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I前言 Ⅱ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代號及符號 25金剛石鉆頭檢測 25.1鉆頭幾何尺寸的檢測 25.2鉆頭螺紋檢測 35.3金剛石鉆頭胎體性能的檢測 65.4鉆頭技術要求參數的檢測 11附錄A(規范性)金相試樣的制備 19附錄B(資料性)鉆頭胎體的孔隙度×100參考圖 21參考文獻 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是依據GB/T16950—2014《地質巖心鉆探鉆具》、DZ/T0277—2015《地質巖心鉆探金剛石鉆頭》的有關規格尺寸規定及性能指標編制,是對鉆頭幾何尺寸、胎體性能及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的規定。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木文件由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3)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無錫鉆探工具廠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建元、趙爾信、肖亞民、彭莉、賈美玲、蔡家品、吳海霞、梁秋平、歐陽志勇、沈立娜。1地質巖芯鉆探金剛石鉆頭檢測規范本文件規定了地質巖芯鉆探金剛石鉆頭的幾何尺寸、胎體性能及其他技術指標的檢測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地質巖芯鉆探金剛石鉆頭的檢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金剛石鉆頭的檢測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6950—2014地質巖心鉆探鉆具DZ/T0277—2015地質巖心鉆探金剛石鉆頭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地質巖芯鉆探geologicalcoredrilling以采取巖芯為目的的地質鉆探工程。金剛石鉆頭diamondbit用金剛石及其制品作為碎巖材料的鉆頭。金剛石鉆頭外徑outsidediameterofdiamondbit鉆頭金剛石層外表面的最大直徑。金剛石鉆頭內徑insidediameterofdiamondbit鉆頭金剛石層內表面的最小直徑。鉆頭胎體bitmatrix位于鉆頭冠部,以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用以包鑲金剛石或針狀硬質合金等碎巖材料的金屬體。胎體耐磨性abrasiveresistanceofmatrix鉆頭胎體抵抗孔底巖石與巖屑磨損的能力。鉆頭胎體抵抗含固相顆粒的沖洗介質沖蝕的能力。2胎體硬度hardnessofmatrix鉆頭胎體抵抗其他物體刻劃或局部壓入其表面的能力。胎體抗彎強度bendingstrengthofmatrix鉆頭胎體抗彎曲折斷的能力。胎體抗沖擊韌性impacttoughnessofmatrix鉆頭胎體抵抗動載沖擊的能力。4代號及符號參見GB/T16950—20145金剛石鉆頭檢測中第4章的規定。5.1鉆頭幾何尺寸的檢測5.1.1鉆頭檢測準備鉆頭檢測準備步驟如下:b)用液體噴砂機去除胎體表面(內、外、端部)的石墨等雜質,空氣中晾干。5.1.2檢測工具檢測工具包括:a)游標卡尺。b)游標深度尺。5.1.3檢測方法5.1.3.1鉆頭外徑(Dx)和鉆頭內徑(Dy)的檢測檢測方法如下:a)將待測鉆頭放于平臺上,胎體端向上,螺紋端向下;c)測量鉆頭內徑時,一只手拿住游標卡尺的尺架,將內測量爪置于鉆頭胎體內徑金剛石層的直徑方向,另一只手向后推動活動內測量尺,至活動內測量尺與鉆頭內徑緊密接觸為止,讀取數據;d)先在鉆頭胎體端部劃分六個等分,從0°開始,測量一次后,轉動鉆頭60°再測量一次,每個鉆頭外徑測三個點,取最大值;每個鉆頭內徑測三個點,取最小值;e)檢測結果應符合DZ/T0277—2015中第6章的規定。