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沖刺語文試題(一)(含答案)
2024年吉林省中考沖刺語文試題(一)
滿分:120分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請在下面相應的橫線上端正地書寫正確答案或填寫相應選項。(第1題每句1分,第2題按要求賦分)
1.平平仄仄暗藏情,字字句句不離心。無論是《關雎》中的“,君子好逑”,還是《蒹葭》中的“蒹葭蒼蒼,_____________”,還是《子衿》中的“青青子衿,”,無不是將內心的熱切情感賦予筆墨之中。陶淵明寫《桃花源記》,以“,并怡然自樂”描繪心中的理想社會;孟浩然寫《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以“坐觀垂釣者,"寫仕途之艱難;王勃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同是宦游人。,”表達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意,體現人生的曠達態度。
【答案】窈窕淑女;白露為霜;悠悠我心;黃發垂髫;徒有羨魚情;與君離別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解析】注意易寫錯的字:窈、窕、髫、羨、涯。
故答案為:窈窕淑女;白露為霜;悠悠我心;黃發垂髫;徒有羨魚情;與君離別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點評】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古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2.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題目。(7分)
經度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經度之所以發生影響,是離海洋遠近的關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一度,但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煙臺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但煙臺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1)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是按_________順序解說事理的。(2分)
(2)選段中運用了、、等說明方法。(3分)
(3)“經度的差異"這一段,舉了哪些例子,說明了什么?(2分)
【答案】(1)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經度的差異;按概括到具體的順序解說事理
(2)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
(3)舉了連翹和榆葉梅、蘋果開花兩個例子,說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
【知識點】概括說明內容;大自然的語言;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邏輯順序;定位篩選、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本題考查提取文章中心句和把握說明順序。提取文章中心句要先通讀全文,梳理文章結構,明確說明內容,然后找到對文章有總起、總括或總結作用的句子作為中心句。把握說明順序即梳理文章的結構,先通讀全文、理解段落大意,再進行段落分層,從而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2)本題考查分析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引資料、摹狀貌、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等。
(3)本題考查分析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及作用。先定位有關句段,找到例子,再結合前后文分析對應的說明對象及特征。
【點評】(1)選段先提出話題“經度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來總括全文。緊接著展開具體的原因分析,然后舉例予以說明。所以,全文是總分式結構,首句即選段的中心句,整體采用了概括到具體的邏輯說明順序。
(2)結合選段具體內容判斷相應的說明方法。
“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一度,但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這句話整體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而“約一度”屬于列數字,“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屬于作比較。所以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3)舉了兩個例子。分別是“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一度,但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和“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煙臺要到立夏”,通過列舉不同地方連翹和榆葉梅盛開、蘋果開花的時間差的例子,來解釋說明前文“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這個現象。
二、閱讀(45分)
(一)文言文閱讀(15分)
(甲)閱讀下面文章,完成3—6題。(8分)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不足為外人道也
②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5.本文是虛構的作品,但讀起來卻給人一種真實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請從桃花源中太平盛世情景的角度簡要分析。(2分)
6.選文中的桃源人與鏈接材料中的滁人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其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試簡述。(2分)
【鏈接材料】
滁①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今②滁介江淮之間,民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③。而孰知上④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⑤于百年之深也。
(節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釋】①滁:滁州。②今:北宋、北宋結束了唐末到五代的戰亂。③樂生送死:百姓活著時能快樂地生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④上:皇上。⑤涵煦:滋潤化育。
【答案】3.介詞,向、對;交錯相通
4.問(別人)現在是什么時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5.①進出桃花源的路徑真切具體,有跡可循:先“緣溪行”,“忽逢桃花林”,然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口很小,洞口隱約,符合桃花源隱蔽的情景。②桃花源雖然美好,但圖景真實可信:土地、屋舍、村莊,雞犬等都是鄉村可見之物,村民待客之道和遷來的原因都真實。
6.桃源人的生活是因為躲避了戰亂,與世隔絕;滁人的生活是因為朝廷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言文的寫作特色;桃花源記;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3.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根據平時對課文注釋的識記及積累,結合具體語境進行解釋。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字詞。另外還要掌握一些常用實詞含義推斷的方法,如:字形推斷法,語境推斷法,結構推斷法等。
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
5.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做這樣的題,首先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內容,然后鎖定答案區域并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語句。
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探究和歸納概括能力。解答此題,需要讀懂兩個語段的內容,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從中找出原因并用自己的話分條概括,語言要精練、準確。
【附參考譯文】
【甲】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鏈接材料】
滁州在五代混戰的時候,是個互相爭奪的地區。自從唐朝敗壞了它的政局,全國四分五裂,豪杰們全都起來爭奪天下。如今,滁州處在長江、江淮之間,百姓耕田種地和穿衣吃飯,活著時能快樂地生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有誰曉得這是皇帝的功德,讓百姓休養生息,滋潤化育到一百年的長久呢!
