進疆。先在團里的步兵營待了幾年,后被調往阿吾斯奇。
二十八號界碑與哈薩克斯坦的邊防哨樓毗鄰。車開不進去,人走進去稍不小心也會摔倒。
走過一截鋪著碎石子的土路快進草灘時,指導員招呼大伙停下,各自栓查褲腿和袖口是否扎
緊。指導員向他解釋,草叢里有一種叫草癟子的蟲,專把腦袋鉆進人的肉里吸血。
“報告營長,上回班長帶我們來給界碑描紅,被草癟子咬了。”
見他沒反應,二條兵沉下臉,正了正頭盔。
“營長,我親眼看見的,班長小腿那一塊都爛了?!薄罢??!彼f,“他身上有各種
各樣的傷?!?/p>
“班長說他在少林寺的時候沒有買保險,有病就自己治?!?/p>
太陽當空,界碑上新描的紅色字眼看起來醒目極了。他站在界碑前向四周遠望,陽光在
光滑舒緩的大地上流瀉。
招待室旁的圖書室敞著門,屋里有燈。他經過時,看軍醫正坐在長條桌前翻書。見他走
進來,軍醫起身摘下老花鏡向他打招呼:“三班長有一回給我說你要他多看書,我就推薦了
曾國藩的傳記和家書,還有蘇東坡的傳記。曾國藩和他的兄弟連心,仗打得好。蘇東坡和他
的弟弟蘇轍,兩個人同朝做官,官做得明白,文章也寫得好。”
他回到招待室時已響過熄燈號。外頭下雪了。廣大空曠的天地間,每一片雪花都標示出
風的力道和方向,在窗外,在他眼前連綴而下,蘊藏著沉甸甸的寒光。
那晚在阿吾斯奇的圖書室,軍醫從書柜里拿出一幅字贈他。他接過字在桌上展開。寫的
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選自《人民文學》2019年第8期,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烈士的弟弟的詢問,營長拿起盤子里的半塊饃,卻沒有回答,是因為他對弟弟的受傷
感到十分心痛。
B.小弟曾經在少林寺習武,有不錯的就業選擇,但他還是咨詢哥哥的意見,體現了他對哥哥
的敬佩和信賴。
C.營長在寫給弟弟的信中提到童年生活條件艱苦,是想引起弟弟的責任感,讓弟弟為改變家
庭現狀去參軍。
D.軍醫向三班長推薦有關曾國藩和蘇東坡書,是希望他提升文化素養,同時也是啟示他要和
哥哥兄弟齊心。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的環境描寫突出了邊境生存條件的惡劣,營造了一種蒼涼悲壯的意境。
B.小說多次提到的“界碑”,象征國家主權,標志邊疆軍人戍邊衛國的崇高使命。
C.小說以軍醫給營長的贈字為結尾,戛然而止,富有深意,使小說主題更加多元。
D.小說語言平靜克制,盡管故事具有悲劇色彩,但冷靜客觀的敘述中卻不乏溫情。
8.小弟在小說中并未出場,但其形象十分生動,請結合文本分析小弟的形象特點。
9.作家盧一萍說:“董夏青青幾乎每一篇(小說)都有不同的視角,她總能找到故事中的高
光點。”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k答案』6.B7.C
8.①小弟能吃苦、肯干活、會帶兵,具有高度責任感。
②小弟面對生活的困難,沒有退縮,他的經歷凸顯了戍邊戰士的英雄形象,展示出戍邊戰士
高貴的精神氣概。
9.①作者以第三人稱展開敘述,但運用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全知視角。小說記敘了駐守在邊
防線上的解放軍真實的生活,以樸素、誠摯的敘事讓“家”和“國”達到了情感與價值。
②小說以有限制敘事視角串聯起諸多人物并展開描寫。小說以殷營長來連隊為小弟拿行李為
線索,軍醫和三班的戰士們。小弟和這些人一樣,面對生活的困難,卻沒有退縮,他的經歷
凸顯了戍邊戰士的英雄形象,展示出戍邊戰士高貴的精神氣概。
③作者從微觀的個人化敘述視角切入,把生活改寫成片段式的、具體可感的生命過程與人生
經驗,賦予了現實生活以生命性和存在感。
(解析》
【6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分析鑒賞的能力。
A.“是因為他對弟弟的受傷感到十分心痛”錯,是因為烈士的弟弟在騎馬巡邏時犧牲感到十
分心痛。
C.“讓弟弟為改變家庭現狀去參軍”錯,根據“他在信里拉雜說了兩頁紙才切入正題。他說,
希望小弟參軍,為家庭爭得榮譽”可知,營長希望小弟參軍為家庭爭得榮譽,而不是為改變
家庭現狀。
D.“是希望他提升文化素養”錯,根據原文“我就推薦了曾國藩的傳記和家書,還有蘇東坡
的傳記。曾國藩和他的兄弟連心,仗打得好。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兩個人同朝做官,官
做得明白,文章也寫得好”分析,軍醫向三班長推薦有關曾國藩和蘇東坡書,啟示兄弟倆要
齊心協力為國奉獻。
【7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C.“使小說主題更加多元”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原本是蘇東坡寫給弟弟的詞,
表現了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沈軍醫有意送這兩句詞,是有感于殷營長和小弟同為戍邊戰士、
同有為國奉獻的精神,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8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據“他順著戰士手指的方向,看見幾匹棕黑色的馬忙立在山坡上?!鞘俏覀儼嚅L養的
馬’”“上回班長帶我們來給界碑描紅,被草疼子咬了”“他身上有各種各樣的傷”“班長
說他在少林寺的時候沒有買保險,有病就自己冶”分析,可見,小弟能吃苦、肯干活、會帶
兵,具有高度責任感。