35.1.3.2鉆頭內臺階長度(1)的檢測檢測方法如下:a)將待測鉆頭放于平臺上,胎體端向下,螺紋端向上;b)測量時,先將游標深度尺的測量基座壓緊在鉆頭鋼體端面上,移動尺身,直到尺身的端面接觸到鉆頭內臺階上,緊固螺釘,提起卡尺,讀取數據。鉆頭內臺階處長度為l(見圖1,圖2);圖1外螺紋鉆頭結構圖圖2內螺紋鉆頭結構圖5.2鉆頭螺紋檢測5.2.1鉆頭內螺紋檢測5.2.1.1鉆頭內螺紋檢測工具檢測工具包括:a)扭矩錘(結構示意圖見圖3);b)絲底塞規通規;c)絲底塞規止規;d)光滑塞規通規;e)光滑塞規止規;f)中徑塞規通規;g)中徑塞規止規i)粗糙度樣板。圖3扭矩錘結構示意圖45.2.1.2鉆頭內螺紋檢測準備在檢測前應除去鉆頭內螺紋的毛刺、氧化皮,再用無水酒精或丙酮對螺紋進行清洗,空氣中晾干,在內螺紋涂抹一層礦物油或潤滑脂。5.2.1.3鉆頭內螺紋檢測方法5.2.1.3.1鉆頭內螺紋大徑的檢測用絲底塞規通規和絲底塞規止規檢測鉆頭內螺紋大徑。具體方法如下:a)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絲底塞規旋進鉆頭內螺紋,如絲底塞規通規能通過,而絲底塞規止規不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大徑應為合格;b)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絲底塞規旋進鉆頭內螺紋,如絲底塞規通規能通過,絲底塞規止規也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大徑應為不合格;c)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不能將絲底塞規通規旋進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大徑應為不合格。5.2.1.3.2鉆頭內螺紋小徑的檢測用光滑塞規通規和光滑塞規止規檢測鉆頭內螺紋小徑。具體方法如下:a)光滑塞規通規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光滑塞規止規不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小徑應為合格;b)光滑塞規通規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光滑塞規止規也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小徑應為不合格;c)光滑塞規通規不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小徑應為不合格。5.2.1.3.3鉆頭內螺紋牙底寬的檢測用中徑塞規通規和中徑塞規止規檢測鉆頭內螺紋牙底寬。具體方法如下:a)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中徑塞規旋入鉆頭內螺紋,如中徑塞規通規能通過,而中徑塞規止規不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牙底寬應為合格;b)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中徑塞規旋入鉆頭內螺紋,如中徑塞規通規能通過,中徑塞規止規也能通過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牙底寬應為不合格;c)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不能將中徑塞規通規旋進鉆頭內螺紋,則鉆頭內螺紋牙底寬應為不合格。5.2.1.3.4鉆頭內螺紋長度的檢測將長度塞規放入鉆頭內螺紋,如鉆頭螺紋端面介于長度塞規的缺口范圍內,鉆頭內螺紋長度應為合格。