【點評】3.①句意: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為:對,向。
②句意: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交通:交錯相通。
故答案為:介詞,向、對;交錯相通
4.關鍵詞:乃:竟然。無論:不用說,更不必說。
故答案為:問(別人)現在是什么時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5.“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寫漁人發現桃林的經過。“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皬颓靶?,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寫漁人入山后看到的圖景。“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寫桃花源中的人如何對待這位不速之客?!凹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寫漁人是如何離開桃花源的。這些敘述和描寫都讓人感覺到是真實的。據此分析答題即可。
故答案為:①進出桃花源的路徑真切具體,有跡可循:先“緣溪行”,“忽逢桃花林”,然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口很小,洞口隱約,符合桃花源隱蔽的情景。②桃花源雖然美好,但圖景真實可信:土地、屋舍、村莊,雞犬等都是鄉村可見之物,村民待客之道和遷來的原因都真實。
6.根據《桃花源記》第三段“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可知,桃源人的生活是因為躲避了戰亂,與世隔絕;根據鏈接材料“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可知,滁人的生活是因為朝廷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故答案為:桃源人的生活是因為躲避了戰亂,與世隔絕;滁人的生活是因為朝廷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乙)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7分)
禮記二則
《雖有嘉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7.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
A.教然后知困困:困倦
B.選賢與能與:同“舉”
C.不獨親其親親:以……為親
D.女有歸歸:女子出嫁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A.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B.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C.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D.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9.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雖有嘉肴》用“嘉肴"與“至道”做類比,指出學習的重要性。
B.《雖有嘉肴》引用“學學半"佐證教人和學習是互相促進的觀點。
C.《大道之行也》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D.《大道之行也》中儒家大同社會理想中的核心是“講信修睦"。
10.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答案】7.A8.C9.D10.因此,圖謀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作亂害人(之事)不會興起。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言文的寫作特色;大道之行也;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雖有嘉肴
【解析】7.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還要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現象。
8.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語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對話詞“曰”、“云"等。
9.本題考查解讀文本的能力。解答時,應先通讀全文,理清文意;然后抓住文本的重要詞句、具體內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來進行品味分析;最后對照題目中的各個選項,逐一地來辨析、判斷、選擇即可。
10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附參考譯文】
《雖有嘉肴》
