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打擊樂教案8篇_第1頁
鼓打擊樂教案8篇_第2頁
鼓打擊樂教案8篇_第3頁
鼓打擊樂教案8篇_第4頁
鼓打擊樂教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鼓打擊樂教案8篇鼓打擊樂教案篇1

設計意圖:

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教學內容之一。打擊樂器演奏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發展幼兒的節奏感,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節奏感,我班幼兒也曾對打擊樂器中的響鈴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以此為契機,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通過引導幼兒使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極大提高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其節奏感。

動名活稱:

?看星星》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

2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初步掌握節奏音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在老師的指揮下演奏樂器,初步掌握節奏音型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一間寬敞明亮配有鋼琴的大教室知識經驗:會唱看星星

物質材料:

各種打擊樂器若干,小龜和小豬頭飾各一個,《看星星》打擊樂譜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帶上飾品:小朋友們,知道我們是誰嗎

幼兒:小豬和小龜

老師:對啦,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月亮真圓,我們出來賞月

嘍。哇,好多星星啊

小兔好奇的望著天上說: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

小狗看了看回答道:一,二,三,四,五,六數不清小兔樂呵呵地望著天空說:一閃一閃好像小眼睛

小狗說:我要問你明天天會晴?

二,復習歌曲,熟悉旋律

教師配合鋼琴,帶領幼兒熟悉已學歌曲《數星星》二遍三,引導小朋友們用身體打節奏

1小朋友們跟老師隨音樂用自己的小手打節奏

2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己身體其他部位打節奏

3請小朋友上臺示范用自己身體打節奏(用不同部位,拍手,跺腳,拍肩等

四.引導幼兒用打擊樂打節奏

1幼兒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

2全體幼兒由教師引導隨鋼琴練習打擊樂

五,全體根據指揮進行打擊樂合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們集體進行樂器合奏

2演奏完畢,教師點評

3提醒小朋友帶上微笑

活動延伸:

設置一個星星圖畫區角

鼓打擊樂教案篇2

設計意圖

3-4歲的幼兒已經具備感受音樂的能力,他們能夠根據音樂的性質說出對音樂的感覺,但節奏能力還較差,要做到一拍一下的要求還有一定的難度。《歡樂舞》是一首節奏清晰、歡快的四分之二拍的曲子,通過小鴨、小兔、小熊的動作表現出來,音樂形象能使天生熱愛小動物的孩子感興趣,為此,我們設計這一教學活動,意在通過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發展幼兒的節奏感。故本活動分兩次進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性質,學習看圖形譜演奏。

2、學習正確使用樂器,會看指揮進行分奏、合奏。

3、體驗打擊樂器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小鴨、小兔、小熊跟著音樂分別按順序有節奏地一拍一拍跳舞。

2、電腦課件:節奏譜:小鴨、小兔、小熊分別按音樂節奏一拍一拍地出現。

3、打擊樂器小鈴、圓舞板、鈴鼓各8只。幼兒已經認識過小鈴、圓舞板和鈴鼓,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4、錄音機及錄音磁帶。

5、場地布置(便于幼兒分清教師的指揮。)

活動過程

(活動一)

(一)開始部分:聽小鳥叫的音樂,錄有小鳥的話:“小朋友,森林要開聯歡會,請你們一起來參加。”幼兒聽音樂有節奏地進教室。

(二)欣賞音樂作品《歡樂舞》

1、感受音樂

電腦課件(大屏幕顯示森林背景:小鴨、小兔、小熊跟著音樂分句走來了,順序分別為小鴨、小兔、小熊、三只動物一起跳舞)

(1)師:看,誰來了?它們在干什么?

(2)教師介紹曲子的名字,并再聽看一遍小動物跳舞的音樂。

(3)師:小動物跟著什么樣的音樂在跳舞?(引導幼兒說出音樂的性質)

2、掌握音樂節拍,重點掌握xxx的節奏型。

(1)師:小鴨、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樣嗎?哪個地方不一樣?你來學學看。引導幼兒說出xxx的節奏型,并用拍手的動作練習幾遍。

(2)大屏幕顯示節奏圖譜,讓幼兒學會看圖譜打節奏,重點強調xxx的節奏型。

①師:老師把小動物跳舞的情景,畫了一張圖。(大屏幕出示圖形譜)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句最后一小節和前面一小節有什么不一樣。兩個小動物怎么打節奏?三個小動物怎么打節奏?