5.2.1.3.5鉆頭內螺紋粗糙度的檢測鉆頭內螺紋的粗糙度與粗糙度樣板對比,應達到R,3.2。5.2.2鉆頭外螺紋的檢測5.2.2.1鉆頭外螺紋檢測工具檢測工具包括:a)扭矩錘;b)絲底環規通規;c)絲底環規止規;5d)光滑環規通規;e)光滑環規止規;f)中徑環規通規;g)中徑環規止規;h)長度環規:i)粗糙度樣板。5.2.2.2鉆頭外螺紋檢測準備在檢測前須除去鉆頭外螺紋的毛刺、氧化皮,再用無水酒精或丙酮對螺紋進行清洗,空氣中晾干,在外螺紋上涂抹一層礦物油或潤滑脂。5.2.2.3鉆頭外螺紋檢測方法5.2.2.3.1鉆頭外螺紋小徑的檢測用絲底環規通規和絲底環規止規檢測鉆頭外螺紋小徑。具體方法如下:a)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絲底環規旋進鉆頭外螺紋,如絲底環規通規能通過,而絲底環規止規不能通過鉆頭外螺紋,則鉆頭外螺紋小徑應為合格;b)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絲底環規旋進鉆頭外螺紋,如絲底環規通規能通過,絲底環規止規也能通過鉆頭外螺紋,則鉆頭外螺紋小徑應為不合格;c)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不能將絲底環規通規旋進鉆頭外螺紋,則鉆頭外螺紋小徑應為不合格。5.2.2.3.2鉆頭外螺紋大徑的檢測用光滑環規通規和光滑環規止規檢測鉆頭外螺紋大徑。具體方法如下:a)用手將外螺紋光滑環規慢慢旋進鉆頭外螺紋,如光滑環規通規能通過,而光滑環規止規不能通過,則鉆頭外螺紋大徑應為合格;b)用手將外螺紋光滑環規慢慢旋進鉆頭外螺紋,如光滑環規通規能通過,光滑環規止規也能通過,則鉆頭外螺紋大徑應為不合格;c)用手不能將外螺紋光滑環規通規旋進鉆頭外螺紋,則鉆頭外螺紋大徑應為不合格。5.2.2.3.3鉆頭外螺紋牙底寬的檢測用中徑環規通規和中徑環規止規檢測鉆頭外螺紋牙底寬。具體方法如下:a)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中徑環規旋進鉆頭外螺紋,如中徑環規通規能通過,中徑環規止規不能通過,則鉆頭外螺紋牙底寬應為合格;b)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將中徑環規旋進鉆頭外螺紋,如中徑環規通規能通過,中徑環規止規也能通過,則鉆頭外螺紋牙底寬應為不合格;c)用圖3所示扭矩錘或扭力扳手不能將中徑環規通規旋進鉆頭外螺紋,則鉆頭外螺紋牙底寬應為不合格。5.2.2.3.4鉆頭外螺紋長度的檢測將長度環規放入鉆頭外螺紋,如鉆頭螺紋端面介于長度環規的缺口范圍內,鉆頭外螺紋長度應為合格。5.2.2.3.5鉆頭外螺紋粗糙度的檢測鉆頭外螺紋粗糙度與粗糙度樣板對比,應達到R。3.2。65.3金剛石鉆頭胎體性能的檢測5.3.1胎體抗沖蝕性檢測5.3.1.1胎體抗沖蝕性試樣的制備試樣的制備步驟如下:a)依據胎體所需要配方及制造方法(熱壓、無壓)制備如圖4所示的標準試樣;b)試樣表面用80#砂紙打磨,除去表面黏結的石墨;c)用無水酒精或丙酮將試樣表面擦洗干凈。圖4胎體抗沖蝕性試樣5.3.1.2檢測環境條件5.3.1.3檢測設備a)沖蝕試驗機(圖5);圖5沖蝕試驗機75.3.1.4檢測方法a)將處理干凈的試樣,放入干燥箱中,溫度設定為75℃,烘干1h,冷卻后待用;c)添加磨料:取3kg磨料(60#石英砂)和15L水放入儲箱14。添加磨料時,可將磨料倒在工作f)放入干燥箱中75℃烘1h;5.3.1.5計算方法和公式 5.3.2胎體耐磨性的檢測a)依據鉆頭胎體的配方及制造方法(熱壓、無壓b)將制備好的試樣夾緊于耐磨試驗機(見圖7)的卡頭上進行初磨,直至試樣被磨端面全部與砂紙c)將初磨后的試樣用無水酒精和丙酮擦洗干凈。圖6胎體耐磨性試樣8a)耐磨試驗機(見圖7);b)電子天平:感量0.1mg;圖7耐磨試驗機a)將擦洗干凈的試樣放入干燥箱中,溫度設定為75℃,烘干30min;b)將烘干的試樣放在感量0.1mg電子天平上稱重為W?;c)將試樣2固定在耐磨試驗機卡頭4上,試樣與回轉盤上標準砂紙1接觸(見圖7);d)裝有標準砂紙的圓盤以120r/min的轉速回轉;f)從卡頭上卸下耐磨試樣,進行清洗和烘干(在干燥箱中,溫度75℃,烘干1hg)將烘干后并冷卻的樣品放在感量0.1mg電子天平上進行稱重W?。