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導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這樣以后能夠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這樣以后就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兌命》上說:“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边@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孩子,(要)使老人有終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有殘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有職業,女子有歸宿。財物,厭惡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厭惡)不一定是因為想要據為己有;力氣,厭惡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圖謀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作亂害人(之事)不會興起,所以(家家戶戶)門從外面帶上,而不從里面閂上,這叫做“大同"社會(理想社會)。
【點評】7.A教然后知困:教導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困:困惑。
故答案為:A
8.句意:財物,厭惡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厭惡)不一定是因為想要據為己有;力氣,厭惡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根據句意可知劃線句的斷句為: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故答案為:C
9.ABC正確。D《大道之行也》中儒家大同社會理想中的核心是“天下為公”。
故答案為:D
10.關鍵詞:亂賊,作亂害人。作,興起。故:所以,因此。閉,把門閂插上。
故答案為:因此,圖謀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作亂害人(之事)不會興起。
(二)現代文閱讀(25分)
(甲)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1—15題。(14分)
米黥之憶
雷抒雁
①一想到端午節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溫馨的情緒來,一整夜一整夜都會沉進回憶里,想的都是家鄉和兒時的那些事情。
②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親。端午的先幾天,母親就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又一針針用五彩絲線在那紅布上刺繡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類的小動物。那時,并不知繡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只是覺得五顏六色,繡得好看;媽媽那時年輕,手巧眼也明亮,一邊繡著一邊還低聲唱著歌兒,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著,一聲不吱地聽著。
③接著是包粽子。早一個月,媽媽就到遠處的葦塘里打下一把把寬寬的葦葉,陰干在屋里。又從路旁的馬蘭草上剪下一根根長長的草葉。紅棗大米紅紅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時,便一張張捋平葦葉,包上糯米和紅棗,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馬蘭草葉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去捆那米粽。那時,媽媽年輕,手腳靈活,干什么活兒都利索。
④端午的頭天晚上,開始煮粽子。只一陣時間,滿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棗的清香,以及葦葉、馬蘭草甜絲絲的青草香。從米粽一下鍋,我就像只小蒼蠅,總圍著鍋臺轉,怎么也轟不走。媽媽說;睡覺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說:不睡,我不困么。
⑤咕咕嘟嘟,粽子在鍋里快樂唱歌。經不住這歌聲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開始打架。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母親抱到炕上,一睜眼,卻天亮了。枕頭邊是母親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噴噴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鉆,也不管沒有洗手洗臉,端起碗就吃。我想我這一生再也沒有吃過那么香的粽子,媽媽包的粽子。
⑥這時,父親已站在門前,手里握著一把鐮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登鞋,要跟父親“趟露水"去。
⑦端午時節,已是仲夏季節,草木茂盛,到處是濃密的樹葉,高深的青草。鳥兒藏在樹林深處,不管有沒有人走過,依舊長一聲短一聲地鳴叫。麥子已一片一片黃熟,心急的人家已開始開鐮割麥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會露水就打濕了鞋襪,打濕了褲腳。不管!那時,父親在前邊制艾草,聞著那帶有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了媽媽給爺爺熬藥的味道來。