根據“小弟提到身邊很多師兄弟已開始尋求未來更好的出路。小弟說,他有兩條路可選,一
是大師兄推薦他去曼哈頓的華人街當私人武術教練;另一份工作,是和同班一個德國同學回
他在巴伐利亞的老家支教。信的末尾小弟問他,到底是選美元還是歐元”“小弟入伍進疆。
先在團里的步兵營待了幾年,后被調往阿吾斯奇”“去年阿吾斯奇的雪下得早、下得多。連
隊燒鍋爐,攢的煤渣子多了沒地方放,拖拉機上山運煤渣的時候沒油了,駕駛員給連隊打電
話,說車沒油了,讓人快給送來。小弟一聽就拿上一桶油,開著輛皮卡去給拖拉機送。路上,
小弟將皮卡車停在窄道邊,跑下去找拖拉機。送完油頂著風雪往回跑時,對面駛來一輛扛糧
食的大半掛車,司機沒剎住,車頭把皮卡車推出去十幾術遠,小弟當時就站在車斗后邊,被
撞進砌在路邊的雪堆里埋住了”分析,可見,小弟具有高度責任感,他的經歷凸顯了戍邊戰
士的英雄形象,展示出戍邊戰士高貴的精神氣概。
[9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敘述視角的把握能力。
本文以“他”為敘述人稱,以第三人稱展開敘述,但運用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全知視角。“他”
作為戍邊戰士,給烈士家屬取烈士的遺骸,并且來靶場之前教導員就跟他講述了這位烈士犧
牲的原因?;剡B隊的路上,他聽到教導員向烈士家屬介紹“他”的身份,以及通過“他”回
顧了弟弟進疆之前和進疆之后的生活,以及受傷的情況。然后經過招待室旁的圖書室,遇到
了沈軍醫,通過二人對話,描述了“他”和沈軍醫等一群普通的邊防官兵的戍邊生活,以樸
素、誠摯的敘事讓“家”和“國”達到了情感與價值。
第三人稱敘述視角,又叫做全知視角,但本文是人物的有限視角。本文是說殷營長來連隊為
受傷的弟弟收拾行李,寫到殷營長幫忙一起取烈士的骨骸,通過營長介紹了解了烈士犧牲的
原因。在遇到沈軍醫之后,通過沈軍醫之口了解到為何這家人時隔多年才來取烈士的骨骸以
及來連隊的艱難,所以小說以殷營長來連隊為小弟拿行李為線索,以有限制的敘述視角串連
起諸多人物并展開描寫,向讀者暗示了其敘述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小說并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故事性也不強,通過幫烈士家屬取烈士的骨骸、回憶小弟進疆
之前和之后的生活以及受傷的經過、和沈軍醫的對話,展現了一種散碎的生活場景,對人物
也沒有進行人為的典型塑造和思想境界的拔高。小弟和這些人一樣,面對生活的困難,卻沒
有退縮,他的經歷凸顯了戍邊戰士的英雄形象,展示出戍邊戰士高貴的精神氣概。
作者背棄了史詩性的宏大敘述視角,從微觀的個人化敘述視角切入,以小見大,以點寫面,
把生活改寫成片段式的、具體可感的生命過程與人生經驗,賦予了現實生活以生命性和存在
感。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
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
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外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
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
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事發,讀書軒中,一
日,大母過余日:“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
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
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節選自歸有光《項脊軒志》)
材料二: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
赴目。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繳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分戶入,聞兩童子
音瑯瑯然,不覺莞爾,連呼“則則”,此七月孥目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予西冠粵
行,汝持裳悲慟。逾三年王披宮錦還家汝叢東廂抹案出二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
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坦
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诋敃r不將嬰媼情狀,羅縷記存;然而汝已不在
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膚汝辦治。嘗謂女流中最少明
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嫣,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后,雖為汝悲,實為予喜。予又
長汝四歲,或人間長者先亡,可將身后托汝;而不謂汝之先予以去也!