②教師哼音樂幼兒看圖譜,學習一拍一下地為樂曲拍手兩遍。

③幼兒聽音樂看圖譜拍手兩遍。

④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打節奏。引導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節奏動作。(如拍腿、叉腰、跺腳等)完整練習兩遍。

(3)再次觀看大屏幕,小動物表演一遍,幼兒可以跟著一起做動作,感受節奏型。

(4)請幾名幼兒聽音樂分別扮小鴨、小兔、小熊表演動作一遍。

(評析:本次活動,我們讓幼兒在聽聽做做、跳跳中,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讓幼兒大膽的創新、積極地思維,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表現、表達音樂。)

(活動二)

(一)(大屏幕顯示三只小動物垂頭喪氣的樣子)師:“咦你們怎么啦?”小動物:“這個聯歡會只有我們三個太不熱鬧了,請小朋友幫我們用樂器伴奏,好嗎?”

(二)為小動物選樂器。

教師出示鈴鼓、小鈴、圓舞板,請幼兒討論:如果用這三種樂器給小鴨、小兔、小熊伴奏的話,那么它們分別用哪種樂器呢?

(三)幼兒為小動物伴奏。

1、幼兒看圖譜分別空手用圓舞板、小鈴、鈴鼓演奏一遍。

2、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為小鴨、小兔、小熊進行分奏、合奏。(先徒手一遍,再那樂器演奏兩遍。)

3、教師指揮演奏。

(1)請幼兒看教師的手朝哪一組就請哪一組小朋友演奏。幼兒練習看著指揮拍手。

(2)教師放慢速度哼音樂并指揮幼兒用樂器演奏兩遍。

(3)幼兒聽音樂看著指揮演奏兩遍。

(4)幼兒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兩遍。

(5)幼兒看大屏幕為小動物跳舞演奏。

(四)結束部分。小動物對幼兒說:“剛才我們表演了節目,現在請你們也表演幾個節目。”幼兒自由主動地表演節目,結束。

(評析:本次教學活動,我們讓幼兒自由討論分別為小鴨、小兔、小熊選擇樂器,讓幼兒充分發揮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鼓打擊樂教案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及演奏,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樂曲的節奏。

2.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奏,學習看圖譜演奏。培養幼兒對打擊樂器的興趣。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及演奏,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帶來的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

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奏,并選擇適當的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活動準備:

節奏譜、提示圖片若干、cd、多媒體、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學解放軍進教室。

2.教師談話,引出課題《我愛北京天安門》。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與幼兒共同復習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調動幼兒已有學習經驗。

2.欣賞音樂,播放cd。

聽后提問:

a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

b樂曲的節奏感怎么樣?

c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干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演唱學習拍節奏。

4.出示圖譜,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譜分聲部練習拍節奏。2/4xx|xx|xx|x-||

2/4x-|x-|x-|x-|xxx|x-||

5.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圖譜選擇樂器演奏樂曲。

(1)完整看節奏譜用手拍出節奏型

(2)教師指著示意圖譜并放慢速度,讓幼兒嘗試演奏。

(3)教師指導幼兒看指揮完整演奏樂曲。

6.自選打擊樂器看節奏普進行演奏。

7.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兒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這首原本就很快樂的樂曲讓我們用打擊樂器配上伴奏,顯得更加熱鬧、活潑起來,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興啊?

2.收拾用具,下課休息。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孩子們在家長面前顯得更為興奮,并為自己的表現而自豪,使我們的本次活動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得到了交流。

節奏樂活動雖說平時進行得不太多,但為什么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將看譜子打節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輕松呢,我認為,這與節奏譜的設計有很大關系。我在展示完自己打節奏的方式后,問幼兒老師為什么這樣打,幼兒很快就能認識到“因為老師在譜子上畫了太陽和月亮,還有,太陽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就要拉長”。這種直觀的教學符號我們平時應多受啟發,可用于多種活動之中。

最后的互動環節孩子們和家長都很興奮,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們打節奏時反應比家長還快,雖然是一次打擊樂的新授活動,孩子和家長是一起開始進行的這次活動,通過一節課的時間,孩子們已經掌握得游刃自如,可家長們卻手忙腳亂的,看來“學”和“不學”就是不一樣。活動結束后,我還開玩笑地告訴家長,回去一定要請孩子們當你們的“小老師”,由此看來,我們都要在學習中共同成長才行!