⑧一大捆艾草,父親選了一些插在門楣上;剩余的,爺爺會把它擰成草繩。夏天蚊子多,點燃草繩,聞著苦艾燃燒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飛過來了
⑨哎,一說到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淚。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我的爺爺,那個默默勞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親去世25年了,而母親離開我也已近10年了。端午節其實也是個祭祀的日子,寫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親人,也算是一個紀念吧。
⑩我面前現在正放著幾個米粽,是從超市購來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開它,那形狀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節,想起永遠不會再有的媽媽給我煮的紅棗米粽,香噴噴的,讓人止不住要落淚……
11.文題“米粽之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2.文中作者圍繞“米粽"回憶了哪幾件往事?(3分)
13.本文的語言富有表現力,請你聯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第⑤段畫線句子。(3分)
咕咕嘟嘟,粽子在鍋里快樂唱歌。
14.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母親的性格特點。(3分)
15.閱讀下面兩段文字,說說各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甲】我面前現在正放著幾個米粽,是從超市購來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開它,那形狀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節,想起永遠不會再有的媽媽給我煮的紅棗米粽,香噴噴的……
【乙】待到母親叫我回去吃晚飯的時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羅漢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給母親和我吃的……但我吃了豆,卻并沒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也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魯迅《社戲》)
【答案】11.概括了文章所敘之事,表明文章行文線索。
12.母親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母親包粽子、煮粽子;跟父親去割艾草,爺爺用艾草擰成草繩點燃以驅蚊。
13.運用擬人手法,生動活潑地寫出了米粽在沸騰的鍋里翻動的情形,表達了作者對米粽的喜愛與熱切期盼之情。
14.母親是一個勤勞能干、心靈手巧、樂觀愛子的人。比如:“母親就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表現母親勤勞;“繡得好看”“手巧眼也明亮"手腳靈活,干什么活兒都利索”表現母親能干、心靈手巧;“一邊繡著一邊還低聲唱著歌兒"表現母親樂觀的性格。
15.【甲】文作者借眼前的米粽表達了對既往的端午節和母親的懷念之情。【乙】文作者借羅漢豆表達了對童年有趣生活和天真淳樸的小伙伴的懷念之情。
【知識點】記敘性散文;社戲;文章標題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擬人;體會作者情感態度
【解析】11.本題考查標題的作用。標題的作用包括:①是否有比喻義、象征義、雙關義;②文章線索;③新穎,吸引讀者注意力;④交代文章寫作對象;⑤交代文章寫作情感等。
12.本題考查概括能力。根據題目要求,通讀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關鍵語句,在文中找到對應句,整合語言,簡要概括大意即可。
13.本題考查賞析畫線句,從修辭手法、加點字、描寫方法、句式特點、語言風格、結構、五感、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個句子,可能不止一個賞析的點,要答全了。
14.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從以下角度出發:人物言行舉止;旁觀者角度;作者對人(事)物的評價;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等。在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的基礎上結合文中重點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盡可能四字詞語答題。
15.本題考查作者情感。通讀【甲】【乙】兩段文字,理解大意。在文中找到描寫句、作者評價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綜合分析歸納主旨情感即可。
【點評】11.本文圍繞米粽回憶了家鄉包粽時母親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母親包粽子、煮粽子;跟父親去割艾草,爺爺用艾草擰成草繩點燃以驅蚊等事件,即概括了本文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本文的線索。
故答案為:概括了文章所敘之事,表明文章行文線索。