(節選自袁枚《祭妹文》)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1答案X標號涂
黑。
逾A三B年C予D披E宮F錦G還H家I汝J從K東L廂M扶N案。出P-Q家R瞠S視T
而U笑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的“乳”與《蘇武傳》中“杖漢節牧羊”的“杖”都是名詞作
動詞。
B.“束發”,一般指男子20歲時要把頭發束起來,表示已經成年;而“弱冠”則一般指男
子15歲,此時要舉行冠禮。
C.“大母過余日”的“過”與《孔雀東南飛》中“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的“過”意義
不相同。
D.“望日”通常指陰歷每月十五或十六,這一天日月相對,月亮圓滿,而“既望”通常指過
了望日后的第一天,如《赤壁賦》中的“七月既望”。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脊軒見證了家族的變遷。隨著時間的流逝,原本庭院相連的大家族走向了分崩離析,表
現了歸有光對諸父分家后情感隔閡的無奈和悲涼。
B.歸有光回憶先人時感情表達并不一致?;貞浤赣H時情如洶涌的潮水,直瀉而出,但想到祖
母,卻可謂情動于中,有淚無聲,含蓄而有節制。
C.袁枚兄妹感情融洽無間。文中回憶了妹妹回到娘家后服侍母親、處理文書事務等事情,記
錄了作者曾想將身后事托付于妹妹的想法,表達了兄妹間的深厚感情。
D.兩篇文章在寫作上均注重在敘事中充分抒發強烈的感情。或寓情于事,以情動人;或在敘
事中穿插一些抒情性的話語來直抒胸臆,表達真情實感。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競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2)舊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
14.材料二中袁枚主要通過回憶一些童年瑣事來抒發對亡妹的悼念之情,請結合文本簡要概
括。
I1答案』10.CIP11.B12.B
13.(1)我的孩子,好久不見你的蹤影,怎么整天靜悄悄地呆在這里,像個閨女一樣?
(2)往事堆積在我的胸中,想起來,心頭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們像影子一樣似乎非常
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卻又不見了。
14.①二人同捉蟋蟀,同葬蟋蟀,體現了妹妹性情溫厚善良。
②童年相伴讀書,溫馨之情溢于言表。
③作者遠行廣西,妹妹不忍哥哥分離,持裳拽衣,放聲大哭。
④袁枚考中進士,衣錦還家,妹妹驚喜萬分,扶案而出,家人瞠視而笑。
(解析》
【10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過了三年,我考中進士,衣錦還鄉,你從東廂房扶著長桌出來,一家人瞪著眼相視而
笑。
“逾三年”是時間狀語,獨立成句,“予”是代詞,作主語,所以c處斷;
“披宮錦還家”是“予”的行為,“汝”是下一句的主語,應放句首,所以I處斷;
“從東廂扶案出”是“汝”的行為,“一家”是下一句的主語,應放句首,所以P處斷。
【11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化常識,理解文言實詞意思的能力。
A.正確?!叭椤保~作動詞,喂養;“杖”,名詞作動詞,拄著。句意:哺養兩代人,已
逝世的母親待她很好/拄著漢朝的旄節牧羊。
B.“'束發’,一般指男子20歲……表示已經成年;而‘弱冠'則一般指男子15歲……”
錯誤,選項說反了,“束發”,男孩15歲時束發為髻,表示成童;“弱冠”,男子二十歲
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但體還未壯,所以稱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
C.正確?!斑^”,看望;過錯。句意:祖母來看我,她說/自以為可以說是沒有什么罪過,
能夠終身侍奉公婆報答他們的大恩。
D.正確。
【12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B.“回憶母親時情如洶涌的潮水,直瀉而出,但想到祖母,卻可謂情動于中,有淚無聲,含
蓄而有節制”錯誤,文中是借助老嫗之口回憶母親,情感流露是“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而對于祖母,作者是通過自己的回憶來寫,情感流露是“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
自禁”。比較來看,“泣”是“無聲或低聲地哭”,而“長號”則是大聲號哭,所以應該是
回憶母親有淚無聲,含蓄有節制,想到祖母則是情如洶涌潮水,直瀉而出。
【13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若”,你的;“何”,怎么;“競日”,整天;“類”,像。