5.3.2.4計算方法和公式M?——磨耗率;5.3.3試樣抗彎強度的檢測9a)依據鉆頭胎體所需要的配方及制造方法(熱壓、無壓)制備如圖8所示的試樣;b)將抗彎強度試樣表面的石墨用80#砂紙清除干凈;c)將支撐試樣的夾具用無水酒精或丙酮擦洗干凈。圖8胎體抗彎強度試樣檢測設備包括:a)胎體抗彎強度測試夾具(見圖9);b)100kN電子萬能試驗機(見圖10)。8——底座。圖9胎體抗彎強度測試夾具圖10電子萬能試驗機5.3.3.3檢測環境條件5.3.3.3.1空氣相對濕度小于或等于80%。5.3.3.3.3電壓波動不超過額定電壓的10%。5.3.3.4檢測方法檢測方法如下:a)在電子萬能試驗機上安裝好胎體抗彎強度測試夾具,如圖10所示;b)將被測的抗彎試樣2(見圖9)放置于抗彎強度測試夾具中;c)打開計算機與顯示器,使計算機進入操作系統,進入應用程序界面;d)啟動電子萬能試驗機,預熱30min;e)調整好試樣在抗彎強度測試夾具中的位置,在計算機上選擇移動橫梁2(見圖10)的移動速度為0.5mm/s,調整試驗力零點,開始加載。f)壓縮試樣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曲線形狀;g)待抗彎試樣壓斷后,將橫梁2(見圖10)上行,到一定高度離開抗彎強度測試夾具,停機取出壓斷試樣;h)進入數據分析界面進行實驗數據處理;i)將處理結果打印或存盤。5.3.3.5計算方法和公式胎體試樣抗彎強度按公式(3)計算:à——胎體抗彎強度,單位為兆帕[斯卡](MPa);P——胎體試樣斷裂時的載荷,單位為牛[頓](N);L——試樣支點間距,單位為毫米(mm),L=24mm(如圖9中支點3之間的距離);b——試樣寬度,單位為毫米(mm);δ值應符合DZ/T0277—2015標準中8.4的規定。5.3.4胎體沖擊韌性的檢測5.3.4.1胎體沖擊韌性試樣的制備依據胎體所需要的配方及制造方法(熱壓、無壓)制備如圖11所示的試樣。圖11胎體沖擊韌性試樣5.3.4.2檢測設備擺錘式沖擊試驗機示意見圖12。圖12擺錘式沖擊試驗機示意5.3.4.3檢測方法檢測方法如下:a)將待測的沖擊試樣平放在如圖12的兩個砧座4上,并挨緊砧座4,選擇擺錘沖擊力矩17N·m;b)揚起擺錘,至如圖12中135°的位置,使擺錘處于沖擊前的預備位置;c)用手將指針撥至刻度最大讀數處,釋放擺錘沖擊試樣;d)擺錘沖斷試樣并指示沖擊值后,對擺動的擺錘進行制動。5.3.4.4計算方法和公式沖擊韌性計算公式如下:式中:a?——沖擊韌性,單位為焦[耳]每平方厘米(J/cm2);A?——由讀數盤上所讀取的數值,單位為焦[耳](J);F——試樣的斷面面積,單位為平方厘米(cm2)。a,值應符合DZ/T0277—2015標準中8.5的規定,如小于3.5J/cm2即為不合格。5.4鉆頭技術要求參數的檢測5.4.1鉆頭胎體裂紋的檢測5.4.1.1鉆頭胎體試樣的檢測準備試樣的檢測準備步驟如下:a)將鉆頭胎體用80#砂紙打磨干凈,包括外徑、內徑、端面及鋼體與胎體結合處;b)用液體噴砂機去除鉆頭胎體處的石墨等雜質。5.4.1.2檢測工具10倍放大鏡。5.4.1.3檢測方法手持10倍放大鏡觀察鉆頭胎體(外徑、內徑、端部及鋼體與胎體結合處)是否有可見的裂紋。邊轉動鉆頭邊仔細觀察。5.4.1.4檢測結果如觀察到裂紋,鉆頭不合格;沒有觀察到裂紋,鉆頭胎體裂紋指標合格。5.4.2鉆頭胎體孔隙度的檢測5.4.2.1金相試樣的制備金相試樣的制備見附錄A。5.4.2.2檢測設備金相顯微鏡,技術規格:放大倍數50×~1600×。5.4.2.3檢測環境條件5.4.2.3.1溫度:20℃~40℃。5.4.2.3.2空氣相對濕度:20%~30%。5.4.2.4檢測方法檢測方法如下:a)將試樣放至于工作臺面上,用壓片簧壓緊;b)先粗動調焦,再微動調焦,至能看到清晰的圖像為止;c)使用100倍物鏡時,需在試樣和物鏡間滴香柏油;d)調節雙目頭的間距至雙眼能觀察到左右兩視場合成一個視場;e)視度調節,將試樣放于載物臺上,使40倍物鏡轉入工作位置,先用右眼觀察,旋轉粗/微動調焦手輪,使試樣圖像清晰,然后用左眼觀察,不轉動粗/微動調焦手輪,轉動視度調節圈,使試樣圖像清晰;f)將孔徑光欄的直徑調至物鏡視場的70%~80%,同時調節光的亮度,以獲得對比度良好的圖像。