12.概括題在文中找到對應句,分析歸納即可。
②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親。端午的先幾天,母親就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
③接著是包粽子。④端午的頭天晚上,開始煮粽子。
⑥這時,父親已站在門前,手里握著一把鐮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登鞋,要跟父親“趟露水"去。⑧一大捆艾草,父親選了一些插在門楣上;剩余的,爺爺會把它擰成草繩。夏天蚊子多,點燃草繩,聞著苦艾燃燒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飛過來了。
故答案為:母親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母親包粽子、煮粽子;跟父親去割艾草,爺爺用艾草擰成草繩點燃以驅蚊。
13.粽子唱歌,擬人,賦予粽子人的情態,寫出了粽子煮熟了在鍋里沸騰的樣子,表現了作者對粽子的喜愛和渴望吃粽子的急切。
故答案為:運用擬人手法,生動活潑地寫出了米粽在沸騰的鍋里翻動的情形,表達了作者對米粽的喜愛與熱切期盼之情。
14.在文中找到對應句,分析歸納人物形象特點即可。
②端午的先幾天,母親就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勤勞。
②又一針針用五彩絲線在那紅布上刺繡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類的小動物。那時,并不知繡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只是覺得五顏六色,繡得好看;媽媽那時年輕,手巧眼也明亮。心靈手巧,手藝高超。
②一邊繡著一邊還低聲唱著歌兒。積極樂觀。
故答案為:母親是一個勤勞能干、心靈手巧、樂觀愛子的人。比如:“母親就趕夜給我做紅布肚兜"表現母親勤勞;“繡得好看”“手巧眼也明亮"手腳靈活,干什么活兒都利索”表現母親能干、心靈手巧;“一邊繡著一邊還低聲唱著歌兒"表現母親樂觀的性格。
15.【甲】看到粽子想起往年的端午節情形,想起往年媽媽給我包的粽子,是對既往的端午節和母親的懷念。
【乙】寫字機記憶里最好吃的羅漢豆是那晚和小伙伴們一起吃的羅漢豆,表達了對當時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懷念,和對小伙伴們的懷念。
故答案為:【甲】文作者借眼前的米粽表達了對既往的端午節和母親的懷念之情?!疽摇课淖髡呓枇_漢豆表達了對童年有趣生活和天真淳樸的小伙伴的懷念之情。
(乙)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6-19題。(11分)
翻開動漫書還要關上
“翻開動漫書要關上”這話的第一層含義,即讀書要有選擇。我們不反對俗文化,但特別強調要讀經典,什么才叫經典呢?圣潔的、美感的、雅致的、莊重的、憂郁的、悲憫的東西,便是經典。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便是經典。經典常常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經典走近我們,背后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時留下的足跡,也就是說,它們穿越過也正穿越著時間和空間。當然,語文教材的文章是經典,教育部規定的30部中學生必讀書是經典。閱讀經典,是為了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閱讀經典,是為了傳承民族文化,閱讀經典,是為了鼓舞我們的智慧和心靈。
那么,什么又不叫經典呢?卡通書和動漫書大約不叫經典。當紅影視明星寫的書不是經典。正吵得火爆的書難成經典。而據說一讀就可變得聰明成為天才考到高分,這樣的書肯定不是經典。同學們卻偏愛讀這些書,也不能全怪同學們,社會是這么浮躁和功利。文化也要快餐,道德也要速成,這是急功近利的毛病,是腳痛醫腳的錯誤。思想貧乏、情感蒼白,幾乎是人文上的不治之癥,是癌癥;詞不達意、語言干癟,終將成為同學們發展道路上跨不過的鐵門檻!
所以,要讀經典,要寧靜而從容的閱讀,要沉醉而投入的閱讀?!胺_動漫書要關上"第二層含義就是,確保讀書的充裕時間和安寧心境。媒體的多元和出版業的發達,有時也是壞事。我們的眼球和腦半球常常被換來換去的頻道控制了,或者,是網站,是卡通動漫書,是時尚的花花綠綠的書。我們消遣,感到快捷和輕松,卻也感到乏味和無聊,輕浮和淺薄。所以,打開電視還要記得關上,開機上網還要記得關上,翻開動漫書還要關上。于是,讀書就有了時間和空間,有了心境和氛圍。我常常懷想一些境界,像葉靈鳳在《書齋趣味》中說的,“在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簾,封了爐火,在沉靜的燈光下,靠在椅子上翻著白天買來的新書,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為自己搜尋著新的伴侶”。像冰心女士在《寄小讀者》中說的,“夜漸長了,正是讀書的好時候。愿隔著地球,和你們一同在晚餐后用功"。像林語堂先生說的,“或在暮春之夕,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詩經》;或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哲學經濟詩文,十數本狼藉橫陳于沙發之上,然后隨意取之,取而讀之”。我自己也常常慶幸,自己少年時雙手不是操作遙控和鼠標,而是翻開發黃或潔白的書頁,行走在唐詩深處,融化在宋詞里邊,曾在《三國演義》里金戈鐵馬,曾在《紅樓夢》中隕淚傷懷。
以上,我談的是要讀經典和寧靜讀書的問題。
同學們,人間的第一等好事就是讀書。閱讀經典,寧靜讀書,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我們,我們不負讀書,讀書終將不負我們。