(2)“膺”,心中;“?!保氯?;“如”,像;“歷歷”,清晰得一一可數的樣子;“逝”,
消失。
【14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材料二中找到作者袁枚所回憶的與亡妹相關的童年瑣事,進行概括。
主要在選文第一段。結合“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可知,兄妹二
人一同玩耍,一起捉蟋蟀,一起葬蟋蟀;結合“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繳來,溫
《緇衣》一章;適先生爹戶入,聞兩童子音瑯瑯然,不覺莞爾”可知,兄妹二人共同溫習功
課,“差肩而坐”,溫馨之情溢于言表;結合“予弱冠粵行,汝持裳悲慟”可知,作者遠行,
妹妹牽住兄長的衣裳,悲傷痛哭;結合“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
視而笑”可知,作者考中歸來,妹妹驚喜萬分,扶案而出,家人瞠視而笑。妹妹為哥哥考中
得官而欣喜。
參考譯文:
材料一:
但是我住在這里,有很多可喜的事情,也有很多可悲的事情。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
連成一個大院。等到叔伯們分家以后,里里外外建了許多小門墻,到處都是。東家的狗跑到
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廚房去赴宴,雞蹲在大廳上。院子里開始是筑起籬笆,后來修了圍墻,
變了兩次。家里有一個老婆婆,曾經住在這座軒里。這個老婆婆,是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做
過兩代人的乳母。已故的母親待她很好。軒西面連著內室,先母曾經來過一次。老婆婆不止
一次對我說:“這里,就是你母親站的地方?!彼终f:“你姐姐在我懷里,哇哇地哭起來,
你母親就用手指敲敲門說:‘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想吃東西了?'我在門板外和她互相
應答……”話還沒說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跟著哭了。我從十五歲起在軒中讀書。一天,
祖母走來對我說:“孩子,好久不見你的蹤影,怎么整天靜悄悄地呆在這里,像個閨女一樣?”
等到離開時,她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的人讀書老不見成效,這個孩子的功
成名就,總可以期待了吧?”過了一會兒,她拿著一個象牙手板進來,說:“這是我的祖父
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用的,以后你一定會用到它?!被貞浥f日這些事物,就好像在昨
天一樣,令人忍不住要放聲大哭。
(節選自歸有光《項脊軒志》)
材料二:
我捉蟋蟀,你緊跟我捋袖伸臂,搶著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
們。今天我收殮你的尸體,給你安葬,而當年的種種情景,卻一一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我九
歲時,在書房里休息,你梳著兩個發髻,披了一件細絹單衣進來,共同溫習《詩經》中的《緇
衣》一章;剛好老師開門進來,聽到兩個孩子瑯瑯的讀書聲,不禁微笑起來,連聲“嘖嘖”
稱贊。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還清楚地記得。我二十歲去廣西,你牽
住我的衣裳,悲傷痛哭。過了三年,我考中進士,衣錦還鄉,你從東廂房扶著長桌出來,一
家人瞪著眼相視而笑,記不得當時話是從哪里說起,大概是說了些在京城考進士的經過情況
以及報信人來得早、晚等等吧。所有這些瑣碎的事情,雖然已經成為過去,但只要我一天不
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卻。往事堆積在我的胸中,想起來,心頭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們像
影子一樣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卻又不見了。我后悔當時沒有把這些兒時的
情狀,一條一條詳細地記錄下來;然而你已不在人間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兒童
時代可以重新來過,也沒有人來為它們對照證實的了。
你與高家斷絕關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依仗你照料扶持;家中的文書事務,期待
你去辦理。我曾經以為婦女中很少明白經書的意義、熟識古代文物典故的人。你嫂嫂并非不
夠溫柔和順,但在這方面稍有不足。所以自從你回家后,雖然我為你而悲傷,對我自己來說
卻很高興。我又比你年長四歲,或許像世間通常那樣年長的先死,那就可以將身后之事托付
給你;卻沒有想到你比我先離開人世!