從目鏡筒上取下目鏡后,觀察在物鏡內光瞳明亮圈上的光欄像,轉動孔徑光欄調節手柄以調節光欄的大小;當使用低倍物鏡時,把濾色片換成磨砂玻璃;g)調節視場光欄手柄,使視場光欄的直徑變小,再調節視場光欄調節螺釘,使視場光欄的中心與目鏡視場中心重合,然后再將視場光欄打開,使視場光欄比目鏡視場光欄稍大即可使用;h)選取孔隙最多的一個視場與附錄B鉆頭胎體的孔隙度×100參考圖對比。5.4.2.5計算公式計算公式如下:表1鉆頭胎體與螺紋同軸度、不圓度和垂直度允許誤差同軸度誤差、不圓度誤差5.4.4孕鑲鉆頭金剛石分布均勻度的檢測5.4.4.1孕鑲鉆頭金剛石分布均勻度檢測試樣的檢測準備試樣的檢測準備步驟如下:a)將孕鑲鉆頭的唇面在砂輪機上初磨,使鉆頭唇面金剛石能明顯地暴露;b)用液體噴砂機沖洗鉆頭,直至鉆頭唇面上的金剛石暴露為止,空氣中晾干。5.4.4.2檢測工具5倍放大鏡。5.4.4.3檢測方法檢測方法如下:a)將待測鉆頭放置于平臺上,鉆頭胎體端向上;b)用5倍放大鏡觀察鉆頭端部胎體,每一個胎塊讀出出露的金剛石數,并在記錄表中記錄。5.4.4.4計算結果5.4.4.4.1將每個胎塊上出露的金剛石數相加,求出鉆頭端面金剛石出露總數。5.4.4.4.2將金剛石出露總數除以胎塊數,求出每個胎塊上金剛石出露的平均數。5.4.4.4.3將每個胎塊的金剛石出露數與金剛石出露平均數相比較,誤差不應超過±20%。5.4.5表鑲鉆頭唇面金剛石分布均勻度檢測5.4.5.1表鑲鉆頭唇面金剛石分布均勻度檢測試樣制備試樣的制備步驟如下:a)用氧化鋁砂輪磨去表馕金剛石表面多余的金屬,完全暴露出表鑲金剛石;b)用清水將鉆頭胎體表面清洗干凈,空氣中晾干。5.4.5.2檢測方法用肉眼觀察表鑲金剛石的總顆粒數和錯位數量。觀察金剛石脫粒的數量。5.4.5.3計算結果5.4.5.3.1表鑲金剛石錯位的數量除以總顆粒數,不應超過20%;如大于20%,即為不合格。5.4.5.3.2鉆頭端部鑲嵌的金剛石脫粒數量除以鉆頭端部金剛石鑲嵌的總顆粒數,數值小于或等5.4.6鉆頭胎體硬度均勻度檢測5.4.6.1鉆頭胎體試樣的檢測準備試樣的檢測準備步驟如下:a)將待檢測鉆頭外徑在砂輪機上初磨,除去表面的石墨和氧化皮;b)用清水沖洗干凈,空氣中晾干。5.4.6.2檢測設備檢測設備包括:a)全洛氏硬度計(見圖13):20~70HRC,20~100HRB;b)“V”形支架(見圖14):放置φ28mm~φ122mm的鉆頭、鉆桿、巖芯管。圖13全洛氏硬度計圖14“V”形支架5.4.6.3檢測環境條件5.4.6.3.2空氣相對濕度:20%~60%。5.4.6.3.3周圍無振動源。5.4.6.4檢測方法檢測方法如下:a)將鉆頭檢測樣品套入開口的圓形套筒內,以保證鉆頭水平地放置在圖14的“V”形支架上。開b)將圖14的“V”形支架放于圖13硬度計的樣品臺4上;c)將帶有開口圓形套筒的樣品鉆頭橫放于“V”形支架上,鉆頭胎體外徑的非金剛石層對準硬度計的壓頭3;d)打開電源開關,顯示屏顯示試驗參數如圖15所示,如有改動可以重新設置圖中的參數;e)將檢測鉆頭轉動,每一個胎塊上測量一個點,測量硬度過程見圖16。保持時間恢復時間圖15顯示屏工圖16硬度檢測自動完成過程5.4.6.5計算結果5.4.6.5.1將同一支鉆頭上測量的全部硬度值總加求和,再求其平均值。5.4.6.5.2每一個胎塊上的硬度值與平均值相比其偏差應小于或等于±5HRC。5.4.6.5.3同一配方同一批量生產的鉆頭,其單個鉆頭硬度值與批量鉆頭硬度平均值的偏差應小于或等于±5HRC。5.4.7鉆頭胎體與鋼體黏結強度檢測5.4.7.1鉆頭胎體與鋼體黏結強度檢測試樣的制備步驟如下:a)待測試樣按照表2加工為如圖17所示試樣;試樣由胎體1和夾尾3組成;b)鋼體2螺紋和夾尾3螺紋處清洗干凈,用潤滑脂涂抹,以方便擰卸;c)將鉆頭鋼體2擰緊在夾尾3上,預扭矩為250N·m。表2檢測試樣尺寸DLt5.4.7.2檢測設備圖17鉆頭胎體與鋼體黏結強度檢測試樣檢測設備為20000N·m扭力試驗機,見圖18。