16.請結合全文分析標題“翻開動漫書還要關上"在文中的具體含義。(2分)
17.在文中作者用了三個名人的話來論證,這是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結合全文談談你對畫線句“我們不負讀書,讀書終將不負我們”的理解。(3分)
19.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3分)
【答案】16.標題在文中有兩種含義:①讀書要有選擇;②確保讀書要有充裕的時間和安寧的心境。
17.道理論證。論證了“讀書要有充裕的時間和安寧的心境"。
18.我們不負讀書:指我們要閱讀經典,寧靜讀書。讀書終將不負我們:指讀書會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我們。
19.首先擺出“翻開動漫書要關上”的第一層含義:讀書要有選擇。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接著擺出“翻開動漫書要關上"的第二層含義:確保讀書的充裕時間和安寧心境。用事實和道理進行論證。最后歸納并重申作者的觀點:閱讀經典,寧靜讀書。
【知識點】分析議論文論證方法及作用;文章標題及其作用;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論證過程;道理論證;議論文閱讀
【解析】16.本題考查對標題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關鍵要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依據內容和主旨理解題目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標題中的關鍵詞往往為一種具體事物,具有多層含義,除了表面上意義之外,文章還賦予了它更深刻的內涵,要深入思考結合主旨挖掘出來。
17.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及作用。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論證方法是為了證明論點。
18.本題考查語句理解。這類試題,不要浮于語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簡單地理解為詞句的表層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點進行片段研讀和探究,結合語境,聯系上下文,緊扣文章中心主題分析其深層意思。
19.本題考查議論文論證思路。分析論證思路,先提出了怎樣的論點(論點是怎樣提出的);接著列舉誰干什么的事例或引用了誰說的話,采用了……的論證方法,論證了哪個離它最近的分論點,最后得出怎樣的結論。注意:論證過程中要注意的內容(“四不丟”:論證方法不能丟;例子不能丟;論證角度不能丟;觀點不能丟;連接詞:首先、其次、接著、最后)
【點評】16.第一段:“翻開動漫書要關上"這話的第一層含義,即讀書要有選擇。
第三段:“翻開動漫書要關上”第二層含義就是,確保讀書的充裕時間和安寧心境。
故答案為:標題在文中有兩種含義:①讀書要有選擇;②確保讀書要有充裕的時間和安寧的心境。
17.用了三個名人的話,就是道理論證,為了證明論點:讀書要有充裕的時間和安寧的心境。
故答案為:道理論證。論證了“讀書要有充裕的時間和安寧的心境"。
18.在文中找到對應句分析即可。
第五段:同學們,人間的第一等好事就是讀書。閱讀經典,寧靜讀書,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我們,我們不負讀書,讀書終將不負我們。
故答案為:我們不負讀書:指我們要閱讀經典,寧靜讀書。讀書終將不負我們:指讀書會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我們。
19.第一段指出“翻開動漫書要關上”這話的第一層含義,即讀書要有選擇。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典和非經典對人的影響。之后指出“翻開動漫書要關上"第二層含義就是,確保讀書的充裕時間和安寧心境。用了三個名人的話的道理論證,用關電視、關手機、關卡通動漫書的事實論證。最后總結強調讀經典和寧靜讀書的觀點。
故答案為:首先擺出“翻開動漫書要關上”的第一層含義:讀書要有選擇。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接著擺出“翻開動漫書要關上"的第二層含義:確保讀書的充裕時間和安寧心境。用事實和道理進行論證。最后歸納并重申作者的觀點:閱讀經典,寧靜讀書。
(三)名著閱讀(5分)
20.閱讀下面選段,回答問題。
結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留著棕黃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到保爾跟前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向他撲過去,抓住他的槍,使勁地往地下一按。刺刀刮著石頭哧哧地響著。彼得留拉匪兵沒有防備這個突然的攻擊,馬上嚇呆了,可是立刻就拼命往回奪槍。
保爾用整個身子壓住槍,死也不放手。槍啪的一聲響了。子彈打中石頭,跳到溝里去了。
A聽見槍聲,往旁邊一躲,回過頭來,看見押送兵正在狂怒地從保爾手里奪回自己的槍。他扳著槍轉了個半圈,扭絞著那少年的雙手。但是保爾還是緊握住不放。這時候,那個彼得留拉匪兵氣昏了,猛一推,把保爾摔在地上??墒撬€是不能夠把搶奪回來。保爾倒在馬路上,順勢也把押送兵拖著跟自己一起倒下去。這時候,無論多么大的力量也不能叫保爾放開手里的槍。A兩步就跳到他們旁邊,掄起他那只鐵拳朝那押送兵的臉上打去。一秒鐘后,臉上挨了兩下鉛塊一般沉重的拳擊的押送兵,已經放開了躺在地上的保爾,像一條笨重的袋子似的,滾到壕溝里去了。也是這雙強有力的手把保爾從地上扶起來。