(節選自袁枚《祭妹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籌筆驛?
羅隱②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⑧,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余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備注》①籌筆驛:驛站名,位于今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軍師村,因諸葛亮多次在此駐軍
籌劃軍事而得名。②羅隱,唐代詩人。應進士試屢試不中,史稱“十上不第”,一生不得志。
③孺子:指蜀國后主劉禪。④譙周,三國時蜀國大臣,在鄧艾近成都時,力排眾議,勸蜀后
主劉禪投降。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蜀相》首聯通過設問,表達作者對諸葛亮的景仰之情和緬懷之意;《籌筆驛》頸聯將劉
禪、譙周之輩與諸葛亮形成對比,襯托出諸葛亮為國盡忠的精神。
B.《蜀相》頸聯寫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后輔佐劉備,匡扶劉禪;《籌筆驛》首
聯寫諸葛亮舍棄南陽的隱居生活,為蜀漢基業南征北戰,運籌帷幄。
C.《蜀相》和《籌筆驛》均以詠懷諸葛亮為題材,通過描寫遺址周圍景色、回顧諸葛亮為蜀
漢嘔心瀝血來表達對諸葛亮雄才偉略的贊頌以及功業未就的惋惜。
D.《蜀相》和《籌筆驛》都借用詠懷諸葛亮來表達自己壯志難酬的抑郁之情,兩首中的“英
雄”均指諸葛亮之后包括詩人在內的歷史上一切事業未競的英雄人物。
16.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與“唯余巖下多情水,猶
解年年傍驛流”。
K答案H15.D
16.①都用了以景結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②《蜀相》展現武侯祠樹茂草深、
黃鵬空鳴的景象,借祠堂景色的荒涼,表達詩人對武侯功績被后人淡忘的感慨;同時,將自
然界的興盛與祖國中興的希望非常渺茫進行對比,暗含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③《籌筆驛》
將巖下流水擬人化,意思是說一切成為歷史,只剩山巖下多情的流水,年年從籌筆驛附近流
過,仿佛還蘊藏著深情,詩人借流水多情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尊敬懷念、感嘆惋惜,以及
自身的抑郁不得志之情。
K解析H
【15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D.“均指諸葛亮之后包括詩人在內的歷史上一切事業未競的英雄人物”說法有誤。《籌筆驛》
中的“英雄”主要是指諸葛亮,該句意思是大運一去即使英雄也難以指揮自由。
【16題詳析】
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蜀相》頷聯寫祠堂內的景色,是前文“尋”的結果。“映階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
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來到這里?!案?/p>
葉黃鵬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黃鵬隔葉,足見樹茂;黃鵬空作好音,表明武
侯嘔心瀝血所締造的一切,已被后人遺忘。這兩句詩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并含有詩人
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鵬并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
層意思。特別是詩句中的“空”和“自”兩個字的巧妙運用,“自”和“空”互文,刻畫出
一種靜態和靜境。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意滲進了客觀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
憂傷從景物描寫中傳達出來,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
《籌筆驛》尾聯“唯余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寫巖下流水,借景抒情,將巖下流
水擬人化,原本無情的流水也變得如此多情,日日夜夜從籌筆驛附近流過,仿佛在懷念諸葛
亮,水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呢?借年年不斷的巖下流水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尊敬懷念之情;
昏君庸臣葬送了大好河山徒留遺恨,使諸葛亮一生的努力付之東流,對此事也表現了感嘆惋
惜之情;結合注釋,與諸葛亮相比,詩人自己“十上不第”,更是英雄無路,壯志難酬,這
里也表現了詩人自身抑郁不得志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里仁》中的“,”指出見賢
思齊、自我反省是道德修養的方法。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
這兩句其實是從《離騷》中的“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脫胎而來。
(3)古詩詞中常常用斑白的頭發來表達詩人因時光流逝而帶來的悲愁,如