鼓打擊樂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拍打出一些簡單的節奏。

2、根據圖譜,用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及利用各類"生活中的樂器"為歌曲《機器貓》拍打節奏。

3、通過用另類的"器樂"來演奏歌曲,從而鞏固對歌曲節奏的把握,提高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已聽過《機器貓》音樂,熟悉音樂節奏。

物質準備節奏譜、鐵罐子、小紐扣、牛奶箱子、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跟音樂舞蹈,回憶感受節奏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讓我們一起來用手指跳個舞歡迎客人老師吧。

2、你知道剛剛我們玩手指操的那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嗎?(出示節奏譜)大家是不是還能看著節奏譜來為這首樂曲打一打節奏呢?

3、除了大家一起來拍手,你覺得還能用什么動作以怎樣的形式來打節奏會更有意思呢?

二、為音樂伴奏,自由選擇樂器

1、大家知道,機器貓身上有一個什么東西最神奇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機器貓的袋袋里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什么有趣的東西。

2、逐一出示鐵罐子、小紐扣、牛奶盒、積木等"樂器"這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這些物品出了剛剛大家說到的那些常見的作用。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你聽。當我用手拍打牛奶箱的時候會發出什么?有了聲音我就能拍打出好聽的節奏。你能嗎?

4、除了牛奶盒你還能利用我這里的.什么東西拍打出好聽的節奏呢?誰愿意來試試?

提示:當拍打不能使一樣東西發出聲音的時候可以想一想它和誰一起合作就能發出聲音了。

5、大家真棒,能夠把我的這些沒用的東西都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樂器,為了感謝機器貓,我們就利用這些"樂器"來為這首歌曲打一打節奏吧。

6、幼兒自由選擇樂器。

三、聽音樂表演,完整演奏歌曲

1、誰來說說看,你手中的樂器表演哪一段會比較合適呢?我們來嘗試一下。

2、對比每一種演奏方式,選出最合適的一種。

3、交換樂器。

4、大家剛剛的表現真棒,機器貓聽了大家的演奏也很滿意,特意為我們大家準備了它最喜歡的"銅鑼燒"來跟我們一起分享呢。

鼓打擊樂教案篇5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活動,我以這個活動為載體讓家長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自主的學習,追求自主的快樂,我們對自主的理解就是讓幼兒成為頭腦清醒的自我建設者,具體體現為三個目標:

(1)學會做人。這是從情感態度上出發,如本節課我就是要讓幼兒體驗一種高度合作與協調,體驗成功。

(2)學會做事。這就是以往家長所熟悉的知識技能方面的,本節課就是提高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感知能力。

(3)學會學習。以往強調教師教現在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學習的方法,這節課我就引導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而不是直接的將如何演奏,配器告訴幼兒。

總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往往比幼兒獲取單純的知識有益的多,這些能力、情感與態度對幼兒是終身有益。

一、活動目的:

1.在學習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演奏“解放軍進行曲”。

2.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3.在演奏時體驗精神飽滿的激動心情及大家合作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磁帶、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大鼓)節奏譜一張

三、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認識解放軍嗎?覺得解放軍怎樣?(神氣、勇敢)今天我們就來當解放軍,先來聽音樂觀看解放軍的錄像,看看解放軍在干什么?

2.傾聽樂曲旋律,觀看教師表演。

提問:你看見解放軍在干什么?(踏步、甩頭、吹喇叭、歡呼)

3.幼兒表演。要把解放軍的英勇神氣表現出來。

4.看教師表演,幼兒轉換拍出身體動作的節奏。

5.看節奏譜聽音樂練習拍節奏。

6.學習使用樂器進行演奏。

(1)、啟發幼兒探索配器方案。

(2)、持樂器練習。

(3)持樂器看節奏譜演奏。

(4)聽音樂看指揮使用樂器進行合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演奏。

(6)加大鼓。

7.談話。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演奏好這首解放軍進行曲,你們有什么想法?我們要把解放軍這種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敢的精神保持下去。