(1)這段文字出自名著《》,選文中的“A”是(人名)(1分)
(2)文段中對保爾的形象刻畫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從中可以看出保爾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
(3)你還知道與保爾有關的哪些情節可以表現他鋼鐵般的意志。請寫一個。(2分)
【答案】(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朱赫來
(2)動作描寫;機智勇敢
(3)示例:保爾因每天下河打撈木材患上風濕病,但他一出院就立刻返回工作崗位,無法站立就趴在工作臺上堅持工作。
【知識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動作描寫;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經典情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解析】(1)根據選段中的主要人物“保爾"可判斷出該選段出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由“A聽見槍聲,往旁邊一躲,回過頭來”“A兩步就跳到他們旁邊,掄起他那只鐵拳朝那押送兵的臉上打去......也是這雙強有力的手把保爾從地上扶起來"可知,選段中幫助保爾的A指的是朱赫來。
故答案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朱赫來。
(2)第1段:保爾出其不意地向他撲過去,抓住他的槍,使勁地往地下一按。
第2段:保爾用整個身子壓住槍,死也不放手。
第3段:但是保爾還是緊握住不放。/保爾倒在馬路上,順勢也把押送兵拖著跟自己一起倒下去。
通過“撲過去”“抓住"往地下一按”“壓住"緊握住”“倒在"拖著”這些動詞可知,這段話是對保爾的動作描寫,通過保爾面對押送兵時動作的干脆利索、反應的迅速,表現了保爾機智勇敢的性格特點。
故答案為:動作描寫;機智勇敢。
(3)原著中體現保爾鋼鐵般意志的情節有很多,比如:保爾因每天下河打撈木材患上風濕病,但他一出院就立刻返回工作崗位,無法站立就趴在工作臺上堅持工作;又如:筑路時,帶領“潘克拉托夫"小分隊克服各種艱難困苦,瘋狂地工作;再如:失去工作能力、被黨發給殘疾證后,頑強地戰勝了自殺的念頭;還如: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堅持在病榻上寫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
故答案為:示例:保爾因每天下河打撈木材患上風濕病,但他一出院就立刻返回工作崗位,無法站立就趴在工作臺上堅持工作。
【點評】(1)本題考查作品名稱及主要人物。通過選段中的主要人物來判斷作品名稱,通過選段文字描述的情節,判斷出該情節涉及的主要人物。
(2)本題考查描寫方法和人物形象。根據題干要求通讀全文,找到文段中對保爾的描寫部分,抓住關鍵詞來分析文段主要運用的描寫方法,然后根據描寫,聯系句子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即可。
(3)本題考查對名著情節的把握。原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了很多體現保爾鋼鐵般意志的情節,任選其一,語言簡潔,概括得當即可。
三、綜合性學習與寫作(60分)
(一)綜合性學習(10分)
21.(1)一位同學準備去做文化記憶一中國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的志愿講解員,他擬寫了下面的一段講解詞。在[甲][乙]兩處分別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本次展覽展示了絲綢之路沿線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遠,有西漢時期的銅鼓,也有明清時期的瓷器;展品的種類十分豐富,包括樂器、瓷器、織錦、刺銹等;展品涉及21個民族。表現了這些民族豐富的非遺文化[乙]展覽中的所有展品,既體現了精湛的技藝,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A.[甲]句號[乙]句號B.[甲]句號[乙]分號
C.[甲]暫號[乙]句號D.[甲]冒號[乙]分號
(2)國家博物館舉辦"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展覽展出的是絲綢之路沿路國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展覽的宣傳海報上面有“殊方共享"四個字(見右圖)。一位同學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鄉,異域"。結合展覽的內容,你認為“殊方共享”在這里的意思是(4分)____________
(3)下面是“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話。結合語境,在橫線處填入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葉形矛頭,也有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黃金武士;海上絲綢之路滔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銅鼓,也有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突線鈕銅鋒,展覽中的精美文物眾多,舉不勝舉。