圖1820000N·m扭力試驗機5.4.7.3檢測方法檢測方法如下:a)接通電源,預熱設備10min;b)將檢測樣品的胎體部分夾在圖18中三爪卡盤1上,將圖17中夾尾3夾在圖18的夾具2上;c)啟動扭力試驗機,控制加載速度在0擋~18擋上,扭力機扭轉直至達到表3所示額定扭矩值,觀察胎體和鋼體之間連接處的變化。5.4.7.4計算結果未達到表3所列額定扭矩值,胎體和鋼體連接處出現裂紋,即為不合格。表3“T”形普通雙管鉆頭胎體與鋼體之間的額定扭矩值(規范性)金相試樣的制備A.1試樣規格與要求試樣為圓柱體,規格為φ6mm×8mm。試樣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R.0.2,不允許有磨痕和其他缺陷。A.2試樣制備試樣用60#~80#軟質碳化硅砂輪磨削,最少應磨去2mm~3mm厚。磨制斷面時,只需將斷面磨平即可。在磨削過程中試樣磨至發熱時,在空氣中冷卻,不要放在水中冷卻,以免產生裂紋。粗磨后試樣用硫黃鑲入鑲樣圈(見圖A.1中9)內,所有試樣的磨制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機械波 2 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系教學設計3 教科版選修3-4
-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教學設計)-2024-2025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遠東宏信租賃鑄劍培訓
- 九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Asia Integrated skill and Study skills教學設計 (新版)牛津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 第2課 拿破侖帝國的建立與封建制度的復辟教學設計1 新人教版選修2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八章 第四節 澳大利亞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19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下冊地理6.1《世界第一大洲》教學設計
- Unit 2 Know your body 第3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月嫂上崗技巧培訓課件
- 2023八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2 Experiences Unit 2 They have seen the Pyramids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新版)外研版
- 玩具照相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中考監考和考務人員培訓手冊
- 數學史簡介課件可編輯全文
- 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課件 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 浙江省A9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題
- 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 水電站110kV變電站接地電阻計算書
- 2025屆江蘇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
- 鼠疫的防治專題知識講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