家長反饋:這個活動跟以往的音樂教學方式有很大改變,比較活潑,區別了呆板、陳舊的學習方式;孩子平時比較喜歡來幼兒園,對幼兒園的活動感興趣,說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幼兒感興趣;老師的教學方法新穎有趣,幼兒參與的興致高,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氣氛好。

鼓打擊樂教案篇6

設計意圖

?小看戲》是一首具有濃郁東北秧歌風格的曲子,曲調歡快、熱烈,節奏感強。適合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同時配上打擊樂器演奏,更能讓幼兒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我想到《綱要》中提到“要善于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所以我抓住孩子這一興趣點,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打棒的奏法,進一步學習使用多種打擊樂器演奏樂曲《小看戲》,表現樂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2、根據創編的節奏型,為樂曲配上合適的動作并嘗試配器。

3、知道既要注意看指揮手勢,又要認真傾聽音樂,才能整齊合一地進行合作演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小看戲》音樂磁帶。

2、幼兒已經學會舞蹈《小看戲》。

3、樂器:小鈴、鈴鼓、打棒各是幼兒人數的1/3。

4、戲曲視頻。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共同舞蹈,熟悉樂曲旋律。

引導語:妞妞、東子我們一起去看戲咯。(舞蹈《小看戲》)

2、幼兒在舞蹈的基礎上,創編身勢。

幼兒隨音樂創編身勢。

引導語:剛才我們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戲)

引導語:我們剛才用舞蹈表現了這首樂器的節奏,你會用身體節奏來表現這首樂曲的節奏嗎?

幼兒創編部分身勢。

3、教師指導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總譜”。

幼兒嘗試對教師身體動作的暗示做出節奏動作反應。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器方案進行樂器演奏。

幼兒演奏樂器。

交換樂器演奏。

5、觀看戲曲。

結束部分

表揚認真演奏的幼兒,使幼兒知道我們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因為歡快的音樂對于幼兒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幼兒很是喜歡,而且本次活動又要讓幼兒進行打擊樂器演奏,各種各樣的打擊樂器讓從來沒見過的幼兒們目不暇接,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一展身手。

通過這次音樂活動,我覺得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節奏活動的內容和進度一定要適合幼兒的水平和需要,不能落后,也不能遠遠超過幼兒的現有水平,最好是在幼兒原有能力的基礎上再加大課程難度。如:××∣××∣幼兒已會拍,但小看戲中的“××∣×××∣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挑戰,所以在節奏教學中,要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步步推進,鞏固之后再加大難度。其次,要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及時做出應變。活動中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的情況,并對課程安排做出相應的調整很重要。

對于所有的打擊樂課,我們大家有個共同的困惑,就是“規則與幼兒自主選擇權該怎樣有效地結合起來。”對于這個困惑,專家和大家的意見是,一開始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規則意識,等規則意識建立起來后,再讓其自主選擇。

鼓打擊樂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整體舞蹈表現,并學習用打擊樂器隨樂進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法,豐富演奏效果。

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與同伴的演奏協調一致,培養節奏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圖譜;

2、音樂《拔根蘆柴花》和《化蝶》;課件《蘆葦》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化蝶》進入教室,教師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二、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1、有表情的唱。

2、簡單進行兩聲部合唱。

三、聯系生活,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節奏”。

1、教師模仿小狗的叫聲,提問:小狗是怎樣叫的?有什么特點?

2、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是有節奏的?(青蛙、小貓、小雞……)

3、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是有節奏的?(切菜、走路、門鈴……)。

4、出示節奏譜,讓幼兒練習節奏。

我們除了用手拍之外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節奏?

四、讓幼兒聽音樂、看課件,理解感受音樂。

1、播放樂曲《拔根蘆柴花》,提問:聽完這首樂曲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我們看到的植物是蘆葦,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蘆柴花,主要生長在蘇北地區,好聽的樂曲是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就是人們看到很美的蘆柴花才編的,所以叫拔根蘆柴花,后來人們也用這首樂曲表達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五、出示樂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1、教師引導幼兒熟悉節奏并練習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奏動作。

六、組成“小小樂隊”,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1、教師出示三種樂器,請幼兒討論配樂方案。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3、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也可以請個小指揮。

七、請“小小樂隊”面向觀眾演奏。演出結束,請“小小樂隊”退場。

活動反思: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于節奏圖上的節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缺點:

1、變化節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