[甲]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充分體現了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藝術方面融合互鑒、交匯碰撞的廣度和深度
[乙]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充分體現在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鑒,交匯碰撞之中
[丙]這些精美文物充分體現了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在文化藝術方面融合互鑒、交匯碰撞的廣度和深度
【答案】(1)A
(2)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共享精品文物,交流互鑒
(3)[丙]
【知識點】句號;分號;冒號;見解表述;語言連貫
【解析】(1)“本次展覽展示了絲綢之路沿線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本句是中心句,總寫,后面句子是分寫,最后一句話是總結。所以【甲】處是句號,【乙】處也是句號。
故選:A。
(2)從所給的文字材料可知,展覽展出的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珍藏的文物精品,且“殊方共享"中的“殊方”是“他鄉、異域"的意思。因此“殊方共享”即世界各國共享人類文明。
(3)給出文段都是在分說絲綢之路上不同國家的精美文物,判斷選項主語應是“精美文物";同時,該語句處于段末,段末總結由文物展品體現融合廣度和深度。
甲.選項主語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故A不符合題意。
乙.選項主語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故B不符合題意。
丙.符合題意。
故選C。故答案為:⑴A
⑵示例一: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享精品文物
示例二:世界各國共享人類文明
⑶[丙]
【點評】⑴此題考查標點符號使用正誤的辨析。解答此題,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用心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另外對于一些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積累。解答此題,注意熟記分號、冒號、引號、括號、嘆號、問號的用法,重點注意句子中分層時逗號、頓號、分號的綜合運用,以及引號和冒號的綜合應用。還要根據語句關系判斷標點運用是否正確。
⑵本題考查理解詞語的意思。解答時需仔細閱讀題干及圖片所給信息,仔細分析,準確作答即可。解答此類試題需要靜下心來,將相關內容帶到語境中細細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練習、多積累、多總結。
⑶此題考查學生對句子銜接的能力。需要在初步感知大體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根據上下文的句子結構、邏輯順序等來分析推理、判斷。除了平時在閱讀中注意語段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加強對于句意理解外,還要注意明顯的語言標志,如關聯詞語,起總領、總結作用的詞語等。
(二)寫作(50分)
22.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文題(一)我們總是在美慕別人,而對自己所擁有的卻常常視而不見:堅強、快樂、自信、勇敢、愛心,澄澈的藍天、溫暖的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會恍然發現,原來,我擁有的也很多!
請以“原來,我也有▲”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文題(二)一個自感懷才不遇,工作散漫,業績一般的公司員工,找了很多條理由去請求老板加薪,老板對他說:“很抱歉,我們這里的工資就這么多。"
一個工作繁忙的中年男子,平時總是抽出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進階英語(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開發綜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數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腫瘤生物標志物與精準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廠房建造木工施工合同
- 技術開發服務合同條款約定
- 合同能源管理框架協議
- 對外貿易買賣合同書
- 房屋抵工程款合同
- 2025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孟子》導讀PPT課件
- 小區會所經營方案(開業投資分析)
- 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價指標
- 多元智能自評量表九種智能自測自我認知探索
- 常用食物含銅量表
- (完整版)詳細化學物質及其CAS注冊號清單
- 科研與臨床ppt課件
- 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方案
- 醫院太平間管理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