K答案』(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2)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3)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三、語言文字運用
(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款與賽博朋克有關的游戲贏得了不少玩家的稱譽。但因為游戲程序漏洞太多,玩家同
時也對此款游戲提出批評,一言蔽之,這款游戲瑕瑜互見,①,但宏大的世界觀,強烈
的未來感,仍然在很多年輕人當中掀起了一股“賽博朋克熱”。
有人設想未來世界是一個無限美好的理想社會,傾情打造一個沒有疾病、貧窮、爭斗的
②;也有人架空設計一個文明與野蠻,幻想與迷失并存的離奇空間。正是后面這種理念,
構成了賽博朋克的底層架構和深層邏輯。
打開賽博朋克的世界,反差感和違和感撲面而來,燈紅酒綠的摩天大樓與擁擠不堪的貧
民窟形成鮮明的對照;義體人和仿生人屢見不鮮,人類文明與機器文明界限模糊……在賽博
朋克的設定里,一邊是對宏大時代趨勢的篤定不疑,一邊是對微觀人性變化的深入探討,既
充滿矛盾,也極具張力。因而,在賽博朋克的世界里,無論是光怪陸離的呈現和新奇冷峻的
風格,―我們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總能被引發。這正得益于其張力十足的設定,總之,深具奇
思妙想的科幻作品,往往審視著當下所立足的“現代”和以后所通往的“未來”,換句話說,
賽博朋克的最大意義或許在于,讓我們在探索人類自身發展前途時,可以盡早知曉,哪些是
③,哪些是窮途末路。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賽博朋克的故事里充滿著對時代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句表達效果更好?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
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①毀譽參半②世外桃源③柳暗花明
19.①原句對“矛盾”與“張力”的具體表現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加以評價,表述更具邏輯
性。②原句的設定內容與評價形成強調的對比,更容易引發讀者思考。
20.無論是光怪陸離的呈現還是新奇冷峻的風格,總能引發我們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
K解析》
【18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理解常見的成語的意義的能力。
①根據前文“一款與賽博朋克有關的游戲贏得了不少玩家的稱譽”“玩家同時也對此款游
戲提出批評”可知,此處表達的是因為游戲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因此人們對它有表揚也有
批判,故可填“毀譽參半”。毀譽參半:說好和說壞的各占一半。
②根據前文“一個無限美好的理想社會”以及修飾成分的內容“一個沒有疾病、貧窮、爭斗
的”可知,這是一個人們都無比向往的美好世界,故可填“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比喻脫
離現實斗爭、逃避社會矛盾的理想場所。也常借指空想的美好安樂之地。
③根據語境“可以盡早知曉,哪些是……,哪些是窮途末路”,可知此處應填的是“窮途末
路”的反義詞,即指前方還有無限希望,故可填“柳暗花明”。柳暗花明:比喻經過困難或
曲折后出現的有利局面。
【19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
原句中,作者先介紹賽博朋克的設定的不同的具體內容“一邊是對宏大時代趨勢的篤定不疑,
一邊是對微觀人性變化的深入探討”,然后對這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展開評價”既充滿矛
盾,也極具張力”,這樣對原因和評價的具體介紹,使得作者的表述更具邏輯性。
此外,“一邊是對宏大時代趨勢的篤定不疑”和“一邊是對微觀人性變化的深入探討”,
“既充滿矛盾”和“也極具張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圖書管理員信息素養模型試題及答案
- 用戶訪談技巧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創新發展思路試題及答案
- 心理咨詢師考試中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教師資格筆試主要考察能力介紹試題及答案
- 臨床護理技能測試試題及答案
-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平時學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系統管理師重要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掌握2025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秘訣的試題試題及答案
- 數據中心在網絡設計中的地位試題及答案
- 步進電機控制系統課件
- 舞蹈教學計劃表1
- 職業信息與培訓項目(專業)對應指引
- 《病理學》肝硬化課件
- 漢字的五行屬性與三才五格計算方法
- 唐山高科總部大廈幕墻工程幕墻招標技術評估總結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 第三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測試卷
- 10kV線路拆除
- 高中學生選課指導手冊
- 為老年人更換紙尿褲評分標準
- 教務管理系統UML模型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